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8503B -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8503B
CN103868503B CN201410117111.0A CN201410117111A CN103868503B CN 103868503 B CN103868503 B CN 103868503B CN 201410117111 A CN201410117111 A CN 201410117111A CN 103868503 B CN103868503 B CN 1038685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s
current
current handled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17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8503A (zh
Inventor
原喜屯
苗小利
黄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survey & Remote Sens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an Coal and Aeronautics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an Coal and Aeronautics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an Coal and Aeronautics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17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85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8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8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8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85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5/00Measuring height; Measuring distances transverse to line of sight; Levelling between separated points; Surveyors'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 G01S13/9021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 G01S13/9023SAR imag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interferometric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G01C13/002Measuring the movement of open water
    • G01C13/004Measuring the movement of open water vertical mov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3/90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using synthetic aperture techniques, e.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techniqu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被测量区域原始测量数据;二、水域高程处理:对被测量区域内静止水域和/或流动水域进行高程处理;静止水域处理过程如下:2011、置平判断;2012、置平处理,包括步骤:Ⅰ、水涯线提取;II、水涯线赋高程值;III、水面高程修正;流动水域处理过程如下:2021、高程平差判断;2022、高程平差处理,包括步骤:ⅰ、水涯线提取;ⅱ、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ⅲ、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及内插水面高程;ⅳ、水面高程修正。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水域高程处理过程,所制作DEM的高程精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简称:干涉雷达测量)技术源于美国,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不断完善与成熟,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不断推广。我国在近几年开展了机载高分辨率InSAR技术,在地形测绘方面的应用研究。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特别是机载高分辨率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渐应用于地形测绘。通过机载INSAR获得的高程数据,经过滤波处理后只能得到一个相应于参照影像每一点处的地面高程数值集合,还不能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准确地说应为数字表面模型(DSM)。因为上述地面高程数值集合中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一、包含了非地表的高程信息,如房屋、树林等地物的高程信息;第二、包含了不合理的高程信息,如静止水面的高程未置平、流动水域高程未平缓过渡等不合理的高程信息,以上两个问题是目前制作DEM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地球上的表层水域分为静止水域和流动水域两种,其中静止水域是指水面高程均相同的不流动水域,如湖泊、水池、池塘等;流动水域是指水面高程不同的流动水域,如河流、小溪等。由于目前制作DEM中存在上述技术瓶颈问题,因而基于机载INSAR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时,存在以下两个难题:第一、制作DEM存在技术瓶颈问题,并且制作DEM的效率和质量均较低;第二、传统光学系统的技术规范已经无法指导机载INSAR制作DEM。
综上,现如今缺少一种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水域高程处理过程,所制作DEM的高程精度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水域高程处理过程,所制作DEM的高程精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被测量区域的原始测量数据:采用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对被测量区域的地形进行飞行扫描,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所述原始DEM数据为数字高程数据,所述原始DOM数据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步骤二、水域高程处理:对被测量区域内的静止水域和/或流动水域进行高程处理;其中,对所述静止水域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静止水域进行置平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11、置平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是否置平:当检查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原始DEM数据中包含多个不同高程值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未置平,并进入步骤2012进行置平处理;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已置平,且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步骤2012、置平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提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水涯线,此时所提取的水涯线为封闭曲线;
步骤II、水涯线赋高程值: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赋给步骤Ⅰ中所提取的水涯线;
步骤III、水面高程修正: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水面高程,均修改为步骤II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使得步骤Ⅰ中所提取水涯线内水面的高程值均与所述水涯线的高程值一致;
对所述流动水域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流动水域进行高程平差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21、高程平差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检查得出按照水流动方向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原始DEM数据的水位高程值均由大到小平缓变化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且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并进入步骤202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2022、高程平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按照水流动方向,分别提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两岸的水涯线;
步骤ⅱ、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对步骤ⅰ中所提取的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且二者的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方法相同;实际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先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高程值分别赋给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对应的点位,再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
步骤ⅲ、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及内插水面高程:先删除步骤ⅰ中所提取两岸水涯线之间的水面高程数据,再利用步骤ⅱ中两岸水涯线上所赋的高程值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并内插得出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
步骤ⅳ、水面高程修正:根据步骤ⅲ中内插得出的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上对应点位的水面高程进行修改。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之前,先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时,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中进行水涯线赋高程值时,先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原始DEM数据或其水涯线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步骤ⅱ中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时,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原始DEM数据或与其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III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IV,进行置平复查;
