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5587A - 可再充电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可再充电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5587A
CN103915587A CN201410008555.0A CN201410008555A CN103915587A CN 103915587 A CN103915587 A CN 103915587A CN 201410008555 A CN201410008555 A CN 201410008555A CN 103915587 A CN103915587 A CN 103915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eable battery
projection
combination
matrix
k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85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5587B (zh
Inventor
郭鲁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msung Vision Co Ltd
Samsung SDI Tianjin Battery Co Ltd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5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5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5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5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7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having means for adapting to batteries or cells of different types or different siz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3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or thermally condu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该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相应侧的一对单元保持件,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是彼此可组合的。每个单元保持件包括:基体,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对称地设置在基体的外侧上;突起,沿长度方向从基体突出从而沿长度方向是可组合的;以及凹部,沿长度方向在基体中凹入,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一个单元保持件的凹部与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另一个单元保持件的突起是可组合的。

Description

可再充电电池组
技术领域
实施例总体涉及一种具有单元保持件的可再充电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装置、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工具机的技术发展和需求已经增加,对作为能量来源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也在增加。可再充电电池能够用在配置了以串联或并联结合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中,以实现高输出。
发明内容
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相应侧的一对单元保持件,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是彼此可组合的。每个单元保持件包括:基体,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对称地设置在基体的外侧上;突起,沿长度方向从基体突出从而沿长度方向是可组合的;以及凹部,沿长度方向在基体中凹入,使得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一个单元保持件的凹部与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另一个单元保持件的突起是可组合的。
每个单元保持件还可以包括:支撑件,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端部对应并沿长度方向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所述端部。
一对单元保持件可以包括:第一单元保持件,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一侧;以及第二单元保持件,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另一侧。
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和凹部可以是彼此对称的,第二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和突起可以是彼此对称的并且是与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和凹部可组合的。
每个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可以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突出的钩。每个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可以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凹入的凹槽。
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可以包括彼此对称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第二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可以包括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组合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彼此对称。
第一突起和第一凹部可具有相对应的第一长度。第二突起和第二凹部可具有小于第一长度的相对应的第二长度。
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具有圆柱形形状或方形形状。
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多个单元保持件,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所述单元保持件在其外侧上是彼此可组合的。每个单元保持件包括:基体,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对称地设置在基体的外侧上。
所述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以是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保持件的基体可以呈与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相对应的圆柱体形式。
组合突起可包括:第一组合突起,处于基体的一侧;以及第二组合突起,以预定间隔与第一组合突起分隔开。
第一组合突起可包括: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以及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和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位于离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30度方向上的相应侧上,使得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在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和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之间居于中央。
组合凹槽可以包括:第一组合凹槽,在基体上并处于沿直径方向与第一组合突起相对的一侧;以及第二组合凹槽,在基体上并处于沿直径方向与第二组合突起相对的一侧。
