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5791B -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5791B
CN103845791B CN201410102371.0A CN201410102371A CN103845791B CN 103845791 B CN103845791 B CN 103845791B CN 201410102371 A CN201410102371 A CN 201410102371A CN 103845791 B CN103845791 B CN 1038457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usion
joint
slow release
capsule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023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5791A (zh
Inventor
李宜
陈志强
王铮
李林风
黄广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023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45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4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5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5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5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本发明通过连接成一体的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构建一个用于正常输液的直输通路以及一个在输液器具撤离后利用残留于正压室内的药液实现正压缓释输液的缓释通路,并通过主体设置于正压室内的切换组件对两个输液通路进行切换,使输液器具连接输液时建立直输通路,和使输液器具撤离时延时关闭直输通路后切换启用缓释通路,在此基础上通过缓释阀的设置使残留的药液实现缓慢输注以保证留置导管长时间维持正压状态,从而达到输液器具分离瞬间实现正压封管和使留置导管留置期间可长效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导管内防止形成血栓的双重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防止留置导管与输液器具分离瞬间产生回血,以及在血管内留置期间血液回流而形成血栓或堵塞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PICC等在内的静脉留置针,作为静脉输液钢针的优良替代产品自1958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其优缺点均异常突出,其缺点主要体现为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严重的和大面积的、也是公认的。至目前,为静脉留置针应用而引发的并发症及消除其使用风险,已衍生形成正压接头及导管冲洗器两种主要的处置方案。两种处置方案中,其中以美国ICU医疗公司的可来福接头为代表的正压接头产品,包括著名的德国贝朗公司B.BRAUN或者美国BD公司的正压接头,并非真正有效地解决了问题。正压接头的使用是在输注器具与静脉留置针分离瞬间可产生反推作用,防止产生分离时的负压效应,阻止导管产生回血这种回血现象美国早期研究较为充分,称之为“注射器相关回血”,据韩伟等人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4卷第2期发表的论文《可来福接头与肝素帽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分析比较研究》一文的实验数据就报道称,应用可来福正压接头的回血数是6%,而是用肝素帽封管的回血数竞达88%!该文章并未探讨长时间留置时的回血数,在江西、广东、北京、上海等地监测到的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在输注器具与留置导管分离后30分钟,即可见回血进入留置导管中,这个比例高达74%以上。
这种回血是已知导致留置导管内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直接原因,这些凝血栓隐藏在留置导管末端,隐藏在我们并不透明的血管内,肉眼无法直接观察而相对隐蔽。另外,静脉输液通常的绝对高度在100cm左右,换言之,输液时加注于留置导管内的压差约达10kPa,若不加以处理,这些凝血或血栓在多数情况下都被推回到血管内,明显的风险在于,这些凝血栓并不一定能在血管内碎解,它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也许正超过留置针所带来的便利。临床数据表明,现有技术方案的正压接头,效果是有限的,其益处局限于输注器具分离瞬间,而导管冲洗器冲洗留置导管的技术方案,不但增加了治疗费用和护理的劳动强度,还面临其使用方式间隔的6小时中血栓的形成风险仍然未能充分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同时能防止“注射器相关回血”以及留置期间的回血现象,即具备现有正压接头的性能同时,也具备长效防止留置时回血问题,无须使用导管冲洗器冲洗导管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彻底解决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现象的留置导管防血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为一外圆锥接头或外圆锥接头与内螺纹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中空腔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杯形囊有一囊腔,所述正压室一端连通前接头,另一端连通后接头,所述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所述前接头与后接头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的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设置在正压室内腔,所述切换组件用于将由前接头、正压室和后接头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正压室的中空腔