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2405A -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22405A
CN103822405A CN201410090344.6A CN201410090344A CN103822405A CN 103822405 A CN103822405 A CN 103822405A CN 201410090344 A CN201410090344 A CN 201410090344A CN 103822405 A CN103822405 A CN 103822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wall type
refrigerant
pump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03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22405B (zh
Inventor
倪龙
田金乙
李佳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100903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224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22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24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224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224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能量提升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水容易造成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腐蚀和结垢,从而降低换热器换热效果的问题,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节流机构、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和用户侧换热器组成。本发明可用于冬季制热或夏季制冷,将旋流技术和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功能结合,实现了去除在旋流除污器壁上沉积的污垢物质和与制冷剂交换热量的作用,与一般换热器相比,进水流速增加了0.5-1倍,换热面积减小了20%以上,污水余热利用率提高30%以上。

Description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污水源热泵利用污水作为热源,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但污水容易造成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腐蚀和结垢,大大降低了污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现有的河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湖水源热泵等几乎所有水源热泵也都存在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腐蚀和结垢的问题。
现有污水源热泵、海水源热泵、湖水源热泵、河水源热泵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可以细化:
1、除污设备与换热器为两个独立设备,成本高;
2、除污设备除污效果不佳;或虽然对大粒径固体杂物有较好的除污效果,但是却需要较大旁通且有混水现象,导致能耗过高,且对含大量油污的污水没除污作用;
3、污水不直接与制冷剂换热,存在中间换热环节,换热效率较低;
4、换热器结构复杂、换热管易阻塞;
5、换热器通过拆装来清洗污垢不方便、耗时耗工多、增加了高额的人工费用;
6、换热器循环水或制冷剂走壳程、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走管程,造成管壳式换热器与环境温差大,热量(冬季为热量、夏季为冷量)损失大;
7、换热器材质采用不锈钢,不锈钢比铜容易结垢,且热传导率比铜低;
8、换热管采用直管,直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不太好,且空间利用率低、自由膨胀性也较差;
9、某些换热器中通过设置诸如毛刷等清洁污垢的工具,减少了拆装管壳式换热器的次数,但是由于毛刷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所以还是无法回避拆装管壳式换热器;
10、现有换热器中制冷剂和水的流速都较低,容易形成层流底流,而研究表明:在湍流流动中,影响对流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不是来自流体内部的热交换,而是来自流体与固体壁之间附面层的传热热阻,尤其是其层流底流,约占传热热阻的60%~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污水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污水容易造成污水源热泵换热器的腐蚀和结垢,从而降低换热器换热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了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本发明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节流机构、四通换向阀、压缩机和用户侧换热器组成;
其中,所述的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由污水入口、旋流除污器、排污口、引射器、溢流管、入口制冷剂箱、喷流器、套筒式旋流换热器、出口制冷剂箱、制冷剂管及导管组成;所述的旋流除污器由上部的圆柱桶、下部的圆锥桶及喷流换热器组成,旋流除污器的圆柱桶下端与旋流除污器的圆锥桶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旋流除污器的圆柱桶上端向旋流除污器内部设有喷流换热器并焊接连通;所述的引射器包括排污管及回流管,回流管的左端为污水出口,回流管的右端为入水口,回流管右端的入水口与导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溢流管上端为溢流口,导管的另一端与溢流管上端的溢流口连通;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的右端为制冷剂入口;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由上部的圆柱桶及下部的圆锥桶组成,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的圆柱桶下端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的圆锥桶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的右端为制冷剂出口;制冷剂管的上端与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外表面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的圆柱桶与制冷剂管下端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的圆锥桶与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外表面焊接连通;制冷剂管内设有溢流管,所述的溢流管的直径小于制冷剂管;溢流管向上穿出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并焊接密封;套筒式旋流换热器内设有旋流除污器,旋流除污器的直径小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喷流换热器设置于溢流管外,喷流换热器的直径大于溢流管,溢流管与喷流换热器间设有喷流器,喷流器的直径大于溢流管的直径且小于喷流换热器的直径,喷流器上端与制冷剂管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溢流管的下端、喷流器的下端与喷流换热器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旋流除污器上部圆柱桶左侧设有污水入口并横穿出套筒式旋流换热器,污水入口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焊接密封;旋流除污器的圆锥桶下端与排污口上端焊接连通,排污口向下穿出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焊接密封,排污口下端与排污管的一端焊接连通,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横卧的回流管外表面焊接连通;
其中所述的节流机构的一端与制冷剂入口连接,节流机构的另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的端口连接,用户侧换热器的端口与四通换向阀连通,四通换向阀分别与压缩机和制冷剂出口连接,从而形成密闭连通的制冷剂的连续循环机构。
