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8383A -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8383A
CN103888383A CN201210566436.8A CN201210566436A CN103888383A CN 103888383 A CN103888383 A CN 103888383A CN 201210566436 A CN201210566436 A CN 201210566436A CN 103888383 A CN103888383 A CN 103888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resource reservation
interface
message
convergen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664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8383B (zh
Inventor
沈承虎
潘稻
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664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8383B/zh
Priority to ES13868846.0T priority patent/ES2625123T3/es
Priority to PCT/CN2013/090273 priority patent/WO2014101738A1/zh
Priority to EP13868846.0A priority patent/EP2922258B1/en
Publication of CN103888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8383A/zh
Priority to US14/748,448 priority patent/US987673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8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8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6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applications with a direct linking to broadcast information or broadcast space-time; Broadcast-related systems
    • H04H60/7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 H04H60/81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ransmission systems other than for broadcast, e.g. the Internet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itself
    • H04H60/93Wired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H60/96CATV systems
    • H04H60/97CATV systems using uplink of the CATV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1Broadband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58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s
    • H04L12/2859Point-to-poin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ata network and the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 H04N7/106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for domestic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汇聚设备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本发明提供的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使汇聚设备在PS和CMTS之间起到动态QoS代理作用,网络中汇聚设备的数量比CMTS设备的数量相对少,在资源预留过程中PS只需管理数量较少的汇聚设备,便于实现端到端的控制。

Description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背景技术
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是一种可在现有的Cable TV网络系统中高速传输数据的通信标准,如图1所示,在DOCSIS技术应用的网络中,主要包括CMTS(Cable Modem Terminal Systems,线缆调制解调器端接系统)和CM(Cable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两种设备,其中CMTS是与广域网相连接的大型设备,可支持数万以上用户,CM位于远端用户侧,与家庭网络连接,CMTS与CM之间通过HFC(Hybrid Fiber-Coaxial,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网络连接。DOCSIS标准主要支持CMTS与CM之间实现IP数据包的传输。
在网络数据传输中,有一些实时业务(如语音、视频业务)对网络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要求较高,现有的DOCSIS网络中采用了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网络中的DQoS(Dynamic Quality of Service,动态QoS)保证,如CableLabs定义的PacketCable标准,PacketCable标准可实现CMTS与CM之间的动态QoS保证,所涉及的架构及接口如图2所示,包括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CM、CMTS、PS(Policy Server,策略服务器)、AM(Application Manager,应用管理器)和P-CSCF(Proxy Call Session ControlFunction,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在PacketCable标准中,P-CSCF、AM、PS、CMTS、CM和UE之间使用不同的接口,下面是涉及的几种接口的具体描述:
Figure BDA00002641069400011
Figure BDA00002641069400021
在现有的DOCSIS网络架构中,建立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一般包括这样的流程:
步骤S1、AM接收P-CSCF发送的为将要建立的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
当用户端发起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请求时,会话的呼叫服务器通过P-CSCF通知AM为上述会话做资源预留。
步骤S2、AM向PS发出Gate-Set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含有QoS参数及报文流分类参数。
步骤S3、PS收到Gate-Set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后,将Gate-Set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后转发给CMTS。
步骤S4、CMTS收到Gate-Set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后,向CM发送动态建流请求DSA-REQ。
步骤S5、CM接收上述建流请求DSA-REQ,建立业务流(service flow)以响应所述建流请求,并向CMTS回应动态建流的响应DSA-REP。
步骤S6、CMTS向CM回复动态建流的应答DSA-ACK。
步骤S7、CMTS向PS发送Gate-Set-ACK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步骤S8、PS向AM发送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步骤S9、AM接收会话服务器通过应用层信令发送的资源激活请求;
用户端本地的资源预留完成后,应用层会话服务器向会话的对端开始连接请求,当对端接受会话请求后;会话服务器将通过P-CSCF通知AM,对该会话预留的资源激活。
步骤S10、AM向PS发出Gate-Set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资源激活请求消息中含有QoS参数及报文流分类参数。
步骤S11、PS收到Gate-Set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后,将Gate-Set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后转发给CMTS。
步骤S12、CMTS收到Gate-Set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后,向CM发送动态修改业务流请求DSC-REQ。
步骤S13、CM接收上述动态修改业务流请求DSC-REQ,修改业务流属性为激活状态,并向CMTS回应动态修改业务流的响应DSC-REP。
步骤S14、CMTS向CM回复动态修改业务流的应答DSC-ACK。
步骤S15、CMTS向PS发送Gate-Set-ACK资源激活响应消息。
步骤16、PS向AM发送资源激活响应消息。
至此就实现了用户端会话需要的QoS资源的预留和激活,用户端可以开始会话交互过程。
随着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用户的数据带宽,出现了一种基于DOCSIS的C-DOCSIS(China DOCSIS)技术,如图3所示,相比DOCSIS技术的传统网络架构,CMTS从Hub机房下移到光节点,其覆盖的用户数减少,这种形态的CMTS也被称为CMC(Cable Media Converter,线缆媒体转换器)。这种网络结构的优点在于CMTS下移之后,支持的用户减少,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CMTS下移到光节点后,其数量大大增加,网络中需要增加汇聚设备来汇聚位于光节点的CMTS,汇聚设备可以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一般的,一个汇聚设备可连接数十个或更多的CMTS。
