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01985B -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01985B
CN103901985B CN201410103797.8A CN201410103797A CN103901985B CN 103901985 B CN103901985 B CN 103901985B CN 201410103797 A CN201410103797 A CN 201410103797A CN 103901985 B CN103901985 B CN 103901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quid
cold terminal
water return
retur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3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01985A (zh
Inventor
权晨飞
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3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01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01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1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01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01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包括:第一液冷终端、第二液冷终端、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第二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第一阀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接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路,输出端通过第二阀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接第一回水管路和第二回水管路;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第三阀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接第一供水管和第二供水管路,输出端通过第四阀门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接第一回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集装箱数据中心。采用本发明,可提高集装箱数据中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集装箱数据中心通过把数据中心配置在集装箱内,并配置很多机架式服务器来进行数据处理,其具备占地面积小,可容纳高密度计算设备,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Effectiveness,简称PUE)低,能快速部署,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等优点。为了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稳定工作,现有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一般采用液冷方式制冷。因此要求液冷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如IDS1000集装箱数据中心在系统满负荷运行时,只要液冷系统停止制冷三十秒钟左右,服务器就会因高温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液体冷却系统的重要程度很高,一定程度上已接近供配电系统。
现有技术中的单管路液冷系统不支持主管路一级阀在线更换,不满足Tier III、Tier IV等级要求。因此可靠性较差,无法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在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可提高集装箱数据中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可包括:
第一液冷终端、第二液冷终端、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第二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五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之间的第六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第七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之间的第八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九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第十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之间的第十一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第十二阀门。
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起点的第一供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水管路起点的第二供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终点的第一回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终点的第二回水总阀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三通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实施方式所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第五阀门或第八阀门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和第一回水总阀门。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或第二回水管路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和第二回水总阀门。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阀门或第二阀门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二供水总阀门和第二回水总阀门。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阀门或第四阀门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一供水总阀门和第一回水总阀门或者关闭所述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更换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一回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二回水总阀门。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可包括:
集装箱、数据中心及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液冷系统;
所述数据中心和所述液冷系统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液冷系统中的液冷终端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的工作区域,用于为所述数据中心散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配置单个液冷终端同时与两路供水管路及两路回水管路连接,且可以根据备份的需要灵活配置两组供回水管路与液冷终端的连通状况,提高了液冷终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为集装箱数据中心提高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液冷系统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液冷系统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6是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液冷系统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为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系统包括:
第一液冷终端1、第二液冷终端2、第一供水管路11、第一回水管路12、第二供水管路21、第二回水管路22、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30及第四阀门40;
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11,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
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11,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阀门4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四阀门4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30和第四阀门40均为三通阀门。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液冷系统,对于每个液冷终端,供水可以连通两条独立水源的管路供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仅一条管路处于供水状态,另一条管路作为备份供水使用。当然,也可以由两条独立水源的管道同时供水,两条管道互为备份,回水管路的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配置单个液冷终端同时与两路供水管路及两路回水管路连接,且可以根据备份的需要灵活配置两组供回水管路与液冷终端的连通状况,提高了液冷终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为集装箱数据中心提高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请参照图2,为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系统包括:
第一液冷终端1、第二液冷终端2、第一供水管路11、第一回水管路12、第二供水管路21、第二回水管路22、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30及第四阀门40;
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11,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阀门1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
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11,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三阀门3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阀门40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四阀门40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和所述第一阀门10之间的第五阀门50;
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10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之间的第六阀门60;
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20之间的第七阀门70;
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20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之间的第八阀门80;
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30与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九阀门90;
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阀门40之间的第十阀门100;
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40与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之间的第十一阀门110;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与所述第三阀门30之间的第十二阀门120。
可选地,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起点的第一供水总阀门111;
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起点的第二供水总阀门211;
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终点的第一回水总阀门121;
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终点的第二回水总阀门221。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20、第三阀门30和第四阀门40均为三通阀门。
通过增加各种支路阀门以及总阀门,提高了整个管理系统的灵活性,便于局部出现问题时,对整个液冷系统进行调整和维护。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液冷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S30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S30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S304,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
由于供水可以连通两条独立水源的管路供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仅一条管路处于供水状态,另一条管路作为备份供水使用。当然,也可以由两条独立水源的管道同时供水,两条管道互为备份,回水管理的原理类似,从而实现两组供回水管路备份的效果。
下面结合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4,为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图中“T”字型图标表示关闭此处阀门,截断管路。
若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第一回水管路12、第五阀门50或第八阀门80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10,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0,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111和第一回水总阀门121。
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或第二回水管路22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30,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40,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211和第二回水总阀门221。
