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85376A - 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85376A
CN104885376A CN201280076250.2A CN201280076250A CN104885376A CN 104885376 A CN104885376 A CN 104885376A CN 201280076250 A CN201280076250 A CN 201280076250A CN 104885376 A CN104885376 A CN 104885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protection
commun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2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85376B (zh
Inventor
张力
雷海鹏
姚春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MD Global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0488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85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853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2Adaptive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方法,包括: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在子帧n之前,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

Description

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方法和装置并且特别但不排他地涉及用于供时分双工载波聚合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可以被视为使得能够实现在诸如固定的或移动设备、机器类型终端、诸如基站、服务器等等之类的接入点之类的两个或更多节点之间的通信会话的设施。通信系统和兼容的通信实体典型地依照给定标准或规范进行操作,所述标准或规范阐述准许与系统相关联的各种实体做什么和这应当如何实现。例如,标准、规范和有关协议可以定义设备应当如何通信的方式、通信的各方面应当如何实现和用于使用在系统中的设备应当如何配置。
用户可以借助于适当的通信设备访问通信系统。用户的通信设备通常称为用户设备(UE)或终端。通信设备被提供有用于使得能够实现与其它方的通信的适当的信号接收和发射布置。典型地,诸如用户设备之类的设备用于使得能够实现诸如语音和内容数据之类的通信的接收和发射。
通信可以被承载在无线载波上。无线系统的示例包括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诸如蜂窝网络,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和不同的无线局部网络,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在无线系统中,通信设备提供可以与诸如例如接入网络的基站和/或另一用户设备之类的另一通信设备通信的收发器站。基站与用户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的两个方向常规地已被称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DL)可以被理解为从基站到通信设备的方向并且上行链路(UL)为从通信设备到基站的方向。
一些系统使用FDD(频分双工)并且其它系统使用TDD(时分双工)。在FDD的情况下,不同频率用于与UE的UL和DL通信。在TDD的情况下,相同频率用于UL和DL通信但是为UL和DL通信分配不同时隙。
已经提出了载波聚合并且这允许与UE相关联的带宽通过同时使用跨两个或更多载波的无线电资源得以扩展。对分量载波进行聚合以形成较大的总体传输带宽。
可以例如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传送控制信息。例如,用于错误检测和/或校正的目的的信令可以借助于这样的信令被提供。针对接收方节点未成功接收的任何信息的重传的请求是可能的。例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错误控制机制可以用于该目的。错误控制机制可以实现成使得发射设备应当从接收设备接收肯定或否定应答(ACK/NACK;A/N)或者关于其传输的其它指示。
UL控制信息可以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上传送,如果PUSCH被调度用于UL数据传输的话。
HARQ可以使用在载波聚合(CA)的上下文中。如之前提到的,在载波聚合中多于一个载波可以用于在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针对一个载波的HARQ反馈可以在另一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上传输。
已经提出了在不同带上具有不同UL DL配置的带间TDD(时分双工)CA。这可能导致关于HARQ反馈的复杂性,因为TDD中的HARQ定时耦合到UL/DL配置。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码本(code book)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
可替换地,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计算所述第二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被包含在上行链路准许(grant)中的下行链路指派索引中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反馈信息在子帧n中经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输。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使反馈信息在比子帧n晚k子帧的子帧中传输。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反馈信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被调度的话。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未被调度,则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提供不连续的传输作为所述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包括来自多个不同小区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多个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分双工配置。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使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运行时被配置成提供如以上所阐明的方法。
在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
