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2182B -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2182B
CN103902182B CN201410086047.4A CN201410086047A CN103902182B CN 103902182 B CN103902182 B CN 103902182B CN 201410086047 A CN201410086047 A CN 201410086047A CN 103902182 B CN103902182 B CN 103902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speed
filming apparatus
control
operational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60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2182A (zh
Inventor
底浩
张雷
王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0860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2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2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2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2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成像方向可调节的拍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该拍摄终端控制方法,使得用户无需调整终端位置,就可以轻松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并且无线移动终端上集成的摄像头的性能日渐提升,这使得无线移动终端成为日常生活中拍照、摄像的主要工具。
目前,常见的无线移动终端上所集成的摄像设备中,负责图像获取的摄像头,其位置与无线移动终端之间是相对固定,当需要对无线移动终端的不同方向进行拍照、摄像时,必须用户手动调整无线移动终端的位置,才能使得摄像头的朝向需要拍照的方向,完成取景。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成像方向可调节的拍摄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体图标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任意位置,且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为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在任意方向转动的区域大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第五种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八种、第九种、第十种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十四种或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第八种、第十三种或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第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同;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反;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之间夹角为预设角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复位指令;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复位指令,包括:判断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是否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当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时,生成复位指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十二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移动的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中至少包括: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后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包括所述显示屏上任意点;根据所述移动指令将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拍摄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成像方向可调节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操作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作指令;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触摸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一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移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第一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移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第二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2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力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第三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触摸频率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第四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或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是否等于预设触摸频率;第一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第一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重力感应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运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第五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运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第六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加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第七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七种、第八种、第九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运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是否等于预设加速度;第二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第二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按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三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二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按压力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第八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按压频率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第九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结合第二方面第十二种、第十三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是否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第三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第三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第四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第七种、第十二种或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指向方向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所述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复位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复位指令;复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复位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用于控制立体图标转动的控制信号,在立体图标转动的同时,与立体图标对应的拍摄装置会被带动着进行转动,最终实现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
