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83864A -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 Google Patents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83864A
CN103883864A CN201310164440.6A CN201310164440A CN103883864A CN 103883864 A CN103883864 A CN 103883864A CN 201310164440 A CN201310164440 A CN 201310164440A CN 103883864 A CN103883864 A CN 103883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usual
gear
lobe
planet wheel
pla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44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小平
周伟裕
罗天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644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83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83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83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本发明属机械制造领域:确切的讲:是一种特种齿(奇异齿)的高效变容齿轮泵结构及技术。本技术及装置采用了变模数齿轮技术,所生成的变容技术依赖于行星齿轮系统运转功能,在不同模数的支配下,与独特构造的行星轮说明机油压力随机油泵转速提高而提高,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因不是轴承间隙过大引起的油压过低,不会引起烧轴承的危险,具有流量大,工作寿命长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工业应用中。

Description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本发明属机械制造领域:确切的讲:是一种特种齿(奇异齿)的高效变容齿轮泵结构及技术。
各种机油泵用在众多车辆中,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机油泵的转速一般也只有600-1000r/min左右。由于转子泵的转子,通常只有4个齿(齿间的变容空间较小),因此,当机油泵处于低速旋转时,因转子齿数较少,一部分机油泄漏回到进油膛的时间相对就多,泵出的油量相对就少,机油压力也就较低。这是转子式机油泵的特点。尤其当机油泵用旧之后,各部分因磨损而间隙增大,泵油时泄漏量就大,机油压力往往就会低于0.08PMa这时仪表板上的机油压力过低警报灯就会。遇有此种情况,可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当转速达到1000r/min以上时,警报灯熄灭,说明机油压力随机油泵转速提高而提高,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因不是轴承间隙过大引起的油压过低,不会引起烧轴承的危险。
另外;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机油泵;其大致的性能及优缺点如下:
叶片泵:叶片泵的结构较齿轮泵复杂,但其工作压力较高,且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噪声较小,寿命较长.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中的专用机床,自动线等中低液压系统中,但其结构复杂,吸油特性不太好,对油液的污染也比较敏感;,结构经改进的高压叶片泵最大的工作压力可达16.0~21.0Mpa。叶片泵由转子,定子,叶片和端盖等组成.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叶片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内滑动,当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空间,当转子回转时,叶片逐渐伸缩,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改变,叶片泵在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因此称为单作用叶片泵.转子不停地旋转,泵就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特点:工作压力较高,脉动小,噪声较小,寿命较长。
缺点:转速较低,流量中等。
离心泵: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特点:转速较高,脉动极小,噪声较小,寿命较长。
缺点:输出压力较低,流量中等。
普通齿轮泵:齿轮泵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即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最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
特点:工作压力较中等,脉动较大,寿命较长,转速较高。
缺点:脉动较大,流量较小。
滚动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内啮合齿轮泵有许多优点,如结构紧凑,体积小,零件少,转速可高达10000r/mim,运动平稳,噪声低,容积效率较高等.缺点是流量脉动大,转子的制造工艺复杂等,目前已采用粉末冶金压制成型.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摆线齿轮泵的应用将会愈来愈广泛内啮合齿轮泵可正,反转,可作液压马达用.