可替换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计算所述第二信息。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指派索引中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使所述反馈信息在子帧n中经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输。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使反馈信息在比子帧n晚k子帧的子帧中传输。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反馈信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被调度的话。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未被调度,则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提供不连续的传输作为所述反馈信息。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包括来自多个不同小区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多个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分双工配置。
在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如以上阐明的装置。
在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使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在第七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以上阐明的装置。
在第八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使第一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在第九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使第一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在第十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码本大小的构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的构件。
优选地,装置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的构件。
可替换地,装置包括用于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的构件和用于计算所述第二信息的构件。
优选地,装置被配置成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指派索引中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优选地,装置被配置成使所述反馈信息在子帧n中经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输。
优选地,装置被配置成使反馈信息在比子帧n晚k子帧的子帧中传输。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反馈信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被调度的话。
优选地,装置包括用于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未被调度则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提供不连续的传输作为所述反馈信息的构件。
优选地,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包括来自多个不同小区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多个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分双工配置。
在第十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如以上阐明的装置。
在第十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使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的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在第十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如以上阐明的装置。
在第十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用于使第一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的构件,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诸如基站或机器类型终端的用户的通信设备之类的节点可以配置成依照各种实施例进行操作。
还可以提供包括被适配成执行方法的程序代码构件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存储和/或以其它方式借助于载波介质而体现。
应当领会的是,任何方面的任何特征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的任何其它特征组合。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以下示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包括基站和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用于LTE TDD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配置选项表;
图5示出用于针对图4的配置选项中每一个的HARQ反馈的报告的表;
图6示出当使用在CA中时在配置1和5情况下的第一问题;
图7示出当使用在CA中时在配置6和3情况下的第二问题;
图8示出具有用于图4的TDD配置的“k”值的表;以及
图9示出实施例如何解决在图6中示出的在配置1和5情况下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服务移动通信设备的无线或移动通信系统来解释某些例示性实施例。在详细解释例示性实施例之前,参考图1至3简要解释无线通信系统、其接入系统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某些一般原理以帮助理解在所描述的示例底层的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是由第3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化的架构。最新的基于3GPP的发展通常被称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无线电接入技术的长期演进(LTE)。3GPP LTE规范的各种发展阶段称为版本。LTE的更新近的发展通常被称为LTE高级(LTE-A)。LTE采用已知为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的移动架构。这样的系统的基站已知为演进型或者增强型节点B(eNB)并且可以提供E-UTRAN特征,诸如用户平面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访问控制/物理层协议(RLC/MAC/PHY)和朝向通信设备的控制平面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终止。无线电接入系统的其它示例包括由基于诸如无线局域网(WLAN)和/或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之类的技术的系统的基站所提供的那些。
