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7321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73214A
CN103873214A CN201210546473.2A CN201210546473A CN103873214A CN 103873214 A CN103873214 A CN 103873214A CN 201210546473 A CN201210546473 A CN 201210546473A CN 103873214 A CN103873214 A CN 103873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data
frame
harq process
ma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64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73214B (zh
Inventor
徐婧
潘学明
沈祖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5464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73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73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73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732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多子帧调度系统的同步HARQ传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演进和数据业务的增加,多子帧调度概念被提出,用于减少控制信令的开销。多子帧调度指一个调度信令调度N(N>1)个传输子帧的方法。对于多子帧调度系统,基站需要处理完多个子帧的数据后才能发起新的调度或重传,而现有系统只需要处理一个子帧的数据就能发起相应调度或重传。因此,按照现有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ybrid-ARQ,HARQ)时序关系定义重传位置,会导致初传的多个子帧的数据还没有处理完就要发起调度的问题,设备将难以做出正确的调度决策。以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为例,如图1所示,根据现有时序关系,当系统连续调度4个子帧{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4,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5,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6,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7},其反馈对应的是{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8,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9,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0,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1},其重传对应的是{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2,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3,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4,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5},若采用多子帧调度,则对应重传位置的调度发生在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8。在该子帧8发起调度时,设备很可能没有处理完{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5,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6,第n个无线帧的子帧7}数据,也就无法确定{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3,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4,第n+1个无线帧的子帧5}调度新数据或重传数据。因此,当引入多子帧调度后,现有系统的HARQ时序关系需要修改,至少初传和重传之间的时间间隔需要扩大。
下面对现有技术详细介绍一下。
同步HARQ过程指一个HARQ进程的传输与重传发生具有固定的时序关系,由于接收端预先已知重传发生的时刻,而且HARQ进程号可以从子帧号获得。因此,不需要额外的信令开销来标识HARQ进程的序号。对于非自适应重传,也不需要额外的调度信令触发重传。
上行HARQ过程为同步HARQ过程,遵循三个时序规则:上行调度信令(UL grant)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数据传输之间的时序关系,PUSCH数据传输和反馈之间的时序关系和反馈和PUSCH重传之间的时序关系。标准中定义的时序关系如下具体介绍。其中,UL grant和PUSCH数据传输与反馈和PUSCH重传之间遵循相同的时序关系,合并一起说明。
UL grant/反馈和PUSCH数据(重)传输之间的时序关系介绍如下:
对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Duplex,FDD)系统中的帧结构类型(以下简称帧结构类型1)的一般HARQ过程,UE检测给定服务载波子帧位置n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传输的上行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format)信息和/或物理混合自动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PHICH)传输,对应调整子帧位置n+4的PUSCH传输信息。
对于LTE TDD系统中的帧结构类型(以下简称帧结构类型2)的一般HARQ过程,上下行配置1-6,UE检测子帧位置n的PDCCH传输的上行DCIformat信息和/或PHICH传输,UE将对应调整子帧位置n+k的PUSCH传输信息。其中k的值如下面的表1所示。
对于TDD系统的一般HARQ过程,上下行配置0,UE检测子帧位置n上的PDCCH传输的上行DCI format信息和/或PHICH传输,UE将对应调整子帧位置n+k的PUSCH传输信息,其中又分为:
如果在子帧n位置配置上行DCI format中上行链路(UL)指示的第1比特(bit)信息设置为1或者PHICH在子帧0或者子帧5被接收对应IPHICH=0,其具体定义见协议3GPP36.213v10.6.0中的9.1.2节,其中规定:
I PHICH 1 for TDD UL / DL configuration 0 with PUSCH transmission in subframe n = 4 or 9 0 otherwise .
