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7368A -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7368A
CN103907368A CN201280052225.0A CN201280052225A CN103907368A CN 103907368 A CN103907368 A CN 103907368A CN 201280052225 A CN201280052225 A CN 201280052225A CN 103907368 A CN103907368 A CN 103907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dentifier
enb
resource index
frequency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522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里将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07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73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3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each allocating device acting autonomously, i.e. without negotiation with other alloc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能够避免在相邻基站之间CRS相互干扰,从而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的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在OAM(100)的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1)接收新eNB的位置信息后,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在新eNB的相邻eNB中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以外的资源索引(vshift)。小区ID计算单元(105)根据选择出的资源索引(vshift)计算小区ID,并将计算出的小区ID从小区ID发送单元(106)发送到新eNB。

Description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虑相邻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将新设置的基站装置的识别号自动地优化的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世界各地开始引入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即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在LTE中,通过对下行线路采用了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等,对上行线路采用了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等,实现了吞吐量的飞跃提高,并且能够将各物理信道灵活地分配到时域/频域的无线资源。
进而,近年来,为了简化基站的设置和运用,在推进SON(Self OrganizingNetwork,自组织网络)的研究。通过适用SON,通信运营商无需事先进行实地调查或基站配置设计,就能够将各基站的参数(例如,小区ID、信道带宽、发送功率等)自动地优化,因此随之带来基站的设置和运用成本的减少。
作为SON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定新设置的基站的小区ID以使其与周边基站的小区ID不重复的方案。具体而言,提出了如下的方案:新设置的基站通过周边基站和X2接口直接获取小区ID的方案;基于周边基站发出的无线信号来获取小区ID的方案;通过终端装置获取小区ID的方案;以及从管理各基站的小区ID的网络节点直接获取的方案等。使用这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新设置的基站获取周边基站的小区ID,并分配与其不重复的任意的小区ID作为本站的小区ID。
在上述的LTE的情况下,小区ID不仅是小区的识别号,而且是确定构成下行线路的参考信号(以下称为“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序列(以下称为“CRS序列”)以及频率资源配置的重要参数。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CRS序列的生成方法和资源配置方法的细节,但这里说明其概要。
首先,使用下式(1)表示CRS序列rl,ns(m)。
r l , n s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 m = 0,1 , . . . , 2 N RB max , DL - 1 . . . ( 1 )
在上式(1)中,ns表示时隙号,1表示时隙内的OFDM码元号,c表示模拟噪声序列。其中,模拟噪声序列c由序列长度为31的移位寄存器定义,并以使用了变量n的以下的式表示。
c(n)=(x1(n+NC)+x2(n+NC))mod2   ...(2)
x1(n+31)=(x1(n+3)+x1(n))mod2   ...(3)
x2(n+31)=(x2(n+3)+x2(n+2)+x2(n+1)+x2(n))mod2   ...(4)
其中,Nc=1600。另外,按每个OFDM码元使用下式(5)进行式(3)表示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化。
x1(0)=1,x1(n)=0,n=1,2,...,30   ...(5)
同样地,按每个OFDM码元,使用将由下式(6)得到的十进制值变换为二进制后的值,进行式(4)表示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化。
c init = 2 10 · ( 7 · ( n s + 1 ) + l + 1 ) · ( 2 · N ID cell + 1 ) + 2 · N ID cell + N Cp . . . ( 6 )
其中,Ncell ID是小区ID,其可取0~503的值。此外,NCp表示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长度,在为常规CP(normal CP)时输入1,在为扩展CP(extended CP)时输入0。
虽然取决于通信运营商的运用方针,但适用扩展CP的目的在于,用一个基站大规模地覆盖人口密度极低的地区。因此,将适用了扩展CP的基站和适用了常规CP的基站混合运用的情况极少,而大多情况下,作为每个区域的CP长度选择共同的CP长度。此时,CRS序列可由小区ID唯一地确定。
作为一例,图1中示出了信道带宽为5MHz、常规CP、ns=0、1=0(即,子帧开头的CRS)的条件下的、小区ID=100的CRS序列和其他小区ID的CRS序列之间的归一化互相关。这样,CRS序列相互不正交,具有大约0.1~0.3左右的互相关。
