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7230A -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27230A CN103927230A CN201410113699.2A CN201410113699A CN103927230A CN 103927230 A CN103927230 A CN 103927230A CN 201410113699 A CN201410113699 A CN 201410113699A CN 103927230 A CN103927230 A CN 1039272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mory
- internal memory
- value
- peak value
- application softwa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内存峰值为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剩余值之和;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当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当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仅能够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发展迅猛,大量的应用软件也随之应运而生。如何使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充分利用资源且能稳定运行,成为业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时,经常会出现应用软件的异常终止和浪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等问题。例如,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打开了浏览器,由于用户在浏览器上打开了多个网页,从而使该浏览器所占用的内存大于移动终端所能提供的内存,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会关闭该浏览器,此时,该应用软件出现了异常终止的情况。又如,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打开了游戏程序,由于为了使游戏程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所以该游戏程序在移动终端上始终占据较少的内存资源,即使移动终端当前还剩余大量的内存资源,该游戏程序也不会过多的占用,从而浪费了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
因此,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如何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且提高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以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且提高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包括:
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所述内存峰值为所述内存占用值与所述内存剩余值之和;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优选地,在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后,在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当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当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将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优选地,在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后,在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当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当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将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与所述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包括以下子步骤: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所述第一临界值大于所述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优选地,所述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包括以下子步骤: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所述第二临界值小于所述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所述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所述内存峰值为所述内存占用值与所述内存剩余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在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将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在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将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与所述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所述第一临界值大于所述阈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所述第二临界值小于所述阈值;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所述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通过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以得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进而判断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如果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内占用的内存过多,且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值较低,则该应用软件存在被强制关闭的风险,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如果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内占用的内存过少,且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值较多,则浪费了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且没有发挥出该应用软件的最佳性能,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模块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以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且提高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由于上述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的具体实现存在多种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所示,图1所示的为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其中,内存占用值为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所占用的内存值,内存剩余值为移动终端当前所剩余的内存值。例如,假设移动终端的总内存为1000M,移动终端的内操作系统占据300M,移动终端内的常驻软件占据200M,那么可以检测到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为200M,且可以检测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为300M。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都可以利用常规技术手段得到。
步骤S102、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
其中,内存峰值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与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和,内存峰值代表的含义为应用软件理论上可以占据的最大内存值。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就是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内存占用率越大,说明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越少,那么应用软件可以继续申请的内存就越少,即应用软件继续申请内存的异常终止的风险也就越大,且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利用率相对较高;内存占用率越小,说明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越多,那么应用软件可以继续申请的内存就越多,即应用软件继续申请内存的异常终止的风险也就越小,且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利用率相对较低。
步骤S103、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104;否则,执行步骤S105;
其中,阈值既可以人为自行设定,也可以通过合理的算法计算出来。
如果阈值通过人为自行设定,那么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可用内存情况、应用软件占用内存的情况以及应用软件占用内存的增量等参数综合考虑阈值的大小。
如果阈值通过合理的算法计算出来,其算法包括很多种方式,下面简要介绍一种较为通用的算法来计算阈值:
首先,确定应用软件在预定时间内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其中,在预定时间内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即为应用软件在某一个预订的时间内有可能申请到的最大内存值,例如,浏览器在2秒内有可能申请到的最大内存值为20M。
然后,计算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应用软件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即为在移动终端的内存峰值中可申请到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的比例值,例如,移动终端的内存峰值为100M,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为20M,那么应用软件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为20M/100M=20%。
