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6548B -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6548B
CN103886548B CN201410058476.0A CN201410058476A CN103886548B CN 103886548 B CN103886548 B CN 103886548B CN 201410058476 A CN201410058476 A CN 201410058476A CN 103886548 B CN103886548 B CN 1038865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image
attribut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86548A (zh
Inventor
齐伟
夏群
李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8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65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6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6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86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6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更接近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本发明使得二维码与环境色更为协调。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码能够通过分布在平面上的两色(通常是黑色和白色)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如图8所示。在现有技术的二维码应用中,通常会将二维码与图像相结合地呈现给用户,例如,在宣传海报、广告标识上嵌入二维码等。但由于二维码需要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从而能够被正确地以获得所需的文本信息,因此,与图像相结合来呈现的二维码往往在整个图像中显得十分突兀。
为使二维码与图像结合地更为自然,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多种方案。然而,基于现有技术的该等方案获得的二维码仍然在图像中较为突兀,且呈现形式单一,容易造成与环境色的不协调,从而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审美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更接近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该二维码融合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调整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更接近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融合装置,用于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第一图像示意图;
图6a为基于本发明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6b为基于本发明另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6c为基于本发明再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7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第二图像示意图;
图8为一种现有技术的二维码示意图;
图9为二维码中的图形探测区域和点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机设备来实现;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PC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PDA、IPTV等;所述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网络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方案,以下先对二维码进行说明:
二维码可通过转换待编码文本来获得;例如,根据二维码的编码规则,可将作为待编码文本的一串字符串生成为以图像形式表示的二维码。当一个设备识别二维码时,其将二维码划分为多个色块,并通过判断各个色块为深色块还是浅色块,来解码二维码,从而将以图像形式表现的二维码还原为上述待编码文本。
需要说明的是,对二维码编码和解码的说明仅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方案,而不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对诸如图像等其他类型的信息进行编码来生成二维码,并通过对二维码进行解码来还原诸如图像等其他类型的信息。事实上,无论二维码的编码所基于的是文本还是诸如图像等其他类型的信息,都不影响本发明下述方案中对二维码执行的诸如调整和融合等操作。
以下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二维码包括点,优选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属于一个色块。作为一个示例,图9所示的虚线框B中包含二维码的多个点。需要说明的是,二维码中“点”的称谓,主要用于更简洁地表示一个色块中的主要显色部分,而不应理解为对该主要显色部分的形状的限定。事实上,该主要显色部分的形式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如可为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星形和圆形,还可为其他形状,如熊掌、由独立的4瓣花瓣组成的花朵形等等。
优选地,二维码中的一个点可覆盖其所属的整个色块,如图8中,黑点和白点分别覆盖整个色块;或者,二维码中的一个点的面积小于其所属色块的面积,如图6c中,黑点和白点均仅位于色块的中心部分。其中,当二维码中的一个点的面积小于其所属色块的面积时,可综合色块中的点和点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灰度,来确定该色块的灰度,如图6c中,可综合一个色块中形似星星的点的灰度和该色块中除点外的背景的灰度,来确定该色块的灰度;其中,色块中除点以外的其他部分,为该色块的次要显色部分,优选地,该次要显色部分是透明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底色为白色,故图6a、图6b和图6c中的白点无法观测到,但其实际是存在的,例如,图7中所示的第二图像,是通过将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和图6c所示的二维码进行融合来得到的,从图7中可以观测到白点。
作为二维码的一种优选形式,二维码还可包括位置探测区域,该位置探测区域用于供解码二维码的设备定位二维码,例如,图9所示二维码中的虚线框A所包含的图形为该二维码中的三个位置探测区域之一。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和步骤S2。
在步骤S1中,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待与二维码进行融合的图像;其中,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表示在未调整点的属性的情况下与第一图像融合后能够被正确识别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为二维码和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该一部分点与第一图像相重叠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属性包括任何能够用于表示第一图像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1)第一图像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第一图像的图案信息等。
其中,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任何用于表示点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1)点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点的形状信息,如星形、圆形、菱形、花瓣形、熊爪型等;
3)点在其所属色块中所占的面积,如点的面积占色块面积的百分比等。
其中,所述对点的属性进行调整表示对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进行调整。其中,点的属性与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表示点的视觉特征与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视觉特征更相似。例如,点的色彩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色彩更相似;又如,点的形状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某个图案形状更相似。
其中,二维码识别结果通常包括对色块所属类型的判断,如二维码识别结果包括色块为深色块或浅色块等。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表示:对于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中的每个色块,该色块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例如,所述一部分点包括两个点,其中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深色块;其中另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浅色块。
优选地,当点的属性包括点的色彩时,所述一部分点所调整至的色彩是从各个点所属色块类型允许的色彩中选择出的。例如,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点被调整至的色彩,应当为浅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更优选地,所述一部分点中的一个点所调整至的色彩,应使得该点所属色块在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融合后能够被正确识别。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
