CN103939968B -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9968B
CN103939968B CN201410150253.7A CN201410150253A CN103939968B CN 103939968 B CN103939968 B CN 103939968B CN 201410150253 A CN201410150253 A CN 201410150253A CN 103939968 B CN103939968 B CN 103939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source
network
self
sourc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02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9968A (zh
Inventor
徐文忠
张丹
张永胜
韩欣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1502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9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9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9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99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它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每个热源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多种循环水泵用运行于不同工况的一种循环水泵替代,并对各热源循环水泵进行选型和不同工况下入网参数进行设定,从而使系统各热源在设置单一型号循环水泵的情况下,通过对自力式阀门的设定值进行调整,使其提供的入网参数能够满足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节省了机房面积,节约了投资费用,保证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在各种运行工况的可及性要求。

Description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中供热系统循环水泵的设置及管网参数的调整方法,尤其涉及多热源环状管网供热系统的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各个热源的运行方式上,即可以根据供热负荷的变化及热源效率和供热成本的高低,按一定次序改变运行热源的数量,从而实现供热能力与供热负荷相一致,提高热网的供热效率,并降低供热成本。因此,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参入运行的热源数量是不同的。运行热源数量的变化,比如导致管网的水力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管网的可及性状况发生变化。同时,为了能够定量分析管网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可及性状况,管网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应采取定流量运行方式。对于多热源环状管网供热系统而言,提出合适的循环水泵的设置方式及管网参数的调整方法对于上述运行方式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本发明人在发明专利“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专利号ZL201110150269.4)中公开的多热源环状管网循环水泵的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在该专利中公开了以下技术,即采用“根据热源的运行工况,分别设置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循环水泵;且在每种运行工况下,通过循环水泵的恒速运行实现管网的定流量的运行”的技术措施。在该技术中,为了保证管网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力稳定性,各用户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是通过用户入户支管上设置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进行调节并限定的,而各热源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则是通过循环水泵的配置限定的。上述措施的缺点在于,每个热源设置不同型号规格的水泵,水泵数量多,占地面积大,投资大;其次,从理论上讲,只有循环水泵提供的入网流量和入网压力与管网水力计算结果一致,才有可能使管网运行的运行参数完全满足运行工况要求。而在水泵选型的或水泵运行参数过程中,由于水泵产品的标准化,不可能选出与设计参数完全一致水泵。当多个热源的循环水泵存在误差且误差正负不一时,可能导致多热源环状管网的可及性状况发生较大改变。
本申请发明人于2013.11.04申请了一种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及其改善方法(申请号:201310537328.2),这种分析判定方法建立在管网结构参数和运行工况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定量分析各热源所能提供的循环压头能否满足热网在该工况下实现预定的流量分配所需的资用压头,来判定管网在这种工况下的可及性;并依据可及性分析判定结果,通过对环状管网的结构参数包括管段管径、循环水泵扬程等,按一定顺序进行调整,使其可及性能够同时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方法改进,在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基础上,提供一种合理的多热源环状管网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压力、流量)的调整方法,使系统各热源在设置单一型号循环水泵的情况下,通过对自力式阀门的设定值进行调整,使其提供的入网参数能够满足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各热源循环水泵的设置方法、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选型方法以及不同工况下入网参数的设定方法,具体讲:
第一步:各热源循环水泵的设置方法
在每个热源只设置一种型号的循环水泵;水泵出口分别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及相应配件,通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和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联合作用,满足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不同运行工况对各热源的入网压力和入网流量的要求;各热用户入户管上均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通过对设定值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工况下各用户热负荷的需要。
第二步:各个热源水泵的选型方法
第2.1步:划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运行工况
首先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及热源的设置情况对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运行工况进行划分。比如三热源环状管网可划分为基本工况、调节工况和设计工况,分别在一定的负荷条件(室外平均温度)下运行。基本工况下只运行基本热源,调节工况下,只运行基本热源和一个调节热源,设计工况下三个热源均投入运行。
第2.2步:分别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各热源的额定入网流量及入网压差
由于管网在任一确定的运行工况下均采用定流量的运行方式,所以在该运行工况下各运行热源的额定入网流量应等于各热源的额定流量并保持不变。其值按公式(1)确定:
G = 0.86 Q ( t g - t h ) - - - ( 1 )
上式中:
G——某热源的额定流量,t/h;
Q——某热源的额定供热量,kW;
tg、th——热源或供热管网的额定供、回水温度,℃;
