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01436U - 按键及其键盘 - Google Patents

按键及其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01436U
CN202601436U CN 201220183232 CN201220183232U CN202601436U CN 202601436 U CN202601436 U CN 202601436U CN 201220183232 CN201220183232 CN 201220183232 CN 201220183232 U CN201220183232 U CN 201220183232U CN 202601436 U CN202601436 U CN 202601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keycap
slide
magnetic plate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32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基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832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01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01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014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其包含键帽、底板、第一及第二支撑件、磁性板件及第一磁铁。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轴部及第一连接部,第一滑轴部可滑动地连接于底板,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键帽。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于键帽,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底板。磁性板件选择性地形成于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滑轴部及第二支撑件的其中之一上。第一磁铁位于磁性板件的一侧,当键帽移动至按压位置时,第一磁铁侧向吸引或侧向排斥磁性板件,藉以驱动键帽从按压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键盘在内部结构空间运用上可具有更大的设计弹性,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Description

按键及其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其键盘,尤指一种利用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按键及其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的笔记型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近来,由于笔记型电脑薄型化的趋势,应用于笔记型电脑上的键盘亦随之有薄型化的需求。
习知的按键内常设置有弹性元件,例如橡胶垫圈(Rubber Dome)等,以作为按键使用时,键帽复位的弹力来源。然而,习知的弹性元件具有特定的高度,故按键需具有较大的空间以供弹性元件设置于其中。换言之,习知的按键中因设置有弹性元件,故会限制键盘的结构尺寸设计,而不利于笔记型电脑的薄型化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按键及其键盘,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键帽、底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磁性板件以及第一磁铁。该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轴部以及第一连接部,该第一滑轴部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形成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滑轴部以及该第二支撑件的其中之一上;该第一磁铁位于该磁性板件的一侧,当该键帽移动至一按压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侧向吸引或侧向排斥该磁性板件,藉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一释放位置移动。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由金属材质所组成的磁性板件形成于该第一滑轴部上,当该键帽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与该磁性板件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吸附住该磁性板件。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磁性板件包含:承载板部,其形成于该第一滑轴部上;以及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包含:承载板部,其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上;以及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斥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外延伸形成,当该键帽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与该磁性板件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吸附住该磁性板件。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包含:承载板部,其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外延伸形成;以及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第二支撑件向内延伸形成有延伸臂,该延伸臂的一端具有触发凸点,该按键更包含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触发凸点的位置上具有开关,该第一磁铁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当该键帽移动至该按压位置以使该第一支撑件与该第二支撑件相对枢转时,该触发凸点触发该开关。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槽以及第二卡槽,该第一滑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该第二滑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
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第一磁铁固定于该底板上。
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按键为上述的按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件上的磁性板件与位于磁性板件的一侧的磁铁间所产生的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驱动位于按压位置的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进而产生利用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功效。如此一来,透过省略弹性元件的设置而改利用磁性板件与磁铁的配置以取代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键盘在内部结构空间运用上可具有更大的设计弹性,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键盘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键盘的部分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按键沿X-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的键帽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出的键盘1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键盘1包含复数个按键3以及底板5,按键3设置于底板5上。按键3用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键盘1较佳地为一般应用于个人电脑的键盘,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键盘1亦可应用于一般具有由上盖与下壳体组成的开合机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例如笔记型电脑或折叠式键盘)。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利用磁力以驱动按键复位的设计可应用于复数个按键3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其数量多寡端视键盘1的实际应用而定,为求简化说明,以下针对其中之一具有磁力驱动复位设计的按键3进行描述,至于其他采用相同设计的按键3的结构设计,其可以此类推。请参阅图2及图3,图2为图1所示的键盘1的部分爆炸图,图3为图1所示的按键3沿X-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按键3包含键帽9、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3、磁性板件15,以及第一磁铁17。第一支撑件11连接于键帽9以及底板5之间。第二支撑件13连接于键帽9以及底板5之间且与第一支撑件11交叉枢接,于此就针对键帽9与第一支撑件11以及第二支撑件13的结构设计进行说明,键帽9具有第一滑槽19以及第一卡槽21,且底板5具有第二滑槽23以及第二卡槽25。第一支撑件11具有第一滑轴部27以及第一连接部29,于组装第一支撑件11时,第一滑轴部27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19中,且第一连接部29可活动地(转动或滑动)枢接于第二卡槽25中。第二支撑件13具有第二滑轴部31以及第二连接部33,于组装第二支撑件13时,第二滑轴部31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23中,且第二连接部33可活动地(转动或滑动)枢接于第一卡槽21中。如此一来,透过上述的结构连接设计,键帽9可藉由第一支撑件11以及第二支撑件13而相对底板5于按压位置以及释放位置之间运动。
