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化学名称:3-(difluoromethyl)-1-methyl-N-(3',4',5'-trifluoro[1,1'-biphenyl]-2-yl)-1H-pyrazole-4-carboxamide,分子式:C18H12F5N3O。结构式如下: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防治兼备。它能抑制真菌的呼吸作用,抑制孢子发芽,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可用于控制和抑制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
己唑醇(hexaconazole),分子式:C14H17Cl2N3O,化学名称:(RS)-2-(2,4-二氯苯基)-1-(1H-1,2,4-三唑-1-基)-己-2-醇。结构式:
己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对真菌尤其是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有广谱性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破坏和阻止病菌的细胞膜重要组成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活性。能有效地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尤其是对担子菌纲和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优异的保护和铲除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适宜作物与安全性果树如苹果、葡萄、香蕉,蔬菜(瓜果、辣椒等),花生,咖啡,禾谷类作物和观赏植物等。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对环境、作物安全,但有时对某些苹果品种有药害。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作物抗性植物真菌病害的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以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中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重量比为1~90:1~90,优选为5~70:5~80,进一步优选为5~50:5~40。
在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中,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90%,优选15~80%。其中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的剂型优选水分散粒剂、湿拌种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剂、悬乳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所述的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增稠剂、防冻剂、溶剂和填料等。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盐、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季铵盐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有机膨润土、硅酸镁铝和白炭黑等。所述的溶剂为溶剂油、植物油和水。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和丙二醇。所述的填料主要为高岭土、玉米淀粉、硫酸铵和轻钙等。
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作物抗性植物真菌病害的药物上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防治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腐烂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和立枯病的杀菌药物上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防治水稻稻瘟病和黄瓜白粉病的杀菌药物上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本发明组合物适用范围增加,扩大防治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抗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腐烂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立枯病等真菌病害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与单剂相比,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了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抑制害虫或真菌对单一制剂(氟唑菌酰胺和己唑醇任一)的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称取5g氟唑菌酰胺、20g己唑醇、4g木质素磺酸钠、2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白炭黑,玉米淀粉加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5%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2:
称取15g氟唑菌酰胺、20g己唑醇、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gC5-C8溶剂油、5g乙二醇,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5%的水乳剂。
实施例3:
称取15g氟唑菌酰胺、10g己唑醇、6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gC5-C8溶剂油、10g丙二醇,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5%微乳剂。
实施例4:
称取10g氟唑菌酰胺、40g己唑醇、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1g黄原胶、5g丙二醇,加水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悬浮剂。
实施例5:
称取40g氟唑菌酰胺、10g己唑醇、5g木质素磺酸钠、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加高岭土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
称取5g氟唑菌酰胺、10g己唑醇、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加C5-C8溶剂油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5%乳油。
实施例7:
称取10g氟唑菌酰胺、20g己唑醇、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有机膨润土、5g丙二醇,植物油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油悬剂。
实施例8:
称取30g氟唑菌酰胺、50g己唑醇、8g木质素磺酸钠、2g十二烷基硫酸钠、5g硫酸铵、3g白炭黑,轻钙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80%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9:
称取10g氟唑菌酰胺、40g己唑醇、8g木质素磺酸钠、2g十二烷基硫酸钠、5g硫酸铵,高岭土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湿拌种剂。
实施例10:
称取5g氟唑菌酰胺、45g己唑醇、4g木质素磺酸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0.15g黄原胶、5g丙二醇、0.5g硅酸镁铝,用水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悬浮种衣剂。
实施例11:
称取10g氟唑菌酰胺、20g己唑醇、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g有机膨润土、5g丙二醇、10g植物油,水补足至100g,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30%悬乳剂。
实施例12
室内生测试验: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1氟唑酰菌胺-己唑醇不同配比对稻瘟病的室内生测结果
药剂 |
EC50(mg/L) |
实测毒力指数 |
理论系数 |
共毒系数 |
氟唑菌酰胺(A) |
13.96 |
100 |
|
- |
己唑醇(B) |
34.23 |
40.783 |
|
- |
A:B=10:1 |
8.44 |
165.4 |
94.617 |
144.81 |
A:B=5:1 |
10.47 |
133.33 |
90.13 |
147.93 |
A:B=3:1 |
12.78 |
109.23 |
85.196 |
128.21 |
A:B=1:1 |
13.21 |
105.68 |
70.391 |
150.13 |
A:B=1:2 |
15.87 |
87.965 |
60.522 |
145.34 |
A:B=1:4 |
16.49 |
84.657 |
52.626 |
160.86 |
A:B=1:8 |
24.01 |
58.142 |
47.363 |
122.76 |
表1试验结果说明,氟唑酰菌胺与己唑醇复配防除水稻稻瘟病,配比在上述配比内均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4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表2氟唑酰菌胺-己唑醇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测结果
药剂 |
EC50(mg/L) |
实测毒力指数 |
理论系数 |
共毒系数 |
氟唑菌酰胺(A) |
12.86 |
100 |
|
- |
己唑醇(B) |
32.88 |
39.112 |
|
- |
A:B=10:1 |
9.78 |
131.49 |
94.465 |
139.20 |
A:B=5:1 |
10.54 |
122.01 |
89.852 |
135.79 |
A:B=3:1 |
11.18 |
115.03 |
84.778 |
135.68 |
A:B=1:1 |
13.22 |
97.277 |
69.556 |
139.85 |
A:B=1:2 |
15.47 |
83.129 |
59.408 |
139.93 |
A:B=1:4 |
16.29 |
78.944 |
51.29 |
153.92 |
A:B=1:8 |
22.01 |
58.428 |
45.877 |
127.36 |
表2试验结果说明,氟唑酰菌胺与己唑醇复配防除黄瓜白粉病,配比在上述配比内均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4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通过以上试验可知,本发明对植物病害有良好的增效作用。
田间药效试验:
用实施例1~3制得的农药制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黄瓜白粉病试验。
1、试验处理:本试验药剂用量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处理浓度,对照药剂分别是农药单剂25%氟唑菌酰胺SC和5%己唑醇EC及空白清水试验。
2、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计算防效。
病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3、试验结果见下表3和表4:
表3氟唑酰菌胺-己唑醇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结果
注:a、b、c、b代表在0.05水剂上的差异性。
表4氟唑酰菌胺-己唑醇组合物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结果
注:a、b、c、d代表在0.05水剂上的差异性。
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氟唑菌酰胺与己唑醇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