能够无线通信的设备可以经由至少一个基站或者类似的无线发射器和/或接收器节点进行通信。在图1中,基站10被示出为服务各种移动设备20和机器类终端22。基站典型地由至少一个适当控制器装置控制,以便使得能够实现其操作和对与基站通信的移动通信设备的管理。基站可以还连接到更广的通信系统12。应当理解,可以存在由许多基站提供的许多邻近和/或重叠的接入系统或者无线电服务区域。基站站点可以提供一个或者多个小区或者扇区,每个扇区提供小区或者小区的子区域。每个设备和基站可以具有同时开放的一个或者多个无线电信道,并且可以向一个或者多个源发送信号和/或从一个或者多个源接收信号。由于多个设备可以使用相同无线资源,因此需要调度其传输以避免冲突和/或干扰。
现在将参照图2更详细地描述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发射和在下行链路中接收的可能移动通信设备,图2示出通信设备20的示意性的、部分截面视图。这样的通信设备通常被称为用户设备(UE)或者终端。适当通信设备可以由能够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的任何设备提供。非限制性示例包括移动站(MS),诸如移动电话或者已知为“智能电话”的事物,被提供有无线接口卡或者其它无线接口设施的便携计算机、被提供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个人数据助理(PDA),或者这些的任何组合等。移动通信设备可以例如提供数据通信用于承载诸如语音、电子邮件(email)、文本消息、多媒体等之类的通信。因此可以经由用户的通信设备向他们供应和提供许多服务。这些服务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双路或者多路呼叫、数据通信或者多媒体服务、或者简单地是对诸如因特网之类的数据通信网络系统的访问。内容数据的非限制性示例包括下载、电视和电台节目、视频、广告、各种警报和其它信息。
设备20被配置成经由用于接收的适当装置通过空中接口在下行链路29中接收信号,以及经由用于发射无线电信号的适当装置在上行链路28中发射信号。在图2中,收发器装置由块26示意地标示。可以例如借助于无线电部分和相关联的天线布置来提供收发器装置26。可以在移动设备内部或者外部对天线布置进行布置。
移动通信设备还被提供有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实体21、至少一个存储器22和用于在软件和硬件辅助执行它被设计成执行的任务中使用的其它可能组件23,这些任务包括控制对基站和/或其它通信设备的访问以及与基站和/或其它通信设备的通信。可以在适当电路板上和/或在芯片集中提供数据处理、存储和其它相关装置。该装置由参考标记24指代。
用户可以借助于诸如小键盘25、语音命令、触敏屏幕或者板、其组合等之类的合适的用户接口来控制移动设备的操作。还可以提供显示器27、扬声器和麦克风。另外,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与其它设备的适当连接器(有线或者无线)和/或用于将外部附件(例如免提设备)连接到此的适当连接器(有线或者无线)。
图3示出用于通信系统、例如用以耦合到基站和/或用于控制基站的控制装置30的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包括集成的控制装置,并且一些其它实施例,控制装置可以由分离的网络元件提供。控制装置可以与其它控制实体互连。控制装置和功能可以在多个控制单元之间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基站可以包括控制装置。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两个或者更多基站可以共享控制装置。控制的布置取决于标准,并且例如依照当前LTE规范,未提供分离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无论位置如何,控制装置30可以理解为提供对在至少一个基站的服务区域中的通信的控制。控制装置30可以被配置成提供依照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的控制功能。出于该目的,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31、至少一个数据处理单元32、33和输入/输出接口34。经由接口,控制装置可以耦合到基站或基站的其它部分以导致基站的依照以下描述的实施例的操作。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成执行适当软件代码以提供控制功能。
诸如移动设备、机器类终端或者基站之类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被提供有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MIMO布置本身是已知的。MIMO系统在发射器和接收器处使用多个天线连同高级数字信号处理以改善链路质量和容量。例如,图2的收发器装置26可以提供多个天线端口。在存在更多天线元件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和/或发送更多数据。
一些实施例可以与3GPP LTE高级技术版本11有关地使用。当然应当领会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与稍后的版本一起或与不同标准有关地使用。一些实施例可以与不同带上的不同TDD UL/DL配置的LTE TDD载波聚合(CA)增强一起使用。
已经提出不同带上具有不同UL/DL配置的带间TDD CA(载波聚合)。一些实施例涉及PUCCH和/或PUSCH上的HARQ-ACK反馈。
在带间TDD CA的情况下,不同UL/DL配置可以使用在不同载波(小区)上。具有不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的TDD分量载波的带间载波聚合可以引起某些优点。例如,这些优点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与邻近遗留TDD系统共存;支持异构网络中的业务相关载波的聚合;灵活配置,例如在较低频带中的较多上行链路子帧以用于较好覆盖和/或在高频带中的较多下行链路子帧以用于业务传输;和/或获得较高峰值数据速率。
LTE TDD通过提供七种不同的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来允许非对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配。这在图4的表中示出。这些配置可以提供例如40至90%之间的下行链路帧。存在配置0-6。每个配置指定十个子帧0-9中的哪些为上行链路子帧并且哪些为下行链路子帧。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帧0和5包含同步信号和广播信息,其允许UE执行同步并且获得相关系统信息。这些子帧为下行链路子帧。子帧1为充当下行链路到上行链路传输之间的切换点的子帧。这具有通过防护时段分离的下行链路导频(pilot)时隙和上行链路导频时隙。取决于切换点周期性,在一些UL/DL配置中子帧6也可以充当切换点。在配置号0(#0)中,子帧2、3、4、7、8和9为上行链路子帧。
LTE TDD可以操作为DL重型系统,其导致UL子帧经常用于传输对应于多个DL子帧的HARQ-ACK。如例如TS 36.213中指定的,其HARQ-ACK在相同UL子帧中被报告的DL子帧的集合列在图5的表中。图5的表示出对于图4的不同UL/DL配置中的每一个而言,哪些上行链路子帧处置针对某个(某些)下行链路子帧的ACK/NACK反馈。例如,在UL/DL配置#4中,上行链路子帧#2处置针对比上行链路子帧2早12、8、7和11个子帧的下行链路子帧(即下行链路子帧0、4、5和1)的反馈。取决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一个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负责针对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子帧的ACK/NACK反馈。这意味着在不同载波上的HARQ反馈可以遵循不同的定时。
已经达成一致的是PCell(主小区)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HARQ-ACK定时、PCell PUSCH的调度定时和PCell PUSCH的HARQ定时应当遵循PCell定时。PCell定时可以如在Rel-8/9/10中那样。