特点:工作转速较低,脉动小,噪声较小,转速较高。
缺点:流量中等,,寿命一般。
活塞泵:活塞泵适用于高压、小流量的场合,特别是流量小于100米3/小时,排出压力大于9.8兆帕时,更显示出它较高的效率和良好的运行性能。它吸入性能好,能抽吸各种不同介质、不同粘度的液体。因此,在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造纸、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等方面应用很广。低中速活塞泵速度低,可用人力操作和畜力拖动,适用于农村给水和小型灌溉。活塞泵的流量Q=0.71~6000米3/小时,排出压力P2≤39.2兆帕,大多数情况下P2≤24.5兆帕。
特点:工作压力很高,脉动较小,寿命较长。
缺点:流量大,转速中等,体积大,噪声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给出优化的技术原理设计:在最大压力、工作寿命、供油油量等综合性能全面占优的技术路线。
本发明的特点:工作最大压力可以接近于活塞泵及转子泵、工作寿命长、供油油量接近于活塞泵、体积比转子泵还小的一种新型机油泵。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该齿轮油泵的主体是由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或奇异齿太阳轮)、带有进油的端盖及带有出油孔的端盖、奇异行星轮窝状体转动轴、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奇异行星轮端片、行星轴等构成,奇异齿行星轮嵌入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涡内,2片奇异行星轮端片将(多个奇异齿行星轮及奇异行星轮窝体)夹于期间,行星轴穿过各奇异行星轮,每个行星轴的2端都是固定在奇异行星轮端片,奇异行星轮端片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固定在一起,该端片相当于行星支架将2者联系在一起,这样奇异行星轮可以保持与奇异行星轮窝壮体的涡有合理的间隙(能自由转动),绕行星轴自由转动;奇异齿齿圈的构造特点是:在一周内仅有几个突齿(突齿的数量为整数:是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公转时的惯性离心力可以使表面接触的更加良好而抵抗磨损),奇异行星轮的齿型与奇异齿齿圈的齿型相匹配齿合,当奇异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无滑动的转动时,奇异行星轮上的一个较大的齿涡刚好多次嵌合奇异齿齿圈上的突齿,由于2齿轮(齿圈与性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成整数比值关系,因而奇异齿行星轮能周而复始的稳定的在奇异齿齿圈齿合转动;基本工作过程为:当奇异齿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公转及自转时,将有2种输油方式:一种是;奇异行星齿轮的齿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表面之间的输送行为;第二种是;公转状态的奇异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高耸突齿之间的减小容积的过程(突齿的齿尖部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之间存有很小的合理间隙)。2种输油过程叠加在一起将产生足够大的油压力及流量;在公转排油的过程中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突齿的另一区间是处在扩容状态,同时进油口也在进油;另外:2端盖与奇异齿齿圈固定安装,其上的进油和出油孔分别位于突齿2侧;转动轴与端片及奇异行星轮窝体是刚性固定连接的,转动该轴将带动奇异行星轮公转。
最重要的是,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开始的过度过程中,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区),此时;奇异齿行星轮的端面恰好密封排油口;同样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分离的过度过程中,也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区),此时;奇异齿行星轮的端面恰好密封进油口;所以不会出现进油口与排油口相通的瞬态过程。
为了使泵能在较大磨损的情况正常工作;奇异齿行星轮的转动轴可以是沿着公转轨道的经向有少量移动,使得在与奇异齿齿圈存在齿磨损的情况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保持较严密的齿合;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行星轮窝体之间的磨损配合是无关紧要的,由于奇异齿行星轮的转动方向会更大的抵消泄漏,只是会少许影响流量。
奇异齿行星轮的数量:可以是2个及2个以上。
奇异齿太阳轮及奇异齿齿圈的齿尖部位可以加装有可以活动伸出的条板,条板可以靠弹簧获得伸出弹力;保证更好的接触密封性。
为获得更高的密闭性: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除了少数几个突齿之外,其余位置可以是光滑表面;同步行星式转动的方式可以通过外部齿轮完成。
行星奇异齿齿轮油泵综合优点概括:
寿命评估:由于有磨损补偿性,将有最长的生命周期;可与叶片泵及离心泵相比(将与齿轮泵3倍的寿命相当)。
体积(流量评估):由于可以加工成薄状及中孔状,体积可与滚动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相比(同体积下流量将是4倍以上)。
脉动评估:压缩过程为线性等变容率方式;但有1/5左右的间歇停压时间占空比;因而脉动优于各类已有齿轮泵,逊色于离心泵。
