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3307A -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3307A
CN103823307A CN201410051729.1A CN201410051729A CN103823307A CN 103823307 A CN103823307 A CN 103823307A CN 201410051729 A CN201410051729 A CN 201410051729A CN 103823307 A CN103823307 A CN 103823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true
prism
source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17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3307B (zh
Inventor
王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17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2330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3538 priority patent/WO2015120646A1/zh
Priority to US14/422,836 priority patent/US996477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823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3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3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3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5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the image being built up from image elements distributed over a 3D volume, e.g. voxels
    • G02B30/5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the image being built up from image elements distributed over a 3D volume, e.g. voxels the 3D volume being generated by moving a 2D surface, e.g. by vibrating or rotating the 2D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1Scanning systems with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flecting means, e.g. raster or XY scann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08Scanning systems having one or more prisms as scann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5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the image being built up from image elements distributed over a 3D volume, e.g. voxels
    • G02B30/5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the image being built up from image elements distributed over a 3D volume, e.g. voxels the 3D volume being constructed from a stack or sequence of 2D planes, e.g. depth sampl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89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as a transflect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562Screens moving during projec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34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with light sources co-operating with movable members, e.g. with shutters to cover or uncover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88Volumetric displays, i.e. systems where the image is built up from picture elements distributed through a volume
    • H04N13/393Volumetric displays, i.e. systems where the image is built up from picture elements distributed through a volume the volume being generated by a moving, e.g. vibrating or rotat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29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scanning a light beam on the display scree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涉及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数据源、成像光源、光源调节单元、成像板以及移动驱动单元,光源调节单元设置于成像光源与成像板之间,成像板与移动驱动单元连接,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光源调节单元调节后,入射至成像板,移动驱动单元使得成像板沿平行于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中,通过对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射角度的调节,并采用驱动成像板在成像箱体内与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振荡移动,利用二维图像平面堆积来产生三维立体图像的成像方法,从而实现图像的真三维立体显示,算法更简单,可展示更完整的立体物体。

Description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三维图像显示技术,基于这种显示技术直接观察到具有物理景深的三维图像,它将引领科学可视化进入崭新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言之,真三维显示是一种能够在一个真正具有宽度、高度和深度的真实三维空间内进行图像信息再现的技术,在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适当方式激励位于透明空间内的物质,利用可见辐射的产生、吸收或散射形成体素。
根据成像空间构成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真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分为静态成像技术和动态体扫描技术两种,静态成像技术的成像空间是一个静止不动的立体空间,而动态体扫描技术的成像空间是一个依靠显示设备的周期性运动构成的。
静态成像技术即:在一个由透明材料制造的立体空间里,一个激励源把两束激光照到成像空间上,经过折射,两束光相交到一点,便形成了组成立体图像的具有自身物理景深的最小单位—体素,每个体素点对应构成真实物体的一个实际的点,当这两束激光束快速移动时,在立体空间中就形成了无数交叉点,进而由无数个体素点构成具有真正物理景深的真三维立体图像。静态成像技术由于只能形成静态的图像,限制了其应用。
