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6985B - 一种炉门集尘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门集尘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6985B
CN103836985B CN201210477943.4A CN201210477943A CN103836985B CN 103836985 B CN103836985 B CN 103836985B CN 201210477943 A CN201210477943 A CN 201210477943A CN 103836985 B CN103836985 B CN 103836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air port
overhead guard
gathering arrester
dust gath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79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6985A (zh
Inventor
谭树松
何永平
曹焯添
周玉焕
刘辉丽
梁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mei Aluminum Profile Facto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mei Aluminum Profile Facto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mei Aluminum Profile Facto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mei Aluminum Profile Facto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779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6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6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6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6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6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门集尘罩,包括用于阻挡烟气及改变烟气运动方向的顶罩、用于防止两侧烟气外溢的侧挡板和用于收集烟气的矩形风口,其中,所述顶罩包括上方引导板和斜挡板,所述上方引导板由顶盖和侧斜盖组成;所述侧挡板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矩形风口设于炉门集尘罩内侧顶端;烟气在所述顶罩、侧挡板的引导以及排烟管道负压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集中到达所述矩形风口处,转向90°而被吸入排烟管道。采用本发明,所述集尘罩可以有效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减少热辐射及能源浪费、加强烟气收集能力、减少二次污染、降低占地面积及投资成本、降低风机工作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炉门集尘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熔炼集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门集尘罩。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正日益加剧,它所带来的危害也越受人关注,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人们身体健康及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空气的尘埃污染便是污染源之一。
目前国内金属熔炼领域采用的炉门集尘罩大部分只在炉门正上方顶端覆盖一个顶罩,而未在炉门两侧构建侧挡板,从而导致炉前烟气的两侧外溢情况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同时增加了两侧热辐射和能源的浪费,影响车间工人的生产安全及人身健康;
其次,现有排烟系统采用占地面积较大的多拐角式左右双排烟管道排烟,一方面形成的吸烟面积只有两个排烟管道口处,吸烟面积过小且烟气流动方向不集中,导致吸烟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由于管道的多拐角设置增大了烟气排出的阻力,从而增大了风机的工作负荷;且当烟气分布不均时,分布较少的一端将会吸入多余的空气从而增加烟气处理量,同时还会造成炉前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同时降低炉门两侧热辐射和能源浪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当罩内烟气分布不均时,所述集尘罩不会吸入多余空气进入烟道,可以避免烟气处理量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增加吸烟面积,增强烟气收集能力,避免二次污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减少排烟管道数量,降低设备占地面积及投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减少排烟管道拐角,降低烟气排出阻力,减少风机的工作负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炉门集尘罩,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门集尘罩,包括用于阻挡烟气及改变烟气运动方向的顶罩、用于防止两侧烟气外溢的侧挡板和用于收集烟气的矩形风口,其中,所述顶罩包括上方引导板和斜挡板,所述上方引导板由顶盖和侧斜盖组成;所述侧挡板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矩形风口设于炉门集尘罩内侧顶端;
