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1231A -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91231A
CN103891231A CN201180074307.0A CN201180074307A CN103891231A CN 103891231 A CN103891231 A CN 103891231A CN 201180074307 A CN201180074307 A CN 201180074307A CN 103891231 A CN103891231 A CN 10389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synchronous signal
auxiliary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43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翼
张元涛
李宏超
王轶
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9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91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0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optimising the interferen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微小区的基站发送辅助同步信号,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10ms或5ms,并且,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0个子帧和/或第5个子帧;所述基站通知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本发明通过高层信令指示和辅助同步信号相结合的方法使Pico小区CRE区域的用户获得同步,以较小的时频资源开销既保证了兼容性,又满足了系统性能要求。

Description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歩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的长期演进 方案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沿用了传统的同构网络, 它由六角形蜂窝系统组 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容量,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高级长期演进方案 (LTE- Advanced) 引入了异构网络 (Heterogeneous Network )。 LTE-A系统由宏小区 (Macro Cell)、毫微微蜂窝(Femto Cell)、微微蜂窝(Pico Cell)、远端无线头(RRH)、 中继器 (Relay) 组成。 它通过部署新的无线节点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容量, 而且为特 殊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优化了系统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复用增益, 在小区选择的过程中,大的偏移值在小区选择时被使用。它保证较多的 Macro小区用 户被 Pico小区服务, 通过不同小区复用时频资源提高系统容量。 另一方面, 在 Pico 小区的小区范围扩展(CRE, Cell Range Expansion) 区域的用户受到较大的干扰, 这 需要增强干扰协调技术来保证 CRE区域用户的可靠传输。
几乎空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 ABS )方案可以用来减少 Macro小区对 Pico 小区信息传输的干扰, 图 1给出一个例子。其中 Macro小区空置 1, 3, 5, 7, 9子帧, Pico小区在对应 Macro小区空置的子帧中优先调度边缘用户进行传输, 其它子帧调 度中心用户进行传输。通过上述技术, Pico小区的用户能够可靠传输。它保证了小区 中心用户的复用, 相对传统的同构网络提高了系统容量。 但是在 ABS 中, CRS ( 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PBCH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物理广播信道) I PSS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主同步信号) /SSS (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辅同步信号) /CSI-RS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SIB 1 (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1 , 小区广 播系统信息块类型 1 ) /Paging (寻呼)信息仍然需要传输,它会对 Pico小区造成干扰。 当不使用增强干扰协调技术或仅仅使用 ABS技术时, Macro小区和 Pico小区的同步 信道相互重叠,它们会造成相互干扰。因此 Pico小区 CRE区域用户的同步存在问题, 需要提出一种增强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装置来实现可靠同步和系统信息的可靠传输。 目前, 为了解决 PBCH/PSS/SSS 的干扰问题, 对于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频分双工) 系统, 子帧平移方案被提出来。 它的主要想法是, 通过子帧 平移错开 Macro小区和 Pico小区的 PBCH/PSS/SSS, 在 Pico小区 PBCH/PSS/SSS对 应的资源上, Macro小区不传输数据信息, 减少对 Pico小区 PBCH/PSS/SSS的干扰。 它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 (1 ) Pico小区 PBCH/PSS/SSS所在子帧对应 Macro 小区的 ABS子帧, 且不为 Macro小区的 0, 5子帧; (2) Pico小区 PBCH/PSS/SSS 所在资源对应 Macro小区的 Non-ABS, 并且将 Macro小区对应的资源通过打孔方式 不传输信息。 尽管这两种方式能够解决 FDD系统的同步信道的干扰问题, 但是由于 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时分双工) 系统需要保持系统的同步, 子帧平移的 方法不能被使用。而对于标准而言,一种对于 FDD系统和 TDD系统通用的方法更为 简洁, 能够减少标准化工作量, 因此更有吸引力。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 目前, 另外一种同步方法被提出来, 在这种 方法中, Pico小区 CRE区域用户首先检测出 Macro小区的同步信道, 它能接入到 Macro小区。 Macro小区再向 Pico小区 CRE区域的用户发送系统信息, 比如: PBCH 中传输的系统带宽信息, 系统帧号信息, PHICH 的持续时间和占据的资源信息, 使 用天线端口数目信息, 循环前缀类型信息, 小区标示信息等。 然后, 接入到 Macro 小区的 CRE 区域用户切换到 Pico 小区中。 在切换后, CRE 区域的用户不必检测 PBCH/PSS/SSS就能获取部分同步信息。这种方法能够适用于 FDD系统和 TDD系统, 但是符号和子帧同步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应该注意, 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说明, 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 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以通过高 层信令指示和辅助同步信号相结合方法使 Pico小区 CRE区域的用户获得同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微小区的基站发送辅助同步信号,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所述基站通知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以 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 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 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其发送辅助同步信号,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通知单元,其通知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 同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包 括:
切换单元, 其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 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 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同步单元, 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 当在基站 中执行该程序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前述基站执行的异构网络中增 强同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 质,其中, 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前述基站执行的异构网络中增 强同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 当在用户 设备中执行该程序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前述终端设备执行的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 质,其中, 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前述终端设备执行的异构 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高层信令指示和辅助同步信号相结合方法使 Pico小区 CRE区域的用户获得同步, 以较小的时频资源开销既保证了兼容性, 又满 足了系统性能要求。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 指明了本发明的原 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 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 /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 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 特征。