动态体扫描技术即:依靠显示设备的周期性运动构成成像空间,例如屏幕的旋转运动来形成立体的成像空间。在该技术中,通过一定方式把显示的立体图像用二维切片的方式投影到一个屏幕上,该屏幕同时做高速的旋转运动,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从而在人眼观察到的不是离散的二维图片,而是由它们组成的三位立体图像。但是,动态体扫描技术中真三维立体成像结构由于较复杂,目前尚无实际应用的成熟和有效的成像结构;而其相应的成像方式,由于涉及到多个点、面、空间的交叉和处理,算法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结构简单,相应的成像方法算法简单,实现真三维立体显示更容易。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数据源、成像光源、光源调节单元、成像板以及移动驱动单元,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成像光源与所述成像板之间,所述成像板与所述移动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调节后,入射至所述成像板,所述移动驱动单元使得所述成像板沿平行于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板的振荡周期小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
优选的是,所述光源调节单元为棱镜模组,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至少部分投射到所述棱镜模组中,所述棱镜模组对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扫描、并对光束的投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光束投射到所述成像板不同的区域。
优选的是,所述棱镜模组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异面交叉设置,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至少投射到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异面交叉点,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能够分别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优选的是,还包括成像箱体,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为透明的;所述成像板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内、且所述成像板的板面与所述成像箱体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成像板能够沿平行于所述成像箱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所述成像箱体内振荡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成像箱体的形状包括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或三棱柱体,所述成像板的形状与所述成像箱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光源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外,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垂直于所述成像板,所述成像箱体朝向所述成像光源的箱壁的外侧设置有增透膜。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外侧,所述驱动组件中包括动力连接件,所述动力连接件穿过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与所述成像板物理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连接件为永磁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架、以及分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顶部电磁体和底部的底部电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顶部电磁体和所述底部电磁体之间,所述顶部电磁体和所述底部电磁体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顶部电磁体的中心和所述底部电磁体的中心与所述永磁体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所述驱动组件为步进电机,所述动力连接件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箱体内为真空,所述动力连接件穿过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与所述成像板物理连接时还设置有密封元件。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板采用具有漫反射和漫透射性质的材料形成。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成像板采用具有高韧度的塑料或树脂形成基板,或采用具有高硬度、高韧度的玻璃形成基板,所述基板的两侧板面经粗糙处理或在所述板面设置散射粒子。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光源为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源发射对应强度、对应持续时间的激光光束。
优选的是,所述成像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单色激光光源,所述光源调节单元中棱镜模组的数量与所述激光光源的个数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成像光源和所述光源调节单元置于同一控光罩内,所述控光罩的罩口朝向所述成像箱体。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中,通过对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射角度的调节,并采用驱动成像板在成像箱体内与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振荡移动,利用二维图像平面堆积来产生三维立体图像的成像方法,从而实现图像的真三维立体显示,算法更简单,且可以展示更为完整的立体物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真三维立体成像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控光罩的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成像板移动的示意图;
图中:1-成像光源;2-成像板;3-成像箱体;4-移动驱动单元;41-支撑架;42-顶部电磁体;43-永磁体;44-底部电磁体;45-感应线圈;5-光源调节单元;51-第一棱镜;52-第二棱镜;6-控光罩;H-振荡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数据源、成像光源、光源调节单元、成像板以及移动驱动单元,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成像光源与所述成像板之间,所述成像板与所述移动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调节后,入射至所述成像板,所述移动驱动单元使得所述成像板沿平行于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如图1、3所示,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数据源(图1中未示出)、成像光源1(在图1中的控光罩6内)、成像板2、光源调节单元5(在图1中的控光罩6内)和移动驱动单元4,光源调节单元5设置于成像光源1与成像板2之间,成像板2与移动驱动单元4连接,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光源调节单元5调节后,入射至成像板2,移动驱动单元4使得成像板2沿平行于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
