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2576B -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2576B
CN103852576B CN201210508849.0A CN201210508849A CN103852576B CN 103852576 B CN103852576 B CN 103852576B CN 201210508849 A CN201210508849 A CN 201210508849A CN 103852576 B CN103852576 B CN 1038525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analysis
liquid
container
fluid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88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52576A (zh
Inventor
王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BIO SMAR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BIO SMAR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BIO SMAR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BIO SMAR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088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25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2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5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525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25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对液体进行分析的分析空间,即第一空间,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和排气孔;其中,第二空间被设置为: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被注入第一空间时,多余的分析液体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中。另外,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溢出通道,第一空间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该溢出通道溢出至第二空间中。本发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即使在注入液体量超过第一空间体积容量时也不会溢出,进而避免二次和交叉污染;并且、第一、第二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溢出通道的设计能更加有效地避免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产生气泡。

Description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液体有形态进行分析的容器,特别是用于尿液分析的容器。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的兴起,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由于数字CCD相机分辨率的大大提高,为自动化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该技术逐渐应用到交通、自动化控制、航空技术等技术领域。最近十年来,各个国家逐渐开始将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于医学检验中,例如细胞、组织切片等。因此,使得显微镜成为目前实验室用于对液体进行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例如医疗临床分析中的尿液、血液等体液的有形成分分析等。
目前,实验室进行细胞计数、有形成分分析检测及标本观察时,有的仅采用普通的载玻片和盖玻片进行,但对于某些不同类型的液体标本进行分析时,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来对不同类型的液体物进行具体分析。
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通常用于对液体中的有形态通过成像等方式进行检测),如计数池(Cuvette)。目前对于这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为了光学分析的目的,通常为用透明材料制成的上部分盖板与下部分底板之间以两板面彼此平行、间隔的方式配合设置,其间的间隔空腔用于容纳待分析的液体;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部分盖板与下部分底板上均设有透明窗部分,用于对透明窗部分之间的容纳空腔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如通过显微的或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还包括将待分析样液注入到容纳空腔的样液输入、输出通路,且该输入、输出通路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内的容纳腔体相通。
例如,在医疗临床分析中,在对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分析时,尿液沉渣如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上皮细胞、精子等多种有形成分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肾脏及某些全身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目前通常采取用显微镜对尿液沉渣的量和质进行判断,从而给出用于诊断相关分析报告。由于采用显微镜进行分析时,其图像采集使用全数字化设计,必须最大程度的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这也就意味着对用于尿液分析的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要求更高。
目前市面上用于液体分析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多数是在照明下依靠显微镜进行。为了便于光学分析需要,目前用于液体分析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部分盖板与下部分底板彼此连接在一起,在分析之前,填充了待分析液体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被离心分离,以在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下部分底板中透明窗部分的光滑内表面上沉淀出液体沉淀物,从而方便地进行由此沉淀物产生的图像的数字分析。随着其液体分析标本量的逐年增大,基本一个样本至少需要一个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因此,为了准确以及高效率的完成液体分析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相关成本,进而使得对应用于其中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既要求高透光性,以便于成像;还要求便于液体注入,避免产生气泡,以及能防止液体注入过量所造成的溢出,避免设备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确保易于安装和正确安装;能满足一次性,无害,便于处理或自然分解等环保要求;制造工艺简单,低成本等。
