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5213A -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5213A
CN103905213A CN201410119569.XA CN201410119569A CN103905213A CN 103905213 A CN103905213 A CN 103905213A CN 201410119569 A CN201410119569 A CN 201410119569A CN 103905213 A CN103905213 A CN 103905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intelligent equipment
home intelligent
family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95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5213B (zh
Inventor
陈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95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5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5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21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9689 priority patent/WO2015143871A1/zh
Priority to US15/276,509 priority patent/US1028438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5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5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16Controlling appliance services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by calling their functionaliti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2Arrangements for remote connection or disconnection of substations or of equip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86Switch on power, awake controlled machine from standby if command sign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3Household appliance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09Monitoring remote activity, e.g. over telephone lines or networ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68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 subn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方法包括:通过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本发明用于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

Description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操作系统快速的应用于家庭设备,使得家庭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以支持更多的业务应用,例如,智能电视机、智能机顶盒、网络摄像头等等;这些家庭智能设备除提供原有业务外,还具备了大量通信、远程下载等智能业务应用,例如,实时通信业务、视频通话业务等等。
当家庭智能设备处于待机时,为了降低待机功耗,家庭智能设备内部的主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处于完全休眠状态,此时,家庭智能设备只能响应红外按键信息,家庭智能设备所提供的智能业务应用的大量的后台应用,都将无法提供服务,比如接收推送的视频和照片,视频电话业务被叫等,导致在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的用户体验比较差;
若为了获取较高的智能业务应用的用户体验,则家庭智能设备需要实时接收后台推送及被叫服务,那么,家庭智能设备在待机时依然需要保证CPU处于工作模式,这样,导致家庭智能设备工作在较高的功耗模式。
为了解决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用户体验度与家庭智能设备待机功耗之间的矛盾,有些家庭智能设备通过支持网络待机的方式,实现远程唤醒,解决该矛盾;网络待机,即在有线模式下,通过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简称FE)接口或千兆以太网(GigabitEthernet,简称GE)接口连接家庭局域网,在家庭智能设备待机时,当有智能业务应用有后台推送及被叫服务时,通过在网口发送一个特殊唤醒包实现唤醒家庭智能设备,提供智能业务应用,以达到家庭智能设备在不被使用时,家庭智能设备进入到待机状态,当有智能业务应用后后台推送及被叫服务时,家庭智能设备能快速回到工作状态,从而达到家庭智能设备提供的智能业务应用的用户体验度与家庭智能设备的节能兼备的目的。
在上述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下述缺点:网络待机虽然达到了家庭智能设备提供的智能业务应用的用户体验度与家庭智能设备的节能兼备的目的,但是网络待机过程实现复杂,不仅需要在家庭网关设置端口转发,而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例如,通过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特殊唤醒包,第三方服务器提供专门的远程唤醒服务,第三方服务器记录或转发家庭智能设备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待机方法,应用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所述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之间的保持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将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之间的保持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结束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待机方法,应用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根据所述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接收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根据所述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是方式中,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开机指示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所述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结束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待机系统,所述待机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如第三方面及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
至少一个如第四方面及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或者,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通过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所述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P地址;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待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待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机系统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待机方法,应用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参见图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101、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家庭网络中的智能家庭网关或者具有网关功能的任一家庭智能设备,本发明对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是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连接的所有家庭智能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所述的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机顶盒,也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网络摄像头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中,待机指示消息由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马上切换至待机状态,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进入等待状态,准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智能业务应用是家庭智能设备所提供的智能业务,可以包括实时通讯业务、视频通话业务、网络电话业务等等,本发明对于智能业务应用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102、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是提供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中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服务方,可以包括实时通讯业务中的服务器,也可以包括甩屏业务中的手机端,还可以包括其他智能业务应用所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是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来进行的;
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获得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方式不同,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的内容也不同;
具体可选的,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获得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方式,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一种方式:在家庭网络中,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在家庭网络创建时已由用户手动输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预设对应关系中;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根据预设对应关系,开始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每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第二种方式: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之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根据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与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方式中,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是根据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相关业务进行代理,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部分智能业务应用,也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所有应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具体的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第三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在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该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是由第二家庭智能设备预先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该待机代理请求消息是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当第二家庭智能设备通知待机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根据之前接收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进行代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种方式中,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是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相关业务进行代理,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部分智能业务应用,也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所有应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具体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103、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后,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则会被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而不是被待机状态的第二智能家庭接收;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具体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获取预设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对应关系是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中保存的家庭智能设备及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的对应关系;预设对应关系在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中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参见表1,示意一种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表1