最后,用1减去二倍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得到步骤S103中提到的阈值。其中,阈值的计算不一定非要用1减去二倍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阈值的计算也可以用1减去一定比例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这个一定比例主要以具体的情况来定。例如,假设应用软件在预定时间内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量20M,移动终端的内存峰值为100M,应用软件的单次最大内存增长比例值为20M/100M=20%,阈值即为1-2×20%=0.6。
当然,关于阈值的算法还有很多种,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计算出阈值的目的是将阈值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如果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大于这个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说明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的占用率较高,且应用软件再申请内存存在被操作系统关闭的风险;如果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这个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说明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的占用率较低或处于合理状态下,且应用软件可以再次向移动终端申请可用的内存。
步骤S104、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其中,在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时,说明应用软件再申请内存存在被操作系统关闭的风险,所以向该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应用软件在接收到该释放内存的指令后,可以有多种方式释放内存。
例如,应用软件为浏览器,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了多个网站,此时,浏览器接收到了释放内存的指令,浏览器即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当前可用内存不足,请关闭适量的网页,以避免浏览器异常终止!”。浏览器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以表达出让用户关闭一定数量的页面,以释放内存。浏览器还可以自动关闭一些用户打开了很久却没有观看过的页面,以释放内存。
又如,应用软件为某款游戏软件,用户正在玩该游戏软件,当游戏软件的某些场景占据较高内存时,游戏软件接到了释放内存的指令,那么游戏软件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当前可用内存不足,请降低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以避免游戏软件异常终止!”。游戏软件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以表达出让用户降低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以释放内存。游戏软件还可以自动降低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以释放内存。
步骤S105、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其中,在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时,说明应用软件可以继续申请移动终端的部分剩余内存,所以向该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应用软件在接收到该申请内存的指令后,可以有多种方式申请内存。
例如,应用软件为浏览器,用户使用浏览器打开了一个网站,此时,浏览器接收到了申请内存的指令,浏览器即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当前可用内存充足,可以打开更多的网页!”。浏览器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以表达出用户可以打开一定数量的页面,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可用内存。
又如,应用软件为某款游戏软件,用户正在玩该游戏软件,当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较差且占用内存较少时,游戏软件接到了申请内存的指令,那么游戏软件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向用户显示“当前可用内存充足,可以提高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游戏软件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以表达出让用户提高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以申请内存。游戏软件还可以自动提高游戏软件的画面效果,以申请内存。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以得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进而判断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如果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内占用的内存过多,且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值较低,则该应用软件存在被强制关闭的风险,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如果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内占用的内存过少,且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值较多,则浪费了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且没有发挥出该应用软件的最佳性能,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方案,在图1的步骤S104中,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第一临界值;第一临界值大于阈值;当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一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当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其中,第一临界值可以作为异常终止警戒值,如果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一临界值,说明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已经非常接近内存峰值,该应用软件存在着极大的被操作系统关闭的几率,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如果内存占用率小于第一临界值且大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未接近内存峰值,该软件存在着一定的被操作系统关闭的几率,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在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一临界值时,应用软件被操作系统关闭的几率较大;在内存占用率小于于第一临界值且大于阈值时,应用软件被操作系统关闭的几率较小,所以在设置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和第二预设数量内存时,要使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内存,以符合实际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在图1的步骤S105中,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第二临界值;第二临界值小于阈值;当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二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当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其中,第二临界值可以作为内存空闲提示值,如果内存占用率小于第二临界值,说明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距离内存峰值非常远,移动终端具有非常多的内存可以被申请,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如果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二临界值且小于阈值,说明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距离内存峰值较远,移动终端具有较多的内存可以被申请,所以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由于上述两种情况不同,所以在设置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和第四预设数量内存时,要使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第四预设数量内存,以符合实际情况。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2所示,图2所示的为另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由于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的改进,所以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请参见实施例一的内容,重复内容将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步骤S202、判断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4;否则,执行步骤S203;
其中,最大内存峰值为应用软件在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应用软件在本次运行过程中指的是应用软件从开启到关闭的整个过程,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指的是应用软件在本次运行过程中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与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和最大的一次。
有些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具有自由的申请或释放缓存的功能。在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丰富时,使用一部分剩余内存对操作系统的性能进行提升,例如,对文件进行缓存以加快文件读写效率,或对进入后台的软件进行缓存以便迅速启动等。这部分由操作系统主动申请的缓存在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不足时,会被操作系统主动的释放。在步骤S201中,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移动终端真实的情况,有可能是被操作系统主动申请缓存后剩余的内存值,所以要综合考虑本次运行过程中的最大内存峰值,避免因操作系统主动抢夺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而出现检测不准确的情况,所以要在步骤S202中检验一下步骤S201中检测到的内存峰值是否为应用软件在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如果是,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是准确的,操作系统可能没有主动的申请缓存;如果否,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真实的值,而是操作系统申请缓存后的内存剩余值。
