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8671A - 针织横机 - Google Patents

针织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8671A
CN103898671A CN201310481408.0A CN201310481408A CN103898671A CN 103898671 A CN103898671 A CN 103898671A CN 201310481408 A CN201310481408 A CN 201310481408A CN 103898671 A CN103898671 A CN 103898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pin
triangle
sheet
guid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1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814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98671A/zh
Priority to CN201480060538.XA priority patent/CN10593454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6749 priority patent/WO201504892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898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86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6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04B15/36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needle beds in V-formation
    • D04B15/365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two needle beds in V-formation with provision for loop transfer from one needle bed to the oth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0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织横机,栅板上部分三角系统为成圈区,设置成圈针通道D、移圈针通道C、集圈针通道E和接圈针通道F。各通道间由移圈三角18和集圈三角16、16’之间的出没互换实现功能转换。栅板下部分三角系统为选针区,采用了单级直选直挺工作方式,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A和集圈(接圈)挺针槽B。在花型的编织过程中,由集圈三角16和压针三角15配合,对不织针进行无分级单次压埋,避免多级压针带来的磨损。挺针三角115的挺针面115d和下针面115e为一体流线导针面,挺针过程不会出现卡针、撞针等现象。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故障概率低,支持多功能编织。

Description

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横机。 
技术背景
现有针织横机,针床的槽中通常装置有织针、与织针连接的挺针片、用于向挺针片传递压着力的压针片和控制压针片的选针片,挺针片的针杆有弹性,压针片设置在挺针片的上面,用于向挺针片传递压力。在进行花型编织时,需要功能三角之间的相互出没转换或移动,以及织针在不同的编织位置选择性地中断或恢复工作。采用的方法是:由多段选针器在需要的位置选取选针片,选针片推动压针片进入不同功能的压针三角的对应槽,由不同功能的压针三角向进入该功能槽的压针片施加压力,压针片再向挺针片传递压力,迫使挺针片发生弹性弯曲,其上的片踵沉入针槽,中断工作,压针三角通过后挺针片踵弹出针槽,恢复工作,依此实现花型编织功能。 
根据功能的不同,压针三角一般有多个,分别为不织压针三角、集圈压针三角和接圈压针三角。工作中,每一压针三角都需要对相应功能的挺针片持续施压,以克制其弹性,且这一压制力在相同的功能的每一行都需要重复地给予,故会有克制挺针片弹力所带来的阻力和势能影响,以及反复赋力过程中造成的接触磨损,产生负面效应。 
在往复的编织行中,每行的选针过程都需要多个选针三角之间转换,对选针片规定不同的工作位置,转换所需要的驱动能源是由吸附在导轨上的磁铁产生的摩擦阻力提供的,这种转换方式带来了能量消耗和磨损,且容易引起机械故障。 
为使挺针片获得适当的弹性,其尺寸往往需要设计得较大,使得与之配合工作的栅板和针床也相应地体积增大,且控制部件较为复杂,这也相应地使制造成本增加。 
这种结构的系统在工作时,其选针步骤较为复杂,先由选针起针三角推动被选选针片,选针片再推动压针片,使其进入相应功能的压针位,由压针三角对压针片施加压力,压针片再将这一压力传递到挺针片的弹力杆体,使其上的针踵因针杆发生弹性弯曲而沉入针槽,完成选针。这一过程需要较多的控制部件和机械能势转换,容易引发故障,甚至会出现卡针、撞针现象。 
现有横机的翻针动作中,偶尔会有不开舌的空接圈针进入移圈针的扩圈片,由于机械误差等因素而使原本应由线圈推开的针舌无法可靠打开,线圈不能进入针勾,造成翻针漏针现象,影响织物质量。 
在多段多级选针方式的系统中,因其选针刀片是在磁场的控制下做机械摆动实现选针的,故容易受飞絮和自身机械因素的影响出现选针刀卡滞的现象,选针速度也因刀片摆动频率存在的相滞而受到限制。多刀选针器故障概率较高,磨损也较严重,使用寿命不高,影响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单段多级脉冲选针系统中,单段脉冲选针器的应用一定程度地克服了选针方式的不足,但其针床组件和三角系统并没得到简化,部件仍较多,且体积较大,制造和使用成本较高,生产应用中存在收益不高的矛盾。 
有横机设计人员推出了成本低廉的简易系统横机。这种横机采用多段单级选针方式,取消了挺针片和压针片的应用,使针床组件得以简化,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横机却因减少了工作部件而不具备对不编织针的压沉功能,故无法实现三功位编织,功能受到了限制,且多段选针的缺陷依然存在,效率和性能也都因此受到影响,降低了对需求的适应性。 
近年来应用的横机高位罗拉,虽然制造成本得到降低,安装也较方便,但因其是半滑动转动牵拉方式,转动摩擦和阻尼系数较大,致使驱动功率消耗大、使用时限不高。 
为解决现有横机存在的不足,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栅板组件、针床组件、选针器组件和罗拉组件。 
所述的栅板组件的上部分三角系统组成成圈编织区,下部分三角系统组成挺针区。上部分成圈区分别设置有成圈导针通道、移圈导针通道、集圈导针通道和接圈导针通道。下部分挺针区设置有功能对应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和集圈(接圈)挺针槽。 
所述的针床组件,对置于栅板下侧。针床组件设置有横向排列的若干个相邻针槽和成圈齿口,针槽内装置着与栅板功能区相对应的可移动工作的复合针和选针片,复合针对应于栅板的成圈区,选针片对应于栅板的挺针区。针片的片踵凸出针板,与栅板三角系统的走针槽相切入,依靠栅板相对于针床的移动使针踵与三角发生作用,引导织针沿其导针槽移动实现编织动作。本发明横机的复合针和选针片的针踵可在外力作用下沿针槽的深度方向做凸出或沉没移动。编织过程中,以针踵切入或脱离三角系统导针槽来实现编织或中止编织。 
所述的选针器组件,固定于栅板底部。选针器的磁性导针面与设置于其底部的磁性导针块之间形成选针通道,选针器随栅板移动时,选针片尾依次通过选针通道。此时,选针器磁性导针面吸引选针片的片尾沿其磁性导针面移动,在经至磁性选针口时,或因选针口的有磁而使选针片继续沿其导针面移动,进而与三角系统发生作用,推动织针进入三角系统的相应功能针槽,完成编织动作;或因退磁线圈对选针口的退磁,而使选针片向导针块的磁引导面发生跳转,进而受导针块的磁性导针斜面引导沉入针槽,退出工作。 
