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1609A -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51609A
CN103851609A CN201410079027.4A CN201410079027A CN103851609A CN 103851609 A CN103851609 A CN 103851609A CN 201410079027 A CN201410079027 A CN 201410079027A CN 103851609 A CN103851609 A CN 103851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heat
gas
temperature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790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荣
李智峥
王雪亮
王欢
刘润藻
吕明
林腾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4100790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51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851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51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经混匀装置(4)混匀的CO2(3)和O2(2)的混合气(5)代替空气进行燃烧,燃烧尾气中CO2体积分数为50-95%,尾气经过蓄热体(7)后温度由900-1400℃降低至200-400℃,实现对尾气显热的储存。炉内燃烧稳定后尾气中20-70%的用于循环,剩余气体(11)排出。循环尾气(10)经风机(9)进入混匀装置(4)中与O2(2)均匀混合,混合助燃气体中O2体积分数为3-30%。混合气(5)再经过高温蓄热体(7)后温度升高至700-1100℃,通过烧嘴(8)进入燃烧区域与燃料(1)反应,通过换向阀(6)定期切换,实现蓄热式燃烧。使用该方法可使NOx排放降低30-90%。

Description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及雾霾天气频现的背景下,各国纷纷提出CO2和NOx的减排目标,降低CO2和NOx的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CO2/O2燃烧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同时控制CO2和NOx的新型燃烧技术,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
当燃料通过空气助燃时,空气中含有约79%的N2,在高温炉膛内会发生反应生成NOx污染物,造成大气的污染。O2浓度在促进着火燃烧和降低NOx的生成的作用方面是互相矛盾的。一方面,O2浓度的提高可以改善着火燃烧条件,稳定燃烧;另一方面,O2浓度的提高也促进了NOx的生成,使得NOx排放增加。
现有的CO2/O2燃烧技术大多是采用余热回收方式来回收热量,降低温度,设备庞大,投资较大,设备运行维护费用较高。
CO2/O2蓄热燃烧技术是把燃烧产生的尾气,经过蓄热体放出热量后,再返回通过蓄热体升温用于燃烧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将O2与可循环的燃烧废气掺混在一起,利用CO2稀释O2浓度,共同用于助燃。采用此方法,可以有效捕捉回收利用CO2,还能减少燃烧污染物NOx的排放,提高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有效捕捉回收利用CO2,减少燃烧污染物NOx的排放,提高热效率。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经混匀装置混匀的CO2和O2的混合气代替空气进行燃烧,燃烧尾气中CO2体积分数为50-95%,尾气经过蓄热体后温度由900-1400℃降低至200-400℃,实现对尾气显热的储存;炉内燃烧稳定后尾气中20-70%的用于循环,剩余气体排出;循环尾气经风机进入混匀装置中与O2均匀混合,混合助燃气体中O2体积分数为3-30%;混合气再经过高温蓄热体后温度升高至700-1100℃,通过烧嘴进入燃烧区域与燃料反应,通过换向阀定期切换,实现蓄热式燃烧。
本发明点火时用O2作为助燃剂,生产一段时间后,返回烟气与O2进行混合,循环利用烟气中的CO2,随着炉内燃烧逐渐稳定,形成CO2自身循环利用。
将体积分数为85-99.9%的O2和体积分数为50-99.9%的CO2分别通过旋流喷枪喷入混合装置内,在高回旋率作用下,均匀混合后,作为助燃剂用于燃烧。
高温烟气经过低温蓄热体后温度降低,和O2混合后,在风机牵引下再经过高温蓄热体后混合气温度升高,进入燃烧区域与燃料反应。
炉内燃烧稳定后尾气中20-70%的用于循环,剩余尾气用于CO2的捕集回收或直接排放。
燃料为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煤粉等固体燃料、重油等液体燃料。
助燃剂中的O2采用液氧槽车供氧,再对液氧进行气化;或利用低温精馏法将空气中的N2分离出去后得到O2,用氧气管道供氧。
本发明的原理是:传统燃烧过程中,采用空气进行助燃。在此过程中,生成NOx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热力型,即在1500℃的高温下,空气中N2和O2直接反应生成NO;二是快速型,即燃料富集区的CH基与分子N2碰撞形成氰化物,再被氧化生成NO,该机理温度低于热力型;三是燃料型,即燃料中的N元素(挥发N或焦炭N)释放伴随着挥发分进一步分解为氰和氨,不同条件下,这些中间产物可以反应生成N2或NO。
采用CO2稀释助燃剂中O2的浓度,由于氧化剂中没有N2,助燃剂是O2和CO2的混合气,燃烧几乎没有N元素的参与,热力型和快速型的NOx的产生可以忽略,所以与传统燃烧相比,产生的NOx大量减少,从源头上减少了NOx的产生;此外,返回燃烧的循环烟气中有少量的NOx,NOx在再燃烧过程中,部分NOx循环后会被分解,使得尾气中NOx含量减少。