步骤S203、将最大内存峰值作为内存峰值,并执行步骤S204。
其中,步骤S201检测到的应用软件的内存峰值小于应用软件本次运行的最大内存峰值,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真实的值,而是操作系统申请缓存后的内存剩余值,所以将这个最大内存峰值赋值给内存峰值,以使步骤S204的计算步骤利用该最大内存峰值,从而使步骤S205的判断更加准确。这样做起到的效果会逼迫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步骤S204、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
步骤S205、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06;否则,执行步骤S207;
步骤S206、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步骤S207、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简要介绍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
假设应用软件为浏览器,移动终端为手机,手机的总内存为1000M,手机的操作系统占据300M内存,常驻软件占据200M内存,操作系统主动申请300M内存作为缓存,当前手机剩余内存为200M。用户打开手机的浏览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浏览器占据了手机180M的手机内存,手机剩余内存为20M。此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开始执行,第一步,检测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为20M,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值为180M;第二步,计算内存剩余值与内存占用值之和作为内存峰值得到200M;第三步,判断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假设最大内存峰值为500M,那么判断结果为内存峰值200M小于最大内存峰值500M,则将最大内存峰值500M赋值给内存峰值,以使内存峰值为500M;第四步,计算内存占用值180M与内存峰值500M之间的比值作为内存占用率,经计算内存占用率为36%;第五步,判断内存占用率36%是否大于阈值,假设阈值预先设定为70%,那么判断结果为内存占用率小于阈值,所以向浏览器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但是,如果不考虑操作系统可能主动申请内存作为缓存这个因素,那么计算的结果可能会存在误操作,从而影响整体的测量效果。所以本实施例可以起到逼迫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以提升应用软件的性能。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3所示,图3所示的为又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由于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改进,所以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之处请参见实施例一的内容,重复内容将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步骤S302、判断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4;否则,执行步骤S303;
其中,平均内存峰值为在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为在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例如,假设应用软件一共运行过三次,第一次运行时,检测到本次最大内存峰值为15M,第二次运行时,检测到本次最大内存峰值为20M,第三次运行时,检测到本次最大内存峰值为25M,平均内存峰值为(15M+20M+25M)/3=20M。
有些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具有自由的申请或释放缓存的功能。在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丰富时,使用一部分剩余内存对操作系统的性能进行提升,例如,对文件进行缓存以加快文件读写效率,或对进入后台的软件进行缓存以便迅速启动等。这部分由操作系统主动申请的缓存在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不足时,会被操作系统主动的释放。在步骤S301中,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移动终端真实的情况,有可能是被操作系统主动申请缓存后剩余的内存值,所以要综合考虑应用软件的平均内存峰值,避免因操作系统主动抢夺移动终端的剩余内存而出现检测不准确的情况,所以要在步骤S302中检验一下步骤S301中检测到的内存峰值是否为应用软件的平均内存峰值,如果是,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是准确的,操作系统可能没有主动的申请缓存;如果否,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真实的值,而是操作系统申请缓存后的内存剩余值。
步骤S303、将平均内存峰值与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内存峰值,并执行步骤S304。
其中,步骤S301检测到的应用软件的内存峰值小于应用软件的平均内存峰值,说明检测到的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可能不是真实的值,而是操作系统申请缓存后的内存剩余值,所以将平均内存峰值与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内存峰值,以使步骤S304的计算步骤利用本步骤计算后的内存峰值,从而使步骤S305的判断更加准确。这样做起到的效果会逼迫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步骤S304、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
步骤S305、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6;否则,执行步骤S307;
步骤S306、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步骤S307、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用场景不同,实施例二的应用场景针对的是应用软件仅运行过一次,所以只能在当次选取一个最大内存峰值作为内存峰值;而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针对的是运行已经运行过多次,需要结合每一次的最大内存峰值综合考虑,所以将每一次的最大内存峰值之和取平均作为平均内存峰值,这样可以获取到更加真实的内存峰值。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4所示,图4所示的为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保证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上稳定运行,而且提高了应用软件对内存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1,用于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计算模块12,用于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内存峰值为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剩余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13,用于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14,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13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其中,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发送模块14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第一临界值;第一临界值大于阈值;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一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第一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第二发送模块15,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13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其中,作为优选方案,第二发送模块15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第二临界值;第二临界值小于阈值;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内存占用率大于第二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第二临界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功能与实施例一实现的功能相对应,所以关于本实施例各个模块的功能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5所示,图5所示的为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该装置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21,用于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第二判断模块22,用于判断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
其中,最大内存峰值为在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一执行模块23,用于在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时,执行计算模块24;在内存峰值小于最大内存峰值时,将最大内存峰值作为内存峰值,并执行计算模块24;
计算模块24,用于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内存峰值为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剩余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25,用于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26,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25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27,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25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功能与实施例二实现的功能相对应,所以关于本实施例各个模块的功能可参见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6所示,图6所示的为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该装置可以使操作系统将主动申请的缓存释放出来,并将这部分操作系统主动释放出来的缓存让应用软件来申请,以提高应用软件对移动终端的内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应用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31,用于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第三判断模块32,用于判断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