原有的PacketCable定义的动态QoS机制应用到C-DOCSIS网络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在原有的DOCSIS网络中,一个CMTS最多可支持几万用户,这样覆盖一千万用户就只需要几百个或更少的CMTS设备;而在C-DOCSIS网络中,由于CMTS设备被下移,一个CMTS设备一般只支持几百个或更少的用户,这样在C-DOCSIS网络中就需要大量的CMTS/CMC设备,而执行PolicyServer功能的设备由于实现复杂度和容量等方面的考虑,一般只支持数量较少的CMTS设备(如256个CMTS设备),对于C-DOCSIS网络中数量庞大的CMTS/CMC设备很难支持,在原有的DOCSIS网络中适用的资源预留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用到C-DOCSIS网络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用于实现网络中的资源预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
汇聚设备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资源预留系统,包括策略服务器PS、汇聚设备和调制解调系统,所述汇聚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连接所述PS,所述汇聚设备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调制解调系统;
所述汇聚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来自所述PS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所述第二接口的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给所述调制解调系统;
所述调制解调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汇聚设备,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DQoS Proxy模块,用于将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给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其中汇聚设备连接PS和调制解调系统,使汇聚设备接收PS下发的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转换之后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从而使调制解调系统通过控制消息对业务流进行控制以满足所述资源预留请求的要求,使汇聚设备在PS和调制解调之间起到动态QoS代理作用,且在网络中汇聚设备的数量相对CMTS的数量较少,PS只需管理数量较少的汇聚设备,从而解决在C-DOCSIS网络中的资源预留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DOCSIS网络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DOCSIS网络中实现资源预留涉及的架构和接口示意图;
图3是C-DOCSIS网络中实现资源预留涉及的架构和接口示意图;
图4是方法实施例一中资源预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方法实施例二中资源预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方法实施例三中资源预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方法实施例三中消息传送的示意图;
图8是方法实施例四中资源预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方法实施例四中消息传送的第一示意图;
图10是方法实施例四中消息传送的第二示意图;
图11是方法实施例五中资源预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方法实施例五中消息传送示意图;
图13是系统实施例中资源预留系统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4是系统实施例中资源预留系统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和系统,用于实现在C-DOCSIS网络中的资源预留,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方法实施例一:
参考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
101、汇聚设备接收来自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口格式可为pkt-mm-2。
102、上述汇聚设备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为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消息;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接口格式可为pkt-mm-2’。
103、上述汇聚设备将上述第二资源预留消息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上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含了资源预留请求,调制解调系统可解析第二资源预留消息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并通过控制消息对业务流进行控制以响应上述的资源预留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在PS和调制解调系统之间起到一个动态QoS代理作用,由于一个汇聚设备可连接多个调制解调系统(可达数十个),因此在网络中汇聚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少,PS只需管理数量较少的汇聚设备,便于实现网络的资源预留。
进一步地,上述的调制解调系统可包括CMTS与CM、或者CMC和CM,其中CMTS与汇聚设备连接,CM与CMTS连接,或者CMC与汇聚设备连接,CM与CMC连接。本发明各实施例中,CMTS均可替换为CMC,在以下各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参见以下各实施例。
方法实施例二:
参考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
201、AM接收来自P-CSCF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
当用户端要建立会话,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起会话请求时,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为上述会话做资源预留;
当用户端要结束会话,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起终止会话请求时,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释放上述会话占用的资源。
AM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将对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或者所占用的QoS资源,生成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202、上述AM通过pkt-mm-3接口向PS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括与上述请求信息相应的资源预留请求。
本实施例中,AM与PS之间使用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三请求消息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203、PS通过pkt-mm-3接口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向汇聚设备发送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204、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接收PS发送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解析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信息中包括的资源预留请求。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PS之间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第一资源预留消息中包含资源预留请求。
205、汇聚设备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消息转换为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将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至CMTS。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CMTS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基于pkt-mm-2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下面对pkt-mm-2’接口进行解释,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的pkt-mm-2’接口与本实施例中的pkt-mm-2’接口一致:
PS和汇聚设备间建立COPS(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公共开放策略服务)连接,在PS和汇聚设备之间,PS作为COPS连接的服务器端,汇聚设备作为COPS的客户端,PS将汇聚设备当作CMTS;汇聚设备和其下面的CMTS也建立COPS连接,在汇聚设备和CMTS之间,汇聚设备作为COPS连接的服务器端,CMTS作为COPS的客户端,CMTS将汇聚设备当作PS。PS和汇聚设备间COPS的状态以及握手信息只需要在PS和汇聚设备间传递;汇聚设备和CMTS间COPS的状态以及握手信息只需要在PS和汇聚设备间传递;有关资源预留相关的请求和响应消息需要经汇聚设备在PS和CMTS间交互。PS和汇聚设备间的pkt-mm-2接口与Packetcable标准中定义的一致,PS将汇聚设备当作CMTS;汇聚设备和CMTS间的pkt-mm-2’接口与PacketCable标准中的pkt-mm-2接口一致,CMTS将汇聚设备当作PS,为了与PS和汇聚设备间的pkt-mm-2接口有所区别,将其标识为pkt-mm-2’。pkt-mm-2和pkt-mm-2’接口消息都通过COPS协议报文承载。
PS和CMTS间有关资源预留的请求和响应消息需要由汇聚设备实现转发,pkt-mm-2’接口消息和pkt-mm-2接口消息的内容相同,仅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有差异,汇聚设备实现pkt-mm-2’接口消息和pkt-mm-2接口消息的转换。
汇聚设备实现pkt-mm-2’接口消息和pkt-mm-2接口消息的转换的具体过程为:
当接收到从PS来的pkt-mm-2接口消息时,汇聚设备获取接收报文中的用户IP地址(Subscriber Identifier,对应UE的IP地址)信息,通过用户的IP地址查找其对应的CMTS;汇聚设备将接收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该IP地址为汇聚设备的IP地址)替换为对应CMTS的IP地址,将报文中的源IP地址(该地址为PS的IP地址)替换为汇聚设备的IP地址,再将报文转发到对应的CMTS;
当接收到从CMTS来的pkt-mm-2’接口消息时,汇聚设备将接收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该IP地址为汇聚设备的IP地址)替换为PS的IP地址,将报文中的源IP地址(该地址为CMTS的IP地址)替换为汇聚设备的IP地址,再将报文转发到PS;
汇聚设备通过上面的处理,实现了pkt-mm-2接口消息和pkt-mm-2‘接口消息间的转换。
汇聚设备为实现将从PS接收的消息分发到对应CMTS处理,需要维护UE和CMTS的关系;当UE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动态获取IP地址时,汇聚设备记录该IP地址以及对应的CMTS,这样,就可以通过UE的IP地址找到对应的CMTS;
汇聚设备还可以和PS间建立CPD(Control Point Discovery,控制点发现)连接,对应pkt-qos-2接口,即PacketCable标准中定义的PS和CMTS间的pkt-qos-2接口,PS将汇聚设备当作CMTS。当PS收到资源预留相关的请求消息时,若通过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的用户IP地址(Subscriber Identifier,对应UE的IP地址)信息查找不到对应的CMTS时,PS发送CPD请求消息,该消息中的目的IP地址为用户IP地址,汇聚设备收到该消息后,若该用户位于与该汇聚设备连接的CMTS上,汇聚设备在用户上线时已经记录了该用户的IP地址,则汇聚设备将自己的IP地址等相关信息填写到CPD响应消息中发送给PS,PS获取到该响应消息后得到该用户对应的CMTS(即上述汇聚设备),将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给对应的CMTS(即上述汇聚设备)。
206、上述CMTS通过pkt-mm-2’接口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解析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的资源预留请求。
207、CMTS通过控制消息对业务流进行配置以满足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括的资源预留请求。
具体地,即是CMTS根据上述的资源预留请求通过控制消息在CMTS与CM之间创建、激活(对应于建立会话)或删除(对应于终止会话)动态业务流以响应上述资源预留请求。
具体来说,上述的控制消息即DSx消息,其中DSx消息可包括3种类型:DSA(Dynamic Service Addition)消息,用于在CMTS与CM之间创建动态业务流;DSC(Dynamic Service Change)消息,用于实现在CMTS与CM之间业务流的修改(激活);DSD(Dynamic Service Deletion)消息,用于实现CMTS与CM之间的动态业务流的删除。
208、CMTS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在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的要求之后,CMTS生成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向汇聚设备发送,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通过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209、汇聚设备接收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向PS发送。
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应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应答消息。
210、上述P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将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将上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发送至上述AM。
由于PS与AM之间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3接口的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AM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之后,可通过响应消息通知P-CSCF资源预留过程完成,该响应消息是在步骤201中AM接收到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的响应。
在CMTS和CM间完成了资源预留之后,要完成会话的建立,还需要对该预留的资源进行激活,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方法实施例三:
参考图6及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
301、AM接收来自P-CSCF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
当用户端要建立会话,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起建立会话请求时,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为上述会话做资源预留;
AM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对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或者所占用的QoS资源,生成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302、上述AM通过pkt-mm-3接口向PS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括与上述要建立的会话相应的资源预留请求。
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与上述要建立的会话对应的QoS参数和报文流分类参数;
本实施例中,AM根据上述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向PS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以将资源预留请求下发;
本实施例中,AM与PS之间使用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Gate-Set)消息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303、上述PS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将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为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并向上述汇聚设备发送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PS之间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为基于pkt-mm-2接口的Gate-Set消息,且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含资源预留请求。
304、上述汇聚设备接收PS发送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可选地,汇聚设备还可解析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括的资源预留请求,并根据该资源预留请求进行汇聚设备和CMTS间的资源预留。
305、上述汇聚设备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为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并发送至CMTS。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CMTS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成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以使得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可被发送至CMTS。
306、上述CMT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消息,解析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
307、CMTS通过DSA消息在CMTS与CM之间控制创建动态业务流,以满足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
具体地,如图7所示,可包括:CMTS向CM发送建流请求消息DSA-REQ,请求创建动态业务流;CM根据该请求创建动态业务流,并向CMTS返回响应消息DSA-RSP;CMTS接收到响应消息DSA-RSP后,返回应答消息DSA-ACK。
308、CMTS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
在创建动态业务流从而成功响应上述的资源预留请求之后,CMTS生成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汇聚设备发送,其中Gate-Set-ACK消息为上述的Gate-Set消息的应答消息;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通过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309、汇聚设备接收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转换成为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PS发送。
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Gate-Set-ACK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310、上述P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消息,将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转换成为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AM发送。
由于PS与AM之间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311、AM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通知P-CSCF资源预留成功。