例如,计算机设备可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分别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和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且通过比较来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如计算机设备根据点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且根据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计算机设备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又例如,属性信息包括色彩信息。计算机设备可根据点的色彩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色彩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之间的色彩距离,并根据该色彩距离是否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来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如计算机设备获取点所属色块的颜色聚合向量为GI=<(α1,β1),(α2,β2),…(αn,βn)>,且获取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颜色聚合向量为GI’=<(α1’,β1’),(α2’,β2’),…(αn’,βn’)>,则计算机设备通过计算所有的|(αj-αj’)|+|(βj-βj’)|之和,可获得该点所属色块和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之间的色彩距离△G,其中,1≤j≤n,则当色彩距离△G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时,计算机设备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当色彩距离△G不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时,计算机设备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地,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计算机设备调整该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计算机设备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又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且该点的形状为圆形,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中存在一个椭圆形的特定图案,则计算机设备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灰度最浅(如比深色块判决阈值高的灰度中最浅的灰度)且色系与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更接近的色彩,且将该点的形状调整为与前述椭圆形相适配的椭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2)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一个分组可包含多个点,或者,一个分组可仅包含一个点。其中,当一个分组仅包含一个点时,对该分组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现方式1)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具体地,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计算机设备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计算机设备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优选地,在步骤S1中,计算机设备还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也即,计算机设备可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其中,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可以为二维码包含的所有点,也即,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二维码中所有的点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或者,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可仅为二维码包含的部分点,也即,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仅对二维码包含的部分点进行属性调整操作,例如,在二维码中的一些点与该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已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不对该等点执行任何操作。
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表示:对于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中的每个色块,该色块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例如,所述另一部分点包括两个点,其中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浅色块;其中另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深色块。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具体地,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计算机设备调整该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则计算机设备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
又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的形状为圆形,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中存在一个椭圆形的特定图案,则计算机设备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且将该点的形状调整为与第一图像中的椭圆形的形状和位置均相同的椭圆形。
2)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另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具体地,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计算机设备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计算机设备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白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点的属性被调整后,计算机设备还可进一步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来验证该调整是否合适;并且,当判断不合适时,还可进行相应处理,如对点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调整等。
在步骤S2中,计算机设备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为将第一图像与二维码融合后获得的图像,如图7为一个第二图像的示意图,该图为将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和图6c所示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的第二图像。
例如,计算机设备在步骤S1中调整了一个二维码中点的属性,在步骤S2中,计算机设备通过解析第一图像,生成相应的图像结构化数据,并根据该图像结构化数据来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若计算机设备在步骤S1中对多个二维码进行了调整,则在步骤S2中,计算机设备可将调整后的多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来获得多个第二图像。
例如,计算机设备在步骤S1中调整了二维码QR1和QR2中点的属性,则计算机设备将第一图像设置为第一层图层,并将QR1设置为第二层图层,从而将第一层图层和第二层图层融合,获得与QR1对应的第二图像;并且,计算机设备将QR2设置为另一个第二层图层,从而将第一层图层和该另一个第二层图层融合,获得与QR2对应的第二图像。
优选地,步骤S2进一步包括步骤S21和步骤S22。
在步骤S21中,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计算机设备直接将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例如,计算机设备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的尺寸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一致或相近,来判断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适配,当判断结果为适配时,直接将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在步骤S22中,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将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例如,计算机设备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的尺寸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一致或相近,来判断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适配,当判断结果为不适配时,基于缩放算法来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缩放算法可结合B样条差值和Lanczos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二维码还包括位置探测区域。在本优选方案中,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在步骤S1’中,计算机设备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其中,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包括任何能够用于表示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
1)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中的图案信息等。
