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6238A -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6238A
CN103856238A CN201410087933.9A CN201410087933A CN103856238A CN 103856238 A CN103856238 A CN 103856238A CN 201410087933 A CN201410087933 A CN 201410087933A CN 103856238 A CN103856238 A CN 103856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ference
control module
module
frequency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7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峰
伍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79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6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6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6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包括频分模块和控制模块,频分模块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频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工作频率段,滤除输入信号中在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之外的干扰信号,通过频分模块的另一端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的一端,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通过频分模块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的传输,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抑制干扰信号时需要牺牲通信性能,难以消除在通信频带内产生干扰的问题。通过频分模块和控制模块,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并控制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的传输,有效防止干扰信号在接收频带内对信号接收造成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2G/3G/4G混合组网的格局,这也意味着对移动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在2G/3G/4G组网模式下的通信质量,移动终端需要集成不同制式的通信模块,同时需要在同一个移动终端中多种制式的并发工作。
在多模多待的并发模式中,解决各制式同时工作时相互间的干扰成了移动终端的主要难题之一。在目前的技术方案中,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减小或消除多制式同时工作时带来的互调干扰:
(1)在接收通道中增加滤波器,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抑制能信频带的带外干扰;
(2)增加不同制式间天线隔离度,能同时抑制带内干扰与带外干扰。
然而,对于第(1)种方案,滤波器只能滤除部分非线性器件内的互调干扰,而不能对所有非线性器件内的互调干扰进行滤除,而在天线与天线开关之间直接增加滤波器抑制干扰信号的可行性不大,因为天线上包含了多个频段的传输,而单个滤波器难以同时满足多个频段的传输;对于第(2)种方案,其缺点在于难度大,天线要兼顾到OTA性能就难以做到较高的隔离度,所以不能完全消除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方案抑制干扰信号时需要牺牲通信性能,难以消除在通信频带内产生干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包括频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频分模块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频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工作频率段,滤除输入信号中在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之外的干扰信号,通过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通过所述频分模块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的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频分模块为频分器。
进一步地,若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一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通过一条通信路径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
进一步地,若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至少两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或者,对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将合路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进行选择,并对选择后的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根据外部逻辑关系,对所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频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的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频分模块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所述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相连接,将滤波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信号抑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天线与CP之间任一通信路径上。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具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天线和天线开关之间,所述天线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天线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通过频分模块和控制模块,对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并对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的传输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防止干扰信号在通信制式的接收频带内对接收造成的干扰,提高了多模多待通信系统同时工作时的通信质量,增强了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通信系统中,互调干扰通常出现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互调干扰信号主要是由两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进入到某一个非线性器件后,产生的第三种频率的信号,该信号位于通信制式的接收频带内时,会对接收形成干扰。理论上,通过两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其中一个为有用信号S(f1),另一个为干扰信号S(f2)进行说明,以有用信号S(f1)与干扰信号S(f2)的二次方互调项为例,有用信号S(f1)与干扰信号S(f2)的信号幅值分别为V1m、V2m,那么这两个信号所产生的二次方互调项为:
a2V1mV2mcos(ω12)t+a2V1mV2mcos(ω12)t;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这两个信号所产生的二次方互调产物(ω12)的幅值为V1mV2m,该幅值与单信号的幅值成正比。因此,从理论上说,对干扰信号S(f2)有多少抑制,就同样可以对互调产物有多少抑制。而对于有用信号S(f1)与干扰信号S(f2)的三阶及以上阶数的互调干扰,该理论结果同样适用。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主要是为了抑制干扰信号,同时又不影响通信性能及其他有用信号。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包括频分模块101、控制模块102,频分模块101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相连接,控制模块102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
