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62128B -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62128B
CN103862128B CN201410066999.XA CN201410066999A CN103862128B CN 103862128 B CN103862128 B CN 103862128B CN 201410066999 A CN201410066999 A CN 201410066999A CN 103862128 B CN103862128 B CN 1038621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cantor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temperature sensor
generat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69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62128A (zh
Inventor
丁以俊
楼雨阳
姚建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RDROID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RDROID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RDROID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RDROID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669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621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621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21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621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621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2Soldering irons; Bits
    • B23K3/03Soldering irons; Bits electrically heated
    • B23K3/033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electric soldering irons
    • B23K3/0353Heating elements or heating element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电烙铁,尤其是涉及一种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它解决了焊锡时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包括呈筒状的套体,在套体中穿设有呈柱状的发热芯,发热芯中穿设有呈柱状的温度传感器,发热芯的前端轴向穿出套体前端,温度传感器的前端轴向穿出发热芯前端,套体上固定有呈筒状且前端具有工作部的烙铁头,发热芯的前端和温度传感器的前端均位于烙铁头内侧且温度传感器的前端延伸至烙铁头的工作部内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有效提高测温精度,使得检测到的温度与烙铁头实际温度更为接近,传热效果好,稳定性高,拆卸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涉及电烙铁,尤其是涉及一种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电烙铁,是焊接领域的必备工具,主要用途是焊接元件及导线,一般分为外热式电烙铁和内加热式电烙铁。内加热式电烙铁一般由手柄、连接杆、弹簧夹、发热芯、烙铁头组成。其中,发热芯为电烙铁提供热源,是电烙铁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中是将发热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在一起,温度传感器通常位于发热芯内部,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实际上是发热芯的温度,而不是烙铁头的温度。因为发热芯将温度传递到烙铁头有一定的能量损耗,二者的温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不能代替烙铁头的实际温度,所以最终测得的电烙铁实际焊接温度不够准确。此外,现有技术中发热芯与温度传感器往往是固定连接,发热芯也对温度传感器的感温能力起到一定的干扰,二者的新旧更换不够方便,发热芯与烙铁头连接不够紧密,传热效果差。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速陶瓷发热芯[申请号:CN201220367662.9],包括陶瓷发热芯和电热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发热芯中间设置有圆形管孔,电热偶一端固定在焊头底座上,另一端穿过陶瓷发热芯的圆形管孔并前置于陶瓷发热芯,陶瓷发热芯的下端固定有引线,引线的数量为两条,陶瓷发热芯的最大功率为150瓦,电热偶固定在焊头底座上,焊头底座上设置有与引线对应的引线孔,引线孔为正负极的两个,引线和引线孔相配合。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了发热部件的更换,但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仍不够准确,发热芯和烙铁头连接方式不够合理,传热效果差,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不利于工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测温精度,使得检测到的温度与烙铁头实际温度更为接近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包括呈筒状的套体,在套体中穿设有呈柱状的发热芯,所述的发热芯中穿设有呈柱状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发热芯的前端轴向穿出套体前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前端轴向穿出发热芯前端,所述的套体上固定有呈筒状且前端具有工作部的烙铁头,所述的发热芯的前端和温度传感器的前端均位于烙铁头内侧且温度传感器的前端延伸至烙铁头的工作部内侧。