现有技术的检索,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还存在如下一些明显的不足:例如无法防止液体的溢出;不能有效避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产生气泡;安装不方便;生产、运输、包装、使用过程中,检测窗口容易意外摩擦和触碰污染。尤其是当无法防止液体的溢出时,会造成以下问题:(1)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表面被污染。如果污染到成像视窗,将会影响到入射光的透光度和成像质量。(2)在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经过离心,成像装置时,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表面的污染也会造成相应装置的污染,进一步造成其它样品的污染。(3)需要额外的装置来提取溢出的液体,同时要对这种额外的装置进行定期的清洗。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578829公开一种流动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该流动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盖板与底板之间以两板面彼此平行、间隔的方式配合设置,其间的间隔空腔构成能对尿沉渣之类的样液实施计数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内的腔体与分别设置在容器角部的样液输入、输出通路相通,待将尿液有形成分平铺在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底平面上进行显微检查、计数。但是,该专利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液体溢出造成的污染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380075Y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该容器将入口孔和出口孔设置为远离容器的角部,位于两邻近角部之间的中间容器区域。但是,该专利指出只有将入口孔和出口孔设置在远离容器的角部时,才能确保容器在离心时流向角部的液体不通过入口孔和出口孔排出。但是,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该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还是避免不了液体在在离心时的溢出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保证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总体积不变的条件下,致力于开发一种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在分析过程中溢出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同时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液体填充时还能有效避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产生气泡;且安装、使用方便,防止摩擦和触碰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防止液体在分析过程中溢出,又能避免在液体填充时产生气泡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液体溢出和产生气泡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分析间隔空腔采取第二空间(腔)的结构,即在现有技术的原液体容腔(即第一空间)基础上增设了与之相连通的第二液体容腔(即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用于容纳在分析过程中从第一空间中溢出的多余的分析液体。并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是密封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间隔空腔,从而防止过度充池时液体自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溢出,避免了液体遗漏造成二次污染和交叉污染。
具体地,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对液体进行分析的分析空间,即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空间,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和用于排出液体中空气的排气孔。在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第二空间被设置为: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被注入第一空间时,注入的多余分析液体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盖板、底板、注入孔、出气孔。其中,盖板与底板彼此平行,相互间隔连接并形成间隔空腔;该间隔空腔包括用于对液体进行分析的第一空间和用于容纳从第一空间溢出的多余的液体的第二空间。在本发明中,至少形成第一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上均设有透明窗部分,用于对上透明窗部分与下透明窗部分之间的间隔空腔(即第一空间)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其中,注入孔与第一空间相连接,用于将待分析的液体充注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一空间中;出气孔与第二空间相连接,用于在充注过程中排出分析液体中产生的空气。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是彼此相连通的,在进行具体液体分析的过程中,当第一空间被注入的分析液体充满后,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将从第一空间溢出,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设置了第二空间后,即使在注入液体量超过第一空间容量的特定范围时,也不会有分析液体从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溢出,从而避免了容器的二次和交叉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该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
在本发明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分隔墙的目的在于将对液体进行分析的第一空间与容纳自第一空间溢出的多余的分析液体的第二空间进行有效地隔断,同时,该分隔墙是被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自第一空间向第二空间溢出的通道。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设置的分隔墙还起到让第一空间的分析液体中的空气气泡能有效、顺利地溢出到第二空间中,从而利于对第一空间中充注的分析液体进行有效地液体分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该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并且,该分隔墙的上端面略低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分析液体的溢出通道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在本发明中,分隔墙的上端面略低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时,当第一空间被注入的分析液体充满后,注入的分析液体在毛细作用下,通过液体的表面张力从第一空间从该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该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并且,该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或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齐平,溢出通道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后,分隔墙的上端面略低于、高于或等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时,均可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溢出通道,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该溢出通道溢出至第二空间中。