应该强调, 术语"包括 /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 制的, 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 附图 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或縮小。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 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 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 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 使用的对应部件。 在附图中:
图 1是 ABS方案示意图;
图 2是 LTE系统的同步信道传输位置示意图; 图 3是 Macro-Pico场景示意图;
图 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 5是 FDD系统中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的传输位置示意图; 图 6是 FDD系统中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 7是 FDD系统中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周期为 5ms的另外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 8为 FDD系统和 TDD系统通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周期为 5ms的另外一 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 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图 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通过下面的说明书, 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 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 LTE系统中的 Macro-Pico 异构网络场景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异构网络场景, 对于其他异构网络场景, 例如 Macro-Femto场景同样适用。 另外, 在基于载波聚合的 干扰协调方案中, 辅助载波的子帧和符号同步也可采用类似本发明的方案。 特别的, 当辅助载波没有 CRS信号时, 更迫切的需要采用类似本发明的方案来解决其子帧和 符号同步的问题。
图 2为目前 LTE系统的同步信道 (PSS/SSS) 和广播信道 (PBCH) 的位置示意 图。
目前, 在 LTE系统中, 检测同步信道 (PSS/SSS) 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1 ) 实现 系统的时间、 频率同步, 其中时间同步包括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2)获得系统循环前 缀长度; (3) 获得系统的物理小区标示 (Cell-ID)。 其中, 通过 PSS检测, 用户端能 够获取 (1 ) 系统的符号同步; (2) 小区的 Cell-ID组内具体的小区 ID; (3) 估计信 道, 为 SSS提供相干检测。 其中, 通过 SSS检测, 用户端能够获取 (1 ) 系统子帧级 同步; (2) 小区循环前缀的类型; (3) 小区 Cell-ID 组号。 检测广播信道 (PBCH) 能够获取一些系统信息, 其中包括: (1 )下行系统带宽; (2)系统帧号; (3) PHICH 的持续时间和所占资源; (4) 天线端口数目。
其中, PSS/SSS/PDCH在 FDD/TDD系统中的物理位置如图 2所示。 在频率上 PBCH/PSS/SSS都占据系统的中心 6个资源块;在时域上, PBCH的传送周期为 10ms, 占据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7-10个 OFDM符号,每个 PBCH数据块重复传输 4次, 保证系统信息的可靠传输。 PSS/SSS的传送周期为 5ms, 它通过两级结构实现 同步信道的可靠传输, 保证获取同步的时间满足系统要求, 对于 FDD系统, 主同步 信道 PSS占据每个传输帧的第 0, 5个子帧的第 6个 OFDM符号, 辅同步信道 SSS 占据每个传输帧的第 0, 5个子帧的第 5个 OFDM符号; 对于 TDD系统, 主同步信 道 PSS占据每个传输帧的第 1个子帧 (特殊子帧) 的第 2个 OFDM符号, 辅同步信 道 SSS占据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3个 OFDM符号。
在图 2中的 TDD系统中, 还包括 GP (Guard part, 保护间隔)和 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对应 UpPTS,还存在 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
图 3为 Macro-Pico场景示意图, 如图 3所示, Pico小区的 CRE区域的用户由于 受到 Macro小区的较大干扰, 迫切需要增强干扰协调技术来保证 CRE用户的可靠传 输。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例 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图 4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 4, 该方法包括:
步骤 401 : 微小区的基站发送辅助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 帧;
步骤 402: 所述基站通知小区范围扩展 (CRE) 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 同步和帧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在 Pico小区的 CRE区域开机,它检测 LTE的 PSS/SSS, 获取与 Macro小区的同步,借此与 Macro小区建立下行链路连接, Macro小区将 Pico 小区的相关信息(包括系统消息和同步相关信息)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用户设备, 这里 的相关信息包括: PBCH 中传输的系统带宽信息, 系统帧号信息, PHICH 的持续时 间和占据的资源信息,使用天线端口数目信息,循环前缀类型信息,小区标示信息等。 然后, Macro小区通知用户设备切换到 Pico小区, 并将对应的用户信息转发到 Pico 小区的 eNb。 Pico 小区的 eNb会在其传输帧上发送辅助同步信号 (ASS, Auxili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并通知其 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该辅助同步信号。 Pico 小区 CRE区域的用户设备切换到 Pico小区, 通过检测 Pico小区的 eNb发送的辅助 同步信号获取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如果需要, Pico小区的 eNb通过高层信令对 CRE 区域的用户设备重发前面的相关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 并不限制基站通知 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辅助同步信号的方 法, 例如, 基站可以专门的高层信令触发用户设备检测该辅助同步信号, 也可以通过 隐含(在发送给 CRE区域的用户设备的信令中隐含该通知)的方式通知 CRE区域的 用户设备检测该辅助同步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单级同步信道(辅助同步信号)能够实现同步功能, 不再需 要分级结构(PSS和 SSS)实现同步。相对于 LTE系统的同步信道, 辅助同步信号的 功能有所简化, 它仅仅实现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不再负责 Cell-ID相关的检测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 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可以与 PBCH 的传送周期相同, 即为 10ms, 也可以与 PSS/SSS的传送周期相同, 即为 5ms。 并且, 辅助同步信号的具体 位置可以是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由此, 可以保证同步获 取的时间、系统的覆盖范围, 使用较少的时频资源开销减少系统容量损失, 并保证系 统兼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还能提供一种对于 FDD系统和 TDD系统通用的同步方 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 为了保证不影响所述基站原有信号的传输, 也不被所述基站原 有信号的传输所干扰, 优选的, 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 第 5个子帧中, 不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物 理广播信道 (PBCH)、 主同步信号 (PSS) 以及辅同步信号 (SSS ) 冲突的正交频分 复用 (OFDM) 符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可能 的传输位置为: 在频率上, 与 PSS/SSS/PBCH相同, 仍为中心 6个资源块; 在时间域 上为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 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第 10个、 第 12个、 或第 13个 OFDM符号。 由此, 用户设备 可以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如图 5所示,在以上位置上传输辅助同步信号,可以避免与 CRS所占用的 OFDM 符号冲突, 减少 Macro小区的 CRS对 Pico小区同步信道的影响。 将辅助同步信号放 置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或第 5个子帧上传输,能减少 Macro小区除第 0个子帧 和第 5个子帧的中心 6个资源块的影响, 降低对调度的影响。 另外, 如果需要使用 DM-RS (De 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解调参考信号) 解调, 需要在每个传输帧 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 OFDM符号上传输辅助同步信号,否则辅助同步信 号与中心 6RB的 DM-RS相冲突, 这样会影响 DM-RS或者辅助同步信号的性能; 如 果使用 CRS进行解调, 则不存在上述限制。例如, 如果使用 DM-RS解调, 对辅助同 步信号进行打孔处理, 会严重影响同步性能; 如果对 DM-RS进行打孔, 需要通知用 户频率域上中心 6RB的 DM-RS不进行传输, 不能用来进行信道估计。
