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8480A -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8480A
CN103828480A CN201280000886.9A CN201280000886A CN103828480A CN 103828480 A CN103828480 A CN 103828480A CN 201280000886 A CN201280000886 A CN 201280000886A CN 103828480 A CN103828480 A CN 103828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mall base
signal strength
receiving signal
uplink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8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28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8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能够避免小基站在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电能浪费,同时延长小基站的工作寿命。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对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获得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基站判断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关系;若小基站确定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第一门限值,则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若小基站确定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第一门限值,则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若小基站确定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门限值,则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 小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业务量的激增, 传统模式的宏基站网络越来越难以满 足人们对网络通信多元化的需求。 而在家庭、 办公室等室内部署小基站 可以对宏基站的网络服务进行很好的补充。 小基站是一种发射功率、 月良 务范围以及体积等都比宏基站小的基站。 当宏基站网络覆盖下负载过多 用户设备时, 安装在宏基站网络服务范围内的小基站可以对宏基站进行 负载分流。
然而当小基站的服务小区内无用户设备或者宏基站能够负载与现有 用户设备的通信业务时, 小基站仍在工作状态, 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电能浪 费, 缩短了小基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该方法 包括:
第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所述小基站的覆盖 区域在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该方法包括:
所述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 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 关系;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 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 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第一方面,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 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 换到休眠状态, 具体包括: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小基站切换为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小基站保持休眠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具体包括: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小基站切换为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小基站保持工作状态。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状态之前, 该方 法还包括: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所述小 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为宽带接收总功 率 RTWP的值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的值。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 述第一门限值,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小基站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的次数;
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基站进行相 应的状态切换。
第二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 所述小基站的覆盖区 域在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包括: 检测单元和判断单元、 切换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 用于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 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 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 限值大小关系;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 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 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 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具体包括:
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切换为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休眠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具体 包括: 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切换为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工作状态。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判断单元, 还用于将所述小基站保持 或者切换状态之前, 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 设备无数据传输,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TWP的值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的值。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四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 所述小基站还包括: 计数单元; 所述计数单元, 用于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述第 一门限值, 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的次数;
所述计数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归 令;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计数单元的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 基站进行相应的状态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所述小基 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 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所 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关系;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 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 务关闭的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 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 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 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由于所述小基 站可以根据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获得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是否与用 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可以确定小基站是否需要为宏基站分流负载, 进而也避免了小基站在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的电能浪费, 同时延 长小基站的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 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 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示意 图;
图 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 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又一种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部署过程中, 移动通信网络主要利用宏 基站提供基础覆盖, 同时利用小型化基站来改善网络覆盖深度、 增加网 络容量、 提升用户感知。 当宏基站负载过多用户设备时, 安装在宏基站 网络服务范围内的小基站可以对宏基站进行负载分流。 所述小基站可以 是 Micro (微基站)、 Pico (微微基站)、 家用型基站 (Home NodeB/ Home eNodeB , HNB/ HeNB ) 等。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所述小基站的覆 盖区域在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如图 1所示, 该方法包括:
101、 所述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 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 收信号强度值。 其中, 小基站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相同, 在 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小基站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不相同时, 小基站调 节其检测的频点范围与宏基站的工作频点范围相同。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宏 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的用户数、 用户业务类型及无线环境等。 在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中 ,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 RTWP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SM ) 、 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中,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接收信号强度 (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 。
所述第一时间周期是在小基站中预设的, 如 1小时、 30分钟等, 具 体可以根据所述小基站休眠响应的速度和避免频繁休眠与唤醒等情况确 定,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102、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 大小关系。 当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或者只有极少数用户设备与宏基 站进行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 值处于低值范围; 当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 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处于高值范围。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的高低也与用户设备与小基站的距离有关。 用户设 备距离小基站越近,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高, 反之, 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越低。
