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31284B -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31284B
CN103931284B CN201410148993.7A CN201410148993A CN103931284B CN 103931284 B CN103931284 B CN 103931284B CN 201410148993 A CN201410148993 A CN 201410148993A CN 103931284 B CN103931284 B CN 103931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ridger
axle
fram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8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31284A (zh
Inventor
邓光辉
邓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C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48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915 priority patent/WO20151580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31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3128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13/00Ploughs or like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Ditch diggers, trench ploughs, forestry ploughs, ploughs for land or marsh reclamation
    • A01B13/02Ploughs or like machines for special purposes ; Ditch diggers, trench ploughs, forestry ploughs, ploughs for land or marsh reclamation for making or working ridges, e.g. with symmetrically arranged mouldboards, e.g. ridging ploug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该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起垄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背景技术
履带自走式起垄机是主要应用于署类、豆类、蔬菜类的田间耕后起垄作业的农业机械。
现有技术的履带自走式起垄机一般包括机架、履带行走机构、发动机、传动箱总成和起垄机。所述履带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底部,所述发动机和传动箱总成传动连接并设置在机架顶部,所述起垄机设置在机架一端并与所述传动箱总成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箱总成由发动机的输出轴驱动,从而驱动起垄机的起垄刀轴转动,以实现起垄刀的作业。但是,现有履带自走式起垄机存在着以下缺陷:
(1)由于现有履带自走式起垄机的机架只有一端安装有起垄机,则履带自走式起垄机在较小面积的田地、田地角落或边缘进行作业时,很难一次就将泥土垄起,必须利用起垄机再次进行垄起工作,才能疏松泥土。这样一来,就需要反复倒车,降低了履带自走式起垄机的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其作业成本。
(2)由于现有履带自走式起垄机的传动箱总成的不完善,即其只将收割机或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的动力传动到一个方向,也即,现有履带自走式起垄机只传动一个起垄刀轴,使一个起垄刀轴工作。故现有履带自走式起垄机的发动机输出效率不能被有效地利用,存在着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该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起垄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传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进一步,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一轴,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三轴。所述传动一轴与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且其与传动三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一轴和传动三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的起垄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传动单元还包括传动二轴,所述后传动单元还包括传动四轴;所述传动二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轴和前起垄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三轴和后起垄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部件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
进一步,所述机架设有两支承架和两连接架;所述两支承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另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所述两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连接;另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连接。两连接架和两支承架的设置为起垄机的安装或拆卸提供了稳固的支撑点。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两连接架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底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机架。此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起垄机刀的耕地深度,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起垄机,以方便过田埂。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和第一变速箱,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和第二变速箱;所述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分别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传动二轴和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的起垄刀轴传动连接。作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前传动单元仅包括传动二轴,后传动单元仅仅包括传动四轴,使得本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所述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连接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撑板上设有用于调节起垄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该螺栓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上。通过设置在撑板上的螺孔和螺栓的配合,实现了利用另一种结构对起垄机的耕地高度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起垄机,以方便过田埂。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起垄机起垄深度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变速箱或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此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调节起垄机刀的耕地深度,从而满足不同的耕作需求,同时在过田埂时能提升起垄机,以方便过田埂。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副驱动输出端与齿轮泵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连接,该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实施例1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包括机架1、履带行走机构2、动力机构3、传动机构4和两起垄机5。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架1的底盘上,所述动力机构3和传动机构4分别设置在机架1顶部两端;所述动力机构3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和所述传动机构4连接;所述两起垄机5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前起垄机51和后起垄机52。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所述前传动单元42与所述动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传动连接,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分别与前起垄机51和后起垄机52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在机架1前后两端的两起垄机5同时工作,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只要翻土一次,便具有翻土两次的效果,减少了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反复翻土的次数,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传动机构4与动力机构3输出端连接同时传动前传动单元42和后传动单元43,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动力机构3的输出效率。
具体地,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传动机构示意图。所述前传动单元42包括传动一轴42a和传动二轴42b;所述后传动单元43包括传动三轴43a和传动四轴43b。所述传动一轴42a与动力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且其通过传动部件421与传动二轴42b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二轴42b通过传动部件422与前起垄机51的起垄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三轴43a通过传动部件434与传动一轴42a传动连接,且其通过传动部件431与传动四轴43b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43b通过传动部件432与后起垄机52的起垄刀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一轴42a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二轴42b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三轴43a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传动四轴43b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可使其转动的轴承座。
具体地,所述机架1设有两支承架11和两连接架12。所述两支承架11分别与机架1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两支承架11的一端都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1上,其中一支承架111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另一支承架11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43a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两连接架12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121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42b上的轴承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另一连接架122的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43b上的轴承座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43a上的轴承座连接。
上述各个传动部件分别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各个传动部件为内部设有链轮和链条传动结构的链轮箱组。
所述前起垄机51包括前起垄刀罩、前起垄刀轴和前起垄刀。所述前起垄刀罩设置在前起垄刀轴的上方,其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二轴42b与前起垄刀轴之间的链轮箱组422的箱体上和设置在传动二轴42b与前起垄刀轴之间的撑板423上。所述前起垄刀轴沿其轴向穿过前起垄刀罩的相对两侧,且其通过链轮箱组422传动连接于传动二轴42b。所述前起垄刀螺旋设置在前起垄刀轴上。
所述后起垄机52包括后起垄刀罩、后起垄刀轴521和后起垄刀。所述后起垄刀罩设置在后起垄刀轴521的上方,其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四轴43b与后起垄刀轴521之间的链轮箱组432的箱体上和设置在传动四轴43b与后起垄刀轴521之间的撑板433上。所述后起垄刀轴511沿其轴向穿过后起垄刀罩的相对两侧,且其通过链轮箱组432传动连接于传动四轴43b。所述后起垄刀螺旋设置在后起垄刀轴521上。
具体地,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柴油机、皮带轮离合器、齿轮泵、油缸升降控制阀和变速箱。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1顶部,其驱动输出端分别与皮带轮离合器和变速箱连接;所述皮带轮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一轴42a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和所述齿轮泵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所述两连接架1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油缸设为两个。所述两液压油缸6设有活塞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12底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机架1上,且所述两液压油缸6连接于机架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还包括用于锁定所述两连接架12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锁位杆7。所述锁位杆7一端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12,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两支承架11上。
进一步,所述两连接架12的外侧边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的定位孔123,所述锁位杆7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通孔71。所述锁位杆7通过依次穿过通孔71和定位孔的螺栓固定件与所述两连接架12可拆卸连接。由于两连接架12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23,且锁位杆7通过依次穿过通孔71和定位孔的螺栓固定件与所述两连接架12可拆卸连接,则可将螺栓固定件拆除并根据需要变换起垄刀的耕作深度,而将锁位杆7中的通过对应另一定位孔,以实现起垄刀的耕作深度的变换。
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工作过程如下:
当启动柴油机时,柴油机分别传动变速箱和皮带轮离合器,则变速箱便会传动履带行走机构2,从而实现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自动行走。同时皮带轮离合器传动传动一轴42a,被传动的传动一轴42a分别通过链轮箱组421和链轮箱组434传动传动二轴42b和传动三轴43a;传动二轴42b通过链轮箱组422传动前起垄刀轴,前起垄刀轴便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前起垄刀转动;同时传动三轴43a通过链轮箱组431传动传动四轴43b,再由传动四轴43b通过链轮箱组432传动后起垄刀轴521,后起垄刀轴521便带动安装在其上的后起垄刀转动,于是,便实现了前起垄机51和后起垄机52的一齐工作,使得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耕作效率更高,耕作成本低,动力机构的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还具有其它变形实施例,例如:动力机构3中的变速箱的输出端仅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2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入端与柴油机的副驱动输出轴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油缸升降控制阀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去除掉后传动单元43的传动三轴43a、机架1中的支承架112和链轮箱组434的这三个结构,也即,所述后传动单元43仅包括传动四轴43b,且所述机架1上仅设有支承架111。所述传动四轴43b与所述传动一轴42a平行,其通过链轮箱组431直接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传动连接,所述两连接架1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一轴42a的轴承座连接,所述两支承架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一轴42a上的轴承座连接。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的结构改变为:所述动力机构C3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C21和第一变速箱,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C31和第二变速箱,且本实施例中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不包括两支承架11、两连接架12和锁位杆7。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C1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其副驱动输出端与齿轮泵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C2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C21和传动四轴C31连接,该齿轮泵的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两液压油缸连接。所述传动二轴C21和所述传动四轴C31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起垄机C51的前起垄刀轴C5a和后起垄机C52的后起垄刀轴C5b传动连接,也即,传动二轴C21和传动四轴C31分别作为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以驱动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传动前起垄刀轴C5a和后起垄刀轴C5b。所述前起垄机C51和后起垄机C52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A连接于机架C1的前后两端。
进一步,所述撑板A上设有用于调节起垄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A1。该螺栓A1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C1上。所述两液压油缸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C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的作业效率高、作业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动力机构的输出效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7)

