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66525A -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66525A
CN104466525A CN201410681854.0A CN201410681854A CN104466525A CN 104466525 A CN104466525 A CN 104466525A CN 201410681854 A CN201410681854 A CN 201410681854A CN 104466525 A CN104466525 A CN 104466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tructure
external device
main body
hidden
hidden conn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81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81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665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66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665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0Means for supporting coupling part when not engag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临近主机本体的边缘,供与外接装置连接,包括滑轨、可相对于滑轨滑动的转承支架及用于连接外接装置的连接部,连接部固定连接转承支架,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外接装置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推动外接装置,使外接装置结合于主机本体的第一位置;当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9用力于转承支架使之带动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外接装置结合于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第一方向为朝向主机本体内部的方向,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本发明可将与其连接的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从而避免外接装置掉落甚至发生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外接装置可隐藏于主机本体内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音响主机、笔记型电脑、投影机、桌上型电脑以及一些系统主机,大多采用USB连接器作为I/O装置,例如连接USB随身碟、USB无线发射装置等。外接装置通常大小规格不大,但一般情况下,外接装置与系统主机连接后,外接装置的绝大部分区域都会露在系统主机的外部,这样的连接方式经常会因为人为疏失(例如碰撞)导致外接装置自系统主机掉落甚至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可将与其连接的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从而避免外接装置掉落甚至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本体的边缘设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供与外接装置连接,该外接装置具有第一端,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包括滑轨、转承支架及转接部,转承支架可相对于该滑轨滑动;连接部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该连接部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该外接装置的该第一端于该连接部,且沿第一方向推动该外接装置,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用力于该转承支架使该转承支架带动该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二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为自该边缘朝向该主机本体内部的方向,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初始状态与该第二状态相同。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接装置具有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端未露出于该主机本体的该边缘。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转承支架,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内壁,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内壁与该边缘之间,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收缩,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伸展。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卡孔条,该卡孔条上设有复数个卡孔,该复数个卡孔沿该第一方向排列,该转承支架具有卡合部,在该转承支架相对该主机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该卡合部选择性地与该复数个卡孔的其中之一卡合以限制该转承支架的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退出把柄,该退出把柄固定连接该卡孔条,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该第一状态时,按压该退出把柄,则该卡合部与该卡孔解除卡合,该转承支架于该弹性元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该外接装置沿该第二方向移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该卡孔条,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主机本体,按压该退出把柄时,该复位弹簧被压缩,该卡合部与该卡孔解除卡合,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二方向移动;释放该退出把柄后,该复位弹簧回复至原始状态,该卡合部与该复数个卡孔的其中之一卡合。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连接部包括连接头和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且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主机主体,该连接头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该连接头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外接装置为USB装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该USB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主机本体,该主机本体上设置有上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本体的边缘设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车用音响主机、投影机或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之一。
