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4048A -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4048A
CN103874048A CN201210541427.3A CN201210541427A CN103874048A CN 103874048 A CN103874048 A CN 103874048A CN 201210541427 A CN201210541427 A CN 201210541427A CN 103874048 A CN103874048 A CN 103874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edule information
physical channel
time slot
information
uplink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14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明
毕峰
吴栓栓
杨瑾
梁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5414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40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1028 priority patent/WO20140899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4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4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通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设备到设备(D2D)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案。

Description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dvanced,简称为LTE-A)系统中,每个无线帧长Tf=307200·Ts=10ms,一个无线帧包括20个时隙(slot),序号为0到19,每个时隙长Tslot=15360·Ts=0.5ms。一个子帧定义为两个连续时隙,即子帧i包括时隙2i和2i+1。其中,1个上行子帧的标准时间长度为Tsubframe=30720·Ts=1ms。若在子帧中采用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简称为NCP),则1个上行子帧包含14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FDMA)符号,即从符号0直到符号13;若在子帧中采用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cyclic prefix,简称为ECP),则1个上行子帧包含12个SC-FDMA符号,即从符号0直到符号11。
上行物理信道对应于一组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为RE)的集合,用于承载源自高层的信息。其中,资源单元是最小的时频资源块,时域上占据1个SC-FDMA符号,频域上占据1个子载波。
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简称为PRB)由频域上连续的12个子载波以及时域上连续1个时隙内的所有SC-FDMA符号组成。
物理资源块对(Physical Resource Block pair,简称为PRB pair)由频域上连续的12个子载波以及时域上连续1个子帧内的所有SC-FDMA符号组成。
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为PUCCH)承载的信息有: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简称为SR),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为HARQ)反馈信息,即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对演进型基站(evolvedNode B,简称为eNB)下行发送的数据接收情况进行正确传输的确认(Acknowledged,简称为ACK)/错误传输的确认(Non-acknowledge,简称为NACK)反馈,以及信道质量报告,包括信道质量指示/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Precording MatrixIndicator/Rank Indication,简称为CQI/PMI/RI)。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简称为PUSCH)承载用户发送给基站的上行数据。
蜂窝通信系统由于实现了对有限频谱资源的复用,从而使得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蜂窝系统中,当两个用户设备(UE)之间有业务需要传输时,用户设备1(UE1)到用户设备2(UE2)的业务数据,会首先通过空口传输给基站1,基站1通过核心网将该用户数据传输给基站2,基站2再将上述业务数据通过空口传输给UE2。UE2到UE1的业务数据传输采用类似的处理流程。
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位于同一基站小区时的蜂窝通信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UE1和UE2位于同一个蜂窝小区,那么虽然基站1和基站2是同一个站点,然而一次数据传输仍然会消耗两份无线频谱资源。
由此可见,如果用户设备1和用户设备2位于同一小区并且相距较近,那么上述的蜂窝通信方法显然不是最优的通信方式。而实际上,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多样化,例如,社交网络、电子支付等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近距离用户之间的业务传输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简称为D2D)的通信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D2D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D2D通信模式是指业务数据不经过基站进行转发,而是直接由源用户设备通过空口传输给目标用户设备。这种通信模式区别于传统蜂窝系统的通信模式,对于近距离通信的用户来说,D2D不但节省了无线频谱资源,而且降低了核心网的数据传输压力。基于蜂窝网的D2D通信是一种在系统的控制下,在多个支持D2D功能的终端设备之间直接进行通信的新型技术,它能够减少系统资源占用,增加蜂窝通信系统频谱效率,降低终端发射功耗,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网络运营成本。
对于蜂窝通信来说,UE的业务数据和与其相关的调度信息均来自基站。而对于D2D通信来说,业务数据直接在UE之间进行传输,其通信方式无法沿用传统的蜂窝通信方式,然而相关技术中并没有成熟的D2D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因此需要针对D2D通信设计专门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案。
针对相关技术中缺乏针对D2D通信的专门的调度信息传输方案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优选地,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设备发射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接收端时,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设备发射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接收端,包括:设备发射端将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接收端接收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发射端时,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发射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接收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发射端,包括:设备接收端将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发射端接收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优选地,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优选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指示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优选地,在网络侧向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发送RRC信令时采用的发送方式为: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中的type 0/1/2的资源分配方式。
优选地,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1个或多个RB;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或者占用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优选地,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1或多个RB;在时域上,占用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或者占用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优选地,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全部RB;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占用子帧的第2个时隙上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或第2个时隙中以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优选地,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由上行物理信道的可用资源大小决定,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对各种能够支持的格式进行盲检测的方式获得调度信息。