所述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应用在终端上,在用户进行拍照或拍摄时,对于由于待拍摄的物体移动需要改变拍摄角度或其它需要改变拍摄角度的情况,无需转动终端,而可以通过控制位于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拍摄装置相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进行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终端转动受限制的情况,例如:为了防止手臂抖动影响拍摄质量,利用该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可以轻松应付。与相关技术相比,该拍摄终端控制方法,使得用户无需调整终端位置,就可以轻松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操作简单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立体图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立体图标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在终端上设置有相对所述终端可旋转的拍摄装置,拍摄装置旋转时,其成像方向可以随着改变。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获取操作指令。
操作指令是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例如:用户通过触摸屏或按键输入,也可以是根据用户控制产生的,例如:在终端内设置有重力感应器,当用户移动终端时,位于终端内的重力感应器随着终端的移动而感应到的。另外,还可以为用户输入的音频、视频和/或文字等。
在步骤S12中,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
在终端的显示屏上设置有一个立体图标,该立体图标与终端上的拍摄装置相关联,例如:当开启拍照或拍摄模式时,立体图标才会出现,并且当立体图标的转动时,对应的拍摄装置也会转动,例如:立体图标的转动方向与拍摄装置的转动方向一致,即立体图标向右转动,拍摄装置也向右转动。
立体图标可以显示于终端显示屏的任意位置,并且,立体图标与终端显示屏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设定距离,设定距离为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任意方向转动的区域大小。
控制信号用于控制与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目的是为了让立体图标转动时带动拍摄装置一起转动。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立体图标的一种示意图,图中,100为终端,101为立体图标,在图2中,立体图标101为一圆球,可选地,当拍摄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通常可以为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与终端显示屏所在平面垂直,并且朝向终端的正后方,另外,在该位置圆球的显示屏上投影的中心显示有一指示点102,这样每次当立体图标转动时,指示点102随着移动,通过指示点102在屏幕上的位置大致可以指示移动的方向以及距离。另外,可选地,在显示屏还可以设置有刻度线,如图2所示,在屏幕竖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一条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可以让用户更加清楚、直观地了解指示点102的移动距离,即立体图标的转动距离。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立体图标的另一种示意图,图中100为终端,101为立体图标,在图3中,立体图标101为一摇杆,并且摇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在360度范围内转动。可选地,当拍摄装置位于初始位置时,通常可以为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与终端的屏幕所在平面垂直,并且朝向终端的正后方,此时摇杆也垂直于显示屏。同样在本实施例中,当摇杆转动时,拍摄装置随之也会移动。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立体图标可以看做拍摄装置的虚拟操作手柄,并且立体图标与拍摄装置之间关系可以预先设置,例如:立体图标的转动方向与拍摄装置的转动方向可以相同。可选地,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加真实物理手柄的感受,立体图标的转动方向还可以与拍摄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立体图标的指向方向为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例如:当立体图标向左转动时,拍摄装置向右转动。并且立体图标的转动距离与拍摄装置的转动距离可以相同或成一定比例,立体图标的摆动速度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可以相同或成一定比例。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立体图标可以位于终端显示屏上的固定位置,如图2或图3中所示的位置。另外,立体图标还可以进行移动,在移动时,首先接收移动指令,在移动指令中可以包括:立体图标移动后的目标位置,这里目标位置可以为显示屏上任意点,然后根据移动指令将立体图标移动到目标位置。在具体应用时,用户可以点击立体图标固定时间,例如:1秒,然后立体图标才可以移动。
在步骤S13中,接收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由于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拍摄装置的转动,所以当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立体图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拍摄装置也进行转动,使得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改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控制方法,通过获取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用于控制立体图标转动的控制信号,在立体图标转动的同时,与立体图标对应的拍摄装置会被带动一起转动,最终实现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
该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应用在终端上,在用户进行拍照或拍摄时,对于由于待拍摄的物体移动需要改变拍摄角度或其它需要改变拍摄角度的情况,无需转动终端,而可以控制位于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拍摄装置相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进行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终端转动受限制的情况,例如:为了防止手臂抖动影响拍摄质量,利用该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可以轻松应付。与相关技术相比,该拍摄终端控制方法,使得用户无需调整终端位置,就可以轻松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操作简单方便。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拍摄控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1中,获取操作指令。
操作指令为终端上触摸屏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
在步骤S22中,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其它与触摸操作相关的信息都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23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在步骤中,预先设置的坐标系是以终端处于某一状态时为参考,以图2和图3为例,可以将图中终端放置的状态作为参考状态,那么预先设定的坐标系就可以如2和图3中所示的坐标轴确定的坐标系。预先设定的坐标系是为了避免当终端位置改变时,可以准确确定触摸操作的指向方向,避免出现指向方向错乱,例如,在图2或图3中,在触摸屏上向左滑动,可以确定指向方向为终端左侧边,而如果将终端从图2或图3所示状态顺时针旋转90度,此时在触摸屏上仍向左滑动,那么按照与设定的坐标系就可以确定指向方向为终端的底边,而非仍然指向终端的左侧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预先设置的坐标系仅是示例,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坐标系还可以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等与终端自身状态无关的坐标系,都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可以为移动轨迹的最终指向方向,也可以为移动轨迹中点的指向方向,移动轨迹中的点的指向方向是指该点与下一个点之间的移动方向。
在步骤S24中,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步骤S2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41中,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
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在步骤242中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步骤S24的细化步骤的作用是:当用户仅需要在某一个平面内控制拍摄装置摆动时,可以通过预先设置将其它方向上的操作锁定,避免其它方向上的操作对拍摄装置造成干扰。由于用户在触摸屏上操作的不确定性,无法严格要求用户完全按照某一条直线在触摸屏上操作,所以上述设置对于那些仅需要拍摄装置在水平面移动的情况尤其适用,例如:拍摄终端前方的全景照片。
在步骤S2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以立体图标的转动方向与拍摄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为例进行说明:触摸操作位于终端的触摸屏上,可以位于立体图标上,也可以为触摸屏的其它位置,当操作体在触摸屏上向左移动时,根据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立体图标可以随之向左移动,进而立体图标可以带动拍摄向左转动。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5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6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
