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3834A -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 Google Patents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3834A
CN103873834A CN201210529576.8A CN201210529576A CN103873834A CN 103873834 A CN103873834 A CN 103873834A CN 201210529576 A CN201210529576 A CN 201210529576A CN 103873834 A CN103873834 A CN 103873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file
drainage pattern
acquisition units
obj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95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赵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295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3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3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形成第一图像;以及存储或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两种采集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背景技术
现在摄像头是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必备部件。通常,摄像头产生包含所拍摄的用户的全部信息的图像,并且这些图像通常被终端设备传送到其他终端设备。然而,在有些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能被非法入侵,并且终端设备的摄像头可能用户非法收集用户的隐私,而这是终端设备的用户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形成第一图像;以及存储或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包括下述图像处理规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粗线描边、颜色去除、弱化背景、轮廓凸显或红外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是否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的判断步骤。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除了所述第一采集模式之外,还至少包括第二采集模式,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在所述第二采集模式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以形成第二图像,以及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接收到第一指令时,将在所述第一采集模式和所述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存储或者输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包括下述图像处理规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粗线描边、颜色去除、弱化背景、轮廓凸显或红外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之前,所述图像处理器判断是否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图像处理器除了第一采集模式之外,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式,当所述图像处理器处于所述第二采集模式时,所述图像处理器采集所述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以形成第二图像,并且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当所述图像处理器接收到第一指令时,将在所述第一采集模式和所述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摄像头模块,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下拍摄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识别被拍摄场景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采集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采集方法的流程图。这里,图1的方法可以应用到包含摄像头模块的图像采集单元上。
如图1所示,当用户打开诸如电脑或手机之类的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单元后,在步骤S1中,图像采集单元的摄像头模块对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对象进行拍摄,以获得所拍摄的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
在步骤S2中,图像采集单元的图像信号处理器判断是否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第一采集模式是在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物体识别等情况下仅需要识别所拍摄对象的线条轮廓的模式。这里,如果图像信号处理器判断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则图1的方法转到步骤S3,如果图像信号处理器判断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在第二采集模式,也就是需要呈现所拍摄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的模式,则图1的方法转到步骤S5。这里,图像信号处理器可以基于预设的指令判断图像采集单元应该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或第二采集模式下,并且在控制图像采集单元在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例如,预设的指令可以是来自终端设备的预设按键(如模式切换按键)的控制信号或者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提供的控制软件或应用的切换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用户希望其他终端设备的用户不能获得其完整的个人图像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用户不希望黑客获取与其个人隐私有关的图像时,或者终端设备仅需要对象的轮廓以进行动作识别、人脸识别或者物体识别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指令将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到第一采集模式。此外,当终端设备用户不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时,或者终端设备不需要对象的轮廓以进行动作识别、人脸识别或者物体识别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指令将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到第二采集模式。
在步骤S3中,对所拍摄的场景中的对象的完整图像进行处理。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器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并且基于轮廓信息和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包含轮廓的第一图像,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在获得包含轮廓的第一图像后,在步骤S4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第一图像输出到该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诸如被拍摄的对象的动作识别或人脸识别通常基于拍摄的对象的线条轮廓,因此,所获得的第一图像足以用于识别被拍摄的对象的线条轮廓的移动以对被拍摄的对象的动作进行识别或进行人脸识别。此时,所获得的第一图像可以用于例如进行游戏控制等,或者还可以用于进行人脸识别。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一图像输出到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例如当终端设备的用户需要利用第一图像中的轮廓进行人或物的辨识时,可以从存储器中获取该第一图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可以将该第一图像输出到与该终端设备通信的另一终端设备,使得另一终端设备的用户不能获得该终端设备用户的完整图像信息,以保护该终端设备用户的个人隐私。
在上述情形中,在第一采集模式下,即使黑客对该终端设备进行攻击,其也不能获取有关该终端设备的用户的个人隐私的完整信息图像,而只能获取包含轮廓的图像,因此终端设备用户的隐私能够受到保护。