其中,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与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表示色块的视觉特征与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视觉特征更相似。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每个色块,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色块的属性信息以及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色块的属性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个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计算机设备将该色块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2)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色块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属性与所述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计算机设备将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色彩均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优选地,在步骤S1’中,计算机设备还执行以下步骤: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其中,所述一部分色块和所述另一部分色块可以为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所有点,也即,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色块的属性信息,对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所有色块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或者,所述一部分色块和所述另一部分色块可仅为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部分色块,也即,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色块的属性信息,仅对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部分色块进行属性调整操作,例如,在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些色块与该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已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不对该等色块执行任何操作。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所述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每个色块,计算机设备若根据该色块的属性信息以及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对该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色块的属性与该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例如,计算机设备确定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个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则计算机设备将该色块的色彩调整为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
2)计算机设备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属性与所述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计算机设备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白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本优选方案中,前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机设备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例如,计算机设备从如图6c所示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该等分离出的点与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融合,并从如图6c所示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融合,得到如图7所示的第二图像。
其中,本优选方案中的步骤S2可以与前述步骤S21和步骤S22相结合。例如,在步骤S21中,当所述点的色彩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计算机设备直接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在步骤S22中,当所述点的色彩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计算机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从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分离出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调整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能够在二维码被正确识别的情况下,使得二维码与第一图像更为接近,从而使得二维码与与其所处的图像环境更为协调;此外,本实施例还能够在大量的二维码和图像的融合情况下,实现二维码样式的多样性选择,并能通过诸如缩小二维码中点占色块的面积、样式调整的方式,降低二维码对待融合图像的视觉影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专利只允许黑白色的图像,故为使二维分布点阵中的点更容易被观测到,图7所示的第二图像中,二维分布点阵未采用较优的色彩调整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获得更优的视觉效果。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其中,步骤S1和步骤S2已在参照图1所示实施例中予以详述,并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3中,计算机设备根据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是否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将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二维码中能够在与待融合的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的二维码所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根据该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优选地,计算机设备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计算机设备根据一个待编码信息和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至少一个二维码,并将所述至少一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并且,计算机设备进行识别各个第二图像中的二维码的操作,并确定将能被识别出的第二图像包含的二维码所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且将基于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例如,计算机设备基于一个待编码信息Word1以及2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如图6a和6b所示的2个二维码,并将该2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2个第二图像;接着,计算机设备识别该2个第二图像中的二维码,并将能够被正确识别的图6a所示的二维码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图6a所示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2)步骤S3进一步包括步骤S31和步骤S32。
在步骤S31中,对于基于前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中的每一种预定样式,计算机设备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并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
其中,所述点的识别率表示二维码中能够被正确识别的点所属色块占二维码中的所有色块的比例。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例如,计算机设备直接获取已由该计算机设备或其他设备预先确定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又例如,计算机设备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并基于该二维码来获得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优选地,基于待编码信息来生成二维码可采用多种标准,如QR Code(Quick ResponseCode)标准等。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基于二维码获得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例如,计算机设备根据二维码来计算二维码的灰度直方图,作为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又例如,计算机设备根据当前处理的预定样式,将所述二维码划分为多个色块;并根据所述二维码,分别确定二维码中每个点所属的色块的灰度信息,作为所述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地,计算机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
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计算机设备根据该点所属色块的灰度信息,以及,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灰度信息,判断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该点所属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并根据二维码中各个色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点的识别率。