AM在接收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后,可通过响应消息通知P-CSCF资源预留过程完成,该响应消息是在步骤301中AM接收到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的响应。
312、P-CSCF接收AM发送的资源预留成功的响应消息,并通知AM进行预留资源激活;
P-CSCF收到资源预留成功的响应消息后,可通过应用层信令通知会话的呼叫服务器,呼叫服务器请求会话对端的用户建立呼叫连接,当对端接受连接请求后,呼叫服务器通过P-CSCF通知AM进行预留资源激活。
313、上述AM向上述PS发送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括与对上述预留资源的激活请求。
本实施例中,AM根据上述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向PS发送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以将资源激活请求下发。
本实施例中,AM与PS之间使用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314、上述PS接收上述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将上述第三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为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并向上述汇聚设备发送上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PS之间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为基于pkt-mm-2接口的Gate-Set消息,且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中包含资源激活请求。
315、上述汇聚设备接收PS发送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将上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并发送至CMTS;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CMTS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可被发送至CMTS。
316、上述CMT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Gate-Set),解析上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中的资源激活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中包含了预留的资源激活请求,CMTS解析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包含的资源激活请求,可获取该资源激活请求具体要求激活的动态业务流是哪个。
317、CMTS通过DSC消息在CMTS与CM之间激活相应的动态业务流,以满足上述资源激活请求的要求。
具体地,如图8所示,可包括:CMTS向CM发送请求消息DSC-REQ,请求修改动态业务流属性为激活状态;CM根据该请求激活动态业务流,并向CMTS返回响应消息DSC-RSP;CMTS接收到响应消息DSC-RSP后,返回应答消息DSC-ACK。
318、CMTS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
在激活了相应的动态业务流从而成功响应上述的资源激活请求之后,CMTS生成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汇聚设备发送,其中Gate-Set-ACK消息为上述的Gate-Set消息的应答消息;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是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319、汇聚设备接收上述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将上述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转换成为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PS发送。
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320、上述P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将上述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转换成为第三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AM发送。
由于PS与AM之间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321、AM接收上述第三资源激活响应消息(Gate-Set-ACK),通知P-CSCF预留资源激活成功。
预留资源激活成功后,用户端就可以开始正常的会话。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了根据用户端的建立会话的要求创建并激活动态业务流,实现动态资源预留和激活从而进行正常会话的流程。
方法实施例四:
参考图7至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
401、AM接收来自P-CSCF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上述会话为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端要建立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如语音、视频通话),用户端将通过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起会话请求时,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为上述会话做资源预留;AM接收到该请求信息后,对该请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该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生成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402、上述AM通过pkt-mm-3接口向PS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
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至少包括与上述建立会话的请求对应的QoS参数和报文流分类参数。
本实施例中,AM根据上述会话所需要的QoS资源向PS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以将资源预留请求下发。
本实施例中,AM与PS之间使用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一Gate-Set消息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403、上述PS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将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为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并向上述汇聚设备发送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PS之间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404、上述汇聚设备接收PS发送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解析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括的资源预留请求。
汇聚设备解析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可以获取其中的QoS参数,该QoS参数中包括实现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所需的带宽大小。
405、汇聚设备判断其与上述CMTS之间的可用带宽资源是否满足上述的资源预留请求(即是否有足够的带宽来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所需的带宽),如果是,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15。
406、上述汇聚设备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转换为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并发送至CMTS。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CMTS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可被发送至CMTS。
407、上述CMTS接收上述第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Gate-Set),解析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的资源预留请求,获取QoS参数。
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含了资源预留请求,CMTS解析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获取其中的QoS参数,该QoS参数中包括实现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所需的带宽大小。
408、上述CMTS判断其与CM之间的可用带宽资源是否能满足上述的资源预留请求(即是否有足够的带宽来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所需的带宽),如果是,执行步骤409,否则执行步骤414。
409、上述CMTS通过DSA消息在CMTS与CM之间控制创建与上述QoS参数相匹配的动态业务流,以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的要求。
具体地,如图7所示,可包括:CMTS向CM发送建流请求消息DSA-REQ,请求创建相应的动态业务流;CM根据该请求创建相应的动态业务流,并向CMTS返回响应消息DSA-RSP;CMTS接收到响应消息DSA-RSP后,返回应答消息DSA-ACK。
410、CMTS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