本发明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工作原理:
利用旋流技术增加了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的流速,大幅度的增加了湍流,减少甚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层流,从而大幅度的减小了传热热阻,促进了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和制冷剂之间的热量传递,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中混有的固体杂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不断撞击旋流除污器壁,旋流除污器壁上由于长时间使用结的污垢受到周期性的碰撞应力作用,在疲劳机制下,垢层上逐渐产生裂纹,直至脱落进入主流中,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中混有的固体杂物对垢层的随机碰撞,阻止污垢物质沉积到壁面以及污垢物质在壁面上的生长。从而有效除去换热壁面上沉积的污垢或控制其污垢厚度,使旋流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不需清垢,同时固体粒子在随污水的运动中不断穿过流动边界层,也强化了换热。
本发明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热的工作流程:
进水经给水泵切向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污水入口,在进水的流动过程中,进水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进水中的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排污管流入回流管中,去除固体物质的进水在旋流技术的作用下经溢流管的下端上升至溢流管上端的溢流口,然后流经导管,最后由回流管右端的入水口进入回流管,将回流管中存在的固体物质由回流管左端的污水出口冲入排污渠中。
在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热工作时,调节四通换向阀使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相连、第三端口与第四端口相连,制冷剂逆时针方向循环,制冷剂由经节流机构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后,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经由入口制冷剂箱右端的制冷剂入口,进入制冷剂管,再流经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与进水进行交换热量,然后流经出口制冷剂箱后,由出口制冷剂箱右端的制冷剂出口经过压缩机,最后进入用户侧换热器,进入用户侧换热器的制冷剂在与用户侧换热器中的用户侧循环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后,再回到节流机构,从而完成一次的换热循环过程。
本发明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冷的工作流程:
进水经给水泵切向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污水入口,在进水的流动过程中,进水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进水中的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排污管流入回流管中,去除固体物质的进水在旋流技术的作用下经溢流管的下端上升至溢流管上端的溢流口,然后流经导管,最后由回流管右端的入水口进入回流管,将回流管中存在的固体物质由回流管左端的污水出口冲入排污渠中。
在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冷工作时,调节四通换向阀使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与第四端口相连、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相连,制冷剂顺时针方向循环,经压缩机的压缩后制冷剂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经由出口制冷剂箱右端的制冷剂出口进入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与进水进行交换热量,然后流经制冷剂管,再进入入口制冷剂箱,由入口制冷剂箱右端的制冷剂入口流入节流机构,在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后,进入用户侧换热器,进入用户侧换热器的制冷剂在与用户侧换热器中的用户侧循环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后,再流入压缩机,从而完成一次的换热循环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装置将旋流技术和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了去除在旋流除污器壁上沉积的污垢物质和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的交换热量的作用,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
2、本发明的装置利用旋流技术增加进水的流速,大幅度的增加了湍流,减少甚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层流,从而大幅度的减低了传热热阻,促进了进水和制冷剂之间的热量传递,与现有污水热源泵的进水相比,进水的流速增加了0.5~1倍,有效增加了湍流。
3、在本发明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水中混有的固体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不断撞击旋流除污器壁,而旋流除污器壁上由于长时间使用沉积的污垢受到周期性的碰撞应力作用,垢层逐渐产生裂纹,直至脱落进入主流,从而有效除去旋流除污器壁上沉积的污垢或控制旋流除污器壁上污垢厚度,最后通过排污管排出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因为旋流除污器壁上不会沉积污垢并腐蚀旋流除污器壁,因此延长了旋流除污器的使用周期,节省了单独生产除污器的成本。
4、本发明的装置运行过程中,因为旋流除污器壁上不会沉积污垢并腐蚀旋流除污器壁,所以使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在不需清垢的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维持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同时,进水中的固体粒子在随进水的运动中不断穿过流动边界层,强化换热。
5、本发明装置中在溢流管下端的污水侧采用了喷流技术,而在其它地方(制冷剂侧)采用了旋流加筋片技术,有效地加强了污水测的对流换热。
6、本发明装置中延长了溢流管的长度,有效地减小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的余热(冬季为余热、夏季为余冷)利用率。
7、本发明装置中旋流除污器采用薄壁材料铜,铜管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且不易结垢。
8、本发明装置在进水侧巧妙地利用了液固两相流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比纯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大得多的原理,提高了进水侧的换热系数。
9、本发明装置中省略了中介水环节,使换热温差提高了2℃以上,换热面积减小了20%以上。
10、本发明的装置应用范围宽,对大水量及大制冷剂量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并联使用;对水中杂物粒度分布宽的进水可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此类换热器串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热工作时四通换向阀15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冷工作时的四通换向阀15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24、节流机构20、四通换向阀21、压缩机22和用户侧换热器23组成;