接着,说明CRS的资源分配方法。图2是在LTE的发送单位即1子帧、1资源块内的CRS的资源配置的一例。在图2中,横轴表示时间,横轴上的1方格的宽度表示1OFDM码元的时间长度。纵轴表示频率,纵轴上的1方格的宽度表示1副载波。此外,带有底纹的方格表示CRS的配置位置。
在时间方向上的CRS的资源配置根据基站的有无MIMO发送和CP长度而唯一地确定。图2是无MIMO发送,常规CP的情况的例子。此时,CRS被配置在第1、第5、第8、第12OFDM码元中。
在频率方向上,每6个副载波配置CRS,通过称为资源索引vshift的参数而确定其位置。即,资源索引vshift表示基站发送的CRS的频率配置。vshift取0~5的整数,如下式(7)所示,可根据小区ID求得。
v shift = N ID cell mod 6 . . . ( 7 )
图2(a)是表示在vshift=0的情况下的CRS的配置的图。频率方向的CRS以图2(a)所示的vshift=0的配置为基准,向频率方向进行相当于vshifi的循环移位而配置。即,图2(b)表示vshift=2的配置,图2(c)表示vshift=4的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1-504352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1V10.3.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能够避免与周边基站之间的小区ID的重复,但是在相邻小区间vshift取相同值的情况下,存在CRS的资源重复的问题。
如上所述,用于CRS的序列不是正交序列,所以资源重复时,产生相互干扰。其结果,在下行吞吐量降低和线路质量测定精度的劣化等多方面造成影响。
图3表示vshifi重复的例子。假设当前移动台(以下称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位于基站(以下称为“eNB”)#1的范围内。但是,根据式(7),eNB#1和相邻的eNB#2(设为小区ID=230)的资源索引vshift1和vshift2如下。
vshift1=434mod6=2   ...(8)
vshift2=230mod6=2   ...(9)
即,eNB#1和eNB#2中的CRS的资源配置都成为图2(b)所示的配置。因此,eNB#2的CRS对eNB#1的CRS造成干扰,使UE的信道估计精度下降,最后,UE中的下行吞吐量降低。
进而,相邻有eNB#3(设为小区ID=72。此时,vshift3=0)的情况下,eNB#3发送的CRS不受来自其他基站的干扰而到达UE。其结果,有可能出现虽然UE本来位于eNB#1的范围内但也切换到eNB#3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避免在相邻基站之间CRS相互干扰,从而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的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管理基站的识别号,该服务器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确定单元,基于新设置的新基站的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以及发送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识别号发送到所述新基站。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接收单元,从相邻基站接收该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以及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本站的识别号。
本发明的识别号确定方法用于对基站的识别号进行管理的服务器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步骤,基于新设置的新基站的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识别号计算步骤,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以及发送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识别号发送到所述新基站。
本发明的识别号确定方法是在新设置的新基站中确定用于识别该新基站的识别号的方法,包括:接收步骤,从相邻基站接收该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以及识别号计算步骤,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避免相邻基站间的资源索引的重复,能够避免在相邻基站间CRS相互造成干扰,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CRS序列的归一化互相关的图。
图2是表示LTE的发送单位中的CRS的资源配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vshift重复的情况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网络系统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OAM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资源索引列表的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OAM中的对新eNB的小区ID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网络系统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eNB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资源索引列表的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eNB中的小区ID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在进行下行MIMO发送的情况下的CRS配置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小区ID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资源索引列表的图。
图15是表示对eNB#1~3的各天线端口分配的CRS的资源配置的图。
标号说明
101 位置信息接收单元
102 基站信息管理单元
103 距离计算单元
104、303 资源索引确定单元
105、304 小区ID计算单元
106 小区ID发送单元
301 天线
302SCH 接收单元
305CRS 发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网络系统结构的图。这里,表示在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营运管理和维护)管理eNB#1、eNB#2和它们的参数的状态下,新设置eNB#3的情况。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OAM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5中,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1从新设置的eNB(以下称为“新eNB”)接收表示该新eNB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纬度、经度),将接收到的位置信息输出到距离计算单元103。