在创建动态业务流从而成功响应上述资源预留请求之后,CMTS生成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消息并向汇聚设备发送,其中Gate-Set-ACK消息为上述的Gate-Set消息的应答消息;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消息通过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411、汇聚设备接收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PS发送。
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412、上述P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将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并向AM发送。
由于PS与AM之间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3接口的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413、上述AM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Gate-Set-ACK),通知P-CSCF资源预留成功;流程结束。
AM在接收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后,可通过响应消息通知P-CSCF资源预留过程完成,其中该响应消息是在步骤401中AM接收到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的响应;
414、上述CMTS向上述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
Gate-Set-Error消息为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的消息,如图10所示,当步骤408的判断结果为否(CMTS与CM之间没有足够的带宽资源来满足资源预留请求),CMTS将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第一资源预留失败消息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415、上述汇聚设备向上述PS发送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
如图9所示,当步骤405的判断结果为否,汇聚设备将向PS发送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指示建立会话失败;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消息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如果汇聚设备接收到第一资源预留失败消息,将其转换成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消息并发送至PS。
416、上述PS接收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将第二资源预留失败消息转换为第三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并向AM发送第三资源预留失败消息。
由于PS与AM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转换成基于pkt-mm-3接口的第三资源预留失败消息消息并发送至AM。
417、AM接收到第三资源预留失败消息(Gate-Set-Error消息),通知P-CSCF,以通知用户端为会话进行的资源预留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CMTS或汇聚设备判断带宽资源不能满足资源预留请求时,不再执行向下行建立会话的流程,而直接向上行发送Gate-Set-Error消息至AM,由AM通过P-CSCF通知用户端资源预留不成功。
当资源预留完成后,还需要激活预留的资源才能进行正常的会话,该过程同实施例三,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方法实施例五:
参考图11、12,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501、AM接收来自P-CSCF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释放的请求消息,上述会话为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端终止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如在语音、视频通话中挂机),用户端将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出终止该会话的请求信息,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释放上述会话占用的资源;AM接收到该请求信息后,对该请求信息进行解析,确定该会话所占用的QoS资源。
502、上述AM向上述PS发送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上述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中包括与上述终止会话的请求相应的资源预留请求。
上述资源预留请求中至少包括QoS参数和与上述终止会话的请求对应的报文流分类参数;
本实施例中,AM根据上述会话所占用的QoS资源向PS发送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以将资源预留请求下发。
本实施例中,AM与PS之间使用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为基于pkt-mm-3接口的消息。
503、上述PS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将上述第三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转换为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并向上述汇聚设备发送上述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
504、上述汇聚设备接收PS发送的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将上述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并发送至CMTS。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PS之间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上述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为基于pkt-mm-2接口的Gate-Delete消息。
本实施例中,汇聚设备与CMTS使用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释放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pkt-mm-2’接口的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以使得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可被发送至CMTS。
505、上述CMT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Gate-Delete消息),解析上述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中的资源预留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中包含了资源预留请求,CMTS解析第二资源释放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可获得需要删除的动态业务流的GateID。
506、上述CMTS通过DSD消息在CMTS与CM之间控制删除相应的动态业务流,以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的要求。
具体地,如图12所示,可包括:CMTS向CM发送请求消息DSD-REQ,请求删除相应的动态业务流;CM根据该请求删除该动态业务流,并向CMTS返回响应消息DSD-RSP;CMTS接收到响应消息DSD-RSP后,返回应答消息DSD-ACK。
507、CMTS向汇聚设备发送第一资源释放响应消息(Gate-Delete-ACK消息);
在成功删除相应的动态业务流从而实现上述资源预留请求之后,CMTS生成第一资源释放响应消息并向汇聚设备发送,其中Gate-Delete-ACK消息为上述的Gate-Delete消息的应答消息;由于CMTS与汇聚设备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第一资源释放应答消息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508、汇聚设备接收上述第一资源释放响应消息(Gate-Delete-ACK消息),将上述第一资源释放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二资源释放响应消息(Gate-Delete-ACK消息),并向PS发送。
由于汇聚设备与PS通过pkt-mm-2接口进行通信,因此汇聚设备将第一资源释放响应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2接口的消息。
509、上述PS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释放响应消息(Gate-Delete-ACK消息),将上述第二资源释放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三资源释放响应消息(Gate-Delete-ACK)消息,并将第三资源释放响应消息发送至AM。
由于PS与AM之间通过pkt-mm-3接口进行通信,因此PS将第二Gate-Delete-ACK消息转换成为基于pkt-mm-3接口的第三资源释放响应消息。
本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在用户端终止会话之后,回收动态QoS资源的过程。
下面就本发明提供的资源预留系统进行描述:
系统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资源预留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执行如图4所示的流程,该资源预留系统包括策略服务器PS20、汇聚设备30、和调制解调系统40,汇聚设备30通过第一接口连接PS20,汇聚设备30通过第二接口连接调制解调系统40;
汇聚设备30,用于通过第一接口接收来自PS20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的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通过第二接口发送给调制解调系统40;
调制解调系统40,用于根据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可选地,上述第一接口格式为pkt-mm-2,所述第二接口格式为pkt-mm-2’。