优选地,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或等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当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或等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时,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分析液体会先充满第一空间,然后,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再在毛细作用下从溢出通道溢出至第二空间中;从而保证了第一空间在分析过程中是充满分析液体的,更利于液体分析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时,该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当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时,该分隔墙为长条形分隔墙,该长条形分隔墙能够保证分析液体在注入时,第一空间中的气体能够有效并且顺利地溢出到第二空间中,从而最大程度上确保第一空间在均匀充满分析液体的同时,而没有气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并且,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具体为长堤式长条形分隔墙。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扁平细长的溢出通道。该溢出通道位于长堤式长条形分隔墙的水平方向上;当注入第一空间中多余的分析液体溢出时,通过该扁平细长的溢出通道流入第二空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且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或等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并且,该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其长度与第二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由于分隔墙的长度与第二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因此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分隔墙的长度足够长,从而使得第一空间中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的溢出通道足够宽。当注入的分析液体充满第一空间后,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能通过该宽的溢出通道快速从第一空间溢出,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从而使得第一空间的分析液体中的气泡尽可能的少。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二空间还具有设置在第一空间的周边延伸的,且与第二空间相通的细长的第三腔室(即第三空间),即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二空间为带有细长腔室的结构。该具有细长腔室(第三空间)的第二空间使得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保证结构紧凑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第二空间的容量,从而也增加了由第一空间溢出的可容纳量;因此,该具有第三空间结构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进一步地确保了当注入的分析液体量超过第一空间容量的特定范围时,不会有液体从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中溢出,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了二次和交叉污染。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和/或出气孔设置在接近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角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注入到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自该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并且,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出气孔设置在第二空间的合适位置上。较佳地,出气孔设置在第二空间的角部,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液体在分析过程中离心时被从出气孔甩出,避免了二次和交叉污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出气孔设置在第二空间的细长的第三空间上。较佳地,出气孔设置在细长的第三空间上,且出气孔位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角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液体在分析过程中离心时被从出气孔甩出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出气孔的直径为0.5mm-1.0mm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自注入孔被注入的分析液体进入第一空间的出口紧邻第一空间的下表面,靠近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角部。以确保注入的分析液体自下而上注入,从而最大程度上防止分析液体注入时在第一空间产生气泡,影响液体分析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在位于远离注入孔一侧的角部(即第一空间中的内壁)比靠近注入孔的角部具有更大半径的圆角,即在远离注入孔一侧的第一空间的内壁为圆弧内壁。当分析液体在一定压力下被注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时,由于第一空间的内壁为圆弧内壁,使得分析液体在第一时间到达与注入孔相对、并远离注入孔的圆弧内壁;并通过圆弧使得液体均匀地充满第一空间的其它部分;从而优先地避免了在分析过程中第一空间产生气泡,影响液体分析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自注入孔被注入的分析液体进入第一空间的出口紧邻第一空间的下表面,注入孔靠近第一空间的角部;并且,在远离注入孔一侧的第一空间的内壁为圆弧内壁。当分析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注入时,由于压力的作用,使得分析液体像光线反射一样向第一空间中与注入孔相对且远离注入孔的两个圆弧、以及位于注入孔一端且与注入孔相对的角部流动,并通过这些圆弧使得分析液体均匀地充满第一空间的其它部分;从而更有效地避免了在分析过程中第一空间产生气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位于远离注入孔一侧角部(即圆弧内壁)的直径至少为2m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注入孔为圆锥凹槽性,其位于第一空间外表面的外孔直径大于其位于第一空间内表面的内孔直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注入孔的内孔直径为1mm,外孔直径为2m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注入孔的内孔与第一空间之间的连接通道的直径与注入孔的内孔直径大小相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注入孔的内孔与第一空间之间的连接通道的直径为1mm。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盖板与底板设置为其两面周边高、中间(即第一空间)低的形式,以避免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对盖板与底板上下两边的意外摩擦和触碰污染。具体地,位于设有透明窗部分的第一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小于第二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的室内高度为1mm。此高度的设计是为了有效地对位于第一空间的液体进行分析。如光学分析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位于设有透明窗部分的第一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小于第二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并且,第二空间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第二空间的下表面低于第一空间的下表面。