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所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41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51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61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62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1/1a/1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个或第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63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81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2/2a/2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82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83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91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092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01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02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3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结构,是由网络侧发送的RRC信令指示的,或者是由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的。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信道结构是由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时,包括:调度信息的接收端依次按照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和PUCCHformat3三种信道结构对调度信息进行解码解调,直到解调出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采用的干扰避免方式为以下之一:使用网络侧预先为设备发送端和设备接收端配置的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新RRC信令用于半静态的指示传输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直接采用盲检测的方式区分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的RB分布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传输模块,用于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之间传输调度信息。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优选地,在传输模块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设备接收端发送调度信息的过程中,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将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接收端接收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在传输模块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设备发送端发送调度信息的过程中,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传输模块包括: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将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发送端接收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优选地,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优选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指示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优选地,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通过本发明,采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针对D2D通信的专门的调度信息传输方案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设备到设备(D2D)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UE位于同一基站小区时的蜂窝通信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D2D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三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四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五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六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七的示意图;
图11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同时也是PUCCHformat 3的非shorten情况下的信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PUCCH format 3的shorten情况下的信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2-步骤S304):
步骤S302,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
步骤S304,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
在本实例中,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可以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优选地,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设备发射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接收端时,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设备发射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接收端,包括:设备发射端将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接收端接收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发射端时,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发射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接收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将调度信息发送给设备发射端,包括:设备接收端将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发射端接收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可以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其中,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优选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指示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优选地,在网络侧向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发送RRC信令时采用的发送方式可以为: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中的type 0/1/2的资源分配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可以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1个或多个RB;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或者占用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可以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1或多个RB;在时域上,占用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或者占用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可以包括:在频域上,占用RRC信令指示的全部RB;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占用子帧的第2个时隙上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或第2个时隙中以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调度信息。