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该输液槽是输液通路的构成部分,其作用是防止囊腔在中空腔内膨大时,不致堵塞输液通路,液体可从凹陷的槽沟中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由导柱、后封、杯形囊、针管、弹簧、中封、中支撑板、前封和缓释阀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轴向穿过杯形囊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所述针管安装在导柱穿过杯形囊的一端,所述弹簧由导柱和针管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的囊腔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上,所述杯形囊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与正压室的内壁密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针管侧孔,前端为锋利的针尖。
进一步地,导柱在后接头内腔一端的端头处,设置有进液口,其与设置于导柱侧向的导柱侧孔连通,进液口是本发明连接输注器具时的药液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后封、中封和前封分别用于闭合或开启导柱侧孔、针管侧孔和针尖,所述中封和前封的横向厚度分别大于针管侧孔和针尖的孔径或长度。作为优选,所述后封、中封和前封采用具有一定形变密封能力和可穿刺的高分子材料制造,医用橡胶为硅胶均可。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或其中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可往返的行程≥4mm,由于ISO标准中输液注射器具的圆锥接头均规定为≥8mm,因此基于标准化配套设计,优选该行程为8mm,而杯形囊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针尖相对前封的移动长度>导柱侧孔相对后封的移动长度,这三个长度差异可使切换组件在往复行程中,得以巧妙地设置出一个持续的正压来源和直输通路的封闭程序,所述封闭程序即导柱侧孔、针管侧孔和针尖先后依次封闭的程序,这个程序制造了直输通路后端封闭的延时效果,与杯形囊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设计所提供的持续正压来源一起,为正压封管和持续长效正压的实现提供了前提。
在所述切换组件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往返时,导柱侧孔前推时向前越过后封,后缩时向后越过后封,针管侧孔前推时向前外露于中封,后缩时闭合于中封,针尖前推时向前穿破并外露于后封表面,后缩时至少闭合于后封表面,使针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缓释阀镶嵌在前封中,缓释阀是过滤介质或合并其支撑物的组合,所述过滤介质的气泡点≤正压室所具有的压力。气泡点是膜式、柱型、多空材料等各式过滤介质所固有的物性,而正压室的压力取决于弹簧的屈伸力,气泡点与屈伸力在本发明装置中属于两个变量,其大小的选择取决于所需维持正压的时间长度,在上述中空腔容置液体的容积不变和预先确定弹簧的屈伸力的前提下,先若需时间长,则使用气泡点值高的过滤介质,反之使用气泡点低的过滤介质。
在满足临床实用需要前提下,中空腔容置的残留药液优选在0.5~1mL或略大一些时,如这个药液量被确定后,输出越微量,则正压维持时间原理上就越长,但依据物理学的一般原理和试验结论,只要有药液输出,则无论其输出量再微小,都能维持正压。本发明装置通过设置过滤介质气泡点数值的大小和弹簧屈伸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可以控制正压维持时间在1小时以上,优选为24小时。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切换组件的导柱和针管的组合体沿前接头或后接头方向往返时,会带动包括弹簧在内的杯形囊整体压缩或伸展,这是正压室产生正压的来源,杯形囊要形成有效的压缩或伸展,其囊腔内的空气必须有效排出或再次吸入,为了排气或吸气,所述与杯形囊开口端周边闭合的中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外界贯通或经由前接头间壁与外界贯通的排气通道,所述囊腔的排气或吸气经排气通道进出。
本发明另一种型式,其与前述的差异在于,所述前接头与正压室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考虑静脉留置针在穿刺输液时需要照顾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如亚洲女性、婴幼儿等的手部较小,本发明在前接头与正压室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可在使用本发明装置时,对这些个体差异进行适用性调整。
在很多情况下,输液器具或注射器并非全部具备螺口的锁紧式接头,而本发明的构成具有一定的反弹力,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这些非锁紧式接头的输注器具的连接强度,为增强其与本发明的连接安全性,所述后接头可以选配一个辅助接头,该辅助接头一端为锁紧式外圆锥接头,另一端为内圆锥接头,锁紧式外圆锥接头与内圆锥接头直接连通或经由软管连通。
本发明装置结构轻巧微细,与现有正压接头体积相似,使用极其简单。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用无针输注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的后接头,向上排气完成,即可连接静脉留置针实施输液或注射,输注完成后直接分离输注器具即可,本发明装置即可自动完成正压封管及实施微量缓释注射,使留置导管维持正压状态以防止留置导管回血直至到下一次输注时。
本发明的主要原理在于:
本发明装置通过构建一个用于正常输液的直输通路以及一个在输液器具撤离后利用残留于本发明装置的药液实现正压缓释输液的缓释通路,利用输液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作为原驱动力迫使切换组件行进,以接通各构件的方式建立直输通路,利用弹簧特性使切换组件在输液器具撤离后伸展恢复原位以关闭直输通路的同时启用缓释通路,从而实现两个通路之间的切换,在此基础上,还利用过滤介质固有的气泡点特性制造缓释阀控制残留药液进入留置导管的量,以达到延长留置导管正压状态的维持时间,同时还利用了切换组件的往复行程变化形成残留药液正压输出状态的程序控制,综合上述因素达成既在输液器具分离瞬间防止留置导管回血,又保证留置导管长时间维持正压状态,达到整个导管留置期间均可完美阻止血液回流到留置导管内防止形成血栓的目的。
