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6495B -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6495B
CN103916495B CN201310576754.7A CN201310576754A CN103916495B CN 103916495 B CN103916495 B CN 103916495B CN 201310576754 A CN201310576754 A CN 201310576754A CN 103916495 B CN103916495 B CN 103916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terminal
housing
connection
lens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6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6495A (zh
Inventor
罗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767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16495B/zh
Priority to CN201710877809.6A priority patent/CN1077076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16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6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6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为解决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拍摄或拍照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机使用APS画幅、135规格、120规格或大画幅或其他规格感光元件成像、一种智能终端使用交换镜头或专业镜头拍摄、一种智能手机通过外接感光元件和外接镜头进行拍摄、拍照、一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上设置交换镜头接口直接使用交换镜头进行拍摄、一种在智能设备的交换镜头接口外设置第二镜头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双镜头同时拍照或一个镜头拍照的同时另一个镜头摄像,将拍照、摄像互为EXIF信息保存。解决了智能手机成像不好的技术问题,满足自然科学、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医疗、电影、商业拍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尤其是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智能终端是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包括分体式平板电脑)。
技术背景
传统的相机包括可更换镜头的相机和不可更换镜头两种,一款相机包括机身和配套的镜头及感光元件,机身内置有拍摄控制系统,包括:对焦系统、测光系统、曝光控制系统,相机已发展为数码相机。专业的可换镜头相机因为具有成像优良的效果越来越受欢迎,由于光学发展和工艺、材料、制作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无法在一个镜头中设计达成成像质量、应用领域的全面满足,因此针对不同的的应用需求和应用领域设计不同的镜头,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更换不同的镜头,满足在不同领域、不同客户、不同拍摄效果的的需求,可更换镜头由于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设计制作因此可以满足科学研究、军事、医学、工业、电影、商业拍摄等各种领域的应用,如:移轴拍摄、建筑、医疗、生物、自然考察记录、宇航、军事、人像、旅游、微距、远摄摄影的应用,还有光学镜头特别在对光学景深效果和曝光效果的可控制性上的因素等因此获的专业人士和普通用户的认可和使用、普及。但是专业可换镜头相机的机身比较大,不方便携带,固定镜头的相机也内置有拍摄控制系统,包括:对焦系统、测光系统、曝光控制系统,这种相机虽然体积相对较小但由于镜头不能更换,因此不能满足各领域的应用要求。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紧密相关及具有良好的携带性和良好/独特的手持操控感和多种应用范围,因此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日常必备物品这些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往往也要设置有镜头,也会内置有拍摄控制系统,包括:对焦系统、测光系统、曝光控制系统,因此可见拍摄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普遍的需求,特别是博客/微博等网络交流的普及,对照片和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大和要求越来越高,但这些镜头的尺寸很小,镜头结构简单,所连接的感光成像元件的面积也很小,更重要的是这些智能终端的镜头还是固定不能更换的,这样这些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成像效果就不如可换镜头相机,不能满足多种应用领域的需求,根本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医学、军事、工业、商业摄影的需求,也难以满足高要求的摄影发烧友的需求。如果携带一台专业的相机或普通相机,再携带智能手机和或平板电脑配套使用,会造成携带使用很不方便,因此,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机身轻薄方便携带,可以方便更换使用不同的可更换镜头,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的新型拍摄装置。为了解决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没能解决的便携与满足多领域应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可换镜头,成像质量好,能满足不同拍摄需求同时卸除连接的镜头后具有轻薄的机身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般但方便携带和满足拨打电话、上网、游戏、听音乐等多种日常生活和工作使用要求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但是,由于相机或交换镜头相机自诞生之日就具有厚重的机身,非常不便于携带,人们一直将拍照装置小型化,提高相机的便携性做为相机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交换镜头相机自身的结构原因人们一直没法将交换镜头相机做的更薄和便携,为了解决相机的轻薄便携问题于是人们只能开发出了固定镜头相机,由于使用固定镜头因此利于相机轻薄和便携,所以这种固定镜头的相机就大量的进入寻常百姓家为普通百姓所接受,但是这种不能更换镜头的相机为了轻薄、便携其在成像质量方面和应用领域方面就做了妥协,但是便携和小型轻薄化确实是人类所追求的方向,因此,大多数的用户仍然选择了轻薄便携的固定镜头相机,而追求画质和多领域应用的专业用户和高要求的发烧友就只有做出妥协继续使用厚重的交换镜头相机,那怕是相机已进入数码化、迈向智能化的今天,相机产品仍然分为固定镜头的便携性产品和厚重的使用交换镜头的专业产品这两大类。这样一来又使得交换镜头相机这样的结构比较厚,不能满足轻薄、便携的要求,而满足轻薄、便携要求的相机不适合使用交换镜头结构的这种观念更加深刻的固化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技术偏见,这种观念的固化也深刻的阻碍了相机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突破这种技术偏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控制不同的光学景深效果、光学曝光效果的、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拍摄要求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通称为:智能终端)。这种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平时就像普通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一样便携和随处使用,需要拍摄时只要根据拍摄任务选择相应的镜头连接就可以拍摄出满足科学研究、军事、医学、工业、电影、商业等各种领域的应用要求的图片,当不拍摄时可以方便的取下镜头或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这时这种新型智能终端相比其他相机产品又保持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本身特有的良好的便携性和手持操控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内设有拍摄控制系统,包括:对焦控制系统、测光控制系统、曝光控制系统,所做的改进是在智能终端的机身设有与机身(智能终端的机身也称为壳体,应通过上下文关系确定具体含义)连接的便于交换镜头的镜头接口,交换镜头接口包括:卡口和螺口等结构。交换镜头接口的直径适合在壳体上安装。交换镜头接口直接设于智能终端的壳体上,也可以设于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然后通过一定的物理结构使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交换镜头这三者连接构成适用于专业拍摄的装置,所述的连接包括:光学连接、电连接、机械连接。新型智能终端的壳体内设有感光元件(也叫图像传感器,包括:CCD或CMOS等不同类型的感光元件。下文均同),镜头接口作为智能终端与镜头的机械连接结构和光学通道也可以设有电连接触点为镜头内置的相关元器件提供电力连接和控制及数据通信,机身上的触摸显示屏或显示屏的屏幕尺寸最好在4.0英寸以上,触摸显示屏可以用作拍摄取景及照片回放,也包括进行拍摄操作,这种智能终端可以直接连接交换镜头进行拍摄。