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3170B -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3170B
CN103863170B CN201410129343.8A CN201410129343A CN103863170B CN 103863170 B CN103863170 B CN 103863170B CN 201410129343 A CN201410129343 A CN 201410129343A CN 103863170 B CN103863170 B CN 103863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scued
draw bar
boss
lifting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93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3170A (zh
Inventor
单增海
於磊
冯雷
计海兵
张继丽
成九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934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3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3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3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3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3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吊牵救援装置包括牵引杆、卸扣和吊装链,所述卸扣设置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在被救车辆处于吊牵状态下,所述吊装链一端连接所述卸扣,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吊装链能够根据路况调整长度来控制所述被救车辆的离地高度,所述牵引杆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牵引杆为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本发明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出现较大的起伏不平时,通过牵引杆多段连接结构有效地防止扭转对牵引杆的破坏,通过吊装链来调整被救车辆的离地高度,以使吊牵救援装置更方便安装,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离地高度来适应不同路况,提高被救车辆的路面通过能力。

Description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抢险救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发生因事故、零部件故障等原因而导致不能正常运作(或需要转移场地)的情形时,救援方式多样的多功能工程抢救车辆应运而生,在道路救援、人员救助、野外作业车辆抢修等抢险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
吊牵救援是一种工程抢救车辆救援作业方式,该方式是利用车载吊机先将受困车辆前端吊起,再将牵引杆、横梁支架与受困车辆连接,调节起吊高度至合适位置,再对受困车辆进行转移。主要用于对失去动力、制动失灵、无转向或驾驶室损坏无法驾驶的重型车辆进行救援。
目前根据救援装置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两种:
1、拖牵式:救援时,将由托举装置和液压系统组成的提升机构作用在轮胎或前桥上,抬高被救车辆前端,并在定位固定后进行拖救。
2、车载式:救援时,先将底盘上的车载平台倾斜放置地面,然后利用绞盘等装置,将被救车辆拉至车载平台上,进行固定后,再将车载平台收回,将被救车辆拖离。
目前这两种救援装置和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拖牵式在救援作业时,需要通过提升机构将被救车辆的前桥或轮胎抬高,再通过牵引架总成完成牵引救援。而使用的提升机构和牵引架总成系统复杂,不用时需要固定在车辆后方,进而影响整车的离去角和离地间隙,主要适用于公路等平坦路面,但不适合越野路面,被救车型也相对集中在重量轻的中小型车辆。而车载式在救援作业时,由于车载平台承载重量、高度等因素限制,该方式的被救车型主要为重量较轻的小型车辆,难以救援重量较大的大中型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能够在吊牵被救车辆时适合各种路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牵救援装置,包括牵引杆,其中,还包括卸扣和吊装链,所述卸扣设置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在被救车辆处于吊牵状态下,所述吊装链一端连接所述卸扣,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吊装链能够根据路况调整长度来控制所述被救车辆的离地高度,所述牵引杆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牵引杆为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链包括吊环、调节锁、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和吊钩,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的一端连接所述吊钩,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锁并套在所述吊环内,通过调节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在所述调节锁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吊装链的长度,并用所述调节锁对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包括第一空心杆、第二空心杆和旋转套筒,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一端与所述救援车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均通过销子和卡子与所述旋转套筒上可相对转动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法兰盘,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杆的第一销孔,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杆的第二销孔,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轮廓间隙配合的凹入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法兰盘将所述第一凸台锁入所述第二凸台的凹入部,所述第一凸台能够相对于第二凸台绕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凸台的上方还设有油杯,对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凹入部及所述法兰盘之间的空间注入黄油。
进一步的,还包括轮胎支架和栓紧器,在所述车载吊机起吊所述被救车辆到预设高度的状态下,所述轮胎支架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所述栓紧器对所述被救车辆的车架纵梁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两侧进行栓紧。