所述的罗拉组件,设置在针床下面,对编织物以同步滚动牵拉方式实施牵拉。 
本发明横机具有以下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横机,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小型化、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功能齐全的栅板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栅板组件,上部分三角系统为成圈区,分别设置成圈导针通道、移圈导针通道、集圈导针通道和接圈导针通道。构成这些导针通道是由移圈三角和集圈三角之间的相互出没互换实现的。集圈三角凸出基板时,组成成圈针通道和集圈针通道,移圈三角凸出基板时,组成移圈针通道和接圈针通道。编织过程中,在对织针的针槽间转换、中断或退出的处理上,采用了无分级单次压埋方案,由集圈三角和压针三角配合,对不工作织针进行单次压 埋,复合织针受力发生折弯并自保持在针槽内,实现织针在针槽之间的过度或中止工作。采用单次压埋方式避免了多级压针带来的磨损和不稳定问题,三角结构和控制简单,磨损小,故障概率低。 
所述的栅板组件,下部分三角系统为挺针区,采用单级直挺方式,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和集圈(接圈)挺针槽。成圈(移圈)挺针槽对应于成圈(移圈)选针器,集圈(接圈)挺针槽对应于集圈(接圈)选针器,通过选针器的选取,使被选选针片进入相应挺针槽,直接推动织针进入相应的功能槽,完成相应的功能。本发明的挺针三角为独立的一体设计,结构简单,挺针面流畅,挺针过程不会出现卡针、撞针等现象,运行稳定。 
所述的栅板组件,支持多功能多花型的编织。并且,在同样的编织行中,本发明栅板自身的最低编织行程相对较小,等效减小了编织行的行程宽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编织效率。 
本发明的横机,其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型化、使用经济的针床组件。包括具有自保持特性的可折弯复合针,其特征是: 
所述的针床组件,采用直选直挺针方式所需的针床工作部件少,省弃了转换步骤,各部件组装方便,可维护性强,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所述的针床组件,沉降片移动地安装于针槽和齿片的一侧,由齿片、针槽插片和填撑片为沉降片限定安装空隙,沉降片与针槽一体安装,结构紧凑,可使横机小型化,提高对功能扩展和控制的适应性。 
所述的复合针,由舌针、踵片和弹性扣销组成,舌针和片踵由连接踵相连接,弹性扣销装置在踵片提供的槽内,其弹性凸面抵触于舌针的连接踵,复合针可在弹性扣销的弹力作用下保持扣合状态稳定。当踵片受外力的作用达到设定值时,复合针可在以连接踵为旋转圆心的曲面内呈有限折弯,从扣合状态转换为折弯状态,扣合状态时,踵片与舌针工作面相平行,片踵可以凸出针槽而参与编织,折弯状态时,片踵可以沉入针槽而休止工作。 
所述的复合针,由于其具有自保持特性,故在从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状态时必须借助外力。复合针的这一特性避开了弹性挺针片需要重复赋力控制其回弹的问题,使相应的控制得以简化,并可以降低磨损,减少故障。 
所述的复合针,在舌针扩圈片与对应的针体处设置接圈针舌助开凸点,其对置助开凸点的距离较窄,这一距离只能通过舌针的针勾而不能通过较宽的针舌,翻针时,舌针的针勾对应助开凸点进入扩圈片,若有针舌一同进入扩圈片时,随移圈针的上升,助开凸点会推开针舌,使移圈针上的线圈落入接圈针针勾,从而控制翻针漏针现象。 
所述的复合针,其安装空间可以通过固定于槽壁的垫片而得到精确的限制。 
本发明的横机,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选针频率高、工作稳定、磨损小、寿命长的磁脉动单段选针器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选针器组件,固定于栅板底部。其外壳的腔内装置有E型导磁体组件,退磁线圈绕于E型导磁体的中间体上,中间体的一端为选针口。E型导磁组件设置为对应的双组, 双组之间设置有永磁体和隔离晶体,其一端形成磁性导针面。选针器底侧设置有与E型磁导针面相对的磁性导针块,选针器的磁性导针面与磁性导针块之间形成选针通道。静态下,选针器的磁性导针面的磁性约等于磁性导针块上的磁性。选针时,选针片依次通过选针通道,受E型导磁组件的磁性吸引沿其导针面移动,当进入选针口与磁性导针块的对应区时,E型导磁组件的磁场和磁性导针块的磁场同时作用于选针片。此时,如果退磁线圈获得一反向磁场电流,选针片会因选针口失磁而向对应的磁性导针块跳转,并受其吸引沿其导针面沉入针槽,退出工作。 
所述的选针器组件,选针片在选针轨迹之间的跳转距离较短,且选针过程的磁势无需换能,故可以获得较高的选针频率和选针精度。选针片与隔离晶体的平面接触阻力和磨损较小,可以使选针器得到更高的工作寿命,且避免了机械选针容易造成卡滞的现象。在选针电流退磁回路中采用了恒磁间接传导,并设置了反向磁场的泄磁回路,可以取得较理想的退磁效果,使选针稳定性得到保障。由于采用了工作针静态选取方式,从而使选针功耗得到限制。在选针片脱离选针器的磁性区时采用了点结式释放,可以减小选针器磁钢对选针片脱离时的吸引力,降低运行功耗。在偶发或意外的断电事件中,本发明的横机选针方式能够较好的保护现场,支持工序的衔接性恢复。 
本发明的横机,目的之四是提供一种工作稳定灵活、磨损小、寿命长的罗拉组件,其特征是: 
所述的罗拉组件,环筒形同步牵拉带的内侧叠列设置有顶转动棒、中间传动棒和主转动棒。各转动棒的两端穿套在支撑块的对应圆孔内,组成可转动的组体,主转动棒在齿轮箱组的驱动下依次驱动同步牵拉带、中间传动棒、顶转动棒做同步转动,转动组体呈双组对置安装,编织物通过其双组之间,由其相向转动形成的摩擦拉力对编织物实施牵拉。 
所述的罗拉组件,环筒形同步牵拉带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等距塑胶同步齿,同步牵拉带的中间设有线筋层。顶转动棒、中间传动棒、主转动棒分别设有若干与同步牵拉带的塑胶同步齿等同距离的同步齿,各同步齿之间相互咬合,同步齿与同步牵拉带的塑胶同步齿相咬合,实现同步滚动式牵拉。本发明的罗拉摩擦和阻尼系数小,所需驱动功率小、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控制部件少、磨损小、功能齐全、故障概率低、工作稳定、运行功耗低、噪音低、工作效率高,整体无卡点,不会出现卡针、撞针现象,制造成本低。 
2、本发明的横机,针床结构简单、体积小、部件少、磨损小、工作消耗少,可以节约运行成本和制造成本。 
3、本发明的横机,选针器结构简单、磨损小、选针速度快、功耗小、制造容易、寿命长、机械噪音小、工作可靠,可以提高编织效率。 
4、本发明的横机,罗拉结构简单、转动灵活稳定、驱动功耗小、磨损和阻尼系数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横机的栅板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横机编织状态中成圈针迹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横机编织状态中集圈针迹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横机编织状态中3功位针迹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横机翻针状态中移圈针迹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横机翻针状态中接圈针迹示意图; 
图2(f)为本发明横机翻针状态中对翻针3功位针迹示意图; 