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空间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空间的下表面低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下表面;并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盖板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底板下表面的高度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的盖板上表面要低于周边第二空间的盖板上表面,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盖板上表面的高度差为所述第一空间室内高度的1/2;第一空间的底板下表面低于周边第二空间的底板下表面,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底板下表面的高度差为所述第一空间室内高度的1/5-1/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的上、下表面之间的高度为1mm,第二空间的上表面比第一空间的上表面高0.5mm,第二空间的下表面比第一空间的下表面高0.2mm,因此,第二空间的室内高度为1.7mm。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具体容积可根据实际需要放大或缩小。优选地,向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注入液体时,当注入的液体超出第一空间体积43.7%-100%或更多的情况下,也不会溢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外表面具有定位缺口,尤其是靠近注入孔的外表面具有定位缺口。该定位缺口既可以确保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包装、使用等过程中放置位置的准确性;同时,该定位缺口也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外表面具有方形或燕尾形的定位缺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透明窗部分和/或下透明窗部分在两侧具有磨光的表面,以利于光学分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的上透明窗部分和下透明窗均为高透光、均匀、光滑的测试窗口。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盖板与底板通过注塑成型纯净塑料而成,以实现一次性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生产目的。优选地,塑料为易于分解的环保塑料。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对液体的有形态进行分析仪器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尿液分析仪器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除了第二空间的室内尺寸之外,其它尺寸可以根据所测试液体的不同性质、用途,所采用的材料、模具、装配等生产因素进行修改其具体尺寸,以满足测试的要求。
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具有以下特点:
1、在现有技术的原液体容腔(即第一空间)基础上增设了与之相连通的第二液体容腔(即第二空间),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被注入第一空间时,其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中,从而有效地避免即使在注入液体量超过第一空间体积43.7%-100%或更多容量时也不会溢出,进而避免了二次和交叉污染。
2、分隔墙和溢出通道的设计,注入第一空间的多余的分析液体自该分隔墙上方的溢出通道溢出,并流入第二空间,因而能更加有效地避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液体分析过程中产生气泡。
3、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设置为其两面周边高、中间(即第一空间)低的形式,使得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下表面的分析空间的窗口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均不易被意外摩擦和触碰污染。
4、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外表面的定位缺口,能确保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在包装、使用等过程中准确、方便地安装。
5、材料环保,易于分解。
6、生产成本低。
本发明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可用于任何液体分析,例如尿沉渣之类的样液、血液、脑脊液以及其他任何类似的形态学液体分析;特别是适用于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的对液体有形态的分析,尤其是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经过离心等手段进行沉淀的液体有形态的光学成像分析,以及对液体进行物理上色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部分的部分仰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3’-3’平面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部分的部分仰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3’-3’平面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部分的部分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可用于如尿液等体液的有形态液体分析。在该实施例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为由相互平行的盖板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间隔连接并形成间隔空腔,该间隔空腔包括用于对液体进行分析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被注入第一空间时,多余的分析液体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中,注入孔靠近第一空间的角部;并且,在远离注入孔一侧的第一空间的内壁为圆弧内壁。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盖板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上均设有透明窗部分。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还设置有分隔墙,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分隔墙的上方溢出至第二空间中。该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溢出通道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并且,该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二空间还具有设置在第一空间的周边延伸的,与第二空间相通的细长的第三空间。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下表面设置为其两面周边高、中间(第一空间)低的形式。