基站信息管理单元102管理OAM100属下的eNB的位置信息和小区ID。
距离计算单元103从基站信息管理单元102获得OAM属下的所有eNB的位置信息和小区ID,从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1获得新eNB的位置信息。距离计算单元103使用获得的这些信息,计算新eNB与其他eNB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若假设新eNB的设置位置为(P1,R1),测定对象的eNB的设置位置为(P2,R2)(单位均为弧度(radian)),则根据式(10)能够求两者的距离D[m]。
D = ( M ( P 1 - P 2 ) ) 2 + ( N ( R 1 - R 2 ) cos P 1 + P 2 2 ) 2 . . . ( 10 )
M = 6334834 ( 1 - 0.006674 ( sin 2 ( ( P 1 + P 2 ) / 2 ) ) ) 3 . . . ( 11 )
N = 6377397 1 - 0.006674 ( sin 2 ( ( P 1 + P 2 ) / 2 ) ) . . . ( 12 )
其中,M表示子午线曲率半径,N表示卯酉线曲率半径。根据式(10)~式(12),分别求得新eNB和其他eNB之间的距离。距离计算单元103将计算出的距离为阈值(例如,500[m])以下的所有eNB的小区ID设为有效的小区ID,将其和与新eNB之间的距离信息一起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另外,在不存在阈值以下的eNB时,将无效值(Null)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
在从距离计算单元103输出了有效的小区ID时,首先如图6(a)所示,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进行对资源索引vshift的使用或未使用进行管理的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这里,通过输入距离来表示资源索引vshift的使用,因此,通过对输入到资源索引列表中的距离进行复位(删除),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
接着,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基于式(7),根据有效的小区ID,求相邻eNB的资源索引vshift。接下来,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对于资源索引列表,输入与相邻eNB所使用的资源索引对应的距离(参照图6(b)),提取未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作为资源索引候选。这里,在其他相邻eNB中分别使用资源索引vshift=0、2,所以提取{1,3,4,5}作为资源索引候选。
进而,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从资源索引候选中选择任意的资源索引vshift,将其输出到小区ID计算单元105。这里,假设为选择了资源索引vshift3=4。此外,在周边存在多个eNB,已经使用了所有的资源索引vshift,如图6(c)所示,在没有资源索引候选的情况下,选择设置在距该新eNB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即,资源索引列表中,与最大距离对应的资源索引)(在图6(c)的例子中,选择vshift3=1)。此外,在从距离计算单元103输入了Null时,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任意的资源索引vshift
小区ID计算单元105将从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输出的资源索引vshift,根据下面的式(13)变换为任意的小区ID,将其输出到小区ID发送单元106。但是,在没有资源索引候选而选择了设置在距新eNB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的情况下,计算与设置于最远的位置的eNB的小区ID不同的小区ID。
CellId = rand ( N ID 6 - 1 ) × 6 + v shift . . . ( 13 )
其中,设NID为小区ID候选数(=504),rand(A)为以均匀分布输出0~A的任意整数的函数。
小区ID发送单元106对于新eNB,指示从小区ID计算单元105输出的小区ID。
接着,使用图7说明在图5所示的OAM100中的新eNB的小区ID确定方法。这里,以下述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即,如图4所示,在运用eNB#1(小区ID=72,设置位置(纬度、经度)=(35.678583度、139.765247度))、eNB#2(小区ID=230,设置位置=(35.680622度、139.770105度))和对这些eNB的参数进行管理的OAM的情况下,新设置了eNB#3(设置位置=(35.681382度、139.766084度))的情况。
在图7中,在步骤(以下,省略为“ST”)201中,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1从新设置的eNB#3接收该eNB#3的位置信息,在ST202,距离计算单元103使用OAM属下的所有eNB的位置信息和新eNB#3的位置信息,根据式(10)计算新eNB#3和其他eNB之间的距离D[m]。这里,假设分别求得了eNB#1和eNB#3之间的距离D1=320[m]、eNB#2和eNB#3之间的距离D2=374[m]。同样地,距离计算单元103对于未图示的eNB#4、eNB#5、...,也求距离。
在ST203中,距离计算单元103判定有无计算出的距离为阈值(例如,500[m])以下的eNB,在存在阈值以下的eNB时转移到ST204,在不存在阈值以下的eNB时转移到ST210。
在ST204中,如图6(a)所示,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在ST205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基于式(7),根据有效的小区ID计算相邻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在图4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eNB#1的资源索引为vshift1=0、eNB#2的资源索引为vshift2=2。
在ST206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对于资源索引列表,输入与ST204中计算出的资源索引vshift即相邻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距离(参照图6(b),并提取未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作为资源索引候选。这里,在其他eNB中分别使用资源索引vshift=0、2,所以剔除这些资源索引而提取{1,3,4,5}作为资源索引候选。