图2(g)为本发明横机翻针状态中分针针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横机的栅板部分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横机的栅板部分三角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横机的栅板部分三角支架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基床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齿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塞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沉降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复合织针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复合织针的弯曲状态示意图; 
图12(a)、(b)、(c)为本发明横机编织中的接圈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针槽插片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选针片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16(a)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b)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中E型磁回路结构示意图; 
图16(c)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中E型磁回路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a)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7(b)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选针器外观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中导针底座顶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0(a)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双系统的中间选针器外观示意图; 
图20(b)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双系统的中间选针器结构示意图; 
图21(a)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双系统的中间选针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1(b)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双系统的中间选针底座外观示意图; 
图22、图23为本发明横机的罗拉组件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横机的罗拉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和功能进行详细说明。 
栅板组件 
图1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栅板组件,包括基板10,和安装于基板上的三角系统,分别设置有固定的回针三角11、11′,上护针三角12、12′,压埋针三角15、15′,移圈导针三角17,接圈限位三角19,中间限位三角110,中间回针三角111,下护针三角112、112′,下复位三角113、113′,同步复位三角114、114′,挺针三角115,接圈挺针三角117,中间复位三角118和可移动的弯纱三角13、13′,弯纱限位三角14、14′,集圈三角16、16′,移圈三角18,接圈三角116、116′。 
图2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三角系统。上部分为成圈区,分别设置移圈导针槽C、成圈导针槽D、集圈导针槽E和接圈导针槽F。各通道间由移圈三角18和集圈三角16、16’之间的出没互换实现功能转换。移圈三角18凸出基板时,集圈三角16、16′退入基板,由移圈三角18的挺针面18c与移圈导针三角17构成移圈针迹槽C。同时,其延迟下针面18b与接圈限位三角19的限位面19a、压埋三角15的限位面15c一起构成接圈导针槽F。集圈三角16、16′凸出基板时,移圈三角18退入基板,由接圈限位三角19、集圈三角16的挺针面16c,与移圈导针三角17的限位面17a一起构成集圈导针槽E,接圈限位三角19的上部构成成圈导针槽D。 
图2中,下部分为选针区,采用了单级直选直挺工作方式。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A和集圈(接圈)挺针槽B。A挺针槽对应于选针器Aa,B挺针槽对应于选针器Ba,通过Aa或Ba选针器的选取,使被选选针片直接进入A挺针槽或B挺针槽参与挺针,推动织针完成相应功能。 
图2中,由回针三角11和护针三角12组成回针槽,使于织物下降。并设置了间隙凹槽12a,以防止因起底和翻针时的线圈过小而造成下针时对线圈的拉损现象。 
图2中,弯纱三角13,其两端有宽度不同的弯纱角13a、13b,对调安装就可以适合不同织物的需要。图2中的弯纱限位三角14、14′与弯纱三角13、13′连同移动,用于限位弯纱针的弯纱深度,控制线圈的一致性。 
图2中,压埋针三角15,为无级压埋针三角,分别设置有压针斜面15a,护针斜面15b,接圈下针限位面15c。压埋针三角15的作用是将通过的片踵沿其压针斜面15a压入针槽,使织针脱离工作面,进入下一针道区。在接圈功能行中,它的对应体15′为接圈针的下针限位三角。 
图2中,集圈三角16,其作用是由挺针面16c将织针推到集圈位置,设置了护针斜面16a,与护针斜面16a上设置了复位导针槽16b,以引导通过的针踵沿压埋针三角15斜面15a通过,保障压埋针的可靠性,避免通过的针踵因错位受压而造成损毁。 
图2中,移圈导向三角17,与移圈三角18组成移圈槽C。在成圈编织时,导向三角17作为成圈针的复位导针三角,导针面设置了下针初切斜面17a,减小了切角度,可以降低下针初切时的磨损和阻力。 
图2中,移圈三角18,与移圈导向三角17成移圈槽C,其作用是把移圈针推到移圈高度。移圈三角18上设置了接圈限位三角19的安装槽18a,以安装接圈限位三角19。设置了接圈针延迟下针面18b,其作用是:在空针接圈时,会有部分针舌同针勾一起进入移圈针的扩圈片,接圈后如果直接使接圈针下降,会使针舌的宽部通过移圈针扩圈片时撑起较大,缩短织针的使用时限,通过接圈针延迟下针面18b的延迟下针,可以使接圈针舌的细部通过移圈针的扩圈片,减小接圈针舌与移圈针扩圈片的摩损。 
图2中,接圈限位三角19,设置有接圈限位面19a,用以限制接圈针上升浮起,护针面19b的作用是保护织针,防止撞针。 
图2中,中间限位三角110和中间回针三角111组成回针槽,其作用是防止织针浮起,并有利于织物下降。 
图2中,下护针三角112,设置有护针斜面112a,对高出针床的选针片沿其斜面引导复位,并由护针三角112的护针凸面112c限位。护针凸面112c与选针器的导针面处于同一平面,可避免选针片与选针器造成刮碰。它的另一复位面112b的作用是使选针片恢复至静态位,有利于减少飞絮落入针槽。 
图2中,下复位三角113,其作用是将选针片复位至选针位置,由设置的复位凸113a对选针片进行复位,避免选针片与同步复位三角114的接触对选针的影响。 
图2中,同步复位三角114,其下针面114a,与弯纱三角13、移圈导针三角17的下针面同步下针,用以分担弯纱时产生的阻力,减少弯纱三角13的磨损。 
图2中,成圈挺针三角115,作用是将被选选针片215沿其挺针面115d推到成圈位置。设置了初切斜面115a,以降低选针片的初切磨损和阻力。在其内侧底部设置有选针片的通过斜面115b,斜面115b的一侧设置有选针片复位护针斜面115c,目的在于避免选针片在沿选针器的导针块复位斜面310a上升复位时,发生位移而与三角115的棱角发生顶撞,造成损毁。挺针三角115的挺针面115d和下针面115e为一体流线导针面,挺针过程不会出现卡针、撞针等现象。 