本发明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和电子装置,在外接装置与其连接后,可将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外接装置,不用担心外力会碰撞到外接装置,避免了外接装置自本机主体掉落甚至损坏的问题,增强了外接装置与主机本体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手感,延长了外接装置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隐藏式连接结构内设于主机本体内,故不会影响到主机本体的外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隐藏式连接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隐藏式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隐藏式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隐藏式连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另一外接装置连接前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电子装置与外接装置连接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A及图1B,图1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隐藏式连接装置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隐藏式连接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A所示的电子装置100为笔记型电脑(图1中仅绘示笔记型电脑的局部图示),实际操作中,电子装置100还可为车用音响主机、投影机、桌上型电脑等,不以上述笔记型电脑为限,仅作为示例说明。电子装置100包括主机主体1000,主机主体1000上设置有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用于与外接装置3000连接。本实施例中,外接装置3000为USB装置,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用于连接该USB装置,当然,外接装置3000还可为其他装置,不以此为限。一般地,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临近主机本体1000的边缘1100设置,以方便后续与外接装置3000的连接。如图1A所示,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的位置临近主机本体1000的一条短边设置,与一般I/O位置相同,实际操作中,还可将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设置于主机本体1000的其他位置,满足外接装置3000可与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连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A及图1B中用实线绘示了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但实际上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内设于主机本体1000内。由于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隐藏于主机本体1000内,不需要破坏原本主机本体1000的外形。
请参考图1A、图1B、图2A及图2B,图2A为本发明的隐藏式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隐藏式连接结构的爆炸图。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包括滑轨2100、转承支架2200及连接部2300,转承支架2200可相对于滑轨2100滑动,连接部2300固定连接转承支架2200,连接部2300用于连接外接装置3000。如图1A所示,外接装置3000具有第一端3100,而此时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初始状态,将外接装置3000的第一端3100与连接部2300连接,且沿第一方向A推动外接装置3000,第一方向A为朝向主机本体1000内部的方向,以使得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一位置,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一状态(如图1B所示);当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用力于转承支架2200使转承支架2200带动外接装置3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第二方向B与第二方向A相反,以使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二位置,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的初始状态与第二状态相同,换句话说,当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一状态(如图1B所示)时,施加作用力于转承支架2200使转承支架2200带动外接装置3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可使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回复至初始状态。当然,初始状态也可与第二状态不同,例如,施加一次作用力于转承支架2200,转承支架2200带动外接装置3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一段距离,但未回复至初始状态,再施加一次作用力,则回复至初始状态,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
如图1A所示,外接装置3000还具有第二端3200,第一端3100与第二端3200相对,本实施例中,当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一状态时,即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一位置时,外接装置3000的第二端3200未露出于主机本体1000的边缘1100。由于外接装置3000与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连接后不会露出主机本体1000外,使用时不会接触到外接装置3000,不用担心外力会碰撞到外接装置3000,避免了外接装置3000自本机主体1000掉落甚至损坏的问题,增强了外接装置3000与主机本体1000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手感,延长了外接装置3000的使用寿命。
实际操作中,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一位置时,也可以选择使外接装置3000部分外露于主机本体1000,优选外接装置3000的少于一半的区域外露于主机本体1000外。由于外接装置3000超过一半的区域隐藏于主机本体1000内,假使有外力碰撞到外接装置3000,藉由这样的设计,同样可以减少外接装置3000脱落甚至损坏的几率,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作这样的设计:当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一位置时,第二端3200未露出主机本体1000的边缘1100;此时施加一次作用力于转承支架2200,使转承支架2200带动外接装置3000移动,以使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二位置,则外接装置3000的少于一半的区域外露于主机本体1000外(采用这种设计,则隐藏式连结构2000的初始状态与第二状态不同),这样一来,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外接装置3000结合于主机本体1000的位置。
如图2A及图2B所示,连接部2300包括连接头2310和电路板2320,电路板2320固定连接转承支架2200且电路板2320电性连接主机主体1000,连接头2310电性连接电路板2320,连接头2310用于连接外接装置3000。本实施例中,电路板2320与转承支架2200通过螺丝2800锁附固定,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粘结、卡扣等方式进行固定。
如图2A及图2B所示,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还包括弹性元件2400,弹性元件2400的一端2410抵接于转承支架2200(图2A中,弹性元件2400的一端2410抵接于转承支架2200上的抵挡片2220),弹性元件2400的另一端2420抵接于主机本体1000的第一内壁1200(见图1A),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设置于第一内壁1200与边缘1100之间,转承支架2000沿第一方向A移动时,弹性元件2400逐渐收缩(见图1B),转承支架2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时,弹性元件2400逐渐伸展。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400为弹簧,实际操作中,弹性元件2400还可以是橡胶件、金属弹片等。