其中,平均内存峰值为在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最大内存峰值为在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二执行模块33,用于在内存峰值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时,执行计算模块34;在内存峰值小于平均内存峰值时,将平均内存峰值与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内存峰值,并执行计算模块34;
计算模块34,用于计算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内存峰值为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剩余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35,用于判断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36,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35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大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37,用于在第一判断模块35判断出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阈值时,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的功能与实施例三实现的功能相对应,所以关于本实施例各个模块的功能可参见实施例三中的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所介绍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设计出更多的实施例,因此不在此处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所述内存峰值为所述内存占用值与所述内存剩余值之和;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后,在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当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当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将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之后,在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当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当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将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与所述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包括以下子步骤: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所述第一临界值大于所述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包括以下子步骤:
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所述第二临界值小于所述阈值;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当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所述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6.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应用软件在移动终端中的内存占用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存剩余值;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内存占用值与内存峰值的比值作为所述应用软件的内存占用率,所述内存峰值为所述内存占用值与所述内存剩余值之和;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阈值;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内存的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最大内存峰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在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最大内存峰值时,将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峰值是否大于等于平均内存峰值;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多次运行过程中每次最大内存峰值之和的平均值,所述最大内存峰值为在所述应用软件本次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最大一次的内存峰值;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在所述内存峰值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在所述内存峰值小于所述平均内存峰值时,将所述平均内存峰值与所述内存峰值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内存峰值,并执行所述计算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所述第一临界值大于所述阈值;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一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释放第二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所述第一预设数量内存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数量内存。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以下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内存占用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所述第二临界值小于所述阈值;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大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三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内存占用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临界值时,向所述应用软件发送申请第四预设数量内存的指令;所述第三预设数量内存小于所述第四预设数量内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13699.2A CN103927230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13699.2A CN103927230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27230A true CN103927230A (zh) | 2014-07-16 |
CN103927230B CN103927230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1145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13699.2A Active CN103927230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27230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1323A (zh) * | 2015-06-05 | 2015-09-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移动终端死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260140A (zh) * | 2015-10-21 | 2016-01-20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磁盘容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
CN105607924A (zh) * | 2015-12-16 | 2016-05-25 |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载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824631A (zh) * | 2016-03-16 | 2016-08-03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6230649A (zh) * | 2016-09-20 | 2016-12-14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会话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547661A (zh) * | 2016-10-17 | 2017-03-29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使用率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
US9678868B2 (en) | 2014-10-31 | 2017-06-13 | Xiaomi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mizing memory |
CN108804231A (zh) * | 2018-06-13 | 2018-11-13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优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9669877A (zh) * | 2018-12-11 | 2019-04-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753316A (zh) * | 2018-11-22 | 2019-05-1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9788354A (zh) * | 2018-12-17 | 2019-05-21 | 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内存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9857615A (zh) * | 2018-12-29 | 2019-06-07 |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673955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优化内存的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3590312A (zh) * | 2021-07-07 | 2021-11-02 |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通知智能清除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125A (zh) * | 2004-11-04 | 2006-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内存的方法 |