在配合静脉留置针、中央静脉导管等PICC产品防止回血时都可以应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输注器具连接使用本发明装置,在输注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时即驱动切换组件向前行进,连通正常输液的直输通路,同时压缩了正压室内的杯形囊,在输注器具实施排气时,药液充满正压室的中空腔,连接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即可实现正常状态下的输液,输液结束后,输注器具与本发明装置分离,在分离瞬间,由于输液器具接头插入而施加于切换组件的外力撤销,切换组件向后回缩复位,封闭直输通路,并切换至缓释通路,完成通路的切换,残留并充盈于正压室内的中空腔的药液开始并持续地经由缓释通路注入留置导管,使其始终保持正压。由于通路切换的设计巧妙地使直输通路的前后端封闭存在时间差,是先封闭本发明装置的后端,其次再封闭与留置针连接的前端,这样的延时封闭设计使杯形囊在施加于切换组件的外力撤销后受弹簧舒展而驱动杯形囊迅速恢复膨大状态过程中,得以将部分充盈于正压室内的中空腔的药液快速地往留置导管内射出,实现正压封管,而剩下部分的药液则在直输通路完全封闭后经由缓释通路开始其正压输注,从而自动实现正压封管和长效维持留置导管正压,防止留置导管留置期间回血,有效解决了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问题,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仅仅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的缺陷。
(2)由于缓释阀的使用,其利用了过滤介质气泡点特性,通过调整过滤介质气泡点,使缓释阀形成一个阻力,这个阻力小于或等于正压室的正压力,使得杯形囊舒展膨大时压迫中空腔残留的药液时,恰好能处于仅能突破阻力的限制,使其既能缓慢释放药液进入接头,又不至于使极少量的药液很快就释放完全,延长了正压的持续时间。在达到长时间维持正压之后,就可以长时间避免回血进入留置导管内,使留置导管不会出现诸如凝血、血栓或堵塞的问题,使用本发明装置,完全可以弃用导管冲洗器和正压接头,既降低治疗费用又降低护理劳动强度。
(3)由于应用过滤介质的气泡点特性,该特性与过滤介质的实际滤过面积大小无必然关系,因此可在保证过滤介质某个具体气泡点的前提下,根据需要维持正压时的长短,而适当调整过滤介质的实际滤过面积,可有效延长过滤介质因为长时间微量输注而发生微粒堵塞的时间,防止过早出现堵塞而导致正压失效,解决如某些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正压失效缺陷。
(4)使用方法简洁安全,符合现有输液护理规范和操作习惯,无须刻意学习即可进入临床使用,且高效地一体化实现自动正压封管和避免导管冲洗,无需使用额外的导管冲洗器具,大幅度简化护理操作流程,与正压接头封管以及每隔6小时冲洗导管一次的繁琐护理相比,降低护理劳动强度和时间超过60%。
(5)实现防回血及血栓形成的双效性能,只利用到原输注药物残留部分,无需使用其他诸如生理盐水、肝素钠溶液或其他抗凝血药物之类的外源性药液,避免钠盐摄入过多或抗凝血剂使用的潜在风险。
(6)与现有某些宣称带持续正压性能的静脉输液针相比,能连接输注器具一体化排清腔室内空气,无需额外排气或者甚至无法排气,克服为防止血栓形成却又陷入人为制造空气栓塞的风险。
(7)由于本发明装置是游离于静脉留置针的独立器具,因此它规避了某种具体型式静脉留置针可能存在的性能局限,而具有广泛的普遍适用性,可与任何型式或牌号的静脉留置针进行配套,具有解决全部静脉留置针所存问题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预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输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输液状态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输液器具分离过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缓释输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预装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预装配状态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辅助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为一外圆锥接头11或外圆锥接头11与内螺纹12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3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31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2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21,中空腔21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22,杯形囊22有一囊腔221,所述正压室2一端连通前接头1,另一端连通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所述前接头1与后接头3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切换组件4,所述切换组件4设置在正压室2内腔,所述切换组件4用于将由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正压室2的中空腔21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211。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4由导柱41、后封43、杯形囊22、针管42、弹簧44、中封45、中支撑板451、前封46和缓释阀461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41轴向穿过杯形囊22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22,所述针管42安装在导柱41穿过杯形囊22的一端,所述弹簧44由导柱41和针管42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22的囊腔221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221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451上,所述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451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451与正压室2的内壁密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42的管壁上设置有针管侧孔421,前端为锋利的针尖422。