为保证真三维立体图像高度的可控性以及真三维立体显示过程中各立体图像的比例,该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还包括成像箱体3,成像箱体3的箱壁为透明的。其中,成像光源1设置于成像箱体3外,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垂直于成像板2,成像箱体3朝向成像光源1的箱壁的外侧设置有增透膜(图1中未示出),该增透膜可根据成像光源1的性质进行灵活设置,使得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在入射至成像箱体3时发生完全镜面反射,不会因漫反射而使得成像箱体3的侧面出现不必要的漫反射光束。
其中,成像板2设置于成像箱体3内、且成像板2的板面与成像箱体3的中心轴线(例如竖直中心轴线)垂直,成像板2能够沿平行于成像箱体3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成像箱体3内振荡移动。在图1中,振荡距离H即成像板2可在成像箱体3内移动的有效距离,也是可形成真三维立体图像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光源调节单元5为棱镜模组,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至少部分投射到棱镜模组中,棱镜模组对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进行扫描、并对光束的投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光束投射到成像板2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如图3所示,光源调节单元5包括至少一组棱镜模组,棱镜模组包括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异面交叉设置,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至少投射到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的异面交叉点,第一棱镜51和所述第二棱镜52能够分别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优选的是,第一棱镜5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棱镜52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一棱镜51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棱镜52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基于上述结构,第一棱镜5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棱镜52的中心轴线分别位于平行于成像板2的平面内,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分别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将由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决定的线扫描转换为转动方向上的面扫描,进而实现激光光束在对应着成像板2上的扫描。例如:激光器发射出单色激光光束,经过第一棱镜51在垂直于第一棱镜51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扫描,再经过第二棱镜52在垂直于第二棱镜5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扫描,通过第一棱镜51和第二棱镜52折射射出的激光光束,即可实现激光光束在平行于成像板2的整个平面内的扫描。
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光源1和光源调节单元5置于同一控光罩6内,控光罩6的罩口朝向成像箱体3。采用控光罩6,使得成像光源1发出的光束的投射范围易于控制;同时,通过成像板2的振荡移动,使得图像数据源形成动态立体图像。
为保证能对成像板2实施平衡的驱动力,移动驱动单元4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于成像箱体3的箱壁外侧,如图1所示,优选驱动组件分设于成像箱体3相对的两侧。其中,驱动组件中包括动力连接件,动力连接件穿过成像箱体3的箱壁与成像板2物理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连接件为永磁体43,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架41、以及分设于支撑架41顶部的顶部电磁体42和底部的底部电磁体44,永磁体43设置于顶部电磁体42和底部电磁体44之间,顶部电磁体42和底部电磁体44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感应线圈45,顶部电磁体42的中心和底部电磁体44的中心与永磁体4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所示,优选顶部电磁体42的中心和底部电磁体44的中心与永磁体43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如图4所示,(a)当感应线圈45正向通电时,顶部电磁铁42和底部电磁体44推动永磁体43向上移动,永磁体43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成像板2向上移动;(b)当感应线圈45反向通电时,顶部电磁铁42和底部电磁体44推动永磁体43向下移动,永磁体43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成像板2向下移动。当感应线圈45多次循环正向通电和反向通电时,顶部电磁铁42和底部电磁体44推动永磁体43做向上和向下的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成像板2在对应着成像箱体3中的一段纵向长度内(即振荡距离H)做向上和向下的振荡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成像板2的振荡周期小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从而在人眼观察到的不是离散的二维图片,而是由它们组成的三位立体图像。
为保证成像板2在成像箱体3内的无阻振荡移动,优选成像箱体3内设置为真空,动力连接件穿过成像箱体3的箱壁与成像板2物理连接时还设置有密封元件(图1中未示出)。由于成像箱体3内的空气被抽空,因此成像板2在纵向方向上移动时没有空气阻力,更容易形成无阻振荡移动,以实现更完整和流畅的立体图像显示。
同时,为了避免成像板2在循环往复的振荡过程中出现板面弯曲和断裂,用于形成成像板2的材质应尽量坚固,同时成像板2的体积不宜过大,例如,成像板2可以采用具有高韧度的塑料或树脂(例如PMMA树脂)形成基板,或采用具有高硬度、高韧度的玻璃或石英形成基板,以保证成像板2在振荡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断裂或破碎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高硬度、高韧度是相对用于形成基板的材料而言的,在通常情况下,采用塑料或树脂、玻璃或石英形成的板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易碎、易变形等缺陷,为保证成像装置的品质,使得成像板2保持高硬度、高韧度的性质,以保证成像板2在循环往复的振荡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和平坦性,从而保证真三维立体成像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成像箱体3的形状包括圆柱体、立方体(图1中以立方体作为示例)、长方体或三棱柱体,成像板2的形状与成像箱体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可以理解的是,成像箱体3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优选形状,事实上,本实施例中只要使得成像箱体3优选为真空、且箱体易于制造,并同时使得成像板2的形状与箱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即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现有制备设备或生产成本进行灵活地设计。
为保证光源良好的聚光性和可控性,成像光源1优选为激光光源,激光光源根据图像数据源发射对应强度、对应持续时间的激光光束。由于激光光源具有较好的聚光性和较宽的色域,因此,采用激光光源作为成像光源,不仅易于控制且色域较好。
