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3115B -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3115B
CN107493115B CN201710656302.8A CN201710656302A CN107493115B CN 107493115 B CN107493115 B CN 107493115B CN 201710656302 A CN201710656302 A CN 201710656302A CN 107493115 B CN107493115 B CN 1074931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uplexer
duplexers
antenna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63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3115A (zh
Inventor
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Guiq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63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3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3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3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3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其中,通过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将多个双工器按照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将多个双工器进行排布,使得相邻的两个双工器不因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因为重叠,而形成空间耦合产生信号干扰,从而能够避免通信过程中因信号干扰导致的接收性能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传输率越来越快,具有多重发射、接收路径的无线通信产品已被广泛应用。
目前无线通信产品的硬件设计存在一个缺陷:如果进行无线通信的两个频段中,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谐波频率与第二频段的下行信号的频段重叠,则受产品本身的结构所限,各个频段接入的接口不能完全隔离,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谐波会干扰第二频段的下行信号,即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谐波对第二频段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导致第二频段接收性能的灵敏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过程中信号干扰导致的接收性能灵敏度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该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具有多个端口,用于控制不同频段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端口输出;多个双工器,用于分别对所述开关电路对应的端口输出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滤波;其中,所述多个双工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天线电路,用于接收滤波后的上行信号并输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第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通信射频前端电路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导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其中,通过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将多个双工器按照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将多个双工器进行排布,使得相邻的两个双工器不因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因为重叠,而形成空间耦合产生信号干扰,从而能够避免通信过程中因信号干扰导致的接收性能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在设计通信射频前端电路时,尽量会把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双工器单独放在一起,以避免发射走线出现交叉,同时可以缩短走线长短,减少差损。由于第一双工器401、第二双工器402以及第三双工器403分别对应第一频段、第二频段以及第三频段,这三个频段属于常见的中频的范围,在设计的时候通常会放在一起。这三个双工器对应频段范围如下表所示:
双工器 频段 上行频率(MHZ) 下行频率(MHZ)
第一 Band1 1920-1980 2110-2170
第二 Band2 1850-1910 1930-1990
第三 Band3 1710-1785 1805-188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双工器401的上行频段与第二双工器402 的下行频段有部分重叠,则受产品本身的结构内部电路所限,各个频段接入的接口不能完全隔离,如果第一双工器401与第二双工器402排布相邻,当第一双工器401的上行信号耦合到第二双工器402的接收通路上时,第二双工器402的接收端子4023无法滤除第一双工器401的上行信号,第一双工器401的上行信号会直接沿着第二双工器402的接收通路耦合到第一双工器401的接收通路,这样导致第一双工器401的接收灵敏度很差。而目前对于常用频段,很容易会将第一双工器401和第二双工器402这两个同属于中频的器件放到一起堆叠,从而导致第一双工器401接收性能的灵敏度降低。
请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开关电路30,具有多个端口,用于控制不同频段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端口输出;多个双工器 40,用于分别对所述开关电路30对应的端口输出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滤波;其中,所述多个双工器4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天线电路50,用于接收滤波后的上行信号并输出。
具体地,双工器,又称天线共用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耦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一般的双工器由螺旋振腔体构成,由于其工作频率高,分布参数影响较大,常做成一个密封套体,各信号馈线均用屏蔽效果较好的同轴电缆,腔体形材也要求一定的光洁度,为利于散热,外观常为黑色。
可选地,多个双工器可包括2个双工器、3个双工器、4个双工器或更多个双工器。具体根据需求设定。
可选地,多个双工器40中任意两个双工器之间用地线隔开。以避免信号干扰。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将多个双工器按照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将多个双工器进行排布,从而能够避免通信过程中因信号干扰导致的接收性能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收发器10、功率放大器20、开端电路30、多个双工器40以及天线电路50。
射频收发器10具有多个上行接口TX1-TX3、与下行接口RX1-RX3,所述多个上行接口TX1-TX3与所述功率放大器2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多个下行接口RX1-RX3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40的接收端子电性耦接。所述射频收发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2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功率放大器20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3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其中,射频收发器10的输出端具有多个上行接口,射频收发器10 的输入端具有多个下行接口。
开关电路30,具有多个端口,用于控制不同频段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端口输出。
具体地,开关电路30可用于控制第一双工器41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上行端口35输出;可用于控制第二双工器42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二上行端口37输出;可用于控制第三双工器43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三上行端口36输出。
可选地,开关电路30可以为一单刀多掷开关,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输入所述上行信号;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多个不动端35-37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40对应的发送端子电性耦接。
具体地,此处单刀多掷开关可包括一个动端31,三个不动端35、 36以及37,动端31为单刀多掷开关的输入端,不动端35与第一双工器41的发送端子411电性耦接,不动端36与第三双工器43的发送端子431电性耦接,不动端37与第二双工器42的发送端子421电性耦接。此处开关电路30可以为单刀多掷开关,也可以是其他可实现与单刀多掷开关相同功能的开关,单刀多掷开关的不动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增减。
可选地,若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输入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则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连接至第一不动端35,第一不动端35连接至所述第一双工器41的发送端子411。
可选地,若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输入第二频段的上行信号,则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连接至第二不动端37,第二不动端37连接至所述第二双工器42的发送端子421。