具体的,如图14所示,调制解调系统40包括CMTS401以及与CMTS401通过pkt-mm-1接口连接的CM402,且CMTS401与汇聚设备20通过第二接口pkt-mm-2’连接,CM402连接用户端50。
其中,如图13所示,汇聚设备30中包括DQoS Proxy模块301,DQoS Proxy模块301具体用于:将接收到的来自PS20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消息转换成为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消息;以及将接收到的来自调制解调系统40(具体是CMTS401)的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消息。
通过DQoS Proxy模块301,汇聚设备可起到在PS20和CMTS401之间的动态代理作用。
可选地,如图14所示,汇聚设备30中还可包括RME模块(ResourceManagement Entity)302,RME模块302具体可用于解析来自PS20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如图3及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资源预留系统还包括AM以及P-CSCF,AM与PS20通过pkt-mm-3接口连接,AM与P-CSCF通过Rx接口连接,P-CSCF通过Gm接口与UE连接。
进一步地,汇聚设备30还用于通过pkt-qos-2接口接收上述PS20发送的CPD请求消息,若查询的UE设备连接到汇聚设备下的CMTS时,汇聚设备将CPD响应消息发送给PS20;
进一步地,汇聚设备30还可用于中继用户终端UE的DHCP报文,从上述DHCP报文中获取UE和CMTS401的对应关系(或者获取UE和CMC的对应关系),通过pkt-qos-2接口将上述对应关系发送给PS20。
可选地,汇聚设备30,还可用于接收来自PS20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将上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汇聚设备30将上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40(具体地发送到CMTS401);
调制解调系统40还用于根据上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进行资源激活。
在C-DOCSIS系统架构下,上述的资源预留系统可用于进行资源预留,各个设备或功能体在资源预留流程中的用途如下:
当用户端UE要建立会话时,UE将通过Gm接口向P-CSCF发起会话请求时,P-CSCF将通过Rx接口通知AM为上述会话做资源预留;
AM可用于接收来自P-CSCF的为会话进行资源预留的请求消息,上述会话为需要资源预留的会话;以及用于向PS20发送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包括与上述UE要建立的会话相应的资源预留请求;
PS20可用于通过pkt-mm-3接口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上述第三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向汇聚设备30发送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汇聚设备30可用于通过pkt-qos-2接口接收上述PS20发送的CPD请求消息,若查询的UE设备连接到汇聚设备下的CMTS时,汇聚设备响应CPD请求消息;
汇聚设备30可用于通过pkt-mm-2接口接收上述PS20发送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解析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包括的资源预留请求;以及用于并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为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并发送至CMTS401;
CMTS401与上述汇聚设备30连接,用于通过pkt-mm-2’接口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解析上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中包含的资源预留请求;以及用于通过控制消息对业务流进行控制以响应上述资源预留请求,具体的即是通过DSX消息在CMTS401与CM402之间控制创建、修改或删除动态业务流以响应上述资源预留请求。
进一步地,在满足了上述资源预留请求的要求之后,CMTS401还用于向汇聚设备30发送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汇聚设备30还用于接收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将上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向PS20发送;
进一步地,PS20还用于接收上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将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转换成为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向AM发送;
进一步地,AM还用于接收上述第三资源预留响应消息,并可在需要的情况下通过P-CSCF向用户端50发送上述关于会话的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上述资源预留请求消息的形式为Gate-Set消息,上述资源预留响应消息的形式为Gate-Set-Ack消息。
具体地,当上述关于会话的请求消息是建立会话的请求消息时,上述的控制消息(DSX消息)为DSA消息,即所述CMTS401用于通过DSA消息在CMTS40与CM50之间控制建立动态业务流;具体地,如图7所示,其流程可包括:CMTS401向CM402发送请求消息DSA-REQ,请求创建动态业务流;CM402根据该请求创建动态业务流,并向CMTS401返回响应消息DSA-RSP;CMTS401接收到响应消息DSA-RSP后,返回应答消息DSA-ACK,则相应的动态业务流创建成功。
进一步地,参考图10,CMTS401还可用于判断其与上述CM402之间的可用带宽资源是否能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如果否,CMTS401向上述汇聚设备30发送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的消息(Gate-Set-Error消息),如图11所示,Gate-Set-Error消息可通过汇聚设备30和PS20被转发至AM,AM接收到Gate-Set-Error消息后,可通过P-CSCF通知用户端50为会话进行的资源预留失败。
进一步地,RME模块302还可用于判断汇聚设备30与CMTS401之间的可用带宽资源是否能满足上述资源预留请求,如果否,汇聚设备30向上述PS20发送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的消息(Gate-Set-Error消息),如图9所示,Gate-Set-Error消息通过PS20被转发至AM,AM接收到Gate-Set-Error消息后,通过P-CSCF通知用户端50为会话进行的资源预留失败。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预留系统,在C-DOCSIS系统架构下,还可用于执行如方法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流程,该资源预留系统中的各设备或功能实体在该流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可参考方法实施例一至五,在此不予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Gate-Set-Error消息即为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的消息。
可以理解地,以上各实施例中采用Gate-Set消息表示AM向下行发送的创建动态业务流的请求消息或激活消息,采用Gate-Set-ACK表示动态业务流创建或激活成功后CMTS向上行发送的应答消息,采用Gate-Set-Error消息表示动态业务流创建失败后CMTS或汇聚设备向上行发送的指示资源预留失败的消息,以上各实施例中还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消息形式,如Gate-Delete消息、DSA消息、DSC消息、DSD消息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种消息形式只是本实施例中的选择,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其它可实现相同功能或作用的其它消息形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内容对上述各种消息形式作出的等同改变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和汇聚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资源预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汇聚设备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至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格式为pkt-mm-2,所述第二接口格式为pkt-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设备在收到所述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之后还包括:
解析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解调系统包括有线电视媒体转换器CMC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M,或者包括线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和CM,所述CM连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设备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汇聚设备中继用户终端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报文,从所述DHCP报文中获取用户终端和CMTS的对应关系,或者获取用户终端和CMC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P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汇聚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调制解调系统的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解析所述第一资源预留响应消息,根据解析结果生成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二资源预留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给所述P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汇聚设备接收来自所述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进行资源激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汇聚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来自所述调制解调系统的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解析所述第一资源激活响应消息,根据解析结果生成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