不直接采用纯氧助燃,而用CO2稀释,是因为CO2具有较高的比热,这样可以降低O2在助燃时的火焰温度,减少燃烧中CO的产生,从而提高烟气中CO2浓度,有利于CO2分离和回收。此外,采用CO2替代N2稀释O2时,由于CO2的等压热容比N2高,而且CO2是辐射气体,有利于燃烧和加热时的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属于绿色冶金工艺,适用于各种工业燃烧炉窑,如转底炉、轧钢加热炉、钢包烘烤炉、回转窑、石灰窑等。该方法采用CO2和O2的混合气代替空气进行燃烧,利用高浓度的CO2存在使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和辐射特性,增强传热;同时,由于烟气再循环以及燃烧气氛中N2大幅度减少,污染物NOx的生成量大幅减少,随烟气排入大气的热损失降低。用本发明可减少NOx污染物排放30%-90%,同时生产中CO2可实现自身循环利用。由于CO2有较大比热和红外辐射特性,可使炉窑内温度更加均匀。此外,由于采用蓄热燃烧技术,热效率提高10-40%。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绝不旨在狭窄地限于本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图。
图1中,1为燃料,2为CO2,3为O2,4为气体混匀装置,5为CO2和O2的混合气体,6为换向阀,7为蓄热体,8为烧嘴,9为风机,10为循环烟气,11为剩余尾气。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100t钢包烘烤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21为钢包,22为烘烤器的一部分钢包盖,23为蓄热体,24为中心燃气氧气入口,25为尾气循环管路,26为可变向风机。
图3是实施例二中的150t/h步进梁式轧钢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中,31为轧钢加热炉,32为烧嘴一,33为蓄热体一,34为风机,35为均匀混合装置,36为换向阀,37为蓄热体二,38为烧嘴二,39为燃料。
图4是实施例三中的年产20万吨转底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41为燃气,42为鼓风机,43为空气,44为空气分离器,45为N2,46为气体混匀装置,47为换向阀,48为蓄热体,49为喷嘴,50为炉膛,51为烟道,52为余热装置,53为除尘器,54为干燥器,55为CO2捕集回收装置,56为CO2气罐,57为引风机一,58为引风机二,59为CO2气体,60为余留气体,61为CO2-O2混合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100t钢包烘烤炉
在100吨钢包的烘烤过程中使用O2/CO2蓄热燃烧技术,氧气和燃气从钢包盖正中间的烧嘴(24)喷入钢包(21)内,燃烧尾气经由尾气循环管路(25)再次进入钢包(21)内。尾气循环管路中的风机(26),周期性切换牵引方向,两侧的蓄热体分别吸热和放热。燃气使用焦炉煤气,流量为275m3/h,氧气流量500m3/h,烘烤时间约40h,钢包内各处温度较均匀。
在风机(26)作用下,从钢包内引出尾气先经过低温蓄热体(23)并将其加热,尾气温度降低,进入尾气循环管路(25),再经过风机(26)和高温蓄热体,吸收蓄热体热量后,尾气自身温度升高后再次进入钢包。一段时间后,风机反向牵引,尾气循环方向改变,尾气经过低温蓄热体并将其加热,再经过高温蓄热体,自身温度升高后进入钢包内。尾气按照此流程周期性改变循环方向,实现蓄热式尾气循环。多余的燃烧尾气从钢包盖(22)和钢包(21)之间的缝隙溢出,离开钢包,尾气排放比例约为40-80%。循环尾气与氧气体积比例为4:1到7:1。
实施例二:150t/h步进梁式轧钢加热炉
在150t/h步进梁式轧钢加热炉中,采用高温低氧燃烧器,利用O2和CO2混合喷吹作为助燃剂代替空气进行助燃,利用风机(34)增压或负压引射的方式在原有的O2助燃剂系统混入CO2气体,混合后的气体进入均匀混合装置(35),通过调节助燃剂中O2和CO2的喷吹比例,控制喷嘴局部火焰温度、均匀炉内温度。在高温低氧燃烧器中,A状态下,烧嘴一(32)工作时,混合均匀后的助燃气体通过该侧蓄热体一(33),吸收蓄热体一(33)内储存的热升温后与燃料(39)混合燃烧,生成的烟气自烧嘴二(38)流出,放热给蓄热体二(37)后温度下降。经一定时间后,利用换向阀(6)切换为B状态,燃料(39)和从蓄热体二(37)吸热后的助燃空气由烧嘴二(38)射入,烧嘴二(38)处于燃烧工作状态,产生的烟气流入烧嘴一(32),放热给蓄热体一(33)后排出。在换向系统(36)的控制下交替工作,完成烟气与助燃剂热交换,实现高温低氧燃烧。
坯料入炉可以为冷坯,也可以为热坯,温度为300-600℃。出钢温度为1200-1250℃。坯料采用侧进侧出方式进出轧钢加热炉。燃料为热值3200kJ/m3的高炉煤气,高炉煤气中CO含量为20%,燃耗为1.19GJ/t,高炉煤气流量为55000-56000m3/h,助燃剂流量为27500-28000m3/h。其中助燃剂中O2的体积百分比为20%,其余主要为CO2气体。O2消耗量为5500-5600m3/h,CO2消耗量为22000-22400m3/h。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回收废气热量,废气排放温度约200℃。蓄热体中热量可预热煤气和助燃剂,助燃剂预热温度为1000-1050℃,煤气预热温度为1000-1050℃。
实施例三:年产20万吨转底炉
转底炉年产量为20万吨,采用CO2-O2蓄热燃烧技术,以铁精粉、高炉污泥、含铁粉尘等为原料,使用煤粉(粒度≤2mm)作为还原剂,先混料制成含碳球团,粒径为6-12mm,燃料为转炉煤气,热值约为6MJ/Nm3。助燃剂采用CO2-O2混合气体替代常规空气,混合气体中O2比例为15%,流量为52000-57000Nm3/h,燃料流量为9200-9700Nm3/h,冶炼周期为15-25min。