如上述的新型智能终端也可以连接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然后再连接交换镜头进行拍摄,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两个镜头接口,一个用于和新型智能终端的镜头接口连接,另一个用于和交换镜头连接,因此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可以是连接交换镜头与智能终端的光学通道;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可以设有电路板,本身可以是一种可以连接镜头的独立拍摄装置;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也可以内置有感光元件,这时智能终端内设置的感光元件处于非工作状态,通过镜头的光线在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的感光元件处成像,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和智能终端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图像处理器和触摸显示屏;或者在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与智能终端共用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可以单独设置存储器,也可以设计为与智能终端共用存储器;来自新型智能终端的拍摄控制信息通过镜头接口处设置的触点连接实现对镜头和感光元件的通信。新型智能终端上也可以不设置镜头接口,只设有电连接装置和机械连接装置,包括:螺母;所述新型智能终端与可以连接交换镜头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电连接装置实现电力连接和通信并通过机械连接(如:螺母)固定在一起,所述新型智能终端向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电连接,实现拍摄控制,包括:电力连接、控制通信、数据通信;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感光元件和智能终端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图像处理器和触摸显示屏,或者设有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与智能终端共用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可以单独设置存储器,也可以设计为与智能终端共用存储器;这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可以只设有一个镜头接口,用于与交换镜头的连接,拍摄时通过智能终端对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的感光元件和连接的镜头进行控制。
所述的可交换镜头包括:与本发明的产品配套设计制造的各种规格镜头也包括现有的各种镜头,如果智能终端上的镜头接口与现有的镜头接口不匹配,所述的镜头可以通过和不同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后和智能终端间接连接使用,这时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就相当于镜头转接装置。
交换镜头接口直接设于智能终端的壳体上,也可以设于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然后通过一定的物理结构使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新型智能终端、交换镜头连接构成适于专业拍摄的拍摄装置,所述的连接包括:光学连接、电连接、机械连接;交换镜头接口用于连接交换镜头,交换镜头接口也用于连接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1.交换镜头接口设于智能终端的机身上,交换镜头接口前面可交换连接不同的镜头,接口后面设有一定尺寸的图像传感器、可以利用智能终端的GPU图像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或在智能终端内另外设置专用的图像处理器,因此感光元件产生的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的图像处理器处理生成不同格式的图像,所产生的图像可以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的显示屏显示和PS,智能终端内的CPU可以作为拍摄的主控,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钮进行拍摄操控。智能终端的触摸显示屏也用于拍摄的取景。
2.如1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可以是在15-0mm这个范围内的任意数字,这样的范围可以使智能终端连接上镜头接口后还能保持整体机身的厚度,保持智能终端的轻薄便携的特性,特别是10-0mm这个范围的法兰焦距对保持整体机身厚度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5-0mm这个范围内的5、4、3、2、1、0mm和这些数字间的的任意数字的法兰焦距对于保持现有智能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厚度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是为随身携带设计的,因此首先本发明的着眼点是保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厚度满足人们的便携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应在配套的镜头或转换装置进行设计,使之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配套),配套镜头的设计需考虑这些法兰焦距并在镜头的结构上予以对应,对于现有的镜头,如:46.5mm这样的法兰焦距的现有镜头可以通过如后述实施例的与本发明的智能终端配套连接的壳体的法兰焦距进行配套后实现连接,这样,通过将法兰焦距转移到镜头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进行配套,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法兰焦距是0mm也完全可行;
3.为对应现有的不同品牌的镜头的应用或为方便配套镜头的设计,交换镜头接口可以设在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该与壳体的两个对应面各设有一镜头接口,镜头接口包括:卡口和螺口,一端的镜头接口可以连接智能终端壳体上的镜头接口,另一端的镜头接口可以连接镜头,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一个表面还可以设有一个螺母或2个以上数量的螺母,或者可以连接一转接环,该环也可以用于固定在三脚架上。因此通过这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两镜头接口间的不同距离设计,以及镜头接口的不同尺寸选择可以匹配使用现有不同品牌的镜头或方便配套镜头的设计制造。
4.如2或3述,镜头接口设在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该壳体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一定尺寸的图像传感器,设有图像处理器和设有存储装置、设有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电连接的接口,该接口提供包括电力供应连接和信号连接,所产生的图像可以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上的显示屏显示,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或按钮进行拍摄操控。
5.如2或3述,镜头接口设在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该壳体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的图像传感器设于一可松紧的连接装置上,因此可以更换不同的图像传感器,该壳体内也可以设有图像处理器,图像处理器连接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器设于一可松紧的连接装置上,因此可以更换不同的图像处理器。
6.如2或3述,镜头接口设在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该壳体内可以设有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图像处理器设于智能终端的壳体内。
7.如1、2、3、4所述,镜头接口设在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该壳体只设有一镜头接口,镜头接口用于连接交换镜头,该壳体内设有图像传感器,或者也设有和图像传感器连接的图像处理器,该壳体设有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个或2个或多个螺丝孔及USB接口,通过一定尺寸的螺丝与智能终端上的螺母连接固定。所述的智能终端没有镜头接口不能直接连接交换镜头也没有感光元件,需通过该壳体间接连接交换镜头,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背面也就是与触摸显示屏相对的一面设有螺母,该面也可以设有USB接口,所述的螺母用于将智能终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USB接口用于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电连接,包括:电力连接和信号连接,图像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或图像处理器产生的电信号可以传输到智能终端内的存储器和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或存储,控制信号的传输和反馈也通过USB接口进行。所述的支架可以旋转,可以实现不同的取景角度。壳体的厚度对应不同的法兰焦距。