其中,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由上行物理信道的可用资源大小决定,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对各种能够支持的格式进行盲检测的方式获得调度信息。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所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51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SC-OFDM符号上;如果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61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1/1a/1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个或第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63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在本实施例中,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71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72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2/2a/2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在时域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82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83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在时域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CP为正常CP,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CP为扩展CP时,将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优选地,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192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01
;当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02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 3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结构,是由网络侧发送的RRC信令指示的,或者是由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的。
优选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信道结构是由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时,包括:调度信息的接收端依次按照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和PUCCHformat 3三种信道结构对调度信息进行解码解调,直到解调出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采用的干扰避免方式为以下之一:使用网络侧预先为设备发送端和设备接收端配置的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新RRC信令用于半静态的指示传输调度信息的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直接采用盲检测的方式区分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的RB分布情况。
下面结合图4至图13以及优选实施例一至优选实施例九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在以下针对各种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优选实施例一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整体处理流程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二至优选实施例四是关于调度信息基于PUSCH结构承载的描述,优选实施例五至优选实施例七是关于调度信息基于PUCCH结构承载的。
优选实施例一
在D2D通信中,当D2D之间的调度信息利用和PUSCH或PUCCH相同的子帧结构进行承载时,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之间调度信息的总体处理流程包括:
1、基站为处于D2D通信模式下的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半静态的配置一部分时频资源用于数据信息和调度信息的传输,并通过RRC信令指示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所述时频资源。
2、(1)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此时,调度信息的接收端为设备接收端。设备发射端在所述时频资源的一部分资源上向设备接收端发送调度信息,其中包括调度设备接收端进行下行接收的下行调度信息和调度设备接收端进行上行发射的上行调度信息。(2)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此时,调度信息的接收端为设备发射端。设备接收端在所述时频资源的一部分资源上向设备发射端发送调度信息,其中包括设备接收端调度设备发射端进行下行发射的下行调度信息和调度设备接收端进行上行发射的上行调度信息。
3、(1)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RRC信令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盲检测,以获得所需的调度信息。(2)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RRC信令配置的时频资源上进行盲检测,以获得所需的调度信息。
4、(1)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按照调度信息的指示,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以相应的调制解调方式接收或发射D2D业务数据。(2)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按照调度信息的指示,在相应的时频资源上以相应的调制解调方式发射或接收D2D业务数据。
优选实施例二
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时频资源是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子集,在频域上映射在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1或多个RB上,在时域上映射在子帧的第一个时隙上或第二个时隙或两个时隙或可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SC-FDMA符号上。所谓可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SC-FDMA符号是指用于承载导频符号或SRS符号或是后续其他可能已被占用的符号等的时频资源,这些时频资源不能用于承载调度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一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基站配置RB0~RB9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了RB0,RB1和RB2,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一个时隙。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RB0~RB9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RB0~RB9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图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二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基站配置RB8~RB13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了RB10和RB11,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RB8~RB13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RB8~RB13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三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基站配置RB6~RB15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了RB8和RB9,在时域上占用整个子帧。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整个子帧的RB6~RB15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RB6~RB15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优选实施例三
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时频资源是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子集,在频域上映射在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全部RB上;在时域上映射在子帧的第一个时隙或第二个时隙上的1或多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四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站配置RB15~RB24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RB15~RB24,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前三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其中,如果D2D通信采用下行子帧则为OFDM符号;如果D2D通信采用上行子帧,则为SC-FDMA符号。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基站配置的用于D2D通信的全部RB中,即RB15~RB24的第一个时隙上以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基站配置的用于D2D通信的全部RB中,即RB15~RB24的第一个时隙上以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五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基站配置RB0~RB7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RB0~RB7,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二个时隙的前两个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基站配置的用于D2D通信的全部RB中,即RB0~RB7的第二个时隙上以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基站配置的用于D2D通信的全部RB中,即RB0~RB7的第二个时隙上以OFDM符号或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优选实施例四
