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9201A - 多功能刻度尺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刻度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79201A CN103879201A CN201210553997.4A CN201210553997A CN103879201A CN 103879201 A CN103879201 A CN 103879201A CN 201210553997 A CN201210553997 A CN 201210553997A CN 103879201 A CN103879201 A CN 1038792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ale
- groove
- circular
- line
- cen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包括圆形转轴、滑块和刻度尺,刻度尺长轴的一端为半圆形,在刻度尺半圆形的一端开有一圆形槽,圆形转轴位于圆形槽中,可以在圆形槽内自由转动且不脱落,刻度尺沿长轴中线开有一封闭的沟槽,滑块位于上述沟槽中,可以在沟槽中滑动且不脱落。通过刻度尺、圆形转轴、滑块三个模块的组合和配合,可以完成常见四种作图方式:画无限长度直线、画任意角度相交线、画任意间距平行线、画圆、画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具,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刻度尺。
背景技术
现有直线刻度尺功能单一,若缺少其他绘图工具辅助,则无法独立完成以下常见绘图过程:画无限长度直线、画任意角度相交线、画任意间距平行线、画圆、画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刻度尺。
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包括圆形转轴、滑块和刻度尺,刻度尺长轴的一端为半圆形,在刻度尺半圆形的一端开有一圆形槽,圆形转轴位于圆形槽中,可以在圆形槽内自由转动且不脱落,刻度尺沿长轴中线开有一封闭的沟槽,滑块位于上述沟槽中,可以在沟槽中滑动且不脱落。
刻度尺的半圆形一端设置角度刻度线;沟槽沿长轴的一边设置长度刻度线。
上述圆形槽与圆形转轴为同心圆;沟槽一边的延长线经过圆形转轴的圆心。
圆形转轴中间呈凸透镜造型,圆形转轴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基准线,基准线为十字交叉、三短一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准线垂直重合,基准线的十字准心与圆形转轴的圆心重合。
滑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央设置有定位线,定位线垂直于沟槽的长轴,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定位线垂直重合;定位线的一端开有一个孔洞,孔洞位于沟槽设置长度刻度线的一侧。
所有长度刻度线的“0”刻度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刻度尺的长轴方向,且经过圆形转轴的圆心。角度刻度线的理论圆心与圆形转轴的圆心重合。
滑块与多功能刻度尺的材质选择,须确保两者接触面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系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①作图工具的功能综合化,一把尺子可以基本代替原先刻度尺、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多种常用作图工具;②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多功能尺包含三个独立模块,分别为刻度尺、圆形转轴和滑块;③通过刻度尺、圆形转轴、滑块三个模块的组合和配合,可以完成常见四种作图方式:画无限长度直线、画任意角度相交线、画任意间距平行线、画圆(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刻度尺3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A截面图,其中图3(a)是圆形转轴的截面结构;图3(b)是圆形槽的截面结构;图3(c)是圆形转轴安装在圆形槽内时的截面结构。
图4为本发明B-B截面图,其中图4(a)是滑块的截面结构;图4(b)是沟槽的截面结构;图4(c)是滑块安装在沟槽内时的截面结构。
图5为本发明圆形转轴的多视图;其中图5(a)为圆形转轴的俯视图;图5(b)为圆形转轴的主视图;图5(c)为圆形转轴的后视图;图5(d)为圆形转轴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滑块的多视图;其中图6(a)为滑块的俯视图;图6(b)为滑块的主视图;图6(c)为滑块的右视图;图6(d)为滑块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包括圆形转轴1、滑块2和刻度尺3,刻度尺3长轴的一端为半圆形,在刻度尺3半圆形的一端开有一圆形槽5,圆形转轴1位于圆形槽5中,可以在圆形槽5内自由转动且不脱落,刻度尺3沿长轴中线开有一封闭的沟槽4,滑块2位于上述沟槽4中,可以在沟槽4中滑动且不脱落。
刻度尺3的半圆形一端设置角度刻度线;沟槽4沿长轴的一边设置长度刻度线。
上述圆形槽5与圆形转轴1为同心圆;沟槽4一边的延长线经过圆形转轴1的圆心。
圆形转轴1中间呈凸透镜造型,圆形转轴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基准线8,基准线8为十字交叉、三短一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准线8垂直重合,基准线8的十字准心与圆形转轴1的圆心重合。
滑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央设置有定位线6,定位线6垂直于沟槽4的长轴,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定位线6垂直重合;定位线6的一端开有一个孔洞7,孔洞7位于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一侧。