其中,计算机设备可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二维码中的点所属色块在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如可通过设定预定阈值来判断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例如,设置T1为深色块判决阈值,设置T2为浅色块判决阈值,其中,T1>T2,则当该色块灰度不小于T1时,该色块为深色块,当该色块灰度小于T2时,该色块为浅色块;计算机设备将不属于深色块和浅色块的色块判断为不能被正确识别的色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点所属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时,并不需要实际执行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的操作;例如,计算机设备仅需要确定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点所属的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即能通过对该点所属色块的灰度信息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灰度信息进行计算,来获得两者融合后所应得到的灰度信息,进而判断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对于基于前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中的每一种预定样式,计算机设备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并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步骤S32中,计算机设备根据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基于被确定的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优选地,计算机设备通过判断所述点的识别率是否超过预定识别率阈值,来确定一个预定样式是否适用于第一图像。
例如,若点的识别率超过预定识别率阈值,则确定该预定样式适用于第一图像;若点的识别率低于预定识别率阈值,则确定该预定样式不适用于第一图像。
例如,预定识别率阈值为80%,在步骤S31中,计算机设备确定基于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为90%,则在步骤S32中,计算机设备确定该预定样式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且基于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基于被确定的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1和步骤S32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例如计算机设备可在执行步骤S31获得基于所有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后,再执行步骤S32,来从所有预定样式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又例如,计算机设备可在执行步骤S31获得基于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后立即执行步骤S32来判断该预定样式是否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同时执行步骤S31来获得基于另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直至已对所有预定样式执行完判断操作或已得到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还包括将多种预定样式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多种预定样式的选择,确定所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的步骤。
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大量的二维码和图像进行融合的情况下,实现二维码样式的多样性选择,还能够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预定样式供用户选择,来增强用户在二维码生成阶段的参与性,进而提高用户对二维码生成效果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与步骤S1和S2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例如,每当在步骤S3中确定一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时,计算机设备可立即执行步骤S1,来调整基于该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与此同时,计算机设备可继续执行步骤S3并确定另一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图3为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包含于计算机设备中,该二维码融合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装置1和融合装置2。
第一调整装置1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为待与二维码进行融合的图像;其中,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表示在未调整点的属性的情况下与第一图像融合后能够被正确识别的二维码。优选地,所述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为二维码和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该一部分点与第一图像相重叠的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的属性包括任何能够用于表示第一图像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1)第一图像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第一图像的图案信息等。
其中,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任何用于表示点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1)点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点的形状信息,如星形、圆形、菱形、花瓣形、熊爪型等;
3)点在其所属色块中所占的面积,如点的面积占色块面积的百分比等。
其中,所述对点的属性进行调整表示对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进行调整。其中,点的属性与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表示点的视觉特征与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视觉特征更相似。例如,点的色彩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色彩更相似;又如,点的形状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某个图案形状更相似。
其中,二维码识别结果通常包括对色块所属类型的判断,如二维码识别结果包括色块为深色块或浅色块等。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表示:对于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中的每个色块,该色块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例如,所述一部分点包括两个点,其中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深色块;其中另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浅色块。
优选地,当点的属性包括点的色彩时,所述一部分点所调整至的色彩是从各个点所属色块类型允许的色彩中选择出的。例如,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点被调整至的色彩,应当为浅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更优选地,所述一部分点中的一个点所调整至的色彩,应使得该点所属色块在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融合后能够被正确识别。
具体地,第一调整装置1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第一调整装置1包括第一子调整装置(图未示)。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第一子调整装置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第一子调整装置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其中,第一子调整装置可采用多种方式来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
例如,第一子调整装置可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分别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和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且通过比较来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如第一子调整装置根据点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且根据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又例如,属性信息包括色彩信息。第一子调整装置可根据点的色彩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色彩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之间的色彩距离,并根据该色彩距离是否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来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如第一子调整装置获取点所属色块的颜色聚合向量为GI=<(α1,β1),(α2,β2),…(αn,βn)>,且获取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颜色聚合向量为GI’=<(α1’,β1’),(α2’,β2’),…(αn’,βn’)>,则第一子调整装置通过计算所有的|(αj-αj’)|+|(βj-βj’)|之和,可获得该点所属色块和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之间的色彩距离△G,其中,1≤j≤n,则当色彩距离△G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时,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当色彩距离△G不超过预定距离阈值时,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是否相同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地,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第一子调整装置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第一子调整装置调整该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第一子调整装置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又例如,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且该点的形状为圆形,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中存在一个椭圆形的特定图案,则第一子调整装置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灰度最浅(如比深色块判决阈值高的灰度中最浅的灰度)且色系与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更接近的色彩,且将该点的形状调整为与前述椭圆形相适配的椭圆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2)第一调整装置1包括第一确定装置(图未示)和第二子调整装置(图未示)。