另外, 如图 2所示, 由于 TDD系统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 第 13个 OFDM符号上传输 SSS, 因此, 当考虑 TDD系统和 FDD系统统一的同步解 决方案时,则不能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或第 5个子帧的第 13个 OFDM符号上 传输辅助同步信号, 因此, 这种情况下, 辅助同步信号可选择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上传输, 或者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 10个或 12个 OFDM符号上传输。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此时, 与 LTE系统通 过主同步信号 (PSS)、 辅同步信号 (SSS )两级结构实现同步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的 辅助同步信号仅使用单一信道实现符号级同步和帧级同步。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两 种方法来实现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图 6为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 6, 在该 例子中, 辅助同步信号可能的传输位置为: 在频率上, 与 PSS/SSS/PBCH相同, 仍为 中心 6个资源块;在时间域上为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 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 符号,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第 5个 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 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 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 OFDM符号序号上传输, 此时, 用户设备可以直 接根据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 并根据辅助同步信号与 LTE系统的 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例如,请参照图 6,该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3个 OFDM 符号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上传输, 则此时, 在进行符号同步时, 可以 直接根据上述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本实施例对辅助同步信 号的传输序列不做限制。 在进行帧同步时, 由于该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符号的位置不同, 因此与 LTE系统的同步信号 (PSS或 SSS) 的相对位置也不同, 例如该辅助同步信号在第 0 个子帧上的位置与 PSS 相差 6个 OFDM符号, 该辅助同步信号在第 5个子帧上的位置与 PSS相差 5个 OFDM符号, 根据该不同的相对位置可以进行帧同步。
优选的, 在 TDD系统中, 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最后一个 OFDM符号(第 13个 OFDM符号, 详见图 2) 用于进行 SSS的传输, 因此 FDD系统和 TDD系统通 用的同步方案为: 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和第 5子帧的 9 或 10或 12个 OFDM符号且与在第 0个子帧使用不同的 OFDM符号序号上传输该辅 助同步信号。
图 7和图 8为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的另外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请参 照图 7 和图 8, 在该例子中, 辅助同步信号可能的传输位置为: 在频率上, 与 PSS/SSS/PBCH相同, 仍为中心 6个资源块; 在时间域上为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 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在本实施例中, 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相同 OFDM 符号序号上传输, 此时,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 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和所述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 列进行帧同步。
例如,请参照图 7,该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3个 OFDM 符号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3个 OFDM符号上传输, 或者请参照图 8, 该辅助同步信号 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第 12个 OFDM符号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上传输。则此时,用户设备只需要在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使用不同的辅助同步信 号的传输序列, 通过不同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的盲相关检测即可实现帧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不同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 种方法是, 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使用 LTE系统的 PSS序列, 例如使用 U=25或 29或 34的序列作为第 0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而在第 5个子帧使用与 U=25, 29, 34产生的三个序列均有较好互相关性的 u值, 比如 u=19, 使用这个 U值 产生的序列作为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也即在第 5个子帧使用与 LTE系统的 PSS序列相关性小的序列作为第 5个子帧的传输序列。 第二种方法是, 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使用固定的传输序列,优选的,所述第 0个子 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和所述第 5 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 列从 LTE系统的 PSS序列中选取。例如, 第 0个子帧固定使用 U=29产生的辅助同步 信号的传输序列; 第 5个子帧固定使用 u=34产生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优选的, 在 TDD系统中, 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最后一个 OFDM符号(第 13个 OFDM符号, 详见图 2) 用于进行 SSS的传输, 因此 FDD系统和 TDD系统通 用的同步方案为: 只在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上传输该辅助同步信号。 如图 8所示。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可以达到如下的效果: (1 )保证满足性能要求, 包括保证 同步获取的时间、 系统的覆盖范围; (2)较小的时频资源开销, Pico小区在辅助同步 信号对应的资源上传送辅助同步信号, Macro小区在对应 Pico小区辅助同步信道的 资源上不传送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使用较少的时频资源开销减少了系统容量损失; (3) 保证兼容性, 增加的 Pico小区的辅助同步信道既不影响 Pico小区的 Rel.8/9/10用户 的同步,又不影响 Macro小区用户的同步;(4)在一些同步方案中, FDD系统和 TDD 系统可以通用。
本实施例以 Macro-Pico 的异构网络场景中的干扰协调为例进行了说明, 在基于 载波聚合的增强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案中,需要通过辅载波协助主载波发送数据,此时, 对于辅助载波的子帧和符号同步, 也可以采用类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 由 于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施例 1中, 从 Pico小区的基站侧阐述了该异构网络场景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以下通过实施例 2 从用户设备侧对该异构网络场景中增强同步的方法进行说明。 其 中, 与实施例 1相同的内容被合并于实施例 2。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图 9 为该方法的流程 图, 请参照图 9, 该方法包括:
步骤 901 : 用户设备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步骤 902: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 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步骤 903: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 少。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 帧中, 不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 道(PBCH)、主同步信号(PSS)以及辅同步信号(SSS)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 符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 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 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如此, 用户设备即可根 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优选的,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 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号。 如此, 既可以适用于 FDD系统, 又可以适用于 TDD 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 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 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该辅助同步 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 符号的序号不同。如此,用户设备即可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 步, 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与 LTE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优选的,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 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号,其中,该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 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同。 如此, 既可以适用 于 FDD系统, 又可以适用于 TDD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 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如此, 用户设备即可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 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步。
优选的, 当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该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 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如此, 既可以适用于 FDD系 统, 又可以适用于 TDD系统。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可以使用 LTE系统的 PSS序列作为每 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例如使用 U=25或 29或 34的序 列作为第 0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使用与 U=25, 29, 34产生的三个序 列均有较好互相关性的 u值, 比如 u=19, 使用这个 u值产生的序列作为第 5个子帧 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也即, 该用户设备使用与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相关 性小的同步信号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5 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 的传输序列。
在该实施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户设备也可以分别使用固定的传输序列作 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 列,且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不同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 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优选的,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 序列和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从 LTE系统的 PSS序列中选 取。 例如, 使用 U=29产生的传输序列作为该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 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使用 u=34产生的传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 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基站在特定子帧的特定 OFDM符号上发送辅助同步信号, 协助用户设备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由此可以达到如下的效果: (1 )保证满足性能 要求, 包括保证同步获取的时间、 系统的覆盖范围; (2) 较小的时频资源开销, Pico 小区在辅助同步信道对应的资源上传送辅助同步信号, Macro小区在对应 Pico小区 辅助同步信道的资源上不传送信息,因此本实施例使用较少的时频资源开销减少了系 统容量损失; (3) 保证兼容性, 增加的 Pico小区的辅助同步信道既不影响 Pico小区 的 Rel.8/9/10用户的同步,又不影响 Macro小区用户的同步; (4)在一些同步方案中, FDD系统和 TDD系统可以通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如下面的实施例 3所述。 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 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 1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相似,因此该基站的实施可以参 见方法的实施, 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 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异构网络中微小区的基站。 图 10是该基站的组成示 意图, 请参照图 10, 该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1001, 其发送辅助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通知单元 1001, 其通知小区范围扩展 (CRE) 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 同步和帧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 帧中, 不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 道(PBCH)、主同步信号(PSS)以及辅同步信号(SSS)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 符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 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 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 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优选的,所述辅助同步 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 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号, 以便既适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 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 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 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同,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 行符号同步, 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与长期演进 (LTE) 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 进行帧同步。 优选的,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 号, 以便既适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步。优选 的,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 符号, 以便既适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系统。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发送辅助同步信号,用户设备检测该辅助同步信号, 以获得 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避免了 Macro小区对该用户设备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如下面的实施例 4所述。 由于该用户设备 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 2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相似,因此该用户设备 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 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 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 图 11为该用户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请参 照图 11, 该用户设备包括:
切换单元 1101, 其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检测单元 1102, 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 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同步单元 1103, 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 帧中, 不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 道(PBCH)、主同步信号(PSS)以及辅同步信号(SSS)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 符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 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 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此时, 所述同步 单元 1103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优选的, 在本 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号, 以便既适 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 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 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 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同。此时, 所述同步单元 1103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 序列进行符号同步, 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与 LTE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 帧同步。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 第 12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 OFDM符号, 以便既适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系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此时, 所述同步单元 1103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 根据所 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 同步和帧同步。 优选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 OFDM符号, 以便既适用于 FDD系统又适用于 TDD 系统。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单元 1103使用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 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使用与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相关性小的同步信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 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在该实施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同步单元 1103分别使用固定的同步信 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 传输序列, 且在所述第 0 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不同于在所述第 5 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优选的,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 号的传输序列和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从 LTE系统的 PSS 序列中选取。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检测微小区的基站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 以 获取子帧同步和符号同步, 避免了 Macro小区对用户设备的同步信道的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 当在基站中执行该程序时, 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1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 该计算机 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1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 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该程序 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 2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 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 该计算机 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 2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 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 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 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 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 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逻辑 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微处理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本发明还涉及 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 如硬盘、 磁盘、 光盘、 DVD、 flash存储器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 这 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 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

Claims (29)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微小区的基站发送辅助同步信号,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所述基站通知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以 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 少。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中, 不与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主 同步信号 (PSS) 以及辅同步信号 (SSS) 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符号上。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 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4. 4、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所 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 号不同,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 述辅助同步信号与长期演进 (LTE) 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5. 5、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步。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和第 5 个子帧的第 12 个 OFDM符号时, 所述方法适用于频分双工 (FDD) 系统和时分双工 (TDD) 系统。
  6. 7、 一种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 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7.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中, 不与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主 同步信号 (PSS) 以及辅同步信号 (SSS) 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符号上。
  8.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 同;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 辅助同步信号与 LTE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10. 11、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 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 少。
  11.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 LTE系统中的 PSS 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使用 与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相关性小的同步信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 的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12.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分别使用固定的同步信 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 传输序列, 且在所述第 0 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不同于在所述第 5 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13. 14、 根据权利要求 13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 的传输序列和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从 LTE系统的 PSS序 列中选取。