如图1所示,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第一空间1、第二空间2、分隔墙3、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4、用于排气的出气孔5、定位缺口6、第三空间7、连接通道8。其中,该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相连通,其之间由分隔墙3分开。在进行液体分析的过程中,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4被注入第一空间1时,当第一空间1被充满后,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经分隔墙3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2中。注入孔4与第一空间1相连接,靠近第一空间1的角部;并且,第一空间1在位于远离注入孔4一侧的角部比靠近注入孔4的角部具有更大半径的圆角,形成圆弧内壁。出气孔5设置在与第二空间2相连接的细长的第三空间7上,且出气孔5位于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角部。自注入孔4被注入的分析液体进入所述第一空间1的出口紧邻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即注入孔4和第一空间1之间的连接通道8的一侧紧邻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靠近注入孔4的外表面具有方形定位缺口6。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之间的分隔墙为长条形分隔墙,该长条形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该长条形分隔墙的长度与第二空间2的长度大致相等。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溢出通道21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为1mm,溢出通道21的宽度小于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二空间2的室内高度高于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并且,第二空间2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空间1的上表面,第二空间2的下表面低于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第二空间2的上表面与第一空间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1,第二空间2的下表面与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2,且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上表面的高度差11大于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下表面的高度差12。
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盖板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通过注塑成型纯净塑料而成,该塑料为易于分解的环保塑料。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空间2的体积是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一倍,因此,当注入的液体超出第一空间体积一倍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液体溢出。
实施例2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设置的分隔墙的上端面略低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其溢出通道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为长堤式长条形分隔墙,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溢出通道为扁平细长通道。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注入孔为圆锥凹槽性,位于第一空间外表面的外孔直径大于其位于第一空间内表面的内孔直径。
实施例3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的第三个实施例,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为由相互平行的盖板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间隔连接并形成间隔空腔,该间隔空腔包括用于对液体进行分析的第一空间和用于容纳从第一空间溢出的多余的液体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盖板与底板上均设有透明窗部分。注入孔靠近第一空间的角部;并且,在远离注入孔一侧的第一空间的内壁为圆弧内壁。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还设置有分隔墙,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被注入第一空间时,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从分隔墙的上方溢出,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中。该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且该分隔墙的长度等于第一空间的长度。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还包括用于将分析液体充注入第一空间中的注入孔、用于在充注过程中从第二空间排出液体中的空气的出气孔。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上、下表面设置为其两面周边高、中间(第一空间)低的形式。
如图3所示,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第一空间1、第二空间2、分隔墙3、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4、用于排气的出气孔5、定位缺口6。其中,该实施例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相连通,其之间由分隔墙3分开。在进行液体分析的过程中,当分析液体自注入孔4被注入第一空间1时,当第一空间1被充满后,注入的多余的分析液体经分隔墙3流入并容纳在第二空间2中。注入孔4与第一空间1相连接,靠近第一空间1的角部;并且,第一空间1在位于远离注入孔4一侧的角部比靠近注入孔4的角部具有更大半径的圆角,形成圆弧内壁。出气孔5位于第二空间2的角部。自注入孔4被注入的分析液体进入所述第一空间1的出口紧邻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即注入孔4和第一空间1之间的连接通道8的一侧紧邻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靠近注入孔4的外表面具有方形定位缺口6。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之间的分隔墙3为长条形分隔墙,该长条形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该长条形分隔墙的长度与第二空间2的长度相等。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溢出通道21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为1mm,溢出通道21的宽度小于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第二空间2的室内高度高于第一空间1的室内高度13,并且,第二空间2的上表面高于第一空间1的上表面,第二空间2的下表面低于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第二空间2的上表面与第一空间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1,第二空间2的下表面与第一空间1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差为12,且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上表面的高度差11大于第一空间1与第二空间2下表面的高度差12。
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盖板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通过注塑成型纯净塑料而成,该塑料为易于分解的环保塑料。在该实施例中,第二空间2的体积是第一空间1的体积的43.7%,因此,当注入的液体超出第一空间体积43.7%的情况下,也不会有液体溢出。