噪音/工作转速评估:与齿轮泵相当。
成本评估:略高于转子齿轮泵。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进油口及出油口可以布置在奇异行星轮的突齿的两侧上,这样在在增加泵的流量(即增加各齿轮的厚度)时,会增加进油口及出油口的面积。
*当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直径比等于1∶2时,可以只使用1个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上的2个突齿之1可以稍微矮些(或有孔洞),使之不作为常态密封使用,此时的部件最少。
*该行星奇异齿齿轮泵可以作为液压马达使用:在进油口注入高压流体,流体将驱动奇异齿行星轮公转(产生驱动力矩),同时由排油口排油。
*奇异齿变容技术:该技术的的要素有3点:具有奇异齿行星轮及由随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奇异行星轮窝状体以及奇异齿齿圈;当奇异齿行星轮公转时,在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再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加上上下端盖)之间所形成的多个闭合空间的容积将产生周期性变化。
*如果行星轮是与奇异太阳轮配合的情形下(此时不存在齿圈,而存在奇异太阳轮,突齿将在太阳轮上,):突齿的模数相对较大,数量为整数:是奇异太阳轮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基本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行星奇异齿齿轮油泵及其变容技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1)奇异齿行星轮
(2)奇异齿齿圈
(3)带有进油孔出油孔的与奇异齿齿圈保持静止的端盖
(4)与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端盖
(5)行星轮转动轴
(6)奇异行星轮窝体转动轴
(7)奇异行星轮窝状柱面部位
(8)奇异行星轮窝状体
(9)外柱面
(10)进油孔
(11)出油孔
(12)间隙
(13)大模数齿槽
(14)突齿(大模数)
(20)奇异齿齿圈(部件全图)
(21)奇异齿行星轮(部件全图)
(22)奇异行星轮窝状体(部件全图)
(23)核心结构装配图
(24)将与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端盖进行局剖的结构图
如图1所示:
奇异齿行星轮(1)嵌入奇异行星轮窝状体(8)的涡内,2个端盖(3)及(4)将奇异齿行星轮及奇异行星轮窝体及奇异齿齿圈(2)夹于期间;行星轮转动轴(5)可以与与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端盖(4)刚性固定配合(该轴垂直于该端盖),并约束各奇异行星轮(1)绕该轴(5)转动;端盖(4)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8)固定在一起,奇异行星轮(1)可以保持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8)的涡部表面有合理的间隙(能确保自由转动绕行星轴自由转动);奇异齿齿圈(2)的构造特点是:在一周内仅有几个突齿(突齿的模数相对较大,数量为整数:是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奇异行星轮(1)的齿型与奇异齿齿圈(2)的齿型相互匹配齿合,当奇异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2)无滑动的转动时,奇异行星轮(1)上的一个较大的齿涡刚好多次嵌合奇异齿齿圈上的突齿,由于2齿轮(齿圈与行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成整数比值关系,因而奇异齿行星轮(1)能周而复始的稳定的在奇异齿齿圈(2)齿合转动;基本工作过程为:当奇异齿行星轮(1)绕奇异齿齿圈(2)公转及自转时,将有2种输油方式:第一种是;奇异行星齿轮(1)的齿与奇异行星轮窝体(8)的奇异行星轮窝状柱面部位(7)之间的输送行为;第二种是;公转状态的奇异行星轮(1)与奇异齿齿圈(2)的高耸突齿之间的减小/增加容积的过程(突齿的齿尖部与奇异行星轮窝体(8)的外拄面(9)之间存有很小的合理间隙)。2种输油过程叠加在一起将产生足够大的油压力及流量;在公转排油的过程中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突齿的另一区间是处在扩容状态,同时进油口也在进油;另外:与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端盖(4)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8)及奇异行星轮窝状体转动轴(6)刚性连接;带有进油孔出油孔的与奇异齿齿圈保持静止的端盖(3)有3个进油孔及3个出油孔,其上的进油和出油孔分别位于突齿2侧;转动轴(6)与端片及奇异行星轮窝体是刚性固定连接的,转动该轴将带动奇异行星轮公转。进油孔(10)及出油孔(11)各共有3个;分布在突齿的2侧;间隙(12)可以辅助泵油;(13)是大模数齿槽;(14)是突齿(大模数);(20)为奇异齿齿圈(部件全图),(21)为奇异齿行星轮(部件全图),(22)为奇异行星轮窝状体(部件全图),(23)为核心结构装配图,(24)为将与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端盖进行局剖的结构图。

Claims (3)