用于承载调度信息的时频资源是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子集,在频域上映射在RRC配置的D2D通信可用资源的1或多个RB上;在时域上映射在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上。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六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基站配置RB0~RB9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RB0~RB9,在时域上占用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以及第二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基站配置的全部用于D2D通信的RB(即RB0~RB9)的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上接收并解调相调度信息,此时无需进行盲检测;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基站配置的全部用于D2D通信的RB(即RB0~RB9)的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上接收并解调相调度信息,此时无需进行盲检测;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按照PUSCH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时所采用的映射方式七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基站配置RB12~RB21用于D2D通信,其中,调度信息在频域上占用RB11~RB19,在时域上占用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以及第二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
当调度信息由设备发射端发送时,设备接收端在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的RB12~RB21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当调度信息由设备接收端发送时,设备发射端在上行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即第一个时隙的第三和第五个SC-FDMA符号)的RB12~RB21中,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以获得相应的调度信息;进而按照调度信息所指示的方式在相应的全部或部分D2D通信资源上接收或发射业务数据。
在D2D通信中,D2D之间的调度信息利用和PUCCH相同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的实施例如下。
优选实施例五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D2D-grant)利用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进行承载,D2D-grant采用QPSK调制方式,以整个RB pair为单位进行承载。
D2D-grant发射端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如下:
1、每个子帧上传输的D2D-grant的原始比特大小为N,根据D2D-grant所采用的format进行编码及速率匹配后,形成比特块Mbit,b(0),b(1),...,b(Mbit-1),其中,format 0且non-shortened格式时Mbit=192,format 0且shortened格式时Mbit=168;format 1且non-shortened格式时Mbit=384,format 1且shortened格式时Mbit=336。采用UE专用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按下式产生一个扰码比特块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41
b ~ ( i ) = ( b ( i ) + c ( i ) ) mod 2
其中,扰码序列c(i)在每一个子帧开始的时候由初始值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43
进行初始化,其中nRNTI为D2D-grant发射端的C-RNTI。
2、然后对扰码比特块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44
进行QPSK调制,得到一个复值调制符号块d(0),d(1),...,d(Msymb-1),其中Msymb=Mbit/2。
3、将第2步得到的Msymb个RE在频域上映射到1或2个RB pair上;时域上1)正常CP且非shortened结构时,映射到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SC-OFDM符号上;2)正常CP且shortened结构时,映射到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SC-OFDM符号上,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SC-OFDM符号上;3)扩展CP且非shortened结构时,映射到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4)扩展CP且shortened结构时,映射到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D2D-grant接收端的盲检测过程如下:
从RRC信令配置好的RB起始位置开始,或者从PUCCH所占资源的下一个完整的RB开始,先按1-RB pair再按2-RB pair的顺序进行盲检,直到解调解码获取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其中,为了减少盲检次数可以对1-RB pair和2-RB pair的盲检次数进行限定,例如,按1-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4次,2-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2次。
优选实施例六
以D2D-grant映射到PUCCH format 2/2a/2b所在资源为例,D2D-grant采用16QAM,以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为单位进行承载。
D2D-grant发射端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如下:
1、每个子帧上传输的D2D-grant的原始比特大小为N,根据D2D-grant所采用的format进行编码及速率匹配后,形成Mbit的比特块,b(0),b(1),...,b(Mbit-1),其中,format 0时Mbit=240;format 1时Mbit=480;format 2时Mbit=720;format 3时Mbit=960。采用UE专用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按下式产生一个扰码比特块
b ~ ( i ) = ( b ( i ) + c ( i ) ) mod 2
其中,扰码序列c(i)在每一个子帧开始的时候由初始值进行初始化,其中nRNTI为D2D-grant发射端的C-RNTI。
2、然后对扰码比特块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54
进行16QAM调制,得到一个复值调制符号块d(0),d(1),...,d(Msymb-1),其中Msymb=Mbit/4。
3、将第2步得到的Msymb个RE在频域上映射到1或2或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在时域上:(1)正常CP时,映射到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SC-OFDM符号上;(2)扩展CP时,映射到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D2D-grant接收端的盲检测过程:
从RRC信令配置好的RB起始位置开始,或者从PUCCH所占资源的下一个完整的RB开始,先按1-RB再按2-RB再按3-RB最后按4-RB的顺序进行盲检,即D2D-grant接收端先接收1-RB的第1个时隙上的数据,对其进行解调解码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调度信息;如果不是再继续接收2-RB的第1个时隙,对其进行解调解码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调度信息;如果还不是再继续接收3-RB的第1个时隙,依次类推,直到接触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其中,为了减少盲检次数需要对1-RB、2-RB、3-RB和4-RB各自的盲检次数进行限定。例如,按1-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4次;2-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4次;按3-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2次;4-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2次。
优选实施例七
以D2D-grant映射到PUCCH format 3所在资源为例,D2D-grant采用QPSK,以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为单位进行承载。
D2D-grant发射端的物理层处理过程如下:
1、每个子帧上传输的D2D-grant的原始比特大小为N,根据D2D-grant所采用的format进行编码及速率匹配后,形成Mbit的比特块,b(0),b(1),...,b(Mbit-1),其中,non-shortened情况下,format 0时Mbit=120,format 1时Mbit=240,format 2时Mbit=360,format 3时Mbit=480;shortened情况下,format 0时Mbit=96,format 1时Mbit=192,format 2时Mbit=288,format 3时Mbit=384。采用UE专用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按下式产生一个扰码比特块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61
b ~ ( i ) = ( b ( i ) + c ( i ) ) mod 2
其中,扰码序列c(i)在每一个子帧开始的时候由初始值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63
进行初始化,其中nRNTI为D2D发射端的C-RNTI。
2、然后对扰码比特块
Figure BDA00002587219000264
进行16QAM调制,得到一个复值调制符号块d(0),d(1),...,d(Msymb-1),其中Msymb=Mbit/2。
