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8070B -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8070B
CN103938070B CN201410142907.1A CN201410142907A CN103938070B CN 103938070 B CN103938070 B CN 103938070B CN 201410142907 A CN201410142907 A CN 201410142907A CN 103938070 B CN103938070 B CN 103938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cold
continuous annealing
stee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29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8070A (zh
Inventor
潘红波
刘永刚
张建
张建平
杨兴亮
詹华
舒宏富
汪建威
胡学文
谷海容
徐祥合
张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Maan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ang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29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8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8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8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8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为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得到成品。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能;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适量添加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

Description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优异成形性汽车结构件的高强度钢制造,具体涉及抗拉强度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以及地球温室效应加重,世界各国对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更加重视,纷纷制定和采取各种严格措施进行控制。在汽车领域,应对环境问题和提高冲撞安全性成为最常见的关键词。据统计,汽车车重每减轻1%,燃料可降低0.6~1.0%。另一方面,随着提高冲撞安全性的标准逐年严格,须提高车体强度、刚度并优化结构以提高安全性。针对这样的社会需求,应着眼于利用材料的高强度化,以使汽车的安全性和质量保持更好的平衡。双相钢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延展性、低屈强比、高的初始加工硬化速率以及较好的焊接性能,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钢铁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级别的双相钢的开发,对于600MPa级冷轧双相钢来说,目前能生产汽车板的钢铁企业几乎均能生产;但是对于600MPa级高成形性的低屈强比的冷轧双相钢来说,相关报道较少。600MPa级冷轧双相钢主要用于汽车结构件,国外有个别企业与汽车厂联合试用汽车覆盖件。对于用于汽车覆盖件与成形性要求较高的结构件来说,要求材料具有较高的n值、较低的屈强比、较高的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中国专利号为CN101660089A的《抗拉强度600MPa级铝系冷轧双相钢》,介绍了一种含Al的冷轧双相钢板,其屈服强度为360~390MPa以上,抗拉强度为620~6450MPa,屈强比为0.56以上。其成分和组织构成:按重量%含有,C:0.05%~0.30%、Mn:1.0%~3.0%,Si≤0.20%,Al:0.1~2.0%,Mo:0.1~1.0%,P≤0.025%,S≤0.010%,余量为铁。热浸镀模拟实验机上进行退火实验,试样在780~820℃保温100s后,缓冷至65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至室温。从该专利情况来看,由于添加了大量的Al、Mo等贵金属,所生产的双相钢成本较高。中国专利号为CN1043528A的《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介绍了一种C-Mn系冷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即用Mn作促进马氏体组织形成元素,冷轧后钢板在炉头1~2分钟内加热至800~960℃,再经110~150米长730~780℃的均热段,出炉后以20~30℃/min速度风冷至室温,该钢屈服强度为280~330MPa,抗拉强度为520~580MPa。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所生产的600MPa级冷轧双相钢,均采用C-Si-Mn成分体系进行生产,其屈强比普遍在0.6左右,同时Mn含量较高,容易出现条带状马氏体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能;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适量添加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板其为600MPa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进一步地,其为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80MPa~310MPa,抗拉强度为620MPa~650MPa,延伸率为23%~30%。
上述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
(2)连铸;
(3)热轧;
(4)酸洗冷轧;
(5)连续退火
(6)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其连续退火主要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60~800℃,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670~700℃,缓冷后以大于30℃/s的冷却速率冷至过时效温度,过时效温度280~320℃。
进一步地,冷轧压下率控制在60~80%。
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C-Mn系的基础上,降低C含量,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以提高材料的焊接性能;由于设计中Si含量较低,同时连退生产过程采用高氢退火,因此所生产的双相钢表面质量较好;在此基础上,适量添加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由于成分设计中Si含量合适,有助于铁素体中固溶碳的析出,净化铁素体,提高了双相钢的延性。同时添加适量的Cr,可以改善马氏体的分布状态,有利于塑性的发挥,同时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可以适当降低连退生产速度,进而改善钢板的板形。在工艺上,通过各工艺参数的适当匹配,使得双相钢组织较纯净,力学性能上保证了抗拉强度高,较低的屈强比,良好的延伸率,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时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本发明多种实施方式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抗拉强度600MPa级高成形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主要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在成分一定的基础上,通过连续退火工艺的控制,可以生产出高强度低屈强比双相钢,其连续退火主要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60~800℃,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670~700℃,缓冷后以大于30℃/s的冷却速率冷至过时效温度,过时效温度280~320℃。
C:最有效的强化元素,是形成马氏体的主要元素,钢中碳含量决定了双相钢的强度和马氏体的形貌;但是,保证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较高的延伸率,要求较低的碳含量,所以本发明中C的重量百分比控制在0.05%~0.09%较低范围。