在ST207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判定在资源索引候选中是否存在未使用的vshift,在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208,在不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209。
在ST208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从未使用的vshift中随机地选择1个vshift。这里假设选择了资源索引vshift3=4。
在ST209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被设置在距新eNB#3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在图6(c)的例子中,选择vshift3=1。
在ST210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无效值(Null)作为相邻eNB的小区ID,在ST201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任意的vshift
在ST212中,小区ID计算单元105根据选择出的vshift,计算新eNB#3的小区ID。这里,假设根据式(13),选择了小区ID=304。但是,在ST209中选择了设置在距新eNB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的情况下,计算与设置在最远的位置的eNB的小区ID不同的小区ID。
在ST213中,小区ID发送单元106对新eNB#3指示小区ID=304。
根据以上说明的新eNB的小区ID确定方法,eNB#1的CRS成为图2(a)所示的配置,eNB#2的CRS成为图2(b)所示的配置,eNB#3的CRS成为图2(c)所示的配置。因此,在相邻eNB间彼此的CRS资源不会重复,能够避免在相邻eNB间的CRS相互干扰,防止各eNB的下行吞吐量降低。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接收到新eNB的位置信息的OAM,选择新eNB的相邻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以外的资源索引vshift,根据选择出的资源索引vshift计算小区ID,将其分配给新eNB。由此,避免包含新eNB在内的相邻eNB间的资源索引vshift的重复,也能够避免根据资源索引vshift唯一地求出的CRS资源的重复。其结果,能够避免在相邻eNB间CRS相互干扰,能够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OAM确定新eNB的小区ID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说明新eNB自主地确定新eNB的小区ID的情况。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网络系统结构的图。这里,假设如下情况:作为现有的系统而运用eNB#1(小区ID=72)和eNB#2(小区ID=230),各eNB发送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同步信道)。SCH中包括各eNB的小区ID。假设为在该状态下新设置了eNB#3。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eNB3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9中,在开始eNB的运用时,SCH接收单元302从天线301接收相邻eNB发送的SCH,并测定接收到的SCH的接收电平。对于接收电平为阈值(例如,-110dBm)以上的SCH,分析其小区ID,将该小区ID作为有效的小区ID与接收电平一起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另外,在不存在阈值以上的eNB时,将无效值(Null)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
在从SCH接收单元302输出了有效的小区ID时,首先如图10(a)所示,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这里,通过输入接收电平来表示资源索引vshift的使用,因此,通过对输入到资源索引列表中的接收电平进行复位(删除),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
接着,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基于式(7),根据有效的小区ID求相邻eNB的资源索引vshift。接下来,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对于资源索引列表,输入与相邻eNB所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接收电平(参照图10(b)),提取未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作为资源索引候选。这里,在其他相邻eNB中分别使用资源索引vshift=0、2,所以提取{1,3,4,5}作为资源索引候选。
进而,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从资源索引候选中选择任意的资源索引vshift,将其输出到小区ID计算单元304。这里,假设选择了资源索引vshift3=4。此外,在周边存在多个eNB,已经使用了所有的资源索引vshift,并如图10(c)所示那样没有资源索引候选的情况下,选择SCH的接收电平最低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即,资源索引列表中,与最小的接收电平对应的资源索引)(在图10(c)的例子中,选择vshift3=3。)此外,在从SCH接收单元302输入了Null时,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选择任意的资源索引vshift
小区ID计算单元304将从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输出的资源索引vshift根据式(13)变换为任意的小区ID,确定本站的小区ID,并且将确定后的小区ID输出到CRS发送单元305。但是,在没有资源索引候选而选择了SCH的接收电平最低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的情况下,计算与SCH的接收电平最低的eNB的小区ID不同的小区ID。
CRS发送单元305根据从小区ID计算单元304输出的小区ID而生成CRS序列,并进行规定的频率调度之后,通过循环器和天线301将其作为下行信号发送。
接着,使用图11说明在图9所示的eNB300中的小区ID确定方法。这里,假设在作为现有的系统而运用eNB#1(小区ID=72)和eNB#2(小区ID=230)的状态下,新设置了eNB#3。
在图11中,在ST401中,SCH接收单元302接收从相邻eNB发送的SCH,并测定接收到的SCH的接收电平,在ST402中,SCH接收单元302判定有无测定出的接收电平为阈值(例如,-110dBm)以上的SCH,在存在阈值以上的SCH时转移到ST403,在不存在阈值以上的SCH时转移到ST409。
在ST403中,如图10(a)所示,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在ST404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基于式(7),根据有效的小区ID计算相邻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在图8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eNB#1的资源索引vshift1=0,eNB#2的资源索引vshift2=2。