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第二资源激活响应消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发送给所述PS。
9.一种资源预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策略服务器PS、汇聚设备和调制解调系统,所述汇聚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连接所述PS,所述汇聚设备通过第二接口连接所述调制解调系统;
所述汇聚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口接收来自所述PS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所述第二接口的格式的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通过所述第二接口发送给所述调制解调系统;
所述调制解调系统,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设备还用于解析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解调系统包括有线电视媒体转换器CMC和电缆调制解调器CM,或者包括线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和CM,所述CM连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MTS或者CMC,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通过pkt-mm-1接口通知所连接的CM建立业务流,并预留资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设备还用于中继用户终端的DHCP报文,从所述DHCP报文中获取用户终端和CMTS的对应关系,或者获取用户终端和CMC的对应关系,通过pkt-qos-2接口将所述对应关系发送给所述PS。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聚设备,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PS的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将所述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所述汇聚设备将所述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的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调制解调系统;
所述调制解调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进行资源激活。
15.一种汇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策略服务器PS的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DQoS Proxy模块,用于将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
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发送给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汇聚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PS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
DQoS Proxy模块,用于将基于第一接口格式的第一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转换成基于第二接口格式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
第二接口,用于将所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发送给所述调制解调系统,以使得所述调制解调系统根据所述第二资源激活请求消息进行资源激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汇聚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RME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预留请求消息进行资源预留。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汇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格式为pkt-mm-2,所述第二接口格式为pkt-mm-2’。
CN201210566436.8A 2012-12-24 2012-12-24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Active CN103888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6436.8A CN103888383B (zh) 2012-12-24 2012-12-24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ES13868846.0T ES2625123T3 (es) 2012-12-24 2013-12-24 Método y sistema de reserva de recursos
PCT/CN2013/090273 WO2014101738A1 (zh) 2012-12-24 2013-12-24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EP13868846.0A EP2922258B1 (en) 2012-12-24 2013-12-24 Resource reserv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4/748,448 US9876733B2 (en) 2012-12-24 2015-06-24 Resource reserv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convergenc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66436.8A CN103888383B (zh) 2012-12-24 2012-12-24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8383A true CN103888383A (zh) 2014-06-25
CN103888383B CN103888383B (zh) 2017-09-29

Family

ID=50957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66436.8A Active CN103888383B (zh) 2012-12-24 2012-12-24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76733B2 (zh)
EP (1) EP2922258B1 (zh)
CN (1) CN103888383B (zh)
ES (1) ES2625123T3 (zh)
WO (1) WO201410173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2335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分配方法、同轴电缆中间转换器及系统
CN106506222A (zh) * 2016-11-24 2017-03-15 成都广达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c网络中智能终端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663428A (zh) * 2014-07-16 2017-05-10 索尼公司 装置、方法、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
CN11198820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远程物理设备的方法和核心代理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6491B1 (en) * 2014-02-18 2018-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configuration file
US10044553B2 (en) * 2016-05-19 2018-08-07 United States Cellular Corporation Media resource reservation request failure handling for voice ove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US10455457B2 (en) * 2017-05-24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R-SS unified operation mode in coordinated and uncoordinated bands
US10944644B2 (en) * 2019-04-30 2021-03-09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thermal and power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in a multi-edge cloud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N113132422B (zh) * 2019-12-30 2024-01-02 中信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驾驶服务规划方法、装置、as及scef单元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467A (zh) * 2004-09-08 2006-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gn中的资源和准入控制子系统及方法