图2中,接圈三角116,作用是将接圈针推到接圈位置。设置有护针斜面116a、116b,作用是保护选针片,避免撞针。 
图2中,接圈挺针三角117,作用是将被选选针片推到接圈三角116的交接位置,设置有挺针片初切缓冲斜面117a,以降低初切磨损和阻力。 
图2中,中间复位三角118,作用是由复位凸118a引导选针片复位,避免选针片与复位三角114′的接触对选针造成影响。 
图2中,横机三角系统,下部分为选针区,由挺针三角115和同步下针三角114、114′组成成圈(移圈)挺针槽A。由左右接圈三角116和116′与挺针三角115组成接圈(集圈)挺针槽B。其中,B槽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左右接圈(集圈)状态,依靠左右接圈三角116和116′的相互出没来实现左右接圈或集圈功能的转换。 
图3示出本发明横机基板10的结构示意图。分别设置有弯纱三角安装框10a、10a′,移圈三角和集圈三角安装框10b、接圈三角安装框10c、10c′,选针器安装框10d、10e、10e′、10f、10g、10h。 
图4(a)示出本发明横机的三角安装支架119示意图。图4(b)为其侧面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移圈三角和集圈三角之间的安装关系,119a、119a′、119e、119f为固定螺孔,119b、119b′为集圈三角116、116′的移动安装孔,119c、为三角18的移动安装孔,119d为三角18的移动限位螺丝孔。 
针床组件 
图5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包括基床20,垫片安装钢丝21、218,成圈钢丝22,齿片连接钢丝21、24,齿片23,沉降片限位钢丝25、28,填撑片26,沉降片27,压板29、214,和由舌针210、踵片211、弹性扣销212组成的复合针,以及针床插片213,选针片215,选针片限位钢丝216、217,垫片219,插片固定钢丝220和限位钢丝221。 
图6示出本发明横机的基床20示意图。设置有垫片219的安装凹槽20a、20b,设置有织针踵片211折弯移动凹面20c,设置有限位钢丝凹槽20d,设置有选针片的移动间隙凹面20e。 
图7示出本发明横机的齿片23,其通过一角度压制、使其与固定端呈一弯曲的凹面,作用是配合织针成圈。设置有安装固定孔23a、23d,设置有成圈齿23c,设置有成圈钢丝安装孔23b。 
图8示出本发明横机的填撑片26,作用是限定沉降片的安装空间。设置有敞开式安装孔26a、26b和固定孔26c。拆装沉降片时可以旋转塞片,方便安装或更换沉降片。 
图9示出本发明横机的沉降片27,移动地安装于由插片、齿片、填撑片提供的空间。设置有沉降勾齿27a,凹面27b,移动位限制孔27c、27d,片踵27e和限位片踵27f。沉降片27作用是,在织针上升时,防止织针上的线圈随织针浮起而影响脱圈,沉降片由片踵27e受力而发生移动,勾齿27a越出齿片,勾住线圈,避免线圈随织针上升。 
图9中,沉降片27,移动限位孔27c、27d为弧形孔,沉降片27沿限位孔27c、27d移动,在到达对线圈勾持位置的过程中,勾齿27a与成圈齿片23c形成固定的切点,其在控制线圈浮起的过程中不会对线圈形成夹切。 
本发明横机的针床组件中,沉降片组采用了小型的一体安装形式,对功能的扩展和控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图10(a)、(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压板29和214,分别设置有磁体安装槽29a和214a,槽内安装塑磁体,以吸持织针,形成摩擦阻尼,防止织针滑动。压板29、214的磁性阻尼作用还可以使织针、选针片在静止状态时保持稳定。 
图11(a)、图11(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复合织针及其呈现的两种状态。复合针是由舌针210、踵片211和弹性扣销212组成,舌针210的扩圈片和与其对应的针体部设置有接圈针舌助开凸点210a、210a′,设置有与踵片的连接槽210b、210c,设有与踵片的扣合凸点210d。踵片211设有弹性扣销212的安装框211b,设有片踵211c,设有助复位面 211d,设有连接踵211e。弹性扣销212设有弹性凸部212a,设有弹性作用面212b。 
图11(a)示出复合针的第一种扣合状态,踵片211通过连接踵211e与舌针210相连,弹性扣销212装置在踵片211提供的槽211b内,其弹性凸面212a抵触于舌针的连接踵210d,复合针可在弹性扣销212的弹力作用下保持扣合状态稳定。 
图11(b)示出复合针在受外力作用呈现的第二种折弯状态,当踵片211的片踵211c受到外力作用时,踵片211可以在以连接踵211e为旋转圆心的弧面内做有限的折弯移动,复合针由扣合态转变为折弯状态。当踵片的限位踵211a到达与织针的扣合凸210d接触时,这一折弯受到限制,其折弯度可以使片踵211沉入针槽而退出工作。这一过程中,弹性扣销212受连接踵210d的推力作用可沿踵片安装框的导向面做弹性移动,在达到最大折弯状态后,弹性扣销212为复合针的弯曲状态提供弹性压力,使这一状态保持稳定。由于复合针具有自保持特性,故在从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状态时必须借助外力。 
图12(a)、(b)、(c)示出了本发明横机的舌针210的扩圈片和与其对应的针体部设有接圈针舌助开凸点210a、210a′,两点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接圈针的针勾210e,而阻止其针舌210f通过,图12(c)示出了在移圈针向上移动时推开针舌210f,使移圈针上的线圈x1落入接圈针针勾210e。 
图13示出本发明横机的针床插片213,分别设置有齿片23的安装钢丝孔213a、213b、沉降片移动导向钢丝孔213c、213d、沉降片安装凹面213e、垫片固定钢丝孔213f、选针片限位钢丝孔213g、213h、以及其安装限位钢丝凹口213i。 
图14示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片215,分别设有起针斜面215a、挺针扣合槽215b、间隙斜面215c、片踵215d、选针片选持尾215e、磁隔离孔215f、助复位斜面215g、撑凸面215h。 
选针片215的间隙斜面215c,可以通过获得压板磁体214a的引力而在不被选中时保持稳定。磁隔离孔215f的作用是阻止导针块的磁场传导而对选针器磁体的影响。助复位斜面215g的作用是受到导针块的辅助复位斜面的推动,产生方向位移而有助被选针器的E型磁回路吸持复位。撑凸面215h在挺针期间,其移动轨迹为选针片推出沉入空间,减少积垢对选针的影响。 
图15示出本发明横机的垫片219,设置有固定弧面219a、219b,由于垫片219在针槽中位置的相对一致性,可为织针210限定精确的安装空间。 
本发明横机的限位钢丝中,21、24用于齿片23的安装,25、28用于沉降片27的安装,216、217用于选针片215的限位,218、21用于垫片的安装,220、221用于针槽插片213的安装限位。由于限位钢丝220、221对插片213组装时的限位,使针槽插片213获得一致的安装高度,为槽内的复合针和选针片215限定精确的安装空间。 
选针器组件 
图16(a)示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分别包括:选针器外壳30,永磁体31,永磁体32,垫撑块33,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退磁线圈37,隔离晶体38,固定垫块39,导针块310,导针磁钢311a。 
图16(b)示出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中E型导磁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和退磁线圈37设置有对应体,分别为34′、35′、36′、37′,退磁线圈37绕于E型导磁体的中间体35上,构成导磁回路组件,在对应的双组之间分别设置有永磁体31、32、垫撑块33、隔离晶体38,永磁体31置于34与34′之间,永磁体32置于36与36′之间,在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的一端形成由永磁体31、32传导的磁性导针面,E型导磁体组件的中间体35的导针面35a为选针口,此磁回路组件安置于选针器外壳30的腔内。 
