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5580B -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5580B
CN103905580B CN201210591133.1A CN201210591133A CN103905580B CN 103905580 B CN103905580 B CN 103905580B CN 201210591133 A CN201210591133 A CN 201210591133A CN 103905580 B CN103905580 B CN 1039055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mobile terminal
subnet
addresses
network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911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5580A (zh
Inventor
韩令军
周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911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55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5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5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5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5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移动终端通过PDP激活过程从网络端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移动终端根据IP1生成与IP1同子网的IP地址IP2,并将IP2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移动终端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还提供PC机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接收数据的方法、为PC机配置网络地址的移动终端以及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本发明不再使用路由器为PC机分配IP地址,直接通过DHCP过程把IP1分配给PC机,减少了IP数据的路由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实时性。

Description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设备)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接收数据、发送数据方法、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使用习惯、处理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偏向于使用PC机访问互联网,而在一些特殊场合,PC机无法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直接连接或访问互联网,随着3G/4G技术的成熟和商用,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因而人们越来越希望通过移动终端能够使PC机连接或访问互联网,从而达到PC机访问互联网的目的。
为了方便实用,移动终端通常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PC机连接,为了减少冗余数据的传输,简化连接过程,方便用户操作,USB设备一般枚举为网口,移动终端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方式自动为PC机配置IP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和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地址。
目前,现有技术在移动终端中增加路由器功能模块,用于管理移动终端和PC机的网络连接,实现了PC机访问互联网的目的。但是,增加的路由器功能模块对数据进行路由转发,会占用移动终端的系统资源,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速度,不符合当前对移动终端处理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并且,随着4G技术的商用,对上网速度要求越来越快,PC机上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路由转发,造成了数据的延迟,降低了数据传输实时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接收数据、发送数据方法、终端及系统,实现PC机直接连接到无线网络,并减少移动终端对PC传来的数据进行路由处理所占用的系统资源开销,降低数据传输的延迟,提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PDP激活过程从网络端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
移动终端根据IP1生成与IP1同子网的IP地址IP2,并将IP2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移动终端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即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
优选地,所述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还包括:
PC机发起IP1地址重复性检测过程,移动终端对重复性检测请求进行处理,判断重复性检测的请求IP地址是否是IP1,如果是,认为是重复性检测数据,则不响应,丢弃请求包,PC机超时后收不到响应,认为IP1地址可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PC机需要访问某网络IP地址IPx前,检查本地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是否存在IPx地址对应的硬件地址;
PC机判断IPx是否与IP1在同一个子网内,获得ARP解析地址,即如果IPx是与IP1在同一个子网内,则ARP解析地址为IPx,否则,ARP解析地址为网关地址IP2;
PC机在子网内广播ARP解析消息,移动终端对ARP请求进行处理,如果源IP地址是IP1,并且请求IP地址不是IP1,用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响应,否则,不响应,丢弃该请求包。PC机从ARP响应中读取的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并记录在ARP表中;
PC机把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
移动终端将收到PC机的发送数据,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解析出IP数据,直接发送到对应无线承载,完成数据发送。
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接收到无线网络下发的IP数据包,查找ARP表,查找IP1地址对应的硬件地址;
如果IP1地址没有对应的硬件地址,移动终端发起ARP请求解析过程,移动终端广播发送ARP解析请求,请求解析IP1地址的硬件地址;PC机收到该ARP解析请求后,使用本地的硬件地址响应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该响应后,记录PC机的硬件地址到ARP表;
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使用获取的PC机的硬件地址,把获取的IP数据包发送到PC机,PC机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完成下行数据接收。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PC机配置网络地址的移动终端,包括:
PDP激活模块22,用于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连接PC机,发送网口参数到PC机,组装移动终端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所述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ARP解析数据包,发起ARP解析请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包括PC机10和移动终端20;
所述移动终端20包括:
PDP激活模块22,用于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与PC机相连接,接收PC机1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PC机1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所述PC机10包括:
DHCP客户端模块12,用于作为DHCP客户端发起DHCP地址配置过程,接收移动终端配置的IP地址和通知的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
网络接口18,与移动终端20的网络接口28相连接,接收移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移动终端2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2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ARP解析数据包,发起移动终端的ARP解析请求;
所述PC机1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17,与网络接口18相连接,用于发起PC机的ARP解析请求,处理移动终端的ARP解析数据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了一个IP2地址,即是DHCP服务器IP地址也是网关IP地址,不再使用路由器为PC机分配IP地址,直接通过DHCP过程把IP1分配给PC机,与现有技术相比,PC机IP地址和PDP过程获取网络IP地址一致,移动终端减少路由器功能模块,减少了IP数据的路由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为PC机配置网络地址的移动终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下述及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凡不违背本发明精神所做出的修改及变形,均应包括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移动终端和PC机之间的连接接口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口等,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定。本发明移动终端和PC机之间连接后,PC机可以访问互联网、以太网、因特网等,而为描述方便,统称为互联网。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301、移动终端通过PDP(Packet Data 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激活过程从网络端获取IP地址(标记为IP1)和DNS地址;
所述PDP激活过程为现有技术,见3GPP TS24.228记载。
302、移动终端根据IP1生成与IP1同子网的IP地址IP2,并将IP2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所述同子网的IP地址IP2采用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IP1所在子网可能需要的IP地址数,设置子网掩码。PC机可以使用该子网掩码区分访问的IP地址是否在该子网内。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确定IP1所在子网内的有效IP地址,从该子网的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IP地址作为IP2地址。
以下作为一个实例介绍如何获取IP2,以及将IP2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由于IP1地址所在的子网,只需要两个IP地址,所以可设置子网掩码为0XFFFFFF00。于是该子网内可以有255个有效IP地址,下面从255个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地址作为IP2地址。
典型地,首先检查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是否为1,如果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1,通过修改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2,生成新的IP地址,作为IP2地址,如果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不是1,通过修改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1,生成新的IP地址,作为IP2地址。
然后,把IP2地址输入设置模块,设置模块把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303、移动终端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即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
移动终端和PC机连接后,PC机作为DHCP客户端主动发起DHCP地址配置过程,移动终端响应DHCP消息,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
本实施例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包括移动终端通过PDP激活过程,获取了IP地址和DNS地址,该IP地址记为IP1地址。然后根据IP1地址生成IP地址,记为IP2地址,IP2地址同时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IP1和IP2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即移动终端和PC机在同一个子网。
PC机可以使用IP2地址和移动终端进行DHCP过程交互,PC机如果是访问子网外的IP地址,可以通过解析IP2地址,完成ARP过程。
本实施例设计了一个IP2地址,即是DHCP服务器IP地址也是网关IP地址,不再使用路由器为PC机分配IP地址,直接通过DHCP过程把IP1分配给PC机,与现有技术相比,PC机IP地址和PDP过程获取网络IP地址一致,移动终端减少路由器功能模块,减少了IP数据的路由次数,提高IP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进一步包括:
304、PC机发起IP1地址重复性检测过程,移动终端对重复性检测请求进行处理,判断重复性检测的请求IP地址是否是IP1,如果是,认为是重复性检测数据,则不响应,丢弃请求包,PC机超时后收不到响应,认为IP1地址可用。
重复性检测请求包是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包格式,ARP数据包包含源IP地址和请求IP地址,源IP地址是发起ARP请求端的IP地址,请求IP地址是需要解析硬件地址的IP地址。PC机发送的重复性检测请求包,设置请求IP地址为IP1地址。
通过以上重复性检测,确保PC机获得的IP1地址在子网内不重复,具有唯一性,避免IP冲突导致后续数据传输不成功的情况。进而使得PC机可以使用IP1访问互联网。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在以上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过程完成后进行,移动终端已为PC机配置了网口参数,即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401、PC机需要访问某网络IP地址(IPx)前,首先PC机检查本地的ARP表,是否存在IPx地址对应的硬件地址,如果存在直接转到404,否则执行402.
402、PC机根据在上述地址配置过程配置的子网掩码,判断IPx是否与上述IP1在同一个子网内,获得ARP解析地址,即如果IPx是与IP1在同一个子网内,则ARP解析地址为IPx,否则,ARP解析地址为网关地址IP2。