Si:铁素体的固溶强化元素,加速碳向奥氏体的偏聚,对铁素体中的固溶碳有清除和净化作用,有助于提高双相钢的延性。但是为了避免因Si含量过高在钢板表面形成的高熔点氧化物而影响钢板表面质量,尽量降低缸中的硅含量,所以本发明Si重量百分含量控制在0.2~0.5%。
Mn:属于典型奥氏体稳定化学元素,能够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并起到固溶强化和细化铁素体晶粒的作用,可显著推迟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但Mn作为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当高的锰含量推迟珠光体转变的同时,也会推迟铁素体的析出;而锰含量太低又容易引起珠光体转变,所以本发明Mn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1.4%~1.8%。
Cr: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能强烈推迟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而且扩大了卷取窗口。Cr虽为弱固溶强化元素,但能增加奥氏体的过冷能力,从而细化组织,起到强化作用。所以本发明Cr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小于0.4%范围内。
两相区退火温度:两相区退火温度是生产双相钢的关键,决定着最终马氏体的含量以及双相钢的力学性能。双相区退火温度低,获得的马氏体含量较少,钢中容易出现屈服平台,钢的强度较低,达不到所需的强度要求;退火温度过高,两相区退火奥氏体含量较高,使得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较少,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淬透性较差,容易生成珠光体与贝氏体组织,恶化双相钢的性能。因此本发明将退火温度控制在760~800℃。
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也决定着双相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的含量以及最终的力学性能。此温度过高,附生铁素体含量较少,奥氏体含量较高,奥氏体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相变为珠光体与贝氏体组织,恶化钢的性能;此温度过低,在缓冷段不仅生成铁素体组织,同时还生成了一定量的珠光体组织,从而恶化了钢板的力学性能;此温度需与退火温度相适应,因此本发明将该缓冷温度控制在670~700℃。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是决定最终性能的关键,冷却速率过低,容易生成贝氏体组织,因此本发明将冷却速率控制在30℃/s以上。
过时效温度:过时效是释放淬火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改善钢的延性,提高钢的室温抗时效性。过时效温度过低,残余应力无法完全释放,降低了钢的延性;过时效温度过高,马氏体容易分解,恶化了钢板的冲压成形性。因此本发明将过时效温度控制在280~320℃。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的化学成分,生产制造工艺流程为:
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成品。
本发明采用以上化学成分和工艺流程生产抗拉强度大于600MPa的高成形性低屈强比冷轧双相钢板,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对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设计,不添加价格昂贵的合金元素,利用C、Si、Mn、Cr元素的组织强化、固溶强化提高产品的强度。
2)冷轧压下率控制在60~80%,充分利用冷轧加工硬化的强化效果。为随后的再结晶提供必要的驱动力。
钢板在760~800℃保温100s后,缓冷至670~70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280~320℃过时效处理。
优选实施例1:
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成品。
工艺参数:连续退火温度为780℃,缓冷至675℃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29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287MPa,抗拉强度为632MPa,延伸率为24%,n值为0.20。
优选实施例2:
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成品。
工艺参数:连续退火温度为790℃,缓冷至70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32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302MPa,抗拉强度为620MPa,延伸率为25%,n值为0.18。
优选实施例3:
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成品。
工艺参数:连续退火温度为785℃,缓冷至67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29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284MPa,抗拉强度为624MPa,延伸率为27%,n值为0.19。
采用本发明的化学成分、工艺流程和具体方法和步骤生产的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80MPa~310MPa,抗拉强度为620MPa~650MPa,延伸率为23%~30%。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钢板制备方法,所述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5%~0.09%、Si:0.2~0.5%、Mn:1.4%~1.8%、Als:0.020%~0.060%、Cr≤0.4%、P≤0.02%、S≤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其为汽车用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屈服强度为280MPa~310MPa,抗拉强度为620MPa~650MPa,延伸率为23%~3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冶炼;
(2)连铸;
(3)热轧;
(4)酸洗冷轧;
(5)连续退火;
(6)得到成品;
其连续退火主要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760~800℃,第一段缓冷终止温度670~700℃,缓冷后以大于30℃/s的冷却速率冷至过时效温度,过时效温度280~320℃;冷轧压下率控制在60~8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参数选择:连续退火温度为780℃,缓冷至675℃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29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287MPa,抗拉强度为632MPa,延伸率为24%,n值为0.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参数选择:连续退火温度为790℃,缓冷至70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32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302MPa,抗拉强度为620MPa,延伸率为25%,n值为0.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板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数为:C:0.08%,Mn:1.56%,Si:0.32%,Cr:0.3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参数选择:连续退火温度为785℃,缓冷至670℃后以30℃/s及以上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然后在290℃过时效处理,得到的冷轧双相钢板产品屈服强度为284MPa,抗拉强度为624MPa,延伸率为27%,n值为0.19。
CN201410142907.1A 2014-04-10 2014-04-10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938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2907.1A CN103938070B (zh) 2014-04-10 2014-04-10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2907.1A CN103938070B (zh) 2014-04-10 2014-04-10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070A CN103938070A (zh) 2014-07-23