所述的发热芯与烙铁头内侧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连接更为紧密,提高了传热的效果,温度传感器的前端伸入到烙铁头的工作部内侧,利于准确测量烙铁头的工作部的温度,利于工作人员了解和控制焊接时实际的焊接温度,从而得到更好的焊接效果。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烙铁头的前端内侧具有环形台阶,所述的环形台阶的中心具有向烙铁头的工作部轴向延伸的盲孔,所述的发热芯的前端抵靠在环形台阶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前端插于盲孔中。发热芯的前端抵靠在环形台阶上使得发热芯和烙铁头连接更为稳固和紧密,从而利于传热,温度传感器的前端插于盲孔中,利于准确测量烙铁头的工作部的焊接温度,发热组件整体结构紧凑,稳定性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后端具有接线基座,所述的接线基座的前端与发热芯的后端接触,所述的套体内装有位于接线基座后端的缓冲弹簧,所述的套体后端固定有封装堵头,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接线基座上,另一端作用在封装堵头上。所述的缓冲弹簧对接线基座产生一定的压力,间接对与接线基座相接触的发热芯和温度传感器起到一定的向着烙铁头方向的轴向推力,该推力利于发热芯与烙铁头的前端内侧的环形台阶紧密接触,提高了传热效果,防止各元件自身的热胀冷缩所导致发热芯与烙铁头之间的距离发生较大改变,也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持续伸入到烙铁头的盲孔中,维持发热芯、温度传感器和烙铁头之间位置关系的动态平衡。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封装堵头通过螺纹结构与套体后端相连,所述的封装堵头的端部与套体端部齐平,且在封装堵头端部具有拆装工具连接孔。所述的封装堵头封装套体后端,拆装工具连接孔方便封装堵头的拆卸和稳固。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套体的后端开有相对置且轴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的发热芯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一接线,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二接线,每个条形槽中分别穿出一根第一接线和一根第二接线。条形槽方便第一接线和第二接线伸出套体外。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套体外侧固定有烙铁头定位块,所述的烙铁头的后端与烙铁头定位块相连。所述的烙铁头定位块利于烙铁头稳固地固定在套体上。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烙铁头定位块呈筒状且套接在套体上,在烙铁头定位块侧部具有至少一个侧向定位孔,所述的侧向定位孔中设有定位螺钉且定位螺钉的内端抵靠在套体上,所述的烙铁头定位块的前端与烙铁头的后端通过凹凸结构相连。所述的定位螺钉插于侧向定位孔中利于烙铁头定位块稳固地定位在套体外侧。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烙铁头定位块前端的若干凸体和设置在烙铁头后端的若干插槽,所述的凸体与插槽一一对应地相插接。烙铁头定位块的凸体和烙铁头上的插槽之间相插接使得烙铁头稳固地固定在套体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套体内壁与发热芯外壁相接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外壁与发热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前端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套体内壁与发热芯外壁相接触利于传热,温度传感器外壁与发热芯之间设有间隙能够避免发热芯对温度传感器的感温的干扰,温度传感器前端外壁与盲孔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能够防止烙铁头的高温直接损坏温度传感器,在不影响测温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中,所述的发热芯后端设有与套体后端的条形槽相适应的挡块,所述的挡块能沿着条形槽轴向移动且挡块与套体的外围齐平。发热芯上的挡块沿着条形槽轴向移动直至抵靠在条形槽的端部,挡块利于发热芯在套体中的安装和定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的优点在于:有效提高测温精度,使得检测到的温度与烙铁头实际温度更为接近,利于工作人员了解和控制焊接时焊接温度,从而得到更好的焊接效果;发热芯和烙铁头连接紧密,传热效果好;发热芯、温度传感器和烙铁头之间位置关系的动态平衡,避免热胀冷缩的影响,整体结构紧凑,稳定性好;能够避免发热芯对温度传感器的感温的干扰,防止烙铁头的高温直接损坏温度传感器,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整体设计合理,拆卸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套体1、发热芯2、温度传感器3、工作部4、烙铁头5、环形台阶6、盲孔7、接线基座8、缓冲弹簧9、封装堵头10、拆装工具连接孔11、条形槽12、第一接线13、第二接线14、烙铁头定位块15、侧向定位孔16、定位螺钉17、凸体18、插槽19、挡块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包括呈筒状的套体1,在套体1中穿设有呈柱状的发热芯2,发热芯2中穿设有呈柱状的温度传感器3,发热芯2的前端轴向穿出套体1前端,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轴向穿出发热芯2前端,套体1上固定有呈筒状且前端具有工作部4的烙铁头5,发热芯2的前端和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均位于烙铁头5内侧且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延伸至烙铁头5的工作部4内侧。发热芯2与烙铁头5内侧直接接触,接触面积大,连接更为紧密,提高了传热的效果,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伸入到烙铁头5的工作部4内侧,利于准确测量烙铁头5的工作部4的温度,利于工作人员了解和控制焊接时实际的焊接温度,从而得到更好的焊接效果。