已经达成一致的是,如果由SCell SIB1配置指示的DL子帧的集合为由PCell SIB1配置指示的DL子帧的子集,则SCell(辅(secondary)小区)上的PDSCH HARQ定时应当遵循PCell SIB1(系统信息块)配置。
对于其中由SCell SIB1配置指示的DL子帧的集合不是由PCell SIB1配置指示的DL子帧的子集的情况,已经决定以下以用于自调度情形(自调度意味着用于小区c上的PDSCH/PUSCH的准许在小区c上传输)。
在针对其中(多个)SCell下行链路子帧是PCell的超集的情况的PDSCH定时上,对于全双工情况,达成一致的是SCell PDSCH HARQ定时应当遵循SCell SIB1 HARQ定时。对于半双工情况,假定是遵循SCell SIB1 HARQ定时。
在针对其中(多个)SCell下行链路子帧的集合既不是PCell的子集也不是PCell的超集的情况的PDSCH定时上,在自调度的情况中,使用参考配置,其中定时遵循第三UL/DL配置(与PCell和SCell SIB1 UL/DL配置不同)。
基于以上,针对PCell PDSCH的PDSCH HARQ定时遵循PCell UL/DL配置本身,而在自调度和全双工情况中,用于SCell的PDSCH HARQ定时参考遵循用于SCell的HARQ定时参考。
用于SCell的HARQ定时参考可以不同于PCell TDD UL/DL配置。作为结果,发明人已经领会到在假定PCell定时用于所有经配置的载波的Rel-10中定义的HARQ-ACK传输方法是成问题的。
如图6中所示,具有不同TDD UL/DL配置的不同带上的两个载波被聚合。PCell利用TDD UL/DL配置号1被配置并且SCell利用TDD UL/DL配置号5被配置。因此,SCell上的DL子帧的集合是PCell上的DL子帧的超集。针对PCell PDSCH的PDSCH HARQ定时应当遵循TDD UL/DL配置1,而在自调度的情况中用于SCell的PDSCH HARQ定时参考应当遵循TDD UL/DL配置5。
因此,根据在图5的表中指定的ACK/NACK传输定时,对应于PCell中的DL子帧5和6的ACK/NACK应当在PCell中的UL子帧2中传输以遵循TDD UL/DL配置1的HARQ定时。同时,对应于SCell中的DL子帧9(在前一帧中)和子帧0至8中的DL子帧(在当前帧中)的ACK/NACK应当在PCell中的UL子帧2(在下一帧中)传输以遵循TDD UL/DL配置5的HARQ定时。当这些ACK/NACK位在PCell中的UL子帧2中通过PUSCH传输并且该PUSCH基于具有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0/4的所检测的PDCCH来调整时,该DCI格式0/4应当在PCell中的DL子帧6中发送,遵循图8中的PCell PUSCH传输定时。以此方式,eNB不知道是否将调度SCell DL子帧7和8,因为PCell中的UL准许定时在时域中在很可能在SCell中被调度的这两个子帧之前。如果eNB仍旧根据跨两个载波的最大调度的DL子帧以DCI格式0/4发送DAI(下行链路指派索引)而不考虑DL子帧7和8很可能在SCell中被调度,则在SCell中的DL子帧7和8被调度的情况中,UE应得到错误的UL DAI。由于UL DAI用于确定HARQ-ACK传输的码本大小,它将引起在eNB与UE之间的ACK/NACK反馈情况下的困难。
UL DAI指示要求UE反馈的位数。DL DAI向UE指示被调度直至所检测的DL准许的子帧数目。
类似的情况在图7中示出,此时PCell利用TDD UL/DL配置#6来配置并且SCell利用TDD UL/DL配置#3来配置,如图3中所示。在该情况中,SCell上的DL子帧的集合也是PCell上的DL子帧的超集。针对PCell PDSCH的PDSCH HARQ定时应当遵循TDD UL/DL配置6,而在自调度的情况中用于SCell的PDSCH HARQ定时参考应当遵循TDD UL/DL配置3。
因此,根据在图5的表中指定的ACK/NACK传输定时,对应于PCell中的DL子帧5和6的ACK/NACK应当分别在PCell中的UL子帧2和3中传输以遵循TDD UL/DL配置6的HARQ定时。同时,对应于SCell中的DL子帧1、5和6的ACK/NACK应当在PCell中的UL子帧2中传输,并且对应于SCell中的DL子帧7和8的ACK/NACK应当在PCell中的UL子帧3中传输以遵循TDD UL/DL配置3的HARQ定时。当这些ACK/NACK位通过PUSCH传输并且PUSCH基于具有DCI格式0/4的所检测的PDCCH来调整时,该DCI格式0/4应当分别在PCell中的DL子帧5和6中发送,遵循PCell PUSCH传输定时。以此方式,在DL子帧5中,eNB不知道是否将调度SCell DL子帧6,因为PCell中的UL准许定时在时域中在很可能在SCell中被调度的一个子帧之前。在DL子帧6中,eNB不知道是否将调度SCell DL子帧7和8,因为PCell中的UL准许定时在时域中在很可能在SCell中被调度的这两个子帧之前。这可能引起在eNB与UE之间的ACK/NACK码本大小情况下的困难。
注意到,在图7中,在其HARQ-ACK在相同UL子帧中被报告的DL子帧的不同集合中,晚于PCell中的UL准许的SCell中的可能调度的DL子帧的数目是不同的。
基于以上,不同PDSCH HARQ参考定时可以用于具有不同TDD UL/DL配置的带间TDD CA。这导致不同的绑定窗大小。绑定窗大小是集合Kc中的元素数目。例如,对于配置0,一个UL子帧用于针对仅1个DL子帧的HARQ反馈,M=1或者集合Kc中仅1个元素。对于其它配置,诸如配置2,UL子帧#2用于针对4个DL子帧的HARQ反馈,在该情况中M=4或者集合Kc中4个元素。不同绑定窗大小可能在HARQ-ACK在通过DCI格式0/4调整的PUSCH上传输时引起在UL DAI情况下的问题。由于码本大小由UL DAI确定,所以该问题可能导致eNB与UE之间的ACK/NACK传输上的误解。DL性能可能降级。一些实施例解决该UL DAI。
当前对于TDD,当检测到PDSCH传输或PDCCH(其指示(一个或多个)子帧n-k内的下行链路SPS(半持久调度)释放)时,其中                                                并且K定义在图5的表中,其意图用于UE并且应当为其提供ACK/NACK响应,则UE将在UL子帧n中传输ACK/NACK响应。
对于TDD UL/DL配置1-6和正常HARQ操作,UE将在检测到具有上行链路DCI格式的PDCCH和/或在意图用于UE的子帧n中的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传输时调整子帧n+k中的对应PUSCH传输,其中k在图8的表中给定,根据PDCCH和PHICH信息。
在LTE Rel-10 CA中,所有经配置的分量载波利用相同TDD UL/DL配置来配置。因此PCell和SCell中的绑定窗大小总是相同。
发明人已经领会到在LTE Rel-11带间TDD CA中的提议(不同PDSCH HARQ参考定时与不同TDD UL/DL配置一起使用),并且这导致不同的绑定窗大小。这引起在UL DAI指示的情况下的困难。
在一些实施例中,UL DAI指示/ACK/NACK码本大小确定方案被提供用于在不同带上利用不同TDD UL/DL配置来配置的带间TDD CA UE。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定义两种类型的DL子帧:
在所有进行服务的小区上不晚于DL子帧n和在DL子帧n中经调度的PUSCH上传输的对应ACK/NACK的DL子帧被称为类型1;
在所有进行服务的小区上晚于DL子帧n和在DL子帧n中经调度的PUSCH上传输的对应ACK/NACK的DL子帧被称为类型2。
在相同UL子帧n+k中报告对应于两种类型的DL子帧的ACK/NACK,其中k在图8的表中给定,根据PDCCH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中,UE根据UL DAI生成PUSCH上的ACK/NACK码本,但是在eNB侧处计算的UL DAI的值应当为实际调度的类型1 DL子帧的最大数目加上类型2 DL子帧的最大数目。可以指定UL DAI的新定义使得UE不通过例如将非调度理解为DL准许缺失来解释UL DAI或者确定错误的码本大小。
在第二实施例中,UE根据UL DAI和类型2 DL子帧的最大数目来生成PUSCH上的ACK/NACK码本,并且在eNB侧处计算的UL DAI的值应当是实际调度的类型1 DL子帧的最大数目。这要求指定UE侧的新码本生成。