具体地,当含有干扰信号的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通过信号输入端输入至频分模块101时,由于频分模块101具有频率选择性,其内部的每条通道只允许一个设定的工作频率段的信号通过,该设定的工作频率段的信号即为通信系统中需要的有用信号,并且由于其内部包含多条通道,因此,频分模块101可以根据该设定的工作频率段,滤除输入信号中在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之外的干扰信号,并允许多个不同设定的工作频率段的有用信号通过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传输至控制模块102,控制模块102可以对通过频分模块101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有用信号的传输进行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频分模块101优选为频分器等无源器件或具有频分作用的其他产生较小互调产物的器件,而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在频分模块101中不产生落在通带内的互调干扰产物。目前,市场上已经有量产的频分器,且在通带内有较小的插入损耗(1db以内),因此,此类频分器件可以应用于本实施例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频分模块101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一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通过一条通信路径相连接,那么频分模块101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有用信号通过该条通信路径传输至控制模块102后,控制模块102具体可以将通过该条通信路径的有用信号直接以直通路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该有用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若频分模块101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至少两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相连接,那么频分模块101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多个有用信号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传输至控制模块102后,控制模块102可以直接将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或者,控制模块102包括一合路模块1021,控制模块102中的合路模块1021具体可以对通过通信路径传输的有用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将所有有用信号合路为一路信号,并以合路的方式进行传输,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经合路后的有用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合路模块1021而言,可以通过开关或射频合路器件进行,同时外部系统可以提供控制模块102中合路模块1021必要的控制方式,即根据外部逻辑关系,控制模块101可以对所有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两个有用信号进行选择,选择出需要工作的有用信号,合路模块1021可以对选择后的有用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将选择后的有用信号合路为一路信号,并以合路的方式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从而可以使得这至少两个有用信号进行工作。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还包括至少一个滤波模块103,该滤波模块103连接在频分模块101与控制模块102之间,滤波模块103的一端与频分模块101另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相连接。该滤波模块103优选为滤波器,或者为其他具有滤波功能的器件,通过该器件提供相应的滤波措施。
具体地,由于频分模块101可能不会对输入信号中部分频率靠近某一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但却不在该设定的工作频率段内的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从而使得有用信号与这些干扰信号一并通过频分模块101,对通信性能造成干扰。因此,为了达到最优的通信性能,使得至少一个有用信号中不存在干扰信号,可以对至少一条通信路径中的信号再进行处理,故在频分模块101与控制模块102之间增加至少一个滤波模块103,可以对这些通过频分模块101的干扰信号进行进一步滤除,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由于通过滤波模块103进一步滤波后,干扰信号就不会在控制模块102或与信号输出端连接的内部非线性器件中产生互调干扰产物,从而进一步消除互调干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频分模块101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一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通过一条通信路径相连接,为了使得通过该通信路径的信号不存在干扰信号,可以在这条通信路径上增加一滤波模块103,对该通信路径上的干扰信号进行进一步滤除,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频分模块101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至少两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频分模块101的另一端与控制模块102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相连接,如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得通过至少一条通信路径上的信号不存在干扰信号,可以只在其中一条通信路径上增加一滤波模块103,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滤波模块103只需要保证通信路径中某一个有用信号的频段为通路,而其他通信路径可以为直通路或对应通带通路的通信路径,实现相应的通信性能。
也可以在其中几条对信号频率要求较高的通信路径中增加滤波模块103,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其余通信路径则可以不用增加。
或者,如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还可以在每条通信路径上都增加滤波模块103,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可以设置于该移动终端内的至少一个通信模块中,用以抑制干扰信号,消除互调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增强移动终端的通信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移动终端内的通信模块中,主要包括CPU、CP、TRX、PA、天线开关以及天线,由于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可以对干扰信号进行滤除,防止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在上述非线性器件内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可以将该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设置于移动终端内天线与CP之间,在天线与CP之间的任意两个非线性器件都包括通信路径,因此,可以将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设置于任一一条通信路径上,根据不同的设置位置,达到不同的效果,但其根本均为对干扰信号的抑制,同时又不影响通信性能及其他有用信号。
如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为了达到最优的通信性能,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具体设置于移动终端内的天线和天线开关之间,将天线的输出端连接至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天线对信号进行输入,将天线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至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天线接收到外部干扰信号,CPU生成有用信号并通过天线向外辐射时,为了防止有用信号与外部干扰信号在某一非线性器件内产生互调干扰,需要对外部干扰信号进行滤除,天线将外部干扰信号输入至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在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内部,频分模块101根据该设定的工作频率段,滤除输入信号中在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之外的干扰信号,并允许多个不同设定的工作频率段的有用信号通过,为了达到最优的通信性能,使得其中一个有用信号中完全不存在干扰信号,可以对其中一条通信路径中的信号再进行处理,滤波模块103可以对该通信路径中的干扰信号进行进一步滤除,使得通过滤波模块103的信号均为有用信号,并将通过滤波模块103滤波后的有用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102,其他通信路径直接将其他有用信号以直通路的方式传输至控制模块102,控制模块102对通过所有通信路径传输的有用信号进行合路,将所有有用信号合路为一路信号,并以合路的方式进行传输,并将合路后的有用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输出至天线开关,从而使得CPU生成的有用信号不会与干扰信号在某一非线性器件中产生互调干扰,提高了多模多待通信系统同时工作时的通信质量,增强了产品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频