通常,激光光源一般为单色光,采用一个激光器可形成单一颜色的真三维立体图像;彩色真三维立体图像可采用多个激光器混光形成,例如:可采用红色、绿色、蓝色三个激光器,并将三个激光器设置在成像箱体3的同一侧面,例如图1所示的顶面(不能设置在成像箱体的侧面),通过控制各色激光的发射位置、发射时间或发射强度,从而实现与图像数据源相对应的彩色真三维立体图像。当成像光源1包括至少一个单色激光光源时,光源调节单元5相应的包括多组棱镜模组,且棱镜模组的数量与激光光源的个数相同;多组棱镜模组的位置和初始角度等参数,可根据成像大小、成像精度等多个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同时,为了具有更好的真三维立体显示的效果,成像板2采用具有漫反射和漫透射性质的材料形成,采用塑料、树脂、玻璃或石英形成的基板时,在基板的两侧板面经粗糙处理或在板面掺杂散射粒子,以使其散射程度增加。
相应的,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包括:
步骤S1:根据图像数据源使成像光源发出光束。
在该步骤中,成像光源为激光光源,激光光源根据图像数据源发射对应强度、对应持续时间的激光光束。
步骤S2:根据图像数据源对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射方向进行调节。
在该步骤中,采用棱镜模组对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射方向进行调节,棱镜模组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异面交叉设置,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至少投射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异面交叉点,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能够分别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优选的是,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为便于控制,优选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转动速度为恒定速度。
步骤S3:使调节后的光束入射到具有漫反射和漫透射性质的成像板上。
步骤S4:使成像板沿平行于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
在该步骤中,为便于控制,优选成像板做振荡移动的振荡周期为恒定时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进行真三维立体成像的原理为:激光器所发出的激光光束入射到成像板2上时,会在成像板2上形成漫反射和漫透射,此时人眼会认为此点为光源;通过控制激光器的发射时间、发射强度和激光光源在成像板2上的对应移动位置,即可在某一时刻的成像板2上构建出一个二维(平面的)图像;同时,在图像构建的过程当中,成像板2一直在纵向方向上做振荡变化,通过累积不同高度的二维图像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真三维立体显示图像。
本实施例中的图像数据源可以为静态图像,例如:一幅宣传海报或一张照片,本实施例中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适用于静态图像的显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该装置主要适用于动态真三维立体图像的显示。
本实施例中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相同。
在实施例1的成像方法中,图像数据源为静态图像数据源,因此成像光源中激光光源的设定位置可以是静止不动的,激光光束的发射强度可以是恒定的,激光光源发射激光光束的持续时间也可以是一个固定的时间段;而在本实施例的成像方法中,由于图像数据源为动态图像数据源,虽然成像光源中激光光源的设定位置可以是静止不动的,但是激光光源发射激光光束的发射强度、持续时间均根据图像数据源产生动态变化。
本实施例中真三维立体显示装置的成像方法的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真三维立体显示装置的成像方法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采用电磁振荡(electric and magnetic oscillation)驱动真空的成像箱体(vacuum cavity)内的成像板在纵轴方向上产生振荡,从而实现图像的真三维显示;
相应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成像方法,综合了现有技术中真三维立体静态成像技术和真三维立体动态成像技术,因此算法更简单,实现起来更简单。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相对于实施例1与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驱动组件为步进电机。
即,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方式代替电磁振荡驱动方案。其中,驱动组件为步进电机,动力连接件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
本实施例中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的相应结构相同,成像方法也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中,利用电机驱动真空的成像箱体(vacuum cavity)内的成像板在纵轴方向上产生振荡,从而实现图像的真三维显示。
实施例1-3中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通过对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投射角度的调节,并采用驱动成像板在成像箱体内与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振荡移动,利用二维图像平面堆积来产生三维立体图像的成像方法,相对于现有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可以展示更为完整的立体物体,同时由于扫描采用二维图像平面堆积来产生真三维立体图像,因此算法更为简单。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采用实施例1-3任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
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到城市规划、工程设计或景观布局等多个行业中,可以展示更为完整的立体物体,从而更好地进行立体图像信息再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数据源、成像光源、光源调节单元、成像板以及移动驱动单元,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成像光源与所述成像板之间,所述成像板与所述移动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所述光源调节单元调节后,入射至所述成像板,所述移动驱动单元使得所述成像板沿平行于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的方向做振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板的振荡周期小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调节单元为棱镜模组,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至少部分投射到所述棱镜模组中,所述棱镜模组对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进行扫描、并对光束的投射方向进行调节,使得光束投射到所述成像板不同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模组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异面交叉设置,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至少投射到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的异面交叉点,所述第一棱镜和所述第二棱镜能够分别绕各自的中心轴线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像箱体,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为透明的;所述成像板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内、且所述成像板的板面与所述成像箱体