403、PC机在子网内广播ARP解析消息,移动终端对ARP请求进行处理,如果源IP地址是IP1,并且请求IP地址不是IP1,用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响应,否则,不响应,丢弃该请求包,PC机从ARP响应中读取的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并记录在ARP表中。
ARP解析消息中包含源IP地址和请求IP地址,源IP地址是发起ARP解析请求端的IP地址,即PC机IP地址IP1;请求IP地址是需要解析硬件地址的IP地址,即IPx地址或网关地址IP2。所述ARP解析过程参考RFC826。
404、PC机把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到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
405、移动终端将收到PC机的发送数据,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解析出IP数据,直接发送到对应无线承载,完成数据发送。
PC机在访问一个陌生IP地址前,首先发送ARP请求。PC机根据配置的子网掩码,判断该陌生IP是否在同一个子网内,如果是在同一子网内,直接广播ARP解析消息,请求解析该陌生IP地址。如果该陌生IP地址和IP1不在同一子网内,直接广播ARP解析消息,请求解析网关IP地址IP2。移动终端ARP模块拦截PC机广播的ARP解析消息,然后判断请求解析的IP地址不是IP1地址,且源地址是IP1地址,就发送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给PC机,完成解析过程,同时从ARP解析消息中获取PC机的硬件地址,并记录在ARP表中。
然后PC机就可以通过获取的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发送数据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把IP数据包发送到对应的无线承载上,完成数据发送。
本实施例PC机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数据的方法根据地址配置过程配置的子网掩码,设计了ARP解析机制,即所有来自PC机的ARP解析请求,移动终端都拦截,并均使用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应答。PC机通过该网口发送的数据全部都发送到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解析出IP数据后,发送到对应的无线承载。使得使用移动终端的硬件地址响应所有子网内有效IP地址ARP请求,并且PC机通过该网口发送的所有数据都发送到移动终端,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发送。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在以上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过程完成后进行,移动终端已为PC机配置了网口参数,即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501、移动终端接收到无线网络下发的IP数据包,查找ARP表,查找IP1地址对应的硬件地址。
502、如果IP1地址没有对应的硬件地址,进入503、否则,转到504。
所述ARP解析过程参考RFC826。
503、移动终端发起ARP请求解析过程,移动终端广播发送ARP解析请求,请求解析IP1地址的硬件地址;PC机收到该ARP解析请求后,使用本地的硬件地址响应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接收到该响应后,记录PC机的硬件地址到ARP表。
ARP解析请求消息中包含源IP地址和请求IP地址,源IP地址是发起ARP解析请求端的IP地址,即移动终端的IP地址IP2;请求IP地址是需要解析硬件地址的IP地址,即PC机的IP地址IP1。
504、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模块使用获取的PC机的硬件地址,把从无线承载获取的IP数据包发送到PC机,PC机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IP包,完成下行数据接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即移动终端接收到网络的IP数据包后,直接查找PC机硬件地址,并把接收的数据使用PC机硬件地址发送到PC机,完成PC机接收数据的过程,从而减少IP数据包路由的过程,提高了接收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为PC机配置网络地址的移动终端20,如图5所示,包括:
PDP激活模块22,用于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
所述PDP激活过程为现有技术,见3GPP TS24.228记载。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
所述同子网的IP地址IP2采用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IP1所在子网可能需要的IP地址数,设置子网掩码。PC机可以使用该子网掩码区分访问的IP地址是否在该子网内。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确定IP1所在子网内的有效IP地址,从该子网的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IP地址作为IP2地址。
以下作为一个实例介绍如何获取IP2,以及将IP2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由于IP1地址所在的子网,只需要两个IP地址,所以可设置子网掩码为0XFFFFFF00,于是该子网内可以有255个有效IP地址,下面从255个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地址作为IP2地址。
典型地,首先检查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是否为1。,如果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1,通过修改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2,生成新的IP地址,作为IP2地址,如果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不是1,通过修改IP1地址的最后一个字节为1,生成新的IP地址,作为IP2地址。
然后,把IP2地址输入设置模块,设置模块把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和PC机连接后,PC机作为DHCP客户端主动发起DHCP地址配置过程,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响应DHCP消息,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与PC机相连接,接收PC机发送的数据,解析为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PC机,组装移动终端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包括PDP激活模块22,通过PDP激活过程,获取了IP地址和DNS地址,该IP地址记为IP1地址;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根据IP1地址生成IP地址,记为IP2地址。DHCP服务器模块26将IP2地址同时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使得IP1和IP2地址在同一个子网,即本实施例移动终端和PC机在同一个子网。
PC机可以使用IP2地址和移动终端进行DHCP过程交互,PC机如果是访问子网外的IP地址,可以通过解析IP2地址,完成ARP过程。
本实施例设计了一个IP2地址,即是DHCP服务器IP地址也是网关IP地址,不再使用路由器为PC机分配IP地址,直接通过DHCP过程把IP1分配给PC机,与现有技术相比,PC机IP地址和PDP过程获取网络IP地址一致,本实施例移动终端能减少路由功能模块,减少了IP数据的路由次数,提高IP数据传输效率。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ARP解析数据包,发起移动终端的ARP解析请求;
重复性检测请求包是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包格式,ARP数据包包含源IP地址和请求IP地址,源IP地址是发起ARP请求端的IP地址,请求IP地址是需要解析硬件地址的IP地址。PC机发送的重复性检测请求包,设置请求IP地址为IP1地址。