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频分模块的一端为信号输入端,所述频分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工作频率段,滤除输入信号中在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之外的干扰信号,通过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将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通过所述频分模块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的传输,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为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分模块为频分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一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通过一条通信路径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设定的工作频率段为至少两个连续的工作频率段,则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条通信路径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将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或者,对通过所述通信路径传输的信号进行合路处理,将合路处理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进行选择,并对选择后的信号进行合路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根据外部逻辑关系,对所述通信路径中的至少两个信号进行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频分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的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频分模块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频分模块滤除干扰信号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所述滤波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端相连接,将滤波后的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干扰信号抑制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天线与CP之间任一通信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具体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天线和天线开关之间,所述天线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天线开关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干扰信号抑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
CN201410087933.9A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3856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7933.9A CN103856238A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7933.9A CN103856238A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6238A true CN103856238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63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7933.9A Pending CN103856238A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623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141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108458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38078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band14信号的抑制电路和智能终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217A (zh) * 2005-10-06 2007-04-11 美国博通公司 多模通信设备及其内处理多个通信信号的方法
CN103475384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互扰的多模终端及可变滤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217A (zh) * 2005-10-06 2007-04-11 美国博通公司 多模通信设备及其内处理多个通信信号的方法
CN103475384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互扰的多模终端及可变滤波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7141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817141B (zh) * 2015-11-30 2019-12-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0108458A1 (zh) * 2018-11-30 2020-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342858A (zh) * 2018-11-30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38078A1 (zh) * 2019-05-31 2020-12-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band14信号的抑制电路和智能终端设备
US11881880B2 (en) 2019-05-31 2024-01-23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Band14 signal suppression circuit and smart termina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2491B (zh) 天线及其传输射频信号的控制方法
WO2016206533A1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4013525U (zh) 一种射频装置
CN206135901U (zh) 一种非异频上行载波聚合电路及装置
CN103236868B (zh) 信号收发模组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4579411B (zh) 兼容tdd和fdd的无线接收与发射电路
WO2014027231A1 (en) Full duplex system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20190036217A1 (en) Selectable Filtering with Switching
CN103856238A (zh) 一种干扰信号抑制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6788472A (zh) 载波聚合的射频前端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2611469B (zh) 一种移相滤波方法
CN106230471A (zh) 一种载波聚合的射频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1950826B (zh) 一种方环形缺陷地结构微波双模带通滤波器
CN105933014A (zh) 一种用于终端设备的信号发射系统、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7493115B (zh)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4393379A (zh) 基于多阶跃阻抗谐振器加载结构的双频宽带带阻滤波器
US9832004B2 (en)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7919892A (zh) Spi通讯抗干扰电路
CN104113350B (zh) 八通道宽频移动网络信号发射模块
CN204013488U (zh) 八通道宽频移动网络信号发射模块
WO2018196429A1 (zh) 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接入装置
WO2018123555A1 (ja) 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フィルタモジュール
US20240088538A1 (en) Duplexer architecture using 90 degree hybrid coupler based balancing conditions
WO2016192470A1 (zh) 抑制噪声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211125971U (zh) 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