如图2A及图2B所示,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还具有卡孔条2500,卡孔条2500上设有复数个卡孔2510,本实施例中,复数个卡孔2510沿第一方向A排列,转承支架2200具有卡合部2211,在转承支架2200相对主机本体1000移动的过程中,卡合部2211选择性地与该复数个卡孔2510的其中之一卡合以限制转承支架220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卡孔条2500位于转承支架2200的下方,卡合部2211位于转承支架2200的底板2210上,实际操作中,卡孔条2500亦可位于转承支架2200的上方,并在转承支架2200上对应复数个卡孔2510设置卡合部2211即可,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卡孔条2500的位置。
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中,卡合部2211沿第二方向B延伸,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当将外接装置3000的第一端3100与连接部2300连接,且沿第一方向A推动外接装置3000时,由于卡合部2211沿第二方向B延伸,在转承支架2200移动过程中,卡合部2211不会造成阻碍,方便使用者的操作。
如图2A及图2B所示,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还具有退出把柄2600,退出把柄2600固定连接卡孔条2500,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处于第一状态时,按压退出把柄2600,则卡合部2511与卡孔2510解除卡合,弹性元件2400逐渐伸展以使转承支架2200带动外接装置3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转承支架2200于弹性元件2400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外接装置3000沿第二方向B移动。本实施例中,卡孔条2500上具有第一固定孔2520,退出把柄2600上具有固定连接部2610,固定连接部2610与第一固定孔2520配合以使退出把柄2600与卡孔条2500固定连接。实际操作中,卡孔条2500与退出把柄2600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卡孔条2500可与退出把柄2600一体成型。
如图2A及图2B所示,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还具有复位弹簧2700,复位弹簧2700的一端2710抵接卡孔条2500,复位弹簧2700的另一端2720抵接主机本体1000,按压退出把柄2600时,复位弹簧2700被压缩,卡合部2211与卡孔2510解除卡合,转承支架2200沿第二方向B移动;释放退出把柄2600后,复位弹簧2700回复至原始状态,卡合部2211与复数个卡孔2510的其中之一卡合。本实施例中,由于卡孔条2500设置于转承支架2200的下方,故亦将复位弹簧2700设置于卡孔条2500的下方,实际操作中,若将卡孔条2500设置于转承支架2200的上方,则亦可将复位弹簧2700设置于卡孔条2500的上方,使用时向上提拉退出把柄2600,则可将卡合部2211与卡孔2510解除卡合。
请参考图3A及图3B,图3A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与另一外接装置连接前的示意图,图3B为图3A中电子装置与外接装置连接后的示意图。图3A与图1A的区别在于,图3A中的外接装置3000’的尺寸小于图1A中的外接装置3000的尺寸,本发明的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具有通用性,可以与各种尺寸的外接装置进行连接。实际操作中,转承支架2200的移动范围决定了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所能连接的外接装置的尺寸,而转承支架2200的移动范围取决于滑轨2100的长度,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许可设置滑轨2100的长度以适应多种尺寸的外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3A及图3B中用实线绘示了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但实际上隐藏式连接结构2000内设于主机本体1000内。
本发明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和电子装置,在外接装置与其连接后,可将外接装置隐藏于主机本体内,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触碰到外接装置,不用担心外力会碰撞到外接装置,避免了外接装置自本机主体掉落甚至损坏的问题,增强了外接装置与主机本体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手感,延长了外接装置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隐藏式连接结构内设于主机本体内,故不会影响到主机本体的外观。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主机本体上且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临近该主机本体的边缘设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供与外接装置连接,该外接装置具有第一端,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包括:
滑轨;
转承支架,可相对于该滑轨滑动;以及
连接部,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该连接部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
其中,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连接该外接装置的该第一端于该连接部,且沿第一方向推动该外接装置,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当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施加作用力于该转承支架使该转承支架带动该外接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以使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二位置,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第二状态,其中,该第一方向为自该边缘朝向该主机本体内部的方向,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初始状态与该第二状态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装置具有与该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该外接装置结合于该主机本体的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端未露出于该主机本体的该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抵接于该转承支架,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该主机本体的第一内壁,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内壁与该边缘之间,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一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收缩,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二方向移动时,该弹性元件逐渐伸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卡孔条,该卡孔条上设有复数个卡孔,该复数个卡孔沿该第一方向排列,该转承支架具有卡合部,在该转承支架相对该主机本体移动的过程中,该卡合部选择性地与该复数个卡孔的其中之一卡合以限制该转承支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退出把柄,该退出把柄固定连接该卡孔条,该隐藏式连接结构处于该第一状态时,按压该退出把柄,则该卡合部与该卡孔解除卡合,该转承支架于该弹性元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该外接装置沿该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藏式连接结构还具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该卡孔条,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接该主机本体,按压该退出把柄时,该复位弹簧被压缩,该卡合部与该卡孔解除卡合,该转承支架沿该第二方向移动;释放该退出把柄后,该复位弹簧回复至原始状态,该卡合部与该复数个卡孔的其中之一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包括连接头和电路板,该电路板固定连接该转承支架且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主机主体,该连接头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该连接头用于连接该外接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接装置为USB装置。