第一确定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第二子调整装置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一个分组可包含多个点,或者,一个分组可仅包含一个点。其中,当一个分组仅包含一个点时,对该分组执行的操作,与前述实现方式1)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具体地,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第二子调整装置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第二子调整装置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优选地,第一调整装置1还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也即,第一调整装置1可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其中,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可以为二维码包含的所有点,也即,第一调整装置1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二维码中所有的点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或者,所述一部分点和所述另一部分点可仅为二维码包含的部分点,也即,第一调整装置1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仅对二维码包含的部分点进行属性调整操作,例如,在二维码中的一些点与该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已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不对该等点执行任何操作。
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表示:对于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中的每个色块,该色块与其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例如,所述另一部分点包括两个点,其中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浅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浅色块;其中另一个点所属色块为深色块,则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应为深色块。
具体地,第一调整装置1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第一子调整装置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具体地,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第一子调整装置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第一子调整装置调整该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例如,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则第一子调整装置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
又例如,第一子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中的一个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点的形状为圆形,该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中存在一个椭圆形的特定图案,则第一子调整装置将该点的色彩调整为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且将该点的形状调整为与第一图像中的椭圆形的形状和位置均相同的椭圆形。
2)第一确定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另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第二子调整装置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具体地,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第二子调整装置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一个或多个视觉特征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第二子调整装置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白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点的属性被调整后,二维码融合装置还可进一步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来验证该调整是否合适;并且,当判断不合适时,还可进行相应处理,如对点的属性进行进一步调整等。
融合装置2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第二图像为将第一图像与二维码融合后获得的图像,如图7为一个第二图像的示意图,该图为将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和图6c所示的二维码进行融合得到的第二图像。
例如,第一调整装置1调整了一个二维码中点的属性,融合装置2通过解析第一图像,生成相应的图像结构化数据,并根据该图像结构化数据来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调整装置1对多个二维码进行了调整,则融合装置2可将调整后的多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来获得多个第二图像。
例如,第一调整装置1调整了二维码QR1和QR2中点的属性,则融合装置2将第一图像设置为第一层图层,并将QR1设置为第二层图层,从而将第一层图层和第二层图层融合,获得与QR1对应的第二图像;并且,融合装置2将QR2设置为另一个第二层图层,从而将第一层图层和该另一个第二层图层融合,获得与QR2对应的第二图像。
优选地,融合装置2进一步包括第一子融合装置(图未示)和第二子融合装置(图未示)。
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第一子融合装置直接将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例如,第一子融合装置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的尺寸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一致或相近,来判断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适配,当判断结果为适配时,直接将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第二子融合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将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例如,第二子融合装置通过判断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的尺寸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一致或相近,来判断该二维码与第一图像的尺寸是否适配,当判断结果为不适配时,基于缩放算法来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优选地,所述缩放算法可结合B样条差值和Lanczos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二维码还包括位置探测区域。在本优选方案中,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调整装置(图未示),第二调整装置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其中,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包括任何能够用于表示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视觉特征的信息。优选地,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
1)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色彩信息,如颜色、各个颜色的饱和度和亮度等;
2)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中的图案信息等。
其中,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与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表示色块的视觉特征与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视觉特征更相似。
