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8277B - Ct设备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Ct设备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8277B CN103908277B CN201210593864.XA CN201210593864A CN103908277B CN 103908277 B CN103908277 B CN 103908277B CN 201210593864 A CN201210593864 A CN 201210593864A CN 103908277 B CN103908277 B CN 1039082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 beam
- annular
- beam emission
- array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591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170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659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8—Electrical details
- H05G1/10—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the X-ray tub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8—Anodes; Anti cathodes
- H01J35/112—Non-rotating ano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064—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bea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01N23/04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using tomography, e.g.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04—Electrodes ; Mutual position thereof;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therefor
- H01J35/06—Cathodes
- H01J35/066—Details of electron optical components, e.g. cathode cup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30—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 G01N2223/308—Accessories,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features support of radiation sourc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23/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1N2223/40—Imaging
- G01N2223/419—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5/00—X-ray tubes
- H01J2235/08—Targets (anodes) and X-ray converters
- H01J2235/086—Target geomet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CT设备及其方法。该CT设备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环形反射靶,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电子束轰击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医学成像、工业检测等领域。可以直接应用于需要超高速成像的医疗应用领域,亦可应用在无损检测等工业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CT是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写,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本专利中提到的CT没有特别说明均指X射线CT。
CT按照发展可以分成五代,前四代的扫描部分均由可移动的X射线管配合探测器实现(机械扫描模式),其中第三代与第四代采用旋转扫描方式,其扫描部分由X射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X射线管和探测器安装在扫描架上。CT工作时通过扫描架的高速旋转使X射线管在圆周的各个位置向扫描对象发出X射线,经过探测器的接收和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后恢复成所扫描的断层的图像。
近年来发展的螺旋型连续式多层扫描CT(MDCT)本质上属于第四代CT,其扫描速度相比于螺旋型单层扫描CT并无进步,但是其探测器排数增多,从而X射线管旋转一周就可以获得多层数据。对于目前较成熟的64层螺旋型连续式多层扫描CT而言,旋转一周需要0.33s,其时间分辨率好于50ms(时间分辨率主要由扫描周期决定,在多层CT中也与扫描覆盖范围和重建方式有关)。
上述第四代CT的扫描方式的优点是空间分辨率高,缺点是时间分辨率低。限制其时间分辨率主要因素是其扫描速度。对于目前最先进的多层螺旋CT,最大扫描速度也只有0.33s/周,这是由扫描架和X射线管的机械强度极限决定的:当CT高速旋转时,X射线管处的线速度已经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为保证结构的稳定,CT的转速存在极限。
第五代CT(UFCT)的扫描原理与前四代不同,X射线的产生采用先进的电子束技术(electron beam technology),球管的阳极与阴极分离,从阴极的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加速形成高能电子束,再通过聚集和磁场偏转线圈,投射到呈210°弧形的阳极靶面,产生X射线束,代替传统的机械性旋转,扫描速度可以达到50ms/周。
综上,在医疗成像领域,以心脏成像为代表,使用机械扫描模式可以做到每秒对同一位置完成2~3次断层扫描,使用电子束扫描模式可以做到每秒对同一位置完成20次断层扫描;在工业检测领域,对于大型物体进行断层成像的扫描速度一般在分钟量级。
在现有CT成像装置的技术路线下,提高扫描速度的途径有三种:1.提高硬件性能。如提高机械装置的旋转速度、增加射线源的数量等;2.利用被测物体的稳定性进行等效扫描。如在心脏成像中使用门控技术;3.改变扫描方式。如电子束扫描(UFCT)。
以上这些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扫描速度,但无法进一步实现超高速扫描,实现对高速运动物体的断层成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CT技术中对扫描速度(也即时间分辨率)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CT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谐振加速腔,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所述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并且对所接收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耦合器和微波功率源,所述耦合器将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的微波馈入所述同轴谐振加速腔,对所述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电子束发射单元依次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