CN103938070B true CN103938070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185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2907.1A Active CN103938070B (zh) 2014-04-10 2014-04-10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80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2819B (zh) * 2017-08-16 2018-12-28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600MPa级0.6mm以下薄规格冷轧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17466A (zh) * 2018-05-17 2018-09-1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强度780MPa级冷轧双相钢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805B (zh) * 2018-10-24 2020-11-20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590MPa级汽车轻量化冷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9321825B (zh) * 2018-10-24 2020-11-24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450MPa级汽车轻量化冷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9852884A (zh) * 2019-03-01 2019-06-07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低屈强比和高成形性的冷轧双相钢及生产方法
CN111172466B (zh) * 2020-03-04 2020-12-18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塑性增强的抗拉强度590MPa级冷轧双相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3802079A (zh) * 2021-08-18 2021-12-17 马钢(合肥)板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生产高表面质量镀铝硅钢带的方法
CN117660829A (zh) * 2022-08-23 2024-03-08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60公斤级冷轧低合金退火双相钢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739A (zh) * 2010-03-18 2010-07-2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抗拉强度500MPa级汽车用冷轧双相钢
CN101942603A (zh) * 2010-09-28 2011-01-12 北京科技大学 600MPa级超低硅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工艺
CN102839329A (zh) * 2012-08-06 2012-12-26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强度450MPa级冷轧双相钢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5762A (zh) * 2013-06-21 2013-09-1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抗拉强度400MPa级冷轧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739A (zh) * 2010-03-18 2010-07-2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抗拉强度500MPa级汽车用冷轧双相钢
CN101942603A (zh) * 2010-09-28 2011-01-12 北京科技大学 600MPa级超低硅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工艺
CN102839329A (zh) * 2012-08-06 2012-12-26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抗拉强度450MPa级冷轧双相钢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5762A (zh) * 2013-06-21 2013-09-18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抗拉强度400MPa级冷轧双相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8070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070B (zh) 一种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6494B (zh) 一种屈服强度800MPa级高韧性热轧高强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61547B (zh) 一种冷成型用超高强度钢板的生产方法及钢板
CN104357744B (zh) 一种抗拉强度≥780MPa级热轧双相钢及生产方法
CN102839329B (zh) 一种抗拉强度450MPa级汽车用冷轧双相钢钢板的制备方法
CN102796967B (zh) 一种800MPa经济型耐腐蚀高强度钢板
CN106244924A (zh) 一种冷轧淬火延性钢及制备方法
CN103882330B (zh) 一种低屈强比超高强度非调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255341B (zh)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热轧耐磨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05851B (zh) 一种超高强度低成本热轧q&p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605287B (zh) 一种屈强比≤0.70的高韧性抗震结构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4498821B (zh) 汽车用中锰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00053B (zh) 屈服强度460MPa级建筑结构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88429B (zh) 屈服强度690MPa级桥梁用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96225B (zh) 一种700MPa级含钛热轧双相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274432A (zh) 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11698A (zh) 一种基于组织精细控制的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3146A (zh) 一种无屈服平台的Cr合金化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3927A (zh) 一种抗拉强度80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05869A (zh) 一种高强度热轧q&p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14545B (zh) 一种屈服强度900MPa级高强度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84834A (zh) 一种Cr、Mn合金化TRIP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78095A (zh) 一种1200MPa级热轧超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88269B (zh) 一种﹣120℃下具有高韧性的压力容器用钢及生产方法
CN103614640A (zh) 一种抗高温氧化的非镀层热冲压成形用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