具体地,第二调整装置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每个色块,第二调整装置若根据该色块的属性信息以及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色块的属性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例如,第二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个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浅色块,则第二调整装置将该色块的色彩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2)第二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色块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属性与所述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深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第二调整装置将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色彩均调整为深色块所允许选择的色彩中最浅的色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位置探测区域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优选地,第二调整装置还执行以下操作:第二调整装置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其中,所述一部分色块和所述另一部分色块可以为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所有点,也即,第二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色块的属性信息,对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所有色块均执行属性调整操作;或者,所述一部分色块和所述另一部分色块可仅为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部分色块,也即,第二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图像以及二维码中色块的属性信息,仅对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包含的部分色块进行属性调整操作,例如,在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些色块与该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已经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不对该等色块执行任何操作。
具体地,第二调整装置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对于所述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每个色块,第二调整装置若根据该色块的属性信息以及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则第二调整装置对该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色块的属性与该色块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例如,第二调整装置确定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的一个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且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为深色块,则第二调整装置将该色块的色彩调整为与该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相同的色彩。
2)第二调整装置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位置探测区域中色块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多个分组;并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属性与所述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优选地,所述分组中的所有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且所述分组中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等。
例如,一个分组中的所有点所属的色块均为浅色块,且所有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均为无图案的白色底色,则第二调整装置将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色彩均调整为白色。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本优选方案中,前述融合装置2执行以下操作:融合装置2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例如,融合装置2从如图6c所示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该等分离出的点与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融合,并从如图6c所示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如图5所示的第一图像融合,得到如图7所示的第二图像。
其中,本优选方案中的融合装置2执行的操作可以与前述第一子融合装置和第二子融合装置执行的操作相结合。例如,当所述点的色彩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第一子融合装置直接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当所述点的色彩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第二子融合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从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二维码中分离出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二维码中的点,并将分离出的二维码中的点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并且,从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中分离出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并将该位置探测区域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所述第二图像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根据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通过调整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能够在二维码被正确识别的情况下,使得二维码与第一图像更为接近,从而使得二维码与与其所处的图像环境更为协调;此外,本实施例还能够在大量的二维码和图像的融合情况下,实现二维码样式的多样性选择,并能通过诸如缩小二维码中点占色块的面积、样式调整的方式,降低二维码对待融合图像的视觉影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由于专利只允许黑白色的图像,故为使二维分布点阵中的点更容易被观测到,图7所示的第二图像中,二维分布点阵未采用较优的色彩调整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能够获得更优的视觉效果。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包括第一调整装置1、融合装置2和第二确定装置3。其中,第一调整装置1和融合装置2已在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中予以详述,并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不再赘述。
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是否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具体地,第二确定装置3将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二维码中能够在与待融合的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的二维码所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根据该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优选地,第二确定装置3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一个待编码信息和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至少一个二维码,并将所述至少一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至少一个第二图像;并且,第二确定装置3进行识别各个第二图像中的二维码的操作,并确定将能被识别出的第二图像包含的二维码所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且将基于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基于一个待编码信息Word1以及2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如图6a和6b所示的2个二维码,并将该2个二维码分别与第一图像融合,获得2个第二图像;接着,第二确定装置3识别该2个第二图像中的二维码,并将能够被正确识别的图6a所示的二维码对应的预定样式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图6a所示的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2)第二确定装置3对于基于前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中的每一种预定样式,第二确定装置3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并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
其中,所述点的识别率表示二维码中能够被正确识别的点所属色块占二维码中的所有色块的比例。
其中,第二确定装置3可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直接获取已由第二确定装置3所在的计算机设备或其他设备预先确定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又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并基于该二维码来获得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优选地,基于待编码信息来生成二维码可采用多种标准,如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标准等。
其中,第二确定装置3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基于二维码获得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二维码来计算二维码的灰度直方图,作为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又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当前处理的预定样式,将所述二维码划分为多个色块;并根据所述二维码,分别确定二维码中每个点所属的色块的灰度信息,作为所述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地,第二确定装置3可采用多种方式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