所述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金属靶之间,配置为使所述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谐振加速腔的远离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那个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传送装置,承载所述被检查物体沿着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运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靶面法向同电子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阵列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的方法,包括步骤: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从包括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的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依次发射与其轴线大致平行的电子束;用所述电子束轰击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的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探测穿透被检物体后的X射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利用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的谐振加速腔对所述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将微波功率源产生的微波馈入所述谐振加速腔,依次对所述电子束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电子束发射单元依次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驱动机构,配置为在每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所述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操作员的指令,将所述CT设备设置为蠕动模式,并且基于操作员输入的扫描速度确定所述角度。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谐振加速腔,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所述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并且对所接收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耦合器和微波功率源,所述耦合器将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的微波馈入所述同轴谐振加速腔,依次对所述电子束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所述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金属靶之间,配置为使所述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阵列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电子束产生装置,依次产生多个电子束,所述多个电子束的发射点呈环形分布;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环形分布的电子束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靶面法向同电子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环形罩,设置在所述环形反射靶前端,具有与所述多个电子束相对应的孔,以限制所述电子束在环形反射靶上的束斑。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环形布置的多个电子枪和对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进行加速的同轴谐振加速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环形布置的多个热阴极电子发射单元和对所述热阴极电子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进行加速的同轴谐振加速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束产生装置具体为分布式电子束发生器,包括:电子枪,产生电子束;扫描装置,对所述电子束进行偏转,实现环形扫描;限流装置,具有环形布置的多个孔,当所述电子束沿着环形布置的多个孔扫描时,依次输出环形分布的多个电子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环形布置的多个碳纳米管电子束发射单元,与对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进行加速的同轴谐振加速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驱动机构,配置为在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所述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CT设备还包括:微波功率源,产生不同功率的微波;谐振加速腔,与所述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并加速所述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耦合器,耦合在所述微波功率源与所述谐振加速腔之间,向加速腔内馈入不同功率的微波,对所接收的相应电子束进行加速,产生不同能量的电子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电子束发射单元依次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所述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金属靶之间,配置为使所述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谐振加速腔的远离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那个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探测器阵列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可以实现在保证一定的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CT扫描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表明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这些附图和实施方式以非限制性、非穷举性的方式提供了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的电扫描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的电扫描部分的综合构成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同轴腔工作时的场型示意;
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同轴腔工作时电子束的运动轨迹示意;