在冶炼过程中,将含碳球团均匀铺在炉膛(50)底部,料层厚20-60mm。采用鼓风机(42)将空气(43)鼓入空气分离器(44),根据低温精馏法分离出N2(45),余留气体(60)中O2浓度为85-99.9%。将浓度为50-99.9%的CO2气体(59)和余留气体(60)按比例在混匀装置(46)中充分混匀。CO2-O2混合气体(61)经换向阀(47)通过蓄热体(48)预热到900-1000℃,在喷嘴处(49)和燃气(41)发生燃烧反应加热含碳球团。加热区、还原一区、还原二区和均热区皆采用蓄热式烧嘴,布置为外侧22个、内侧11个,定期切换内外侧烧嘴进行蓄热式燃烧。含碳球团随着炉底前进,在1250-1350℃高温下逐渐被还原,在出料口处产出还原铁。燃烧生成的烟气含有高浓度的CO2,可经烟道(51)通入余热装置(52)回收热量,从喷嘴处排出的烟气也通过引风机一(57)进入烟气循环,此时烟气温度可低于300℃,再经过除尘(53)、干燥(54)、CO2捕集回收(55)后,储存在CO2气罐(56),气罐(16)数目为2个(或2个以上),一个气罐用于存储CO2,另一个经引风机二(58)返回和O2在混匀装置(46)中混合,两个气罐轮流用于存储和供气,该方法可达到循环利用CO2的目的,同时气罐(56)中高浓度的CO2也可用于其他用途。
采用该方法进行转底炉还原冶炼,可减少NOx排放30%~7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经混匀装置(4)混匀的CO2(3)和O2(2)的混合气(5)代替空气进行燃烧,燃烧尾气中CO2体积分数为50-95%,尾气经过蓄热体(7)后温度由900-1400℃降低至200-400℃,实现对尾气显热的储存;炉内燃烧稳定后尾气中20-70%的用于循环,剩余气体(11)排出;循环尾气(10)经风机(9)进入混匀装置(4)中与O2(2)均匀混合,混合助燃气体中O2体积分数为3-30%;混合气(5)再经过高温蓄热体(7)后温度升高至700-1100℃,通过烧嘴(8)进入燃烧区域与燃料(1)反应,通过换向阀(6)定期切换,实现蓄热式燃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点火时用O2作为助燃剂,生产一段时间后,返回烟气与O2进行混合,循环利用烟气中的CO2,随着炉内燃烧逐渐稳定,形成CO2自身循环利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体积分数为85-99.9%的O2和体积分数为50-99.9%的CO2分别通过旋流喷枪喷入混合装置内,在高回旋率作用下,均匀混合后,作为助燃剂用于燃烧。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烟气经过低温蓄热体后温度降低,和O2混合后,在风机牵引下再经过高温蓄热体后混合气温度升高,进入燃烧区域与燃料反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炉内燃烧稳定后尾气中20-70%的用于循环,剩余尾气用于CO2的捕集回收或直接排放。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料为天然气气体燃料、煤粉固体燃料、重油液体燃料。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助燃剂中的O2采用液氧槽车供氧,再对液氧进行气化;或利用低温精馏法将空气中的N2分离出去后得到O2,用氧气管道供氧。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法适用于转底炉、轧钢加热炉、钢包烘烤炉、回转窑、石灰窑。
CN201410079027.4A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Pending CN103851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9027.4A CN10385160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79027.4A CN10385160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51609A true CN103851609A (zh) 2014-06-11

Family

ID=50859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79027.4A Pending CN103851609A (zh) 2014-03-05 2014-03-05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5160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777A (zh) * 2015-04-09 2015-07-22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自循环降低nox的燃烧方法
CN107129843A (zh) * 2017-06-28 2017-09-05 北京金泰瑞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燃气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
CN107413218A (zh) * 2017-09-11 2017-12-01 张家口新金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及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
CN109489052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废气燃烧炉及废气处理设备
CN109855421A (zh) * 2019-01-11 2019-06-07 丰镇市新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用节能回转窑
CN114216135A (zh) * 2021-12-01 2022-03-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o2循环的天然气纯氧燃烧零排放燃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3239A2 (en) * 1988-03-16 1989-09-20 Bloom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Regenerative burners with a device for suppressing NOx formation