进一步地,导柱41在后接头3内腔一端的端头处,设置有进液口411,其与设置于导柱41侧向的导柱侧孔41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后封43、中封45和前封46分别用于闭合或开启导柱侧孔412、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所述中封45和前封46的横向厚度分别大于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的开孔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4或其中的导柱41和针管42的组合体沿前接头1或后接头3方向可往返的行程优选为8mm,杯形囊22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大于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大于导柱侧孔41相对于后封43的移动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缓释阀461镶嵌在前封46中,缓释阀461是过滤介质或合并其支撑物的组合,所述过滤介质的气泡点≤正压室2所具有的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与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闭合的中支撑板451上设置有三个经由前接头1的间壁与外界贯通的排气通道452,所述囊腔221的排气或吸气经排气通道452进出。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可选配辅助接头6,该辅助接头6一端为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另一端为内圆锥接头63,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与内圆锥接头63直接连通或经由软管62连通,使用辅助接头6时,以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与后接头3连接,输液器具则与内圆锥接头63连通。由于辅助接头6并非必须构成,因此本实施例以不连接使用辅助接头6的状态进行阐述。
如图1~图5所示,图1是本发明预装配的状态,图2是输液器具连接时输液的状态,图3是输液器具连接时输液的A-A向的状态,图4输液器具与本发明装置分离瞬间的状态,图5是本发明装置在连接静脉留置导管时缓释输液维持正压的状态。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用无针输注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的后接头3,即可接通位于导柱4端头的进液口411,同时驱动切换组件4整体向前行进,使导柱侧孔412越过后封43的锁闭,此时杯形囊22在导柱41的带动下压迫收缩,且针管侧孔421前出并外露于中封45表面,针尖422前出突破封闭并外露于前封46的表面,此时,由于无针输注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的后接头3,即完成了“输液器具-进液口411-导柱侧孔412-中空腔21-输液槽211-针管侧孔421-针尖422-外圆锥接头11-留置导管”的正常输液直输通路的构建,输液前将本发明装置前接头1向上常规完成排气准备即可连接静脉留置针输液。
在输注器具插入连接本发明装置时切换组件4前行,由于中支撑板451与正压室2的中空腔21的腔壁相连无法移动,因此受此束缚切换组件前行时压缩了正压室2内的杯形囊22,这个压缩状态为其后续的释放舒展存储了势能,它是正压驱动力的来源。输注结束后,输注器具与本发明装置分离,在输注器具的接头撤出后接头3的分离瞬间,由于输液器具接头插入而施加于切换组件4的外力撤销,切换组件4向后回缩复位,同时受杯形囊22内置的弹簧44舒展而驱动杯形囊22迅速恢复膨大状态。而杯形囊22从压缩状态恢复彭大的过程中,由于本发明装置的巧妙设计,使导柱侧孔412相对后封43的移动长度要小于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以及针管侧孔421相对于中封45的移动长度,所以令直输通路的前后端封闭存在时间差,先封闭本发明装置的后端,即导柱41一端,然后再封闭与留置针连接的前端,此延时封闭设计使杯形囊22在施加于切换组件4的外力撤销后受弹簧44舒展而驱动杯形囊22迅速恢复膨大状态的过程中,得以将部分充盈于正压室2内的中空腔21的药液快速地往留置导管内射出,实现正压封管,而剩下部分的药液则在直输通路近前接头1一端完全封闭后,即针尖422回缩至被前封46封闭,本发明装置自动完成通路的切换和性能转换后,开始经由缓释通路启动其正压输注。此时,缓释通路由“中空腔21-输液槽211-缓释阀461-外圆锥接头11-输液器具”构成,其所输注的药液是正常输注时残留于正压室2的中空腔21的剩余部分药液。
由于杯形囊22所能压缩的行程大于导柱侧孔412相对于后封43的移动长度和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切换组件4回缩完成输液通路的切换之后,杯形囊22受弹簧44舒展而驱动恢复膨大状态的过程还在继续,它所积蓄的舒展势能成为正压室2的正压力来源,驱使中空腔21内的剩余药液经缓释通路以缓释状态持续注入留置导管,从而自动实现正压封管和长效维持留置导管正压直至下一次输液时,防止留置导管留置期间回血和形成血栓。
需要指出的是,缓释通路在直输通路建立期间,是始终存在的,但由于镶嵌在前封46中的构成缓释阀461的过滤介质优选气泡点≤正压室2所具有的压力,因此缓释阀461因此具有相对于直输通路较大的阻力,换言之是缓释通路因此具有相对于直输通路较大的阻力,所以正常连接输注器具实施静脉输液时,药液会从阻力较小的直输通路通过,缓释通路相对则是封闭的。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即使缓释通路在直输通路工作时,也同时保持药液通过的畅通性,也并不影响本发明装置的性能实现。