进一步的,所述轮胎支架包括一中空箱体,在所述中空箱体的侧方设有把手,所述中空箱体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的轮廓相配合的曲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吊装链和牵引杆均通过所述横梁支架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支架包括中空横梁、牵引杆连接部和吊装链连接部,所述中空横梁套设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上,通过圆孔螺栓、螺母以及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的牵引孔进行固定,所述牵引杆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中空横梁上,通过长销和卡子对所述牵引杆进行连接,所述吊装链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中空横梁上,用于挂接所述吊装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吊牵救援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空横梁套设在被救车辆的前端,并将圆孔螺栓穿过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的牵引孔,再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将吊装链的一端固定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的卸扣上,并调节所述吊装链,将所述吊装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连接;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将所述被救车辆起吊至第一预设高度,将轮胎支架分别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
通过栓紧器将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两侧与车架纵梁分别栓紧,使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与所述车架纵梁无相对运动;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起吊所述被救车辆至第二预设高度,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进行连接;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调节起吊高度,并移开所述轮胎支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了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的牵引杆,在进行吊牵救援时利用牵引杆连接救援车辆和被救车辆的前端,这样在行驶过程中路面出现较大的起伏不平时,车辆之间会存在扭转,而通过这种能够相对转动的牵引杆多段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这种扭转对牵引杆的破坏,而吊装链分别连接车载臂机臂头的卸扣和被救车辆的前端,通过吊装链来调整被救车辆的离地高度,以使吊牵救援装置更方便安装,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离地高度来适应不同路况,提高被救车辆的路面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的吊装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的牵引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的旋转套筒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的旋转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的轮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栓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卸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中横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的安装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吊牵救援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吊牵救援装置包括牵引杆4、卸扣5和吊装链6,卸扣5设置在救援车辆1上的车载吊机3的臂头上,在被救车辆2处于吊牵状态下,吊装链6一端连接卸扣5,另一端连接被救车辆2的前端,吊装链6能够根据路况调整长度来控制被救车辆2的离地高度,牵引杆4一端连接救援车辆1,另一端连接被救车辆2的前端(前端横梁或拖钩等),牵引杆4为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
除此之外,吊牵救援装置还可以包括轮胎支架7和栓紧器8,在车载吊机2起吊被救车辆2到预设高度的状态下,轮胎支架7设置在被救车辆2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轮胎支架7用于垫高被救车辆2以便人员在车底进行拴紧工作和调节吊装链高度,而栓紧器8可以对被救车辆2的车架纵梁与被救车辆2的前桥左右两侧进行栓紧,使其不会相对运动,从而减少因板簧或弹性元件变化所带来的问题,降低轮胎的离地高度。
牵引杆4和吊装链6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横梁支架9来连接被救车辆2的前端,即将横梁支架9设置在被救车辆2的前端,吊装链6和牵引杆4均通过横梁支架9与被救车辆2的前端连接。
图1所示的牵引杆4、卸扣5、吊装链6、轮胎支架7、绑紧器8和横梁支架9可根据被救车辆2的车型来组合使用,以满足大、中小小型车辆的吊牵救援需求,例如在小型车救援时可仅适用牵引杆4、卸扣5和吊装链6,在中型货车救援时可采用牵引杆4、卸扣5、吊装链6、轮胎支架7和绑紧器8,而在重型货车救援时则可以采用牵引杆4、卸扣5、吊装链6、轮胎支架7、绑紧器8和横梁支架9等全部组装件。各个组装件均可在使用完毕后拆卸,无须固定在救援车辆上,拆装简便,而且由于占用空间较小,方便拆卸后存放。
下面分别对各个组装件可采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吊装链6可以具体包括吊环61、调节锁62、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63和吊钩64,其中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63的一端连接吊钩64,而另一端穿过调节锁62并套在吊环61内,而吊环61和吊钩64分别连接车载吊机2上的卸扣5(结构参见图8)和被救车辆2的前端。通过调节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63在调节锁62的位置可以对吊装链6的长度进行调整,并用调节锁62对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63进行固定。这套吊装链6的结构实现简单、长度调节方便,而且占用空间很小,便于存放。
如图3所示,牵引杆4可以具体包括第一空心杆41、第二空心杆42和旋转套筒43。第一空心杆41的一端与救援车辆1通过销轴44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旋转套筒43与第二空心杆42的一端进行连接,第二空心杆42的另一端连接被救车辆2的前端。第一空心杆41和第二空心杆42均通过销子45和卡子46与旋转套筒43上可相对转动的两端固定连接。