实施例4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结构与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设置的分隔墙的上端面略低于第一空间的上表面,其溢出通道形成在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为长堤式长条形分隔墙,分隔墙的上端面和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溢出通道为扁平细长通道。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注入孔为圆锥凹槽性,位于第一空间外表面的外孔直径大于其位于第一空间内表面的内孔直径;并且,该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靠近注入孔4的外表面具有燕尾型定位缺口6,如图5所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包括对液体进行分析的分析空间,即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一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空间,用于注入分析液体的注入孔和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被设置为:当分析液体自所述注入孔被注入所述第一空间时,多余的分析液体流入并容纳在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设置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空间的上表面或与之齐平,溢出通道形成在所述分隔墙的上端面和所述第一空间的上表面之间,多余的分析液体从所述溢出通道溢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空间具有设置在第一空间的周边延伸的,与第二空间相通的细长的第三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的长度大于其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的长度与第二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注入孔被注入的分析液体进入所述第一空间的出口紧邻所述第一空间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在所述细长的第三空间上,且位于所述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的角部。
CN201210508849.0A 2012-12-03 2012-12-03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Active CN1038525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8849.0A CN103852576B (zh) 2012-12-03 2012-12-03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8849.0A CN103852576B (zh) 2012-12-03 2012-12-03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576A CN103852576A (zh) 2014-06-11
CN103852576B true CN103852576B (zh) 2017-11-28

Family

ID=5086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8849.0A Active CN103852576B (zh) 2012-12-03 2012-12-03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25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8571A (zh) * 2016-02-24 2016-07-06 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滤液在线测量和分析装置
PL421074A1 (pl) * 2017-03-31 2018-10-08 Pz Cormay Spółka Akcyjna Układ mikroprzepływowy
CN110673324B (zh) * 2019-09-27 2022-04-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适用于共聚焦显微镜的玻片结构
WO2021159458A1 (zh) * 2020-02-14 2021-08-19 科宝智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8209A (en) * 1973-05-24 1976-10-26 Mcdonald Bernard Microorganism analysis device
WO1997036681A1 (en) * 1996-04-03 1997-10-09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nalyte detection
US6002475A (en) * 1998-01-28 1999-12-14 Careside, Inc.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tical cartridge
CN201266164Y (zh) * 2008-12-25 2009-07-01 彭鹤年 尿细胞微量染色计数装置
CN201380075Y (zh) * 2006-10-26 2010-01-13 电子慕泽雷帕里公司 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4744B (zh) * 2010-10-08 2015-05-20 生物梅里埃有限公司 改进的样品测试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88209A (en) * 1973-05-24 1976-10-26 Mcdonald Bernard Microorganism analysis device
WO1997036681A1 (en) * 1996-04-03 1997-10-09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analyte detection
US6002475A (en) * 1998-01-28 1999-12-14 Careside, Inc. Spectrophotometric analytical cartridge
CN201380075Y (zh) * 2006-10-26 2010-01-13 电子慕泽雷帕里公司 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
CN201266164Y (zh) * 2008-12-25 2009-07-01 彭鹤年 尿细胞微量染色计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2576A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2576B (zh) 用于液体分析的容器
US4066414A (en) One piece tube and microscope slide manipulative laboratory device
US20120052557A1 (en) Microchip
EP2073017A1 (en) Cartridge, residual liquid removing method, and automatic analyzer
CN105413599A (zh) 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布置和用于分析物质的方法
CN101925820B (zh) 分离芯片和分离方法
CN105452838A (zh) 检体调制用容器
CN105158022A (zh) 一种液体样品的收集和检测设备
CN207457252U (zh) 一种血红蛋白反应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05921185A (zh) 一种尿液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07521U (zh) 用于分析液体的容器
US3631727A (en) Device for measuring specific gravity of fluids
CN205879767U (zh) 液体分析载玻片
CN103157524A (zh) 具有隔板的样品室
CN203929420U (zh) 一种收集样本的瓶子
CN109752353A (zh) 微液滴检测装置
CN105092279B (zh) 一种样本收集装置
CN204536077U (zh) 一种浮游动物样品前处理装置
US9513209B2 (en) Apparatus for taking an accurate photometric measurement of a liquid
CN201122149Y (zh) 改进型比色杯
CN206420742U (zh) 一种盐雾落雾量显示检测仪
US6261833B1 (en) Tube with special scale intended for tests which analyze somatic cell count in milk
TWI765205B (zh) 平板型定量體液樣品採集裝置和其製作方法
CN204964279U (zh) 一种用于染色和分析液体的容器
CN216727319U (zh) 一种便于进行对比的测试用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ntainers for liquid analysi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Pledgee: Bank of Shanghai Limited by Share Ltd. Pudong branch

Pledgor: COBIO SMARTER HEALTHCA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69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