第一组合凹槽可以包括: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以及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和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设置在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的30度方向上的相应侧上,使得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在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和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之间居于中央。
组合突起可以在基体的圆周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并且可以包括斜面使得组合突起的突出端部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组合凹槽可以在基体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组合凹槽的第一宽度与组合突起的第一宽度相对应,并且组合凹槽包括斜面使得组合凹槽在基体内部具有第二宽度,组合凹槽的第二宽度与组合突起的第二宽度相对应。
组合突起可以包括:连接部,从基体突出,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宽度;以及延伸部,在连接部的端部处,所述延伸部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组合凹槽可以在基体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以与连接部相对应,并且可以在基体内部具有第二宽度以与延伸部相对应。
组合突起可以以第一宽度从基体突出。组合凹槽可以以第一宽度形成到基体的外表面中以与组合突起相对应。
相对于每个单元保持件,组合突起可以包括以规则的间隔在基体的一半圆周上的多个组合突起,组合凹槽可以包括以规则的间隔在基体的另一半圆周上与多个组合突起对称的多个组合凹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关于IV-IV线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单元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6和图7示出了安装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组时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8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且这些实施例将把示例性实施方式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附图中,为了说明清楚,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同样的标号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的透视图,图2示出了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和图2,可再充电电池组100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和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两侧并相互组合的一对单元保持件120。
图3示出了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剖视图。参照图3,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可以形成为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或方形可再充电电池(未示出)。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可包括执行充电和放电的电极组件10、电极组件10安装在其中的壳体20以及结合到壳体20且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帽组件30。
电极组件10可包括顺序地层叠的正电极11、分隔件12和负电极13。可以通过将正电极11、负电极13和可作为设置在电极之间的绝缘体的分隔件12以凝胶卷(jelly roll)的形状卷绕来形成电极组件10。
例如,可以以圆柱体的形状来形成电极组件10。可在圆柱形的电极组件10中央设置扇形销14。扇形销14可以使电极组件10的形状保持为圆柱体。
正电极11和负电极13可包括涂覆区域11a和13a与非涂覆区域11b和13b,在涂覆区域11a和13a中活性物质涂覆到由薄金属板形成的集流体的两侧,在非涂覆区域11b和13b中未涂覆活性物质以使集流体暴露并且非涂覆区域11b和13b被设定于相对的端部。
在凝胶卷的状态下,正集流板11d可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正电极11的非涂覆区域11b,负集流板13d可连接到电极组件10的负电极13的非涂覆区域13b。
壳体20可包括在其一侧的开口,用于从外部插入电极组件10。壳体可以以圆柱体的形状形成来容纳圆柱形的电极组件10。壳体20可被连接到负集流板13d以在可再充电电池中起负端子的作用,并且可以由诸如铝、铝合金或镀镍钢的导电金属形成。
通过在帽组件30和壳体20之间设置垫片41使得帽组件30与壳体20电绝缘,可将帽组件30可结合到壳体20的开口。帽组件可封闭容纳电极组件10和电解液的壳体20,并且可通过电流阻断装置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
例如,帽组件30可包括帽板31、正温度系数元件(PTC)35、通风板32、绝缘构件33、中间板38和子板34。可以从壳体20的外部向着壳体20的内部依次布置这些结构。
帽板31最终连接到正集流板11d并因此可以在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中起正端子的作用。帽板31可包括突出到壳体20的外部的突起31a以及沿突起31a的侧部方向开口以排出内部气体的排气孔31b。
电流阻断装置可包括通风板32、子板34和它们的连接件。可通过焊接来连接通风板32和子板34以形成该连接件。
形成电流阻断装置的一侧的通风板32可被安装在帽板31的内侧中,并因此可电连接到形成电流阻断装置的另一侧的子板34。
另外,通风板32可包括通风孔32a,并且可以在预定的压力条件下破裂以将内部气体排放到外部并阻断与子板34的电连接。
例如,通风孔32a可从通风板32朝向壳体20的内侧突出。通风板32可设置有在通风孔32a的外围区域引导通风孔32a的破裂的凹口32b。
因此,当由于内部气体的产生使得壳体20的内部压力增加时,凹口32b会预先破裂以将内部气体通过通风板32和排气孔31b排放到外部,从而防止或减小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爆炸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当因通风孔32a的破裂使得通风板32与子板34的连接部分分开时,电极组件10和帽板31会彼此电分离。
可将PTC元件35设置在帽板31和通风板32之间,以根据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内部温度来控制帽板31和通风板32之间的电流流动。
当内部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PTC元件35的电阻会增大至无限大。因此,PTC元件35可以阻断帽板31和通风板32之间的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
子板34可面对通风板32,使绝缘构件33置于子板34与通风板32之间,因此子板34可电连接到通风孔32a。中间板38可被设置在绝缘构件33和子板34之间。通风孔32a可穿过绝缘构件33和中间板38的多个通孔而突出,并因此可连接到子板34。
中间板38可电连接到子板34和通风孔32a。另外,可通过焊接将中间板38连接到极耳(lead tab)37,并且可通过焊接将极耳37连接到正集流板11d。
结果,正集流板11d可通过依次穿过极耳37、中间板38、子板34、通风孔32a、通风板32和正温度系数元件35而电连接到帽板31。
绝缘板42可被设置在正集流板11d和子板34之间,以使正集流板11d与子板34或中间板38电绝缘。极耳37可以连接到正集流板11d,可以穿过绝缘板42的通孔,并且可以连接到中间板38。
可通过设置衬垫41将帽组件30插入到壳体20的开口中,并且可通过卷边工艺将帽组件30固定到壳体20的开口,从而形成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
图4示出了图1的关于IV-IV线的剖视图。参照图1、图2和图4,可再充电电池组100的单元保持件120可包括:基体61,用于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组合突起62和组合凹槽63,对称地设置在基体61的外侧上;突起64和凹部65,沿基体61的长度方向形成。
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可以是圆柱形的可再充电电池。因此,单元保持件120的基体61可形成为具有与圆柱形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形状对应的圆柱的形状。单元保持件120可包括使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冷却的散热孔61a。当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由方型可再充电电池形成时,单元保持件的基体可形成为具有与方型可再充电电池单元(未示出)对应的方形形状。
