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33126B -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33126B
CN103833126B CN201410058395.0A CN201410058395A CN103833126B CN 103833126 B CN103833126 B CN 103833126B CN 201410058395 A CN201410058395 A CN 201410058395A CN 103833126 B CN103833126 B CN 103833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all body
standpipe
oozed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83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33126A (zh
Inventor
安树青
任丽君
袁和忠
张海飞
潘玮
张毓媛
曹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da (changsh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da (changsh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da (changsh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da (changsh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83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33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33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3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33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33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属于河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侧渗墙墙体,其构成于河道的河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河道坡岸处,且朝着河道坡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通气复氧机构,有复数个,沿着侧渗墙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与外界相通、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侧渗墙墙体由渗滤材料以填土方式填建构成。能满足土壤不同深度要求;能增进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且提高土壤净化河水水质的能力,满足复氧要求;减少占地面积,增进对使用场合的适应性;整体结构简单,节省投资;体现节能且免维护运行的效果;施工简单、施工要求不苛刻并且能充分保障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Description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并且还涉及该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江河湖泊作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载体,具有防洪排涝、灌溉农田、供水、航运和养殖等经济功能、提供生物栖息地而藉以体现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改善环境、涵养水源和塑造景观等的生态功能,对城市的兴衰、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与未来意义。
保护水环境虽然早已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量的工业及城市生活尾水因无法得到应有的处理直接排至江河湖泊,不仅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还损及江河湖泊的床体土壤。特别是因水体遭诸如氮、磷及各类重金属元素等的污染而人为地造成水质恶化的状况愈发突出。因此,提高水处理能力和效率并且使污水资源化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日趋匮乏具有积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以河道为例,在河床底下敷设渗滤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河水净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污染的河水通常顺着河流方向流过(流经)地下渗滤系统,并且由于过水断面有限以及土壤渗透能力脆弱,因而对受污染的河水的处理十分有限,不足以受到业界的认可与器重。
常规的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具有经济高效的处理效果,但这些系统也存在受环境条件影响大、破坏地面景观、占地面积大、供氧强度低等缺点。同时,由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常规的地下渗滤系统在基质的组配和铺设方面不能有效地满足污水处理达标与回用的需求,而且复氧是困扰地下渗滤系统已久的技术问题。此外,随着地下处理系统运行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土壤渗透速率逐渐下降、土壤堵塞、去除效果降低等问题。
经专利与非专利文献检索,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渗滤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在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以色列和西欧等国家分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运用地下土壤毛管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其技术实质是充分利用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就地处理净化污水,发挥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清华大学在2000年首先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取得良好效果,其是使污水进入渗滤沟内人工配置的特殊土壤,利用特殊土壤本身的毛细管浸润性能、通气透水性和有机质含量处理污水。应该说,地下渗滤法(也称土壤渗滤法,以下同)具有诸如脱氮除磷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景观效果好、建设和运行费用低的长处,但同时存在土壤易堵塞、复氧条件差而致使系统内好氧微生物活性差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技术障碍。