所述第一门限值预设在小基站中, 是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 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临界值。 在小基站的覆盖区 域下有用户设备与宏网络进行通信时, 每个所述用户设备都会使宏基站 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增强, 工程人员可以在性能的优化过程中确定第一 门限值, 例如, 第一门限值设置为 5 个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时的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103、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 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或者有极少数的用户 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且在宏基站负载量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电 能浪费, 小基站应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站 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切换到休眠状态。
104、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105、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 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为了分担宏基站的负载, 小基站应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站 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切换到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所述小基站每经 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 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所述小基 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关系。 若所述 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 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关闭 的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 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由于所述小基站可以 根据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获得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是否与用户设备 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可以确定小基站是否需要为宏基站分流负载, 进而 也避免了小基站在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的电能浪费, 同时延长小 基站的工作寿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所述小基站的覆 盖区域在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如图 2所示, 该方法包括:
201、 所述小基站判断其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小基站与用户设备有通信业务时, 小基站与用户设备有信令或用 户面数据传输。 小基站可以根据这点来判断小基站下是否有需要通信的 用户设备。
202、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所 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则说明 小基站下无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通信业务, 则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 休眠状态。
203、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有数据传输, 则 所述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 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
其中, 小基站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相同, 在 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小基站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不相同时, 小基站调 节其检测的频点范围与宏基站的工作频点范围相同。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宏 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的用户数、 用户业务类型及无线环境等。 在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中 ,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 RTWP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SM ) 、 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中,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接收信号强度 (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 。
所述第一时间周期是在小基站中预设的, 如 1小时、 30分钟等, 具 体可以根据所述小基站休眠响应的速度和避免频繁休眠与唤醒等情况确 定,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204、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 大小关系。
当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或者只有极少数用户设备与宏基 站进行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 值处于低值范围; 当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 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处于高值范围。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的高低也与用户设备与小基站的距离有关。 用户设 备距离小基站越近,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高, 反之, 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越低。
所述第一门限值预设在小基站中, 是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 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临界值。 在小基站的覆盖区 域下有用户设备与宏网络进行通信时, 每个所述用户设备都会使宏基站 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增强, 工程人员可以在性能的优化过程中确定第一 门限值, 例如, 第一门限值设置为 5 个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时的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205、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 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或者有极少数的用户 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且在宏基站负载量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电 能浪费, 小基站应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站 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切换到休眠状态。
206、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207、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 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为了分担宏基站的负载, 小基站应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站 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切换到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 基于本发明对小基站进行状态切换的过程, 小基站 确定所述小基站是否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不限于在所述小基站确定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第一门限值的关系之前进行, 以上两个确定 过程可以是同时也可以不分先后, 但是只要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 无数据传输, 则所述小基站则根据所述小基站当前的工作状态保持或切 换到睡眠状态。 可选的, 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小基站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的次数。 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基站进行相 应的状态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所述小基站判断 所述小基站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 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 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有数据传输, 则 所述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 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 小关系。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 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 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 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 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由于所述小基站可以根据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获得小基站覆盖范 围内是否需要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可以确定小基站是否需要 为宏基站分流负载, 进而也避免了小基站在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 的电能浪费, 同时延长小基站的工作寿命。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 30 , 所述小基站 30 的覆盖区域在 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如图 3所示, 包括: 检测单元 31和判断单元 32、 切换单元 33。
所述检测单元 31 , 用于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 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其中, 小基站 30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相同, 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小基站 30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不相同时, 小基 站 30调节其检测的频点范围与宏基站的工作频点范围相同。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宏 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的用户数、 用户业务类型及无线环境等。 在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中 ,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 RTWP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SM ) 、 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中,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接收信号强度 (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 。