其中,所述的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由污水入口1、旋流除污器2、排污口3、引射器7、溢流管8、入口制冷剂箱11、喷流器12、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出口制冷剂箱15、制冷剂管18及导管19组成;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由上部的圆柱桶2-1、下部的圆锥桶2-2及喷流换热器13组成,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下端与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上端向旋流除污器2内部设有喷流换热器13并焊接连通;所述的引射器7包括排污管4及回流管6,回流管6的左端为污水出口5,回流管6的右端为入水口17,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与导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溢流管8上端为溢流口9,导管19的另一端与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连通;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右端为制冷剂入口10;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由上部的圆柱桶14-1及下部的圆锥桶14-2组成,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下端14-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右端为制冷剂出口16;制冷剂管18的上端与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外表面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14-1与制冷剂管18下端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与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外表面焊接连通;制冷剂管18内设有溢流管8,所述的溢流管8的直径小于制冷剂管18;溢流管8向上穿出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并焊接密封;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内设有旋流除污器2,旋流除污器2的直径小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喷流换热器13设置于溢流管8外,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溢流管8与喷流换热器13间设有喷流器12,喷流器12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的直径且小于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喷流器12上端与制冷剂管18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溢流管8的下端、喷流器12的下端与喷流换热器13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旋流除污器2上部圆柱桶2-1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并横穿出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污水入口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焊接密封;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下端与排污口3上端焊接连通,排污口3向下穿出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焊接密封,排污口3下端与排污管4的一端焊接连通,排污管4的另一端与横卧的回流管6外表面焊接连通;
其中节流机构20的一端与制冷剂入口10连接,节流机构20的另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1连接,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2与四通换向阀21连通,四通换向阀21分别与压缩机22和制冷剂出口16连接,从而形成密闭连通的制冷剂的连续循环机构。
1、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将旋流技术和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了去除在旋流除污器壁上沉积的污垢物质和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中的制冷剂的交换热量的作用,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
2、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利用旋流技术增加进水的流速,大幅度的增加了湍流,减少甚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层流,从而大幅度的减低了传热热阻,促进了进水和制冷剂之间的热量传递,与现有污水热源泵的进水相比,进水的流速增加了0.5~1倍,有效增加了湍流。
3、在本实施方式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水中混有的固体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不断撞击旋流除污器壁,而旋流除污器壁上由于长时间使用沉积的污垢受到周期性的碰撞应力作用,垢层逐渐产生裂纹,直至脱落进入主流,从而有效除去旋流除污器壁上沉积的污垢或控制旋流除污器壁上污垢厚度,最后通过排污管排出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因为旋流除污器壁上不会沉积污垢并腐蚀旋流除污器壁,因此延长了旋流除污器的使用周期,节省了单独生产除污器的成本。
4、本实施方式的装置运行过程中,因为旋流除污器壁上不会沉积污垢并腐蚀旋流除污器壁,所以使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在不需清垢的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维持在一个较高的范围内,同时,进水中的固体粒子在随进水的运动中不断穿过流动边界层,强化换热。
5、本实施方式装置中在溢流管下端的污水侧采用了喷流技术,而在其它地方(制冷剂侧)采用了旋流加筋片技术,有效地加强了污水测的对流换热。
6、本实施方式装置中延长了溢流管的长度,有效地减小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污水(或海水、湖水、河水等各种水)的余热(冬季为余热、夏季为余冷)利用率。
7、本实施方式装置中旋流除污器采用薄壁材料铜,铜管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且不易结垢。
8、本实施方式装置在进水侧巧妙地利用了液固两相流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比纯液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系数大得多的原理,提高了进水侧的换热系数。
9、本实施方式装置中省略了中介水环节,使换热温差提高了2℃以上,换热面积减小了20%以上。
10、本实施方式的装置应用范围宽,对大水量及大制冷剂量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并联使用;对水中杂物粒度分布宽的进水可采用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此类换热器串联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喷流器12上布满直径为0.5cm~1cm的通孔。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排污管4与横卧的回流管6的夹角为30°~50°。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排污管4与横卧的回流管6的夹角为45°。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污水入口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排污口3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引射器7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溢流管8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喷流器1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制冷剂管18的材料为铜。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铜的厚度为1mm~2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铜的厚度为1.5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制冷剂管和制冷剂箱中填充的制冷剂为R717、R134a、R-404A或R-410A。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所述的进水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海水、湖水或河水。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四端口21-4相连、第二端口21-2与第三端口21-3相连时,制冷剂顺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冷的效果。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相连、第三端口21-3与第四端口21-4相连时,制冷剂逆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热的效果。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用于冬季制热或夏季制冷。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并联使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串联使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三之一相同。