1.奇异齿变容技术;该技术对应的构造为:该变容的主体是由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或奇异齿太阳轮、带有进油的端盖及带有出油孔的端盖、奇异行星轮窝状体转动轴、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奇异行星轮端片、行星轴等构成,奇异齿行星轮嵌入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涡内,2片奇异行星轮端片将多个奇异齿行星轮及奇异行星轮窝体夹于期间,行星轴穿过各奇异行星轮,每个行星轴的2端都是固定在奇异行星轮端片,奇异行星轮端片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固定在一起,该端片相当于行星支架将2者联系在一起,这样奇异行星轮可以保持与奇异行星轮窝壮体的涡有合理的间隙,能自由转动,绕行星轴自由转动;奇异齿齿圈的构造特点是:在一周内仅有几个突齿;突齿的数量为整数:是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奇异行星轮的齿型与奇异齿齿圈的齿型相匹配齿合,当奇异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无滑动的转动时,奇异行星轮上的一个较大的齿涡刚好多次嵌合奇异齿齿圈上的突齿,由于2齿轮,齿圈与性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成整数比值关系,因而奇异齿行星轮能周而复始的稳定的在奇异齿齿圈齿合转动;基本工作过程为:当奇异齿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公转及自转时,将有2种输油方式:一种是;奇异行星齿轮的齿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表面之间的输送行为;第二种是;公转状态的奇异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高耸突齿之间的减小容积的过程;突齿的齿尖部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之间存有很小的合理间隙。2种输油过程叠加在一起将产生足够大的油压力及流量;在公转排油的过程中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突齿的另一区间是处在扩容状态,同时进油口也在进油;另外:2端盖与奇异齿齿圈固定安装,其上的进油和出油孔分别位于突齿2侧;转动轴与端片及奇异行星轮窝体是刚性固定连接的,转动该轴将带动奇异行星轮公转;最重要的是,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开始的过度过程中,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区,此时;奇异齿行星轮的端面恰好密封排油口;同样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分离的过度过程中,也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区,此时;奇异齿行星轮的端面恰好密封进油口;所以不会出现进油口与排油口相通的瞬态过程;为了使泵能在较大磨损的情况正常工作;奇异齿行星轮的转动轴可以是沿着公转轨道的经向有少量移动,使得在与奇异齿齿圈存在齿磨损的情况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保持较严密的齿合;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行星轮窝体之间的磨损配合是无关紧要的,由于奇异齿行星轮的转动方向会更大的抵消泄漏,只是会少许影响流量;奇异齿行星轮的数量:可以是2个及2个以上;奇异齿太阳轮及奇异齿齿圈的齿尖部位可以加装有可以活动伸出的条板,条板可以靠弹簧获得伸出弹力;保证更好的接触密封性;为获得更高的密闭性: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除了少数几个突齿之外,其余位置可以是光滑表面;同步行星式转动的方式可以通过外部齿轮完成;行星奇异齿齿轮油泵综合优点概括:寿命评估:由于有磨损补偿性,将有最长的生命周期;需要额外指出的是:进油口及出油口可以布置在奇异行星轮的突齿的两侧上,这样在在增加泵的流量,即增加各齿轮的厚度时,会增加进油口及出油口的面积;当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直径比等于1∶2时,可以只使用1个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上的2个突齿之1可以稍微矮些或有孔洞,使之不作为常态密封使用,此时的部件最少;*该行星奇异齿齿轮泵可以作为液压马达使用:在进油口注入高压流体,流体将驱动奇异齿行星轮公转,产生驱动力矩,同时由排油口排油;奇异齿变容技术:该技术的的要素有3点:具有奇异齿行星轮及由随奇异齿行星轮一起公转的奇异行星轮窝状体以及奇异齿齿圈;当奇异齿行星轮公转时,在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再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加上上下端盖之间所形成的多个闭合空间的容积将产生周期性变化;如果行星轮是与奇异太阳轮配合的情形下、此时不存在齿圈,而存在奇异太阳轮,突齿将在太阳轮上:突齿的模数相对较大,数量为整数:是奇异太阳轮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公转时的惯性离心力可以使表面接触的更加良好而抵抗磨损;其特征就在于:在该技术中使用了3大技术要素:即可以使用了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其装配关系:奇异齿行星轮的转轴的轴线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轴线平行且相对静止并用行星支架将2者联系在一起,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运动关系满足行星齿轮的运行配合关系,其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表面的接触关系