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旋转套筒43的截面结构和分解结构,其中,旋转套筒43包括第一套筒431、第二套筒432和法兰盘433,第一套筒43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空心杆41的第一销孔434,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台436,第二套筒435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二空心杆42的第二销孔432,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台437,第二凸台437的中心设有与第一凸台436的外轮廓间隙配合的凹入部,法兰盘433与第二凸台437之间通过螺栓439进行固定,法兰盘433将第一凸台436锁入第二凸台437的凹入部,第一凸台436能够相对于第二凸台437绕轴线转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就能使得第一空心杆41和第二空心杆42能够相对转动,进而当路面不平时第一空心杆41和第二空心杆42可以随前后两车之间发生扭转而转动,避免现有的牵引杆因扭转而被破坏。为了增加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的凹入部和法兰盘之间的润滑,保障转动无阻滞,可以在第二凸台437的上方还设有油杯438,对第一凸台436、第二凸台437的凹入部及法兰盘433之间的空间注入黄油。
牵引杆可采取单杆形式,也可以采用并列双杆或“V”型铰接双杆。
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轮胎支架和栓紧器,其中轮胎支架7包括一中空箱体71,在中空箱体71的侧方设有把手71,供操作人员搬运拖拽使用,中空箱体71的上表面可设置为与被救车辆2的前桥左右轮胎的轮廓相配合的曲面73,以便为轮胎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并能够对轮胎移动有一定的限制。栓紧器可采用常规的市面可购买的栓紧器,其结构这里不多作说明,其作用是在救援过程中,保证前桥轮胎离地高度不变,路面的通过性不变。
图9示出的横梁支架9包括中空横梁91、牵引杆连接部和吊装链连接部,其中中空横梁9套设在被救车辆2的前端上,通过圆孔螺栓94、螺母95以及被救车辆2的前端的牵引孔进行固定。从图中可以看到,中空横梁9上还设有于牵引孔对应的安装孔97,圆孔螺栓穿过牵引孔和安装孔97,再通过螺母95进行紧固。牵引杆连接部设置在中空横梁91上,可以通过长销93和卡子96对牵引杆4进行连接,具体来说,牵引杆连接部为设置在中空横梁中部上下平面的两个耳板92,在安装时可将牵引杆4的端部伸入到两个耳板92之间,再将长销93穿过耳板92和牵引杆4的端部,然后用卡子96固定。吊装链连接部设置在中空横梁91上,用于挂接吊装链6。吊装链连接部具体为设置在中空横梁91上方的多个耳板98,吊装链6的吊钩64可以直接挂在多个耳板98上的通孔中,实现挂接。
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吊牵救援装置实施例来说明一下安装方法,其安装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中空横梁套设在被救车辆的前端,并将圆孔螺栓穿过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的牵引孔,再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步骤102、将吊装链的一端固定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的卸扣上,并调节所述吊装链,将所述吊装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连接;
步骤103、通过所述车载吊机将所述被救车辆起吊至第一预设高度,将轮胎支架分别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
步骤104、通过栓紧器将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两侧与车架纵梁分别栓紧,使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与所述车架纵梁无相对运动;
步骤105、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起吊所述被救车辆至第二预设高度,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进行连接;
步骤106、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调节起吊高度,并移开所述轮胎支架。
在上述安装流程中,涉及三次调整起吊高度的操作,其中第一次调整起吊高度的作用是使轮胎的离地距离,可以放置轮胎支架,以便被救援车辆前桥轮胎放在轮胎支架上,方便救援人员在车下捆绑板簧和前桥;第二次作用是方便牵引杆和被救援车辆连接;第三次作用是使轮胎的离地距离增大,可以移开轮胎支架,还可以调节被救援车辆离地间隙,适应路况。
通过前面对吊牵救援装置的结构和安装过程的说明,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吊牵救援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有以下至少一个优点:
1、牵引杆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弯矩较小,能够在路面出现起伏不平时避免因车辆间的扭转造成对牵引杆的破坏,安全性较高;
2、安装在车载吊机和被救车辆前端的吊装链能够调整长度来调节被救车辆起吊高度,降低对路面的要求,提高路面通过能力;
3、通过栓紧器的使用将车桥捆绑在车架纵梁上,使两者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减少因板簧或弹性元件变化所带来的问题,降低轮胎离地高度;
4、可根据车型尺寸选择组装件,形成对应于不同车型的多种组合工装,保障车型多;
5、现有的拖牵式救援车在救援车辆时,托举机构需要将托举杆较长的深入到被救车辆底部,然后将轮胎托举升高,造成救援时整车通过圆的直径较大,与之相比,本发明的吊牵救援装置由于牵引杆和吊装链均可调,缩短了救援车和被救援车相对距离,救援时整车的通过圆直径较小,因此转弯半径小,机动性能好;
6、各组装件在使用完毕后可进行拆卸,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吊牵救援装置,包括牵引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扣和吊装链,所述卸扣设置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在被救车辆处于吊牵状态下,所述吊装链一端连接所述卸扣,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吊装链能够根据路况调整长度来控制所述被救车辆的离地高度,以使所述吊牵救援装置方便安装,并且适应不同路况,所述牵引杆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牵引杆为能够相对转动的多段连接结构;