在ST405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对于资源索引列表,输入与ST404中计算出的资源索引vshift即相邻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接收电平(参照图10(b),并提取未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作为资源索引候选。这里,在其他相邻eNB中分别使用资源索引vshift=0、2,所以剔除这些资源索引而提取{1,3,4,5}作为资源索引候选。
在ST406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判定在资源索引候选中是否存在未使用的vshift,在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407,在不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408。
在ST407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从未使用的vshift中,随机地选择1个vshift。这里,假设选择了资源索引vshift3=4。
在ST408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选择与接收电平最低的SCH对应的eNB的资源索引。在图10(c)的例子中,选择vshift3=3。
在ST409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选择无效值(Null)作为相邻eNB的小区ID,在ST410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303选择任意的vshift
在ST411中,小区ID计算单元304根据选择出的vshift,计算本站的小区ID。这里,假设根据式(13)计算出小区ID=304。但是,在ST408中,选择了SCH的接收电平最低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的情况下,计算与SCH的接收电平最低的eNB的小区ID不同的小区ID。
在ST412中,CRS发送单元305根据计算出的小区ID生成CRS序列,将其作为下行信号而发送。
根据以上说明的新eNB的小区ID确定方法,eNB#1的CRS成为图2(a)所示的配置,eNB#2的CRS成为图2(b)所示的配置,eNB#3的CRS成为图2(c)所示的配置。因此,在相邻eNB间彼此的CRS资源不会重复,能够避免在相邻eNB间的CRS相互干扰,防止各eNB的下行吞吐量降低。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新eNB选择相邻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以外的资源索引vshift,根据选择出的资源索引vshift计算小区ID,将其分配到新eNB。由此,避免新eNB和相邻eNB间的资源索引vshift的重复,还能够避免根据资源索引vshift唯一地求得的CRS资源的重复。其结果,能够避免在相邻eNB间CRS相互干扰,能够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新eNB接收从相邻eNB发送的SCH而获取小区ID,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从新eNB自身的小区内的UE接受相邻eNB的小区ID的报告。此外,也可以使用X2接口,从相邻eNB直接获取小区ID。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可设定的小区ID不设限制的情况,但也可以是,新eNB从未图示的OAM预先获取可设定的小区ID的列表,并从该列表中选择小区ID。
(实施方式3)
一般而言,当eNB在下行线路中进行MIMO发送时,为了提高空分性能,优选从各天线发送的导频信号在UE侧彼此衰落相关低,且以高质量接收。为此,一般配置每个天线的导频信号以使其时间/频率资源互不重复。
图12表示在LTE中eNB进行下行MIMO发送(设为空分复用数=2,vshift=0)的情况下的CRS配置。在图12中,带有底纹的方格表示CRS的配置位置,黑色的方格表示无发送资源(停止发送的资源)。图12(a)表示从天线端口0发送的CRS的资源配置,图12(b)表示从天线端口1发送的CRS的资源配置。在LTE中,将每个发送天线的CRS进行频分复用,而且将成对的天线的CRS资源设为无发送,由此确保从各天线发送的CRS的接收质量。
但是,换言之,这种情况下对1个小区ID(即,1个eNB)使用2个资源索引vshift。在图12的情况下,该eNB的CRS除了使用资源索引vshift=0,还使用vshift=3的资源索引。因此,在新设置eNB时,优选不仅考虑相邻eNB的小区ID,还考虑有无它们的MIMO发送来确定小区ID。
在本发明本实施方式3,以实施方式1的系统结构(图4)为前提,说明OAM确定新设置的eNB#3的小区ID的情况。另外,这里,假设预先设置的eNB#1和eNB#2进行最大空分复用数为2的MIMO发送。
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OAM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图5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引用图5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小区ID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3中,在ST501中,位置信息接收单元101从新设置的eNB#3接收该eNB#3的位置信息,在ST502中,距离计算单元103使用从基站信息管理单元102获取的OAM属下的所有eNB的位置信息以及新eNB#3的位置信息,根据式(10),计算新设置的eNB#3和其他eNB之间的距离D[m]。
在ST503中,距离计算单元103判定有无计算出的距离为阈值(例如,500[m])以下的eNB,在存在阈值以下的eNB时转移到ST504,在不存在阈值以下的eNB时转移到ST512。
在ST504中,将与eNB#3之间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所有eNB的小区ID以及与eNB#3之间的距离信息,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并且,将从基站信息管理单元102获取的、与eNB#之间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所有eNB的可分配的最大空分复用数(Nlayer)输出到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而且,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进行资源索引列表的初始化(参照图14(a))。此外,这里,对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输出eNB#1的小区ID=72、距离D1=320和Nlayer1=2,以及eNB#2的小区ID=230、距离D2=374和Nlayer2=2。