步骤IV、置平复查:对步骤III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是否置平: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已置平时,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III,重新进行水面高程修正;
步骤ⅳ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ⅴ,进行高程平差复查;
步骤ⅴ、高程平差复查:对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按照步骤2021中所述的方法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返回步骤ⅱ,重新进行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否则,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1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已置平;
步骤IV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III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已置平。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时,通过I/O接口输入;并且,输入至所述数据处理器后,先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器对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当不能对所输入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时,所述数据处理器调用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分别对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并将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处理器能识读的数据格式。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中对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两岸水涯线上相对应点位的高程值一致。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ⅱ中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时,按照公式对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分别进行确定,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需确定高程值的点位总数量,i为正整数且i=1、2、…、K,Ai为Pn和Pn+1之间的第i个点位,为点位Ai的高程值,分别为点位Pn和Pn+1的高程值。
上述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2021和步骤ⅴ中,对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是否存在高程误差进行判断时,采用外业实测的方法对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两个点位的高程进行实测,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不同时,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否则,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不存在高程误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投入成本较低。
2、自动化程度较高,制图质量易控。
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水域高程处理的周期短、制图速度快且制图质量高,精度高,能有效提高基于INSAR制作DEM的生产效率,并能有效保证所制作DEM的质量,同时解决了现有DEM制作过程中的技术瓶颈问题,弥补了现有的传统光学系统的技术规范已经无法指导机载INSAR测制DEM的不足。
4、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能对静止水域与流动水域高程进行高速、有效处理,提升我国航空INSAR遥感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同时,由于INSAR技术在我国目前还主要处在试验研究中,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推动INSAR新技术在地形测绘的应用,并且能有力促进INSAR技术进行地形测绘的业务化运行进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且高质量完成水域高程处理过程,所制作DEM的高程精度较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置平处理之前所处理静止水域的等高线视图。
图3为本发明置平处理之后所处理静止水域的等高线视图。
图4为本发明进行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的点位布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静止水域;2—流动水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被测量区域的原始测量数据:采用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对被测量区域的地形进行飞行扫描,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所述原始DEM数据为数字高程数据,所述原始DOM数据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实际测量时,通过对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飞行扫描获得的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处理,便能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其中,原始DEM数据也称DEM原始测量数据,原始DOM数据也称DOM原始测量数据。
步骤二、水域高程处理:对被测量区域内的静止水域1和/或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其中,对所述静止水域1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静止水域1进行置平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11、置平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当检查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中包含多个不同高程值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并进入步骤2012进行置平处理;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且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步骤2012、置平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提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涯线,此时所提取的水涯线为封闭曲线。
其中,水涯线又称岸线,是水面与陆地的交界线。本实施例中,提取静止水域1水涯线的目的是为了划定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范围。
步骤II、水涯线赋高程值: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赋给步骤Ⅰ中所提取的水涯线。
本实施例中,步骤II中进行水涯线赋高程值时,先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
其中,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或其水涯线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步骤III、水面高程修正: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面高程,均修改为步骤II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使得步骤Ⅰ中所提取水涯线内水面的高程值均与所述水涯线的高程值一致。
实际进行水面高程修正时,先选择步骤Ⅰ中所提取水涯线范围内的水面高程要素,再将步骤II中所述水涯线的高程值赋之,使得水涯线范围内的水面高程值与水涯线的高程值一致,从而达到水面置平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
步骤2011中进行置平判断的过程是对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所述原始DEM数据进行检查的过程。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存在等高线,则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需进入步骤2012,进行置平处理。
本实施例中,步骤III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IV,进行置平复查。
步骤IV、置平复查:对步骤Ⅲ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时,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III,重新进行水面高程修正。
本实施例中,步骤IV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III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
本实施例中,步骤IV中进行置平复查时,对修改后的DEM数据重新生成等高线,如果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无等高线生成,则已经置平。如图3所示,经置平处理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不存在等高线,则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已置平。
对所述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21、高程平差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检查得出按照水流动方向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的水位高程值均由大到小平缓变化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且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并进入步骤202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也就是说,当检查得出按照水流动方向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均由大到小逐渐缩小且变化平缓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本实施例中,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其中,同值等高线指的是高程值相同的等高线。