EP1655923A2 (en) * 2004-11-01 2006-05-10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of-service in a local loop
US20100290366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Configuring network devices
CN101997725A (zh) * 2010-11-25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n承载docsis业务的系统和装置
CN102624560A (zh) * 2012-03-12 2012-08-01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部署、集中式控制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58701A (ja) * 2000-11-20 2002-05-31 Fujitsu Ltd ケーブルモデム装置
CN100349445C (zh) * 2005-03-08 2007-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代网络中实现代理请求模式资源预留的方法和系统
KR101201668B1 (ko) * 2006-07-01 2012-1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역 망에서의 방송 서비스 방법
KR101546780B1 (ko) * 2008-12-18 2015-08-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망에서 서비스 플로우 변경 시 오류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996526B2 (en) * 2009-06-08 2011-08-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anagement of shared access network
GB2488122A (en) * 2011-02-15 2012-08-22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network link quality
US9130878B2 (en) * 2011-04-05 2015-09-08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ffic switching in hybrid fiber coaxial (HFC) network
US9078248B2 (en) * 2011-11-08 2015-07-07 Louis H. Libin Method and apparatus providing coordinated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allocation, using authorized channel assignments and controlled user acces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7467A (zh) * 2004-09-08 2006-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gn中的资源和准入控制子系统及方法
EP1655923A2 (en) * 2004-11-01 2006-05-10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of-service in a local loop
US20100290366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omcast Cable Holdings, Llc Configuring network devices
CN101997725A (zh) * 2010-11-25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n承载docsis业务的系统和装置
CN102624560A (zh) * 2012-03-12 2012-08-01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部署、集中式控制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63428A (zh) * 2014-07-16 2017-05-10 索尼公司 装置、方法、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系统
WO2016082335A1 (zh) * 2014-11-25 2016-06-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地址分配方法、同轴电缆中间转换器及系统
CN106506222A (zh) * 2016-11-24 2017-03-15 成都广达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c网络中智能终端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506222B (zh) * 2016-11-24 2019-07-02 成都广达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mc网络中智能终端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988205A (zh) * 2019-05-24 2020-11-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远程物理设备的方法和核心代理设备
CN111988205B (zh) * 2019-05-24 2022-03-0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远程物理设备的方法和核心代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22258A1 (en) 2015-09-23
CN103888383B (zh) 2017-09-29
WO2014101738A1 (zh) 2014-07-03
US9876733B2 (en) 2018-01-23
US20150295847A1 (en) 2015-10-15
ES2625123T3 (es) 2017-07-18
EP2922258A4 (en) 2015-12-02
EP2922258B1 (en)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8383A (zh) 资源预留方法、系统及汇聚设备
US9491173B1 (en) Alternative techniques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ckhaul
US10880196B2 (en) Bi-directional speed test method and system for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CPE) devices
US20120231760A1 (en) Evolved Packe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mergency Call Attachment Thereof
WO2006122483A1 (fr) Procede dynamique de realisation de qualite de service dans le systeme wimax
CN112105091B (zh) 会话管理方法、会话管理功能smf实体、终端及网络侧实体
US2009027416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cast bearer resources
US20140250451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broadcast tv
WO2007082448A1 (fr) Procédé de qualité de service (qos) garantie, dispositif de gestion de ressources et système d'accès multi-services
US20130235841A1 (en) Packet switched domain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1127824A1 (zh) 服务质量配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020380A1 (zh) 流媒体服务器系统及相关实现方法、设备及iptv系统
CN106550159B (zh) VoIP通信系统
WO2008122177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terminal pour la détermination d'un degré de qos
US8381261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policy decision functional entity in a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
CN110392019A (zh) 一种集群音视频业务专用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EP24799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ull mode resource and admission control under wholesale scene
WO2015180116A1 (zh) 一种分配承载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08064578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réseau d'accès et terminal d'accès pour libérer une ressource qos
KR100462026B1 (ko) 이동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 위한 프록시 서버 장치 및폴리시 제어 방법
US935733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non-resource reservation type service
US20230362152A1 (en) Mobile dynamic application packet kit (apk)
KR20120040083A (ko) 상호 대화식 기능 요소 및 프로토콜 매핑 방법
CN101667877B (zh) 用于下一代网络的用户直播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07003136A1 (fr) Procede d'allocation de l'adresse de traduction de passerelle multimedia et procede de transfert de la passerel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