8.如1、2、3述,镜头接口包括135镜头接口、中画幅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和其他专用尺寸的镜头接口。
9.如1、2、3述,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包括135标准画幅尺寸、APS画幅尺寸、中画幅尺寸、大画幅尺寸和专用或其他画幅尺寸。
优选地,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壳体上设有一镜头接口,用于连接可交换镜头;
优选地,在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尺寸是4.0或以上直至12寸或16英寸,包括5英寸、5.3英寸、7英寸、10.1英寸;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壳体背面上预埋设有有螺母包括1/4或3/8或其他规格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背面设有USB接口;
优选地,在所述的智能终端的壳体内,对应镜头接口的位置设有一感光元件(可以是CCD也可以是C-MOS元件);
优选地,在所述的智能终端不设有镜头接口;
优选地,在所述的智能终端的壳体内,没有感光元件,优选地连接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至少有两个面各设一镜头接口,其一个镜头接口用于连接智能终端的壳体上的镜头接口,另一镜头接口用于连接镜头;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卡口上设有电连接装置,及扭力连接装置,可以将一卡口上的电连接装置,及扭力连接装置上接受的电/电信号、扭力传递到另一卡口上的电连接装置及扭力连接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在其中最少一面设有一1/4的螺母或3/8螺母;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在其内一定的位置设有CCD或C-MOS感光元件或者设有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交换镜头口旁还设有第二镜头;或者,优选地,如前述所述,交换镜头可以和第二镜头同步工作或者其中一个镜头摄像的同时另一个镜头拍照;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在其内设有主控、缓存、电源等元器件;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在其内没有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表面连接有一装置,该装置的一个表面设有一1/4的螺母,该装置可以旋转;
优选地,所述的镜头接口,其镜头接口包括:135镜头规格接口、120镜头接口或大画幅镜头接口或其他画幅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感光元件,其尺寸是135全画幅,特别是中画幅、大画幅,也可以是APS画幅,或是其他画幅尺寸;
优选地,所述的感光元件是120画幅以上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的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表面设有一旋钮或推钮,通过向一方向旋转该旋钮可以使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接口与智能终端表面的接口紧密连接,不松动;
优选地,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表面不设有镜头接口,与一内设有感光元件图像处理器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所述的连接包括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有一个镜头接口。或者: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交换镜头、智能终端这三者连接后即可构成可以适用于专业拍摄的拍摄装置,所述的连接包括光学连接、电连接和机械连接。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和图像处理器。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无线连接模块,所述的无线连接模块包括用于和智能终端的控制通信和数据通信,所述的镜头可以更换。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母,该螺母的规格,包括:1/4英寸或3/8英寸。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是可换镜头的独立拍摄装置。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两个镜头接口,通过其中一个镜头接口连接新型智能终端的镜头接口,另一镜头接口用于连接镜头。
优选地,所述的镜头接口包括:卡口、螺口。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感光元件,
优选地,所述的感光元件包括:CCD、C-MOS或其他感光元件。
优选地,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一个镜头接口和与智能终端连接/固定的支架,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的图像感应器包括:CCD或C-MOS或其他感光元件,通过电连接装置和智能终端实现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可以转动,所述的镜头接口用于连接交换镜头。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置有螺丝孔,螺丝可以通过该孔连接固定智能终端。
优选地,螺丝的规格包括:1/4英寸或3/8英寸或其他规格,所设置的螺丝孔的数量包括:1个、2个、3个或3个以上。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图像感应器,通过电连接连接/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存储器、图像处理器或者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和图像处理器通过电连接连接/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存储器和主控。
优选地,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包括USB接口,所述的USB接口包括:USB2.0、USB3.0标准或以上标准的USB接口。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主控和拍摄按钮或者还包括有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连接,包括:控制信号通信或图像传输。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第3方设备的通信,包括数据传输,所述的第3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移动硬盘。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脚架接环。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电池。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存储卡插槽。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电源开关。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拍摄开关。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显示屏。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存储器。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脚架环,所述的脚架接环可以转动或者可以从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取下。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脚架环可以用于手持。
优选地,交换镜头接口的新用途,所述的交换镜头接口包括:螺口和卡口,所述的新用途是交换镜头接口用于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
优选地,交换镜头接口的新用途:交换镜头接口设于智能终端的壳体上,用于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优选地,交换镜头接口的新用途:交换镜头接口设于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用于连接智能终端。
优选地,交换镜头接口设于一壳体上,壳体一面连接智能终端另一面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优选地,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分体式平板电脑,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可以连接交换镜头进行拍摄或者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交换镜头进行拍摄。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的机身设有与机身连接的镜头接口,镜头接口包括:螺口、卡口。