3、将第2步得到的Msymb个RE在频域上映射到1或2或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在时域上:1)非shortened结构下:正常CP时,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SC-OFDM符号上;扩展CP时,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2)shortened结构下,正常CP时,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扩展CP时,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D2D-grant接收端的盲检测过程:
从RRC信令配置好的RB起始位置开始,或者从PUCCH所占资源的下一个完整的RB开始,先按1-RB再按2-RB再按3-RB最后按4-RB的顺序进行盲检,即D2D-grant接收端先接收1-RB的第2个时隙上的数据,对其进行解调解码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调度信息;如果不是再继续接收2-RB的第2个时隙,对其进行解调解码看是否是自己需要的调度信息;如果还不是再继续接收3-RB的第2个时隙,依次类推,直到接触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同样,为了减少盲检次数需要对1-RB、2-RB、3-RB和4-RB各自的盲检次数进行限定。例如,按1-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4次;2-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4次;按3-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2次;4-RB pair进行盲检的次数最多为2次。
优选实施例八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基于PUCCH结构进行承载的情况下,当D2D UE在某个子帧上同时发送了ACK/NACK和/或UCI以及D2D-grant时,如果不加以区分的话,这种传输方式会导致D2D-grant接收端UE无法识别出哪些是用来传输ACK/NACK和/或UCI的真正的PUCCH,哪些是用来传输D2D-grant的fake-PUCCH。所谓fake-PUCCH的意思是,借用了PUCCH的信道结构但实际上传输的是D2D-grant。
因此,除用于半静态配置PUCCH资源的RRC信令之外,需要额外引入新的RRC信令,专门用于半静态的配置传输D2D-grant的fake-PUCCH资源。具体的配置由基站综合真正的PUCCH资源的配置情况来决定fake-PUCCH资源的配置,以达到避免干扰的目的。
结合现有的配置方式方案,新引入的RRC信令可以仿照PUCCH format 3的格式,例如,
fake-PUCCH  SEQUENCE(SIZE(1..2))OF INTEGER(0..549),或者
fake-PUCCH SEQUENCE(SIZE(1..4))OF INTEGER(0..549)
即基站为fake-PUCCH配置最多2或4个RB用于承载D2D-grant,并通过调度将这些RB与真正的PUCCH format所占RB进行规避。
此外,高层一次性配置下来的RB可以不完全用作fake-PUCCH,未占用的RB可以用于数据业务的传输。
优选实施例九
对于实施例八中所描述的干扰问题,还可以利用盲检测的方式进行干扰避免。该方式下,基站不为fake-PUCCH配置专门的资源,即根据每个子帧中PUCCH format不同的发射情况,灵活的决定使用哪种PUCCH format进行D2D-grant的发送。而D2D-grant接收端则对各种PUCCH format进行盲检测,以区分是真正的PUCCH还是D2D-grant。
具体地,在非载波聚合的场景下,PUCCH format 3所在资源可以转化为fake-PUCCH资源用来承载D2D-grant。而D2D-grant接收端在接收PUCCH format 3资源时,并不知道接收到的是ACK/NACK还是D2D-grant,此时,接收端开始执行盲检测,即先按照真正的PUCCHformat 3进行解调解码,如果发现解码错误,再按照fake-PUCCH进行解调解码,直到解调出正确的数据为止。
此外,如果某子帧上不需要发送PUCCH format 1或2时,或者PUCCH format 1或2的资源有大量闲置时,也可以将这部分资源转化为fake-PUCCH资源用来承载D2D-grant,同样地,D2D-grant接收端通过盲检测加以区分。考虑到盲检复杂度,需要设计合理的盲检方法。
该方案更加适合于点对点的D2D传输,好处是不会引入任何信令开销,同时利用闲置的PUCCH资源来发送D2D-grant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缺点是增加了D2D UE的检测复杂度。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针对D2D通信的专门的调度信息传输方案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设备到设备(D2D)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效果。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用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确定模块20以及传输模块30。其中,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确定模块20,连接至接收模块10,用于根据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传输模块30,连接至确定模块20,用于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之间传输调度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上行物理信道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在传输模块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设备接收端发送调度信息的过程中,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如图15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传输模块30包括:第一调度单元32,用于将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接收端接收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一上行调度信息。在传输模块通过上行物理信道向设备发送端发送调度信息的过程中,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如图15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中,传输模块30还包括:第二调度单元34,用于将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设备发送端接收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优选地,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优选地,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优选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指示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能够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针对D2D通信的专门的调度信息传输方案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设备到设备(D2D)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通过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针对D2D通信的专门的调度信息传输方案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供了一种成熟的设备到设备(D2D)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5)

1.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根据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所述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
所述设备发射端和所述设备接收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发射端和所述设备接收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所述设备发射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接收端时,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设备发射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接收端,包括:所述设备发射端将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所述设备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发射端和所述设备接收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传输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当所述设备接收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发射端时,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发射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接收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设备接收端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将所述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设备发射端,包括:所述设备接收端将所述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所述设备发射端接收所述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所述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
指示所述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所述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侧向所述设备发射端和所述设备接收端发送所述RRC信令时采用的发送方式为:长期演进LTE/高级长期演进LTE-A中的type 0/1/2的资源分配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承载所述调度信息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
在频域上,占用所述RRC信令指示的1个或多个RB;