在本步骤中,参考移动距离可以根据触摸屏的宽度设定,例如:将触摸屏的全部宽度或一半宽度设定为参考移动距离,当为参考移动距离触摸屏的全部宽度时,操作体在触摸屏上从中心向左移动到边缘,那么相应的拍摄装置也应从初始位置向左转动到最大限度。另外,参考移动距离还可以根据拍摄装置的转动距离设定,例如:拍摄装置的转动角度限定在0°~75°之间,那么参考移动距离可以与拍摄装置从零度向某一个固定方向转动到75°移动的距离之间可以为1:1的关系,也可以为其它比例关系。
参考移动距离可以设置一个,即在终端触摸屏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采用同一参考物。另外,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于触摸屏的左右方向设置一个参考移动距离,对于上下方向设置另外一个参考移动距离。
在步骤S27中,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这样在步骤S2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考虑到,当拍摄装置的转动角度较小时(即转动的距离较小),采用一个较小的第一摆动速度就可以实现,而当拍摄装置的转动角度较大时,例如:在水平面上,转动角度达到150°,可见,此时如果仍采用第一摆动速度,就会出现摆动速度太慢。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5英寸16:9的手机为例,其屏幕的尺寸约为10cm*7cm,参考移动距离可以设置为5cm,移动距离等级以0.5cm为梯度,拍摄装置成像方向的最大夹角为150°,如表1所示:
表1:
移动距离(cm) 移动距离等级 摆动速度(°/s)
0.5 1级 1°/s
1 2级 2°/s
1.5 3级 3°/s
2.0 4级 4°/s
2.5 5级 5°/s
3 6级 5.5°/s
3.5 7级 6°/s
4 8级 6.5°/s
4.5 9级 7°/s
5 10级 7.5°/s
通过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实现,当操作体在触摸屏上移动距离小时,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小,当操作体在触摸屏上移动距离大时,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也会增大。
该拍摄装置控制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对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进行控制,而且还可以从控制拍摄装置成像方向改变的操作指令中提取出其它信息,并利用提取到的这些信息对拍摄装置在改变成像方向过程中的摆动速度进行控制。
在上述步骤S26中,将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距离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进行关联,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操作体的移动速度、施力力度、触摸频率等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相关联。即在步骤S26中,还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相应的在步骤S27中,还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或者,在步骤S26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相应的在步骤S27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或者,在步骤S26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在步骤S27中,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
关于移动速度、施力力度、触摸频率的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关于移动距离的相关描述,并且关于移动速度、施力力度、触摸频率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立体图标转动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a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所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
当上述预设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或多个条件一起满足时,在步骤1b中,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在步骤1c中,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立体图标转动时,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a中,获取复位指令。
复位指令可以为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例如:在手机界面上显示有复位虚拟按钮,通过用户点击复位虚拟按钮,获取复位指令。
另外,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复位指令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例如:当立体图标带动拍摄装置转动到最大转动角度时,直接生成复位指令,产生拍摄装置碰撞后反弹会原位的真实效果,或者,设置一个预设的时间长度,当拍摄装置开始转动后进行计时,当判断计时时间等于预设的时间长度后,生成复位指令,再或者,还可以在预先设置的时间段内如果持续为接收到新的操作指令,同样可以生成复位指令。
在步骤2b中,根据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
复位控制信号的目的是控制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例如:初始位置,这样立体图标在转动时,可以带动拍摄装置同样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例如:同样为初始位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获取操作指令。
操作指令可以为设置终端内的重力感应器的感应到的指令,也可以是离体重力感应器感应到的指令。这里离体重力感应器是指与终端之间数据连接的重力感应器,特别是指与终端之间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相连接的重力感应器。
在具体应用中,离体重力感应器可以是与终端之间进行互动的玩具,例如:玩偶或汽车类玩具,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离体重力感应器还可以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物品中,例如:离体重力感应器可以植入到体育比赛使用的球中,比如:足球或乒乓球等,这样当观众携带有带有可旋转拍摄装置的终端在看台上进行拍摄时,就可以利用体育比赛中球的运动来控制拍摄装置的拍照方向,进而观众可以将该终端简单调整后即可固定,无需再持续调整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甚至,对于一些位于赛场旁边的用于直播或录像摄像装备,也可以同样采用所述拍摄装置控制方法。
在步骤S32中,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重力感应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其它与重力感应器相关的信息,例如海拔高度或离地面的高度等,都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33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预先设置的坐标系可以终端处于某一状态时为参考,以图2和图3为例,将图中终端放置的状态作为参考状态,那么预先设定的坐标系就可以如2和图3中所示的坐标轴确定的坐标系,另外,由于重力感应器是在立体空间内移动,而图2和图3仅示出了x轴和y轴,所以在图2和图3中,可以将插入纸面的方向作为z轴的方向。预先设定的坐标系是为了当终端位置改变时,可以准确确定触摸操作的指向方向,避免出现指向方向错乱,例如:在图2或图3中,在触摸屏上向左滑动,可以确定指向方向为终端左侧,而如果将终端从图2或图3所示状态顺时针旋转90度,此时在触摸屏上仍向左滑动,那么按照与设定的坐标系就可以确定指向方向为终端的底边,而非仍然指向终端的左侧。
通常情况下,重力感应器在z轴上的运动不参与控制拍摄装置的转动,而可以拍摄装置的焦距变化,例如:当离体重力感应器远离拍摄装置时,焦距可以拉长,以使得拍摄到的图片或图像更加清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预先设置的坐标系仅是示例,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先设置的坐标系还可以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等与终端自身状态无关的坐标系,都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可以为运动轨迹的最终指向方向,也可以为运动轨迹中点的指向方向,运动轨迹中的点的指向方向是指该点与下一个点之间的运动方向。
在步骤S34中,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参见步骤S24的细化步骤,在步骤S34中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时,同样可以先判断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并且只有当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才会生成相应方向控制信号。
在利用离体重力感应器时,上述判断尤其重要,主要原因是一些用户并不想接收离体重力感应器的一些特定方向上的运动,例如:以上述足球赛场为例,由于立体重力感应器位于足球内,并且随着足球在球场内移动时,可以带动终端上的拍摄装置随着一起转动,这是本公开所想要实现的效果。
但当足球被踢到高空时,此时位于足球内的重力感应器将会在竖直方向上有较大的变化,而以图2所示终端为例,当终端的y轴与地面垂直时,并且拍摄装置在y轴上与重力感应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相关联,那么就会出现足球的高度出现变化时,拍摄装置将会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大幅度的摆动,而通常由于观众离足球距离较远,并且位于球场的看台上方,当拍摄装置随着足球向上转动时,就会出现拍摄角度朝向天空,使得足球消失在拍摄装置的成像视野内。
为此,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可以将通过预先设置将其它方向上的操作锁定,避免其它方向上的操作对拍摄装置造成干扰。
在步骤S3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6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在本步骤中,参考运动距离可以根据重力感应器所能够运动的范围来确定,例如:对于与足球场相对应的参考运动距离,可以设置为足球场的最大长度,对于乒乓球场而言,参考运动距离将远小于与足球场对应的参考运动距离。