在ST505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基于式(7),根据有效的小区ID计算相邻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在图4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eNB#1的资源索引vshift1=0,eNB#2的资源索引vshift2=2。
在ST506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确认相邻eNB的Nlayer,判定是否Nlayer=1,在Nlayer=1时转移到ST507,在不是Nlayer=1时转移到ST508。
在ST507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对于资源索引列表,输入与ST505中计算出的资源索引vshift即相邻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距离,剔除这些资源索引而提取资源索引候选。在这种情况(Nlayer=1)下,进行单天线发送。
在ST508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对资源索引列表,除了输入与该eNB正在使用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距离以外,还输入与根据下式(14)求得的资源索引v′shift对应的距离,剔除这些资源索引而提取资源索引候选。在这种情况(Nlayer≠1)下,进行MIMO发送。
v′shift=(vshift+3)mod6   ...(14)
在本实施方式中,eNB#1和eNB#2都进行最大空分复用数为2的MIMO发送,因此根据式(14),得到v′shift1=3、v′shift2=5。将它们输入到资源索引列表的结果是,如图14(b)所示,仅剩下1和4作为资源索引候选。
在ST509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判定在资源索引候选中是否存在未使用的vshift,在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510,在不存在未使用的vshift时转移到ST511。
在ST510,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从未使用的vshift中随机地选择vshift。这里,假设选择了资源索引vshift3=1。
在ST511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设置在距新eNB#3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在图14(c)的例子中,选择vshift=1或4。
在ST512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无效值(Null)作为相邻eNB的小区ID,在ST513中,资源索引确定单元104选择任意的vshift
在ST514,小区ID计算单元105根据选择出的vshift,计算新eNB#3的小区ID。这里,假设为根据式(13)选择了小区ID=37。但是,在ST511中选择了设置在距新eNB最远的位置的eNB的资源索引vshift的情况下,计算与设置在最远的位置的eNB的小区ID不同的小区ID。
在ST515中,小区ID发送单元106对新eNB#3指示小区ID=37。
根据以上说明的对于进行MIMO发送的新eNB的小区ID确定方法,eNB#1的CRS成为图15(a)所示的配置,eNB#2的CRS成为图15(b)所示的配置,eNB#3的CRS成为图15(c)所示的配置。因此,从相邻eNB的各天线发送的彼此的CRS资源不重复,能够避免CRS相互干扰,防止各eNB的下行吞吐量降低。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3,接收到了新eNB的位置信息的OAM选择对相邻eNB的与最大空分复用数相应的每个天线端口分配的资源索引vshift及v′shift以外的资源索引vshift,根据选择出的资源索引vshift计算小区ID,将其分配给新eNB。由此,避免在包含新eNB在内的相邻eNB间的资源索引vshift的重复,还能够避免根据资源索引vshift唯一地求得的CRS资源的重复。其结果,在进行MIMO发送的相邻eNB之间也能够避免CRS相互干扰,改善下行吞吐量并防止UE的小区选择错误。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考虑了相邻eNB的最大空分复用数的小区ID确定方法,也能够适用于实施方式2。
2011年1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1-285667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能够适用于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等。

Claims (10)

1.服务器装置,其管理基站的识别号,包括:
确定单元,基于新设置的新基站的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以及
发送单元,将计算出的所述识别号发送到所述新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从所述新基站接收表示该新基站的设置位置的位置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基于所述新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相邻基站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新基站和所述相邻基站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与所述距离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器装置,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距所述新基站最远的位置的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所述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与离所述新基站最远的位置的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不同的识别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
所述确定单元对所述新基站设定和所述相邻基站的与最大空分复用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频率配置。
5.基站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从相邻基站接收该相邻基站的识别号;
确定单元,基于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以及