可选地,若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输入第三频段的上行信号,则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31连接至第三不动端36,第三不动端36连接至所述第三双工器43的发送端子431。
多个双工器40,包括第一双工41、第二双工器42以及第三双工器 43,所述第三双工器43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工器41与所述第二双工器42 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双工器41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二双工器42的下行频率有重叠,所述第一双工器41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三双工器43的下行频率无重叠。
所述三个双工器40中任意两个双工器之间用地线隔开。
所述双工器41或42或43包括发送端子、接收端子以及天线端子,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耦接,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开关电路30的输出端电性耦接,所述接收端子与射频收发器1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天线端子与所述天线电路50电性耦接。
具体地,第一双工器41包括发送端子411、接收端子413和天线端子412,这三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30中发送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第一端口35、射频收发器10中接收第一频段的下行信号的第一下行接口RX1和天线电路50电性耦接。第二双工器42的发送端子421、接收端子423和天线端子422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30中发送第二频段的上行信号的第二端口37、所述射频收发器10中接收第二频段的下行信号的第二下行接口RX2和天线电路50相连;所述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谐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二频段的下行信号的频率有重叠。第三双工器43 的发送端子431、接收端子433和天线端子432分别与所述开关电路30 中发送第三频段的上行信号的第三端口36、所述射频收发器10中接收第三频段的下行信号的第三下行接口RX3和天线电路50相连;所述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的谐波的频率与所述第三频段的下行信号的频率无重叠。
天线电路50,用于接收滤波后的上行信号并输出。
所述天线电路50包括天线开关51和天线52,所述天线开关51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双工器40的天线端子电性耦接,所述天线开关51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52电性耦接。
在本实施例中,中频信号的收发原理如下:射频收发器10发射的中频信号的第一频段的上行信号,经功率放大器20放大处理后形成中频信号的二次谐波信号或者三次谐波信号,谐波信号通过开关电路30 开通第一端口35输出至第一双工器41,第一双工器41输出至天线电路 50;第一双工器41将天线50接收到的中频信号发送至射频收发器10 中的中频下行接口RX1。射频收发器10发射的中频信号的第二频段的上行信号和第三频段的信号的原理与上述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低频信号如果适用上述电路,其收发原理与中频信号的收发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射频前端电路,通过将三个双工器按照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将三个双工器进行排布,使得相邻的两个双工器不因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因为重叠,而形成空间耦合产生信号干扰,从而能够避免通信过程中因信号干扰导致的接收性能灵敏度降低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通信射频前端电路还可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电路与第二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设置于所述开关电路30和所述多个双工器40之间,使所述开关电路30的输入阻抗与所述双工器的阻抗相匹配;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设置于所述多个双工器40与所述天线电路50之间,分别使所述双工器的输入阻抗与所述天线52的阻抗相匹配。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包括:射频收发器110、功率放大器120、开端电路130、多个双工器140以及天线电路150。
射频收发器110具有多个上行接口TX1-TX4、与下行接口 RX1-RX4,所述多个上行接口TX1-TX4与所述功率放大器12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多个下行接口RX1-RX4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140 的接收端子电性耦接。所述射频收发器110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 12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功率放大器120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 13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其中,射频收发器10的输出端具有多个上行接口,射频收发器10的输入端具有多个下行接口。
开关电路130,具有多个端口,用于控制不同频段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端口输出。
具体地,开关电路130可用于控制第一双工器141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上行端口135输出;可用于控制第二双工器142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二上行端口137输出;可用于控制第三双工器143 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三上行端口136输出。
可选地,开关电路130可以为一单刀多掷开关,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131输入所述上行信号;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多个不动端135-138 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140对应的发送端子电性耦接。
其具体过程参照上述三个双工器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多个双工器140,包括第一双工141、第二双工器142、第三双工器 143以及第四双工器144,所述第三双工器143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工器 141与所述第二双工器142之间,所述第二双工器142设置于所述第三双工器143与所述第四双工器144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双工器141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二双工器142的下行频率有重叠,所述第一双工器141 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三双工器143和所述第四双工器144的下行频率均无重叠。
所述多个双工器140中任意两个双工器之间用地线隔开。
所述双工器141或142或143或144包括发送端子、接收端子以及天线端子,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开关电路130的输出端电性耦接,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开关电路130的输出端电性耦接,所述接收端子与射频收发器110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天线端子与所述天线电路150电性耦接。
其具体过程参照上述三个双工器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天线电路150,用于接收滤波后的上行信号并输出。
所述天线电路150包括天线开关151和天线152,所述天线开关151 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双工器140的天线端子电性耦接,所述天线开关151 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152电性耦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射频前端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均可参照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其有益效果亦然,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包括前文所述的通信射频前端电路02和控制电路60,其中控制电路 60与所述开关电路30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30的导通。
具体的,控制电路60可以为调制解调器,控制电路60与开关电路 30的控制端相连。该移动终端可以为诸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通信产品。
移动终端包括通信射频前端电路02的所有技术特征,对应具备前文所述的通信射频前端电路02的所有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电路,具有多个端口,用于控制不同频段的上行信号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端口输出;
多个双工器,用于分别对所述开关电路对应的端口输出的所述上行信号进行滤波;其中,所述多个双工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双工器,其中一个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另一个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
所述多个双工器包括第一双工器、第二双工器以及第三双工器,所述第三双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双工器与所述第二双工器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二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有重叠,所述第一双工器的上行频率与所述第三双工器的下行频率无重叠;