通过重复性检测,确保PC机获得的IP1地址在子网内不重复,具有唯一性,避免IP冲突导致后续数据传输不成功的情况。进而使得PC机可以使用IP1访问互联网。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如图6、图7所示,包括PC机10和移动终端20;
所述移动终端20包括:(本实施例移动终端20的各个部分,可进一步参考前文移动终端20的实施例部分以及图5的内容,为节省篇幅,不再展开描述)
PDP激活模块22,用于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DNS地址;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与PC机相连接,接收PC机1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PC机1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2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ARP解析数据包,发起移动终端的ARP解析请求;
所述PC机10包括:
DHCP客户端模块12,用于作为DHCP客户端发起DHCP地址配置过程,接收移动终端配置的IP地址和通知的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
网络接口18,与移动终端20的网络接口28相连接,接收移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移动终端2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优选地,所述PC机1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17,与网络接口18相连接,用于发起PC机的ARP解析请求,处理移动终端的ARP解析数据包。
本发明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举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过程从网络端获取IP地址IP1和域名系统DNS地址;
动终端根据IP1生成与IP1同子网的IP地址IP2,并将IP2设置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所述同子网的IP地址IP2采用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IP1所在子网需要的IP地址数,设置子网掩码;
PC机可以使用该子网掩码区分访问的IP地址是否在该子网内;
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确定IP1所在子网内的有效IP地址,从该子网的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IP地址作为IP2地址;
移动终端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配置给PC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置网络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PC机发起IP1地址重复性检测过程,移动终端对重复性检测请求进行处理,判断重复性检测的请求IP地址是否是IP1,如果是,认为是重复性检测数据,则不响应,丢弃请求包,PC机超时后收不到响应,认为IP1地址可用。
3.一种为PC机配置网络地址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PDP激活模块(22),用于分组数据协议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域名系统DNS地址;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所述同子网的IP地址IP2采用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IP1所在子网需要的IP地址数,设置子网掩码;
PC机可以使用该子网掩码区分访问的IP地址是否在该子网内;
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确定IP1所在子网内的有效IP地址,从该子网的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IP地址作为IP2地址;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连接PC机,发送网口参数到PC机,组装移动终端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所述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解析数据包,发起ARP解析请求。
5.一种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包括PC机(10)和移动终端(20),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20)包括:
PDP激活模块(22),用于PDP激活过程,从无线网络获取IP地址IP1和域名系统DNS地址;
同子网IP生成模块(24),用于利用IP1地址生成与IP1地址同子网IP地址IP2;所述同子网的IP地址IP2采用以下方式获取: 根据IP1所在子网需要的IP地址数,设置子网掩码;
PC机可以使用该子网掩码区分访问的IP地址是否在该子网内;
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确定IP1所在子网内的有效IP地址,从该子网的有效IP地址中选择不同于IP1的任意一个IP地址作为IP2地址;
DHCP服务器模块(26),用于将IP2地址设置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IP地址和网关IP地址,通过DHCP过程为PC机配置网口参数,包括把IP1地址分配给PC机,并将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通知PC机;
网络接口(28),用于与PC机(10)相连接,接收PC机(1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PC机(1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所述PC机(10)包括:
DHCP客户端模块(12),用于作为DHCP客户端发起DHCP地址配置过程,接收移动终端配置的IP地址和通知的DNS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网关地址、子网掩码;
网络接口(18),与移动终端(20)的网络接口(28)相连接,接收移动终端(20)发送的数据,解析IP数据包;发送数据到移动终端(20),组装发送的IP数据包以适合网络接口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配置网络地址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2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27),与网络接口(28)相连接,用于处理PC机重复性检测数据包,处理PC机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解析数据包,发起移动终端的ARP解析请求;
所述PC机(10)还包括:
ARP解析模块(17),与网络接口(18)相连接,用于发起PC机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解析请求,处理移动终端的ARP解析数据包。
CN201210591133.1A 2012-12-29 2012-12-29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905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1133.1A CN103905580B (zh) 2012-12-29 2012-12-29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1133.1A CN103905580B (zh) 2012-12-29 2012-12-29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580A CN103905580A (zh) 2014-07-02
CN103905580B true CN103905580B (zh) 2018-02-27