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环形金属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描述根据本技术各个实施例的CT设备的工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的同轴腔与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描述根据本技术其他实施例的CT设备中的电扫描部分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的限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中设置在金属靶前的环形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技术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技术。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CT设备的扫描速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CT设备,它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环形反射靶和环形探测器等。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每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环形反射靶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电子束轰击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环形探测器阵列与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根据另一实施例,为了克服现有CT技术中对扫描速度(也即时间分辨率)的限制,提供一种高时间分辨率的CT设备。它使用高重复频率(大约1000pps)的脉冲微波功率源,在功率源的一个宏脉冲(大约1μs)内可以做上千次固定角度数据采集。而相邻两个宏脉冲间隔只有大约1ms,其扫描速度可达1ms/周,把目前最先进CT的扫描速度提高了近50倍。
例如,基于以高重复频率的射频微波功率源供能的同轴腔,多把直流高压电子枪安装在同轴腔的远离反射靶的那个底面上并沿圆周均布。使用脉冲序列依次触发各电子枪发出连续电子束。在同轴腔中的TM010场中加速后经过一段漂移打反射靶,产生与同轴腔轴线垂直的通过同一中心的X射线序列。利用此X射线序列对目标物体进行CT成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利用射频高重复频率微波加速电子的同轴腔、同轴腔工作于TM010模、多把电子枪沿圆周均布、使用脉冲序列触发电子枪、利用反射靶产生与同轴腔轴线(纵向)垂直的通过同一中心的X射线序列。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在保证一定的空间分辨率的前提下,扫描速度高达1ms/周的CT成像。同时,调节微波功率源的馈入功率,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X射线能量调节,有产生高能X射线的潜力,可以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例如,以不同的馈入功率对电子束进行加速,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束,从而实现多能扫描,例如双能扫描。
例如,改变微波功率源的馈入功率大小,就可以实现不同能量的电子束输出,也就是不同能量的X射线输出。在一定范围内,电子束能量与馈入功率之间满足:
E∝√P (1)
在上式中,E表示电子束能量,P表示馈入功率。据此,可以实现X射线的多能。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CT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CT设备包括电扫描装置,中央控制系统1,电子枪控制单元2,微波功率源3,探测器控制单元4,数据处理单元5和图像重建单元6等。该电扫描装置包括环形电子枪阵列7、同轴谐振加速腔8、金属靶9和环形探测器11。
电扫描装置是实现超高速断层成像的硬件设备,参见图2,展示了电扫描装置的大致结构:环形电子枪阵列7由若干个(典型数量是数十甚至数百个)电子枪组成,其作用是受控发射电子。
同轴谐振加速腔8工作在TM010模式,用于纵向加速电子并打金属靶9形成X射线。探测器环11用于接收穿过被测物体10的X射线。
图3展示了工作时电扫描装置的相对位置。电子枪阵列7组装在同轴腔8上。同轴腔8与金属靶9之间有一段漂移节以实现对电子束的横向聚焦。金属靶9与探测器11之间有一定的小间隙,加装准直器以保证成像质量。
成像过程中,电子枪控制单元2接收中央控制系统1的启动扫描指令后控制环型电子枪阵列7中电子枪按一定顺序发射电子(根据电子加速能量和准直器设计同一时刻可以允许1~3个电子枪发射电子以加快扫描速度)。电子束经过同轴谐振加速腔8加速达到目标能量(可高可低,由微波功率源3的馈入功率决定,低可至大约100keV,高可达大约1MeV),打金属靶9产生与同轴谐振腔轴线相交的X射线,例如大致与同轴谐振腔轴线垂直方向的X射线,经过金属靶9和探测器11之间的准直器准直后穿透沿着环形电子枪阵列轴线平行移动的传送装置上承载的被检查物体,强度衰减后在探测器环11上被接收。
探测器控制单元4接收中央控制系统1的启动扫描指令后控制探测器环11采集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中央控制系统1。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电子枪发射顺序对采集到的探测器数据进行重新排列,并发送到数据处理单元5进行预处理。数据处理单元5完成不一致校正、硬化校正、亮度校正等工作后将计算得到的标准投影数据发送到图像重建单元6进行重建,进而得到被测物体指定位置的断层图像序列。
下面解释电扫描装置中同轴谐振加速腔8的加速原理。同轴腔工作时从微波功率源3获得功率,并在腔中建立起TM010模的场分布,参见图4。图4中左面为左视图,右面为正视图,虚线为磁场,实线为电场。此模式的场分布特征如下:
·电场只存在纵向分量,磁场只存在角向分量
·纵向电场和角向磁场沿纵向均匀
·纵向电场最强在同轴腔外径与内径中点附近靠近外径处
·纵向电场最强处磁场强度为0(由谐振腔特性决定)
由上面的场分布特点,同轴腔的TM010模适合加速电子,且最强电场附近的接近线性的磁场使电子束横向自聚焦,无需增加聚焦模块。
参见图8,图的左侧是同轴腔8及耦合器14的右视图,右侧是同轴腔8及耦合器14的正视图,画出的场均为该视图纵深方向(垂直纸面方向)中间截面的场型。为了在同轴腔内激励起TM010模的场,耦合器(图8中灰色部分)中传输的场型必须与同轴腔内的场型匹配。在波导耦合器中工作的最低模为TE10模,要采用这种场型进行功率馈入,只需要如图所示安装耦合器即可。也即波导的短边平行于同轴腔轴线,长边垂直于同轴腔轴线。从图8中看到,此时耦合器与同轴腔中场型匹配,可以在同轴腔内有效激励起TM010模的场。
环形电子腔阵列7可以安装在同轴腔8的最大电场位置,发射初始能量约10keV的电子束团。典型参数的电子束团在同轴腔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见图5。图5中左面是放大的同轴腔左视图,右面将电子束附近放大。同轴腔的高度大约5cm,从图5右侧电子束团运动轨迹放大图(已经滤除了未被俘获的电子,并且只画出了电子密度大的部分)可以看出,电子束团横向尺寸在同轴腔内部加速时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在出同轴腔后的漂移段由于在腔内部时受到的横向动量调制,呈现出了聚束效果。这就是同轴腔8和金属靶9之间存在漂移段的原因,漂移段可以使电子束团横向聚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实际安装的原因,金属靶9和探测器11不能位于同一个纵向位置,因此电子束打靶产生的X射线会斜入射到探测器表面。因此,需要倾斜探测器的表面,使之与X射线主入射方向垂直。