天线电路,用于接收滤波后的上行信号并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工器包括发送端子、接收端子以及天线端子,所述发送端子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耦接,所述接收端子与射频收发器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天线端子与所述天线电路电性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电路包括天线开关和天线,所述天线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多个双工器的天线端子电性耦接,所述天线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天线电性耦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一单刀多掷开关,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动端输入所述上行信号;所述单刀多掷开关的多个不动端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对应的发送端子电性耦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还包括射频收发器与功率放大器,所述射频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收发器具有多个上行接口与下行接口,所述多个上行接口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性耦接,所述多个下行接口分别与所述多个双工器的接收端子电性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双工器中任意两个双工器之间用地线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电路与第二阻抗匹配电路,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设置于所述开关电路和所述多个双工器之间,使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阻抗与所述双工器的阻抗相匹配;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设置于所述多个双工器与所述天线电路之间,分别使所述双工器的输入阻抗与所述天线的阻抗相匹配。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射频前端电路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电路的导通。
CN201710656302.8A 2017-08-01 2017-08-01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7493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302.8A CN107493115B (zh) 2017-08-01 2017-08-01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302.8A CN107493115B (zh) 2017-08-01 2017-08-01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115A CN107493115A (zh) 2017-12-19
CN107493115B true CN107493115B (zh) 2020-07-10

Family

ID=6064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6302.8A Active CN107493115B (zh) 2017-08-01 2017-08-01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31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9438B (zh) * 2021-01-06 2022-1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mmpa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7724122B (zh) * 2024-02-07 2024-04-26 北京凯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gnss接收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9078A (zh) * 2015-08-07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and28频段的射频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6027167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抗谐波干扰装置、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30570A (zh) * 2016-06-15 2016-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
CN106134075A (zh) * 2014-04-08 2016-11-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25227B2 (en) * 2007-09-19 2011-04-12 Micro Mobio Corporation Multi-band amplifier module with harmonic suppression
CN106059598B (zh) * 2016-05-03 2018-05-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抗谐波干扰装置、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4075A (zh) * 2014-04-08 2016-11-16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高频模块
CN105049078A (zh) * 2015-08-07 2015-11-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and28频段的射频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6027167A (zh) * 2016-05-23 2016-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的抗谐波干扰装置、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6130570A (zh) * 2016-06-15 2016-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3115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3877A1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8540147B (zh) 一种载波聚合的抗谐波干扰装置、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718219B (zh) 一种载波聚合的抗谐波干扰装置、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0084489B2 (e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and transceiver front end for interband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1667810B (zh) 双频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芯片
US11688930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230418B2 (en) Multiplexer, high-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5428808A (zh) 一种收发多频段无线信号的天线和终端
US11239873B2 (en)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7121184A1 (zh)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终端
CN106559048A (zh) 一种多模射频功率放大器
JP5668029B2 (ja) 無線回路、周波数ペア決定方法
WO2023061090A1 (zh) 一种覆盖多频段的射频前端模块及无线通信设备
US11121694B2 (en) Multiplexer
CN108377151B (zh) 一种多模多频无线射频前端模块、芯片及通信终端
US20210006274A1 (en) 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099370A (zh) 天线系统、谐波抑制元件及射频装置
CN110224705A (zh) 高频模块
CN107493115B (zh) 通信射频前端电路及移动终端
TW201312952A (zh) 無線通訊裝置及訊號饋入方法
US11251816B2 (en) Full-band radio frequenc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d on frequency band B41
CN105305985A (zh) 一种射频放大装置
US11177780B2 (en)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102260375B1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JP2016524416A (ja) 共通に使用されるフィルタを有する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このモバイル通信装置の動作方法およびフィルタの使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0

Address after: 230000 Room 403, building 2, Laojie library, Dianbu Town, Feido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fei guiq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th Floor,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ilding, Building F4, Phase III, TCL International E-Cheng, No.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63

Patentee befor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