那么,k的取值如下面的表1所示。
如果在子帧n位置配置DCI format中UL指示的第2bit信息被接收在子帧n,或者PHICH被接收在子帧0或者5对应IPHICH=1,根据3GPP36.213v10.6.0中9.1.2节的定义,或者PHICH在子帧n=1或者6被接收,UE将对应调整在子帧位置n+7的PUSCH传输信息。对于TDD上下行配置0,如果上行DCI格式中的UL指示最高有效位(Most Significant Bit,MSB)和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LSB)都在子帧n中设置,则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要在子帧n+k和n+7中调整相应的PUSCH发送,k的取值由下面的表1给出。
表1:k取值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032
PUSCH数据传输和反馈之间的时序关系介绍如下:
对于帧结构类型1,ACK/NACK信息通过PHICH信道接收在子帧i,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应该在子帧i-4。
对于帧结构类型2上下行配置1-6,如果通过PHICH信道在子帧i接收到的ACK/NACK,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应该在i-1的位置,其中1的取值见下面的表2。
表2:1取值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033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041
对于帧结构类型2的上下行配置0,如果通过PHICH信道在子帧i接收到的ACK/NACK信息,且IPHICH=0,那么,相应的PUSCH传输应该在i-1的位置,1的取值见上面的表2。如果IPHICH=1,相应的PUSCH传输在i-6的位置。
综上所述,对于多子帧调度系统,基站需要处理完多个子帧的数据后才能发起新的调度或重传,而现有系统只需要处理一个子帧的数据就能发起相应调度或重传。因此,按照现有系统的HARQ时序关系定义重传位置,会导致初传的多个子帧的数据还没有处理完就要发起调度的问题,设备将难以做出正确的调度决策,因此现有技术中没有适用于多子帧调度的同步HARQ传输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多子帧调度系统的同步HARQ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发送端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从而在发送端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系统的同步HARQ传输;
相应地,接收端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从而在接收端可以实现多子帧调度系统的同步HARQ接收传输。
对于多子帧调度系统,基站需要处理完多个子帧的数据后才能发起新的调度或重传,而本发明中所述N体现了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即本发明考虑到了多子帧调度集合的反馈延迟。因此,按照本发明所述的HARQ时序关系定义重传位置,会避免初传的多个子帧的数据还没有处理完就要发起调度的问题,设备将做出正确的调度决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HARQ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多子帧调度系统的同步HARQ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多子帧调度系统,但并不限于该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2,在发送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步骤:
S101、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S102、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其中,所述的单子帧调度时的系统的HARQ进程数,是指至少包含一个调度子帧对应一个传输子帧的系统的HARQ进程数。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设备(基站或终端)在第n个下行/上行子帧传输下行/上行数据时,如果需要重新传输(由UL/DL grant或NACK反馈触发)时,则其在第n+L个下行/上行子帧上进行相应的重传。其中,L至少满足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下行/上行子帧的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HARQ进程数。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所有下行/上行进程或部分下行/上行进程。较佳地,所有进程都采用统一的方法。
进一步,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也就是说,L进一步满足:
条件一:L=p×N,其中p为正整数。这样设计可以保证终端在所有的下行/上行子帧上都能进行多子帧调度,并且可以避免多次调度之间的子帧冲突。或,
条件二:L=p′×M,其中p′为正整数,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HARQ进程数。
典型地,对于上行传输过程,M=LR8,LR8为现有系统的上行HARQ进程数。这样设计具有一定的后向兼容性,避免多子帧调度(当N>1时)和单子帧调度的终端发生不可控制的碰撞。或
条件三:L=p×N且L=p′×M,其中p,p′为正整数。这样设计兼具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
其中,p,p′为使L≥M+N-1的最小整数。这样设计可以使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尽可能小,减少业务的延时。
典型地,对于上行传输过程,M=LR8,LR8为现有系统的上行HARO进程数。这样设计具有一定的后向兼容性,避免多子帧调度(当N>1时)和单子帧调度的终端发生不可控制的碰撞。
较佳地,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也就是说,N满足下列条件四或条件五:
条件四: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082
其中p″为正整数。这样设计可以避免条件三对应的方法带来的长RTT问题。该规则同样有利于上述条件一和条件二所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的设计。
推荐地,
条件五:N=4。该条件与帧结构2的反馈窗大小对应,既能够减少控制信令的开销,又能避免过长的RTT。
较佳地,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例如,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所述M为8;在TDD系统中,TDD上下行配置0对应的所述M为7,TDD上下行配置1对应的所述M为4,TDD上下行配置2对应的所述M为2,TDD上下行配置3对应的所述M为3,TDD上下行配置4对应的所述M为2,TDD上下行配置5对应的所述M为1,TDD上下行配置6对应的所述M为6。
也就是说,M满足下列条件六:
条件六:M与现有LTE系统的上行HARQ进程数相同,具体地,在FDD系统中,M为8,在TDD系统中,M的取值如下面的表3所示,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对应不同的M值,或者对应同一M值。
表3:TDD系统的同步上行HARQ进程数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09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可以同时满足上述条件一、条件二、条件三中的一个,和/或,条件四或者条件五,和/或条件六。在多个条件进行组合的情况下,达到的效果也同时具备。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当在子帧m上检测到调度信息时,设备根据该调度信息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当设备发送子帧m上的调度信息时,若在子帧m上的调度信息指示需要调度新数据,则在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发送新数据,若需要重新发送数据,则在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重新发送该数据。
较佳地,其中k的取值方式同背景技术中描述的k的取值方式。这样设计具有后向兼容性,便于多版本终端的共存和减少系统的重复开发。