优选地,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分体式平板电脑,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未设置交换镜头接口,通过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交换镜头进行拍摄。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通过电连接和机械连接装置实现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电连接包括无线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的机身内设有感光元件,通过交换镜头的光线直接到达智能终端内设的感光元件上。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可以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可以通过与该壳体连接的镜头进行拍摄。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通过交换镜头接口实现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所述的镜头接口包括卡口和螺口。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包括无线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所述镜头接口,镜头接口设有物理电连接接口。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控制信息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数据信息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和控制信息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和数据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控制信息和数据通信连接。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其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存储器。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其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和存储器。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可以连接一外加壳体,所述的外加壳体设有交换镜头接口,所述的接口包括卡口和螺口。
优选地,智能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是拍摄控制输入设备。
优选地,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和感光元件,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15-0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优选地,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和感光元件,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10-0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优选地,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和感光元件,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5-0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优选地,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和感光元件,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5或4或3或2或1或0mm。
优选地,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和感光元件,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0mm。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可以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无线连接实现无线通信包括:控制信号通信和数据传输。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设的镜头接口包括:135画幅镜头接口、120画幅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其他尺寸的画幅接口。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设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包括135标准画幅尺寸、APS画幅尺寸、中画幅尺寸、大画幅尺寸和其他的画幅尺寸。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交换镜头镜头接口旁还设有第二镜头。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第二镜头对应有独立的感光元件。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第二镜头可以和第一镜头同步工作。
优选地,第二镜头和第一镜头,包括:一个摄像的同时另一个进行拍照。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的背面设有连接装置。
优选地,连接装置包括:设有螺母或者设有USB接口,所述的螺母为1/4或3/8或其他尺寸。
优选地,新型智能终端的电连接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无线通信包括:控制信息通信、图像传输。
优选地,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两个镜头接口和与智能终端连接/固定的支架,其中的一个镜头接口用于连接新型智能终端。
优选地,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分体式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所述的智能终端的一个面设有用于连接交换镜头的镜头接口,所述的交换镜头连接在智能终端的这个面,镜头接口包括:螺口、卡口。
优选地,一种与新型智能终端,所述的智能终端的背面设有连接装置,包括:设有螺母或者设有USB接口,所述的螺母为1/4或3/8或其他尺寸。
优选地,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两个镜头接口,通过其中一个镜头接口连接新型智能终端的镜头接口,另一镜头接口用于连接镜头。
优选地,所述的镜头接口包括:卡口、螺口,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感光元件,
优选地,所述的感光元件包括:CCD、C-MOS或其他感光元件。
优选地,一种和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一个镜头接口和与智能终端连接/固定的支架,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所述的图像感应器包括:CCD或C-MOS,所述的支架设有通过电连接装置和智能终端实现电连接。
或者,优选地,所述的支架可以转动,所述的镜头接口用于连接交换镜头。
由于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智能终端可以连接可交换镜头,可以方便控制不同的光学景深效果、光学曝光效果的、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如:自然科学、航空航天、军事、医疗、工业、电影、旅游、商业拍摄等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和对光学成像和光学控制的苛刻要求,成为一款135或120或大画幅或其他画幅的可交换镜头相机,可以拍摄满足多领域应用要求的画质的照片或影片,由于设置有镜头接口,当不拍摄时可以方便的取下镜头和或取下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这时这种新型智能终端相比其他相机产品又保持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本身特有的为人们喜爱的良好的便携性和手持操控感。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的必不可少的随身必备物品,因此本发明改进的产品既可以取代笨重的传统可交换镜头相机又可以取代设有固定镜头的相机或智能终端,成为专业拍摄工具也能满足日常生活拍摄需求,非常有利于普及摄影艺术和提高人民群众摄影水平。,由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尺寸已做到4.0英寸以上达到7英寸并一直到12英寸,随着软性显示屏的普及具有21英寸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也将获的普及,因此本发明也意外的解决了传统可换镜头相机显示屏尺寸偏小的问题,便于人们拍摄取景和精细调节拍摄效果及方便浏览和后期PS处理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终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终端连接了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3的一种变形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图5的一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4的一种改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1是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背面,相对面是智能终端的触摸显示面,1-2是设于智能终端背面/表面的交换镜头接口(交换镜头接口包括螺口和卡口,为叙述简洁所有实施例统一以卡口论述),接口是卡口,卡口是135镜头卡口(当然,镜头接口也可以是120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