另外,参考运动距离还可以根据拍摄装置的转动距离设定,例如:拍摄装置的转动角度限定在0°~75°之间,那么参考运动距离可以与拍摄装置从零度向某一个固定方向转动到75°移动的距离之间可以为1:1的关系,也可以为其它比例关系。
参考运动距离可以设置一个,即在终端触摸屏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移动,采用同一参考物。另外,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对于终端的x轴和y轴分别设置一个参考运动距离,这种设置方式可以解决上述足球高度变化的情况,例如当观众的位置位于足球场中场延长线上时,此时拍摄装置左右方向上对应的参考运动距离可以为100米,即足球场的长度,而拍摄装置竖直方向上对应的参考运动距离可以设置为5-10米,即足球通常被提到的高度,那么这样就可以看到拍摄装置在左右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将大于在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避免足球在拍摄装置的视野中消失的问题。
在步骤S37中,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这样在步骤S3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详细描述,可参见上述步骤S27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在本公开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重力感应器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相关联。并且重力感应器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立体图标转动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a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该步骤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
当上述预设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或多个条件一起满足时,在步骤3b中,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在步骤3c中,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所述拍摄装置控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中,获取操作指令。
操作指令为用户通过按键输入的指令,这里按键可以为终端设备上设置的物理按键,也可以为终端上设置的虚拟按键。
在步骤S42中,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按压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其它示例性实施例中,其它与按键相关的信息都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步骤S43中,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
预设按键可以是终端上出厂设定的用于指示方向的按键,例如:手机上的五向按键,也可以为用户在终端自行设定的用于指示方向的按键。
对于没有设置特定的指向方向按键的情况,还可以根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指向方向,例如:将手机键盘沿横向和竖向的中线,将手机的键盘分为四个区域,同一区域的按键被按压后对应的指向方向相同,不同区域的按键被按压后对应的指向方向不同。
另外,还可以不在手机键盘上设置一个固定的区域分割线,而是可以根据同时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或连续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再或者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指向方向,例如:对于全键盘手机,位于手机右上方的至少两个按键被按压后,指示方向为与手机右上方相一致。
在步骤S44中,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在步骤S4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6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
在步骤S47中,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这样在步骤S45中:接收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根据方向控制信号和速度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关于参考按压力度、按压等级以及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可参见上述图5和图7中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按键按压特点,可以类推得到。
此外在实施例中,还可将按键被按压的按压频率等与拍摄装置的摆动速度相关联。
在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立体图标转动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a中,判断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在该步骤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
当上述预设条件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或多个条件一起满足时,在步骤4b中,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在步骤4c中,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停止转动信号控制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拍摄装置控制装置示意图。参照图10,该装置包括:操作指令获取单元11、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
该操作指令获取单元11被配置为获取操作指令;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
控制单元13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获取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生成用于控制立体图标转动的控制信号,在立体图标转动的同时,与立体图标对应的拍摄装置会被带动着进行转动,最终实现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
该拍摄装置控制装置应用在终端上,在用户进行拍照或拍摄时,对于由于待拍摄的物体移动需要改变拍摄角度或其它需要改变拍摄角度的情况,无需转动终端,而可以控制位于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拍摄装置相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进行改变,尤其是对于一些终端转动受限制的情况,例如:为了防止手臂抖动影响拍摄质量,利用该拍摄装置控制装置,可以轻松应付。与相关技术相比,该拍摄终端控制装置,使得用户无需调整终端位置,就可以轻松改变拍摄装置的成像方向,操作简单方便。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可以包括:触摸信息获取单元、第一指向方向确定单元和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触摸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一指向方向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移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一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移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
第一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移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二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移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
第二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力度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三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力度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
第三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触摸频率等级确定单元和第四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触摸频率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
第四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第一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和第一停止控制单元。
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移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是否等于预设触摸频率;
第一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一停止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在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可以包括:重力感应信息获取单元、第二指向方向确定单元和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重力感应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二指向方向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在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运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五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运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