可以是齿合也可以是除少量的突齿存在之外,其余部位均为摩擦表面;也可以是使用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太阳轮、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其装配关系:奇异齿行星轮的转轴的轴线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轴线平行且相对静止并用行星支架将2者联系在一起,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太阳轮的运动关系满足行星齿轮的运行配合关系,其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太阳轮表面的接触关系可以是齿合也可以是除少量的突齿存在之外,其余部位均为摩擦表面;变容空间:奇异齿齿圈或太阳轮的表面、奇异齿行星轮的表面、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表面,3者的表面在奇异齿齿圈或太阳轮的上的突齿的分割下形成变容空间,同时有容积增大的空间及容积减小的空间;奇异齿齿圈或太阳轮的齿型是:在一周内仅有几个突齿;突齿的数量为整数:是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
2.行星奇异齿齿轮泵及液压马达:是由奇异齿行星轮、奇异齿齿圈或奇异齿太阳轮、带有进油的端盖及带有出油孔的端盖、奇异行星轮窝状体转动轴、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奇异行星轮端片、行星轴等构成,奇异齿行星轮嵌入奇异行星轮窝状体的涡内,2片奇异行星轮端片将多个奇异齿行星轮及奇异行星轮窝体夹于期间,行星轴穿过各奇异行星轮,每个行星轴的2端都是固定在奇异行星轮端片,奇异行星轮端片与奇异行星轮窝状体固定在一起,该端片相当于行星支架将2者联系在一起,这样奇异行星轮可以保持与奇异行星轮窝壮体的涡有合理的间隙,能自由转动,绕行星轴自由转动;奇异齿齿圈的构造特点是:在一周内仅有几个突齿;突齿的数量为整数:是奇异齿齿圈的分度圆的直径与奇异行星轮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除了突齿之外,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奇异行星轮的齿型与奇异齿齿圈的齿型相匹配齿合,当奇异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无滑动的转动时,奇异行星轮上的一个较大的齿涡刚好多次嵌合奇异齿齿圈上的突齿,由于2齿轮,齿圈与性星齿轮,的分度圆直径成整数比值关系,因而奇异齿行星轮能周而复始的稳定的在奇异齿齿圈齿合转动;基本工作过程为:当奇异齿行星轮绕奇异齿齿圈公转及自转时,将有2种输油方式:一种是;奇异行星齿轮的齿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表面之间的输送行为;第二种是;公转状态的奇异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高耸突齿之间的减小容积的过程;突齿的齿尖部与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之间存有很小的合理间隙。2种输油过程叠加在一起将产生足够大的油压力及流量;在公转排油的过程中奇异齿行星轮与奇异齿齿圈的突齿的另一区间是处在扩容状态,同时进油口也在进油;另外:2端盖与奇异齿齿圈固定安装,其上的进油和出油孔分别位于突齿2侧;转动轴与端片及奇异行星轮窝体是刚性固定连接的,转动该轴将带动奇异行星轮公转;最重要的是,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开始的过度过程中,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拄面区,此时;奇异齿行星轮的端面恰好密封排油口;同样在突齿与奇异齿行星轮的齿涡齿合分离的过度过程中,也将会出现突齿的2侧失去闭合,此时突齿的齿尖区将离开奇异行星轮窝体的外柱面区;其特征就在于:在行星奇异齿齿轮泵及液压马达使用了本文献中的奇异齿变容技术。
3.如权利要求1、2奇异齿变容技术及行星奇异齿齿轮泵及液压马达;所述的齿合也可以用摩擦方式代替;即:其它位置可以是相对较小模数的小突齿:较小突齿的模数甚至为0,模数为0就意味着:此时除了几个突齿之外的其它地方可以是无齿的光滑表面。
CN201310164440.6A 2012-04-20 2013-04-19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Pending CN103883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4440.6A CN103883864A (zh) 2012-04-20 2013-04-19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9359.1 2012-04-20
CN201210119359 2012-04-20
CN201310164440.6A CN103883864A (zh) 2012-04-20 2013-04-19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83864A true CN103883864A (zh) 2014-06-25

Family

ID=50952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4440.6A Pending CN103883864A (zh) 2012-04-20 2013-04-19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8386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1095A (en) * 1972-06-23 1975-10-22 Gkn Transmissions Ltd Gearing and elements thereof