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或者占用用于承载所述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第1个时隙、第2个时隙、或第1个时隙和第2个时隙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所述调度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承载所述调度信息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
在频域上,占用所述RRC信令指示的1或多个RB;
在时域上,占用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或者占用用于承载所述调度信息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所述解调导频两侧的SC-FDMA符号上以RB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所述调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承载所述调度信息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包括:
在频域上,占用所述RRC信令指示的全部RB;
在时域上,占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或者占用子帧的第2个时隙上的1或多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
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通过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或第2个时隙中以SC-FDMA符号为单位进行盲检测的方式,从相应位置上获得所述调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所述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由所述上行物理信道的可用资源大小决定,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对各种所述能够支持的格式进行盲检测的方式获得所述调度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所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
在时域上,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6和7个所述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所述SC-OFDM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SC-OFDM符号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31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5和6个SC-OFDM符号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41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1/1a/1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6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5和6个所述SC-OFDM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6个所述SC-OFDM符号上;
如果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且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和5个所述SC-OFDM符号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格式;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51
20.根据权利要求15、17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所述PUCCH format1/1a/1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个或第2个RB pair上;
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61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62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2/2a/2b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循环前缀为扩展CP时,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格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2、24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PUCCH format2/2a/2b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或2个RB pair上;
在时域上,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所述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所述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两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所述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3、4、5和7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所述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第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和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格式;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
Figure FDA00002587218900071
3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1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2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如果循环前缀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
如果循环前缀CP为扩展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1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格式。
3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采用的结构为PUCCH format 3的信道结构时,承载过程包括:
在频域上,承载在1、2、3或4个RB pair的第2个时隙上,同时,所述RB pair的第1个时隙用于传输除所述调度信息之外的其它信息;
在时域上,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如果所述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3、4、5和7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C-OFDM符号上,如果所述CP为扩展CP时,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1、2、3、5和6个SC-OFDM符号上;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如果所述CP为正常CP,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3、4和5个SC-OFDM符号上,如果所述CP为扩展CP时,将所述调度信息承载在子帧的第2个时隙的第1、2、3和5个SC-OFDM符号上。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非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24所述的格式;
当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shortened结构时,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为权利要求17所述的格式。
34.根据权利要求29、31或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对所述调度信息能够支持的格式分别进行盲检测,其中,盲检测需要用到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占用资源的起始资源块RB的索引号与所述PUCCH format3所占资源的起始RB索引号是相同的。
3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结构,是由所述网络侧发送的所述RRC信令指示的,或者是由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采用的信道结构是由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通过盲检测的方式获得时,包括:
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依次按照PUCCH format 1/1a/1b、PUCCH format 2/2a/2b和PUCCH format 3三种信道结构对所述调度信息进行解码解调,直到解调出正确的调度信息为止。
3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接收端在接收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采用的干扰避免方式为以下之一:
使用所述网络侧预先为所述设备发送端和所述设备接收端配置的新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其中,所述新RRC信令用于半静态的指示传输所述调度信息的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
直接采用盲检测的方式区分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资源的RB分布情况。
38.一种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的配置指示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指示信息确定具有与所述配置指示信息对应的资源的上行物理信道;