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本站的识别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接收单元测定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信号的接收电平,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与测定出的所述接收电平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测定出的所述接收电平最低的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所述识别号计算单元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与所述接收电平最低的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不同的本站的识别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
所述确定单元对本站的每个天线端口确定和所述相邻基站的与最大空分复用数对应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9.识别号确定方法,用于管理基站的识别号的服务器装置,该方法包括:
确定步骤,基于新设置的新基站的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
识别号计算步骤,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以及
发送步骤,将计算出的所述识别号发送到所述新基站。
10.识别号确定方法,是在新设置的新基站中确定用于识别该新基站的识别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步骤,从相邻基站接收该相邻基站的识别号;
确定步骤,基于所述相邻基站的识别号,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不同的参考信号的频率配置;以及
识别号计算步骤,基于确定后的所述频率配置,计算所述新基站的识别号。
CN201280052225.0A 2011-12-27 2012-12-26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Pending CN1039073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85667 2011-12-27
JP2011285667 2011-12-27
PCT/JP2012/008335 WO2013099247A1 (ja) 2011-12-27 2012-12-26 サーバ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識別番号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7368A true CN103907368A (zh) 2014-07-02

Family

ID=48696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52225.0A Pending CN103907368A (zh) 2011-12-27 2012-12-26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09952B2 (zh)
EP (1) EP2800410B1 (zh)
JP (1) JPWO2013099247A1 (zh)
CN (1) CN103907368A (zh)
WO (1) WO20130992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692A (zh) * 2015-11-02 2018-03-27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99038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桔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站共站址识别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64891B2 (en) * 2011-12-02 2016-02-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hysical cell identity allocation
CN106664131A (zh) * 2014-07-25 2017-05-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用户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网络
KR102309718B1 (ko) * 2016-05-09 2021-10-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자동적으로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196040A1 (ko) * 2016-05-09 2017-11-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자동적으로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R3137245A1 (fr) * 2022-06-27 2023-12-29 Orange Procédés d’obtention et de collecte, équipement utilisateur et entité applicative configurés pour mettre en œuvre ces procédé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540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毫微微蜂窝基站的时间同步
US20100178912A1 (en) * 2009-01-15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CN102075902A (zh) * 2009-11-23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服务小区的新邻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6449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中的基站的物理层小区id分配方法
WO2011118993A2 (en) * 2010-03-24 2011-09-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203785A (en) * 2007-09-12 2014-07-31 Qualcomm Inc Devices to increase capacitance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014155B2 (en) 2007-11-19 2015-04-21 Rajarshi Gupta Access point configuration schemes
US8687581B2 (en) * 2009-07-09 2014-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data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717994B2 (en) * 2009-08-14 2014-05-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supports multiple antennas
