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332A -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42332A
CN104642332A CN201310576391.7A CN201310576391A CN104642332A CN 104642332 A CN104642332 A CN 104642332A CN 201310576391 A CN201310576391 A CN 201310576391A CN 104642332 A CN104642332 A CN 104642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hioconazoles
olefin conversion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onversion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763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娟
邢平
高瑞花
石振龙
郭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763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42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423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可以用于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效果好于单剂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以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是由拜耳公司研制的新型广谱三唑硫酮类杀菌剂,化学名称: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丙基-1-2-二氢-3-1,2,4-三唑-3-硫代,分子式:C14H15Cl2N3OS。结构式如下:
丙硫菌唑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芈毛醉l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DMIs)。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
烯唑醇(Diniconazole),分子式:C15H17Cl2N3O化学名称:(E)-(RS)-1-(2,4-二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1烯-3-醇。结构式:
烯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甲基化作用,引起麦角甾醇缺乏,导致真菌细胞膜不正常,最终真菌死亡,持效期长久。是一种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另外,还对尾孢霉、球腔菌、核盘菌、菌核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有良效。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丙硫菌唑与烯唑醇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真菌引起真菌病害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含有丙硫菌唑与烯唑醇,其中丙硫菌唑与烯唑醇重量比为1~70:1~50,优选为1~35:1~25,进一步优选为1~10:1~20,最优选为1:2~6。
在本发明组合物中,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2~80%,优选10~4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与已知的助剂和赋形剂复配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这些已知的助剂有分散剂、扩散剂、消泡剂、润湿剂、崩解剂等,可以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吐温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系列、磺酸盐类、羧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黄原胶、酚甲醛缩合物、铵盐、季铵盐型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形剂包括环己酮、二甲苯、各种溶剂油、水、防冻剂(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复合杀菌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药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均有显著的效果。上述杀菌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并且活性大于单独组分的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减少防治用工、用药成本;(3)可替代常规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4)与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5)抑制真菌抗药性的产生,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剂型的制备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比。
两种活性化合物可以加工成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两种有效成分加工成的制剂,但是该两种活性成分可以加工的制剂不仅限于以下所列。
实施例1:
将丙硫菌唑5g、烯唑醇10g、净洗剂LS(对甲氧基脂肪酸胺基苯磺酸钠)2g、扩散剂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5%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将丙硫菌唑3g、烯唑醇12g、十二烷基硫酸钠3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5%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
将丙硫菌唑2g、烯唑醇12g、十二烷基硫酸钠3g、扩散剂NNO4g、白炭黑5g,高岭土加至100g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4%可湿性粉剂。实施例4:
称取5g丙硫菌唑、50g烯唑醇、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丙硫菌唑-烯唑醇水乳剂。
实施例5:
称取2g丙硫菌唑、30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异丙醇10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2%丙硫菌唑-烯唑醇微乳剂。
实施例6:
称取1g丙硫菌唑、5g烯唑醇、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溶剂油13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6%丙硫菌唑-烯唑醇水乳剂。
实施例7:
称取50g丙硫菌唑、20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70%丙硫菌唑-烯唑醇乳油。
实施例8:
称取2g丙硫菌唑、40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2%丙硫菌唑-烯唑醇乳油。
实施例9:
称取5g丙硫菌唑、20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g、农乳33# 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g,异丙醇10g,加水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5%丙硫菌唑-烯唑醇微乳剂。
实施例10:
称取5g丙硫菌唑、0.5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5.5%丙硫菌唑-烯唑醇乳油。
实施例11:
称取5g丙硫菌唑、30g烯唑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g、溶剂油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35%丙硫菌唑-烯唑醇乳油。
实施例12:
称取10g丙硫菌唑、10g烯唑醇,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丙硫菌唑-烯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13:
称取30g丙硫菌唑、12g烯唑醇,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42%丙硫菌唑-烯唑醇悬浮剂。
实施例14:
称取2g丙硫菌唑、5g烯唑醇,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白炭黑3g、硅藻土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法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7%丙硫菌唑-烯唑醇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5:
称取4g丙硫菌唑、13g烯唑醇,木质素磺酸钠8g、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硫酸铵5g,聚乙烯醇5g,硼砂2g,硅藻土28g补足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水分散颗粒剂方法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17%丙硫菌唑-烯唑醇水分散颗粒剂。
实施例16:
称取5g丙硫菌唑、15g烯唑醇,木质素2g,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4g,黄原胶0.15g,乙二醇5g,硅氧乙烷0.10g,硅酸镁铝0.5g,用水补足至100g,在砂磨机的作用下制成有效成分重量百分含量为20%丙硫菌唑-烯唑醇悬浮剂。
室内生测试验:
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采用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
表1:丙硫菌唑+烯唑醇不同配比对黄瓜黑胫病菌(Cercospora petroselini Saccardo)的室内生测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EC50(mg/L) 共毒系数
丙硫菌唑(A) Y=2.66X+3.62 4.125 -
烯唑醇(B) Y=2.42X+2.94 7.075 -
A:B=1:2 Y=2.10X+3.21 7.146 137.12
A:B=1:4 Y=1.25X+3.94 7.065 150.27
A:B=1:6 Y=1.87X+3.34 7.736 142.32
表1中采用丙硫菌唑(A)和烯唑醇(B)以不同配比对黄瓜黑胫病菌的室内生测试验,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即本发明组合物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性,其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
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处理:本试验根据各个成分的不同分别设三个药剂用量,药剂用量是有效成分丙硫菌唑(A)和有效成分烯唑醇(B)质量和。对照药剂分别是农药单剂5%烯唑醇ME和5%丙硫菌唑ME及空白清水试验。
2.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调查药效方法为:在试验处理区内随机取样5点,按照国家田间试验相关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下表: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通过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由表2可知,本发明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优良,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在农业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Claims (10)

1.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硫菌唑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70: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硫菌唑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35: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丙硫菌唑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1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丙硫菌唑与烯唑醇的重量比为1: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5~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是以丙硫菌唑和烯唑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剂型是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或水分散颗粒剂。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抗性植物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黑粉病和黑星病药物的应用。
CN201310576391.7A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46423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6391.7A CN104642332A (zh)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6391.7A CN104642332A (zh)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42332A true CN104642332A (zh) 2015-05-27

Family

ID=5323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6391.7A Pending CN104642332A (zh)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423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803A (zh) * 2017-06-19 2017-08-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含有氟硅唑和烯唑醇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462A (zh) * 2011-09-05 2011-12-14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三唑类的新型农药组合物
CN102578104A (zh) * 2012-01-20 2012-07-18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462A (zh) * 2011-09-05 2011-12-14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三唑类的新型农药组合物
CN102578104A (zh) * 2012-01-20 2012-07-18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803A (zh) * 2017-06-19 2017-08-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含有氟硅唑和烯唑醇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2331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66952A (zh)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灭菌丹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30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26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25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肟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23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氟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68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咪鲜胺锰盐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66933A (zh) 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丙硫菌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35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乙嘧酚磺酸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76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氟硅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94794A (zh) 一种含吡唑萘菌胺和噻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27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稻瘟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212474A (zh) 一种含氟唑菌酰胺和噁唑菌酮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29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精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33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32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烯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67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55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多氧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49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噻呋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475341A (zh) 一种含硅噻菌胺和氟硅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32721A (zh) 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乙嘧酚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54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苯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766926A (zh) 一种含联苯吡菌胺和丁香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42328A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稻瘟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621153B (zh) 一种含丙硫菌唑和霜霉威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