在此实施例中,由图3可知,磁性板件15形成于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滑轴部27上且由金属材质所组成,而第一磁铁17系位于磁性板件15的相对内侧,藉此,当键帽9移动至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时,第一磁铁17可与磁性板件15产生侧向磁吸力,以吸附住磁性板件15,藉以使键帽9可稳固地定位于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上。此外,每一具有磁力驱动复位设计的按键3所使用的第一磁铁17可固定于同一基板上(未图示),以方便制造组装。
至于在按键3的触发设计方面,在此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件13向内延伸可形成有延伸臂35,延伸臂35的一端具有一触发凸点37,键盘1更包含设置于底板5上的电路板7,电路板7较佳地为薄膜电路板(membrane)且于对应触发凸点37的位置上具有开关39,例如薄膜开关(membrane switch)或其它触发性开关。藉此,当键帽9移动至按压位置时,触发凸点37可触发开关39。
以下针对按键3的作动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4为图3所示的键帽9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当使用者按压键帽9时,键帽9就会驱动第一支撑件11以及第二支撑件13相对枢转,在此过程中,磁性板件15就会随着第一支撑件11的第一滑轴部27的滑动而与第一磁铁17分离(如图4所示)。接下来,随着第一支撑件11以及第二支撑件13的相对枢转,按键3的键帽9就可以从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相对底板5向下移动,直到使用者将键帽9按压至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为止,此时,触发凸点37即可触发开关39,从而使键盘1可据以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如图4所示)。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磁铁17会与金属材质所组成的磁性板件15之间产生侧向磁吸力,因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住键帽9时,第一磁铁17所提供的侧向磁吸力即可吸引磁性板件15自如图4所示的位置回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而再次被第一磁铁17所吸附住,从而使键帽9从如图4所示的按压位置自动回到如图3所示的释放位置,藉以达到按键3可自动回位的目的。
另外,磁性板件的结构设计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其亦可采用本身具有磁力的设计以取代上述由金属材质所组成的设计,藉以发挥增强磁性板件与第一磁铁之间的磁性吸引力的效果。举例来说,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3’的剖面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对结构,于此不再赘述,按键3’与按键3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磁性板件的设计。由图5可知,按键3’包含键帽9、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3、第一磁铁17,以及一磁性板件41。磁性板件41包含一承载板部43以及一第二磁铁45,承载板部43形成于第一滑轴部27上,而第二磁铁45则是设置于承载板部43上,用来与第一磁铁17产生侧向磁吸力,藉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住键帽9时,承载板部43即可利用第一磁铁17与第二磁铁45之间所产生的侧向磁吸力,相对第一磁铁17向内移动以再次被第一磁铁17所吸附住,从而使键帽9可自动回位。至于按键3’与电路板7的开关39之间的触发作动,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磁性板件与第一磁铁之间的磁力驱动设计亦可不限于第二实施例所提及的磁性相吸的设计,其亦可改采用磁性互斥的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6,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3”的剖面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对结构,于此不再赘述,按键3”与按键3’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磁铁的配置。由图6可知,按键3”包含键帽9、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3、磁性板件41,以及一第一磁铁47。第一磁铁47系位于磁性板件41的相对外侧,用来与第二磁铁45产生侧向磁斥力,藉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住键帽9时,承载板部43即可利用第一磁铁17与第二磁铁45之间所产生的侧向磁斥力,相对第一磁铁17向内移动以与第一磁铁17分离,从而使键帽9可自动回位。至于按键3”与电路板7的开关39之间的触发作动,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磁性板件与第一磁铁的配置位置亦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其亦可改配置至对应按键的另一侧的位置上。举例来说,请参阅图7,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提出的按键3”’的剖面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对结构,于此不再赘述,按键3”’与按键3”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磁性板件与第一磁铁的配置位置。由图7可知,按键3”’包含键帽9、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3、磁性板件49,以及第一磁铁51。第一磁铁51位于磁性板件49的相对内侧,磁性板件49包含承载板部53以及第二磁铁55。承载板部53系形成于第二连接部33上,而第二磁铁55则是设置于承载板部53上,用来与第一磁铁51产生一侧向磁斥力,藉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住键帽9时,承载板部53即可利用第一磁铁51与第二磁铁53之间所产生的侧向磁斥力且经由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连接部33与底板5的第二卡槽25的枢接而向上枢转,藉以使键帽9可自动回位。至于按键3”’与电路板7的开关39之间的触发作动,其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请参阅图8以及图9,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第五实施例所提出的一按键3””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键帽9被按压至按压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第五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与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元件编号相同者,表示其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对结构,于此不再赘述,按键3””与按键3”’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磁性板件与第一磁铁的配置位置。由图8可知,按键3””包含键帽9、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3、一磁性板件57,以及一第一磁铁59。第一磁铁59位于磁性板件57的相对外侧。磁性板件57系由金属材质所组成且自第二连接部33向外延伸形成。藉此,当使用者按压键帽9时,键帽9就会驱动第一支撑件11以及第二支撑件13相对枢转,在此过程中,磁性板件57就会随着第二支撑件13的第二连接部33的枢转而与第一磁铁17分离(如图9所示)。至于按键3””与电路板7的开关39之间的触发作动,其系可参照第一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磁铁59会与金属材质所组成的磁性板件57之间产生侧向磁吸力,因此,当使用者不再按压住键帽9时,第一磁铁59所提供的侧向磁吸力即可吸引磁性板件57自如图9所示的位置回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而再次被第一磁铁59所吸附住,从而使键帽9从如图9所示的按压位置自动回到如图8所示的释放位置,藉以达到按键3””可自动回位的目的。需注意的是,此实施例亦可改采用上述磁性板件具有磁力的设计(即磁性板件包含承载板部以及第二磁铁的设计)。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系利用支撑件上的磁性板件与位于磁性板件的一侧的磁铁间所产生的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驱动位于按压位置的键帽往释放位置移动,进而产生利用侧向磁吸力或侧向磁斥力以作为键帽复位所需的驱动力的功效。如此一来,透过省略弹性元件的设置而改利用磁性板件与磁铁的配置以取代的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按键整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使键盘在内部结构空间运用上可具有更大的设计弹性,以利后续键盘薄型化的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键帽;