其他尺寸的画幅接口),接口可以实现光圈的AI控制可以适配内置对焦马达或无内置对焦马达的镜头;本例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是5mm,但是,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可以是在15-0mm这个范围内的任意数字,这样的范围可以使智能终端连接上镜头接口后还能保持整体机身的厚度,保持智能终端的轻薄便携的特性,特别是10-0mm这个范围的法兰焦距对保持整体机身厚度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5-0mm这个范围内的5、4、3、2、1、0mm和这些数字间的的任意数字的法兰焦距对于保持现有智能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厚度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是为随身携带设计的,因此首先的着眼点是保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厚度满足人们的便携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应在配套的镜头或转换装置进行设计,使之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配套),配套镜头的设计需考虑这些法兰焦距并在镜头的结构上予以对应,对于现有的镜头,如:46.5mm这样的法兰焦距的现有镜头可以通过如后述实施例的与本发明的智能终端配套连接的壳体的法兰焦距进行配套后实现连接,这样,通过将法兰焦距转移到镜头或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进行配套,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法兰焦距是0mm也完全可行;1-4是卡口内对应的位置设有感光元件CCD,该CCD是135全画幅尺寸的CCD(也可以选用C-MOS元件,也可以使用APS画幅或120画幅或大画幅或其他画幅的感光元件最好是135或120或以上画幅尺寸),光线通过连接的镜头落在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产生电信号传递给图像处理元件,图像处理元件是使用智能终端内的图像处理器,也可以在智能终端内设置专用于图像拍摄的图像处理器;这样设置后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处理/编辑PS影像,和通过智能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将图像发送到网络远端实现存储、传播、共享,在拍摄过程中还可以欣赏音乐或拨打接听电话;智能终端的一个面或多个面设有1/4英寸螺母1-4,该螺母可以连接快装板(通过螺丝)然后固定在云台上便于不同方向的取景(也可以在3个或4个面均各设设有一个或2个或3个固定螺母);1-5是一镜头解锁按钮,按下既可以松开和镜头的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既保持了智能终端优良的便携性和手持操控感又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拍摄要求,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相对可交换镜头相机具有其不能具备的便携性和加入了可交换镜头相机一直不具有的多功能性使可交换镜头相机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便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摄影水平;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相对于固定镜头相机包括平板相机避免和消除了固定镜头相机本身不能满足各领域的摄影要求的缺陷和固定镜头设计带来的整机厚度的增加和机身表面的不规则(大的凸起)造成的不便携和手持操控感降低的缺陷;又由于智能终端的便携性和良好的手持操控感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因此本实施例的智能终端也必然为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有利于摄影艺术的推广普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摄影水平。
如图2所示,2-1是一可以连接镜头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2-2是智能终端的一个表面,2-3是镜头卡口,该卡口是大画幅卡口,2-4是感光元件C-MOS,这是大画幅感光元件(也可以使用CCD元件,也可以是135全画幅或APS画幅或中画幅或其他画幅的感光元件),2-5是一推钮,用于将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卡口连接的卡口的紧固和松开,当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卡口与智能终端的卡口对准贴合后向上推动推扭2-5,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镜头卡口转动一定的角度,该卡口与智能终端的镜头卡口卡合紧固锁紧,向下推按扭壳体与智能终端的连接解锁,2-6是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3/8英寸螺母,可以和快装板连接,一个螺丝2-6A将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和智能终端连接紧固;2-A是设在新型智能终端的交换镜头接口附近的第二镜头,如现有智能终端上具有的微/小型镜头一样该镜头对应有独立的感光元件,通过设置可以使这个镜头和交换镜头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一个镜头摄像的同时另一个镜头可以进行拍照并记录于EXIF信息内,保留这个镜头的意义是:当没有携带交换镜头时仍然具有一固定镜头可供使用或者在摄像的同时进行拍照或拍照的同时进行摄像利于证明记录的真实性和连贯性及详实性。
如图3所示,3-1是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一用于连接智能终端的托架,该托架通过一转动装置3-10连接壳体3-3,可以多角度旋转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方便摄影取景,3-2是连接智能终端的通孔,一螺丝可以穿过该通孔上紧智能终端上的螺母连接紧固,3-3是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该壳体一端可以连接镜头另一端通过连接的托架3-1连接智能终端,3-4是壳体上的一个螺母,该螺母可以连接其他设备如快装板,螺母尺寸为1/4英寸或3/8英寸,3-5是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感光元件3-8(CCD或C-MOS,感光元件的尺寸是135标准画幅尺寸,也可以是APS画幅尺寸、中画幅尺寸、大画幅尺寸或专用画幅尺寸)、设有图像处理器3-9;该壳体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3-13(也可以通过USB接口3-12)与智能终端电连接实现通信(所述的通信包括向第3方设备通信,第3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移动硬盘等)(包括:控制信号通信和图像传输)和/或供电,导线3-10连接电路板和USB接头3-12;电路板设有主控和缓存及存储器(本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终端的CPU做主控,可以使用智能终端的内存和存储器。);壳体的一端设有一镜头接口,本例中该接口是卡口3-7(也可以换为螺口)该卡口是135镜头接口也可以是120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专用画幅接口,对镜头的通信和供电通过导线3-6连接一端子,该端子用于向连接到卡口3-7上的镜头卡口上的端子传递与镜头间的通信信号和电力,智能终端与壳体和镜头间的通信和电力传输路径:USB接口3-12、电路(导线/FPC)3-10、主电路板3-5、电路3-6;3-A是一可以转动的装置,该装置设有一螺母3-B,用于和其他设备如快装板连接,3-C是一螺丝用于将该装置固定或松动,扭松该螺丝后可以将装置3-A卸下,壳体可以直接和快装板或其他设备连接,一螺丝穿过快装板拧紧在设于壳体的螺母3-4。
其法兰焦距与配套的现有镜头对应,使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能方便稳固地使用现有镜头。
由于壳体可以连接镜头并设有感光元件,因此智能终端上的镜头接口可以予以取消,可以通过USB或其他接口传递感光元件产生的图像电信号,然后在智能终端内处理生成图像,不过,智能终端上仍要设有螺母或其他连接装置以便于与该壳体连接固定。
如图4所示,4-1是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该壳体通过一镜头卡口4-12与图一所示的智能终端连接,(该卡口是公头,智能终端上的是母头),卡口的端子通过导线4-11连接电路板4-5,用于与智能终端间的通信(包括:控制信号通信和图像传输)和电力传输,电路板上设有感光元件CCD4-8和图像处理器4-9,该壳体的另一对应端设有镜头卡口4-7,用于与交换镜头连接,(镜头卡口4-7是母头,镜头卡口是公头)电路板上有一导线4-6连接一端子,该端子用于向连接镜头卡口4-7的镜头卡口上的端子传递通信信号和电力的,传递信号和电力与镜头交换,这样智能终端还可以使用防抖镜头、镜间设有电动光圈的镜头如:电磁光圈镜头;壳体也可以连接一转动装置4-3,转动装置上有1/4英寸螺母4-4用于与快装板连接,螺丝4-10用于紧固或松开该装置与壳体的连接,松开螺丝4-10时,装置可以绕壳体转动。
如图5所示,与图3的改进在于,图3种的USB接口3-12的位置移到图中5-12的位置,因为多数的智能终端会在某一侧面设有USB接口(母);与智能终端内设螺母连接的通孔由图3的3-2位置移动到图中的5-2的位置,这种改进在于只需在智能终端的背面增设一螺母即可与壳体连接紧固,智能终端就成为一款连接交换镜头能拍摄高素质图像的多功能平板电脑。