所述第一时间周期是在小基站 30中预设的, 如 1小时、 30分钟等, 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小基站 30休眠响应的速度和避免频繁休眠与唤醒等情 况确定,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判断单元 32 , 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 门限值大小关系。 当小基站 30 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或者只有极少数用户设备与 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的值处于低值范围; 当小基站 30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 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处于高 值范围。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的高低也与用户设备与小基站 30的距离有 关。 用户设备距离小基站 30越近,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高, 反之, 上 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低。 所述第一门限值预设在小基站 30中, 是小基站 30覆盖范围内有用 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临界值。 在小基站 30 的覆盖区域下有用户设备与宏网络进行通信时, 每个所述用户设备都会 使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增强, 工程人员可以在性能的优化过程中 确定第一门限值, 例如, 第一门限值设置为 5 个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 通信时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切换单元 33 ,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3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 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30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 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 30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30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或者有极少数的用 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且在宏基站负载量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 电能浪费, 小基站 30应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 30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 站 30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33 ,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3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30保持当前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33 ,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3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30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 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 30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30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为了分担宏基站的负 载, 小基站 30应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 30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 站 30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切换到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 包括: 检测单元, 用于每经过预 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 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判断单元, 用 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关系。 切换单 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 小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 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 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由于所述小基站可以 根据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获得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是否与用户设备 进行数据传输, 从而可以确定小基站是否需要为宏基站分流负载, 进而 也避免了小基站在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的电能浪费, 同时延长小 基站的工作寿命。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 40 , 所述小基站 40 的覆盖区域在 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如图 4所示, 包括: 检测单元 41和判断单元 42、 切换单元 43。
所述判断单元 42 , 还用于将所述小基站 40保持或者切换状态之前, 判断所述小基站 40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小基站 40与用户设备有通信业务时, 小基站 40与用户设备有信 令或用户面数据传输。 小基站 40可以根据这点来判断小基站 40下是否 有需要通信的用户设备。
所述切换单元 43 ,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42确定所述小基站 40与 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将所述小基站 40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 态。
若所述小基站 40确定所述小基站 40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则说明小基站 40下无用户设备需要进行通信业务, 则小基站 40保持或 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所述检测单元 41 , 用于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 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其中, 小基站 40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相同, 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小基站 40与宏基站工作频点范围不相同时, 小基 站 40调节其检测的频点范围与宏基站的工作频点范围相同。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宏 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的用户数、 用户业务类型及无线环境等。 在通用 移动通信系统 (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中 ,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 RTWP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 GSM ) 、 码分多址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CDMA ) 、 长期演进(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 中,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检测指标具体为接收信号强度 (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RSSI ) 。 所述第一时间周期是在小基站 40中预设的, 如 1小时、 30分钟等, 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小基站 40休眠响应的速度和避免频繁休眠与唤醒等情 况确定, 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所述判断单元 42 , 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 门限值大小关系。 当小基站 40 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或者只有极少数用户设备与 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的值处于低值范围; 当小基站 40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 通信业务时, 宏基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处于高 值范围。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的高低也与用户设备与小基站 40的距离有 关。 用户设备距离小基站 40越近, 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高, 反之, 上 行接收信号强度值越低。 所述第一门限值预设在小基站 40中, 是小基站 40覆盖范围内有用 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临界值。 在小基站 40 的覆盖区域下有用户设备与宏网络进行通信时, 每个所述用户设备都会 使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增强, 工程人员可以在性能的优化过程中 确定第一门限值, 例如, 第一门限值设置为 5 个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 通信时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切换单元 43 ,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4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 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40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 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 40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40覆盖范围内没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或者有极少数的用 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且在宏基站负载量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 电能浪费, 小基站 40应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 40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 站 40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43 ,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4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40保持当前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43 ,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 42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40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 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 40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当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时, 说明小基站 40覆盖范围内有用户设备与宏基站进行通信业务, 为了分担宏基站的负 载, 小基站 40应处于工作状态。 因此, 若小基站 40当前状态为工作状态, 则保持当前状态; 若小基 站 40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 则切换到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 基于本发明对小基站 40进行状态切换的过程, 小基 站 40确定所述小基站 40是否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不限于在所述小 基站 40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第一门限值的关系之前进行, 以 上两个确定过程可以是同时也可以不分先后, 但是只要所述小基站 40与 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则所述小基站 40则根据所述小基站 40 当前 的工作状态保持或切换到睡眠状态。 可选的, 还包括: 计数单元 44。
所述计数单元 44 , 用于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述 第一门限值, 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门 限值的次数。 所述计数单元 44 , 还用于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 归零。
所述切换单元 43 , 还用于若所述计数单元 44 的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基站进行相应的状态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基站, 包括: 检测单元和判断单元、 切 换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 用于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 站上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 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关系。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 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 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 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所述切换单 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 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由于所述小基站可以根据所述上行接收 信号强度值, 获得小基站覆盖范围内是否与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从 而可以确定小基站是否需要为宏基站分流负载, 进而也避免了小基站在 非必要工作状态下工作造成的电能浪费, 同时延长小基站的工作寿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 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当然也可以通过 硬件, 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解, 本发明 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 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 如计算 机的软盘, 硬盘或光盘等,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 以是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 或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 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基站的覆盖区 域在宏基站的覆盖区域内,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