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对于二维码中的每个点,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该点所属色块的灰度信息,以及,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灰度信息,判断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该点所属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并根据二维码中各个色块的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点的识别率。
其中,第二确定装置3可采用多种方式来确定二维码中的点所属色块在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如可通过设定预定阈值来判断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例如,设置T1为深色块判决阈值,设置T2为浅色块判决阈值,其中,T1>T2,则当该色块灰度不小于T1时,该色块为深色块,当该色块灰度小于T2时,该色块为浅色块;第二确定装置3将不属于深色块和浅色块的色块判断为不能被正确识别的色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点所属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时,并不需要实际执行将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的操作;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仅需要确定二维码与第一图像融合后,二维码中的点所属的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的区域,即能通过对该点所属色块的灰度信息与该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灰度信息进行计算,来获得两者融合后所应得到的灰度信息,进而判断色块是否能够被正确识别。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对于基于前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中的每一种预定样式,获取基于待编码信息以及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并根据二维码中点的灰度信息以及待融合的第一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的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接着,第二确定装置3根据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基于被确定的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优选地,第二确定装置3通过判断所述点的识别率是否超过预定识别率阈值,来确定一个预定样式是否适用于第一图像。
例如,若点的识别率超过预定识别率阈值,则确定该预定样式适用于第一图像;若点的识别率低于预定识别率阈值,则确定该预定样式不适用于第一图像。
例如,预定识别率阈值为80%,第二确定装置3确定基于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为90%,则第二确定装置3确定该预定样式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且基于该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根据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将基于被确定的预定样式生成二维码作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的实现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确定装置3确定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的操作和第二确定装置3确定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的操作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可在获得基于所有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后,再执行确定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的操作,来从所有预定样式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又例如,第二确定装置3可在执行确定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的操作获得基于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后立即执行确定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的操作,来判断该预定样式是否为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并同时执行确定二维码中点的识别率的操作,来获得基于另一个预定样式生成的二维码的点的识别率,直至已对所有预定样式执行完判断操作或已得到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还执行将多种预定样式提供给用户;并根据用户对所述多种预定样式的选择,确定所述至少一种预定样式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二维码融合装置,能够在大量的二维码和图像进行融合的情况下,实现二维码样式的多样性选择,还能够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种预定样式供用户选择,来增强用户在二维码生成阶段的参与性,进而提高用户对二维码生成效果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确定装置3与第一调整装置1和融合装置2执行的操作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例如,每当第二确定装置3确定一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时,第一调整装置1可立即执行操作,来调整基于该适用于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点的属性,与此同时,第二确定装置3可继续执行操作并确定另一个适用于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被实施,例如,本发明的各个装置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其中,当点的属性包括点的色彩时,所述一部分点所调整至的色彩是从各个点所属色块类型允许的色彩中选择出的;
-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的步骤包括:
-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
-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维码还包括位置探测区域,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色块属性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点的色彩信息;
-点的形状信息;
-点在其所属色块中所占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是否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融合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直接将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将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维码中的点的面积小于该点所属色块的面积。
11.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进行融合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该二维码融合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调整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其中,当点的属性包括点的色彩时,所述一部分点所调整至的色彩是从各个点所属色块类型允许的色彩中选择出的;
融合装置,用于将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获得第二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子调整装置,用于对于所述二维码中的每个点,若根据该点的属性信息以及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确定该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则对该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点的属性与该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整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确定装置,用于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二维码中所述一部分点的多个分组;
第二子调整装置,用于对于所述多个分组中的每个分组,对该分组中的所有点执行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调整,以使该分组中的所有点的属性与所述所有点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调整装置还用于:
根据第一图像的属性信息以及适用于该第一图像的二维码中的点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二维码中另一部分点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点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点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
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点所属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二维码还包括位置探测区域,该二维码融合装置还包括以下装置:
第二调整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更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第二调整装置还用于:
根据所述位置探测区域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位置探测区域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信息,对所述位置探测区域中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进行调整,以使该另一部分色块的属性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属性相同或相似,其中,未调整属性的所述另一部分色块的二维码识别结果,与该另一部分色块在第一图像中所对应区域的二维码识别结果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点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点的色彩信息;
-点的形状信息;
-点在其所属色块中所占的面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该二维码融合装置还包括以下装置:
第二确定装置,用于根据基于至少一种预定样式分别生成的至少一个二维码是否能够在与所述第一图像融合后被正确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预定样式中确定适用于所述第一图像的预定样式以及二维码。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融合装置包括以下装置:
第一子融合装置,用于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适配时,直接将该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第二子融合装置,用于当所述点的属性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尺寸不适配时,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尺寸调整该二维码的尺寸,并将尺寸调整后的二维码与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维码融合装置,其中,所述二维码中的点的面积小于该点所属色块的面积。
CN201410058476.0A 2013-07-04 2014-02-20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8865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476.0A CN103886548B (zh) 2013-07-04 2014-02-20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98384 2013-07-04
CN201310279838.4 2013-07-04
CN201310279838 2013-07-04
CN201410058476.0A CN103886548B (zh) 2013-07-04 2014-02-20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6548A CN103886548A (zh) 2014-06-25
CN103886548B true CN103886548B (zh) 2017-09-15

Family

ID=5095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476.0A Active CN103886548B (zh) 2013-07-04 2014-02-20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65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4429B (zh) * 2014-12-17 2018-01-2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4778732B (zh) * 2015-01-30 2017-09-2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图像的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835108B (zh) * 2015-05-14 2019-11-08 上海交通大学 产生可视化二维码的方法
CN105447546B (zh) * 2015-11-25 2018-12-04 林蔚 可嵌入大比例图形的二维码及其编码和解码方法和设备
CN106022422B (zh) * 2016-05-04 2018-09-18 郝迎春 二维码显示方法
CN106504025B (zh) 2016-10-27 2021-11-09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99965B (zh) * 2016-11-25 2019-05-31 北京矩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将图像卡通化并与二维码融合的方法与装置
CN109454997B (zh) * 2017-07-23 2020-11-24 泗县飞虹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子纹理的二维码打印生成系统
CN107563966A (zh) * 2017-08-01 2018-01-09 北京诺君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与图像融合方法及二维码
CN111507446B (zh) * 2019-01-31 2022-03-04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二维码生成、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263894B (zh) * 2019-06-21 2022-08-16 新疆三维智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码的生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2050A (ja) * 2005-04-21 2006-11-02 Main:Kk 2次元バーコード
CN101908155A (zh) * 2010-06-08 2010-12-08 真心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编码系统及方法、解码系统及方法
CN102648623A (zh) * 2009-12-08 2012-08-22 株式会社资生堂 非可视化信息嵌入装置、非可视化信息识别装置、非可视化信息嵌入方法、非可视化信息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2968654A (zh) * 2012-10-26 2013-03-13 吴东杰 在二维码所占平面内实现肉眼可识别信息的制作方法、系统及二维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06433B2 (en) * 2002-12-30 2007-04-17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for printing high information density machine-readable composite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2050A (ja) * 2005-04-21 2006-11-02 Main:Kk 2次元バーコード
CN102648623A (zh) * 2009-12-08 2012-08-22 株式会社资生堂 非可视化信息嵌入装置、非可视化信息识别装置、非可视化信息嵌入方法、非可视化信息识别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1908155A (zh) * 2010-06-08 2010-12-08 真心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二维码的编码系统及方法、解码系统及方法
CN102968654A (zh) * 2012-10-26 2013-03-13 吴东杰 在二维码所占平面内实现肉眼可识别信息的制作方法、系统及二维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6548A (zh)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6548B (zh) 一种用于将二维码与图像融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81863B (zh) 一种用于确定二维码样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JP6483221B2 (ja) 三次元コードの生成方法
CN104185998B (zh) 用于视频的密码访问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10855A (zh) 对象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7644429A (zh) 一种基于强目标约束视频显著性的视频分割方法
KR101982352B1 (ko) 실루엣 보정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실루엣 묘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4143200B (zh) 一种图像附加信息的边框型编码与智能识别方法
CN106599965A (zh) 一种将图像卡通化并与二维码融合的方法与装置
CN104754211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156237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1098411A (zh) 用于对比度增强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1930367B (zh) 切屏动画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35108A (zh) 产生可视化二维码的方法
CN110298898B (zh) 更改汽车图像车身颜色的方法及其算法结构
CN10650365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电子签名方法和验签方法
CN106169189B (zh) 基于嵌入量双层最优分配比的stc编码方法
CN108205816A (zh) 图像渲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81865B (zh) 一种生成二维码的方法与设备
CN110334719A (zh) 一种提取遥感影像中建筑物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CN106933467A (zh) 智能水印移动方法
CN107469355A (zh) 游戏人物形象创建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67972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溯源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8235138A (zh) 预览视频的方法、处理装置及其计算机系统
JP2005316972A (ja) 2次元コードを含む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