烟气在所述顶罩、侧挡板的引导以及排烟管道负压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集中到达所述矩形风口处,转向90°而被吸入排烟管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顶罩呈梯形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方引导板由一个顶盖和左右两个侧斜盖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顶盖为长方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斜盖为直角梯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斜挡板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和直角板两部分组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挡板的底端与地面相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罩的侧斜盖相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50~180:10~2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65:14。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排烟管道为单直角式排烟管道。
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门集尘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集尘罩有效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减少热辐射及能源浪费、加强烟气收集能力、减少二次污染、降低占地面积及投资成本、降低风机工作负荷等问题,主要如下:
(1)在侧挡板方面,由原来的无侧挡板改进为有两个左右侧挡板,有效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同时降低两侧热辐射和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
(2)在排烟管道方面,由原来的两个多拐角式排烟管道改进为一个单直角式排烟管道,减少了排烟管道的数量,解决了设备占地面积及投资过大问题;减少排烟管道拐角,降低了烟气排出阻力,降低了风机的工作负荷;并减少了多余空气的吸入,降低了烟气处理量;
(3)在顶罩的斜挡板方面,由原来的倾斜式挡板改进为覆盖面积更大的倾斜直角式挡板,其由倾斜板和直角板两部分组成,设置直角板,可以增加烟尘向外溢出的阻力,阻碍烟尘的外溢;
(4)在出风口方面,由原来没有矩形风口改进为有矩形风口,增大了管道吸气面积,同时使烟气沿同一方向集中进入排烟管道,增强了烟气收集能力,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炉门集尘罩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炉门集尘罩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炉门集尘罩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门集尘罩,包括用于阻挡烟气及改变烟气运动方向的顶罩1、用于防止两侧烟气外溢的侧挡板2和用于收集烟气的矩形风口3,其中,所述顶罩1包括上方引导板11和斜挡板12,所述上方引导板11由顶盖111和侧斜盖112组成;所述侧挡板2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侧挡板2的底端与地面相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罩1的侧斜盖112相连接;所述矩形风口3设于炉门集尘罩内侧顶端。
烟气在所述顶罩1、侧挡板2的引导以及排烟管道4负压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集中到达所述矩形风口3处,转向90°而被吸入排烟管道4。
优选的,所述顶罩1呈梯形状;所述上方引导板11由一个顶盖111和左右两个侧斜盖112组成;所述斜挡板12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121和直角板122两部分组成。
更佳的,所述上方引导板11由一个长方形顶盖111和左右两个直角梯形侧斜盖112组成。
优选的,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50~180:10~20。
更佳的,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65: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门集尘罩,主要由顶罩1、侧挡板2、矩形风口3组成,长为8560mm,宽为2765mm。烟气在所述顶罩1、侧挡板2的引导以及排烟管道4负压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集中到达所述矩形风口3处,转向90°而被吸入排烟管道4。
一、所述顶罩1用于阻挡烟气及改变烟气运动方向,包括上方引导板11和斜挡板12,所述顶罩1整体呈梯形状。
上方引导板11由一个长方形顶盖111和左右两个直角梯形侧斜盖112组成。其中,长方形顶盖111长为5770mm,宽为1542.8mm。
斜挡板12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121和直角板122两部分组成。其中,倾斜板121直接与上方引导板11的上端及左右两端连接,顶罩1高为2445mm,上底长为1542.8mm,下底长为2405mm,高为450mm;直角板122与倾斜板121下端连接,呈长方形状,其长为8270mm,高为700mm。
当炉前产生烟气时,高温使其向上、向外运动,上升过程中还未进入排烟管道4内的部分烟气到达上方顶罩1时被阻挡从而改变运动方向被排出。部分向外扩散的烟气由于斜挡板12的阻挡覆盖作用被聚集在顶罩1上空,从而被吸入排烟管道4。
二、所述侧挡板2用于防止两侧烟气外溢,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所述侧挡板2的底端与地面相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罩1的侧斜盖112相连接。