Family

ID=50996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91133.1A Active CN103905580B (zh) 2012-12-29 2012-12-29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55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1704A (zh) * 2016-03-25 201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6027696A (zh) * 2016-07-20 2016-10-12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备用ip地址的方法及wifi设备
CN106453677B (zh) * 2016-09-23 2020-0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地址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41751B (zh) * 2017-04-01 2020-08-14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模块外置拨号联网方法和系统
JP2019201286A (ja) * 2018-05-15 2019-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641735A (zh) * 2020-06-10 2020-09-08 上海聪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音频线配置区块链服务器ip地址的方法
CN113542446B (zh) * 2021-06-11 2023-04-07 杭州玖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wm2m协议的网关设备IP地址远程管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8103A (zh) * 2009-12-30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的方法
CN102439949A (zh) * 2011-10-17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网际协议地址分配冲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2546407A (zh) * 2011-12-2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511222A (ja) * 2004-08-26 2008-04-10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Pdpコンテキストを起動する方法
CN101808417B (zh) * 2010-01-2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卡及其快速建立拨号连接的方法
CN101835205B (zh) * 2010-04-07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及无线上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8103A (zh) * 2009-12-30 2010-07-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及其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的方法
CN102439949A (zh) * 2011-10-17 2012-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解决网际协议地址分配冲突的方法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2546407A (zh) * 2011-12-29 2012-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580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5580B (zh) Pc机通过移动终端配置网络地址、收发数据方法及系统
JP6085891B2 (ja)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TWI551092B (zh) 用於在建立與無線通訊系統的通訊時減少延遲的系統及方法(一)
JP2022043169A5 (zh)
US8446843B2 (en) Rapid local address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P253609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rt mapp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140214958A1 (en) Hybrid unicast/multicast dns-based service discovery
WO2011147353A1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EP1316186B1 (en) Allocating addresses to mobile stations
RU2010147816A (ru) Схема локального ip доступа
RU2006104624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ip-адреса в качестве идентификатор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модуля
JP200605062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ドレス変換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1119019A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signals in 6lowpan network to ipv6 network
CN103916492B (zh) 一种网络设备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KR101901341B1 (ko) 사용자 장치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는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JP7401564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関連デバイス
CN11412599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321118A (zh) 一种无线路由代理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01888338A (zh) 信息转发方法及网关
RU2641660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локальным услугам в wlan
WO2013185696A2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US2008004976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 working a point-to-point link and a LAN service
CN106936723B (zh) 一种基于隧道机制的蓝牙路由器及路由方法
CN102957755B (zh) 一种地址解析方法、装置及信息传输方法
CN105429880B (zh) 网络设备及其进行路由转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0

Address after: Nanping Street 400060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Nancheng Road No. 199 left attached to the floor 403

Applicant after: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65 Chongqing Nan'an District huangjuezhen pass Fort Park No. 1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CYIT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8

Address after: 201203 Building 1, exhibition hall, 2288 lane, 2288 Chong,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60 Nanping Road 199, Nanping Street,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403

Patentee before: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9

Address after: 201203 Building 1, exhibition hall, 2288 lane, 2288 Chong,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60 Nanping Road 199, Nanping Street,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403

Patentee before: Keen (Chongqi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9

Address after: 361012 unit 05, 8 / F, building D, Xiame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No.97 Xiangyu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free trade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xin Finance Leasing (Xiame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preadtrum Center Building 1, Lane 2288

Patentee befor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ssignor: Xinxin Finance Leasing (Xiamen)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110000010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PC configuring network address and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through mobile terminal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31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4

Address after: 201203 Shanghai city Zuchongzhi road Pudong New Area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Spreadtrum Center Building 1, Lane 2288

Patentee after: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361012 unit 05, 8 / F, building D, Xiame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97 Xiangyu Road, Xiamen area, China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nxin Finance Leasing (Xiam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