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5542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85542B CN103885542B CN201410060975.3A CN201410060975A CN103885542B CN 103885542 B CN103885542 B CN 103885542B CN 201410060975 A CN201410060975 A CN 201410060975A CN 103885542 B CN103885542 B CN 1038855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put equipment
- ontology
- connector
- side wall
- faste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输出设备;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输出设备通过第一容置体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内部;当输出设备容置于本体时,设置于第一容置体底部的第一咬合件与输出设备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卡扣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当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输出设备的底部;卡扣输出设备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移动至本体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输出设备的卡扣。利用本发明可节省了用户的精力,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导致耳机损坏的问题,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均配备有耳机插孔,方便与耳机连接,从而便于用户享受音频。目前标准耳机插孔的孔径为3.5mm,但是鉴于某些电子设备的生产厂商对结构布置的规格未必严格按照要求,导致了插孔内部卡扣结构松紧不一,当插孔紧一些,拔插耳机时会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减小耳机插孔的力度,避免因力度过大而导致耳机损坏的问题,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输出设备;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所述输出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内部;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底部的第一咬合件与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移动至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的卡扣。
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二位置设置有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咬合件相连接的第一平衡体;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平衡态;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非平衡态;所述第一平衡体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发生位移,使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平衡体上方设置有第一长状体;
所述第一长状体与所述第一平衡体无抵合时,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平衡态;
所述第一长状体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抵合于所述第一平衡体使所述第一平衡体发生位移,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非平衡态。
上述方案中,设置于所述第一扣件上方的第一斜面体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长状体相连接;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斜面体沿着所述侧壁楔入所述第一扣件,使所述第一扣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一操控控件;
当所述操控控件接收到针对用户的第一操作时,所述第一操控控件所产生的位移,使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操控控件连接的第一长状体、第一斜面体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挂接于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三连接件处于本体内部的第三位置;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三连接件处于本体内部的第四位置;
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不同。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一侧的第一空孔挂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扣件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拉伸特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输出设备;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所述输出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内部;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底部的第一咬合件与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移动至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的卡扣。利用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耳机的自动拔出,节省了用户的精力,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导致耳机损坏的问题,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图1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输出设备2;所述本体1为可以为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AD等;所述输出设备2可以为耳机。
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11;所述输出设备2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11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容置体11为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方便耳机插入/拔出的耳机孔。
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11底部的第一咬合件12与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1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13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
这里,所述第一咬合件12开口面积可以与耳机底部的横截面积相当,以方便耳机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咬合件12。通常,所述第一容置体11为圆柱体,故所述第一扣件13的形状可以为1/N(N为正整数)的圆柱状,方便扣在所述第一容置体11的所述侧壁;此外,所述第一扣件13也可以为长状体(如图1所示),贴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一咬合件12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2于所述第一容置体1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13移动至所述本体11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2的卡扣。