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E型导磁体组件的中间导磁体35可在退磁线圈37有电流时产生的反向磁场3x的作用下,阻断其原有传导磁力线,使选针口35a失磁,并由导磁体34、36为中间导磁体35提供退磁释放回路。 
图16(a)中,导针块310,分别设置有复位斜面310a、辅助复位斜面310b,磁性导针斜面310c以及导针释放面310d。导针块310还装置有导针磁钢311a和311b。 
图16(c)示出本发明横机E型导磁体组件的另一装配示意图,永磁体31、永磁体32装置于E型导磁组件一端,在磁传导体34、35、36的另一端形成磁性导针面,永磁体31作为中间导磁体35的退磁回路,以减小35的退磁功率。 
图17(a)示出本发明横机选针器组件的侧面示意图。图17(b)示出本发明选针器的外观示意图。图18示出本发明选针器的导针底座顶视示意图。 
图18中视出了导针磁钢311a、311b的安装位置以及复位斜面310a的两种不同位置的状态。 
图19示出本发明横机选针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由螺钉312依次穿过选针器壳体30、空心销313、基板10、固定垫块39,经导针块310的丝孔固定在基板10上。 
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静态时,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的传导磁场相约等于导针块上的导针磁钢311a、311b的合成磁场,选针口35a对应于导针磁钢311a、311b,选针时,选针片215沿E型导磁体组件的导磁面做相对于选针器组件移动,当进入选针口35a与导针磁钢311a、311b相对应区时,如果退磁线圈37获得一反向磁场电流,选针片215会因选针口35a失磁而向对应区311a、311b跳转,进而沿导针斜面310c的引导使选针片215的片踵215d沉入针槽,选出不编织针。 
本发明横机的选针器组件,还包括图20(a)、图20(b)中的双系统横机中间选针器314,和图21(a)、图21(b)中的双系统横机中间导针块315。 
罗拉组件 
图22示出本发明横机的罗拉组件的轴向结构示意图。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内侧,叠列设置有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各转动棒的两端穿套在支撑块44的对应圆孔内,呈可转动的组体。主转动棒43在齿轮箱组45的驱动下依次驱动同步牵拉带40、中间传动棒42、顶转动棒41做同步转动,转动组体呈双组对置安装,编织物通过其双组之间,由其相向转动形成的摩擦拉力对编织物实施牵拉。 
图23中,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等距塑胶同步齿40a,同步牵拉 带40的中间设有线筋层40b。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分别设有若干与同步牵拉带的塑胶同步齿等同距离的同步齿41a、42a、43a,转动棒的同步齿41a、42a、43a之间相互咬合,同步齿41a、43a与同步牵拉带40的塑胶同步齿40a相咬合,实现同步滚动转动。 
图24示出本发明横机的罗拉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的两端穿套在支撑块44的对应圆孔上,以及同步齿41a、42a、43a之间相互咬合状态。 
编织功能实施 
成圈: 
图2示出本发明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成圈挺针片针迹,D为成圈针针迹。图2(a)示出了本发明横机成圈针迹的示意图,图中,A为成圈挺针片针迹,D为成圈织针针迹。图16a示出了本发明横机选针器的选针原理示意图。 
成圈编织时,移圈三角18沉入基板10,退出三角工作面,集圈三角16、16′翘出基板10,呈工作状态。随栅板与针床的相对移动,选针片215被Aa的导针块310的复位面310a复位后,被选针器Aa的E型导磁组件的磁导针面吸持,在移动至选针器的选针口35a时,退磁线圈37无退磁电流,选针片被选针口35a吸持,继续沿E型导磁组件移动。到达挺针三角115时,片踵与115的挺针面发生作用,沿针迹A上升,推动织针沿成圈针迹D至成圈高度,之后挺针片沿同步复位三角114的下针斜面114a下降,织针沿移圈导针三角17、弯纱三角13的下针斜面下降,在垫纱位置吃纱后下降成圈。 
集圈: 
图2示出本发明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B为集圈挺针片针迹,E为集圈针针迹。图2(b)示出了本发明横机集圈针迹的示意图,图中,B为集圈挺针片针迹,E为集圈织针针迹。图16a示出了本发明横机选针器的选针原理示意图。 
集圈编织时,移圈三角18沉入基板10,退出工作面,集圈三角16、16′翘出基板10,呈工作状态。随栅板与针床的相对移动,选针片215被Aa的导针块310的复位面310a复位后,被选针器Aa的E型导磁组件的磁导针面吸持,在移动至选针器的选针口35a时,退磁线圈37中通一退磁脉动电流,选针口35a被瞬间退磁,选针片215因选针口35a失磁被释放,受导针块的磁体311a、311b的吸引向其跳转,被磁体311a、311b吸持后沿导针斜面310c下沉,在到达释放面310d时,其踵片215d沉入针槽,选针片在Aa选针时不被选中。相应的,其对应的复合针在通过由集圈三角16′和压埋针三角15′组成的压埋通道时,其片踵被压埋针三角15′的压埋面15a′压入针槽,进入下一功能针道。选针片215在移动至选针器Ba时,被Ba导针块的复位面310a复位,之后被选针器Ba的E型导磁组件的磁导针面吸持,在移动至选针器Ba的选针口35a时,退磁线圈37无退磁电流,选针片215被选针口35a吸持,继续沿E型导磁组件移动。到达挺针三角117时,片踵215d与117的挺针面发生作用,沿针迹B上升,并沿116的挺针面继续上升,推动织针沿针迹E至接圈高度,之后挺针片215沿挺针三角115的下针面115e下降。织针沿集圈三角16的斜面16c上升到达集圈高度,经移圈 导针三角17限位面后经弯纱三角13的下针斜面下降,在垫纱位置吃纱后完成集圈。 
三功位编织: 
图2(c)示出了本发明横机三功位编织的示意图。图中,A为成圈挺针片针迹,B为集圈挺针片针迹,D为成圈针迹,E为集圈针迹,H为不织针针迹,I为不织挺针片针迹。在同一编织行中,一部分针被Aa选针器选中,选针片进入A挺针槽,织针进入D针迹,进行成圈编织,一部分针被Ba选针器选中,选针片进入B挺针槽,织针进入E针迹,进行集圈编织,一部分针在通过Aa、Ba选针器时都没被选中,织针针踵一直沉在针槽里,不参与编织,同一编织行中完成成圈、集圈和不织实现三功位编织功能。 
移圈: 
图2示出本发明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移圈挺针片针迹,B为接圈挺针片针迹,C为移圈针迹,F为接圈针迹。图2(d)为本发明移圈针迹的示意图,图中,A为挺针片针迹,C为移圈针迹。图16a示出了选针器的选针原理示意图。移圈功能时,集圈三角16、16′沉入基板10,退出工作面,移圈三角18凸出基板10,呈工作状态。 
移圈时,随栅板与针床的相对移动,选针片215被选针器Aa选中(选针原理不再赘述),选针片215进入A挺针槽,沿A针迹上升,推动复合针到移圈三角18的导针斜面18c,并沿针迹C上升至移圈高度,之后沿移圈导针三角17的导针凸17b下降扩圈,此时,接圈针的针勾210e进入到移圈针的扩圈片内,之后移圈针沿移圈三角导针面再次上升,接圈针沿针迹F上升,移圈针到达移圈导针三角17后沿针迹C下降退圈,其上的线圈落在接圈针上,完成移圈。 
接圈: 
图2示出本发明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移圈挺针片针迹,B为接圈挺针片针迹,C为移圈针迹,F为接圈针迹。图2(e)示出了本发明接圈针迹的示意图,图中,B为挺针片针迹,F为接圈针迹。图16a示出了选针器的选针原理示意图。接圈功能时,移圈三角18沉入基板10,退出工作面,集圈三角16、16′凸出基板10,呈工作状态。 