当炉前产生烟气时,若没有侧挡板2,部分还未来得及被吸入排烟管道4的高温烟气将会向炉前两侧外溢,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高温的烟气和铸熔反射炉会带来强大的热辐射,不但恶化了工人的作业环境,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本发明增设侧挡板2,有效的解决了炉前两侧烟气外溢、热辐射和能源浪费等问题。
三、所述矩形风口3用于收集烟气,设于炉门集尘罩内侧顶端;矩形风口3与排烟管道4相连通。
所述矩形风口3的长宽比为150~180:10~20。优选的,所述矩形风口3的长宽比为165:14。
在本实施例中,矩形风口3的规格为3300mm*280mm,长扁型的构造使得在同一高度处增大了烟气吸入的横截面积和烟气单位面积的负压强度,从而显著增强了集尘罩的烟气的收集能力。
进一步,所述排烟管道4为单直角式排烟管道。
本发明炉门集尘罩主要对炉前烟气进行收集处理:
炉前烟气主要由三部分产生,一是含硫率≤0.8%的重油作为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二是铝料含有的杂质在受热时燃烧产生的烟尘,同时还包括在搓灰的过程中,铝灰的剧烈翻动带来的扬尘。
由热力学定律可知,当熔铸反射炉工作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自动向炉前低温环境外溢。因此,炉前高温烟气在顶罩1和侧挡板2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到达矩形风口3处时,大面积的烟尘在排烟管道4负压的作用下迅速转向90°被吸入排烟管道4,再进入除尘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实施例2提供的炉门集尘罩主要由顶罩1、侧挡板2、矩形风口3组成,长为9416mm,宽为3041.5mm。
其中,顶罩1包括上方引导板11和斜挡板12,整体呈梯形。上方引导板11由一个长方形顶盖111和左右两个直角梯形侧斜盖112组成。其中,长方形顶盖111长为6347mm,宽为1697.1mm。斜挡板12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121和直角板122两部分组成。其中,倾斜板121直接与上方引导板11的上端及左右两端连接,顶罩1高为2689.5mm,上底长为1697.1mm,下底长为2645.5mm,高为495mm;直角板122与倾斜板121下端连接,呈长方形状,其长为9097mm,高为770mm。
侧挡板2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其底端与地面相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罩1的侧斜盖112相连接。
矩形风口3的规格为3630mm*308mm。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实施例3提供的炉门集尘罩主要由顶罩1、侧挡板2、矩形风口3组成,长为4708mm,宽为1520.75mm。
其中,顶罩1包括上方引导板11和斜挡板12,整体呈梯形。上方引导板11由一个长方形顶盖111和左右两个直角梯形侧斜盖112组成。其中,长方形顶盖111长为3173.5mm,宽为848.6mm。斜挡板12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121和直角板122两部分组成。其中,倾斜板121直接与上方引导板11的上端及左右两端连接,顶罩1高为1344.75mm,上底长为848.55mm,下底长为1322.75mm,高为247.5mm;直角板122与倾斜板121下端连接,呈长方形状,其长为4548.5mm,高为385mm。
侧挡板2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其底端与地面相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罩1的侧斜盖112相连接。
矩形风口3的规格为1815mm*154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3仅仅列举出几种优选的炉门集尘罩尺寸,而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可以根据生产设备的规模及需要而对炉门集尘罩的尺寸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炉门集尘罩,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集尘罩有效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减少热辐射及能源浪费、加强烟气收集能力、减少二次污染、降低占地面积及投资成本、降低风机工作负荷等问题,主要如下:
(1)在侧挡板方面,由原来的无侧挡板改进为有两个左右侧挡板,有效防止炉前烟气外溢,同时降低两侧热辐射和能源浪费,达到节能的目的;
(2)在排烟管道方面,由原来的两个多拐角式排烟管道改进为一个单直角式排烟管道,减少了排烟管道的数量,解决了设备占地面积及投资过大问题;减少排烟管道拐角,降低了烟气排出阻力,降低了风机的工作负荷;并减少了多余空气的吸入,降低了烟气处理量;
(3)在顶罩的斜挡板方面,由原来的倾斜式挡板改进为覆盖面积更大的倾斜直角式挡板,其由倾斜板和直角板两部分组成,设置直角板,可以增加烟尘向外溢出的阻力,阻碍烟尘的外溢;
(4)在出风口方面,由原来没有矩形风口改进为有矩形风口,增大了管道吸气面积,同时使烟气沿同一方向集中进入排烟管道,增强了烟气收集能力,避免了二次污染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炉门集尘罩,由用于阻挡烟气及改变烟气运动方向的顶罩、用于防止两侧烟气外溢的侧挡板和用于收集烟气的矩形风口组成,其中,所述顶罩包括上方引导板和斜挡板;所述侧挡板包括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烟气在所述顶罩、侧挡板的引导以及排烟管道负压的作用下沿同一方向集中到达所述矩形风口处,转向90°而被吸入排烟管道;所述斜挡板为倾斜直角式挡板,由倾斜板和直角板两部分组成;上端与所述顶罩的侧斜盖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引导板由顶盖和侧斜盖组成;
所述矩形风口设于炉门集尘罩内侧顶端;
所述顶罩呈梯形状;
所述上方引导板由一个顶盖和左右两个侧斜盖组成;
所述顶盖为长方形;
所述侧斜盖为直角梯形;
所述侧挡板的底端与地面相连接;
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50~180:10~20;
所述排烟管道为单直角式排烟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门集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风口的长宽比为165:14。