对于这些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或二者而言,如果UE未检测到任何DL PDSCH传输或PDCCH(其指示类型2 DL子帧中的DL SPS释放),UE应当反馈DTX(不连续传输)作为对应于该子帧的HARQ-ACK传输。
因而,对应的ACK/NACK反馈可以在检测到的DCI格式0/4之后在PUSCH上传输。可以避免eNB与UE之间的码本大小确定上的任何误解。
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这些实施例。
总的来说,在不同带上具有不同TDD UL/DL配置的LTE Rel-11带间TDD CA中,由于不同PDSCH HARQ参考定时可以用于不同载波,PCell和SCell的绑定窗大小可以不同,这将引起当在由DCI格式0/4调整的PUSCH上传输HARQ-ACK时与UL DAI有关的困难。
对图9做出参考,图9示出一些实施例可以如何解决与图6有关地阐述的问题。
PCell中的DL子帧5和6以及SCell中的DL子帧9(在前一帧中)和DL子帧0至6(在当前帧中)为类型1 DL子帧,并且SCell中的DL子帧7和8为类型2 DL子帧,其对应于在PCell中的DL子帧6中调度的PCell上的PUSCH。
假定调度了PCell中的DL子帧5和6连同SCell中的DL子帧0、4、5和6。根据在图5的表中指定的HARQ传输定时,对应于PCell和SCell中的这些DL子帧的ACK/NACK应当在PCell中的UL子帧2中传输以遵循TDD UL/DL配置1和5的相应HARQ定时。当这些ACK/NACK位在PCell中的UL子帧2中通过PUSCH传输并且该PUSCH基于具有DCI格式0/4的所检测的PDCCH来调整时,该DCI格式0/4应当在PCell中的DL子帧6中发送,遵循PCell PUSCH传输定时。
因而,直至子帧6,跨PCell和SCell的当前最大调度的DL子帧为4而不考虑SCell DL子帧7和8。因此。在当前规范的情况下,如果eNB以DCI格式0/4发送该DAI值,则在SCell中调度了DL子帧7或8或这二者的情况中,UE将会得到错误的UL DAI,这将引起eNB与UE之间的ACK/NACK码本大小上的误解。
在第一实施例中,PCell中的以DCI格式0/4的DAI由当前最大实际调度的DL子帧加上其HARQ-ACK在相同UL子帧中被报告的晚于用于发送DCI格式0/4的子帧的SCell中的可能要调度的DL子帧的数目来确定。在图9中,该新的DAI为4+2=6。因此,根据等式,从基站以DCI格式0/4发送
在UE侧,当检测到以DCI格式0/4的该DAI时,UE应当知道码本大小确定,针对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的,其中,如果在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中配置的传输模式支持一个输运块或应用了空间HARQ-ACK绑定则,并且否则,其中是UE需要针对其反馈用于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的HARQ-ACK位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数目。详细来说,对于利用TDD UL/DL配置1配置的PCell而言,UE应当假定对于PCell 并且生成对应于DL子帧5和6的两个ACK/NACK位;对于利用TDD UL/DL配置5配置的SCell,UE应当假定并且生成对应于DL子帧0、4、5、6、7和8的6个ACK/NACK位,其中U指代所接收的PDSCH和PDCCH(其指示SCell上的(一个或多个)子帧n-k中的下行链路SPS释放,)的最大总数目。如果UE未检测到任何DL PDSCH传输或PDCCH(其指示SCell DL子帧7或8中的DL SPS释放),UE应当反馈DTX作为对应于该子帧的HARQ-ACK传输。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存在eNB与UE之间在ACK/NACK码本大小确定上的误解。
在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当前最大实际调度的DL子帧确定PCell中的以DCI格式0/4的DAI。在图9中,该新的DAI为4。因此根据等式以DCI格式0/4发送
在UE侧,当检测到以DCI格式0/4的该DAI时,UE应当知道码本大小确定,针对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的,其中,如果在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中配置的传输模式支持一个输运块或者应用了空间HARQ-ACK绑定则,并且否则,其中是UE需要针对其反馈用于第c个进行服务的小区的HARQ-ACK位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数目。详细来说,对于利用TDD UL/DL配置1配置的PCell而言,UE应当假定对于PCell 并且生成对应于DL子帧5和6的两个ACK/NACK位;对于利用TDD UL/DL配置5配置的SCell,其HARQ-ACK在相同UL子帧中被报告的晚于发送DCI格式0/4的子帧的SCell中可能要调度的DL子帧的数目为2,因此UE应当假定并且生成对应于DL子帧0、4、5、6、7和8的6个ACK/NACK位,其中U指代所接收的PDSCH和PDCCH(其指示SCell上的(一个或多个)子帧n-k中的下行链路SPS释放,)的最大总数目。如果UE未检测到任何DL PDSCH传输或PDCCH(其指示SCell DL子帧7或8中的DL SPS释放),UE应当反馈DTX,作为对应于该子帧的HARQ-ACK传输。因此不存在eNB与UE之间在ACK/NACK码本大小确定上的误解。
一些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优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1)可以实现在不同带上具有不同TDD UL/DL配置的带间TDD载波聚合;以及
(2)可以避免eNB与UE之间在ACK/NACK码本大小确定上的误解。
注意到,虽然已经与LTE有关地描述了实施例,但是类似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其它通信系统或随LTE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尽管参考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受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这些方向所限制。而是,本发明适用于具有在两个或更多通信实体之间的传输的任何系统。例如,通信系统可以借助于多个用户设备来提供,例如在自组织网络中。因此,尽管以上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用于无线网络的某些例示性架构而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技术和标准、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除本文所说明和描述的那些之外的任何其它合适形式的通信系统。
所要求的数据处理装置、以及基站装置、通信设备和任何其它适当的装置的功能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来提供。在每端处的所描述的功能可以通过分离的处理器或者通过集成处理器来提供。数据处理器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门级电路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可以跨若干数据处理模块而分布。数据处理器可以借助于例如至少一个芯片来提供。适当的存储器容量也可以提供在相关设备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诸如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设备、磁性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光学存储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移除存储器。