Figure BDA0000483019650000131
从表1可以看出,业务标识X对应端口号5、业务标识Y对应端口号9;业务标识X和业务标识Y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均由IP地址为192.168.1.3的家庭智能设备提供;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以示例说明预设对应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当然,预设对应关系也可以以其他形式存在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中,预设对应关系中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本发明所有实施例对于预设对应关系的形式和内容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对于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只是采用示例形式进行说明,不代表对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的限定。
对于预设对应关系中的内容,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得到:
第一种方法: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在家庭网络创建时由用户手动输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预设对应关系中;
第二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在接收到待机指示消息后,将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
第三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在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该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在接收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后,将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连接方式,或者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所具备的功能有所不同;
具体的,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一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根据待机协议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包,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其中,唤醒包可以包括连续6个字节的FF和连续重复16次的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唤醒包的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的待机协议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第三种方式,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结束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所述开机指示消息由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与待机指示消息对应,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已切换至工作状态,不再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结束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的网络心跳服务。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方法,通过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另一种待机方法,应用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参见图2,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201、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家庭网关或者具有网关功能的任一家庭智能设备,本发明对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是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连接的所有家庭智能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所述的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机顶盒,也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网络摄像头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中,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之间可以通过通用即插即用(Universal Plug and Play,简称UPNP)协议实现自动发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则可以获取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之间也可以通过私有协议实现自动发现,本发明对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之间实现自动发现的方法不进行具体限定;凡是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02、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其中,待机请求是使用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用户,在暂不使用家庭智能设备时,通过触发家庭智能设备对应的遥控器上关机按键,或者通过触发家庭智能设备的关机按键发出的请求信息。
203、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
当家庭智能设备在步骤202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后,家庭智能设备需要根据步骤201中获取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待机指示消息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马上切换至待机状态,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进入等待状态,准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可选的,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其中,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即是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委托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代理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可以将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的所有智能业务应用均由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代理,也可以部分代理,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204、根据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在步骤203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了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当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在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也可以等待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反馈信息之后,再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是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后,立刻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还是等待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反馈信息之后,再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当然,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在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等待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反馈信息之后,再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相应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需要在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之后,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其中,待机状态是指家庭智能设备的一种开机但是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工作的状态,待机状态主CPU处于休眠状态,可以达到降低设备闲时功耗的目的。
205、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其中,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可以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连接方式,或者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所具备的功能有所不同;
具体的,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可以为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根据待机协议发送的唤醒包;
其中,唤醒包可以包括连续6个字节的FF和连续重复16次的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唤醒包的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的待机协议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发送的唤醒请求;
第三种方式,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发送的唤醒请求。
206、根据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的,在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开机指示消息。
其中,所述开机指示消息与待机指示消息对应,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已切换至工作状态,不再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结束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的网络心跳服务。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方法,通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根据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根据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又一种待机方法,以智能电视作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智能家庭网关作为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智能电视与智能家庭网关之间的交互,智能家庭网关代理智能电视的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业务过程为例,详细描述图1和图2所示的待机方法,参见图3,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301、智能电视通过自动发现获取智能家庭网关的IP地址;
例如,智能电视与智能家庭网关之间通过UPNP协议实现自动发现,智能电视则可以获取到智能家庭网关的IP地址。
302、智能电视VoIP后台服务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
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智能电视的IP地址和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303、智能家庭网关接收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保存信息,并进入等待状态;
智能家庭网关根据接收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将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智能电视的IP地址和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中。
304、智能电视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例如,使用智能电视的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智能电视的遥控器的关机键或者智能电视上的关键案件,输入待机请求。