包括突起64和凹部65的单元保持件120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以形成可再充电电池组100。在基体61的外侧上形成的组合突起62和组合凹槽63将均容纳有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100连接,从而可以安装可再充电电池组100。
可使突起64形成为沿长度方向在基体61的一侧突出,从而可将突起64沿基体61的长度方向进行组合。可使凹部65形成为沿长度方向在基体61中凹入,从而可将凹部65与突起64组合。
单元保持件120可包括在突起64和凹部65的相对侧的支撑件66。支撑件66可从基体61的端部突出,从而支撑件66可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端部相对应,以因此沿可再充电电池组100的长度方向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端部。
当突起64与凹部65组合时,在基体61的端部设置的支撑件66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两个端部,因此单元保持件120将容纳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保持在其内。
可再充电电池组100中的单元保持件120可包括用于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一侧的第一单元保持件121以及用于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另一侧的第二单元保持件122。
第一单元保持件121可包括被设置为彼此对称的突起641和凹部651。第二单元保持件122可包括凹部652和突起642,凹部652和突起642被设置为彼此对称并且可以分别与第一单元保持件121的突起641和凹部651组合。
第一单元保持件121的突起641和凹部651的构造可与第二单元保持件122的突起642和凹部652的构造相对应。因此,由于通用部件的使用使得可以降低单元保持件120的生产成本。
图5示出了图1的单元保持件120的侧视图。图6和图7示出了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组200被安装时的侧视图。参照图6至图7,可再充电电池组200可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以及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多个单元保持件120。可使单元保持件120在它们的外侧彼此组合。通过连接图1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101、102、103和104)来形成图6的可再充电电池组200。
在单元保持件120中,组合突起62在基体61处以第一宽度W1形成。组合突起62包括连接到斜面并且以大于第一宽度W1的第二宽度W2突出的端部。组合凹槽63在基体61的外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W1以与组合突起62相对应。组合凹槽63连接到斜面,并且具有在基体61的内部形成的第二宽度W2。因此,通过组合突起62和对应的组合凹槽63的组合来使可再充电电池组(100:101、102、103和104)的单元保持件120能够彼此连接。
组合突起62可包括设置在基体61的外表面的一侧上的第一组合突起621以及以离第一组合突起621预定的间隙设置的或与第一组合突起621间隔地设置的第二组合突起622。就这一点来说,组合凹槽63可包括安装在基体61中并在沿直径方向与第一组合突起621相对一侧上的第一组合凹槽631以及安装在基体61中并在沿直径方向与第二组合突起622相对一侧上的第二组合凹槽632。
可根据第一组合突起621和第二组合突起622的间隔以及对应的第一组合凹槽631和第二组合凹槽632的间隔来确定可再充电电池组200的安装构造。
例如,可再充电电池组200可以水平地及/或竖直地安装独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101、102、103、104)。
可设置一个第二组合突起622和多个第一组合突起621。相应地,第一组合突起621和第二组合突起622可以以各种方式设定。类似地,可设置一个第二组合凹槽632和多个第一组合凹槽631。相应地,第一组合凹槽631和第二组合凹槽632的间隔可以以各种方式设定。
例如,第一组合突起621可包括设置在中央的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211以及在离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21130度距离的两侧上的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212和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213。因此,第二组合突起622保持离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21190度的间隔、离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21260度的间隔、离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213120度的间隔。
第一组合凹槽631可包括设置在中央的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311以及安装在离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31130度距离的两侧上的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312和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313。因此,第二组合凹槽632保持离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31190度的间隔、离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31260度的间隔、离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313120度的间隔。
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在左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的第二组合凹槽632与在右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2的第二组合突起622进行组合来连接顶行。通过将在左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3的第二组合凹槽632与在右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二组合突起622进行组合来连接底行。
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的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311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3的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211进行组合来连接左列。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2的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311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211进行组合来连接右列。
因此,通过安装四个均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102、103、104)并且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形成行和列来形成可再充电电池组200。将要理解的是,可通过以相同方式连接更多的独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来获得更大的可再充电电池组200。
在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在左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的第二组合凹槽632与在右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2的第二组合突起622进行组合来连接顶行。通过将在左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3的第二组合凹槽632与在中间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二组合突起622进行组合,以及通过将在中间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二组合凹槽632与在右边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5的第二组合突起622进行组合来连接底行。