其中,烙铁头5的前端内侧具有环形台阶6,环形台阶6的中心具有向烙铁头5的工作部4轴向延伸的盲孔7,发热芯2的前端抵靠在环形台阶6上,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插于盲孔7中,发热芯2的前端抵靠在环形台阶6上使得发热芯2和烙铁头5连接更为稳固和紧密,从而利于传热,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插于盲孔7中,利于准确测量烙铁头5的工作部4的焊接温度,发热组件整体结构紧凑,稳定性好。作为一种改进,温度传感器3的后端具有接线基座8,接线基座8的前端与发热芯2的后端接触,套体1内装有位于接线基座8后端的缓冲弹簧9,套体1后端固定有封装堵头10,缓冲弹簧9的一端作用在接线基座8上,另一端作用在封装堵头10上。缓冲弹簧9对接线基座8产生一定的压力,间接对与,接线基座8相接触的发热芯2和温度传感器3起到一定的向着烙铁头5方向的轴向推力,该推力利于发热芯2与烙铁头5的前端内侧的环形台阶6紧密接触,提高了传热效果,防止各元件自身的热胀冷缩所导致发热芯2与烙铁头5之间的距离发生较大改变,也使得温度传感器3能够持续伸入到烙铁头5的盲孔7中,维持发热芯2、温度传感器3和烙铁头5之间位置关系的动态平衡。封装堵头10通过螺纹结构与套体1后端相连,封装堵头10的端部与套体1端部齐平,且在封装堵头10端部具有拆装工具连接孔11,封装堵头10封装套体1后端,拆装工具连接孔11方便封装堵头的拆卸和稳固。作为进一步改进,套体1的后端开有相对置且轴向延伸的条形槽12,发热芯2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一接线13,温度传感器3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二接线14,每个条形槽12中分别穿出一根第一接线13和一根第二接线14,条形槽12方便第一接线13和第二接线14伸出套体1外。发热芯2后端设有与套体1后端的条形槽12相适应的挡块20,挡块20能沿着条形槽12轴向移动且挡块20与套体1的外围齐平,发热芯2上的挡块20沿着条形槽12轴向移动直至抵靠在条形槽12的端部,挡块20利于发热芯2在套体1中的安装和定位。套体1外侧固定有烙铁头定位块15,烙铁头5的后端与烙铁头定位块15相连,烙铁头定位块15利于烙铁头5稳固地固定在套体1上。烙铁头定位块15呈筒状且套接在套体1上,在烙铁头定位块15侧部具有至少一个侧向定位孔16,侧向定位孔16中设有定位螺钉17且定位螺钉17的内端抵靠在套体1上,烙铁头定位块15的前端与烙铁头5的后端通过凹凸结构相连,定位螺钉17插于侧向定位孔16中利于烙铁头定位块15稳固地定位在套体1外侧。其中,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烙铁头定位块15前端的若干凸体18和设置在烙铁头5后端的若干插槽19,凸体18与插槽19一一对应地相插接,烙铁头定位块15的凸体18和烙铁头5上的插槽19之间相插接使得烙铁头5稳固地固定在套体1。作为进一步改进,套体1内壁与发热芯2外壁相接触,温度传感器3外壁与发热芯2之间设有间隙,温度传感器3前端外壁与盲孔7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套体1内壁与发热芯2外壁相接触利于传热,温度传感器3外壁与发热芯2之间设有间隙能够避免发热芯2对温度传感器3的感温的干扰,温度传感器3前端外壁与盲孔7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能够防止烙铁头5的高温直接损坏温度传感器3,在不影响测温效果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温度传感器3的使用寿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套体1、发热芯2、温度传感器3、工作部4、烙铁头5、环形台阶6、盲孔7、接线基座8、缓冲弹簧9、封装堵头10、拆装工具连接孔11、条形槽12、第一接线13、第二接线14、烙铁头定位块15、侧向定位孔16、定位螺钉17、凸体18、插槽19、挡块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包括呈筒状的套体(1),在套体(1)中穿设有呈柱状的发热芯(2),所述的发热芯(2)中穿设有呈柱状的温度传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芯(2)的前端轴向穿出套体(1)前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轴向穿出发热芯(2)前端,所述的套体(1)上固定有呈筒状且前端具有工作部(4)的烙铁头(5),所述的发热芯(2)的前端和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均位于烙铁头(5)内侧且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延伸至烙铁头(5)的工作部(4)内侧,所述的套体(1)后端固定有封装堵头(10),所述的封装堵头(10)通过螺纹结构与套体(1)后端相连,所述的封装堵头(10)的端部与套体(1)端部齐平,且在封装堵头(10)端部具有拆装工具连接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烙铁头(5)的前端内侧具有环形台阶(6),所述的环形台阶(6)的中心具有向烙铁头(5)的工作部(4)轴向延伸的盲孔(7),所述的发热芯(2)的前端抵靠在环形台阶(6)上,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的前端插于盲孔(7)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的后端具有接线基座(8),所述的接线基座(8)的前端与发热芯(2)的后端接触,所述的套体(1)内装有位于接线基座(8)后端的缓冲弹簧(9),所述的缓冲弹簧(9)的一端作用在接线基座(8)上,另一端作用在封装堵头(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1)的后端开有相对置且轴向延伸的条形槽(12),所述的发热芯(2)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一接线(13),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的后端连接有两根第二接线(14),每个条形槽(12)中分别穿出一根第一接线(13)和一根第二接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1)外侧固定有烙铁头定位块(15),所述的烙铁头(5)的后端与烙铁头定位块(1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烙铁头定位块(15)呈筒状且套接在套体(1)上,在烙铁头定位块(15)侧部具有至少一个侧向定位孔(16),所述的侧向定位孔(16)中设有定位螺钉(17)且定位螺钉(17)的内端抵靠在套体(1)上,所述的烙铁头定位块(15)的前端与烙铁头(5)的后端通过凹凸结构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凸结构包括设置在烙铁头定位块(15)前端的若干凸体(18)和设置在烙铁头(5)后端的若干插槽(19),所述的凸体(18)与插槽(19)一一对应地相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1)内壁与发热芯(2)外壁相接触,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外壁与发热芯(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前端外壁与盲孔(7)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芯(2)后端设有与套体(1)后端的条形槽(12)相适应的挡块(20),所述的挡块(20)能沿着条形槽(12)轴向移动且挡块(20)与套体(1)的外围齐平。