CN201210477943.4A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炉门集尘罩 Active CN103836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7943.4A CN103836985B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炉门集尘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77943.4A CN103836985B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炉门集尘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6985A CN103836985A (zh) 2014-06-04
CN103836985B true CN103836985B (zh) 2016-05-18

Family

ID=5080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7943.4A Active CN103836985B (zh) 2012-11-22 2012-11-22 一种炉门集尘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69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7085B (zh) * 2016-05-30 2018-10-30 陈福生 基于生产农用铝制机械的熔铝炉的升降式炉门隔热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4418U (zh) * 1992-06-25 1992-12-09 杨家谷 高效抽油烟机
JPH1089665A (ja) * 1996-09-18 1998-04-10 Ito Seitetsushiyo:Kk 電気炉等に於けるダイオキシンの発生防止及び除去方法と発生防止及び除去システム
CN200996002Y (zh) * 2007-01-26 2007-12-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焦炉机侧集尘装置
CN201166520Y (zh) * 2008-06-01 2008-12-17 江阴市盛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中频炉烟气捕集装置
CN201615703U (zh) * 2010-01-26 2010-10-27 江阴市盛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横向进料式中频炉烟气捕集装置
CN202902898U (zh) * 2012-11-22 2013-04-24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炉门集尘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4418U (zh) * 1992-06-25 1992-12-09 杨家谷 高效抽油烟机
JPH1089665A (ja) * 1996-09-18 1998-04-10 Ito Seitetsushiyo:Kk 電気炉等に於けるダイオキシンの発生防止及び除去方法と発生防止及び除去システム
CN200996002Y (zh) * 2007-01-26 2007-12-2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式焦炉机侧集尘装置
CN201166520Y (zh) * 2008-06-01 2008-12-17 江阴市盛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中频炉烟气捕集装置
CN201615703U (zh) * 2010-01-26 2010-10-27 江阴市盛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横向进料式中频炉烟气捕集装置
CN202902898U (zh) * 2012-11-22 2013-04-24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炉门集尘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6985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6821U (zh) 一种铁水倒罐站除尘装置
CN107321968A (zh) 一种铸造业用移动式浇注机除尘装置
CN103836985B (zh) 一种炉门集尘罩
CN202902898U (zh) 一种炉门集尘罩
CN202724942U (zh) 一种铅烟定向收集系统装置
CN202902897U (zh) 一种熔铸炉专用集尘装置
CN208139354U (zh) 一种新型中心圆孔式油烟机整流板
CN213687923U (zh) 一种中频炉除尘装置
CN103981325B (zh) 吹吸式转炉二次烟气捕集装置
CN201798282U (zh) 一种带无烟净化器的整体式厨房电器
CN209084799U (zh) 阻力可调型屋顶排烟罩
CN208026037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冲天炉加料装置
CN203053208U (zh) 一种钽电容真空烧结脱蜡炉
CN206244720U (zh) 一种导流型焦炉逸散烟尘收集装置
CN205420468U (zh) 一种能够有效收集烟气的转炉塔楼逸烟收集装置
CN203657515U (zh) 屋顶烟气储留集尘罩
CN105088338A (zh) 一种多晶铸锭炉及排气装置
CN205940148U (zh) 一种环保型冶金设备
CN210663959U (zh) 一种氧化锌高温还原炉烟气换热装置
CN201304408Y (zh) 电弧炉导流式屋顶罩
CN207662222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线熔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16138100U (zh) 硅铁浇注烟气处理装置
CN210952334U (zh) 一种铜工艺品冶炼用熔炉
CN203518647U (zh) 一种阳极炉加料口吸风装置
CN208541933U (zh) 一种电弧炉模块化快装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