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434420B推荐有“一种河道可渗透性反应墙系统及其应用”,该专利方案虽然具有说明书第19至24段的技术效果,但是由于该专利方案将整个系统构建于河堤顶部,并且需要依赖泵站将面源污染水引入进水槽,再依次经网状格栅、石垫层、中间垫料层、石垫层和出水槽,而后进入河道(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33至34段),因而该专利方案并不属于地下渗滤法范畴,并且对解决上述技术障碍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土壤不同深度及复氧要求而藉以增进系统内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并且提高土壤净化河水水质能力、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而藉以增进对使用场合的适应性、有益于简化结构而藉以节约投资成本和有便于满足低能耗并且趋于免维护运行要求而藉以节约使用成本的河道侧渗墙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构建方法,该方法施工简单并且能保障所述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包括侧渗墙墙体,该侧渗墙墙体构成于河道的河床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河道坡岸处,并且朝着河道坡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通气复氧机构,该通气复氧机构有复数个,沿着所述侧渗墙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该通气复氧机构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其中:所述的侧渗墙墙体由渗滤材料以填土方式填建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渗墙墙体朝着所述河道坡岸的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的侧渗墙墙体长度,而朝着河道坡岸的所述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伸展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的侧渗墙墙体高度,并且该侧渗墙墙体高度自所述河道的河床朝着背离河床的方向渐渐增大而形成与河道坡岸的倾斜程度相一致,侧渗墙墙体自河床朝着背离河床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的侧渗墙墙体宽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侧渗墙墙体的侧渗墙墙体长度为60-100m;所述侧渗墙墙体宽度为3-5m,所述侧渗墙墙体高度自背离河床一侧的4-6m降至朝向所述河床一侧的3-5m。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复氧机构包括左侧立管、左侧立管通气管、右侧立管和右侧立管通气管,左侧立管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左侧立管的下端探入到所述侧渗墙墙体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左侧立管通气管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并且该左侧立管通气管以十字形或×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左侧立管的下端,与左侧立管的管腔相通,在左侧立管通气管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左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右侧立管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右侧立管的下端探入到侧渗墙墙体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右侧立管通气管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并且该右侧立管通气管以十字形或×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右侧立管的下端,与右侧立管的管腔相通,在右侧立管通气管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侧渗墙墙体的顶部铺设有由直径为5-8㎝的砾石构成的砾石层,该砾石层的厚度为15-30㎝。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构成:沸石60-80份;陶粒20-40份。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沸石的粒径为2-3㎜;所述陶粒的粒径为4-6㎜。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右侧立管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固定在左侧立管的下端的所述左侧立管通气管的位置与固定在所述右侧立管的下端的右侧立管通气管的位置同样是彼此错开的。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侧渗沟,在河道的河床的一侧或另一侧开挖一条朝着河道坡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并且与河床并行的侧渗沟,开挖侧渗沟产生的挖方移作他用;
B)构建侧渗墙,向由步骤A)开挖的侧渗沟内以填土的方式填充渗滤材料,同时敷设通气复氧机构,由填充于侧渗沟内的渗滤材料构成侧渗墙墙体,其中:所述通气复氧机构有复数个,沿着侧渗墙墙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通气复氧机构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的顶部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内。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挖方移作他用是指用于构建所述河道中的渗滤岛或用作坑洼填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侧渗墙墙体延着河道坡岸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因而能满足土壤不同深度要求;之二,由于设置了通气复氧机构,因而能增进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并且提高土壤净化河水水质的能力,满足复氧要求;之三,由于侧渗墙墙体构成于河道坡岸的坡岸地表下方,因而有利于减少占地面积,增进对使用场合的适应性;之四,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而可以节省投资;之五,由于无需凭借任何动力设施,因而可以体现节能并且免维护运行的效果;之六,提供的侧渗墙墙体的构建方法施工简单、施工要求不苛刻并且能充分保障河道侧渗墙结构的所述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渗墙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侧渗墙墙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的通气复氧机构的排列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通气复氧机构的局部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概念均是针对所涉及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本发明,因此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特定限制。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至图5,构建由图1至图4所示的侧渗墙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侧渗沟,以图1所示状态为例,在河道2的河床21的一侧即左侧开挖出一条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并且与河床21并行的侧渗沟221,在开挖侧渗沟221时产生的挖方(即土方)就地利用构建河中渗滤岛,在本实施例中,侧渗沟221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的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沟221的侧渗沟长度,本实施例的侧渗沟221的侧渗沟长度为60m;侧渗沟221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伸展程度构成为侧渗沟221的侧渗沟高度,并且该侧渗沟高度自河道2的河床21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的侧渗沟221的高度自与河道2的河床21接壤处的3m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4m,侧渗沟221自河床21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延伸的程度构成为侧渗沟宽度,本实施例的侧渗沟221的宽度为4m;