本实施例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中的“两侧”指的是两岸水涯线,并且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为所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中位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的等高线,且该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
步骤2021中进行高程平差判断的过程是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所述原始DEM数据进行检查的过程,具体是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检查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高程自上而下是平缓过渡的,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反之,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存在两侧形状不对称情形或与一侧水涯线相交二次以上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高程自上而下不是平缓过渡的,需要进入步骤202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也就是说,检查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所有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且仅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各条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均满足两侧形状对称且均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另外,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且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时,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盘点: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相应地,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2021和步骤ⅴ中,对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是否存在高程误差进行判断时,采用外业实测的方法对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两个点位的高程进行实测,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不同时,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否则,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不存在高程误差。
本实施例中,采用外业实测的方法对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两个点位的高程进行实测,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不同或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相同但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的DEM数据中的高程值不同时,均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
综上,步骤2021和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且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时,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首先,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各条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各条等高线中,至少存在一条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实际对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是否存在高程误差进行判断时,采用外业实测的方法对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两个点位的高程进行实测,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不同时,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否则,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不存在高程误差。
步骤2022、高程平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按照水流动方向,分别提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两岸的水涯线。
步骤ⅱ、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对步骤ⅰ中所提取的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且二者的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方法相同;实际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先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高程值分别赋给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对应的点位,再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中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时,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实际水位高程;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或与其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其中,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其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数据进行判断时,先生成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等高线图,再将所生成等高线图中与与其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数据进行分析。
实际进行数据处理时,也可以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获得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ⅱ中对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两岸水涯线上相对应点位的高程值一致。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ⅱ中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时,按照公式对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分别进行确定,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需确定高程值的点位总数量,i为正整数且i=1、2、…、K,Ai为Pn和Pn+1之间的第i个点位,为点位Ai的高程值,分别为点位Pn和Pn+1的高程值。
其中,两岸水涯线上相对应点位的高程值一致,即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的高程值以及二者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均与另一侧水涯线上对应的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的高程值以及二者之间各点位Ai’的高程值一致。并且,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K个点位(即多个内插点)呈均匀布设,K个点位中相邻两个点位的间距相同。
步骤ⅲ、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及内插水面高程:先删除步骤ⅰ中所提取两岸水涯线之间的水面高程数据,再利用步骤ⅱ中两岸水涯线上所赋的高程值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并内插得出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
本实施例中,利用步骤ⅱ中两岸水涯线上所赋的高程值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即TIN,triangularirregularnetwork)后,再内插出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达到水面高程平缓过渡的目的。
步骤ⅳ、水面高程修正:根据步骤ⅲ中内插得出的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上对应点位的水面高程进行修改。
本实施例中,步骤ⅳ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ⅴ,进行高程平差复查。
步骤ⅴ、高程平差复查:对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按照步骤2021中所述的方法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返回步骤ⅱ,重新进行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否则,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同值且与一侧水涯线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本实施例中,步骤ⅴ中进行高程平差复查时,对修改后的DEM数据重新生成等高线,如果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无等高线生成,则高程平差处理完成;否则,返回步骤ⅱ,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之前,先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时,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时,通过I/O接口输入;并且,输入至所述数据处理器后,先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器对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当不能对所输入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时,所述数据处理器调用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分别对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并将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处理器能识读的数据格式。