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成像板能够沿平行于所述成像箱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在所述成像箱体内振荡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箱体的形状为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或三棱柱体,所述成像板的形状与所述成像箱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源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外,所述成像光源发出的光束的入射方向垂直于所述成像板,所述成像箱体朝向所述成像光源的箱壁的外侧设置有增透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外侧,所述驱动组件中包括动力连接件,所述动力连接件穿过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与所述成像板物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连接件为永磁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架、以及分设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顶部电磁体和底部的底部电磁体,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顶部电磁体和所述底部电磁体之间,所述顶部电磁体和所述底部电磁体的外侧均分别设置有感应线圈,所述顶部电磁体的中心和所述底部电磁体的中心与所述永磁体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或者,所述驱动组件为步进电机,所述动力连接件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箱体内为真空,所述动力连接件穿过所述成像箱体的箱壁与所述成像板物理连接时还设置有密封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板采用具有漫反射和漫透射性质的材料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板采用具有高韧度的塑料或树脂形成基板,或采用具有高硬度、高韧度的玻璃形成基板,所述基板的两侧板面经粗糙处理或在所述板面设置散射粒子。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源为激光光源,所述激光光源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源发射对应强度、对应持续时间的激光光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单色激光光源,所述光源调节单元中棱镜模组的数量与所述激光光源的个数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6至15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源和所述光源调节单元置于同一控光罩内,所述控光罩的罩口朝向所述成像箱体。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
CN201410051729.1A 2014-02-14 2014-02-14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823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1729.1A CN103823307B (zh) 2014-02-14 2014-02-14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PCT/CN2014/073538 WO2015120646A1 (zh) 2014-02-14 2014-03-17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4/422,836 US9964773B2 (en) 2014-02-14 2014-03-17 True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mag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1729.1A CN103823307B (zh) 2014-02-14 2014-02-14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3307A true CN103823307A (zh) 2014-05-28
CN103823307B CN10382330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758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1729.1A Active CN103823307B (zh) 2014-02-14 2014-02-14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64773B2 (zh)
CN (1) CN103823307B (zh)
WO (1) WO201512064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24A (zh) * 2015-12-22 2016-03-09 黄祖辉 立体显示器
CN106019762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透镜显示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77059A (zh) * 2017-09-30 2018-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移式扫描立体显示装置
CN110231597A (zh) * 2018-03-05 2019-09-13 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化设备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97572A1 (en) * 2016-10-04 2018-04-05 Hitachi, Lt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lization
CN107102510B (zh) * 2017-06-21 2022-06-2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三维线路模型漫游的两翼全息投影沙盘装置及投影方法
TWI821234B (zh) 2018-01-09 2023-11-11 美商康寧公司 具光改變特徵之塗覆製品及用於製造彼等之方法
CN108776994B (zh) * 2018-05-24 2022-10-25 长春理工大学 基于真三维显示系统的Roesser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US20220011478A1 (en) 2020-07-09 2022-01-13 Corning Incorporated Textured region of a substrate to reduce specular reflectance incorporating surface features with an elliptical perimeter or segments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5118939B (zh) * 2021-03-17 2024-02-02 成都理想境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亮度均匀化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激光投影图像处理装置
US11977244B2 (en) 2022-04-29 2024-05-07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a real-world object in three physical dimensions
WO2023212064A1 (en) * 2022-04-29 2023-11-02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volumetric displa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884A (ja) * 1996-01-08 1997-07-22 Canon Inc 立体像再生装置