B)构建侧渗墙,向由步骤A)开挖的侧渗沟221内以填土的方式填充渗滤材料,同时敷设通气复氧机构3,由填充于侧渗沟221内的渗滤材料构成侧渗墙墙体1,其中:通气复氧机构3有复数个,沿着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通气复氧机构3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依据专业常识,在填充渗滤材料之前应率先将通气复氧机构3置于侧渗沟221内。由上述说明可知,侧渗墙墙体1是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更具体地讲是朝着侧渗沟2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该侧渗墙墙体1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更具体地讲该侧渗墙墙体1朝着侧渗沟22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由于侧渗沟221的长度为60m,因此侧渗墙墙体长度同样为60m;侧渗墙墙体1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伸展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高度,并且该侧渗墙墙体高度自河道2的河床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而形成与河道坡岸22的倾斜程度相一致,由于侧渗墙墙体1构成于侧渗沟221内,因而该侧渗墙墙体高度即为自与河道2的河床接壤处的3m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4m,侧渗墙墙体1自河床2朝着背离河床2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宽度,该面侧渗墙墙体宽度即为前述的侧渗沟221的宽度,也是就是说侧渗墙墙体宽度为4m。
上述步骤B)中所述的渗滤材料是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构成的;沸石60份,陶料40份,其中:沸石的粒径为2-3mm,而陶粒的粒径为4-6mm。
上述步骤B)中所述的通气复氧机构3包括左侧立管31、左侧立管通气管32、右侧立管33和右侧立管通气管34,左侧立管31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左侧立管31的下端探入到前述侧渗墙墙体1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左侧立管通气管32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并且该左侧立管通气管32以十字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左侧立管31的下端,与左侧立管31的管腔相通,在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左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21,右侧立管33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右侧立管33的下端探入到侧渗墙墙体1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右侧立管通气管34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并且该右侧立管通气管34以十字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右侧立管33的下端,与右侧立管33的管腔相通,在右侧立管通气管33的长度方向的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41。由图1至图4所示,固定在左侧立管31的下端的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位置与固定在右侧立管33的下端的右侧立管通气管34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其中,由于左、右侧立管31、33以及左、右侧立管通气管32、34的结构是彼此相同的,因此图5示出了左侧立管31以及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局部结构。
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的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铺设由直径为5-8㎝的砾石构成的砾石层11,砾石层1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为20㎝。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左侧立管31和右侧立管33均择用内径为10㎝并且长度为4.5m的PVC管,前述的左侧立管通气管32和右侧立管通气管34均以四通接头连接方式分别与左侧立管31和右侧立管33的下端固定连接。
由于前述的侧渗墙墙体1与侧渗沟221的长度同为60m,又由于前述通气复氧机构3包括下端固定有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左侧立管31和下端固定有右侧立管通气管34的右侧立管33,并且左侧立管31与右侧立管33的位置错开,即左、右侧立管通气管32、34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因此左侧立管31的数量与右侧立管33的数量有所不同,以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朝向前述河道2的上游的一端作为侧渗墙墙体起始端为例,那么距该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5m处、15m处、25m处、35m处、45m处和55m处各设置一根左侧立管31,于是左侧立管31的数量共有六根。同样距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10m处、20m处、30m处、40m处和50m处各设置一根右侧立管33,于是右侧立管33的数量共有五根,从而满足了前述的左、右侧立管通气管32、34彼此的位置错开的要求。
前述的左、右侧立管通气管32、34的长度各为2m,开设在左侧立管通气管32上的左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21之间的间距为5㎝,直径为1㎝,开设在右侧立管通气管33上的右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41之间的间距为5㎝,直径为1㎝。
优选地,将侧渗墙墙体1与河道2的河堤之间的河道坡岸22的区域构成植被区域23。