CN201410066999.XA 2014-02-26 2014-02-26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Active CN1038621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6999.XA CN103862128B (zh) 2014-02-26 2014-02-26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6999.XA CN103862128B (zh) 2014-02-26 2014-02-26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2128A CN103862128A (zh) 2014-06-18
CN103862128B true CN103862128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90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6999.XA Active CN103862128B (zh) 2014-02-26 2014-02-26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621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6538B (zh) * 2019-02-28 2024-04-16 佛山星精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焊锡枪发热芯安装结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1176A (en) * 1969-06-11 1972-04-19 Sachs Ersa Kg Electric soldering irons
CN2163709Y (zh) * 1993-06-12 1994-05-04 浙江省鄞县横街镇盛家五金冲件厂 电烙铁的定位环
CN2565574Y (zh) * 2002-08-22 2003-08-13 戚国强 调温型电磁感应加热烙铁
CN2722551Y (zh) * 2004-08-17 2005-08-31 黄旭鹏 一种发热体及含有这种发热体的焊铁
CN201324897Y (zh) * 2008-12-08 2009-10-14 俞青松 可调自动恒温电烙铁
CN201613406U (zh) * 2010-02-05 2010-10-27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烙铁头
CN202240030U (zh) * 2011-08-08 2012-05-30 黄德超 一种带校准结构装置的手柄式调温电烙铁
CN203804370U (zh) * 2014-02-26 2014-09-03 杭州科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71176A (en) * 1969-06-11 1972-04-19 Sachs Ersa Kg Electric soldering irons
CN2163709Y (zh) * 1993-06-12 1994-05-04 浙江省鄞县横街镇盛家五金冲件厂 电烙铁的定位环
CN2565574Y (zh) * 2002-08-22 2003-08-13 戚国强 调温型电磁感应加热烙铁
CN2722551Y (zh) * 2004-08-17 2005-08-31 黄旭鹏 一种发热体及含有这种发热体的焊铁
CN201324897Y (zh) * 2008-12-08 2009-10-14 俞青松 可调自动恒温电烙铁
CN201613406U (zh) * 2010-02-05 2010-10-27 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烙铁头
CN202240030U (zh) * 2011-08-08 2012-05-30 黄德超 一种带校准结构装置的手柄式调温电烙铁
CN203804370U (zh) * 2014-02-26 2014-09-03 杭州科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62128A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26990A5 (zh)
CN103862128B (zh)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CN203804370U (zh) 焊锡机器人的发热组件
CN202255688U (zh) 一种双区加热装置
CN104568199B (zh) 一种防爆温度传感器
CN105223228A (zh) 一种导热系数测量仪
CN103639935B (zh) 一种可调式两向机械夹紧工装
CN206649145U (zh) 电流参数测量设备校准装置
CN202350699U (zh) 一种电机壳端盖专用量具
CN209570012U (zh) 高效率的箱式加热炉
CN104549597A (zh) 一种用于集成式杜瓦组件变温测试的制冷结构
CN204503134U (zh) 用于集成式杜瓦组件变温测试的制冷结构
CN201780087U (zh) 船用曲轴红套测量工具
CN208751724U (zh) 一种温度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8688676U (zh) 一种热电偶探头
CN2837048Y (zh) 控温式热喷嘴
CN220923306U (zh) 一种双壁套管热封式温度传感器热定型工装
CN203455297U (zh) 一种便携式软体材料导热系数测量仪
CN106406379B (zh) 一种直接对真空室内被校准真空计进行加热的温控装置
CN207719579U (zh) 激光器水冷板
CN204600441U (zh) 一种新型电子体温计
JPS5825324Y2 (ja) 温度測定装置
CN103521876A (zh) 同步伸缩电烙铁散温架
CN107063510A (zh) 测量铠装热电偶时间常数的装置
CN108051097A (zh) 一种带状线温度系数测试仪用施压夹具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