如图6所示,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6-A与图3、图5的不同在于,卡口6-17后面的电路板6-18上除了感光元件(120画幅)6-15、图像处理器6-B外还设有主控6-9和缓存6-12,壳体上设有多功能按扭6-20(多功能按钮6-20设于与电路板6-18连接的开关电路板6-19上)和存储卡插槽6-8及电源接口6-7,壳体内还设有电池6-23,因此壳体6-A本身具有独立的拍摄功能,可以独立拍摄相片和摄像,为便于独立操作时的取景和浏览图像在与壳体6-A通过转动装置6-24连接的托架6-2上设有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6-5。
本壳体的最特别之处在于:托架6-2上还设有数据和控制通信和电力传输接口6-1,该接口是USB2.0或以上规格的接口,在本例中选用的是USB3.0接口,这个接口用于和智能终端6-D上的对应接口连接,数据和控制通信和电力传输的路径为:智能终端、接口6-1、导线(FPC)6-22、壳体内的电路板6-18、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板6-18的端子座6-14,端子座与镜头卡口上的端子连接,智能终端6-D与接口6-1连接后,使用一螺丝6-6通过托架上的通孔与壳体内设的螺母6-25连接紧固,螺母的规格可以是1/4或3/8英寸也可以是其他尺寸,本例中使用1/4英寸的螺母,智能终端6-D的壳体上没有镜头接口。
一用于手持或固定的装置6-10上设有螺母6-11,螺母6-11可以和快装板连接,可以和其他装置连接,装置6-10上设有一通孔与壳体6-A内设的螺母6-13对应,可以通过一螺丝上紧在壳体6-A上,装置6-10上还设有销钉6-C,销钉6-C用来定位装置6-10与壳体6-A。
如图7所示,一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7-1与图4所示的壳体4-1的改进在于取消了壳体4内的主电路板4-5及电路板上的有关元器件,成为一光学通道,智能终端与镜头间的控制和数据通信及电力传输通过端子7-10连接导线(或FPC)7-9、导线7-9连接端子座7-7,端子座7-7与镜头上的端子连接实现,这样智能终端还可以使用防抖镜头、镜间设有电动光圈如:电磁光圈镜头,壳体内还可以设有在两卡口间传递扭力的杆7-12,杆7-12用于将智能终端内设的对焦马达的扭力传输到镜头,因此,本壳体既可以连接内置马达的镜头也可以连接无内置马达的镜头,这种壳体可以根据不同品牌镜头的卡口规格选用对应的卡口和壳体厚度便于如图1所述的智能终端连接不同品牌、画幅的镜头增加了摄影的趣味和效果选择,固定装置7-2是用于和快装板或支撑装置连接的装置,其上设有螺母7-3也可以选用图6种的装置6-10,7-B是光圈拨杆,用于将智能终端的光圈控制传递给镜头的光圈拨杆实现AI控制。当然,本实施例如专对应内置马达或电动光圈的镜头设计时,可以取消扭力传递杆7-12或光圈拨杆7-B。
图6中的种种结构同样适用于图3、图4、图5,可以替换图3、图4、图5中的相应结构。
通过以上连接后,智能终端可以连接可更换的镜头,可以方便的控制不同的光学景深效果、光学曝光效果、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如:自然科学、航空航天、军事、医疗、工业、电影、旅游、风光、人像、微距、远摄、广角、商业拍摄等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和对光学成像和光学控制的苛刻要求,成为一款135或120或大画幅或其他画幅的可交换镜头相机,可以拍摄满足多领域应用要求的画质的照片或影片,由于设置有镜头接口,当不拍摄时可以方便的取下镜头和或取下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这时这种新型智能终端相比其他相机产品又保持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本身特有的为人们所喜爱的良好的便携性和手持操控感。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的随身必备物品,因此本发明改进的产品既可以取代笨重的传统可交换镜头相机又可以取代设有固定镜头的相机或智能终端,成为专业拍摄工具也能满足日常生活拍摄需求,非常有利于普及摄影艺术和提高人民群众摄影水平。由于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尺寸已做到4.0英寸以上达到7英寸并一直到12英寸,随着软性显示屏的普及具有21英寸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也将获的普及,因此本发明也意外的解决了传统可换镜头相机显示屏尺寸偏小的问题,便于人们拍摄取景和精细调节拍摄效果及方便浏览和后期PS处理图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方法或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6)

1.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设有镜头接口,所述的镜头接口用于连接镜头,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电路板,设有图像感应器,所述的镜头接口连接镜头后,通过所述镜头的光线在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图像感应器上成像,如上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所述的壳体连接可转动的装置,实现对不同角度的拍摄;
所述的壳体通过支架与智能终端连接;
或者所述的壳体通过卡口或螺口与智能终端连接;
以上所述的壳体连接智能终端、连接镜头构成拍摄装置,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的连接包括电连接,所述的电连接包括:控制通信、数据通信或电力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是可换镜头的独立拍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能够与智能终端或第三方设备实现通信和/或电力传输,所述的通信包括:控制信号通信或图像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用于手持的装置或者设有固定装置,与其他装置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通过电连接连接/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存储器、图像处理器或者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图像感应器和图像处理器通过电连接连接/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存储器和主控;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包括USB接口,所述的USB接口包括USB2.0、USB3.0标准或以上标准的USB接口。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有主控和拍摄按钮或者还包括有显示屏。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实现无线通信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第3方设备的通信,包括数据传输,所述的第3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移动硬盘。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支架,通过支架和智能终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电池。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存储卡插槽。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电连接接口,具有下述特征之一或任意组合:
1.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电连接接口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的连接包括:控制通信和或数据通信,所述的电连接接口包括无线电接口和物理电接口,所述的物理电接口包括USB接口;
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连接镜头卡口上的端子传递与镜头间控制和数据通信;
3.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连接镜头卡口上的端子传递与镜头间控制和数据通信和电力供应。
13.如权利要求1或2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或显示屏。
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连接的支架和智能终端连接,所述的支架可以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设有存储器。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能够与快装板、球台、云台和/或三脚架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母,所述螺母的规格包括1/4英寸、3/8英寸。
18.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上设有镜头接口,所述的镜头接口用于连接镜头,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内设有电路板,设有图像感应器,所述的镜头接口连接镜头后,通过所述镜头的光线在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图像感应器上成像,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分离,包括: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可转动的装置,实现对不同角度的取景或拍摄;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连接装置或可转动的连接装置连接云台或球台,实现不同角度的取景或拍摄;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快装板,连接球台、云台或其他设备,实现不同角度的取景或拍摄;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支架,支架设有与智能终端连接的机械装置;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支架、转动装置和/或球台、云台;