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与正压室2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13,所述前接头1为一外圆锥接头11或外圆锥接头11与内螺纹12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3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31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2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21,中空腔21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22,杯形囊22有一囊腔221,所述正压室2一端连通前接头1,另一端连通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所述前接头1与后接头3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切换组件4,所述切换组件4设置在正压室2内腔,所述切换组件4用于将由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正压室2的中空腔21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211。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4由导柱41、后封43、杯形囊22、针管42、弹簧44、中封45、中支撑板451、前封46和缓释阀461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41轴向穿过杯形囊22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22,所述针管42安装在导柱41穿过杯形囊22的一端,所述弹簧44由导柱41和针管42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22的囊腔221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221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451上,所述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451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451与正压室2的内壁密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42的管壁上设置有针管侧孔421,前端为锋利的针尖422。
进一步地,导柱41在后接头3内腔一端的端头处,设置有进液口411,其与设置于导柱41侧向的导柱侧孔41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后封43、中封45和前封46分别用于闭合或开启导柱侧孔412、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所述中封45和前封46的横向厚度分别大于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的开孔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4或其中的导柱41和针管42的组合体沿前接头1或后接头3方向可往返的行程优选为8mm,杯形囊22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大于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大于导柱侧孔412相对后封43的移动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缓释阀461镶嵌在前封46中,缓释阀461是过滤介质或合并其支撑物的组合,所述过滤介质的气泡点≤正压室2所具有的压力。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与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闭合的中支撑板451上设置有三个与外界贯通的排气通道452,所述囊腔221的排气或吸气经排气通道452进出。
本实施例的直输通路构建时为“输液器具-进液口411-导柱侧孔412-中空腔21-输液槽211-针管侧孔421-针尖422-延长管13-外圆锥接头11-留置导管”;缓释通路则为“中空腔21-输液槽211-缓释阀461-延长管13-外圆锥接头11-输液器具”构成。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可选配辅助接头6,该辅助接头6一端为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另一端为内圆锥接头63,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与内圆锥接头63直接连通或经由软管62连通。使用辅助接头6时,以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与后接头3连接,输液器具则与内圆锥接头63连通。由于辅助接头6并非必须构成,因此本实施例以不连接使用辅助接头6的状态进行阐述。
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
尽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与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包含连接为一体的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为一外圆锥接头(11)或外圆锥接头(11)与内螺纹(12)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或为以穿刺方式连通留置导管外端接口的异形接头,所述后接头(3)为一内圆锥接头或内圆锥接头与外螺纹(31)组合的锁紧式接头,所述正压室(2)为一可产生正压的中空腔(21),中空腔(21)内置有一具有弹性的可伸缩杯形囊(22),杯形囊(22)有一囊腔(221),所述正压室(2)一端连通前接头(1),另一端连通后接头(3),所述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三者连通构建一可供输液的直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1)与后接头(3)之间设置有一输液通路切换组件(4);