另外,为保证初级X射线主入射方向是倾斜的,需要使金属靶的靶面法向同电子束入射方向呈一个大于90°的夹角,这就造成了金属靶靶面的「倾斜」如图6所示。优选地,金属靶的靶面法向同电子束入射方向呈135°角左右。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电子束产生装置、环形反射靶和环形探测器阵列。该电子束产生装置依次产生多个电子束,该多个电子束的发射点呈环形分布。环形反射靶与环形分布的电子束同轴设置,其中电子束轰击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环形反射靶的靶面法向同电子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环形探测器阵列与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例如,上述的电子束产生装置可以为电子枪枪阵列或者碳纳米管电子束发射阵列,或者热阴极电子束发射阵列,或者下面描述的分布式电子束发生装置。再如,上述的环形探测器阵列可以包括多层探测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照射物体的X射线质量更好,需要在金属靶和探测器之间加装准直器。如图6所示,准直器的作用是阻挡一部分的初级X射线(即电子打靶时产生的X射线),只让中心部分的初级X射线通过,从而使X射线的方向性更好,避免探测器多层时X射线强度的角分布对数据准确性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即使加装了准直器,X射线强度还是有一定的角分布,可以利用这个角分布来实现一圈扫描多层成像的目的。「探测器多层」也就是将探测器分成多层,X射线照射到探测器表面时,不同的层感受到不同的X射线强度(携带了物体不同切片的信息),从而获得物体多个切片的数据,一圈扫描完成后,多个切片都获得了成像。探测器多层可以缩短整体扫描时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采用了同轴谐振腔对电子束进行加速的方案,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使用同轴谐振腔对电子束进行加速,例如采用高压电场对电子束进行加速。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电子枪发射单元产生的电子束的强度足够,则无需任何的加速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枪安装在一个圆周上,等间距阵列排布。为了方便后续扫描,也即电子枪序列发射一周时获得不重复的数据。例如,使整个圆周上的电子枪数目为奇数,这样就不会存在两把相对的电子枪(也即两者同圆心连线夹角不是180°),也就意味着数据不重复,相当于电子枪排列密度变大,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CT设备有多种工作模式。这是由其电子源的结构决定的,也是本技术的CT设备相对于其它CT的一个优势。参见图7,(a)图表明了单电子枪工作模式,也就是最普通的模式:控制单元发出脉冲序列依次触发各电子枪,任一时刻只有一把电子枪在发射电子,电子束打到金属靶后从靶点发出X射线穿透物体,进而被探测器接收获得数据。若想进行整个切片扫描,电子枪必须依次全部触发,也就是靶点旋转360°。
图7中的(b)和(c)图描述了多电子枪工作模式。同一时刻,等间距的多把电子枪被触发同时对物体成像使探测器获得数据。图7中的(b)图为三电子枪模式,每个靶点只需要旋转120°即可完成对整个切片的扫描。图7中的(c)图为六电子枪模式,每个靶点只需要旋转60°即可完成对整个切片的扫描。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例如,图示的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到环形电子枪阵列和微波功率源,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环形电子枪阵列中的电子枪依次启动,并且控制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枪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例如,该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操作员的指令,将CT设备设置为蠕动模式,并且基于操作员输入的扫描速度确定该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连接到环形电子枪阵列和微波功率源,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环形电子枪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枪(1、4、7……号枪)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环形电子枪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枪(2、5、8……号枪)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控制环形电子枪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三组电子枪(3、6、9……号枪),控制环形电子枪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枪(1、4、7……号枪)在第四时刻同时启动,从而实现“旋转”发射电子束。同时,该控制单元还控制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枪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虽然多把电子枪同时工作好处很多,比如提高时间分辨率,减少单切片扫描时间,但是由于单个靶点发出的X射线是有散角的,这样探测器某一点接收到的数据可能来自多个靶点的贡献,这会造成干扰和失真2,因此多电子枪工作模式的同时工作电子枪数目不可太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增加驱动机构,使得电子枪阵列蠕动。依然参见图7,(d)图显示了另外一种工作模式,即电子枪阵列的「蠕动」。所谓「蠕动」就是电子枪阵列所在圆周在一个小角度内进行往复旋转,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空间分辨率。图7的(d)图就是(b)图的电子枪阵列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的结果:靶点跟随电子枪环旋转,发出的X射线覆盖了之前X射线无法覆盖的角度。从这个视角上来说,电子枪阵列的「蠕动」相当于成倍加密了电子枪阵列的密度,比如「蠕动」到(d)图的状态就将电子枪阵列密度加大了一倍。「蠕动」中电子发射的次数越多,加密程度就越大,CT的空间分辨率也就越高。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给图示的设备增加驱动机构,将其配置为在每个电子枪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环形电子枪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环形电子枪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该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枪单元与环形电子枪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驱动机构、环形发射靶和环形探测器阵列。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例如电子枪、碳纳米管电子束发射单元、热阴极电子束发射单元等)。驱动机构配置为在每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该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环形反射靶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电子束轰击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环形探测器阵列与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本技术由于采用脉冲信号触发环形电子枪阵列中各把电子枪发出电子束,其扫描速度可以通过改变触发延时以及触发模式(单枪触发和多枪触发等)调整,并且本技术对扫描速度的限制主要在探测器的死时间、脉冲功率源的重复率以及电子枪的流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1ms以下的扫描周期。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本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在医学成像领域,但是由于X射线能量的可调性,依然有应用于需要高能X射线的医学治疗或工业无损检测领域的潜力。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电子枪阵列来产生平行于轴向的电子束,但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子束发生装置。图9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产生电子束的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电子枪15产生电子束,该电子束在偏转线圈的作用下进行环形扫描(例如给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施加正弦和余弦信号)。图10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CT设备中的限流装置的示意图。该限流装置16安装在电子枪15的下游,偏转装置控制电子束沿着限流装置16上的环形设置的孔的路径扫描。当电子束扫描到某个孔17时,电子束将会漏下去,形成平行于轴线的电子束。虽然在图10中示出了限流装置16具有几个孔,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可以设置更多的孔。例如,在金属板上形成环形的孔来作为限流装置。
