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4878B -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4878B
CN102064878B CN200910237894.5A CN200910237894A CN102064878B CN 102064878 B CN102064878 B CN 102064878B CN 200910237894 A CN200910237894 A CN 200910237894A CN 102064878 B CN102064878 B CN 102064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fram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back hau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378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4878A (zh
Inventor
张文健
潘学明
沈祖康
肖国军
王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2378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064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4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4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包括:基站确定需要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所述基站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中继节点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本发明能够动态指示中继节点发送中继-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位置,当回程链路子帧配置改变时,固定的定时关系无法适用于新的子帧定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能够正常灵活地指示上行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1)、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系统引入Relay(中继)节点后,定义了以下节点、接口和链路,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节点包括:
Donor-eNB:与RN(中继)设备有无线连接的eNB(演进基站),简写为DeNB;
Relay-Node:存在于DeNB与UE之间的实体,简写为RN设备;
Relay-UE:与RN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UE,简写为R-UE;
宏UE:直接与DeNB进行数据交互的UE。
接口包括:
Un接口:RN设备和DeNB之间的接口;
Uu接口:UE和RN设备之间的接口。
无线链路包括:
Backhaul link:回程链路,与Un接口对应的链路;
Access link:接入链路,与Uu接口对应的链路;
Direct link:直射链路,DeNB与宏UE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
引入RN设备后的下行传输:到达RN设备下UE的数据需要由DeNB经下行回程链路发送到RN设备,再由RN设备经下行接入链路发送到UE。引入RN设备后的上行传输:RN设备下UE的上行传输先由UE经上行接入链路发送到RN设备,再由RN设备经回程链路发送到DeNB。
(2)、链路的划分介绍。
RN(Relay node,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基于Relay(中继)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链路有三条:eNB-macro UE之间的直射链路(direct link),eNB-RN之间的回程链路(backhaul link)以及RN-relay UE之间的接入链路(accesslink),考虑到无线通信的信号干扰限制,因此三条链路需要使用正交的无线资源。由于中继节点的收发信机是半双工时分工作模式,backhaul链路和access链路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帧结构中是占用不同的时隙的,但是direct链路和backhaul链路是可以同时共存的,只要其时频资源正交即可。
(3)、上行调度介绍。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dicator,下行控制指示)format 0(格式0)用于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调度,在DCI format0中,包含了上行传输所需的资源索引、跳频标识、调制编码方式、新数据指示等,用于指示上行PUSCH的传输。当用户终端检测到PDCCH并解出DCIformat 0时,按照其指示的内容进行PUSCH传输。
(4)、上行调度和上行传输的定时关系介绍。
如果用户终端在子帧n内接收到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和/或PDCCH,则用户终端在子帧n+k内发送新数据或者重传数据,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k=4;对于TDD配置1-6,k值与TDD配置有关,如表1所示。
对于TDD配置0,如果DCI format 0中UL index(上行索引)的MSB(MostSignificant Bit,最高有效位)设置为1,或用户终端在子帧n=0或5内对应IPHICH=0的资源上接收PHICH,则用户终端在子帧#n+k内发送对应的PUSCH,k值如表1;如果DCI format 0中UL index的LSB(Least 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设置为1,或用户终端在子帧n=0或5内对应IPHICH=1的资源上接收PHICH,或用户终端在子帧n=1或6内接收PHICH,则用户终端在子帧#n+7内发送对应的PUSCH。对于TDD配置0,如果用户终端在子帧n=4或9内发送PUSCH,则IPHICH=1,如果在其他子帧内发送,则IPHICH=0。其中,IPHICH是标识符,标识是否在TDD模式配置0的子帧4或9发送PUSCH。
表1TDD配置1-6的k值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31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在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链路上,上下行子帧的配置在不同的无线帧内会发生改变,无法采用LTE Rel-8(长期技术演进版本8)中规定的定时关系,新的固定的定时关系也将无法适用,因此需要通过动态指示的方法指示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确定需要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所述基站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较佳地,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
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较佳地,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根据解码结果,所述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较佳地,所述基站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中继节点RN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RN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所述RN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较佳地,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
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较佳地,在所述RN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指示模块,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解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解码结果,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指示RN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较佳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较佳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基站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该信息中将指示RN按要求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上发送上行数据,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动态指示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位置,当backhaul链路子帧配置改变时,固定的定时关系无法适用于新的子帧定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能够正常灵活地指示上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LTE-A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无线帧内配置不同回程链路的上下行子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中继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LTE-A系统中,中继节点的引入使得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变为两跳,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链路需要重新设计,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将解决基站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指示和中继节点上行传输之间的定时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为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在进行上行指示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确定需要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步骤202、基站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中,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可以指示RN在一个回程链路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每次指示RN在一个上行子帧内传输是考虑到如果通知给RN多个子帧距离或子帧编号,需要相应地通知多个资源等,造成开销较大,在下行子帧较多的情况下没必要这么做的。
实施中,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具体实施中,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可以是新定义的其他类型指示信息,也可以是包含子帧距离(或子帧编号)信息和HARQ进程号信息的改进的DCIformat 0信息。
基站确定需要RN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为子帧n+N;
则,基站可以在下行子帧n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RN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与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N,其中,N为整数,且N值不小于4;或包括RN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编号。