  14. 15、 一种异构网络中微小区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其发送辅助同步信号,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通知单元,其通知小区范围扩展(CRE)区域的用户设备检测所述辅助同步信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在接入到所述微小区时,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 同步。
  15.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中, 不与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主 同步信号 (PSS) 以及辅同步信号 (SSS) 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符号上。
  16.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基站,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 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18、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基站,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所 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 号不同,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 述辅助同步信号与长期演进 (LTE) 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17. 19、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基站,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 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步。
  18.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基站,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 个子帧和第 5 个子帧的第 12 个 OFDM符号时, 所述基站适用于频分双工 (FDD) 系统和时分双工 (TDD) 系统。
  19. 21、 一种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切换单元, 其根据宏小区发送的微小区的相关信息切换到所述微小区; 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通知消息检测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 号,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或 5ms, 并且,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 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
    同步单元, 其根据所述微小区发送的辅助同步信号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20. 22、 根据权利要求 21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 /或第 5个子帧中, 不与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CRS )、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主 同步信号 (PSS) 以及辅同步信号 (SSS) 冲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符号上。
  21.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10ms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或者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 或第 10个、 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所述同步单元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位置进行符号同步和帧同步。
  22. 24、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以及每个传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第 9个或第 10个或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其中,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OFDM符号的序号不 同;
    所述同步单元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与 LTE系统的同步信号的相对位置进行帧同步。
  23. 25、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当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送周期为 5ms 时, 所述辅助同步信号位于每个传输帧 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第 12个或第 13个 OFDM符号;
    所述同步单元根据所述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进行符号同步,根据所述辅助同 步信号在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不同的传输序列进行帧同步。
  24.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同步单元使用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使用与 LTE系统中的 PSS序列相关性小的同步信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 输帧的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25. 27、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同步单元分别使用固定的同 步信道序列作为辅助同步信号的每个传输帧的第 0个子帧和第 5个子帧的辅助同步信 号的传输序列,且在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不同于在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26.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用户设备, 其中, 所述同步单元从 LTE系统的 PSS 序列中选取所述第 0个子帧使用的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和所述第 5个子帧使用的 辅助同步信号的传输序列。
  27. 29、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 当在基站中执行该程序时, 该程序使得计算机 在所述基站中执行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28. 3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 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 机在基站中执行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31、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 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该程序时, 该程序使得计 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权利要求 7-14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29. 32、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 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 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权利要求 7-14任一项所述的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
CN201180074307.0A 2011-11-18 2011-11-18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38912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2393 WO2013071509A1 (zh) 2011-11-18 2011-11-18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91231A true CN103891231A (zh) 2014-06-25

Family

ID=4842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4307.0A Pending CN103891231A (zh) 2011-11-18 2011-11-18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47808A1 (zh)
EP (1) EP2782306A4 (zh)
JP (1) JP2014533902A (zh)
KR (1) KR20140094565A (zh)
CN (1) CN103891231A (zh)
WO (1) WO20130715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378A (zh) * 2016-03-1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道质量索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900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96383A (en) * 2011-11-07 2013-05-15 Nec Corp Extension carriers hav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with configurable locations
US9609675B2 (en) * 2012-01-16 2017-03-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control channel
US9629050B2 (en) * 2012-02-03 2017-04-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ell identification