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设有电变色快门,使用电变色快门控制快门速度;
或者,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是独立拍摄装置;
以上所述的任意一项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与智能终端的连接包括电连接,所述的电连接包括:控制通信、数据通信或电力连接,拍摄的图像保存在所述的壳体或保存在智能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通过无线连接与包括第3方的设备通信,第3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移动硬盘等,所述的通信,包括:控制信号通信、图像传输或供电。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智能终端,连接镜头构成拍照装置;通过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取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拍摄控制。
21.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为: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或者通过镜头接口,包括卡口或螺口,与智能终端连接。
22.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分体式平板电脑等,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能够和权利要求1-21任意项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构成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设有感光元件,当交换镜头接口连接镜头时,通过所述镜头的光线在所述的感光元件上成像。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终端通过机械连接和/或电连接装置实现连接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电连接包括无线通信连接、物理电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连接或具有交换镜头接口,通过交换镜头接口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连接;所述的交换镜头接口包括卡口、螺口。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通过支架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26.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设有交换镜头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设有电连接接口,新型智能终端通过所述的电连接口电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和/或交换镜头。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支架设有电连接接口,所述的电连接接口包括USB接口,新型智能终端通过所述的电连接接口连接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28.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新型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通过新型智能终端的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进行拍摄取景或显示拍摄效果。
29.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
30.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控制信息通信连接。
31.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数据信息通信连接。
32.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和控制信息通信连接。
33.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和数据通信连接。
3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通信连接。
3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的连接包括:电力连接、控制信息和数据通信连接。
36.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其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
37.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其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存储器。
38.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其连接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共用智能终端内的主控和存储器。
39.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15-0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40.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10-0mm范围内的任意数值。
41.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5-0mm范围内的5、4、3、2、1、0mm和这些数字间的任意数值。
42.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法兰焦距为:0mm。
43.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智能终端设有螺母。
4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为: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可以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无线连接实现无线通信,包括:控制信号通信和数据传输。
4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接口包括:135画幅镜头接口、120画幅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其他尺寸的画幅接口。
46.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包括135标准画幅尺寸、APS画幅尺寸、中画幅尺寸、大画幅尺寸和其他的画幅尺寸。
47.如权利要求1、2、18或19任意项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接口包括:135画幅镜头接口、120画幅镜头接口、大画幅镜头接口、其他尺寸的画幅接口。
48.如权利要求1、2、18或19任意项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包括135标准画幅尺寸、APS画幅尺寸、中画幅尺寸、大画幅尺寸和其他的画幅尺寸。
49.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分体式平板电脑,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是是权利要求22-46任意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接口旁设有第二镜头。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二镜头对应有独立的感光元件。
51.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第二镜头可以和第一镜头同步工作,包括:一个摄像的同时另一个进行拍照。
52.一种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是权利要求1-21任意项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接口旁设有第二镜头。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镜头对应有独立的感光元件。
54.如权利要求52或53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镜头可以和第一镜头同步工作,包括:一个摄像的同时另一个进行拍照。
55.一种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拍照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21、47-48及52-54任意项所述的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或权利要求22-46及49-51任意项所述的新型智能终端。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拍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拍照装置包括镜头。