具体的,基站在上行回程链路子帧n通过中继-物理下行控制信道R-PDCCH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子帧n+N通过中继-物理上行共享信道R-PUSCH发送上行数据,其中N大于等于4,且基站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仅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进行上行传输。
实施中,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可以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子帧距离N占用的比特数目为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81
其中,Nmax表示N的最大值,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82
表示向上取整。
具体实施中,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子帧与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N可以通过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通知给中继节点,因此在实施中可以定义一个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参数Ndis,Ndis可以是N的二进制表示形式,其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83
其中Nmax表示N能够取值的最大值。
例如:N能够取值的最大值为14,则可以采用0000表示N=0,0001表示N=1,...,1110表示N=14。
如果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含RN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编号,可以采用和子帧距离N相同的表示方法。
在实施中以Ndis为例是因为该方式实现较为简单,在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中只需要很少的信息便可以指示RN子帧位置;但是,从理论上来说,用其它的方式也是可以的,只需要能够通过上行数据传输指示指示RN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位置即可,Ndis仅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如何实施本发明,但不意味仅能使用Ndis一种方式,实施过程中可以结合实践需要来确定相应的方式。
实施中,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请求重传)进程的进程号。
实施中,基站发送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基站指示RN在上行子帧n+N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M。
实施中,可以定义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参数Nprocess承载进程号,Nprocess表示是进程号的二进制表示,其占用的比特数目为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85
其中,Mmax表示M的最大值,表示向上取整。
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如果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为改进的DCIformat 0信息,则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相对于LTE Rel-8规范中DCIformat 0信息增加的比特数目为:
Figure G2009102378945D00091
当基站向RN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后,RN接收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并检测,根据检测到的Ndis计算出N值,获得进行上述数据传输的子帧编号,或直接通过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获得进行上述数据传输的子帧编号,并根据获得子帧编号确定对应的上行子帧,则中继节点在确定的回程链路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考虑到出现传输错误的问题,实施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根据解码结果,所述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具体的基站在接收到中继节点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解码,如果解码错误需要指示中继节点进行重传;如果解码正确,指示中继节点进行新的数据包传输。基站可以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之后的任意回程链路的下行子帧内指示RN进行重传或初传,且每次指示RN在一个回程链路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下面以实例来进行说明。
图3为不同无线帧内配置不同回程链路上下行子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第一个无线帧内,下行子帧2为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上行子帧7为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在第二个无线帧内,下行子帧1为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上行子帧8为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基站在第一个无线帧内的下行子帧2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指示中继节点在上行子帧7发送上行数据,基站将下行子帧2和上行子帧7之间的距离N=5或子帧编号7以二进制形式包含在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在下行子帧2中通知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解出上行数据传输指示后获得N值或子帧编号7,在上行子帧7通过R-PUSCH发送上行数据。
基站在接收到RN发送的上行数据后进行解码,根据解码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指示中继节点进行重传,基站可以在第二个无线帧子帧0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指示中继节点传输上行数据。假设基站在第二个无线帧内下行子帧1指示中继节点在子帧8进行重传,需要将下行子帧1和上行子帧8之间的子帧距离N=7或子帧编号8通知给中继节点。根据以上可以看出,在回程链路上下行子帧配置改配时,基站仍然能够正常指示中继节点上行传输,相对于预定义的定时关系,该方案更具灵活性。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RN侧实施的一种上行数据发送方法,下面进行说明。
图4为上行数据发送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RN在发送上行数据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中继节点RN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RN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步骤402、RN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中,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实施中,RN在下行子帧n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RN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与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下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N,其中,N为整数,且N值不小于4;或RN发送上行数据的子帧编号。
则,RN可以在回程链路的上行子帧n+N内或根据子帧编号指定的上行子帧内通过R-PUSCH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中,在所述RN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站侧、中继节点设备,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以及上行数据发送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为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需要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指示模块502,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中,指示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间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实施中,指示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实施中,基站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解码模块503,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指示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解码结果,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实施中,指示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指示RN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图6为中继节点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RN中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601,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发送模块602,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实施中,接收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实施中,接收模块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站通过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通知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下行子帧与RN发送上行数据的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N或子帧编号,指示中继节点在固定上行子帧发送上行数据,每个下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仅指示RN在一个上行子帧内进行上行传输。由于能够动态指示中继节点发送上行数据的位置,当回程链路子帧配置改变时,固定的定时关系无法适用于新的子帧定时,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能够正常灵活地指示上行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但不限于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链路,任何具有控制功能的设备(如基站,HeNB(家庭式演进基站),中继设备等)与被控制设备(如中继设备,用户终端等)之间的链路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4)