底板;
第一支撑件,其具有第一滑轴部以及第一连接部,该第一滑轴部可滑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
第二支撑件,其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
磁性板件,其形成于该第一支撑件的该第一滑轴部以及该第二支撑件的其中之一上;以及
第一磁铁,其位于该磁性板件的一侧,当该键帽移动至一按压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侧向吸引或侧向排斥该磁性板件,藉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一释放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由金属材质所组成的磁性板件形成于该第一滑轴部上,当该键帽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与该磁性板件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吸附住该磁性板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板件包含:
承载板部,其形成于该第一滑轴部上;以及
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包含:
承载板部,其形成于该第二连接部上;以及
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斥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外延伸形成,当该键帽移动至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磁铁与该磁性板件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吸附住该磁性板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轴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二滑轴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键帽,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该底板,该磁性板件包含:
承载板部,其自该第二连接部向外延伸形成;以及
第二磁铁,其设置于该承载板部上,用来与该第一磁铁产生一侧向磁吸力,以驱动该键帽从该按压位置往该释放位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支撑件向内延伸形成有延伸臂,该延伸臂的一端具有触发凸点,该按键更包含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且对应该触发凸点的位置上具有开关,该第一磁铁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当该键帽移动至该按压位置以使该第一支撑件与该第二支撑件相对枢转时,该触发凸点触发该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槽以及第二卡槽,该第一滑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连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中,该第二滑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枢接于该第一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铁固定于该底板上。
10.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复数个按键,该复数个按键的至少其中之一按键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键。
CN 201220183232 2012-04-26 2012-04-26 按键及其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1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3232 CN202601436U (zh) 2012-04-26 2012-04-26 按键及其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3232 CN202601436U (zh) 2012-04-26 2012-04-26 按键及其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01436U true CN202601436U (zh) 2012-12-12

Family

ID=4731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32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01436U (zh) 2012-04-26 2012-04-26 按键及其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0143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9306A (zh) * 2014-09-24 2015-01-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I489497B (zh) * 2014-09-12 2015-06-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鍵盤
US9508505B2 (en) 2014-05-15 2016-11-29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TWI634577B (zh) * 2016-03-30 2018-09-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US10879021B2 (en) 2019-03-08 2020-12-29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Keyboar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8505B2 (en) 2014-05-15 2016-11-29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TWI489497B (zh) * 2014-09-12 2015-06-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鍵盤
CN104269306A (zh) * 2014-09-24 2015-01-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TWI634577B (zh) * 2016-03-30 2018-09-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US10879021B2 (en) 2019-03-08 2020-12-29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Keyboar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01436U (zh) 按键及其键盘
US8373977B2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911549B2 (en) Key structure and portable computer using the same
US20110254788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2378398A2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10254786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2376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pad thereof
US20040174671A1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WO2018107741A1 (zh) 一种按键组件、键盘及移动终端
US8536477B2 (en) Slide control key with elastic return
AU2012222413A1 (en) Input element for operating a touch-screen
CN202258923U (zh) 磁性按键组合与键盘
CN101681739A (zh) 具有可变位置能力的键
CN202189707U (zh) 按键组合与键盘
TW201812815A (zh) 按鍵結構
CN104538228B (zh) 按键及其键盘
CN103065842A (zh) 按键
CN104701054A (zh) 键盘
CN202523610U (zh) 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
TW201447945A (zh)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US6538222B2 (en) Push button swi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2025292U (zh) 按键及键盘
TWM461862U (zh) 按鍵及鍵盤
TWI476652B (zh) 多向鍵按壓觸發結構
TW201137697A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