305、智能电视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待机指示消息;
例如,当智能电视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之后,则需要向家庭智能网关发送待机指示消息,用于通知家庭智能网关,智能电视马上进入待机状态。
306、智能电视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例如,智能电视由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可以只保留智能电视的中央处理器供电,其余部分都断电;当然,具体的待机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307、智能家庭网关代理智能电视的IP地址及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当智能家庭网关代理智能电视的IP地址及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之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发往智能电视的信息将由智能家庭网关接收。
308、智能家庭网关接收VoIP的核心网服务器发送的被叫业务请求;
其中,被叫业务请求中包括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例如,有用户向智能电视绑定的VoIP业务账号发起呼叫业务请求时,VoIP的核心网服务器接收该呼叫业务请求,并向智能电视发送被叫业务请求;由于智能家庭网关代理智能电视的VoIP业务,则VoIP的核心网服务器发送的被叫业务请求由智能家庭网关接收。
309、智能家庭网关通过虚拟红外遥控器向智能电视发送唤醒请求;
具体的,智能家庭网关根据被叫业务请求中包括的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获取到与被叫业务请求中包括的VoIP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电视的IP地址;
智能家庭网关通过虚拟红外遥控器向智能电视的IP地址发送唤醒请求。
310、智能电视由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智能电视通过接受智能家庭网关发送的唤醒请求,由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对VoIP的核心网服务器发送的被叫业务请求进行处理。
311、智能电视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开机指示消息;
当智能电视接受到唤醒请求,由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时,则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开机指示消息,通知智能家庭网关取消代理智能电视的智能业务应用。
312、智能家庭网关结束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当智能家庭网关接收到智能电视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智能家庭网关结束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方法,通过家庭智能设备智能电视自动发现获取的IP地址;智能电视VoIP后台服务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根据智能家庭网关的IP地址,向智能家庭网关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与VoIP业务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智能家庭网关若接收到VoIP业务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根据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智能电视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智能电视;智能电视根据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参见图4,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通信单元402,用于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401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
发送单元403,用于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家庭网关或者具有网关功能的任意家庭智能设备,本发明对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是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连接的所有家庭智能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有实施例所述的家庭智能设备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智能电视、或者智能机顶盒,也可以是家庭局域网中的网络摄像头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其中,待机指示消息由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用于通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第二家庭智能设备马上切换至待机状态,需要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进入等待状态,准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其中,智能业务应用是家庭智能设备所提供的智能业务,可以包括实时通讯业务、视频通话业务、网络电话业务等等,本发明对于智能业务应用的类型不进行具体限定。
其中,第三方服务器是提供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中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服务方,可以包括实时通讯业务中的服务器,也可以包括甩屏业务中的手机端,还可以包括其他智能业务应用所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是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来进行的;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获得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的方式不同,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的方法也不同;具体的,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一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在家庭网络创建时由用户手动输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预设对应关系中;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开始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每一个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第二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根据待机指示消息,与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方式中,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是根据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相关业务进行代理,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部分智能业务应用,也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所有应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三种方式: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在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该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则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种方式中,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是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相关业务进行代理,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部分智能业务应用,也可以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所有应用,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接收单元401接收的所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获取预设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中的任意一个;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后,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则会被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参见图5,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还可以包括:
保存单元404,用于将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单元4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待机指示消息,与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401还可以用于: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保存单元404还可以用于,将接收单元接收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通信单元402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根据待机协议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包,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或者,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或者,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401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所述通信单元402还可以用于,结束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参见图6,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发送单元603,用于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切换单元604,用于根据接收单元602接收的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所述接收单元602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所述切换单元604还可以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可选的,所述发送单元603还可以用于: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根据待机协议发送的唤醒包;或者,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发送的唤醒请求;或者,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发送的唤醒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603还可以用于: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开机指示消息,以使得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结束代理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根据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根据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另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参见图7,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703,于实现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其它未示出的模块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接收器704;发送器705;
其中,通信总线7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该总线7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处理器7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接收器704,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处理器701,用于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所述接收器704还用于,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
发送器705,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器705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接收器704接收的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预设对应关系,获取预设对应关系中与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可选的,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处理器701还可以用于:
将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处理器701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待机指示消息,与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可选的,接收器704还可以用于: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处理器701还可以用于:
将接收单元接收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预设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处理器701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可选的,发送器705具体可以用于: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根据待机协议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包,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或者,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或者,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进一步的,接收器704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处理器705还可以用于,结束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另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参见图8,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803,于实现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其它未示出的模块之间的连接和相互通信;接收器804;发送器805;
其中,通信总线8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为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简称为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为EISA)总线等。该总线8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8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处理器80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为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其中,处理器801,用于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接收器804,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发送器805,用于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处理器801还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所述接收器804还用于,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所述处理器801还用于,根据接收器804接收的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可以包括: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可选的,所述发送器805还可以用于: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可选的,所述接收器804具体可以用于: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根据待机协议发送的唤醒包;或者,
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发送的唤醒请求;或者,
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发送的唤醒请求。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器805还可以用于:
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开机指示消息,以使得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结束代理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根据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接收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根据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一种待机系统90,参见图9,待机系统90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
至少一个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
可选的,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通过快速以太网FE或千兆以太网GE接口连接;或者,
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通过WIFI接口连接;或者,
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处于待机状态,由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代理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的智能业务应用时,根据上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的连接方式,或者根据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所具备的功能,当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接收到业务请求需要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时,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40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40可以通过下述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
第一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FE或GE接口连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根据待机协议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包,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其中,唤醒包可以包括连续6个字节的FF和连续重复16次的MAC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唤醒包的内容是根据实际使用的待机协议来确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第二种方式,若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WIFI接口连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WIFI标准协议的网络唤醒功能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第三种方式,若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通过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对应的模拟遥控器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系统90,包括第一家庭智能设备40、第二家庭智能设备60,通过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若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实现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家庭智能设备的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待机实现复杂且需要第三方服务器参与的缺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家庭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所述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之间的保持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将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包括:
根据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结束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8.一种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家庭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P地址;
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根据所述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接收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根据所述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开机指示消息。
12.一种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指示消息;
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业务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的第一业务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及预设对应关系,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业务请求包括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为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上运行的智能业务应用;所述预设对应关系包括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及与所述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P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查询所述预设对应关系,获取所述预设对应关系中与所述第一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唤醒请求,唤醒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相应的,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机指示消息,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接收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中包括的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保存至所述预设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与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的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对应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开机指示消息;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结束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19.一种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自动发现获取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网络协议IP地址;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机请求;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指示消息,以使得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智能业务应用对应的第三方服务器保持通信;
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待机请求,从工作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的唤醒请求;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唤醒请求,从待机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指示消息包括: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发送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其中,所述待机代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的IP地址和至少一个智能业务应用的业务标识及其对应的端口号。
22.一种待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2-18所述的第一家庭智能设备;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21所述的第二家庭智能设备。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待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快速以太网FE或千兆以太网GE接口连接;或者,
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WIFI接口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集成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所述第二家庭智能设备与所述第一家庭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红外遥控或2.4G无线遥控功能连接。