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的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313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3的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213进行组合来连接在左边的右上倾斜的列。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2的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313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213进行组合来连接在右边的右上倾斜的列。
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的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312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4的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212进行组合来连接在左边的左上倾斜的列。通过将在顶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2的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312与在底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5的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212进行组合来使连接在右边的左上倾斜的列。
因此,可通过沿倾斜的方向安装五个均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1、102、103、104、105)来形成可再充电电池组300。将要理解的是,可通过以相同方式连接更多的独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100来获得更大的可再充电电池组300。
现在将对各种其它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8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400的分解透视图,图9示出了图8的剖视图。参照图8和图9,单元保持件220包括构造互不相同的第一单元保持件2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222。第一单元保持件2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222具有关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110的负电极和正电极的方向性。
第一单元保持件221包括被设置为彼此对称的第一突起741和第二突起742。第二单元保持件222包括可与被设置为彼此对称的第一突起741和第二突起742组合的第一凹部751和第二凹部752。
第一突起741和第一凹部751彼此对应并具有第一长度L1。第二突起742和第二凹部752彼此对应并具有小于第一长度L1的第二长度L2。
图10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组500的透视图,图11示出了图10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分解透视图。参照图10和图11,单元保持件320包括第一单元保持件3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322。
第一单元保持件321的第一突起741和第二突起742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突出的钩743和钩744。第二单元保持件322的第一凹部751和第二凹部752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凹入的凹槽753和凹槽754。
钩743和744与凹槽753和754改善了通过第一突起741和第二突起742与第一凹部751和第二凹部752组合的第一单元保持件3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322的紧固性。
为了方便起见,根据该示例性实施例的钩743和744与凹槽753和754可被应用于根据之前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单元保持件2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222或者第一单元保持件121和第二单元保持件122。
图12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420的侧视图。参照图12,组合突起67包括从基体61突出的连接部671和在连接部671的端部形成的延伸部672,其中,连接部671具有第一宽度W1,延伸部672具有大于第一宽度W1的第二宽度W2。
组合凹槽68被形成为在基体61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W1,以对应于连接部671。组合凹槽68延伸到基体61的内部以具有第二宽度W2,从而对应于延伸部672。
尽管未示出,但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中的单元保持件420的组合突起67的延伸部672是与另一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420的组合凹槽68可组合的,以改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紧固性。
图13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520的侧视图。参照图13,组合突起77被形成为以第一宽度W1从基体61突出。组合凹槽78以第一宽度W1形成在基体61的端部处以与组合突起77相对应。
尽管未示出,但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中的单元保持件520的组合突起77可以与另一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520的组合凹槽78进行组合,以形成可再充电电池组。
图14示出了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620的侧视图。参照图14,在基体61的圆周的一半范围以规则的间隔形成多个组合突起87。在基体61的圆周的另一半范围以其间规则的间隔形成与组合突起87对称的多个组合凹槽88。
组合突起87包括从基体61突出的连接部871以及在连接部871的端部处形成为比连接部871大的延伸部872。组合凹槽88形成在基体61的端部处以与组合突起87相对应。
可在基体61的圆周的一半范围内以30度间隔形成六个组合突起87,并且可在基体61的圆周的另一半范围内以30度间隔形成六个组合凹槽88。
尽管未示出,但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中的单元保持件620的组合突起87的延伸部872可以能够与另一可再充电电池组的单元保持件620的组合凹槽88组合,以改善可再充电电池组的紧固性。
通过总结和回顾的方式,可再充电电池组可包括利用可再充电电池构造的多个单元以及包括这些单元的单元保持件。例如,根据单元的数量,单元保持件可被构造为各种尺寸和结构。一般来说,根据单元的数量来单独设计单元保持件,而且会需要长时间将单元安装在这种单元保持件上。
相比之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用于以各种构造来安装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单元保持件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在单元保持件的基体表面上的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使得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以利用各种结构并以各种构造进行安装。
在此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尽管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的和描述性的意义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来使用和解释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在本申请递交时将对本领域技术普通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除非特别另外示出,否则结合特定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进行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阐述的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20)

1.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相应侧的一对单元保持件,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是彼此可组合的,其中,每个单元保持件包括:
基体,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
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对称地设置在基体的外侧上;
突起,沿长度方向从基体突出从而沿长度方向是可组合的;以及
凹部,沿长度方向在基体中凹入,使得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一个单元保持件的凹部与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中的另一个单元保持件的突起是可组合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每个单元保持件还包括:支撑件,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端部对应并沿长度方向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所述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所述一对单元保持件包括:
第一单元保持件,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一侧;以及
第二单元保持件,沿长度方向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和凹部是彼此对称的,
第二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和突起是彼此对称的并且是与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和凹部可组合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每个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突出的钩,
每个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包括与长度方向交叉地凹入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第一单元保持件的突起包括彼此对称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第二单元保持件的凹部包括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组合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彼此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第一突起和第一凹部具有相对应的第一长度,
第二突起和第二凹部具有小于第一长度的相对应的第二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圆柱形形状或方形形状。
9.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组,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包括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容纳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多个单元保持件,所述单元保持件在其外侧上是彼此可组合的,其中,
每个单元保持件包括:
基体,支撑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中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以及
组合突起和组合凹槽,对称地设置在基体的外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所述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是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
每个单元保持件的基体呈与圆柱形可再充电电池相对应的圆柱体形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突起包括:
第一组合突起,处于基体的一侧;以及
第二组合突起,以预定间隔与第一组合突起分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第一组合突起包括:
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以及
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和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位于离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30度方向上的相应侧上,使得第一个第一组合突起在第二个第一组合突起和第三个第一组合突起之间居于中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凹槽包括:
第一组合凹槽,在基体上并处于基体的沿直径方向与第一组合突起相对的一侧;以及
第二组合凹槽,在基体上并处于基体的沿直径方向与第二组合突起相对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第一组合凹槽包括:
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以及
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和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设置在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的30度方向上的相应侧上,使得第一个第一组合凹槽在第二个第一组合凹槽和第三个第一组合凹槽之间居于中央。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突起在基体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并且包括斜面使得组合突起的突出端部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凹槽在基体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组合凹槽的第一宽度与组合突起的第一宽度相对应,并且组合凹槽包括斜面使得使组合凹槽在基体内部具有第二宽度,组合凹槽的第二宽度与组合突起的第二宽度相对应。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突起包括:
连接部,从基体突出,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宽度;以及
延伸部,在连接部的端部处,所述延伸部具有大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凹槽在基体的表面处具有第一宽度以与连接部相对应,并且在基体内部具有第二宽度以与延伸部相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
组合突起以第一宽度从基体突出,
组合凹槽以第一宽度形成到基体的外表面中以与组合突起相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充电电池组,其中,相对于每个单元保持件:
组合突起包括以规则的间隔在基体的一半圆周上的多个组合突起;
组合凹槽包括以规则的间隔在基体的另一半圆周上与多个组合突起对称的多个组合凹槽。
CN201410008555.0A 2013-01-09 2014-01-08 可再充电电池组 Active CN103915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02546A KR20140090459A (ko) 2013-01-09 2013-01-09 이차전지 팩
KR10-2013-0002546 2013-0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5587A true CN103915587A (zh) 2014-07-09
CN103915587B CN103915587B (zh) 2018-06-22

Family

ID=5104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8555.0A Active CN103915587B (zh) 2013-01-09 2014-01-08 可再充电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52404B2 (zh)
KR (1) KR20140090459A (zh)
CN (1) CN1039155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379A (zh) * 2017-10-10 2020-01-03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连接帽的圆柱形电池单体
CN113258124A (zh) * 2021-07-06 2021-08-13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87750B1 (ko) * 2016-03-16 2020-03-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FR3053160A1 (fr) * 2016-06-24 2017-12-29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Dispositif d'assemblage d'accumulateurs electriques