这里,所述第一位置可以为远离所述侧壁并与该侧壁的垂直方向平行的任意位置。当耳机分离于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咬合件12弹起,将耳机底部弹出;所述第一扣件13移动至所述本体11内部的远离所述侧壁的任意位置,以实现第一扣件13不对输出设备2的卡扣。所述第一扣件13通过第四连接件14与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14具有拉伸特性,可以为弹簧。沿着所述侧壁且在所述第一扣件13的上方,设置有一用于楔入所述第一扣件13的薄板110,以使得所述第一扣件13远离所述侧壁而发生平移;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钮111,所述第一按钮111作用通过第六连接件112与所述薄板110连接;当输出设备2分离于本体1时,用户对所述第一按钮11进行按压,所述第一按钮11由于用户的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位移,所述薄板110沿着所述侧壁产生一定的位移,而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13,使得第一扣件13远离所述侧壁。在输出设备2容置于本体1时,所述薄板110不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13。其中,所述薄板110的厚度远小于第一扣件13的厚度,可依据使用情况而设置。在本体1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按钮113,所述第三按钮113在本体1内部通过第七连接件114与所述第一咬合件12相连接;当输出设备2分离于本体1时,用户向上滑动第三按钮113,从而使得第七连接件114向上发生位移,带动了第一咬合件12的向上弹起,松动了第一咬合件12对输出设备2底部的咬合。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耳机插入至电子设备时,可通过第一扣件及第一咬合件使得耳机与电子设备加强物理连接的固定;当耳机拨出电子设备时,可通过分别松动第一扣件与耳机、第一咬合件与耳机之间的物理连接而实现耳机与电子设备的分离;利用本实施例,在插拔耳机时,无需费力,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导致耳机损坏的问题,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图2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输出设备2;所述本体1为可以为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AD等;所述输出设备2可以为耳机。
如图2所示,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21;所述输出设备2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21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容置体21为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方便耳机插入/拔出的耳机孔。
所述本体1内部的第二位置设置有通过第一连接件25与所述第一咬合件22相连接的第一平衡体2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5一长状体,其一端可楔入于所述第一咬合件22,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平衡体26的一端固定。
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25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22、第一平衡体26处于平衡态;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21底部的第一咬合件22与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2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23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
这里,所述第一咬合件22开口面积可以与耳机底部的横截面积相当,以方便耳机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咬合件22。通常,所述第一容置体21为圆柱体,故所述第一扣件23的形状可以为1/N(N为正整数)的圆柱状,方便扣在所述第一容置体21的所述侧壁;此外,所述第一扣件23也可以为长状体(如图2所示),贴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25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22、第一平衡体26处于非平衡态;所述第一平衡体26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发生位移,使所述第一咬合件22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2于所述第一容置体2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23移动至所述本体21内部的不同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2的卡扣。
这里,所述第一位置可以为远离所述侧壁并与该侧壁的垂直方向平行的任意位置。当耳机分离于电子设备时,由于第一平衡体26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发生位移导致了第一咬合件22与第一平衡体26两者之间的非平衡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咬合件22弹起,将耳机底部弹出;所述第一扣件23移动至所述本体21内部的远离所述侧壁的第一位置,以实现第一扣件23不对输出设备2的卡扣。所述第一扣件23通过第四连接件24与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24具有拉伸特性,可以为弹簧。沿着所述侧壁且在所述第一扣件23的上方,设置有一用于楔入所述第一扣件23的薄板210,以使得所述第一扣件23远离所述侧壁而发生平移;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钮211,所述第一按钮211作用通过第六连接件212与所述薄板210连接;当输出设备2分离于本体1时,用户对所述第一按钮21进行按压,所述第一按钮21由于用户的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位移,所述薄板210沿着所述侧壁产生一定的位移,而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23,使得第一扣件23远离所述侧壁。在输出设备2容置于本体1时,所述薄板210不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23。其中,所述薄板210的厚度远小于第一扣件23的厚度,可依据使用情况而设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耳机插入至电子设备时,可通过第一扣件及第一咬合件使得耳机与电子设备加强物理连接的固定;当耳机拨出电子设备时,可通过分别松动第一扣件与耳机、第一咬合件与耳机之间的物理连接而实现耳机与电子设备的分离;利用本实施例,在插拔耳机时,无需费力,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导致耳机损坏的问题,从而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图3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输出设备2;所述本体1为可以为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AD等;所述输出设备2可以为耳机。
如图3所示,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31;所述输出设备2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31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容置体31为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方便耳机插入/拔出的耳机孔。
所述本体1内部的第二位置设置有通过第一连接件35与所述第一咬合件32相连接的第一平衡体36;在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平衡体36上方设置有第一长状体37;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按钮38,所述第二按钮38通过第五连接件39与所述第一长状体37相连接;当用户对第二按钮38进行按压时,所述按钮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与所述第二按钮38连接的第一长状体37也产生相应的距离,进而与所述第一平衡体36抵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5一长状体,其一端可楔入于所述第一咬合件22,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第一平衡体26的一端固定。
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一长状体与所述第一平衡体无抵合,以所述第一连接件25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22、第一平衡体26处于平衡态;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21底部的第一咬合件22与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2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23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