所有长度刻度线的“0”刻度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刻度尺3的长轴方向,且经过圆形转轴1的圆心。角度刻度线的理论圆心与圆形转轴1的圆心重合。
滑块2与刻度尺3的材质选择,须确保两者接触面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系数。
多功能尺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一多功能尺包含三个独立模块,分别为刻度尺3、圆形转轴1和滑块2。
圆形转轴1的功能:
圆形转轴1可以在圆形槽5内自由转动且不脱落,所以可以按住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的同时转动刻度尺3。当视线垂直于尺面时,即圆形转轴1上下表面的十字基准线8重合时读数。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时两次读数(角度)的差可以看做刻度尺3转过的角度。此外,由说明书附图中图2显示的圆形转轴1横截面图可知,圆形转轴1中间呈凸透镜造型,可以兼做放大镜使用,方便对准目标和阅读文字。
滑块2的功能:
滑块2可以在沟槽4中自由滑动且不脱落,所以可以按住滑块2保持静止的同时拖动刻度尺3,或者按住刻度尺3保持静止的同时拖动滑块2。当视线垂直于尺面时,即滑块2上下表面的定位线6重合时读数。滑块2和刻度尺3中任一模块保持静止时,两次读数(长度)的差可以看做另一模块相对移动的距离。
刻度尺3的功能:
完成刻度尺3和圆形转轴1的相对运动(转动),通过十字基准线8在角度刻度线区域的多次读数,测出相对转动的角度数值。或完成刻度尺3和滑块2的相对运动(移动),通过定位线6在长度刻度线区域的多次读数,测出相对移动的长度数值。
使用方式:
画无限长度直线:
1)沿着刻度尺3外侧的直线边画一直线;
2)按住刻度尺3保持静止,将滑块2移动至长度刻度数值较大的位置;
3)按住滑块2保持静止,将刻度尺3沿长轴方向向后移动;
4)接着已画直线继续向后画。
画任意角度相交线:
1)沿着刻度尺3外侧的直线边画一直线;
2)将圆形转轴1上的基准线8的中心定位于所求相交线的交点,且调整至基准线8的最长线对准角度刻度线的“0”刻度线,且刻度尺3中间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直边与已画直线重合;
3)按住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转动刻度尺3,且通过基准线8读出的角度数值变化保证刻度尺3的转角为所求相交线的任一夹角;
4)按住滑块2保持静止,将刻度尺3沿长轴方向适当移动,沿着刻度尺3中间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直边画出所求相交线。
画任意间距平行线:
1)沿着刻度尺3中间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直边画一直线;
2)按住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转动刻度尺3,且通过基准线8读出的角度数值变化保证刻度尺3的转角为90°;
3)按住滑块2保持静止,将刻度尺3沿长轴方向移动,且移动距离为所求平行线的间距;
4)按住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转动刻度尺3,且通过基准线8读出的角度数值变化保证刻度尺3的转角为90°,沿着刻度尺3中间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直边画出所求平行线。
画圆(弧):
1)将圆形转轴1上的基准线8的中心定位于所求圆(弧)的圆心;
2)按住刻度尺3保持静止,将滑块2移动至某一位置,且保证通过滑块2上的定位线6读出的直线刻度数值应为所求圆(弧)的半径;
3)将笔尖放进滑块2上定位线6一端的孔洞7内;
4)按住圆形转轴1保持静止,转动笔画圆或画弧(此时滑块2与刻度尺3之间的较大摩擦系数确保两者相对静止)。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包括圆形转轴(1)、滑块(2)和刻度尺(3),其特征在于:刻度尺(3)长轴的一端为半圆形,在刻度尺(3)半圆形的一端开有一圆形槽(5),圆形转轴(1)位于圆形槽(5)中,可以在圆形槽(5)内自由转动且不脱落,刻度尺(3)沿长轴中线开有一封闭的沟槽(4),滑块(2)位于上述沟槽(4)中,可以在沟槽(4)中滑动且不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刻度尺(3)的半圆形一端设置角度刻度线;沟槽(4)沿长轴的一边设置长度刻度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槽(5)与圆形转轴(1)为同心圆;沟槽(4)一边的延长线经过圆形转轴(1)的圆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圆形转轴(1)中间呈凸透镜造型,圆形转轴(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基准线(8),基准线(8)为十字交叉、三短一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基准线(8)垂直重合,基准线(8)的十字准心与圆形转轴(1)的圆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滑块(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央设置有定位线(6),定位线(6)垂直于沟槽(4)的长轴,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定位线(6)垂直重合;定位线(6)的一端开有一个孔洞(7),孔洞(7)位于沟槽(4)设置长度刻度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有长度刻度线的“0”刻度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刻度尺(3)的长轴方向,且经过圆形转轴(1)的圆心;角度刻度线的理论圆心与圆形转轴(1)的圆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滑块(2)与刻度尺(3)的材质选择,须确保两者接触面之间有较大的摩擦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53997.4A CN103879201A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多功能刻度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53997.4A CN103879201A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多功能刻度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79201A true CN103879201A (zh) | 2014-06-25 |