其中所述切换组件(4)由导柱(41)、后封(43)、杯形囊(22)、针管(42)、弹簧(44)、中封(45)、中支撑板(451)、前封(46)和缓释阀(461)组合构成,其中所述导柱(41)轴向穿过杯形囊(22)的封闭端中心并固定杯形囊(22),所述针管(42)安装在导柱(41)穿过杯形囊(22)的一端,所述弹簧(44)由导柱(41)和针管(42)穿过其内圈并置于杯形囊(22)的囊腔(221)内,其一端抵紧在囊腔(221)一端,另一端固定在中支撑板(451)上,所述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与中支撑板(451)密合相连,所述中支撑板(451)与正压室(2)的内壁密合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设置在正压室(2)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室(2)的中空腔(21)腔壁上设置有若干条凹陷于腔壁的输液槽(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用于将由前接头(1)、正压室(2)和后接头(3)构建的直输通路切换至缓释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42)的管壁上设置有针管侧孔(421),前端为锋利的针尖(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41)在后接头(3)内腔一端的端头处,设置有进液口(411),其与设置于导柱(41)侧向的导柱侧孔(4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封(43)、中封(45)和前封(46)分别用于闭合或开启导柱侧孔(412)、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所述中封(45)和前封(46)的横向厚度分别大于针管侧孔(421)和针尖(422)的开孔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4)或其中的导柱(41)和针管(42)的组合体沿前接头(1)或后接头(3)方向可往返的行程≥4mm,杯形囊(22)可压缩或复原的行程长度>针尖(422)相对于前封(46)的移动长度>导柱侧孔(412)相对于后封(43)的移动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阀(461)镶嵌在前封(46)中,缓释阀(461)是过滤介质或合并其支撑物的组合,所述过滤介质的气泡点≤正压室(2)所具有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接头(1)与正压室(2)之间设有一段延长管(13)。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杯形囊(22)开口端周边闭合的中支撑板(45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外界贯通或经由前接头(1)的间壁与外界贯通的排气通道(452),所述囊腔(221)的排气或吸气经排气通道(452)进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接头(3)选配有一个辅助接头(6),其一端为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另一端为内圆锥接头(63),锁紧式外圆锥接头(61)与内圆锥接头(63)直接连通或经由软管(62)连通。
CN201410102371.0A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Active CN103845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2371.0A CN103845791B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02371.0A CN103845791B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5791A CN103845791A (zh) 2014-06-11
CN103845791B true CN103845791B (zh) 2017-01-11

Family

ID=50854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02371.0A Active CN103845791B (zh) 2014-03-13 2014-03-13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457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934A (zh) * 2014-07-22 2014-11-05 李宜 一种留置导管专用输液器
CN105576276B (zh) * 2014-10-14 2018-04-24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真空注液装置
CN104399144B (zh) * 2014-12-01 2017-12-22 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缓释正压的留置针
CN104998323B (zh) * 2015-07-20 2019-02-05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缓慢给液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6267446B (zh) * 2016-09-05 2019-07-19 南通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注药泵配用液袋
CN107050558B (zh) * 2017-04-26 2023-08-25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正压缓释接头
CN108236759A (zh) * 2018-01-17 2018-07-03 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医用输液正向流动接头装置
CN108421113B (zh) * 2018-03-23 2024-02-20 广东先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正压缓释接头
CN108815698A (zh) * 2018-07-06 2018-11-16 苏州鑫康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持续正压接头
CN110975071B (zh) * 2019-11-04 2022-02-1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 一种皮下穿刺注射装置
CN112245706B (zh) * 2020-11-05 2021-06-25 陕西智宇寰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输液接头
CN112915315B (zh) * 2021-03-19 2022-07-19 荆文斌 一种用于肿瘤内科的防外渗化疗给药器