一般而言,各种实施例可以实现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本发明的一些方面可以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实现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发明不限于此。虽然可以将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图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一些其它图示表示,但是很好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这些块、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实现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中。软件可以存储在作为存储器芯片或实现在处理器内的存储器块的这样的物理介质、诸如硬盘或软盘之类的磁性介质和诸如例如DVD及其数据变型CD之类的光学介质上。
前述描述已经通过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完整且信息性描述。然而,在结合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进行阅读时,鉴于前述描述,各种修改和适配对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的教导的所有这样的和类似的修改将仍落入如随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事实上,存在包括之前讨论的任何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另外的实施例。

Claims (29)

1.一种方法,包括:
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
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计算所述第二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在被包含在上行链路准许中的下行链路指派索引中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5.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使所述反馈信息在子帧n中经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输。
6.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包括使反馈信息在比子帧n晚k子帧的子帧中传输。
7.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反馈信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被调度的话。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未被调度,则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提供不连续的传输作为所述反馈信息。
9.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
10.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包括来自多个不同小区的信息。
11.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分双工配置。
12.一种方法,包括:
使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13.一种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运行时被配置成提供任何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
14.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
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以及
使用所述码本大小以用于提供反馈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4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从基站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和计算所述第二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指派索引中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使所述反馈信息在子帧n中经调度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传输。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使反馈信息在比子帧n晚k子帧的子帧中传输。
20.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的反馈信息,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被调度的话。
21.如权利要求20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如果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未被调度,则为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提供不连续的传输作为所述反馈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包括来自多个不同小区的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4至23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时分双工配置。
25.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
26.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
使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和第二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27.一种基站,包括如权利要求26中所要求保护的装置。
28.一种方法,包括:
使第一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29.一种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包括用于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代码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代码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使装置至少:
使第一信息被提供给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码本大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子帧的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不晚于子帧n,并且第二信息针对要为其提供反馈信息的至少一个小区的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在所述子帧n之后。