传输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在设备发射端和设备接收端之间传输调度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包括: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结构、或者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结构。
40.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模块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设备接收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所述设备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一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一上行调度信息。
41.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模块通过所述上行物理信道向所述设备发送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的过程中,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用于进行下行接收的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用于进行上行发射的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二调度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承载在所述上行物理信道上,调度所述设备发送端接收所述第二下行调度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调度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信息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振幅调制16QAM。
4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传输数据业务的PUSCH的结构是指,所述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SCH相同的子帧结构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指示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能够半静态地配置指示所述上行物理信道所占的资源,其中,指示方式包括:
指示所述资源的全部资源块RB的索引号,或者指示所述资源的全部RB中起始RB的索引号。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的结构是指,所述调度信息以资源单元RE为最小粒度,且利用与PUCCH format 1/1a/1b、PUCCHformat 2/2a/2b、或PUCCH format 3相同的信道结构承载所述调度信息时采用的结构。
CN201210541427.3A 2012-12-14 2012-12-14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3874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1427.3A CN103874048A (zh) 2012-12-14 2012-12-14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3/081028 WO2014089982A1 (zh) 2012-12-14 2013-08-07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1427.3A CN103874048A (zh) 2012-12-14 2012-12-14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4048A true CN103874048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2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1427.3A Pending CN103874048A (zh) 2012-12-14 2012-12-14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4048A (zh)
WO (1) WO2014089982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39319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CN105337706A (zh) * 2014-08-07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45531A1 (zh) * 2014-09-22 2016-03-31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188250A1 (zh) * 2015-05-27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5367A (zh) * 2014-04-29 2017-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装置对装置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98591A (zh) * 2016-01-24 2017-08-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7431683A (zh) * 2015-01-30 2017-12-01 奥兰治 调制复符号的方法和设备,解调方法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CN108352937A (zh) * 2016-09-23 2018-07-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两阶段调度方法
CN108886447A (zh) * 2016-03-29 2018-11-23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pusch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9996207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431788A (zh) * 2017-03-24 2019-11-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参数集的pucch结构
CN110463052A (zh) * 2017-06-30 2019-11-1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0999499A (zh) * 2016-02-26 2020-04-10 英特尔公司 第五代(5g)新无线(nr)事物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和副链路通信方法
CN111082915A (zh) * 2016-08-14 2020-04-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94180A (zh) * 2019-02-15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ack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接收ue
CN112436931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573286A (zh) * 2014-11-07 2021-10-29 Sk电信有限公司 执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3364A1 (en) * 2008-09-12 2010-04-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2090132A (zh) * 2008-05-15 2011-06-0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协调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334370A (zh) * 2009-01-16 2012-01-25 诺基亚公司 调度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CN102395160A (zh) * 2011-06-28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20129540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0132A (zh) * 2008-05-15 2011-06-08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对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协调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20100093364A1 (en) * 2008-09-12 2010-04-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2334370A (zh) * 2009-01-16 2012-01-25 诺基亚公司 调度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US20120129540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2395160A (zh) * 2011-06-28 2012-03-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3139B2 (en) 2014-03-21 2019-08-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D2D communication
US11057919B2 (en) 2014-03-21 2021-07-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D2D communication