CN114642787B (zh) * 2021-09-10 2023-07-28 邓三明 一种压力变换装置及输液连接接头
CN114177508A (zh) * 2021-12-20 2022-03-15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一种皮肤科治疗用腐烂皮肤清理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2664A (zh) * 2010-05-21 2010-12-15 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正压接头
CN103071200A (zh) * 2013-01-29 2013-05-01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正压无针连接件
CN103212154A (zh) * 2012-01-21 2013-07-24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单向正压阀
CN103285450A (zh) * 2013-03-25 2013-09-11 南通恒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03763664U (zh) * 2014-03-13 2014-08-13 李宜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2664A (zh) * 2010-05-21 2010-12-15 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正压接头
CN103212154A (zh) * 2012-01-21 2013-07-24 美昕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单向正压阀
CN103071200A (zh) * 2013-01-29 2013-05-01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正压无针连接件
CN103285450A (zh) * 2013-03-25 2013-09-11 南通恒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留置针
CN203763664U (zh) * 2014-03-13 2014-08-13 李宜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5791A (zh) 2014-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5791B (zh)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EP2435104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lutprodukten
CN203634622U (zh) 抗塌陷的可膨胀导管以及具有该导管的输注系统和贴片泵
CN104399144B (zh) 一种带缓释正压的留置针
CN104436363B (zh) 一种留置针缓释正压装置
CN107050558B (zh) 一种正压缓释接头
CN109069140A (zh) 输注导管和使用方法
CN104399143B (zh) 一种带缓释正压装置的留置针
CN103861205A (zh) 一种留置导管防血栓装置
CN203763664U (zh) 一种留置导管微量缓释输液装置
WO2015010222A1 (zh) 自封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及其使用方法
CN1874815A (zh) 具有抗回流止动件的冲洗注射器
AU2005253911B2 (en) Applicator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lock solution in a catheter
CN203763663U (zh) 一种留置导管防血栓装置
CN202028026U (zh) 具有封管装置的静脉留置针
CN204636998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用抗凝剂注射器
CN205948130U (zh) 一种止回式防栓塞留置针
CN104740718B (zh) 一种弯囊双压y型留置针
CN109550104B (zh) 一种可封堵的静脉导管装置
CN203802886U (zh) 具有双压功能的静脉留置针
CN110448761A (zh) 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留置针
CN105498071A (zh) 一种前列腺扩裂封闭注水系统
CN115068741A (zh)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CN102335464B (zh) 除血栓用注抽泵
CN209713828U (zh) 双腔静脉输液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3

Address after: 525000 No. 11, ring road,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Zone, Dianbai District, Guangdong, Maoming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Five road 525000 Guangdong province Maoming Shuangshan compound No. 68 room 702 No. 15

Applicant before: Li Y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1

Address after: 525000 Room 301, No. 07-2,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ianhai Street, Dianbai District, Maoming,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 Huanshi Road,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Dianbai District, Maoming, Guangdong, 525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IANLAI MEDICAL DEVI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