CN201280076250.2A 2012-08-03 2012-08-03 载波聚合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885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9685 WO2014019236A1 (en) 2012-08-03 2012-08-03 Method and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85376A true CN104885376A (zh) 2015-09-02
CN104885376B CN104885376B (zh) 2019-03-29

Family

ID=50027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250.2A Active CN104885376B (zh) 2012-08-03 2012-08-03 载波聚合中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051633B2 (zh)
EP (2) EP2880774B1 (zh)
CN (1) CN104885376B (zh)
WO (1) WO201401923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7591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ata in slots
CN112154620A (zh) * 2018-03-23 2020-12-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新无线电非授权(nr-u)中自主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US11071134B2 (en) 2015-08-14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47818B2 (en) 2013-01-03 2017-05-0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ngle-tone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794876B2 (en) 2013-03-29 2017-10-17 Intel IP Corporation Extended pag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cyc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160515B2 (en) 2013-04-04 2015-10-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WO2015042835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USAGE OF DAI BITS FOR eIMTA IN LTE
US10735170B2 (en) * 2014-08-06 2020-08-04 Lg Electronics Inc. ACK/NACK feedback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ES2935264T3 (es) * 2015-01-29 2023-03-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de retroalimentación de información HARQ-ACK
WO2016190796A1 (en) * 2015-05-25 2016-1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bundle sizes in communica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of more than one bundle in a transmission and/or reception attempt
EP3480995B1 (en) * 2017-09-08 2023-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30173B (zh) * 2018-08-08 2020-09-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Pucch与pdsch之间的时间差的指示方法、基站及可读介质
WO2020223841A1 (en) * 2019-05-03 2020-11-12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mi-static harq-ack codebook determination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460A (zh) * 2011-03-18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反馈信息比特数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2347A1 (en) * 2006-10-11 2008-04-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924809B2 (en) * 2006-11-22 2011-04-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N101496439B (zh) * 2007-08-31 2011-05-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反馈装置、反馈方法、调度装置以及调度方法
KR101715939B1 (ko) * 2009-06-18 2017-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134109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upport of ul ack/nack feedback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during timing uncertainty component carrier (re-) configuration / activation /de -act i vat ion period
CN101873203B (zh) * 2010-06-01 2013-05-29 北京邮电大学 Mimo中继系统中基于码书预编码的信号发送方法
US20120220286A1 (en) * 2010-08-17 2012-08-3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eriodic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8693421B2 (en) * 2010-09-02 2014-04-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ownlink 8 TX codebook sub-sampling for CSI feedback
US8885496B2 (en) * 2010-10-08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backward compatible PUCCH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30677B2 (en) * 2010-12-07 2018-03-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ioritizing multipl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reporting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9246562B2 (en) 2010-12-23 2016-01-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11540A (zh) * 2011-01-20 2012-07-2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