这里,所述第一咬合件32开口面积可以与耳机底部的横截面积相当,以方便耳机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一咬合件32。通常,所述第一容置体31为圆柱体,故所述第一扣件33的形状可以为1/N(N为正整数)的圆柱状,方便扣在所述第一容置体31的所述侧壁;此外,所述第一扣件33也可以为长状体(如图3所示),贴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一长状体37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抵合于所述第一平衡体36使所述第一平衡体36发生位移,以所述第一连接件35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32、第一平衡体36处于非平衡态,;所述第一平衡体36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发生位移,使所述第一咬合件32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2于所述第一容置体3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33移动至所述本体31内部的不同于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2的卡扣。
这里,所述第一位置可以为远离所述侧壁并与该侧壁的垂直方向平行的任意位置。当耳机分离于电子设备时,由于第一平衡体36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平移导致了第一咬合件32与第一平衡体36两者之间的非平衡态,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咬合件32弹起,将耳机底部弹出;所述第一扣件33移动至所述本体31内部的远离所述侧壁的第一位置,以实现第一扣件33不对输出设备2的卡扣。所述第一扣件33通过第四连接件34与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34具有拉伸特性,可以为弹簧。沿着所述侧壁且在所述第一扣件33的上方,设置有一用于楔入所述第一扣件33的薄板310,以使得所述第一扣件33远离所述侧壁而发生平移;在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按钮311,所述第一按钮311作用通过第六连接件312与所述薄板310连接;当输出设备2分离于本体1时,用户对所述第一按钮31进行按压,所述第一按钮31由于用户的按压而产生相应的位移,所述薄板310沿着所述侧壁产生一定的位移,而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33,使得第一扣件33远离所述侧壁。在输出设备2容置于本体1时,所述薄板310不楔入于所述第一扣件33。其中,所述薄板310的厚度远小于第一扣件33的厚度,可依据使用情况而设置。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仅需用户对第一按钮311、第二按钮38进行按钮,即可实现耳机的自动拔出,方便了用户,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导致的耳机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图4为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1、输出设备2;所述本体1为可以为移动终端、个人电脑、PAD等;所述输出设备2可以为耳机。
如图4所示,所述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41;所述输出设备2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41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1内部;所述第一容置体41为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的方便耳机插入/拔出的耳机孔。
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41底部的第一咬合件42与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4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43卡扣所述输出设备2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一咬合件42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弹离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第一容置体41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43移动至所述本体1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2的卡扣。
所述本体1内部的第二位置设置有通过第一连接件45与所述第一咬合件42相连接的第一平衡体46;在所述第一平衡体46上方设置有第一长状体47;设置于所述第一扣件43上方的第一斜面体48通过第二连接件49与所述第一长状体47相连接;所述本体1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一操控控件410,所述操控控件41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9与所述第一长状体47、第一斜面体48相连接。在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体411,所述第一固定体411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411一侧的第一空孔412挂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9;所述第一扣件43通过第四连接件413与所述第一固定体4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49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414挂接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件414具有拉伸特性,可以具体为弹簧。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三连接件414处于本体1内部的第三位置;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所述第三连接件414处于本体1内部的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不同。由于第三连接件414具有拉伸特性,当本体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所述第三连接件414将会拉长;同时,第一长状体47发生了向下位移。所述第一扣件43具有可弯折性,如在靠近所述第一斜面体48那一侧的部分第一扣件43可在第一斜面体48的楔入时可弯折的部分第一扣件43抬起。
当所述输出设备2容置于所述本体1时,用户将输出设备2插入于所述第一容置体41,当插入至底部时,所述输出设备2的底部与第一咬合件42相咬合;在插入时,贴合于侧壁的第一扣件43卡扣所述输出设备2于所述侧壁上,如此,便加强了对输出设备2的固定连接。其中,容置状态时,所述第一长状体47与所述第一平衡体46无抵合,以所述第一连接件45为支点,第一咬合件42、第一平衡体46处于平衡态,;同时,第一斜面体48也没有楔入第一扣件43。
当所述输出设备2分离于所述本体1时,用户对操作控件410进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为向下的滑动操作;当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49连接的第一长状体47、第一斜面体48均沿着垂直方向向下发生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长状体47的移动导致了第一长状体47对所述第一平衡体46的抵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平衡体46发生了位移;第一平衡体46发生向下位移,说明以第一连接件45为支点,第一咬合件42、第一平衡体46处于非平衡态,由平衡原理可知,第一咬合件42沿着侧壁向上弹起,从而松动输出设备2底部与所述第一咬合件42之间的咬合。同时,第一斜面体48发生移动并沿着所述侧壁楔入所述第一扣件43,使所述第一扣件43移动至远离所述侧壁的第一位置,从而松动了对输出设备2的卡扣,从而本体1与本体2实现了自动分离。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耳机插入于电子设备时,通过第一咬合件42与第一扣件43实现了连接的加固;在拔出耳机时,通过第一咬合件42的弹出动作以及第一扣件43的平移动作,松动了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连接的强度,实现了耳机的自动拔出;利用本实施例,可实现耳机的自动拨出,节省了精力,避免了由于用户拔插力度过大而导致的耳机损坏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输出设备;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置体;所述输出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容置体容置或分离于所述本体内部;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体底部的第一咬合件与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相咬合;贴合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侧壁;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以从所述输出设备的底部弹离;卡扣所述输出设备于所述第一容置体的一侧壁的第一扣件移动至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位置,以松动对所述输出设备的卡扣;