根据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为了提高电子束打在金属靶9上的靶点的大小,还可以在金属靶前面设置环形罩18。该环形罩例如具有较小的孔,从而对从限流装置16产生的平行电子束在金属靶9上的靶点尺寸进行约束。根据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在限流装置16和金属靶9之间设置高压均匀电场,对限流装置16产生的电子束进行加速。
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分别给出了平行电子束的产生方式、加速方式以及金属靶的设置的不同例子,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想到,将这些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来产生其他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诸如环形电子枪阵列的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驱动机构、环形反射靶、诸如包括多层探测器单元的环形探测器阵列。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例如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例如电子枪或碳纳米管电子束发射单元或热阴极电子束发射单元)。驱动机构配置为在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该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环形反射靶与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环形探测器阵列与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该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谐振加速腔的远离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那个底面。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该CT设备还包括:产生不同功率的微波功率源、谐振加速腔和耦合器。谐振加速腔与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并加速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耦合器耦合在微波功率源与谐振加速腔之间,向加速腔内馈入不同功率的微波,对所接收的相应电子束进行加速,产生不同能量的电子束。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微波功率源,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电子束发射单元依次启动,并且控制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微波功率源,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并且控制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金属靶之间,配置为使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此外,该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X射线进行准直。
以上的详细描述通过使用示意图、流程图和/或示例,已经阐述了CT设备及其方法的众多实施例。在这种示意图、流程图和/或示例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或操作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种示意图、流程图或示例中的每一功能和/或操作可以通过各种结构、硬件、软件、固件或实质上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单独和/或共同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主题的若干部分可以通过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其他集成格式来实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在整体上或部分地可以等同地实现在集成电路中,实现为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系统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例如,实现为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上运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实现为固件,或者实质上实现为上述方式的任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开,将具备设计电路和/或写入软件和/或固件代码的能力。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所述主题的机制能够作为多种形式的程序产品进行分发,并且无论实际用来执行分发的信号承载介质的具体类型如何,本公开所述主题的示例性实施例均适用。信号承载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可记录型介质,如软盘、硬盘驱动器、紧致盘(CD)、数字通用盘(DVD)、数字磁带、计算机存储器等;以及传输型介质,如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光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技术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4)
1.一种CT设备,包括:
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
驱动机构,配置为在每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所述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
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
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配置为接收操作员的指令,将所述CT设备设置为蠕动模式,并且基于操作员输入的扫描速度确定所述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谐振加速腔,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所述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并且对所接收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耦合器和微波功率源,所述耦合器将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的微波馈入所述同轴谐振加速腔,依次对所述电子束进行加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所述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反射靶之间,配置为使所述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T设备,其中,所述环形探测器阵列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8.一种CT设备,包括:
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包括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
驱动机构,配置为在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依次发射大致平行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的电子束时,驱动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往复转动一个角度,所述角度小于等于相邻电子束发射单元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所在圆周的圆心连线所成的夹角;
环形反射靶,与所述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环形反射靶,产生与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的轴线相交的X射线;以及
环形探测器阵列,与所述环形反射靶同轴设置,包括多个探测器单元,其中所述X射线穿透被检物体后入射到相应的探测器单元;
其中,所述CT设备还包括:
微波功率源,产生不同功率的微波;
谐振加速腔,与所述电子束发射阵列同轴设置,配置为工作于TM010模式,接收并加速所述多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发射的电子束;
耦合器,耦合在所述微波功率源与所述谐振加速腔之间,向加速腔内馈入不同功率的微波,对所接收的相应电子束进行加速,产生不同能量的电子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电子束发射单元依次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连接到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和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一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一时刻同时启动,控制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等间隔的第二组电子束发射单元在第二时刻同时启动,并且控制所述微波功率源产生微波功率对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所产生的电子束依次进行加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漂移节,设置在所述谐振加速腔和所述环形反射靶之间,配置为使所述电子束进行横向自聚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其中,所述环形电子束发射阵列中的各个电子束发射单元安装在所述谐振加速腔的远离所述环形反射靶的那个底面。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还包括准直器,对所述X射线进行准直。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T设备,其中,所述环形探测器阵列的每个探测器单元具体为多层探测器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93864.XA CN103908277B (zh) | 2012-12-31 | 2012-12-31 | Ct设备及其方法 |
EP13868705.8A EP2940457B1 (en) | 2012-12-31 | 2013-11-21 | Ct device |
PL13868705T PL2940457T3 (pl) | 2012-12-31 | 2013-11-21 | Urządzenie CT |
US14/758,484 US9615438B2 (en) | 2012-12-31 | 2013-11-21 | CT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
PCT/CN2013/087591 WO2014101597A1 (zh) | 2012-12-31 | 2013-11-21 | Ct设备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93864.XA CN103908277B (zh) | 2012-12-31 | 2012-12-31 | Ct设备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8277A CN103908277A (zh) | 2014-07-09 |
CN103908277B true CN103908277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1019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93864.XA Active CN103908277B (zh) | 2012-12-31 | 2012-12-31 | Ct设备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15438B2 (zh) |
EP (1) | EP2940457B1 (zh) |
CN (1) | CN103908277B (zh) |
PL (1) | PL2940457T3 (zh) |
WO (1) | WO201410159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13473B (zh) * | 2012-12-31 | 2017-02-08 | 清华大学 | Ct设备及其方法 |
CN103908281B (zh) * | 2012-12-31 | 2016-12-28 | 清华大学 | Ct设备及其方法 |
CN105748094A (zh) * | 2014-12-17 | 2016-07-13 |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 X射线产生装置、计算机化断层扫描设备及其扫描方法 |
CN105373817A (zh) * | 2015-08-28 | 2016-03-02 | 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 | 360度空间二维码标签读写机 |
US11404235B2 (en) | 2020-02-05 | 2022-08-02 | John Thomas Canazon | X-ray tube with distributed filament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25012A (en) * | 1990-07-18 | 1992-06-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Computer tomography apparatus |
US6181765B1 (en) * | 1998-12-10 | 2001-01-3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X-ray tube assembly |
CN101352353A (zh) * | 2002-01-22 | 2009-01-28 | 北卡罗来纳-查佩尔山大学 | 大区域可单独寻址的多束x射线系统 |
CN101573157A (zh) * | 2006-08-15 | 2009-11-04 | 断层放疗公司 | 用于在辐射传输设备中稳定能量源的方法和装置 |
CN203178216U (zh) * | 2012-12-31 | 2013-09-04 | 清华大学 | Ct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44573A (en) * | 1979-09-17 | 1987-02-17 | Picker Corporation | Computed tomography method and apparatus |