但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各运行热源的供热范围发生变化,导致其供回水入网节点的压差也必然发生变化。该压差值可利用本申请人在已申请的发明专利《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及其改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537328.2)中提出的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通过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管网进行可及性分析获得。
第2.3步:各热源的循环水泵的型号选择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结果,选择各热源的循环水泵。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等于各热源入网流量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扬程等于该热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差的最大值,加上该热源内部阻力损失及供回水入网管路的阻力损失之和,然后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确定;若某热源的供回水入网管路较短,则其阻力损失值可忽略不计。此时热源内部阻力损失可取10米。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额定流量及额定扬程数值,选择循环水泵。
第三步:不同工况下入网参数的设定方法
第3.1步:各热源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选择
根据各热源入网管段的管径,选择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所选择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接管管径与热源入网管管径相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均安装在靠近热源供水入网节点的入网管段上,其压力控制点均设在热源入网管段的入网节点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热源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之间的入网管路上。
第3.2步:各热源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的设定
由于各投入运行的热源的入网流量不随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均为其额定入网流量,所以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设定值也应该是恒定的,其值也应取各热源额定入网流量。
第3.3步:各热源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压力值的设定
各热源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压力设定值应随着工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利用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确定出不同运行工况下多热源环状管网各热源所需提供的资用压头(也就是供回水环网入网节点处的压力差),以及回水管网上的定压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及各热源的回水管入网节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就可以分别确定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压力控制点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压力值。其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设在某一运行工况下,由管网的可及性分析可得,多热源环状管网第i个热源所需提供的资用压头Δpi;回水管网上的定压点D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O的相对压差ΔpOD;该热源回水管入网节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ΔpOi;将定压点的压力值设定为p0;则在该运行工况下该热源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设定值应等于(p0+ΔpOD-ΔpOi+Δpi)。在其它运行工况下各热源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设定值也采用上述方法确定。
当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分别将各热源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设定值相应地调整为有上述方法确定的数值。
第3.4步: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的设定
虽然热用户的热负荷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每一确定的运行工况下,均以恒定流量运行,且该流量值应满足该工况设计负荷状态的供热要求。因此,各用户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也就是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应由该工况下的设计负荷按公式(2)确定。
G ′ = 0.86 Q ′ ( t g - t h ) - - - ( 2 )
上式中:
G′——某热用户的在某一确定运行工况的设计流量,t/h;
Q′——某热用户的在某一确定运行工况的设计热负荷,kW;
tg、th——供热管网的额定供、回水温度,℃。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每个热源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多种循环水泵,用运行于不同工况的一种循环水泵替代,节省了机房面积,节约了投资费用。
(2)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多热源环状管网各热源供水管网入网节点所需的入网压力是不同的。通过对安装在循环水泵出口管段上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门的调节适应工况对压力的要求时,必然会该引起流量的变化。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措施后,实现了即能满足热网节点压力在不同运行工况所需的不同压力值的要求,同时又实现了管网流量不随压力值的变化而变化,满足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各热源在不同运行工况的要求,保证了多热源环状管网在各种运行工况的可及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水泵;2-第一热源;3-自力式流量调节阀;4-自力式压力调节阀;5-热用户;6-第二热源;7-第三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某三热源环状管网,分为三种运行工况。基本工况下只有第一热源2投入运行,调节工况下只有第一热源2和第二热源6投入运行,设计工况下第一热源2、第二热源6和第三热源7均投入运行。
按照本发明方法配置管网系统时,在每个热源处只设置一种型号的循环水泵1;每个循环水泵1出口分别设置有自力式流量控制阀3和自力式压力控制阀4及相应配件,在各热用户5入户管上均设置有自力式流量控制阀3,配置后的系统如图1所示。
已知条件:
第一热源2的额定流量为214m3/h,基本工况下、调节工况下及设计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差分别为78mH2O、67mH2O和48mH2O,供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分别为125mH2O、107mH2O和88mH2O;
第二热源6的额定流量为192m3/h,调节工况下和设计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压力差分别为72mH2O和58mH2O,供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分别为107mH2O和88mH2O;
第三热源7的额定流量为146m3/h,其在设计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压力差为56mH2O,供水入网节点的压力为86mH2O。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均安装在靠近热源供水入网节点的入网管段上,其压力控制点均设在热源入网管段的入网节点处。
下面根据本发明参数设定方法说明该实施例中各参数的设定情况