接圈时,随栅板与针床的相对移动,选针片215在通过Aa选针器时不被选中,在通过Ba选针器时被Ba选针器选中,片踵215d与接圈挺针三角117的挺针面117a发生作用,沿针迹B上升,并沿116挺针面继续上升,推动接圈针沿针迹F到达接圈高度,接圈针的针勾进入移圈针的扩圈片,之后移圈针沿针迹C下降,移圈针上的线圈落在接圈针上,移圈针继续下降脱圈,接圈针勾住线圈完成接圈。 
本发明横机还提供另一种接圈方式,图2(b)中所示的针迹,其集圈方式在不做变动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用于单纯的接圈功能,这一接圈方式用于特殊的接圈需要时,会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图12(a)、(b)、(c)示出了针舌助开点210a和210b在移圈过程中打开接圈针舌的示意图,移圈过程中,接圈针的针勾210e进入到移圈针的扩圈片时,如果接圈针是空针,容易连同针舌210f一起进入扩圈片,因针舌的闭合会使移圈线圈不能落入接圈针的勾内,复位时线圈会从接圈针上脱落,造成接圈漏针。图12(a)、(b)中接圈针的针勾210e进入扩圈片和针体上的助开点210a和210b之间,接圈针的针舌210f在助开点210a、210b的上侧, 图12(c)示出了移圈针上升时,接圈针的针舌大于助开点210a、210b之间的距离,无法通过助开点210a、210b,针舌210f被推动打开的示意图。图12(b)、(c)中的x1为线圈。 
翻针: 
翻针时,一侧的栅板执行移圈动作,另一侧的栅板执行接圈动作,从而使一侧针床织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针床的织针上,实现翻针功能。 
对翻针: 
图2(f)示出了本发明横机对翻针功能的示意图,图中,A为移圈挺针片针迹,B为接圈挺针片针迹,C为移圈针迹,F为接圈针迹,H为不织针迹,I为不织挺针片针迹。在同一编织行中,一部分针被Aa选针器选中,选针片进入A挺针槽,推动织针进入C针迹,执行移圈功能,一部分针被Ba选针器选中,选针片进入B挺针槽,推动织针进入F针迹,执行接圈功能,双侧栅板的三角系统同时执行移圈和接圈功能,从而使双侧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到另一方针床的织针上,实现对翻针功能。 
分针: 
图2示出本发明横机三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g)示出了本发明横机分针针迹的示意图,图中,B为分针挺针片针迹,G为分针针迹。分针功能时,移圈三角18沉入基板10,退出工作面,集圈三角16、16′凸出基板10,呈工作状态,弯纱三角13上升到分针位。 
分针功能是移圈针上的线圈转移到另一针床的接圈针上的同时,在移圈针退圈时喂给新纱线,移圈针在吃新纱后退圈,其上又形成新的线圈。分针时,移圈针沿图2中的C针迹通过,接圈针接圈后沿G针迹通过,接圈针通过弯纱三角13延缓下针,此时,纱嘴为下降的移圈针喂纱,移圈针在吃新纱后退圈,形成新线圈,其间接圈针一直沿分针针迹G保持在延缓下针的位置,在移圈针吃纱退圈后才沿护针三角12的导针面下降,这样,接圈针上除了留有了移圈线圈还与移圈针一起吃纱形成新线圈,完成分针。 
图2(d)、图2(e)中示出的翻针针迹,在执行翻针动作时,移圈针退圈的过程中,如果在其垫纱位置喂一新纱,移圈针退圈后在其上还会形成一个新线圈,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分针,可视情况与前一种分针方法区别应用。 

Claims (10)

1.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栅板组件、针床组件、选针器组件和罗拉组件,栅板组件对置安装于可往复滑动机头架的前后侧,针床组件置于栅板下侧,针床上设置有横向排列的若干个相邻针槽和成圈齿口,针槽内装有可移动工作的织针和选针片,织针片踵和选针片片踵可以受控切入或脱离栅板的三角系统的导针槽,选针器组件固定于栅板底部,与导针块之间设有选针通道,选针片尾依次通过选针通道时,由选针器选出工作针或不工作针,依靠栅板移动实现编织,罗拉组件置于针床下侧,受动力驱动对编织物实施牵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所述的栅板组件,上部三角系统组成成圈编织区,下部三角系统组成挺针区,上部成圈区分别设置有成圈导针通道(D)、移圈导针通道(C)、集圈导针通道(E)和接圈导针通道(F),下部挺针区设置有功能对应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A)和集圈(接圈)挺针槽(B),组件包括
基板(10),和
固定于基板(10)上的外限位三角(11、11′)、外护针三角(12、12′)、压埋针三角(15、15′)、移圈导针三角(17)、接圈限位三角(19)、中间限位三角(110)、中间限位三角(111)、护针三角(112、112′)、复位三角(113、113′)、同步复位三角(114、114′)、挺针三角(115)、接圈挺针三角(117)、中间复位三角(118),与基板(10)平行移动的弯纱三角(13、13′)、弯纱限位三角(14、14′),与基板(10)垂直移动的集圈三角(16、16′)、移圈三角(18)、接圈三角(116、116′),以及
三角安装支架(119);
所述的针床组件,针槽和齿口内装置着可移动工作的、由舌针(210)、踵片(211)和弹性扣销(212)组成的复合针和选针片(215),复合针对应于栅板的成圈区,选针片(215)对应于栅板的挺针区,其两者片踵(211c、215d)凸出针板,与栅板相应的导针槽相切入,依靠栅板相对于针床的移动使片踵(211c、215d)与三角发生作用,并使其沿导针槽移动,实现编织动作,片踵(211c、215d)可在外部控制下沿针槽的深度方向沉入针槽,退出工作状态,组件包括
基床(20)、齿片(23)、填撑片(26)、沉降片(27)、压板(29、214),和由舌针(210)、踵片(211)、弹性卡销(212)组成的复合织针,以及针床插片(213)、选针片(215)、垫片(219);
所述的选针器组件,选针器壳体(30)内装有E型磁导针组件,壳体(30)底侧设置有与E型磁导针组件相对的磁性导针块(310),选针器的E型磁导针组件与磁性导针块(310)之间形成选针通道,E型磁导针组件的中间体(35)上绕有退磁线圈(37),中间体(35)的一端为选针口(35a),当选针片(215)片尾依次经过选针通道时,E型磁导针组件和磁性导针块(310)的磁场同时作用于选针片(215)的片尾,由选针口(35a)的磁性有无选出工作织针和不工作织针,组件包括
选针器壳体(30)、永磁体1(31)、永磁体2(32)、垫撑块(33)、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退磁线圈(37)、隔离晶体(38)、固定垫块(39)、导针块(310)、导针磁钢(311a、311b)、固定螺杆(312)、空心销(313),并且包括
双系统横机中的中间选针器(314)和双系统横机中的中间导针底座(315);
所述的罗拉组件,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内侧,叠列设置有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各转动棒的两端穿套在支撑块(44)的对应圆孔内,组成可转动的组体,主转动棒(43)在齿轮箱组(45)的驱动下依次驱动同步牵拉带(40)、中间传动棒(42)、顶转动棒(41)做同步转动,转动组体呈双组对置安装,编织物通过其双组之间,由其相向转动形成的摩擦拉力对编织物实施牵拉,组件包括
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40′)、顶转动棒(41、41′)、中间传动棒(42、42′)、主转动棒(43、43′),两端支撑块(44、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板组件,特征在于:
其基板(10),分别设置有弯纱三角安装框(10a、10a′)、移圈三角和集圈三角的连同安装框(10b)、接圈三角安装框(10c、10c′)、选针器安装框(10d、10e、10e′、10f、10g);