在步骤S5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不对所拍摄场景中一个或者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进行处理,而是将该完整图像输出到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完整图像可以用于发送给与终端设备通信的另一终端设备以例如进行视频聊天显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可以将所拍摄的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存储在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当终端设备用户需要该图像时可以对其进行获取。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步骤S3中,如何对所拍摄对象的完整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包含轮廓的第一图像。具体地,在获得所拍摄对象的完整图像后,在该完整图像的RGB空间中进行阈值分割,然后为了降维、减小数据量等进行特征提取,可以利用以下特征提取算法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所识别对象的轮廓:基于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算法、基于Hu不变矩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以及基于Bamieh不变矩的特征提取算法。这里,由于上述算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熟知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晓,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轮廓信息的算法不限于以上算法。
在获得对象的轮廓信息后,为了增加轮廓的辨识度,还可以基于某些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包含轮廓的第一图像。例如,可以进行粗线描边,以对人脸的关键部位,例如眼睛进行描黑。此外,可以进行颜色去除,例如进行灰色去除,以去除噪声颜色。另外,可以进行红外化,例如当使用红外体摄像头时,可以对例如人体的红外体进行标红。另外,可以进行弱化背景以突出所识别对象的轮廓,并且还可以进行轮廓凸显以提亮所识别对象的轮廓等。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产生包含被拍摄的对象的轮廓的第一图像。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采集单元的示意方框图。图2所示的与终端设备连接的图像采集单元1包括摄像头模块11以及图像信号处理器12。
摄像头模块11包括摄像头。当该摄像头模块11的摄像头接收到激活指令时,开始对场景中的对象进行拍摄,以获得该对象的完整图像,并将该对象的完整图像输出到图像信号处理器12。
图像采集单元1具有第一采集模式以及第二采集模式。当图像采集单元1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则与针对图1的描述类似,图像信号处理器12对所拍摄对象的完整图像进行处理。例如,图像信号处理器12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并且基于轮廓信息和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包含对象的轮廓的第一图像,并且将第一图像输出到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中,以便例如根据被拍摄的对象的线条轮廓的移动对被拍摄的对象的动作进行识别,以例如进行游戏控制等,或者对物体或者人脸进行识别。此外,图像信号处理器12还可以将第一图像输出到与该终端设备通信的另一终端设备中。另外,图像信号处理器12还可以将第一图像输出到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例如当终端设备的用户需要利用第一图像中的轮廓进行人或物的辨识时,可以获取该第一图像。
这里,当图像采集单元1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时,即使终端设备被非法侵入,侵入该终端设备用户隐私的黑客也不能获得该终端设备用户完整图像信息,从而保护了该终端设备用户的个人隐私。
此外,当图像采集单元1工作在第二采集模式,也就是需要完整图像信息的模式下,图像信号处理器12不对所拍摄场景中一个或者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进行处理,而是将该完整图像输出到该终端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该完整图像可以用于发送给与该终端设备通信的另一终端设备以进行显示或者存储在该终端设备的存储器中。这样,在该终端设备的用户不想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另一终端设备的用户可以获得该终端设备用户的完整图像。
这里,图像信号处理器12可以基于预设的指令判断图像采集单元应该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或第二采集模式下,并且在控制图像采集单元在第一采集模式和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例如,预设的指令可以是来自终端设备的预设按键(如模式切换按键)的控制信号或者可以是终端设备上提供的控制软件或应用的切换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设备用户希望其他终端设备的用户不能获得其完整的个人图像信息、或者终端设备用户不希望黑客获取与其个人隐私有关的图像时,或者终端设备仅需要对象的轮廓以进行动作识别、人脸识别或者物体识别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指令将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到第一采集模式。此外,当终端设备用户不需要保护个人隐私时,或者终端设备不需要对象的轮廓以进行动作识别、人脸识别或者物体识别时,可以通过预设的指令将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到第二采集模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含如上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1。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之类的具有图像采集单元1的终端设备。与之前的描述类似,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图像采集单元1。图像采集单元1可以包括:摄像头模块11,用于拍摄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图像信号处理器12,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者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图像采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
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
形成第一图像;以及
存储或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包括下述图像处理规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粗线描边、颜色去除、弱化背景、轮廓凸显或红外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是否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的判断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除了所述第一采集模式之外,还至少包括第二采集模式,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工作在所述第二采集模式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所述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以形成第二图像,以及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接收到第一指令时,将在所述第一采集模式和所述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
6.一种图像采集单元,包括:
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
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存储或者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其中,所述预定图像处理规则包括下述图像处理规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粗线描边、颜色去除、弱化背景、轮廓凸显或红外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其中,在所述识别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之前,所述图像处理器判断是否工作在第一采集模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其中,所述图像处理器除了第一采集模式之外,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式,当所述图像处理器处于所述第二采集模式时,所述图像处理器采集所述被拍摄场景中一个或多个对象的完整图像信息,以形成第二图像,并且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二图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采集单元,其中,当所述图像处理器接收到第一指令时,将在所述第一采集模式和所述第二采集模式之间切换。
11.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
摄像头模块,用于拍摄被拍摄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
图像信号处理器,用于在第一采集模式下识别被拍摄场景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以获得一个或多个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轮廓信息和预定处理规则,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的轮廓进行图像处理,以形成第一图像,并且存储或者输出所述第一图像。