JP5564931B2 (ja) * 2009-12-21 2014-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セル識別子割付方法
US8675558B2 (en) * 2011-01-07 2014-03-18 Intel Corporation CQI definition for transmission mode 9 in LTE-advanced
JP5959830B2 (ja) * 2011-11-10 2016-08-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880788A2 (en) * 2012-08-01 2015-06-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mprov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4540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毫微微蜂窝基站的时间同步
US20100178912A1 (en) * 2009-01-15 2010-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CN102075902A (zh) * 2009-11-23 2011-05-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服务小区的新邻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96449A (zh) * 2010-03-12 2011-09-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通信系统及其中的基站的物理层小区id分配方法
WO2011118993A2 (en) * 2010-03-24 2011-09-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2692A (zh) * 2015-11-02 2018-03-27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7852692B (zh) * 2015-11-02 2021-07-16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2990382A (zh) * 2021-05-11 2021-06-18 桔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站共站址识别方法
CN112990382B (zh) * 2021-05-11 2023-11-21 桔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基站共站址识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00410B1 (en) 2016-11-02
JPWO2013099247A1 (ja) 2015-04-30
US9209952B2 (en) 2015-12-08
EP2800410A4 (en) 2015-07-01
WO2013099247A1 (ja) 2013-07-04
US20140301347A1 (en) 2014-10-09
EP2800410A1 (en)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7368A (zh) 服务器装置、基站装置和识别号确定方法
EP382621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CN104796218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1371503B (zh) 用于在广域网与局域对等网络之间共享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021998A1 (en) Support for frequency-overlapping carriers
US10700833B2 (en) Transmissio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EP26401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lay link resource element group
US11128422B2 (en) Narrowba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U2009254903B2 (en) Interference avoidance on common channels in uncoordinated network deployments with flexible spectrum use
BRPI0722367A2 (pt) Aparelho de geração de dados, método de geração de dados, e estação de base
CN104871581A (zh) 蜂窝无线通信中的灵活频谱支持
EP2472977B1 (en)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
DK2787678T3 (en)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IB, MAPPING IN LTE SYSTEMS USING A PHYSICAL RADIO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A NEW CARRIER TYPE
JPWO2018030098A1 (ja) 基地局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US201501038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for downlink channel estimation
CN108737041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92654A (zh) 无线设备、无线网络节点和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08111198B (zh) 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14294A (zh) 基于csi-rs的无线电资源管理的网络配置
CN117500048A (zh) 使用tci状态的多trp波束指示
CN113873553B (zh) 用于频率测量和间隙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7623539B (zh)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45052A1 (en) SRS Signaling in 5G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856346B2 (en) Neighboring network devices
CN107733615B (zh) 信令消息的发送、检测装置、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