1.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基站确定需要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所述基站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所述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根据解码结果,所述基站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所述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
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所述RN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5.一种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中继节点RN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所述RN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所述RN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所述RN在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
所述RN在所述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的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
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RN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需要中继节点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
指示模块,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用于根据解码结果,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所述RN在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解码模块,用于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接收所述RN发送的上行数据,并进行解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距离为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RN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进程的进程号。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每次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指示所述RN在一个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
12.一种中继节点RN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确定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用于在回程链路上行子帧+3个子帧之后的任一回程链路下行子帧内接收基站发送的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的上行子帧内发送上行数据;用于在所述新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指示的新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内通传或重传上行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所述回程链路下行子帧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包括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的回程链路下行子帧与所述RN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回程链路上行子帧之间的子帧距离,且所述子帧间距离不小于4个子帧的整数个子帧;或,包括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的子帧编号。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在接收的上行数据传输指示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基站指示所述RN设备在所述回程链路上行子帧发送的上行数据所在的HARQ进程的进程号。
CN200910237894.5A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0648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7894.5A CN102064878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37894.5A CN102064878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878A CN102064878A (zh) 2011-05-18
CN102064878B true CN102064878B (zh) 2014-03-19

Family

ID=4400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37894.5A Active CN102064878B (zh) 2009-11-13 2009-11-13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648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0958B (zh) * 2011-06-09 201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新增回程子帧上行harq方法及装置
US20160219584A1 (en) * 2015-01-22 2016-07-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nlos wireless backhaul frame structure
US10506466B2 (en) 2015-08-17 2019-12-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based on backhaul conditions
CN106506184B (zh) * 2015-09-07 2020-01-3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回传链路的下行传输方法
CN106506129B (zh) * 2015-09-07 2019-09-0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继回传链路的上行传输方法
CN108282865B (zh) 2017-01-05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CN112088556B (zh) * 2018-05-11 2022-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中继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933764B (zh) * 2018-09-20 2022-03-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指示信号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334A (zh) * 2005-09-09 2007-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中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09512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转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3310A1 (en) * 2008-02-12 2009-08-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of access and backhaul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9334A (zh) * 2005-09-09 2007-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号中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009512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中转通信正交频分复用接入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4878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185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64878B (zh)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US9521669B2 (en) HARQ for dynamic change of the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EP299510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804907B (zh) 用于类型2中继的下行链路传输
KR101572957B1 (ko) 시분할 복신 통신 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CN109952731A (zh) 用于处理时间缩减的pucch资源分配和harq-ack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CN110291739A (zh) 侧链路资源信令
US8989079B2 (en)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backhau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013961B (zh) 一种发送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577568A (zh) 用于中继的dl回程控制信道设计
CN104272795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设备
CN101925118B (zh)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31662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55731A (zh) Tdd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的基站、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3858376A (zh) 信令
CN101931960B (zh) 一种避免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9314674A (zh) 取决于传输类型和ue处理能力延迟传输
CN105991251A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888661A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JP201612934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方法およびノード
CN102437904A (zh)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中继链路的下行反馈方法
CN101902820B (zh)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636998B (zh) 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05577333B (zh) 一种确定中继链路harq时序关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3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