CN101582051A (zh) * | 2009-06-10 | 2009-11-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内存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00042801A1 (en) * | 2008-08-18 | 2010-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llocation of memor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JP2012185704A (ja) * | 2011-03-07 | 2012-09-27 | Ricoh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CN103645955A (zh) * | 2013-12-16 | 2014-03-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运行管理方法和装置 |
-
2014
- 2014-03-25 CN CN201410113699.2A patent/CN1039272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70125A (zh) * | 2004-11-04 | 2006-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配内存的方法 |
US20100042801A1 (en) * | 2008-08-18 | 2010-02-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llocation of memor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CN101582051A (zh) * | 2009-06-10 | 2009-11-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内存的方法和装置 |
JP2012185704A (ja) * | 2011-03-07 | 2012-09-27 | Ricoh Co Ltd |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CN103645955A (zh) * | 2013-12-16 | 2014-03-19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运行管理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78868B2 (en) | 2014-10-31 | 2017-06-13 | Xiaomi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mizing memory |
CN104881323B (zh) * | 2015-06-05 | 2018-03-3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移动终端死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881323A (zh) * | 2015-06-05 | 2015-09-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避免移动终端死机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260140A (zh) * | 2015-10-21 | 2016-01-20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磁盘容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
CN105607924A (zh) * | 2015-12-16 | 2016-05-25 |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载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607924B (zh) * | 2015-12-16 | 2019-01-18 | 天脉聚源(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下载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824631A (zh) * | 2016-03-16 | 2016-08-03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06230649B (zh) * | 2016-09-20 | 2019-07-09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会话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230649A (zh) * | 2016-09-20 | 2016-12-14 | 杭州迪普科技有限公司 | 会话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6547661A (zh) * | 2016-10-17 | 2017-03-29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使用率监控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9237891A1 (zh) * | 2018-06-13 | 2019-12-19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优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8804231A (zh) * | 2018-06-13 | 2018-11-13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优化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CN109753316A (zh) * | 2018-11-22 | 2019-05-14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09669877A (zh) * | 2018-12-11 | 2019-04-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内存管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09788354A (zh) * | 2018-12-17 | 2019-05-21 | 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内存管理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9857615A (zh) * | 2018-12-29 | 2019-06-07 |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9857615B (zh) * | 2018-12-29 | 2022-07-19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存泄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0673955A (zh) * | 2019-09-20 | 2020-01-10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优化内存的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0673955B (zh) * | 2019-09-20 | 2022-07-12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优化内存的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3590312A (zh) * | 2021-07-07 | 2021-11-02 | 惠州Tcl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通知智能清除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27230B (zh) | 2017-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27230A (zh) | 一种内存使用状况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KR100759798B1 (ko) | 지능적 화면 감시를 통한 유해 멀티미디어 차단 장치 및 그방법 | |
CN102708050B (zh) | 移动应用测试方法和系统 | |
CN109857556B (zh) | 内存回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
WO2017032265A1 (zh) | 一种应用推送方法、装置及服务设备 | |
CN108872762B (zh) | 电子设备漏电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445783A (zh) | 一种检测电子设备卡顿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279784B (zh)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系统资源使用状态的提示方法、系统 | |
CN115277566B (zh) | 数据访问的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CN103500003A (zh) | 便携式终端的cpu频率调节方法及调节装置 | |
CN105335045A (zh) | 变更桌面图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0704283A (zh) | 一种统一生成告警信息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 |
CN103761036A (zh) | 一种用于启动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667403B (zh) | 一种服务器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808376A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5511876B (zh) | 一种推送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870319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970380B (zh) | 获取云存储文件的媒体数据的方法以及云存储服务器 | |
CN114490089A (zh) | 云计算资源自动调节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50359A (zh) | 硬件资源配置方法、装置、云侧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4348905A (zh) | 一种离线推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817660A (zh) | 扩展小程序能力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2778966A (zh) | 利用鼠标模拟触摸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6016175B (zh) | 自动驾驶运营车辆的空中下载技术ota升级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1338861B (zh) | 基于rss的网卡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0 Address after: 310052 room 508, floor 5, building 4, No. 699, Wangshang Road, Changhe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libaba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room 16, building 10-20, Building 29, Haidian District, Suzhou Stree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UC MOBILE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