通过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由图1中可知:本实施例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24、节流机构20、四通换向阀21、压缩机22和用户侧换热器23组成;
其中,所述的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由污水入口1、旋流除污器2、排污口3、引射器7、溢流管8、入口制冷剂箱11、喷流器12、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出口制冷剂箱15、制冷剂管18及导管19组成;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由上部的圆柱桶2-1、下部的圆锥桶2-2及喷流换热器13组成,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下端与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上端向旋流除污器2内部设有喷流换热器13并焊接连通;所述的引射器7包括排污管4及回流管6,回流管6的左端为污水出口5,回流管6的右端为入水口17,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与导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溢流管8上端为溢流口9,导管19的另一端与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连通;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右端为制冷剂入口10;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由上部的圆柱桶14-1及下部的圆锥桶14-2组成,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下端14-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右端为制冷剂出口16;制冷剂管18的上端与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外表面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14-1与制冷剂管18下端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与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外表面焊接连通;制冷剂管18内设有溢流管8,所述的溢流管8的直径小于制冷剂管18;溢流管8向上穿出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并焊接密封;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内设有旋流除污器2,旋流除污器2的直径小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喷流换热器13设置于溢流管8外,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溢流管8与喷流换热器13间设有喷流器12,喷流器12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的直径且小于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喷流器12上端与制冷剂管18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溢流管8的下端、喷流器12的下端与喷流换热器13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旋流除污器2上部圆柱桶2-1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并横穿出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污水入口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焊接密封;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下端与排污口3上端焊接连通,排污口3向下穿出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焊接密封,排污口3下端与排污管4的一端焊接连通,排污管4的另一端与横卧的回流管6外表面焊接连通;
其中节流机构20的一端与制冷剂入口10连接,节流机构20的另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1连接,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2与四通换向阀21连通,四通换向阀21分别与压缩机22和制冷剂出口16连接,从而形成密闭连通的制冷剂的连续循环机构。
由图2中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中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相连、第三端口21-3与第四端口21-4相连时,制冷剂逆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热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进水为城市生活污水,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排污口3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引射器7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溢流管8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喷流器1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制冷剂管18的材料为铜;
所述的铜的厚度为1.5mm。
所述的换热管束中的制冷剂为R134a。
本实施方式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制热工作流程为:进水经给水泵切向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污水入口1,在进水的流动过程中,进水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中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进水中的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排污管4流入回流管6中,去除固体物质的进水在旋流技术的作用下经溢流管8的下端上升至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然后流经导管19,最后由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进入回流管6,将回流管6中存在的固体物质由回流管6左端的污水出口5冲入排污渠中。
在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热工作时,调节四通换向阀21使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相连、第三端口21-3与第四端口21-4相连,制冷剂逆时针方向循环,制冷剂由经节流机构20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后,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经由入口制冷剂箱11右端的制冷剂入口10,进入制冷剂管18,再流经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与进水进行交换热量,然后流经出口制冷剂箱15后,由出口制冷剂箱15右端的制冷剂出口16经过压缩机22,最后进入用户侧换热器23,进入用户侧换热器23的制冷剂在与用户侧换热器23中的用户侧循环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后,再回到节流机构20,从而完成一次的换热循环过程。
经测定,得出在冬季时,应用本实施例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可起到十分明显的制热效果,与现有污水热源泵相比,换热温差提高了5℃,换热面积减小了20%以上,污水余热利用率有了显著提升。