CN201410119569.XA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Active CN103905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9569.XA CN10390521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PCT/CN2014/089689 WO2015143871A1 (zh) 2014-03-27 2014-10-28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US15/276,509 US10284384B2 (en) 2014-03-27 2016-09-26 Standby method, intelligent home device, and standby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9569.XA CN10390521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213A true CN103905213A (zh) 2014-07-02
CN103905213B CN103905213B (zh) 2018-01-12

Family

ID=5099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9569.XA Active CN103905213B (zh) 2014-03-27 2014-03-27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4384B2 (zh)
CN (1) CN103905213B (zh)
WO (1) WO2015143871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123A (zh) * 2014-10-05 2015-01-21 陈为人 家庭云计算主机的节电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143871A1 (zh) * 2014-03-27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CN10563584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视节目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88222A1 (zh) * 2015-05-25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7105014A (zh) * 2017-03-30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CN112216088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CN112350895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23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开机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1959B (zh) * 2019-01-17 2022-04-01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多用户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189476A1 (en) * 2019-03-22 2022-06-16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Thermal Systems, Ltd. Control device,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EP4210398A1 (en) * 2021-03-05 2023-07-12 Spotify AB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device in a low power mod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1695A2 (en) * 2008-12-24 2011-10-26 Doosan Infracore Co., Lt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while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s in engine-off state
CN103095535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家庭网络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7629B2 (en) * 2001-09-27 2007-08-14 Siemen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back-up capabil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4334793A (ja) * 2003-05-12 2004-11-25 Canon Inc 周辺装置および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クライアント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バイス検索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16496B2 (ja) * 2005-07-27 2010-08-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サーバ
US20090210519A1 (en) 2008-02-18 2009-08-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and transparent remote wakeup
CN101771866B (zh) * 2009-12-28 2012-05-2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唤醒机顶盒的方法、机顶盒、服务器及系统
CN102340700A (zh) * 2010-07-26 2012-02-01 苏州彭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机机顶盒
TWI469570B (zh) 2011-04-26 2015-01-1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具有遠端喚醒機制之的網路系統與遠端喚醒方法
CN102186112B (zh) 2011-05-10 2013-09-04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tv接收终端及其远程唤醒方法、系统
WO2012109870A1 (zh) * 2011-08-01 2012-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资源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497600A (zh) * 2011-12-26 2012-06-1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视频终端待机状态呼叫提醒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US20130212413A1 (en) * 2012-01-07 2013-08-15 Acer Cloud Technology, Inc. Cloud Remote Wakeup
CN202907120U (zh) * 2012-11-26 2013-04-24 桐乡丰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唤醒装置
GB2514085A (en) * 2013-03-07 2014-11-19 Addresstrek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ly providing postal address data to client devices
US9665149B2 (en) * 2014-03-17 2017-05-30 Throughtek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Gateway for controlling wakeup-on-LAN and sleep-on-LAN
CN103905213B (zh) * 2014-03-27 2018-0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CN105872391A (zh) * 2016-06-15 2016-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摄像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81695A2 (en) * 2008-12-24 2011-10-26 Doosan Infracore Co., Ltd. Construction equipment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reception while 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s in engine-off state
CN103095535A (zh) * 2011-11-02 2013-05-0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操作请求处理方法、家庭网络系统及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84384B2 (en) 2014-03-27 2019-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tandby method, intelligent home device, and standby system
WO2015143871A1 (zh) * 2014-03-27 2015-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CN104301123A (zh) * 2014-10-05 2015-01-21 陈为人 家庭云计算主机的节电方法及其装置
CN10563584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视节目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5847B (zh) * 2014-11-06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视节目提醒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88222A1 (zh) * 2015-05-25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7105014A (zh) * 2017-03-30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CN113473231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开机方法及装置
CN113473231B (zh) * 2020-03-31 2023-08-08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开机方法及装置
CN112216088A (zh) * 2020-09-30 2021-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CN112216088B (zh) * 2020-09-30 2021-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模式确定方法及装置、遥控方法及装置
CN112350895A (zh) * 2020-11-05 2021-02-0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0895B (zh) * 2020-11-05 2023-04-0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的保活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5213B (zh) 2018-01-12
US20170012795A1 (en) 2017-01-12
US10284384B2 (en) 2019-05-07
WO2015143871A1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5213A (zh) 一种待机方法、家庭智能设备及待机系统
CN107911437B (zh) 屏幕共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25078B (zh) 一种远程会议控制方法、终端设备、mcu及视讯系统
US20160323826A1 (en) Multimode and power-saving method of multimedia transmission and system thereof
JP2011166759A (ja) 携帯端末でパケット・フィルタリングを通じて電力消耗を低減させるための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05187871A (zh) 一种基于nfc的移动终端数据传输电视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EP221932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between control point and at least one device in 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 system
CN102882769A (zh)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终端、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02014021A (zh) 一种控制数据链路通断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107389A1 (zh) 一种多媒体处理装置、多媒体处理服务器及其方法
KR20190047598A (ko)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49207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机顶盒自动控制方法
CN105827443A (zh) 网络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9981299B (zh) 唤醒方法和装置
CN104883719A (zh) 无输入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78606B (zh) 蓝牙设备远程通信方法、蓝牙设备及客户端
CN112738865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27745A1 (zh) 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203708381U (zh) 一种门口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
CN103384265B (zh) Gvrp协议的应用层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227979A (zh) 一种批量管理移动设备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780512A (zh) 一种即时应用消息处理方法及调制解调器
CN107251593B (zh) 数据包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6954191A (zh) 广播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063033A (zh) 基于电子设备互连的状态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