当位于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侧的主河道的污水如前述的工业和城市生活尾水以漫入状态流经时,由砾石层11过滤并截留污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再经构成侧渗墙墙体1的渗滤材料中吸附,缓慢浸润、扩散,在均匀布水作用下向侧渗墙墙体1的下方渗透,经净化后的水侧向即垂直于流道2的方向进入河道2。
实施例2:
仅将步骤A)中的侧渗沟221的长度改为100m,侧渗沟221的高度自与河道12的河床21接壤处的5m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6m,侧渗沟221的宽度改为5m;仅将步骤B)中的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改为100m,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高度自河道2的河床21接壤处的5m朝着背离(远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6m,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宽度改为5m,将砾石层11的厚度改为15㎝,将渗滤材料的重量份数配比改为:沸石80份和陶粒20份,左侧立管31距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5m处、15m处、25m处、35m处、45m处、55m处、65m处、75m处、85m处和95m处各设置一根,即共有十根左侧立管31(在下端均固定有左侧立管通气管32),右侧立管33距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10m处、20m处、30m处、40m处、50m处、60m处、70m处、80m处和90m处各设置一根,即共有九根右侧立管33(下端均固定有右侧立管通气管33),而设侧渗沟221产生的挖方运抵需要对坑洼充填的场所。
实施例3:
仅将步骤A)中的侧渗沟221的长度改为80m,侧渗沟221的高度自与河道12的河床21接壤处的4m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5m,侧渗沟221的宽度改为3m;仅将步骤B)中的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改为80m,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高度自河道2的河床21接壤处的4m朝着背离(远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至5m,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宽度改为3m,将砾石层11的厚度改为30㎝,将渗滤材料的重量份数配比改为:沸石70份和陶粒30份,左侧立管31距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5m处、15m处、25m处、35m处、45m处、55m处、65m处和75m处各设置一根,即共有八根左侧立管31(在下端均固定有左侧立管通气管32),右侧立管33距侧渗墙墙体起始端而在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的10m处、20m处、30m处、40m处、50m处、60m处和70m处各设置一根,即共有七根右侧立管33(下端均固定有右侧立管通气管33),开挖侧渗沟221产生的挖方运至除构建河道2中的渗滤岛以及充填坑洼以外的用土场所。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实施例1至3中的左、右侧立管31、33的位置对调,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实施例1至3的效果如下:
1、在污水处理量一定的条件下,能减少占地面积,在侧渗沟221内由渗滤材料构成侧渗墙墙体1并且在侧渗墙墙体1内设置通气复氧机构3,且通气复氧机构3埋于地下,受环境条件影响小,地表可以种植草坪;这种方法具有投资低、能耗低、不影响地面景观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其通气复氧机构3可以充分利用浅层土壤的充气传氧作用,亦有利于滩地植被的均匀供水,并且节省开挖工程量,对氮、磷的去除能力强,处理出水水质好。
2、提高系统的普适性:已有技术中的地下渗滤系统只有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能够实现全年运行,在北方地区难以适用,而本发明能适应冬季土壤并且在冬季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聊胜于无。
3、选取沸石和陶粒构成侧渗墙墙体1,由于沸石和陶粒为通透性好、比表面积大、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介质具有对COD、氨氮和总磷的优异的去除效果。

Claims (9)

1.一种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渗墙墙体(1),该侧渗墙墙体(1)构成于河道(2)的河床(21)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河道坡岸(22)处,并且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通气复氧机构(3),该通气复氧机构(3)有复数个,沿着所述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该通气复氧机构(3)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1)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其中:所述的侧渗墙墙体(1)由渗滤材料以填土方式填建构成所述通气复氧机构(3)包括左侧立管(31)、左侧立管通气管(32)、右侧立管(33)和右侧立管通气管(34),左侧立管(31)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左侧立管(31)的下端探入到所述侧渗墙墙体(1)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左侧立管通气管(32)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并且该左侧立管通气管(32) 以十字形或×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左侧立管(31)的下端,与左侧立管(31)的管腔相通,在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左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21),右侧立管(33)以垂直状态设置,该右侧立管(33)的下端探入到侧渗墙墙体(1)的底部,而上端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右侧立管通气管(34)以水平状态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并且该右侧立管通气管(34)以十字形或×形分布的状态间隔地固定在右侧立管(33)的下端,与右侧立管(33)的管腔相通,在右侧立管通气管(34)的长度方向并且朝向上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右侧立管通气管通气孔(3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渗墙墙体(1)朝着所述河道坡岸(22)的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而朝着河道坡岸(22)的所述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伸展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高度,并且该侧渗墙墙体高度自所述河道(2)的河床(21)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渐渐增大而形成与河道坡岸(22)的倾斜程度相一致,侧渗墙墙体(1)自河床(21)朝着背离河床(21)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