所述牵引杆包括第一空心杆、第二空心杆和旋转套筒,所述第一空心杆的一端与所述救援车辆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套筒与所述第二空心杆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第一空心杆和第二空心杆均通过销子和卡子与所述旋转套筒上可相对转动的两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链包括吊环、调节锁、吊钩和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的一端连接所述吊钩,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锁并套在所述吊环内,通过调节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在所述调节锁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吊装链的长度,并用所述调节锁对所述依次相连的多个链环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套筒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法兰盘,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空心杆的第一销孔,另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空心杆的第二销孔,另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轮廓间隙配合的凹入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第二凸台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法兰盘将所述第一凸台锁入所述第二凸台的凹入部,所述第一凸台能够相对于第二凸台绕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凸台的上方还设有油杯,对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的凹入部及所述法兰盘之间的空间注入黄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胎支架和栓紧器,在所述车载吊机起吊所述被救车辆到预设高度的状态下,所述轮胎支架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所述栓紧器对所述被救车辆的车架纵梁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两侧进行栓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支架包括一中空箱体,在所述中空箱体的侧方设有把手,所述中空箱体的上表面设置为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的轮廓相配合的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梁支架,所述横梁支架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所述吊装链和牵引杆均通过所述横梁支架与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架包括中空横梁、牵引杆连接部和吊装链连接部,所述中空横梁套设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上,通过圆孔螺栓、螺母以及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的牵引孔进行固定,所述牵引杆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中空横梁上,通过长销和卡子对所述牵引杆进行连接,所述吊装链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中空横梁上,用于挂接所述吊装链。
9.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牵救援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空横梁套设在被救车辆的前端,并将圆孔螺栓穿过所述被救车辆的前端的牵引孔,再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将吊装链的一端固定在救援车辆上的车载吊机的臂头上的卸扣上,并调节所述吊装链,将所述吊装链的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连接;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将所述被救车辆起吊至第一预设高度,将轮胎支架分别放置在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轮胎下方;
通过栓紧器将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左右两侧与车架纵梁分别栓紧,使所述被救车辆的前桥与所述车架纵梁无相对运动;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起吊所述被救车辆至第二预设高度,将所述牵引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救援车辆,另一端与所述中空横梁的牵引杆连接部通过长销和卡子进行连接;
通过所述车载吊机调节起吊高度,并移开所述轮胎支架。
CN201410129343.8A 2014-04-01 2014-04-01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03863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9343.8A CN103863170B (zh) 2014-04-01 2014-04-01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9343.8A CN103863170B (zh) 2014-04-01 2014-04-01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3170A CN103863170A (zh) 2014-06-18
CN103863170B true CN103863170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90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9343.8A Active CN103863170B (zh) 2014-04-01 2014-04-01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3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4290B (zh) * 2018-05-31 2019-08-27 重庆穗丰汽车救援有限公司 汽车救援用吊装装置
CN109285169B (zh) * 2018-08-13 2022-08-26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车轮识别的道路救援装备侧方位拖牵诱导方法
CN110774842B (zh) * 2019-11-07 2020-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拖牵与刚牵组合式车载救援装置
CN117686341B (zh) * 2024-02-04 2024-05-10 洛阳双瑞精铸钛业有限公司 一种深海通信用钛合金万向节的强度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8286A (en) * 1958-12-29 1962-08-07 Sprague S E Z Lift Towbar Inc Towing mechanism
US3687315A (en) * 1969-07-22 1972-08-29 Denfense Uk Reactor devices for wheeled vehicles
US3888369A (en) * 1974-09-16 1975-06-10 Banks E Kesselring Vehicle tow rig
DE7333134U (de) * 1973-09-12 1978-01-26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 Kg, 8000 Muenchen Vorrichtung zum Abschleppen
CN2303746Y (zh) * 1996-12-20 1999-01-13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多功能道路清障车