WO2015139319A1 (zh) * 2014-03-21 2015-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US10484988B2 (en) 2014-04-29 2019-1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by which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39436B2 (en) 2014-04-29 2021-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by which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transmits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65367B (zh) * 2014-04-29 2019-07-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装置对装置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65367A (zh) * 2014-04-29 2017-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装置对装置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37706A (zh) * 2014-08-07 2016-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045531A1 (zh) * 2014-09-22 2016-03-31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间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3573286A (zh) * 2014-11-07 2021-10-29 Sk电信有限公司 执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73286B (zh) * 2014-11-07 2024-01-05 Sk电信有限公司 执行用户设备之间的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31683A (zh) * 2015-01-30 2017-12-01 奥兰治 调制复符号的方法和设备,解调方法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CN107431683B (zh) * 2015-01-30 2020-07-28 奥兰治 调制复符号的方法和设备,解调方法和设备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WO2016188250A1 (zh) * 2015-05-27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11224061B2 (en) 2016-01-24 2022-01-11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for supporting narrow band transmission
US10506624B2 (en) 2016-01-24 2019-12-10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CN106998591B (zh) * 2016-01-24 2018-03-2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6998591A (zh) * 2016-01-24 2017-08-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999499A (zh) * 2016-02-26 2020-04-10 英特尔公司 第五代(5g)新无线(nr)事物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和副链路通信方法
CN110999499B (zh) * 2016-02-26 2023-08-22 苹果公司 第五代(5g)新无线(nr)事物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和副链路通信方法
CN108886447B (zh) * 2016-03-29 2021-03-09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pusch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8886447A (zh) * 2016-03-29 2018-11-23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pusch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11082915A (zh) * 2016-08-14 2020-04-2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2915B (zh) * 2016-08-14 2022-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52937A (zh) * 2016-09-23 2018-07-3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两阶段调度方法
US11722281B2 (en) 2017-03-24 2023-08-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UCCH structure for mixed numerology
US11190325B2 (en) 2017-03-24 2021-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UCCH structure for mixed numerology
CN110431788A (zh) * 2017-03-24 2019-11-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参数集的pucch结构
CN110431788B (zh) * 2017-03-24 2022-10-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混合参数集的pucch结构
CN110463052A (zh) * 2017-06-30 2019-11-1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09996207A (zh) * 2017-12-29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996207B (zh) * 2017-12-29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294180A (zh) * 2019-02-15 2020-06-16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ack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接收ue
CN111294180B (zh) * 2019-02-15 2022-11-0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Harq-ack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发送ue、接收ue
CN112436931A (zh) * 2020-11-24 2021-03-02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36931B (zh) * 2020-11-24 2023-11-21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9982A1 (zh) 2014-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4048A (zh) 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调度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78979B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JP2020005265A (ja) Mtc機器のpucch転送方法
US931378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58014B (zh) 控制信令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RU2509420C1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канала совмест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осходяще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US107568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CN101848544B (zh) Phich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JP2020522903A (ja) データチャネル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CN107241920A (zh) 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重复传输的资源分配
CN103109479B (zh) 用于在支持多个服务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基本资源网格类型信息的装置及其方法
EP3963800A1 (en) Dynamic indication of multi-trp pdsch transmission schemes
KR20130088121A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98329A (zh) 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629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321994A (zh) 用于发送或接收ack/nack信号的方法
CN11235080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JP2017510159A (ja) セルラ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256qamのための効率的なtbsテーブル設計を利用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731245A (zh) 确认/非确认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000253A1 (zh)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KR2019003816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그룹 하향 제어채널 송수신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30028052A (ko) 무선 통신들에서 번들링된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구조
CN107211324A (zh) 容纳特定用户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248411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134062A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