10.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主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本体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隐藏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笔记本电脑、车用音响主机、投影机或桌上型电脑的其中之一。
CN201410681854.0A 2014-11-24 2014-11-24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44665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1854.0A CN104466525A (zh) 2014-11-24 2014-11-24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81854.0A CN104466525A (zh) 2014-11-24 2014-11-24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66525A true CN104466525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1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81854.0A Pending CN104466525A (zh) 2014-11-24 2014-11-24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665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841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集成顶盖的温度控制器
CN107835595A (zh) * 2017-10-26 2018-03-23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温度控制器固定的隐藏式抽拉支架
CN114077288A (zh) * 2020-08-14 2022-02-22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7654A (zh) * 2003-06-09 2005-01-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内藏式连接器
CN101431200A (zh) * 2008-12-05 2009-05-13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直插锁紧式快速分离矩形电连接器
US20090195926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Sercomm Corporation Removable hard-disk structure without screws
CN101895032A (zh) * 2010-03-16 2010-11-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usb端口的电子设备
CN202712549U (zh) * 2012-07-02 2013-0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7654A (zh) * 2003-06-09 2005-01-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内藏式连接器
US20090195926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Sercomm Corporation Removable hard-disk structure without screws
CN101431200A (zh) * 2008-12-05 2009-05-13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小型化直插锁紧式快速分离矩形电连接器
CN101895032A (zh) * 2010-03-16 2010-11-2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多个usb端口的电子设备
CN202712549U (zh) * 2012-07-02 2013-0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8413A (zh) * 2017-10-26 2018-01-19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集成顶盖的温度控制器
CN107835595A (zh) * 2017-10-26 2018-03-23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温度控制器固定的隐藏式抽拉支架
CN107608413B (zh) * 2017-10-26 2019-12-03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集成顶盖的温度控制器
CN107835595B (zh) * 2017-10-26 2020-12-08 合肥超越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温度控制器固定的隐藏式抽拉支架
CN114077288A (zh) * 2020-08-14 2022-02-22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964B (zh) 枢轴装置及扩充基座
US9454190B2 (en) Fix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an expansion card module
EP223737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US8585444B2 (en) Power strip device
CN109756599A (zh) 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4333451U (zh) 智能卡卡托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6525A (zh) 隐藏式连接结构及电子装置
US2016009192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49423A1 (en) Keyboard module capable of support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423460A (zh) 扩充基座模块及其可携式电子系统
US2010025569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215557A1 (en) Cover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9761996B2 (en) M.2 interface memory device and M.2 interface connection seat insertedly provided thereof
US9207725B2 (en) Disassembly mechanism for rapidly disassembling an expansion card
TWM546081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支撐架
US9239592B1 (en) Docking station
CN105375219A (zh) Usb/otg可切换可吸附多功能扩展器
CN202601436U (zh) 按键及其键盘
US9487982B2 (en) Pivotally rotating positioner for a support illuminating multi-task device and the support illuminating multi-task device
CN203706964U (zh) 触控板按压装置
US9541956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docking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5374609B (zh) 多方向开关装置
CN108604742B (zh) 一种弹片和终端
WO2016175766A1 (en) Stylus pen housing with movable connector device
TWI736640B (zh) 晶片卡固定組件及應用該晶片卡固定組件的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