Family
ID=5094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53997.4A Pending CN103879201A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多功能刻度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7920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8904A (zh) * | 2014-07-28 | 2016-02-10 | 黄家军 | 一种带放大镜的仪表指针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33200A (en) * | 1990-08-14 | 1991-07-23 | Leung Yee T | Scientific ruler |
CN2113896U (zh) * | 1991-12-25 | 1992-08-26 | 林光清 | 多功能尺 |
US20070113415A1 (en) * | 2005-11-21 | 2007-05-24 | Mei-Huei Shih | Measuring tool device |
CN101234572A (zh) * | 2008-02-28 | 2008-08-06 | 上海市上音杨浦学校 | 教学圆规 |
CN201186560Y (zh) * | 2008-04-18 | 2009-01-28 | 於杰 | 一种新型直尺 |
CN201501217U (zh) * | 2009-09-19 | 2010-06-09 |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多功能绘图仪 |
CN201552907U (zh) * | 2009-11-15 | 2010-08-18 | 周珩 | 多功能组合尺 |
CN201736642U (zh) * | 2009-12-29 | 2011-02-09 | 赵林 | 多功能直尺 |
CN202965700U (zh) * | 2012-12-19 | 2013-06-05 | 南京理工大学 | 多功能刻度尺 |
-
2012
- 2012-12-19 CN CN201210553997.4A patent/CN10387920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33200A (en) * | 1990-08-14 | 1991-07-23 | Leung Yee T | Scientific ruler |
CN2113896U (zh) * | 1991-12-25 | 1992-08-26 | 林光清 | 多功能尺 |
US20070113415A1 (en) * | 2005-11-21 | 2007-05-24 | Mei-Huei Shih | Measuring tool device |
CN101234572A (zh) * | 2008-02-28 | 2008-08-06 | 上海市上音杨浦学校 | 教学圆规 |
CN201186560Y (zh) * | 2008-04-18 | 2009-01-28 | 於杰 | 一种新型直尺 |
CN201501217U (zh) * | 2009-09-19 | 2010-06-09 |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多功能绘图仪 |
CN201552907U (zh) * | 2009-11-15 | 2010-08-18 | 周珩 | 多功能组合尺 |
CN201736642U (zh) * | 2009-12-29 | 2011-02-09 | 赵林 | 多功能直尺 |
CN202965700U (zh) * | 2012-12-19 | 2013-06-05 | 南京理工大学 | 多功能刻度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8904A (zh) * | 2014-07-28 | 2016-02-10 | 黄家军 | 一种带放大镜的仪表指针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322840U (zh) | 多功能尺 | |
CN202879036U (zh) | 多功能折叠直尺 | |
CN203713333U (zh) | 一种多功能数学教学用具 | |
CN103879201A (zh) | 多功能刻度尺 | |
CN203798285U (zh) | 一种多功能测量仪 | |
CN206551753U (zh) | 一种高等数学绘图仪 | |
CN202965700U (zh) | 多功能刻度尺 | |
CN203580444U (zh) | 多功能制图工具 | |
CN208760270U (zh) | 一种多功能角度平行尺 | |
CN201061958Y (zh) | 吸盘圆规 | |
CN201261331Y (zh) | 多功能直尺 | |
CN202517945U (zh) | 一种多功能半圆仪 | |
CN201646136U (zh) | 多功能量画组合尺 | |
CN205112778U (zh) | 一种数学用多功能量角器 | |
CN201089309Y (zh) | 智能教学用尺 | |
CN201186560Y (zh) | 一种新型直尺 | |
CN208730658U (zh) | 一种绘图和测量仪器 | |
JP3132312U (ja) | 可変縮尺スケール | |
CN205403629U (zh) | 反变形量检测用活络尺 | |
CN202169820U (zh) | 多功能量角器 | |
CN209230450U (zh) | 三维建模卡尺 | |
CN203172270U (zh) | 组合式绘图尺 | |
CN207439328U (zh) | 多功能蝶形角尺 | |
CN108099454A (zh) | 一种多功能直尺 | |
CN2813328Y (zh) | 通用多功能几何绘图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