CN201310576754.7A 2012-11-10 2013-11-10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Active CN103916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6754.7A CN103916495B (zh) 2012-11-10 2013-11-10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CN201710877809.6A CN107707693B (zh) 2012-11-10 2013-11-10 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615137 2012-11-10
CN2012206151374 2012-11-10
CN201220615137.4 2012-11-10
CN2013200540015 2013-01-23
CN201320054001.5 2013-01-23
CN201320054001 2013-01-23
CN2013204162472 2013-07-07
CN201320416247 2013-07-07
CN201320416247.2 2013-07-07
CN2013205413586 2013-08-26
CN201320541358.6 2013-08-26
CN201320541358 2013-08-26
CN201310576754.7A CN103916495B (zh) 2012-11-10 2013-11-10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7809.6A Division CN107707693B (zh) 2012-11-10 2013-11-10 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6495A CN103916495A (zh) 2014-07-09
CN103916495B true CN103916495B (zh) 2017-10-27

Family

ID=5104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6754.7A Active CN103916495B (zh) 2012-11-10 2013-11-10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CN201710877809.6A Active CN107707693B (zh) 2012-11-10 2013-11-10 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7809.6A Active CN107707693B (zh) 2012-11-10 2013-11-10 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916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77019U (zh) * 2014-03-23 2015-06-03 赵彦杰 有活动摄像头的摄像机
JP6446241B2 (ja) * 2014-11-06 2018-12-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付中間筒
CN105163012A (zh) * 2015-08-24 2015-12-16 方维祥 一种无线控制移动电源及摄录一体机
CN108344458A (zh) * 2018-05-09 2018-07-31 安徽中科智能感知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布式农作物植保专用信息采集套件设备
GB2576241B (en) 2018-06-25 2020-11-04 Canon Kk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715706B2 (en) 2018-11-23 2020-07-14 Nanning Fugui Precision Industrial Co., Lt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camera module
CN111756875A (zh) * 2019-03-27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1262977B (zh) * 2020-01-10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132603A (zh) * 2021-04-20 2021-07-16 深圳市永诺摄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镜头、移动终端主机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8527Y (zh) * 2004-11-08 2005-11-02 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配件的卡合固定结构
EP1986406A2 (en) * 2007-04-23 2008-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external device by portable terminal
EP2500758A1 (en) * 2011-03-18 2012-09-19 Premier Systems USA, Inc. Selectively Attachable and Removable Lense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2855Y (zh) * 2005-06-30 2006-08-0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摄像的手机
CN101800788B (zh) * 2010-01-18 2012-05-02 陈银道 一种可外接移动摄像头的手机
CN102445815A (zh) * 2010-10-06 2012-05-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于外接配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859290U (zh) * 2010-11-19 2011-06-08 陈新强 一种组合镜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8527Y (zh) * 2004-11-08 2005-11-02 坤联(厦门)照相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配件的卡合固定结构
EP1986406A2 (en) * 2007-04-23 2008-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external device by portable terminal
EP2500758A1 (en) * 2011-03-18 2012-09-19 Premier Systems USA, Inc. Selectively Attachable and Removable Lenses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7693B (zh) 2021-07-06
CN103916495A (zh) 2014-07-09
CN107707693A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6495B (zh)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US10331024B2 (en) Mobile and portable screen to view an image recorded by a camera
US6864911B1 (en) Linkable digital cameras for an image capture system
CN104350734B (zh) 图像生成设备以及图像生成方法
CN107980222A (zh) 集成有相机系统和非电3d/多视频和静止帧观看器的用于3d和/或2d高质量摄像、摄影和自拍录制的多功能移动设备外壳/盖体
WO2016000309A1 (zh) 基于穿戴设备的增强现实方法及系统
US10261408B2 (en) Mobile and portable camera platform for tracking an object
CN103200355B (zh)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CN209402654U (zh) 摄像装置
JP6923218B2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キーボード、タブレットを全て合体して備え画像をキャプチャできる個人用情報端末
CN109428992A (zh) 摄像装置
US6487069B1 (en) Portable personal computer having a camera mounted thereon
CN205792919U (zh) 摄像装置
TWI446089B (zh) 鏡頭擴充座
CN108965672A (zh) 辅助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70891A (zh) 背夹电池
JP2012027422A (ja) 撮像装置
CN103491289A (zh) 一种新型智能终端和与智能终端连接的壳体
TW200809523A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6805136U (zh) 一种手持全景相机
CN106576139A (zh) 成像装置
KR20190002768U (ko) 분리형 스마트폰 카메라 그립
CN207601481U (zh) 一种带扩充电池模块的双镜头全景相机
CN107517288A (zh) 一种拍照手柄和手机
CN210978175U (zh) 折叠机构和多相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Tianch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ublic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Tianche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tent Invention Entering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tage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