其压埋针三角(15),设置有压针斜面(15a、15b),设置有接圈下针限位面(15c);
其接圈限位三角(19),设置有限位面(19a),设置有护针面(19b);
其外护针三角(112),设置有护针斜面(112a),设置有护针凸面(112c);
其挺针三角(115),设置有选针片初切斜面(115a)设置有接圈选针片的复位斜面(115b),其一侧设置有复位护针斜面(115c),其挺针面(115d)和下针斜面(115e)为一体流线;
其接圈三角(116),设置有护针斜面(116a、116b);
其弯纱三角(13),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宽度不同的弯纱面(13a、13b);
其集圈三角(16),设置有护针斜面(16a),设置有复位槽(16b)和挺针面(16c);
其移圈三角(18),设置有接圈限位三角(19)的安装槽(18a),设置有接圈针下针面(18b)。
其三角安装支架(119),设置有固定螺孔(119a、119a′、119e、119f),设置有集圈三角(116、116′)的滑动安装孔(119b、119b′),设置有移圈三角(18)的滑动安装孔(119c),和三角限位螺丝孔(119d)。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角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可垂直于基板(10)移动的移圈三角(18)和集圈三角(16、16′)、接圈三角(116、)和接圈三角(116′)的相互交替出没实现编织功能槽的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床组件,特征在于:
其基床(20),设置有垫片(219)的安装凹槽(20a、20b),设置有织针踵片(211)折弯移动凹面(20c),设置有限位钢丝凹槽(20d),设置有选针片(315)的移动间隙凹面(20e);
其齿片(23),成圈齿面(23c)为通过一角度压制、使其与固定端呈一弯曲的凹面,成圈齿面(23c)上设置有成圈钢丝安装孔(23b),固定端设置有安装孔(23a、23d);
其填撑片(26),设置有敞开式固定孔(26a、26b)和固定孔(26c);
其沉降片(27),可移动地安装于由插片(213)、齿片(23)、填撑片(26)提供的安装空间,其到达对线圈勾持位置时的移动轨迹为沿一圆点为轴心形成的弧形曲面,并沿这一曲面做有限的旋动,设置有沉降勾齿(27a),凹面(27b),移动位限制孔(27c、27d),片踵(27e)和限位片踵(27f);
其压板(29、214),设置有磁体安装槽(29a、214a),槽内安装塑磁体,以吸持织针,形成阻尼力,防止织针滑动,其吸持阻尼作用对针片(210、215)在静止状态时起稳定作用;
其针床插片(213),分别设置有齿片(23)的安装钢丝孔(213a、213b)、沉降片移动导向钢丝孔(213c、213d)、沉降片安装凹面(213e)、垫片固定钢丝孔(213f)、选针片限位钢丝孔(213g、213h)以及安装限位凹槽(213i);
其垫片(219),设置有安装凹(219a、219b),由于垫片(219)在针槽中位置的相对一致性,可为织针(210)限定精确的安装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舌针(210)、踵片(211)和弹性扣销(212)组成的复合织针,特征在于:
其舌针(210),扩圈片和与其对应的针体部设置有接圈针舌助开凸点(210a、210a′),两助开凸点之间的距离可通过接圈针的针勾(210e),而不能通过宽度较大的针舌(210f),借助移圈织针的上升移动,由助开凸点(210a、210a′)推开接圈针舌,设置有与踵片的连接槽(210b、210c),设有与踵片的扣合凸点(210d);
其踵片(211),设置有限位踵(211a),设有弹性扣销(212)的安装框(211b),设有片踵(211c),设有复位作用面(211d),设有连接踵(211e);
其弹性扣销(212),设置有弹性凸部(212a),设有弹性作用部(212b),弹性地安装在踵片(211)提供的安装框(211b)内,其弹力作用端(212b)抵触于(211b)的槽壁凸部,由于其弹力作用使其向另一端产生弹性推力,并且,受到踵片(211)折弯时扣合凸点(210d)的推力可以在安装框(211b)内移动,并且
由舌针(210)、踵片(211)、弹性扣销(212)所组成的复合针,在弹性扣销的弹力或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呈现两种状态,第一为扣合状态,第二为折弯状态,复合织针第一状态时,其弹性扣销(212)的弹性凸面(212a)抵触于织针的连接踵扣合凸点(210d)上部,为织针的现有状态提供稳定性弹力,这一弹力可以使踵片(211)在不借助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折弯,当有外力向片踵(211c)施力达到设定值时,复合织针可以在以连接踵(211e)为旋转圆心的曲面内做有限的折弯旋动,由第一扣合状态转变为第二折弯状态,当踵片的限位踵(211a)到达与织针的扣合凸(210d)接触时,这一折弯受到限制,并在弹性扣销(212)的弹性压力下使这一状态保持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针片(215),其特征在于:分别设有起针斜面(215a)、挺针扣合槽(215b)、间隙斜面(215c)、片踵(215d)、选针片选持尾(215e)、磁隔离孔(215f)、助复位斜面(215g)、撑凸面(2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针器组件,特征在于:
其由导磁体组件(34、35、36)和退磁线圈(37)组成E型导磁回路为两组,对应组分别为(34′、35′、36′)、(37′),退磁线圈(37)绕于E型导磁体的中间体(35)上,永磁体1(31)安装于导磁体(34)(34′)之间,永磁体2(32)安装于导磁体(36)与(36′)之间,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的一端为由永磁体1(31)和永磁体2(32)传导形成的磁性导针面,双组之间的两端还分别装置有垫撑块(33)、隔离晶体(38),与E型导磁回路共同组成磁性回路导针组件,装置于选针器壳体(30)内,磁性回路导针组件并且包括另一种组成形式,永磁体1(31)、永磁体2(32)安装于导磁体(34、35、36)与对应体(34′、35′、36′)的一端之间,由永磁体2(32)作为E型导磁体的中间体(35、35′)的退磁回路;
其导针块(310),设有复位面(310a),设有助复位面(310b),设有磁性导针面(310c),装有导针磁钢(311a),装有导针磁钢(311b)。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选针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选针器组件随栅板移动时,选针片片尾(215e)依次通过选针通道,沿E型磁导针体移动,在经至选针(35a)时,如果退磁线圈(37)获得一反向磁场电流,选针片(215)会因选针(35a)退磁而向对应的导针磁钢(311a、311b)跳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等距塑胶同步齿(40a),同步牵拉带(40)的中间设有用于稳定牵拉伸缩系数的线筋层(40b)。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罗拉组件,其特征在于: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分别设置有若干与同步牵拉带(40)的塑胶同步齿等同距离的同步齿(41a、42a、43a),各同步齿(41a、42a、43a)之间相互咬合,并且,顶转动棒和主转动棒的同步齿(41a、43a)与同步牵拉带(40)的塑胶同步齿(40a)相咬合,以实现同步滚动转动。
CN201310481408.0A 2013-05-22 2013-10-06 针织横机 Pending CN103898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1408.0A CN103898671A (zh) 2013-05-22 2013-10-06 针织横机