FI822880L (fi) * | 1982-08-19 | 1984-02-20 | Puumalaisen Tutkimuslaitos Oy |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styrning och fokusering av en tomografiapparat |
DE4409365C1 (de) | 1994-03-18 | 1995-03-16 | Siemens Ag | Röntgencomputertomograph |
DE4424742C1 (de) | 1994-07-13 | 1995-08-31 | Siemens Ag | Computertomograph |
CN1242976A (zh) | 1998-07-24 | 2000-02-02 | 深圳安科高技术有限公司 | 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
JP2004357724A (ja) * | 2003-05-30 | 2004-12-24 | Toshiba Corp | X線ct装置、x線発生装置及びx線ct装置のデータ収集方法 |
US7206379B2 (en) * | 2003-11-25 | 2007-04-1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RF accelerator for imaging applications |
US7558374B2 (en) * | 2004-10-29 | 2009-07-07 | General Electric Co.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X-rays |
DE102009002114B4 (de) * | 2009-04-01 | 2012-03-15 | Helmholtz-Zentrum Dresden - Rossendorf E.V. | Anordnung zur Elektronenstrahltomographie |
EP2526410B1 (en) * | 2010-01-19 | 2021-10-20 | Rapiscan Systems, Inc. | Multi-view cargo scanner |
CN102697518B (zh) | 2012-06-25 | 2015-01-07 |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静态能量分辨ct扫描仪及其扫描方法 |
CN203083952U (zh) | 2012-12-31 | 2013-07-24 | 清华大学 | Ct设备 |
-
2012
- 2012-12-31 CN CN201210593864.XA patent/CN103908277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11-21 US US14/758,484 patent/US9615438B2/en active Active
- 2013-11-21 EP EP13868705.8A patent/EP2940457B1/en active Active
- 2013-11-21 WO PCT/CN2013/087591 patent/WO201410159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1-21 PL PL13868705T patent/PL2940457T3/pl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25012A (en) * | 1990-07-18 | 1992-06-2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Computer tomography apparatus |
US6181765B1 (en) * | 1998-12-10 | 2001-01-30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X-ray tube assembly |
CN101352353A (zh) * | 2002-01-22 | 2009-01-28 | 北卡罗来纳-查佩尔山大学 | 大区域可单独寻址的多束x射线系统 |
CN101573157A (zh) * | 2006-08-15 | 2009-11-04 | 断层放疗公司 | 用于在辐射传输设备中稳定能量源的方法和装置 |
CN203178216U (zh) * | 2012-12-31 | 2013-09-04 | 清华大学 | Ct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40457A4 (en) | 2017-01-25 |
EP2940457B1 (en) | 2021-09-08 |
WO2014101597A1 (zh) | 2014-07-03 |
EP2940457A1 (en) | 2015-11-04 |
US9615438B2 (en) | 2017-04-04 |
CN103908277A (zh) | 2014-07-09 |
US20150342013A1 (en) | 2015-11-26 |
PL2940457T3 (pl) | 2022-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78216U (zh) | Ct设备 | |
CN103908277B (zh) | Ct设备及其方法 | |
JP6773841B2 (ja) | 荷電ハドロンビームの供給 | |
CN103903940B (zh) | 一种产生分布式x射线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1536134B (zh) | 具有多电子束操作单元的多焦斑x射线管 | |
RU2583041C2 (ru) | Лин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и способ ускорения электронов на стоячей волне | |
US7197116B2 (en) | Wide scanning x-ray source | |
EP1649482B1 (en) | Cylindrical x-ray tub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 |
CN203083952U (zh) | Ct设备 | |
US7476023B1 (en) | Multiple energy x-ray source assembly | |
US8953746B2 (en) | Multi-cathode X-ray tubes with staggered focal spot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 |
CN101573776A (zh) | 具有多个电子源和公共电子偏转单元的x射线管 | |
CN103913473B (zh) | Ct设备及其方法 | |
Sakai et al. | Field emission studies in vertical test and during cryomodule operation using precise x-ray mapping system | |
US20110150174A1 (en) | Multiple x-ray tube syste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JP2011151021A (ja) | 広いカバー範囲の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法用の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3192747U (zh) | 一种产生分布式x射线的设备 | |
CN103908281B (zh) | Ct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6568787A (zh) | 基于激光的微焦点伽马射线ct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3083953U (zh) | Ct设备 | |
WO2013133954A1 (en) | Electromagnetic scanning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scanning x-ray beam | |
CN105338904B (zh) | 成像装置 | |
CN115356359B (zh) | 激光加速驱动的高能微焦点x射线大视野ct成像装置 | |
CN117832045A (zh) | 一种基于透射靶的电子束动态扫描的微焦点射线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