进一步,设备仅能在有限的子帧集合检测到用于多子帧调度信息,或在任意下行子帧都可能检测到用于多子帧调度信息。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i接收到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推荐地,l的取值方式同背景技术中描述的l的取值方式。这样设计具有后向兼容性,便于多版本终端的共存和减少系统的重复开发。
当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时,ACK/NACK所对应的数据传输为子帧i-l。
较佳地,l的取值方式同背景技术中描述的l的取值方式。这样设计具有后向兼容性,便于多版本终端的共存和减少系统的重复开发。
相应地,在接收端,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包括:
S201、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S202、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下面给出四个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帧结构类型1的上行HARQ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N=4为例,但不限于此。其中,UL grant子帧和多子帧集合中的第一个上行传输子帧之间间隔4个子帧,即k=4;上行传输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4个子帧,即l=4(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多子帧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4个子帧,即l=4(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上行传输子帧和其对应的重传子帧之间间隔12个上行子帧,即L=12。这种情况下,L=3×N(N=4)且L>4+7。
当终端检测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的UL grant信息时,终端将对应调整第n个无线帧子帧{4,5,6,7}的PUSCH传输。并在第n个无线帧子帧{8,9}和第n+1个无线帧子帧{0,1}(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第n+1个无线帧子帧{1}(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接收ACK/NACK反馈。并根据该反馈,对应调整第n+1个无线帧子帧{6,7,8,9}的PUSCH传输。如果终端同时在第n+1个无线帧子帧2上检测到UL grant信息时,则以该UL grant信息调整第n+1个无线帧子帧{6,7,8,9}的PUSCH传输。
本实施例以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发起的调度为例说明整个HARQ过程。但不限于此。上行调度可以在任意子帧发起。但一旦在某个子帧g发起,则后续多子帧调度推荐仅在子帧g+4p′″(p′″为正整数)上发起,避免传输资源的碰撞。但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碰撞(例如,调度不同的频域资源),任意子帧的调度都是允许的。
实施例2:帧结构类型1的上行HARQ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以N=4为例,但不限于此。其中,UL grant子帧和多子帧集合中第一个上行子帧间隔4个子帧,即k=4;上行传输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4个子帧,即l=4(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多子帧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4个子帧,即l=4(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上行传输子帧和其对应的重传子帧之间间隔16个上行子帧,即L=16。这种情况下,L=2×LR8(LR8=8),且L>4+7。
当终端检测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的UL grant信息时,终端将对应调整第n个无线帧子帧{4,5,6,7}的PUSCH传输。并在第n个无线帧子帧{8,9}和第n+1个无线帧子帧{0,1}(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第n+1个无线帧子帧{1}(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接收ACK/NACK反馈。并根据该反馈,对应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0,1,2,3}的PUSCH传输。如果终端同时在第n+1个无线帧子帧6上检测到UL grant信息时,则以该UL grant信息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0,1,2,3}的PUSCH传输。
本实施例以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发起的调度为例说明整个HARQ过程。但不限于此。上行调度可以在任意子帧发起。但一旦在某个子帧g发起,则后续多子帧调度推荐仅在子帧g+4p′″(p′″为正整数)上发起,避免传输资源的碰撞。但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碰撞(例如,调度不同的频域资源),任意子帧的调度都是允许的。
实施例3:帧结构类型2的上行HARQ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以上下行配置2为例,但不限于此配置。其中,UL grant子帧和多子帧集合中第一个上行传输子帧之间间隔k个子帧,k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上行传输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l个子帧,l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多子帧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l个子帧,l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上行传输子帧和其对应的重传子帧之间间隔12个上行子帧,即L=12。这种情况下,L=3×N(N=4)且L>4+7。
当终端检测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的UL grant信息时,终端将对应调整第n个无线帧子帧{4,7,8,9}的PUSCH传输。并在第n+1个无线帧子帧{0,1,5}(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HARQ进程的场景)或第n+1个无线帧子帧{5}(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HARQ进程的场景)接收ACK/NACK信息反馈。并根据该反馈,对应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4,7,8,9}的PUSCH传输。如果终端同时在第n+2个无线帧子帧0上检测到UL grant信息时,则以该UL grant信息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4,7,8,9}的PUSCH传输。
本实施例以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发起的调度为例说明整个HARQ过程。但不限于此。上行调度可以在任意子帧发起。一般地,调度的多子帧集合之间应避免出现重叠的上行子帧。但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碰撞(例如,调度不同的频域资源),任意连续的N个上行子帧都可以作为多子帧集合调度。
上下行配置2的HARQ关系可以仅适用于上下行配置2,也可以作为统一的设计适用于任何上下行配置或动态配置系统。如果是后者,当多子帧集合中包含下行子帧时,应该避免调度。即使发起调度,终端也不在该子帧上传输数据。
实施例4:帧结构类型2的上行HARQ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HARQ传输过程,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以上下行配置2为例,但不限于此配置。其中,UL grant子帧和多子帧集合中第一个上行传输子帧之间间隔k个子帧,k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上行传输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l个子帧,l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HARQ进程的场景)或多子帧集合中的最后一个子帧和反馈子帧之间间隔为l个子帧,l同背景技术中的定义(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HARQ进程的场景);上行传输子帧和其对应的重传子帧之间间隔14个上行子帧,即L=14。这种情况下,L=2×LR8(LR8=7),且L>4+7。