CN201480060538.XA CN105934545B (zh) 2013-10-06 2014-05-04 针织横机
PCT/CN2014/076749 WO2015048924A1 (zh) 2013-10-06 2014-05-04 针织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9502.7 2013-05-22
CN201310199502 2013-05-22
CN201310481408.0A CN103898671A (zh) 2013-05-22 2013-10-06 针织横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8671A true CN103898671A (zh) 2014-07-02

Family

ID=52778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1408.0A Pending CN103898671A (zh) 2013-05-22 2013-10-06 针织横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98671A (zh)
WO (1) WO201504892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873A (zh) * 2015-05-18 2015-08-26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带有双电机归位的双系统全电机横机底板
CN108468147A (zh) * 2018-03-19 2018-08-31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CN113445193A (zh) * 2021-07-31 2021-09-28 高铭伟 一种电脑横机超密针针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9820B (zh) * 2018-02-11 2023-12-22 郑州市君芝友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
CN108842279A (zh) * 2018-08-31 2018-11-20 泰州市天圣针织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款单双山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06870C2 (de) * 1984-02-25 1986-06-12 H. Stoll Gmbh & Co, 7410 Reutlingen Flachstrickmaschine mit elektromechanischer Auswahl
DE19845445A1 (de) * 1998-10-02 2000-04-06 Schieber Universal Maschf Strickmaschine
CN201512650U (zh) * 2009-09-12 2010-06-23 浙江汇力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全电脑针织横机
CN202530254U (zh) * 2012-02-21 2012-11-14 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针织横机的罗拉机构及针织横机
CN103334220B (zh) * 2013-03-31 2015-03-04 浙江金越管业有限公司 在同一行内编织、集圈的单系统电脑横机及针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2873A (zh) * 2015-05-18 2015-08-26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带有双电机归位的双系统全电机横机底板
CN104862873B (zh) * 2015-05-18 2017-06-23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带有双电机归位的双系统全电机横机底板
CN108468147A (zh) * 2018-03-19 2018-08-31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CN108468147B (zh) * 2018-03-19 2020-12-29 桐庐永盛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
CN113445193A (zh) * 2021-07-31 2021-09-28 高铭伟 一种电脑横机超密针针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48924A1 (zh) 2015-04-09
CN105934545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8671A (zh) 针织横机
US9637846B1 (en) Double-sided fabric stacked with continuous linear material in predetermined knitting section
CN102534987B (zh) 三工位编织三角系统
CN203668614U (zh) 针织横机
US10753018B2 (en) Double-sided fabric and method for knitting double-sided fabric
EP2758577B1 (en) Knitting machine, particularly with high gauge, with improved needle actuation cams
CN201089829Y (zh) 一种编织三角机构
CN105934545B (zh) 针织横机
CN202898723U (zh) 可同步成圈与滞后成圈的电脑针织横机编织系统
CN102182002B (zh) 一种双针距针织横机装置
CN202175803U (zh) 一种电脑横机的三角编织系统和织针组件
CN202380200U (zh) 针织电脑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
EP0567880A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socks, stockings or the like, with an improved knitting forming cam set
CN102965832A (zh) 电脑横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102493119B (zh) 双针床经编机的舌针床组件
EP3263755B1 (en) Double-sided fabric comprising a stitched sack having an interlayer stacked with continuous cord material to from an area of high thickness
TWI534316B (zh) Multi - purpose round knitting towel knitting machine
CN111101276A (zh) 一种单双面、移圈复用提花机
CN202347224U (zh) 生克片
CN101787615A (zh) 针织横机的度目三角
CN102021743B (zh) 圆编变色针织机的纱嘴结构
CN210002023U (zh) 一种电脑织领横机山板
CN108978022A (zh) 一种多挡位贾卡导纱针系统
CN201517157U (zh) 一种新型双面毛巾机喂纱装置
CN203256432U (zh) 带沉降片的单系统电脑横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