    所述小基站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行频点带 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大小 关系;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 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 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具体包括: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小基站切换为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小基站保持休眠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具体包括: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所述小基站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小基站切换为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小基站保持工作状态。
    4、 根据权利要求 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基站 保持或者切换状态之前,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小基站判断其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若所述小基站确定其与所述用户设备无数据传输, 所述小基站保持 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 度值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TWP的值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的值。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 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小基站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 门限值的次数;
    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基站进行相 应的状态切换。
    7、 一种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基站的覆盖区域在宏基站的覆 盖区域内, 包括: 检测单元和判断单元、 切换单元;
    所述检测单元, 用于每经过预设的第一时间周期, 对所述宏基站上 行频点带宽范围内的上行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检测, 获得所述宏基站的上 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所述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与预设的第一门 限值大小关系;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所述 休眠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关闭的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值等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当前状态;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 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所 述工作状态为所述小基站通信服务开启的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小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休眠状态, 具体 包括:
    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切换为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休眠状态。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单元, 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 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 则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工作状态, 具体 包括: 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 判断所述小基站是否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休眠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切换为工作状态; 若所述小基站处于工作状态,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工作状态。
    10、 根据权利要求 7-9任一项所述的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单元, 还用于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状态之前, 判断 所述小基站是否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确定所述小基站与所述用户 设备无数据传输, 将所述小基站保持或者切换到所述休眠状态。
    11、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接收信 号强度值为宽带接收总功率 RTWP的值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RSSI的值。
    12、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小基站,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计数单 元; 所述计数单元, 用于若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或大于所述第 一门限值, 分别记录所述上行接收信号强度值小于和大于所述第一门限 值的次数;
    所述计数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次数大于预设的次数, 记录的次数归 令;
    所述切换单元, 还用于若所述计数单元的记录的次数归零, 所述小 基站进行相应的状态切换。
CN201280000886.9A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Pending CN1038284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0980 WO2014036691A1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8480A true CN103828480A (zh) 2014-05-28

Family

ID=5023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886.9A Pending CN103828480A (zh) 2012-09-04 2012-09-04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8480A (zh)
WO (1) WO20140366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2147A (zh) * 2015-11-19 2016-03-0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小区协作的小基站动态休眠方法
CN108696927A (zh) * 2018-05-26 2018-10-23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16584A (ja) * 2014-05-13 2015-12-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CN112788684B (zh) * 2020-12-17 2023-08-08 上海途鸽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终端连网质量的方法以及系统
CN114666877B (zh) * 2022-02-14 2024-04-16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业务类型的移动边缘计算辅助基站动态休眠节能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5247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周期的设置方法
CN102246565A (zh) * 2008-12-15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休眠时段同步来节省毫微微基站的电力的方法
CN102421172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用户设备及节约基站能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6565A (zh) * 2008-12-15 201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休眠时段同步来节省毫微微基站的电力的方法
CN101815247A (zh) * 2009-02-24 2010-08-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广播信道周期的设置方法
CN102421172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用户设备及节约基站能耗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92147A (zh) * 2015-11-19 2016-03-09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小区协作的小基站动态休眠方法
CN108696927A (zh) * 2018-05-26 2018-10-23 四川省大见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中继设备及无线网络无盲区覆盖与降功耗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36691A1 (zh) 201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09776B1 (en) Proximity agent based out of band communication for femtocell operation
CN107113639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接入点操作的方法
EP3070981B1 (en) Energy sav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AU201624709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 an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85566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CN103181231B (zh) 异构网络中的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3828480A (zh) 一种小基站状态切换的方法及小基站
US914402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CN104396308A (zh) 一种小区测量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节点
CN103856953A (zh) 一种基于lte的室内/热点的增强方法
US9681392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cell range expansion bias
CN101577929B (zh) 终端区域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2098773A (zh) Td-scdma系统及其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
CN106304217A (zh) 一种异构网中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860056B (zh) 用于配置邻区的方法和配置策略服务器
EP3160192A1 (en) A tele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multiple small cell base stations
Gebremichail et al. Fade duration based sleep mode activation in dense femtocell cluster networks
JP2017195498A (ja) 情報処理装置
Qu et al. Equilibrated activating strategy with small cell for energy sav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4837151B (zh) 一种小区覆盖范围扩展的动态配置方法
CN102612105A (zh) 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
CN104813705A (zh) 小区位置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