CN2163887Y (zh) * 1993-08-12 1994-05-04 李建生 非圆行星齿轮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JP2005207357A (ja) * 2004-01-26 2005-08-0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可変容量流体ポンプ
US20090088280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Kendall Alden Warren Variable delivery gear pump
CN201277143Y (zh) * 2008-07-01 2009-07-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低脉动内啮合齿轮马达
CN201486853U (zh) * 2009-08-10 2010-05-26 宁波高新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 行星复合齿轮泵浮动中心内齿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11095A (en) * 1972-06-23 1975-10-22 Gkn Transmissions Ltd Gearing and elements thereof
CN2163887Y (zh) * 1993-08-12 1994-05-04 李建生 非圆行星齿轮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JP2005207357A (ja) * 2004-01-26 2005-08-04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可変容量流体ポンプ
US20090088280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Kendall Alden Warren Variable delivery gear pump
CN201277143Y (zh) * 2008-07-01 2009-07-22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低脉动内啮合齿轮马达
CN201486853U (zh) * 2009-08-10 2010-05-26 宁波高新协力机电液有限公司 行星复合齿轮泵浮动中心内齿轮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6720B2 (en) Helical trochoidal rotary machines
US7670122B2 (en) Gerotor pump
US11815094B2 (en) Fixed-eccentricity helical trochoidal rotary machines
CN1851271A (zh) 三角形转子液压泵
CN110307079A (zh) 基于流体容积变化的能量转换装置
CN103541893B (zh) 一种内啮合轴头摆线齿轮泵
CN103883864A (zh) 行星奇异齿齿轮泵液压马达及奇异齿变容技术
CN201661461U (zh) 恒定方向供油的内啮合油泵
CN208901053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8719808U (zh) 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8718912U (zh) 一种能减少磨损的外转子
CN103541897B (zh) 箱外支撑旋转活塞泵
CN105822889B (zh) 一种圆缺转子变容油泵
RU2282063C1 (ru) Роторная машина
CN110307080A (zh) 基于流体容积变化的能量转换装置及转子发动机
Elayaraja et al. Performance of gerotor oil pump for an automotive engine-prediction using CFD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JPS62321B2 (zh)
CN208330718U (zh) 高密封性齿轮油泵
CN210265111U (zh) 单转子容积式泵
CN204716545U (zh) 一种新型压缩装置
Read ORCID: 0000-0002-7753-2457, Stosic, N. and Smith, IK ORCID: 0000-0003-1524-9880 (2017). Geometrical aspects of novel internally geared screw machine
WO2015104597A1 (ru) Трохоидальный насос
RU62436U1 (ru) Рабочие органы двухвинтовой машины
Read et al. Geometrical aspects of novel internally geared screw machine
CN110307081A (zh) 基于流体容积变化的能量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Wu Xiaop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Make Formalities Rectification

Addressee: Wu Xiaopi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Make Rectif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uo Tianzhe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