US9461766B2 (en) * 2012-03-09 2016-10-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reference signal
US9544794B2 (en) 2012-03-18 2017-0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neighbor-cell measurement comman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768925B2 (en) 2012-11-04 2017-09-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5738338B2 (ja) * 2013-03-29 2015-06-2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KR102226461B1 (ko) * 2014-04-30 2021-03-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종간 듀플랙스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CN106576256B (zh) * 2014-07-31 2020-04-0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时频同步维持的方法、时频同步维持的系统和终端
KR102282590B1 (ko) 2014-12-03 2021-07-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에서 동작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감지 방법 및 장치
CN106998569B (zh) * 2016-01-26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171365A2 (ko) * 2016-03-31 2017-10-05 엘지전자(주) 6ghz 이하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194410B2 (en) * 2017-02-16 2019-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
US10476623B2 (en) 2017-04-03 2019-1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terti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sign for new radio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5447B (zh) * 2007-06-14 2012-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发送方法
CN101499989B (zh) * 2008-02-01 2012-04-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检测循环前缀长度的方法
CN101527595B (zh) * 2008-03-07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
JP5331387B2 (ja) * 2008-06-06 2013-10-30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変速機及び変速機の制御方法
US9867203B2 (en) * 2008-07-11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ous TDM-based communication in dominant interference scenarios
JP2010171592A (ja) * 2009-01-21 2010-08-05 Seiko Instruments Inc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端末、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端末プログラム
CN101998607B (zh) * 2009-08-31 2013-07-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上行时隙引入下行传输辅同步信号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9392608B2 (en) * 2010-04-13 2016-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KR101152848B1 (ko) * 2010-08-19 2012-06-12 주식회사 라온테크놀러지 디지털 무선 인터컴 시스템 및 그 구동방법
US8693506B2 (en) * 2010-11-02 2014-04-08 Alcatel Lucent Transparent clock adaptor for a network device
CN102149100B (zh) * 2011-04-25 2013-09-18 东南大学 移动通信系统分层异构网络中的强化干扰协调方法
US9332516B2 (en) * 2011-08-11 2016-05-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WO2013025039A2 (ko) * 2011-08-15 2013-0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450695B2 (en) * 2012-11-02 2016-09-20 Blackberry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1378A (zh) * 2016-03-11 2018-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道质量索引的方法及装置
US10735056B2 (en) 2016-03-11 2020-08-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quality index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81378B (zh) * 2016-03-11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信道质量索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98900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89005B (zh) * 2017-06-02 202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2306A1 (en) 2014-09-24
KR20140094565A (ko) 2014-07-30
EP2782306A4 (en) 2015-12-09
WO2013071509A1 (zh) 2013-05-23
JP2014533902A (ja) 2014-12-15
US20140247808A1 (en) 201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231A (zh) 异构网络中增强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US11743871B2 (en) Downlink and synchronization technique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2843408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10176980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无线网络设备
KR10205899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초기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EP2724566B1 (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 for limited bandwidth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579644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97149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US9374795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synchronizing downlink
EP3570481B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2602369A (zh) 用于集成接入和回传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KR20160075600A (ko) 협력형 통신 시스템들에 대한 채널 사용 비콘 신호 설계
US10631261B2 (en) Legacy compatible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sign for coverage extended and cost-reduced user equipment
WO20121301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a location of a control channel
JP2016519874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150135272A (ko) 인프라 장비,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60009594A (ko) Eimta에 대한 효율적인 다운링크 동작
US2013024297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652929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7771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EP3692745B1 (en) Carrier sharing betwee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CN103684578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7659979B (zh) 一种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KR20130121649A (ko) 동기신호 할당방법, 셀 탐색방법, 그 전송단 및 그 수신단
CN115396071A (zh) 用于提高系统容量的优化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