程度构成为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渗墙墙体(1)的侧渗墙墙体长度为60-100m;所述侧渗墙墙体宽度为3-5m,所述侧渗墙墙体高度自背离河床(21)一侧的4-6m降至朝向所述河床(21)一侧的3-5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铺设有由直径为5-8㎝的砾石构成的砾石层(11),该砾石层(11)的厚度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材料由以下按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构成:沸石60-80份;陶粒20-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的粒径为2-3㎜;所述陶粒的粒径为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侧渗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立管(31)、右侧立管(33)的位置是彼此错开的,固定在左侧立管(31)的下端的所述左侧立管通气管(32)的位置与固定在所述右侧立管(33)的下端的右侧立管通气管(34)的位置同样是彼此错开的。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侧渗墙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侧渗沟,在河道(2)的河床(21)的一侧或另一侧开挖一条朝着河道坡岸(22)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还朝着河道坡岸(22)的坡岸地表深处伸展的并且与河床(21)并行的侧渗沟(221),开挖侧渗沟(221)产生的挖方移作他用;
B)构建侧渗墙,向由步骤A)开挖的侧渗沟(221)内以填土的方式填充渗滤材料,同时敷设通气复氧机构(3),由填充于侧渗沟(221)内的渗滤材料构成侧渗墙墙体(1),其中:所述通气复氧机构(3)有复数个,沿着侧渗墙墙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通气复氧机构(3)的上部探出侧渗墙墙体(1)的顶部与外界相通,而下部敷设在侧渗墙墙体(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侧渗墙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挖方移作他用是指用于构建所述河道(2)中的渗滤岛或用作坑洼填土。
CN201410058395.0A 2014-02-21 2014-02-21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Active CN103833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395.0A CN103833126B (zh) 2014-02-21 2014-02-21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8395.0A CN103833126B (zh) 2014-02-21 2014-02-21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3126A CN103833126A (zh) 2014-06-04
CN103833126B true CN103833126B (zh) 2015-04-15

Family

ID=5079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8395.0A Active CN103833126B (zh) 2014-02-21 2014-02-21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33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6402B (zh) * 2015-06-10 2017-05-24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污染河道生境重构工艺
CN106007021A (zh) * 2016-07-22 2016-10-12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动力河道曝气系统
CN113402033B (zh) * 2021-08-19 2021-11-16 南大(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河流梯级治理净化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9982U (zh) * 2011-11-21 2012-08-08 李怀正 一种坡岸截留强化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33126A (zh)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580B (zh) 原位净化岛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00469980C (zh) 一种自流式地下水库的取水廊道
CN201943173U (zh) 沉槽式透水雨水口设施系统
CN202576154U (zh) 用于农村社区生活废水处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CN102086643A (zh) 一种用于阻截河道岸带污染物入河与修复植被群落的生态工程技术
CN102808446A (zh) 回灌型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系统
CN105000748A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CN204498610U (zh) 盐碱地排盐系统
CN105217798A (zh) 一种城市小河道雨水快速自我净化方法
CN203419819U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脱氮除磷的多级串、并联人工湿地系统
CN103833126B (zh) 河道侧渗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111972225A (zh) 一种新型土层结构的边坡绿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2688016U (zh) 一种地下水原位修复装置
KR101206269B1 (ko) 저류 연계형 빗물 관리 시스템
CN109928573A (zh) 一种黑臭河道下沉式绿地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204058070U (zh) 一种雨水净化系统
CN211813686U (zh) 一种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与雨污的分级生态处理系统
CN203256709U (zh) 适用于旱地农田的高效生态拦截沟渠
CN107806062A (zh)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生物过滤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CN205294963U (zh) 用于公路沿线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土壤渗滤系统装置
CN104196005B (zh) 一种防堵塞的含水层补给装置
CN207092011U (zh) 一种水利生态系统
CN110512562A (zh)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构建方法
CN204918138U (zh) 一种综合利用的蓄水设施
CN205954437U (zh) 一种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路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