当终端检测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的UL grant信息时,终端将对应调整第n个无线帧子帧{4,7,8,9}的PUSCH传输。并在第n+1个无线帧子帧{0,1,5}(适用于多子帧为独立进程的场景)或第n+1个无线帧子帧{5}(适用于多子帧为一个进程的场景)接收ACK/NACK信息反馈。并根据该反馈,对应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8,9}和第n+3个无线帧子帧{2,3}的PUSCH传输。如果终端同时在第n+2个无线帧子帧1上检测到UL grant信息时,则以该UL grant信息调整第n+2个无线帧子帧{8,9}和第n+3个无线帧子帧{2,3}的PUSCH传输。
本实施例以第n个无线帧子帧0上发起的调度为例说明整个HARQ过程。但不限于此,上行调度可以在任意子帧发起。一般地,调度的多子帧集合之间应避免出现重叠的上行子帧。但也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避免传输资源碰撞(例如,调度不同的频域资源),任意连续的N个上行子帧都可以作为多子帧集合调度。
上下行配置2的HARQ关系可以仅适用于上下行配置2,也可以作为统一的设计适用于任何上下行配置或动态配置。如果是后者,当多子帧集合中包含下行子帧时,应该避免调度。即使发起调度,终端也不在该子帧上传输数据。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11,用于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12,用于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较佳地,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11,还用于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所述第二传输单元12,还用于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较佳地,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较佳地,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Figure BDA00002592827000151
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较佳地,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m上检测到调度信息时,根据该调度信息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所述第三传输单元,还用于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i接收到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所述第四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上述数据传输装置,即可以是数据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数据接收端。
如果仅作为接收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11,用于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12,用于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多子帧调度系统(但不限于此)。其中,当终端在第n个上行子帧传输数据时,如果需要重新传输(由UL grant或NACK反馈触发)时,则其在第n+L个上行子帧上进行相应的重传。其中L至少满足L≥N+7,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上行子帧的数目,N≥1。相应地,在网络侧,当基站在第n个下行子帧传输数据时,如果需要重新传输时,则其在第n+L个下行子帧上进行相应的重传。其中L至少满足L≥N+7,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下行子帧的数目,N≥1。本发明适用于多子帧调度系统(但不限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各种时序关系具有较好的后向兼容性,避免系统的重复开发,不同的设计还能进一步优化RTT(round trip time)和/或兼容单子帧调度传输。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7)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Figure FDA00002592826900011
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m上检测到调度信息时,根据该调度信息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i接收到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7.一种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1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第n个子帧发送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当需要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用于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用于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Figure FDA00002592826900031
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m上检测到调度信息时,根据该调度信息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进行数据传输;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输单元,还用于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i接收到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输单元,还用于:
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22.一种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第一传输单元,用于在第n个子帧接收数据;
第二传输单元,用于当需要重新接收所述数据时,在第n+L个子帧上重新接收所述数据;
其中,n为自然数,L≥M+N-1,N为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数目,N≥1,M为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并且,所述子帧同为上行子帧或下行子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还需要满足如下至少一种条件:
L=p×N
L=p′×M
其中,p和p′均为预设的使L≥M+N-1的正整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Figure FDA00002592826900051
其中,p″为预设的正整数;或
N=4。
25.根据权利要求22、23或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长期演进LTE版本8系统中单子帧调度时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m上发送调度信息时,在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m+k,m+k+1,...m+k+N-1}中的子帧上接收数据;其中,k是预设的正整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传输单元,用于当在子帧i上发送ACK/NACK信息时,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同一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i-l,i-l-1,...i-l-(N-1)}中的子帧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若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N个子帧对应独立的N个HARQ进程,则该ACK/NACK信息是对一个多子帧调度集合中的子帧i-l上传输的数据的反馈;