以下以一个面积约为274平方公里的测区试验为例,所采用比例尺分别为1︰10000,通过步骤二中所述的方法对该测区内的静止水域1和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后,按照申请号为CN201220428903.6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方法,制作该测区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之后,通过对DEM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精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对静止水域1进行高程处理后所制作DEM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达到规范对比例尺为1︰10000~1︰50000的丘陵、山地地区的高程精度要求,具体是满足国家规范平地一级DEM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精度要求(0.5米)。
表1比例尺为1︰10000的DEM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检测表
其中,规范要求见表2:
表21︰10000和1︰50000高程精度参数表
同时,以下以一个面积约为4000多平方公里的测区试验为例,所采用比例尺分别为1︰50000,同样通过步骤二中所述的方法对该测区内的静止水域1和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后,按照申请号为CN201220428903.6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方法,制作该测区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之后,通过对DEM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精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对静止水域1进行高程处理后所制作DEM数字高程模型的精度达到规范对比例尺为1︰10000~1︰50000的丘陵、山地地区的高程精度要求,具体是满足国家规范平地一级DEM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精度要求(3米)。
表3比例尺为1︰50000的DEM数字高程模型精度检测表
检查点数 高程中误差(米) 最大误差(米) 最小误差(米)
246 ±2.006 13.346 0.00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被测量区域的原始测量数据:采用机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对被测量区域的地形进行飞行扫描,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所述原始DEM数据为数字高程数据,所述原始DOM数据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步骤二、水域高程处理:对被测量区域内的静止水域(1)和/或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其中,对所述静止水域(1)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静止水域(1)进行置平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11、置平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当检查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中包含多个不同高程值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并进入步骤2012进行置平处理;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且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步骤2012、置平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提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涯线,此时所提取的水涯线为封闭曲线;
步骤Ⅱ、水涯线赋高程值: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赋给步骤Ⅰ中所提取的水涯线;
步骤Ⅲ、水面高程修正:将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面高程,均修改为步骤Ⅱ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使得步骤Ⅰ中所提取水涯线内水面的高程值均与所述水涯线的高程值一致;
对所述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处理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对所处理流动水域(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2021、高程平差判断:通过检查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检查得出按照水流动方向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的水位高程值均由大到小平缓变化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且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并进入步骤2022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2022、高程平差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水涯线提取:按照水流动方向,分别提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两岸的水涯线;
步骤ⅱ、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对步骤ⅰ中所提取的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且二者的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方法相同;实际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先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并将所确定的高程值分别赋给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对应的点位,再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
步骤ⅲ、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及内插水面高程:先删除步骤ⅰ中所提取两岸水涯线之间的水面高程数据,再利用步骤ⅱ中两岸水涯线上所赋的高程值构建不规则三角网并内插得出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
步骤ⅳ、水面高程修正:根据步骤ⅲ中内插得出的两岸水涯线之间水面上各点位的高程值,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上对应点位的水面高程进行修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之前,先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步骤二中进行水域高程处理时,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进行水涯线赋高程值时,先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原始DEM数据或其水涯线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步骤ⅱ中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高程值进行确定时,通过外业实测或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实际水位高程;采用航测内业分析方法获取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实际水位高程时,通过分析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原始DEM数据或与其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数据,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水涯线上多个点位的实际水位高程进行确定。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Ⅳ,进行置平复查;
步骤Ⅳ、置平复查:对步骤Ⅲ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时,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返回步骤Ⅲ,重新进行水面高程修正;
步骤ⅳ中水面高程修正完成后,获得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之后还需进入步骤ⅴ,进行高程平差复查;
步骤ⅴ、高程平差复查:对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进行检查,并按照步骤2021中所述的方法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判断得出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返回步骤ⅱ,重新进行水涯线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否则,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1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
步骤Ⅳ中判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是否置平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Ⅲ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是否存在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内存在等高线时,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未置平;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静止水域(1)已置平。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同值等高线两侧形状对称且与两侧水涯线各仅相交一次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无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均输入至数据处理器时,通过I/O接口输入;并且,输入至所述数据处理器后,先通过所述数据处理器对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当不能对所输入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进行读取时,所述数据处理器调用数据格式转换模块分别对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并将所输入的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转换为所述数据处理器能识读的数据格式。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对两岸水涯线分别进行高程赋值与平差处理时,两岸水涯线上相对应点位的高程值一致。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中采用内插平差法对当前所处理水涯线上前后相邻两个点位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进行确定时,按照公式对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各点位的高程值分别进行确定,其中K为正整数且其相邻两个点位Pn和Pn+1之间需确定高程值的点位总数量,i为正整数且i=1、2、…、K,Ai为Pn和Pn+1之间的第i个点位,为点位Ai的高程值,分别为点位Pn和Pn+1的高程值。