KR102205313B1 (ko) * 2016-11-17 2021-01-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셀 고정용 탄성 프레임을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2409424B1 (ko) * 2017-08-29 2022-06-1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81374B1 (ko) 2018-12-21 2021-07-22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모듈 하우징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DE102021207360A1 (de) 2021-07-12 2023-01-12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Batteriezelle, Batteriezellenadapter, System mit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zellenadapter, sowie Batteriemodulzellenhalter
CN113937400B (zh) * 2021-12-14 2022-03-15 深圳市德兰明海科技有限公司 架体、支架、电池模组以及储能电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7852U (en) * 2008-03-11 2008-08-01 Welldone Company Battery assembly rack
CN101330134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梅塔波沃克有限公司 用于在蓄电池组中固定蓄电池的装置
CN201741734U (zh) * 2010-06-25 2011-02-09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连接装置
WO2012128484A2 (ko) * 2011-03-21 2012-09-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연결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셀 홀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3069A (ja) 2003-10-17 2005-05-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組電池
KR100930474B1 (ko) 2005-12-08 2009-12-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모듈 제조용 조립식 스페이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134A (zh) * 2007-06-22 2008-12-24 梅塔波沃克有限公司 用于在蓄电池组中固定蓄电池的装置
TWM337852U (en) * 2008-03-11 2008-08-01 Welldone Company Battery assembly rack
CN201741734U (zh) * 2010-06-25 2011-02-09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连接装置
WO2012128484A2 (ko) * 2011-03-21 2012-09-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연결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셀 홀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1379A (zh) * 2017-10-10 2020-01-03 株式会社Lg化学 具有连接帽的圆柱形电池单体
US11296390B2 (en) 2017-10-10 2022-04-05 Lg Energy Solution, Ltd.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having connection cap
CN110651379B (zh) * 2017-10-10 2022-06-21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具有连接帽的圆柱形电池单体
CN113258124A (zh) * 2021-07-06 2021-08-13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13258124B (zh) * 2021-07-06 2021-12-28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90459A (ko) 2014-07-17
US9252404B2 (en) 2016-02-02
CN103915587B (zh) 2018-06-22
US20140193684A1 (en) 2014-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5587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US11139529B2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pace utilization and safety, and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same
CN110574189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2376931B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KR101233342B1 (ko) 이차 전지 팩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연결 탭
CN102130319B (zh) 可再充电电池
EP2538470A1 (en) Battery module
US9023516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thereof
CN103915644B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9595699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of the same
KR20050121904A (ko) 이차 전지와 이에 사용되는 전극 조립체
CN103119754A (zh) 具有改进的引线结构的可充电电池
KR20140064487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KR20120107371A (ko) 연결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셀 홀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20170045580A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KR20190042341A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US955334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module
US8142921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KR20210021841A (ko) 이차 전지
US20220376361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busbar,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KR20140124247A (ko) 이차 전지
KR20180088196A (ko) 배터리 팩
WO2020024918A1 (en) Battery
KR20080094416A (ko) 이차 전지
KR20080028091A (ko)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1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Co-patentee after: Samsung (Tianjin) Batte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amsung SDI Co., Ltd.

Co-patentee after: Tianjin Samsung Vis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SDI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