JPH06193818A (ja) * 1992-12-25 1994-07-15 Tokyo Gas Co Ltd 排ガス再循環酸素利用交番燃焼方法
CN1982778A (zh) * 2005-12-15 2007-06-2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切换燃烧装置
JP2012112588A (ja) * 2010-11-25 2012-06-14 Chugai Ro Co Ltd 加熱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33239A2 (en) * 1988-03-16 1989-09-20 Bloom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Regenerative burners with a device for suppressing NOx formation
JPH06193818A (ja) * 1992-12-25 1994-07-15 Tokyo Gas Co Ltd 排ガス再循環酸素利用交番燃焼方法
CN1982778A (zh) * 2005-12-15 2007-06-20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切换燃烧装置
JP2012112588A (ja) * 2010-11-25 2012-06-14 Chugai Ro Co Ltd 加熱炉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777A (zh) * 2015-04-09 2015-07-22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自循环降低nox的燃烧方法
CN104791777B (zh) * 2015-04-09 2017-11-21 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烟气自循环降低nox的燃烧方法
CN107129843A (zh) * 2017-06-28 2017-09-05 北京金泰瑞和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工业燃气供气系统及供气方法
CN107413218A (zh) * 2017-09-11 2017-12-01 张家口新金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二氧化碳和氧气气体混合装置及混合气体助燃污染气体零排放系统
CN109489052A (zh) * 2018-11-19 2019-03-19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废气燃烧炉及废气处理设备
CN109855421A (zh) * 2019-01-11 2019-06-07 丰镇市新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碳铬铁生产用节能回转窑
CN114216135A (zh) * 2021-12-01 2022-03-2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co2循环的天然气纯氧燃烧零排放燃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1609A (zh) 一种CO2/O2蓄热燃烧降低NOx排放的方法
WO2019174241A1 (zh) 一种铁矿石微波烧结方法
CN104748125B (zh) 一种热解挥发份的燃烧系统
CN114085990B (zh) 一种微细粒生物质燃料和含氢燃气耦合喷吹的烧结节能减排方法
CN103363811A (zh) 一种高温烟气掺氧气的燃烧方法
CN100504164C (zh) 一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燃煤方法
WO2023221337A1 (zh) 一种回转窑-烧结机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方法及系统
CN202546811U (zh) 一种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CN101839473A (zh) 烟气循环高温空气节能环保燃烧技术
CN104266217B (zh) 一种层燃炉多路径脱硝系统及其脱硝方法
CN106048211B (zh) 一种铁矿石回转窑还原焙烧工艺
CN102643038A (zh) 一种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煅烧高活性度石灰的工艺
CN212581984U (zh) 一种节能减排的带式球团焙烧机焙烧系统
CN201593023U (zh) 节能环保自动化石灰竖窑
CN102679390A (zh) 一种协同控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复合炉拱和复合二次风结构
CN205223094U (zh) 一种有效降低焦炉氮氧化物生成的立火道底部结构
CN102942312B (zh) 一种节能环保石灰竖窑
CN2682293Y (zh) 医疗废物热解焚烧处理装置
CN103482889B (zh) 蓄热式物料煅烧装置
CN116083673A (zh) 一种高炉热风炉烟气串级利用同步脱硫脱硝系统
CN210602852U (zh) 一种铝石窑低氮燃烧设备
CN102095200B (zh) 富氧供风的双蓄热式高温贫氧燃烧器
CN201589526U (zh) 一种单预热烧结点火保温炉
CN105090934B (zh) 一种应用于固定床锅炉的低温洁净燃煤方法
CN106051777A (zh) 一种用于垃圾热解的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