1.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底盘的履带行走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顶部两端的动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前后两端的两起垄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所述前传动单元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后传动单元与前传动单元或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该前传动单元和后传动单元分别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传动连接;
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一轴和传动二轴,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三轴和传动四轴;所述传动一轴与动力机构输出端连接,且其与传动三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二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一轴和前起垄刀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传动部件与传动三轴和后起垄刀轴传动连接;或者
所述前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二轴和第一变速箱,所述后传动单元包括传动四轴和第二变速箱;所述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分别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传动二轴和所述传动四轴分别通过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与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的起垄刀轴传动连接;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柴油机、行走离合器、行走变速箱、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柴油机安装在机架顶部,其主驱动输出端分别与行走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该行走离合器与行走变速箱连接,该行走变速箱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传动二轴和传动四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为由链轮和链条组成的链式传动部件,或所述传动部件为由皮带轮组成的带轮式传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有两支承架和两连接架;所述两支承架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在机架上,其中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另一支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所述两连接架分别设置在机架的前后两端,其中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一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二轴连接;另一连接架的一端与所述传动三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四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两连接架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两连接架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起垄机和后起垄机的两端分别通过内置铰链的撑板连接于机架的前后两端,所述撑板上设有用于调节起垄机耕地高度的螺孔和螺栓;该螺栓与螺孔螺纹连接,且其穿过螺孔的一端抵触在机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调节起垄机起垄深度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变速箱或第二变速箱的底面,另一端连接于机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齿轮泵和油缸升降控制阀;所述齿轮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柴油机的副驱动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油缸升降控制阀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
CN201410148993.7A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1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8993.7A CN103931284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PCT/CN2014/079915 WO2015158035A1 (zh) 2014-04-14 2014-06-16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8993.7A CN103931284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31284A CN103931284A (zh) 2014-07-23
CN103931284B true CN103931284B (zh) 2016-04-06