(一)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选型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等于各热源入网流量(也就是各自的额定流量)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扬程等于该热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压力差的最大值,加上该热源内部及供回水入网管路的阻力损失10mH2O,然后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得出:
(1)第一热源2的循环水泵的流量应为:
Q1=214×(1.05~1.15)m3/h=224~246m3/h;
第一热源2的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为:
H1=(78+10)×(1.05~1.15)mH2O=92~102mH2O
因此,第一热源2可选择额定流量为240m3/h,额定扬程为96mH2O的循环水泵;
(2)第二热源6的循环水泵的流量应为:
Q2=192×(1.05~1.15)m3/h=201.6~221.8m3/h;
第二热源6的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为:
H2=(72+10)×(1.05~1.15)mH2O=86.1~94.3mH2O
因此,第二热源6可选择额定流量为200m3/h,额定扬程为92mH2O的循环水泵;
(3)第三热源7的循环水泵的流量应为:
Q3=146×(1.05~1.15)m3/h=153.3~167.9m3/h;
第三热源7的循环水泵的扬程应为:
H3=(56+10)×(1.05~1.15)mH2O=69.3~75.9mH2O
因此,第三热源7可选择额定流量为160m3/h,额定扬程为72mH2O的循环水泵;
(二)各热源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流量值和自力式控制阀压力控制点压力值的设定
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各热源自力式流量控制阀的流量设定值等于各热源额定入网流量;各热源自力式压力控制阀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设定值等于该工况下供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值,得出:
(1)第一热源2入网管路上设置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值应调整至214m3/h,设置在入网节点处的自力式调节阀压力控制点的压力设定值在基本工况、调节工况和设计工况下应分别调整至125mH2O、107mH2O和88mH2O;
(2)第二热源6入网管路上设置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值应调整至192m3/h,设置在入网节点处的自力式调节阀压力控制点的压力设定值在调节工况和设计工况下应分别调整至107mH2O和88mH2O;
(3)第三热源7入网管路上设置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流量值应调整至146m3/h,设置在入网节点处的自力式调节阀压力控制点的压力设定值在设计工况下应调整至86mH2O。
(三)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流量值的设定
实施例中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流量值按本申请第3.4步提出的方法的设定。

Claims (1)

1.一种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各热源循环水泵的设置方法、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选型方法以及不同工况下入网参数的设定方法,具体讲:
第一步:各热源循环水泵的设置方法
在每个热源只设置一种型号的循环水泵;水泵出口分别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及相应配件,通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和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联合作用,满足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不同运行工况对各热源的入网压力和入网流量的要求;各热用户入户管上均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通过对设定值进行调整,满足不同工况下各用户热负荷的需要;
第二步:各个热源水泵的选型方法
第2.1步:划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运行工况
首先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及热源的设置情况对多热源环状管网的运行工况进行划分;
第2.2步:分别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各热源的额定入网流量及入网压差
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各运行热源的额定入网流量应等于各热源的额定流量并保持不变,其值按公式(1)确定:
G = 0.86 Q ( t g - t h ) - - - ( 1 )
上式中:
G——某热源的额定流量,t/h;
Q——某热源的额定供热量,kW;
tg、th——热源或供热管网的额定供、回水温度,℃;
但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各运行热源的供热范围发生变化,导致其供回水入网节点的压差也必然发生变化,该压差值利用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通过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管网进行可及性分析获得;
第2.3步:各热源的循环水泵的型号选择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结果,选择各热源的循环水泵;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流量等于各热源入网流量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各热源循环水泵的额定扬程等于该热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供回水入网节点的压力差的最大值,加上该热源内部阻力损失及供回水入网管路的阻力损失之和,然后乘以1.05~1.15的富裕系数确定;若某热源的供回水入网管路较短,则其阻力损失值忽略不计,此时热源内部阻力损失取10米;
根据上述计算出的额定流量及额定扬程数值,选择循环水泵;
第三步:不同工况下入网参数的设定方法
第3.1步:各热源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选择
根据各热源入网管段的管径,选择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所选择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接管管径与热源入网管管径相同;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均安装在靠近热源供水入网节点的入网管段上,其压力控制点均设在热源入网管段的入网节点处;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热源与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之间的入网管路上;
第3.2步:各热源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的设定
自力式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设定值等于各热源额定入网流量;
第3.3步:各热源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压力值的设定
各热源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压力设定值应随着工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利用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确定出不同运行工况下多热源环状管网各热源所需提供的资用压头,也就是供回水环网入网节点处的压力差,以及回水管网上的定压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及各热源的回水管入网节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就可以分别确定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压力控制点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压力值;其具体确定方法如下:
设在某一运行工况下,由管网的可及性分析可得,多热源环状管网第i个热源所需提供的资用压头Δpi;回水管网上的定压点D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O的相对压差ΔpOD;该热源回水管入网节点相对于回水环网压力基准点的相对压差ΔpOi;将定压点的压力值设定为p0;则在该运行工况下该热源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设定值应等于(p0+ΔpOD-ΔpOi+Δpi);
在其它运行工况下各热源的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设定值也采用上述方法确定;
第3.4步: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的设定
虽然热用户的热负荷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每一确定的运行工况下,均以恒定流量运行,且该流量值应满足该工况设计负荷状态的供热要求;因此,各热用户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流量值应由该工况下的设计流量按公式(2)确定:
G ′ = 0.86 Q ′ ( t g - t h ) - - - ( 2 )
上式中:
G′——某热用户的在某一确定运行工况的设计流量,t/h;
Q′——某热用户的在某一确定运行工况的设计热负荷,kW;
tg、th——供热管网的额定供、回水温度,℃。
CN201410150253.7A 2014-04-15 2014-04-15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9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0253.7A CN103939968B (zh) 2014-04-15 2014-04-15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0253.7A CN103939968B (zh) 2014-04-15 2014-04-15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968A CN103939968A (zh) 2014-07-23
CN103939968B true CN103939968B (zh) 2016-06-22

Family

ID=5118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025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9968B (zh) 2014-04-15 2014-04-15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99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0902A (zh) * 2018-10-17 2019-02-15 余宝法 一种调节型水喷射泵供热平衡系统及其平衡方法
CN110991719B (zh) * 2019-11-25 2020-10-27 河海大学 智慧综合能源系统区域供热管网布局管径分层优化方法
CN111396986B (zh) * 2020-03-26 2021-04-27 河南理工大学 基于阻抗的集中供热管网静态水力平衡人工调节方法
CN115293514B (zh) * 2022-07-08 2023-05-12 深圳市前海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区域能源供给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5929A1 (de) * 1998-02-17 1999-08-19 Kueppers Warmwasserzuleitung
CN102261691A (zh) * 2011-05-23 2011-11-30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
CN202101306U (zh) * 2011-05-23 2012-01-04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
KR101187066B1 (ko) * 2009-12-31 2012-09-28 윤종호 급탕 공급장치
EP2535648A1 (fr) * 2011-06-14 2012-12-19 Thermor Pacific Radiateur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et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comprenant un tel radiateur
CN103605837A (zh) * 2013-11-04 2014-02-26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及其改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05929A1 (de) * 1998-02-17 1999-08-19 Kueppers Warmwasserzuleitung
KR101187066B1 (ko) * 2009-12-31 2012-09-28 윤종호 급탕 공급장치
CN102261691A (zh) * 2011-05-23 2011-11-30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
CN202101306U (zh) * 2011-05-23 2012-01-04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
EP2535648A1 (fr) * 2011-06-14 2012-12-19 Thermor Pacific Radiateur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et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central comprenant un tel radiateur
CN103605837A (zh) * 2013-11-04 2014-02-26 河南理工大学 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及其改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9968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165B (zh) 一种换热站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CN103939968B (zh) 多热源环网供热系统循环水泵设置及管网参数调整方法
CN107726442A (zh) 一种热网平衡调控方法
CN102261691B (zh) 多热源环状管网动力输送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及运行方式
CN106610052B (zh) 一种等温差变流量的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3605837B (zh) 多热源环状管网可及性分析判定方法及其改善方法
CN104769364B (zh) 热平衡机组及其控制方法与控制装置
CN205119224U (zh) 一种等温差变流量的水力平衡调节系统
CN106288344A (zh) 燃气采暖热水炉及同时提供采暖热水和卫浴热水的方法
CN109506373A (zh) 卫浴和采暖同步运行的壁挂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5417B (zh) 分布式水泵变流量供热系统临界零压差状态的调节方法
CN110793173A (zh) 基于最不利空调末端动态变化的水泵变频控制方法
CN104990134A (zh) 变流量与分户计量的集中供热系统及水力平衡调节方法
CN104566596A (zh) 一种热网平衡系统
CN110282074A (zh) 船舶冷却管路系统变工况低噪声配置调控方法
CN107559945A (zh) 一种水力自调节供热系统及自调节方法
CN206669841U (zh) 自吸平衡供热系统
CN103486655A (zh) 一种暖通系统水力平衡调试装置及其调试方法
CN108955081A (zh) 冷却系统
CN107588453A (zh) 一种热网平衡调控系统
CN110411036A (zh) 壁挂炉出水温度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壁挂炉
CN113606656A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03115395A (zh) 一种暖通系统及其流量调试方法
CN209801590U (zh) 用户分布式供热节能装置
CN109307316A (zh) 用于变频泵组的节能控制方法及换热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