第五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运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和第六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运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
第六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加速度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七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加速度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
第七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第二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和第二停止控制单元。
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运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是否等于预设加速度;
第二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二停止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可以包括:按压信息获取单元、第三指向方向确定单元和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按压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三指向方向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
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按压力度等级确定单元和第八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按压力度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
第八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按压频率等级确定单元和第九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按压频率等级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
第九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还可以包括:第三判断单元、第三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和第三停止控制单元。
第三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按压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是否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
第三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三停止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信号生成单元12可以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第四指向方向确定单元和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
信息获取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
第四指向方向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
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可以包括:指向方向判断单元。
指向方向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
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所述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在本公开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复位指令获取单元、复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和复位控制单元。
复位指令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复位指令;
复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复位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于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复位指令获取单元可以包括:操作指令判断单元和复位指令生成单元。
操作指令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是否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
复位指令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当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时,生成复位指令。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800的框图。例如,终端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操作指令;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可选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可选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可选地,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包括:判断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当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根据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同;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反;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之间夹角为预设角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复位指令;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可选地,所述获取复位指令,包括:判断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是否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当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时,生成复位指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的移动的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中至少包括: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后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包括所述显示屏上任意点;根据所述移动指令将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1)

1.一种拍摄装置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成像方向可调节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
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获取复位指令;
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标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的任意位置,且与所述显示屏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设定距离,所述设定距离为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在任意方向转动的区域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
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
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
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还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
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
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
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
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3、9、14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包括:
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
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同;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相反;或,所述目标成像方向与所述指向方向之间夹角为预设角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复位指令,包括:
判断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是否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
当在预先设置时间段内未获取到所述操作指令时,生成复位指令。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移动的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中至少包括: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后的目标位置,所述目标位置包括所述显示屏上任意点;
根据所述移动指令将所述立体图标移动到所述目标位置。
23.一种拍摄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设置有成像方向可调节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操作指令;
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复位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复位指令;
复位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复位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触摸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触摸信息,所述触摸信息包括:触摸屏上操作体的移动方向、移动轨迹、移动距离、移动速度、施力力度以及触摸频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一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移动方向或移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移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距离确定所述移动距离的移动距离等级;
第一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移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移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移动速度确定所述移动速度的移动速度等级;
第二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移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力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力度确定所述施力力度的力度等级;
第三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触摸频率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触摸频率确定所述触摸频率的触摸频率等级;
第四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预先设置的触摸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29.根据权利要求24-2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移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是否等于预设触摸频率;
第一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移动方向等于预设移动方向;和/或,所述移动轨迹等于预设移动轨迹;和/或,所述移动距离等于预设移动距离,和/或,所述移动速度等于预设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施力力度等于预设施力力度,和/或,所述触摸频率等于预设触摸频率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一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重力感应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重力感应信息,所述重力感应信息包括:重力感应器在空间中的运动方向、运动轨迹、运动距离、运动速度以及加速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二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坐标系确定所述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指向方向;
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运动距离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距离确定所述运动距离的运动距离等级;
第五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运动距离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运动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运动速度确定所述运动速度的运动速度等级;
第六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运动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加速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加速度确定所述加速度的加速度等级;
第七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加速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34.根据权利要求30-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运动方向是否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是否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是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是否等于预设加速度;
第二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运动方向等于预设运动方向;和/或,所述运动轨迹等于预设运动轨迹;和/或,所述运动距离等于预设运动距离,和/或,所述运动速度等于预设运动速度,和/或,所述加速度等于预设加速度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二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3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按压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按压信息,所述按压信息包括:按键的按压力度、按压频率、被按压按键的名称、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第三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被按压按键是否为预设按键、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相对位置、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指向方向;
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按压力度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力度确定所述按压力度的按压力度等级;
第八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按压力度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还包括:
按压频率等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参考按压频率确定所述按压频率的按压频率等级;
第九速度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按压频率等级与摆动速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速度控制信号,所述速度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摆动的速度。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按压力度是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是否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是否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为预设位置;
第三停止转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按压力度等于预设按压力度;和/或,所述按压频率等于预设按压频率;和/或,被按压按键为停止转动按键,和/或,被按压按键位于所有按键中的预设区域,和/或,同时或连续或间隔被按压的至少两个按键之间的相对位置为预设位置时,生成停止转动信号,所述停止转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装置停止转动;
第三停止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根据所述停止转动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停止转动。
3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操作指令获取与所述操作指令相对应的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
第四指向方向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音频信息、视频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确定指向方向;
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所述方向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带动所述拍摄装置朝向目标成像方向。
40.根据权利要求24、30、35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包括:
指向方向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向方向是否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