Family

ID=51179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899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31284B (zh) 2014-04-14 2014-04-14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31284B (zh)
WO (1) WO2015158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540B (zh) * 2015-02-02 2017-03-22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控制的履带式自走旋耕机
CN105594328A (zh) * 2016-02-19 2016-05-25 泰州常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蔬菜种植整地机
CN106385960A (zh) * 2016-11-26 2017-02-15 禹州市宇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5526A (ja) * 1998-02-20 1999-08-24 Sanei Kogyo Kk 2畦ビート収穫機
CN202190510U (zh) * 2011-07-19 2012-04-18 湖南中天龙舟农机有限公司 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102714939A (zh) * 2012-05-03 2012-10-10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202503874U (zh) * 2012-03-26 2012-10-31 孙敬秋 新型起垄犁
CN103392392A (zh) * 2013-07-02 2013-11-20 邓光辉 一种新型起垄机
CN203775614U (zh) * 2014-04-14 2014-08-20 邓光辉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32641C2 (de) * 1985-09-26 1995-12-14 Mueller Selbstangetriebener landwirtschaftlicher Geräteträger für Reihen- und Beetkulturen
JPH1088606A (ja) * 1996-09-12 1998-04-07 Minamihaibara Kaihatsu Kk 畦畔構築用ショベル掘削機
JP3386423B2 (ja) * 1999-12-08 2003-03-17 株式会社アテックス 歩行型管理機の走行装置
CN202535691U (zh) * 2012-05-03 2012-11-21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203523245U (zh) * 2013-10-31 2014-04-09 张培坤 一种履带式起垄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5526A (ja) * 1998-02-20 1999-08-24 Sanei Kogyo Kk 2畦ビート収穫機
CN202190510U (zh) * 2011-07-19 2012-04-18 湖南中天龙舟农机有限公司 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202503874U (zh) * 2012-03-26 2012-10-31 孙敬秋 新型起垄犁
CN102714939A (zh) * 2012-05-03 2012-10-10 湖南省双峰县湘源皇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起垄机
CN103392392A (zh) * 2013-07-02 2013-11-20 邓光辉 一种新型起垄机
CN203775614U (zh) * 2014-04-14 2014-08-20 邓光辉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58035A1 (zh) 2015-10-22
CN103931284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1966B (zh) 一种四轮驱动的自走式多功能耕作机
CN204090435U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CN103039141B (zh) 一种全液压三角履带轮式底盘旋耕机
CN201430753Y (zh) 折叠式水田耕整机
CN103931284B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CN204697488U (zh) 液压水田整地机
CN103548437B (zh) 一种果园翻地机
CN103931285B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旋耕机
CN203775614U (zh) 一种履带自走式双起垄机
CN106471903A (zh) 一种旋耕施肥播种开沟复式作业机
CN103348793A (zh) 变型侧箱旋耕灭茬机
CN204443010U (zh) 一种茶果园链条开沟机
CN103348790B (zh) 一种前置式旋耕机
CN204774641U (zh) 大马力重型深耕机
CN203243675U (zh) 一种多功能来回式水稻田耕整机
CN204810830U (zh) 一种深松耕种机的动力输入系统
CN103348791A (zh) 多功能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CN209768133U (zh) 新型旋耕机用模块化结构动力传递装置
CN103723037B (zh) 一种折腰转向拖拉机
CN203670641U (zh) 一种履带拖拉机用的多功能分动力箱
CN205161048U (zh) 自走轮式多驱动农用旋耕机
CN201104389Y (zh) 坡地灭茬起垄机
CN203313613U (zh) 滑板式调节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
CN203537773U (zh) 水田田间自走底盘越埂机构
CN219329966U (zh) 一种高效节能旋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Changhai

Inventor before: Deng Guanghui

Inventor before: Deng Xiaoy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5

Address after: 300016 Tianjin Dongli District, mailing Lake 36-2-602

Patentee after: Wang Changhai

Address before: Tin Ka Ping middle school in Guangdong province Huimin road 512000 Shaoguan Wujiang

Co-patentee before: Deng Xiaoyan

Patentee before: Deng Guanghu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