CN103384979B (zh) * 2011-02-11 2017-05-10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多载波hsdpa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ES2802001T3 (es) * 2011-04-19 2021-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arato y procedimien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ón de reconocimiento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TDD
WO2013066387A1 (en) * 2011-11-04 2013-05-1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on of acknowledgment ti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185564B2 (en) * 2012-05-11 2015-11-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04460A (zh) * 2011-03-18 2011-06-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反馈信息比特数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 R1-122031》", 25 May 2012 *
HUAWEI, HISILICON,SAMSUNG: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5 R1-112010》", 13 May 201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1134B2 (en) 2015-08-14 2021-07-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eedback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8227591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ata in slots
US11350407B2 (en) 2017-06-16 2022-05-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Information indicating data in slots
CN112154620A (zh) * 2018-03-23 2020-12-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新无线电非授权(nr-u)中自主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CN112154620B (zh) * 2018-03-23 2023-08-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新无线电非授权(nr-u)中自主上行链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55585B2 (en) 2019-10-22
US20150189658A1 (en) 2015-07-02
EP2880774A4 (en) 2016-04-06
EP3745630B1 (en) 2023-04-12
EP2880774B1 (en) 2020-07-22
US10051633B2 (en) 2018-08-14
US20180324810A1 (en) 2018-11-08
CN104885376B (zh) 2019-03-29
EP2880774A1 (en) 2015-06-10
EP3745630A1 (en) 2020-12-02
WO2014019236A1 (en)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88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subframes associated with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US1088006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4555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5376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frame offset
CN104170304B (zh) 用于tdd系统的调度定时设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82099B (zh) 无线通信中确认时序的选择
US85940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esponse channel resources
CN109952731A (zh) 用于处理时间缩减的pucch资源分配和harq-ack报告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17808A (zh) 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与s-pucch冲突的情况下丢弃pucch的用户设备、基站以及方法
US2014030759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ceiving of physical channel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70571A (zh) 用于低延迟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9792331A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5009496A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91795A (zh) 用于频分双工传输时间间隔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WO2018174768A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2022370A2 (en) Scheduling component carriers
WO2014032724A1 (en) Schedu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40753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150413B1 (ko) 주파수분할 및 시분할 이중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물리채널 송수신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6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HMD Globa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