CN201210529576.8A 2012-12-10 2012-12-10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Pending CN103873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9576.8A CN103873834A (zh) 2012-12-10 2012-12-10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29576.8A CN103873834A (zh) 2012-12-10 2012-12-10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834A true CN103873834A (zh) 2014-06-18

Family

ID=50911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9576.8A Pending CN103873834A (zh) 2012-12-10 2012-12-10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383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08699A (zh) * 2015-12-25 2016-05-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704396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197156A (zh) * 2017-06-28 2017-09-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获取方法和图像获取装置
CN107862307A (zh) * 2017-12-08 2018-03-30 广东金杭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多角度人脸采集方法
CN111260537A (zh) * 2018-12-03 2020-06-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摄像设备
CN111526342A (zh) * 2020-04-27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摄像头、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601054A (zh) * 2020-12-14 2021-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画面的采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373A (zh) * 2006-06-15 2006-11-15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
US20110150327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king privacy area of image
CN102118557A (zh) * 2009-12-31 2011-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照相控制方法、装置及数码照相设备
CN102567951A (zh) * 2010-12-14 2012-07-11 胡茂林 视频监控中保护用户隐私的二值图像显示技术
CN102740052A (zh) * 2011-04-07 2012-10-17 胡茂林 视频监控中保护用户隐私的只显示边缘图像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373A (zh) * 2006-06-15 2006-11-15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
US20110150327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sking privacy area of image
CN102118557A (zh) * 2009-12-31 2011-07-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照相控制方法、装置及数码照相设备
CN102567951A (zh) * 2010-12-14 2012-07-11 胡茂林 视频监控中保护用户隐私的二值图像显示技术
CN102740052A (zh) * 2011-04-07 2012-10-17 胡茂林 视频监控中保护用户隐私的只显示边缘图像技术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4396A (zh) * 2014-11-24 2016-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08699A (zh) * 2015-12-25 2016-05-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608699B (zh) * 2015-12-25 2019-03-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97156A (zh) * 2017-06-28 2017-09-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获取方法和图像获取装置
CN107862307A (zh) * 2017-12-08 2018-03-30 广东金杭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多角度人脸采集方法
CN111260537A (zh) * 2018-12-03 2020-06-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隐私保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摄像设备
CN111526342A (zh) * 2020-04-27 2020-08-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摄像头、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1526342B (zh) * 2020-04-27 2023-09-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摄像头、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601054A (zh) * 2020-12-14 2021-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画面的采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93920B (zh)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873834A (zh) 图像采集方法及相应图像采集单元
CN107423699B (zh) 活体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10879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biometric processing
EP3627384A1 (en) Anti-counterfei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US1199591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identifying ineligible object
CN111783146B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955912A (zh) 基于图像识别的隐私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2214773B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506697B (zh) 防伪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360366B (zh)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15811A (zh) 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99171B (zh) 一种皱纹检测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357424B (zh) 一种手势操作的识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3338B (zh) 人脸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726613B (zh) 一种用于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2523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Iris Imaging
CN115462065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KR100584320B1 (ko) 휴대 단말기의 손금 인식방법
WO201314587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9543389B (zh) 一种信息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13052815B (zh) 图像清晰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565962A (zh) 人脸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392152A (zh) 一种获取虹膜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40420B (zh) 终端设备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