请参照图5,为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若所述第一阀门10或第二阀门20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30,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40,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关闭所述第五阀门50、第六阀门60、第七阀门70、第八阀门80、第二供水总阀门211和第二回水总阀门221。
若所述第三阀门30或第四阀门40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10,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0,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关闭所述第九阀门90、第十阀门100、第一供水总阀门111和第一回水总阀门121或者关闭所述第九阀门90、第十阀门100、第十一阀门110和第十二阀门120。
请参照图6,为是使用本发明控制方法控制图2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当更换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10,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111;
当更换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0,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关闭所述第一回水总阀门121;
当更换所述第二供水管路21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三阀门30,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11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211;
当更换所述第二回水管路22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四阀门40,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12,关闭所述第二回水总阀门221。
结合图4-图6所示的状态图,可了解在出现各种异常状况时对整个液冷系统的控制调节方法,确保在部分管路或阀门出现问题时,整个液冷系统仍然能维持液冷终端的正常工作,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维持在合适的温度下工作。
请参照图7,本发明实施例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组成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数据中心包括:
集装箱500、数据中心600及如本发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的第一至第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冷系统700;
所述数据中心600和所述液冷系统700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500内,所述液冷系统700中的液冷终端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600的工作区域,用于为所述数据中心600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配置单个液冷终端同时与两路供水管路及两路回水管路连接,且可以根据备份的需要灵活配置两组供回水管路与液冷终端的连通状况,提高了液冷终端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为集装箱数据中心提高良好的散热效果,从而确保集装箱数据中心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液冷终端、第二液冷终端、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第二供水管路、第二回水管路、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且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供水管,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三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一支路接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且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四阀门的第二支路接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五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之间的第六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第七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之间的第八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九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四阀门之间的第十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四阀门与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之间的第十一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所述第三阀门之间的第十二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起点的第一供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水管路起点的第二供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一回水管路终点的第一回水总阀门;
设置在所述第二回水管路终点的第二回水总阀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三通阀门。
5.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
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
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连通或隔断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供水管路、第一回水管路、第五阀门或第八阀门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和第一回水总阀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供水管路或第二回水管路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和第二回水总阀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阀门或第二阀门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第二供水总阀门和第二回水总阀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三阀门或第四阀门中至少一个出现故障,则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一供水总阀门和第一回水总阀门或者关闭所述第九阀门、第十阀门、第十一阀门和第十二阀门。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更换所述第一供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连通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一供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一回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二阀门,连通所述第一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一回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三阀门,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入端,关闭所述第二供水总阀门;
当更换所述第二回水管路与支路的连接段管路时,控制所述第四阀门,连通所述第二液冷终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回水管路,关闭所述第二回水总阀门。
11.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数据中心及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
所述数据中心和所述液冷系统均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所述液冷系统中的液冷终端放置在所述数据中心的工作区域,用于为所述数据中心散热。
CN201410103797.8A 2014-03-19 2014-03-19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Active CN103901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3797.8A CN103901985B (zh) 2014-03-19 2014-03-19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3797.8A CN103901985B (zh) 2014-03-19 2014-03-19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1985A CN103901985A (zh) 2014-07-02
CN103901985B true CN103901985B (zh) 2017-06-06

Family

ID=5099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3797.8A Active CN103901985B (zh) 2014-03-19 2014-03-19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01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5101B (zh) * 2015-12-11 2018-11-20 深圳市共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冷冻水空调系统
CN108954614A (zh) * 2018-08-02 2018-12-0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模块数据中心的双端头直接供水回路
CN113271747B (zh) * 2020-02-14 2023-02-2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和数据中心
CN114183859B (zh) * 2021-12-10 2022-12-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蓄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329A (zh) * 2003-12-03 2005-06-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冷却多个电子设备子系统的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01501599A (zh) * 2006-06-01 2009-08-05 谷歌公司 模块化计算环境
CN102695404A (zh) * 2012-06-05 2012-09-26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机柜
CN103190208A (zh) * 2010-10-29 2013-07-0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冷却剂供应管线的液冷数据中心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5329A (zh) * 2003-12-03 2005-06-08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冷却多个电子设备子系统的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01501599A (zh) * 2006-06-01 2009-08-05 谷歌公司 模块化计算环境
CN103190208A (zh) * 2010-10-29 2013-07-0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具有冷却剂供应管线的液冷数据中心
CN102695404A (zh) * 2012-06-05 2012-09-26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液冷系统及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01985A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1985B (zh) 集装箱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控制方法及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3340497U (zh) 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CN103806704A (zh) 一种带有封闭通道的模块化的数据中心机房
CN107781935B (zh) 供冷系统
US10966353B2 (en) Centralized cooling system for data center
CN103510728A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和一种集装箱
CN101593082A (zh) 一种管理存储设备电源电路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
CN103528168A (zh) 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主机及空调系统
CN207422534U (zh) 供冷系统
CN103984390B (zh) 一种刀片及刀片服务器
CN203452412U (zh) 一种集装箱数据中心和一种集装箱
CN208346820U (zh) 一种大坝混凝土冷却通水系统
CN104613703A (zh) 冷却水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2156421B (zh) 应用于cng加气机的全自动控制系统
CN207008445U (zh) 机组控制系统
CN107783726A (zh) 存储系统和存储系统中传输信号的方法
CN106852093A (zh)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及其空调管路系统
CN101799781A (zh) 一种集成式双机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987468A (zh) 机房应急制冷装置
CN107450632A (zh) 机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17737393U (zh) 一种消防水池蓄冷系统
CN104572488A (zh) 内存管理方法、内存管理装置和终端
CN111795599B (zh) 冷液换热系统和液冷系统
CN206695333U (zh) 一种数据机房温度波动控制系统
CN207881050U (zh) Idc机房内冷冻水型精密空调的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