当所述指向方向为预先设置的指向方向时,所述第一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二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第三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或第四方向控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指向方向生成方向控制信号。
4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生成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于所述终端显示屏上的、与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进行转动,所述立体图标的转动对应所述拍摄装置的转动;
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在所述显示屏上转动与所述拍摄装置对应的立体图标;
获取复位指令;
根据所述复位指令生成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以使得拍摄装置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接收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复位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立体图标转动到预先设定位置。
CN201410086047.4A 2014-03-10 2014-03-10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103902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6047.4A CN103902182B (zh) 2014-03-10 2014-03-10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6047.4A CN103902182B (zh) 2014-03-10 2014-03-10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2182A CN103902182A (zh) 2014-07-02
CN103902182B true CN103902182B (zh) 2017-07-14

Family

ID=50993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6047.4A Active CN103902182B (zh) 2014-03-10 2014-03-10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2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0887A (zh) * 2014-12-25 2015-03-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的远程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793887B (zh) * 2015-04-29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双摄像头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020821B (zh) * 2017-12-27 2021-06-08 成都锐芯盛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控阵雷达天线波束控制电路检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339A (zh) * 2003-01-11 2004-08-04 ���ǵ�����ʽ���� 用于调节便携式终端内的照相机拍摄角度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22189A2 (en) * 2005-05-10 2006-11-16 Stafford Gregory 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apturing digital images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and venues
NO332170B1 (no) * 2009-10-14 2012-07-16 Cisco Systems Int Sarl Anordning og fremgangsmate for kamerakontroll
US20110142428A1 (en) * 2009-12-10 2011-06-1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dia control arrangement
US10560621B2 (en) * 2010-11-19 2020-02-11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networked camera
CN102566603A (zh) * 2012-02-29 2012-07-11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球型摄像机的定位架构及定位方法
CN103581532B (zh) * 2012-07-24 2018-06-05 合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手持装置操控镜头信号拍摄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3581509B (zh) * 2012-07-24 2017-06-09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结构及其摄像装置
CN103002083B (zh) * 2012-11-22 2016-12-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3108170A (zh) * 2013-02-28 2013-05-15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云台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442168B (zh) * 2013-04-18 2018-01-30 录可系统公司 控制终端摄像头的外部设备及其系统和方法
CN103336534A (zh) * 2013-06-07 2013-10-0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监控终端的触摸屏上进行云台摄像机控制的方法
CN103324197A (zh) * 2013-06-26 2013-09-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语音控制多用途智能服务机器人
CN103425433A (zh) * 2013-09-04 2013-12-04 广州小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人机界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8339A (zh) * 2003-01-11 2004-08-04 ���ǵ�����ʽ���� 用于调节便携式终端内的照相机拍摄角度的装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2182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8431B (zh) 包括显示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控制此类设备的方法
WO2021000708A1 (zh) 健身教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69307A (zh) 一种增强现实交互方法及设备
EP3848773A1 (en) Smart glob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7800945A (zh) 全景拍照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00359079A1 (en) Augmented real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EP2896200B1 (en) Augmented real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519097A (zh) 用于显示画中画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6559696A (zh)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389957A (zh) 可穿戴设备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10045B (zh) 目标区域的人数估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450736A (zh) 与虚拟现实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03924B1 (ko) 관람위치 변경이 가능한 가상현실안경을 포함하는 가상현실 시스템
CN107707817A (zh) 一种视频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349038B (zh) 启用全景拍摄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731599A (zh) 拍照方法及相机
KR102575196B1 (ko) 촬영 방법, 촬영 장치, 전자기기 및 저장매체
US20190197666A1 (en) Receiving and displaying sensor data on a substantially spherical surface of a display device
CN103902182B (zh) 拍摄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3365085B (zh) 一种直播视频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385614A (zh) 画面合成方法及装置
CN109120800A (zh) 一种应用程序图标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JPWO201509825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記録媒体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0087277A (ja) 動画合成装置、動画合成方法及び動画合成プログラム
US20160344946A1 (en) Scree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