10.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1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所述原始DEM数据和原始DO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ⅴ中判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是否需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时,采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判断;实际进行判断时,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被测量区域的原始DOM数据和步骤ⅳ中修正后的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DEM数据,且采用所述数据处理器生成被测量区域修正后的等高线图,并对所生成等高线图中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内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进行判断:当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所有等高线均不存在高程误差时,说明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不需进行高程平差处理,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的水域高程处理过程结束;否则,需对当前所处理流动水域(2)重新进行高程平差处理;
步骤2021和步骤ⅴ中,对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等高线是否存在高程误差进行判断时,采用外业实测的方法对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与两岸水涯线相交的两个点位的高程进行实测,当两个点位的实测高程值不同时,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存在高程误差;否则,说明当前所判断等高线不存在高程误差。
CN201410117111.0A 2014-03-26 2014-03-26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85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7111.0A CN103868503B (zh) 2014-03-26 2014-03-26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17111.0A CN103868503B (zh) 2014-03-26 2014-03-26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8503A CN103868503A (zh) 2014-06-18
CN103868503B true CN103868503B (zh) 2016-02-10

Family

ID=50907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171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868503B (zh) 2014-03-26 2014-03-26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85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343B (zh) * 2014-11-13 2017-08-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水位监测数据的河道洪水淹没模拟方法
CN104809692B (zh) * 2015-05-12 2019-03-12 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 一种等高线生成dem的内插方法
CN106875479B (zh) * 2015-12-12 2020-02-14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高程模型自动置平方法
CN107063197B (zh) * 2017-02-28 2020-06-05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柘林水电厂 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水库特征曲线提取方法
CN108761458B (zh) * 2018-08-15 2021-06-29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基于形态学细化的干涉sar水体数字高程模型修正方法
CN110489511B (zh) * 2019-08-23 2021-07-30 西南大学 等高线接边高程错误修正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0955742B (zh) * 2019-11-28 2023-07-25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dem的升压站场坪雨水口设置区域分析方法
CN114842111B (zh) * 2022-05-28 2023-06-16 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陕西省第五测绘工程院) 一种在dsm影像中使流动水面平缓顺流的自动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284A (zh) * 2012-06-25 2012-10-03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载InSAR的地面控制测量布点方法
EP2535735A1 (en) * 2011-06-15 2012-12-19 Thales Alenia Space Italia S.p.A. Con Unico Socio Acquisition of sar images for computing a height or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by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CN202794518U (zh) * 2012-08-27 2013-03-13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机载insar生产3d产品的精度检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5735A1 (en) * 2011-06-15 2012-12-19 Thales Alenia Space Italia S.p.A. Con Unico Socio Acquisition of sar images for computing a height or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by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CN102707284A (zh) * 2012-06-25 2012-10-03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载InSAR的地面控制测量布点方法
CN202794518U (zh) * 2012-08-27 2013-03-13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基于机载insar生产3d产品的精度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8503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68503B (zh) 一种基于insar制作dem的水域高程处理方法
Wu et al. Gully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based on 3D laser scanning technique
Guo et al. The second Chinese glacier inventory: data, methods and results
CN103529486B (zh) 一种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方法
Demarchi et al. Regional hydr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with continuous and automated remote sensing analysis based on VHR imagery and low‐resolution LiDAR data
CN106597575B (zh) 基于交叉验证和二维高斯分布赋权的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
CN102750413B (zh) 一种输电线路塔位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及成图方法
CN103020342A (zh) 一种从地面LiDAR数据中提取建筑物轮廓和角点的方法
Piccini Recent developments on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karst caves
CN101964009A (zh) 一种基于insar制作3d产品的系统及方法
CN107657636A (zh) 一种基于车载激光雷达数据自动提取道路地形图高程点的方法
CN104422451A (zh) 一种道路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1929858B (zh) 一种大比例尺平地0.25米等高距精密测绘方法
CN104820826B (zh) 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坡形提取与识别方法
CN106886564B (zh) 一种基于空间聚类订正nwp风能图谱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55583A (zh) 一种确定夜晚灯光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阈值的方法
CN105093357A (zh) 一种水库流域雨情观测网优化布点方法
CN104392113B (zh) 一种近海海面冷空气大风风速的估算方法
Zhang et al. A new automatic approach for extracting glacier centerlines based on Euclidean allocation
Carneiro et al. Digital urban morphometrics: automatic extraction and assessment of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buildings
CN105241429A (zh) 一种基于航空遥感的近海工业温排水提取方法
CN105005649A (zh) 一种进行潜在地下水分布制图的方法
CN114170524A (zh) 一种高时-空卫星数据融合的单日潮滩数字地形构建方法
CN104914483A (zh) 一种基于多源观测数据的南极接地线质量评价方法
CN104331389A (zh) 基于八点法的等值线追踪算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6

Address after: 710199 Shenzhou four road, space base, Xi'an, Shaanxi Province, No. 216

Patentee after: China coal survey & Remote Sens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54 Changsheng Street No. 78

Patentee before: Sian Coal & Aeronautics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