其中,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二位置设置有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咬合件相连接的第一平衡体;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平衡态;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支点,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非平衡态;所述第一平衡体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发生位移,使所述第一咬合件沿着所述侧壁向上弹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平衡体上方设置有第一长状体;
所述第一长状体与所述第一平衡体无抵合时,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平衡态;
所述第一长状体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抵合于所述第一平衡体使所述第一平衡体发生位移,所述第一咬合件、第一平衡体处于非平衡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扣件上方的第一斜面体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长状体相连接;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一斜面体沿着所述侧壁楔入所述第一扣件,使所述第一扣件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一操控控件;
当所述操控控件接收到针对用户的第一操作时,所述操控控件所产生的位移,使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操控控件连接的第一长状体、第一斜面体沿着垂直方向向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连接件挂接于所述本体内部的一侧;
当所述输出设备容置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三连接件处于本体内部的第三位置;
当所述输出设备分离于所述本体时,所述第三连接件处于本体内部的第四位置;
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设置有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一端通过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体一侧的第一空孔挂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扣件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具有拉伸特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0975.3A CN103885542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0975.3A CN103885542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85542A CN103885542A (zh) | 2014-06-25 |
CN103885542B true CN103885542B (zh) | 2019-01-15 |
Family
ID=5095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0975.3A Active CN103885542B (zh) | 2014-02-21 | 2014-02-21 | 一种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85542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77600U (en) * | 2002-02-01 | 2004-02-2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Input device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96952B2 (ja) * | 2005-02-09 | 2008-12-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7580255B2 (en) * | 2005-08-24 | 2009-08-25 | Apple Inc. | Docking station for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
CN103324247B (zh) * | 2012-03-23 | 2017-09-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扩展坞及电子设备 |
CN103379403A (zh) * | 2012-04-28 | 2013-10-30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耳机收纳结构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
-
2014
- 2014-02-21 CN CN201410060975.3A patent/CN1038855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577600U (en) * | 2002-02-01 | 2004-02-2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Input device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85542A (zh) | 2014-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11624B2 (en) | Height adjustble display device | |
US8817466B2 (en) | Stylus ejec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40346928A1 (en)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
US9414510B2 (en) |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US7607949B2 (en) | Universal slot | |
TW201635691A (zh) | 壓電獵能模組 | |
US9136622B2 (en) | Extraction device for memory card | |
CN104979120A (zh) |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 |
CN103885542B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US9515248B2 (en) | Vibrat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 |
CN104679122A (zh) | 平板电脑的外接装置 | |
CN204760284U (zh) |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 |
CN204130403U (zh) | 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 |
US20080280478A1 (en) | IC socket | |
CN101626669B (zh) | 电子设备 | |
US20130153389A1 (en) | Button apparatus | |
US20130105657A1 (en) | Charging device | |
EP3806123A1 (en) | Push switch | |
CN109547045A (zh) | 智能卡的门板弹出机构及移动终端 | |
CN104466525A (zh) |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 |
CN106169387B (zh) | 一种可调校输出功率的省力按钮开关 | |
CN104505622A (zh) | 一种芯片安装结构及使用该芯片安装结构的连接器 | |
CN211184664U (zh) | 升降装置及移动终端 | |
US8680415B2 (en) | Micro-switch employing lever principle | |
CN209190223U (zh) | 一种快插接头的固定压紧防错计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