CN2499303Y (zh) * 2001-09-26 2002-07-10 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 铁道车辆脱轨救援起复索具
CN200940661Y (zh) * 2006-08-29 2007-08-29 巨力集团有限公司 链条调节器及用其组成的链条索具长度调节装置
KR20120051374A (ko) * 2010-11-12 2012-05-22 김재현 승객석에 붐대 및 붐 회동부를 설치한 견인차
CN202608638U (zh) * 2012-05-28 2012-12-19 山东交通学院 新型高速公路救援运输车
CN202967863U (zh) * 2012-12-06 2013-06-05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螺纹钢装卸吊索具
CN103193150A (zh) * 2012-01-10 2013-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组合式通用炮塔吊具
CN203844661U (zh) * 2014-04-01 2014-09-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吊牵救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48286A (en) * 1958-12-29 1962-08-07 Sprague S E Z Lift Towbar Inc Towing mechanism
US3687315A (en) * 1969-07-22 1972-08-29 Denfense Uk Reactor devices for wheeled vehicles
DE7333134U (de) * 1973-09-12 1978-01-26 Franz Xaver Meiller Fahrzeug- Und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 Kg, 8000 Muenchen Vorrichtung zum Abschleppen
US3888369A (en) * 1974-09-16 1975-06-10 Banks E Kesselring Vehicle tow rig
CN2303746Y (zh) * 1996-12-20 1999-01-13 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多功能道路清障车
CN2499303Y (zh) * 2001-09-26 2002-07-10 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分局 铁道车辆脱轨救援起复索具
CN200940661Y (zh) * 2006-08-29 2007-08-29 巨力集团有限公司 链条调节器及用其组成的链条索具长度调节装置
KR20120051374A (ko) * 2010-11-12 2012-05-22 김재현 승객석에 붐대 및 붐 회동부를 설치한 견인차
CN103193150A (zh) * 2012-01-10 2013-07-10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08部队 组合式通用炮塔吊具
CN202608638U (zh) * 2012-05-28 2012-12-19 山东交通学院 新型高速公路救援运输车
CN202967863U (zh) * 2012-12-06 2013-06-05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螺纹钢装卸吊索具
CN203844661U (zh) * 2014-04-01 2014-09-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吊牵救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3170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2138B2 (en) Wheel-Dolly for vehicle towing and recovery
CN103863170B (zh) 吊牵救援装置及安装方法
CA2523653C (en) Vehicle chassis assembly
AU2014310492B2 (en) Method and a transfer trailer for transferring a heavy transferable work machine
RU2657661C2 (ru) Подве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EP3089889B1 (en) Radius rotating flatbed
US4383807A (en) Towing vehicle, boom, winching and lifting apparatus
US3841506A (en) Tow trailer for vehicles
CN203844661U (zh) 吊牵救援装置
US9834244B2 (en) Trailer with bogie and runners for off-road driving
US20180118081A1 (en) Directional Vehicle Recovery Unit
CN103129446A (zh) 一种托牵抢救车
CN101327902B (zh) 公铁两用牵引叉车及其驱动方法
CN107839896B (zh) 一种机场物资装卸平台底盘
CN113165464B (zh) 装卸起重机悬架
RU14268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проходимости колё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вездеходный комплекс с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US6279950B1 (en) Axle crutch
US9919637B1 (en)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and operating a crane and method of use
CN202016448U (zh) 一种可拆卸连接的限坠装置
US9340078B2 (en) Hydraulic equalizing spreader bar with dual spread links
RU213922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уксировки самолетов
KR200229953Y1 (ko) 구난차량용 견인삼각대 구조
US11999324B2 (en) Wheel assemblies,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a kneeling vehicle or trailer chassis
JP2002266311A (ja) 転圧機械
US20220001842A1 (en) Wheel assemblies,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a kneeling vehicle or trailer chas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1000 Jiangsu city of Xuzhou Provinc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High Road No. 68

Patentee after: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No. 165 Copper Mountain Road, Jiangsu, Xuzhou

Patentee befor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