CN1366197A (zh) * 2001-01-16 2002-08-28 亚特科研公司 立体三维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810046A (zh) * 2003-05-23 2006-07-26 彼得·博尔 用于三维图像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268694A (ja) * 2007-04-24 2008-11-06 Koichi Nakayama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CN102841448A (zh) * 2012-09-13 2012-12-26 东南大学 一种多屏幕成像的立体显示器的成像方法
CN103048869A (zh) * 2013-01-16 2013-04-17 浙江大学 高视角分辨率的360°视场三维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7A (zh) * 1989-01-21 1990-08-01 王其祥 三维图象显示系统
JP2000287225A (ja) * 1999-03-31 2000-10-13 Toshiba Tec Corp 三次元表示装置
US6900779B1 (en) * 2000-01-28 2005-05-31 Zheng Jason Ge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active volumetric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US20030222977A1 (en) * 2002-06-03 2003-12-04 Kazutora Yoshino Intelligent system and 3D virtual object generator
JP3972934B2 (ja) * 2004-01-30 2007-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1881922A (zh) 2010-05-26 2010-11-10 程亚奇 真三维显示系统
CN103207513A (zh) * 2013-03-05 2013-07-17 程亚奇 真三维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884A (ja) * 1996-01-08 1997-07-22 Canon Inc 立体像再生装置
CN1366197A (zh) * 2001-01-16 2002-08-28 亚特科研公司 立体三维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810046A (zh) * 2003-05-23 2006-07-26 彼得·博尔 用于三维图像显示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268694A (ja) * 2007-04-24 2008-11-06 Koichi Nakayama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CN102841448A (zh) * 2012-09-13 2012-12-26 东南大学 一种多屏幕成像的立体显示器的成像方法
CN103048869A (zh) * 2013-01-16 2013-04-17 浙江大学 高视角分辨率的360°视场三维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8624A (zh) * 2015-12-22 2016-03-09 黄祖辉 立体显示器
CN106019762A (zh) * 2016-07-27 2016-10-1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透镜显示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US10288978B2 (en) 2016-07-27 2019-05-1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Naked-eye 3D lens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7577059A (zh) * 2017-09-30 2018-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移式扫描立体显示装置
WO2019061592A1 (zh) * 2017-09-30 2019-04-0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移式扫描立体显示装置
CN110231597A (zh) * 2018-03-05 2019-09-13 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化设备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0231597B (zh) * 2018-03-05 2022-07-12 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化设备的定位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4773B2 (en) 2018-05-08
CN103823307B (zh) 2016-08-17
US20160033780A1 (en) 2016-02-04
WO2015120646A1 (zh)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3307A (zh) 真三维立体成像装置和显示装置
AU2017202843B2 (en) Multiple depth plan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using a wave guide reflector array projector
US690077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active volumetric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CN101887175B (zh) 空间图像显示器
Geng A volumetric 3D display based on a DLP projection engine
JPH01211794A (ja) 三次元カラー表示システム
Langhans et al. FELIX 3D display: an interactive tool for volumetric imaging
US20160373701A1 (en) Optical system designs for generation of light fields using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US9423682B2 (en) Ultra high-resolution volumetric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CN103207513A (zh) 真三维显示器
CN107290864A (zh) 一种基于圆周式屏扫描的体三维显示装置及方法
Langhans et al. New portable FELIX 3D display
CN103777453A (zh) 真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US20180081188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US7791805B2 (en) Multifocal lens array and three-dimensional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202975583U (zh) 真三维图像显示系统
CN204761616U (zh) 一种3d成像显示系统
CN103713462A (zh) 真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及显示方法
CN204331259U (zh) 激光投影仪
CN105892199A (zh) 激光投影仪
JP2003287711A (ja) 三次元画像の表示方法および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17575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5263244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JPH03107120A (ja) 3次元表示方式
CN210402001U (zh) 一种全息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