其中,l是预设的正整数。
CN201210546473.2A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873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473.2A CN103873214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473.2A CN103873214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214A true CN103873214A (zh) 2014-06-18
CN103873214B CN103873214B (zh) 2017-12-19

Family

ID=50911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6473.2A Active CN103873214B (zh) 2012-12-14 2012-12-1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7321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18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WO2018227552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ime delay
CN110622455A (zh) * 2017-05-01 2019-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道信令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7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790195A (zh) * 2009-01-23 2010-07-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3639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2045773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02408A (zh) * 2010-03-22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301628A (zh) * 2009-01-29 2011-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基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774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1790195A (zh) * 2009-01-23 2010-07-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子帧联合调度数据传输方法
CN102301628A (zh) * 2009-01-29 2011-12-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参考信号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基站装置
CN10203639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节点及其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2045773A (zh) * 2009-10-23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继节点的数据传输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20207083A1 (en) * 2009-10-23 2012-08-16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 data transmission conflict of a relay-node
CN102202408A (zh) * 2010-03-22 201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帧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188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6559188B (zh) * 2015-09-25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10622455A (zh) * 2017-05-01 2019-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道信令的方法及系统
CN110622455B (zh) * 2017-05-01 202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道信令的方法及系统
WO2018227552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ime delay
US11317365B2 (en) 2017-06-16 2022-04-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ime de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73214B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49490E1 (en) HARQ-ACK handling for unintended downlink sub-frames
CN104170304B (zh) 用于tdd系统的调度定时设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0185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07152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feedback time sequence,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04946A (zh) 高效的harq反馈
CN10337896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756431A (zh) 无线通信中确认时序的选择
CN10223166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09496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1514B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中的通信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885376A (zh) 方法和装置
JP2018525914A (ja) 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US20190207718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064878B (zh)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19147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574564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与装置
CN104349475B (zh) 一种tdd-fdd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69695A (zh) 一种上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546235A (zh) 时分双工系统中的上行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387321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6821681B2 (ja) ミリ波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ブフレーム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
CN105491673B (zh) Td-lte配比0上行调度的方法及基站
CN10947920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