实施例2:结合图1和图3,由图1中可知:本实施例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24、节流机构20、四通换向阀21、压缩机22和用户侧换热器23组成;
其中,所述的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由污水入口1、旋流除污器2、排污口3、引射器7、溢流管8、入口制冷剂箱11、喷流器12、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出口制冷剂箱15、制冷剂管18及导管19组成;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由上部的圆柱桶2-1、下部的圆锥桶2-2及喷流换热器13组成,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下端与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上端向旋流除污器2内部设有喷流换热器13并焊接连通;所述的引射器7包括排污管4及回流管6,回流管6的左端为污水出口5,回流管6的右端为入水口17,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与导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溢流管8上端为溢流口9,导管19的另一端与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连通;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右端为制冷剂入口10;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由上部的圆柱桶14-1及下部的圆锥桶14-2组成,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下端14-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右端为制冷剂出口16;制冷剂管18的上端与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外表面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14-1与制冷剂管18下端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与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外表面焊接连通;制冷剂管18内设有溢流管8,所述的溢流管8的直径小于制冷剂管18;溢流管8向上穿出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并焊接密封;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内设有旋流除污器2,旋流除污器2的直径小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喷流换热器13设置于溢流管8外,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溢流管8与喷流换热器13间设有喷流器12,喷流器12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的直径且小于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喷流器12上端与制冷剂管18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溢流管8的下端、喷流器12的下端与喷流换热器13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旋流除污器2上部圆柱桶2-1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并横穿出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污水入口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焊接密封;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下端与排污口3上端焊接连通,排污口3向下穿出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焊接密封,排污口3下端与排污管4的一端焊接连通,排污管4的另一端与横卧的回流管6外表面焊接连通;
其中节流机构20的一端与制冷剂入口10连接,节流机构20的另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1连接,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2与四通换向阀21连通,四通换向阀21分别与压缩机22和制冷剂出口16连接,从而形成密闭连通的制冷剂的连续循环机构。
由图3中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中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四端口21-4相连、第二端口21-2与第三端口21-3相连时,制冷剂顺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冷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进水为城市生活污水,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排污口3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引射器7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溢流管8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喷流器1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制冷剂管18的材料为铜;
所述的铜的厚度为1.5mm。
所述的换热管束中的制冷剂为R-410A。
本实施方式中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的制冷工作流程为:进水经给水泵切向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的污水入口1,在进水的流动过程中,进水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中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进水中的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排污管4流入回流管6中,去除固体物质的进水在旋流技术的作用下经溢流管8的下端上升至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然后流经导管19,最后由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进入回流管6,将回流管6中存在的固体物质由回流管6左端的污水出口5冲入排污渠中。
在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制冷工作时,调节四通换向阀21使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四端口21-4相连、第二端口21-2与第三端口21-3相连,制冷剂顺时针方向循环,经压缩机22的压缩后制冷剂进入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经由出口制冷剂箱15右端的制冷剂出口16进入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与进水进行交换热量,然后流经制冷剂管18,再进入入口制冷剂箱11,由入口制冷剂箱11右端的制冷剂入口10流入节流机构20,在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后,进入用户侧换热器23,进入用户侧换热器23的制冷剂在与用户侧换热器23中的用户侧循环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后,再流入压缩机22,从而完成一次的换热循环过程。
经测定,得出在夏季时,应用本实施例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可起到十分明显的制冷效果,与现有污水热源泵相比,换热温差提高了4℃,换热面积减小了20%以上,污水余热利用率有了显著提升。

Claims (10)

1.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由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给水泵(24)、节流机构(20)、四通换向阀(21)、压缩机(22)和用户侧换热器(23)组成;
其中,所述的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由污水入口(1)、旋流除污器(2)、排污口(3)、引射器(7)、溢流管(8)、入口制冷剂箱(11)、喷流器(12)、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出口制冷剂箱(15)、制冷剂管(18)及导管(19)组成;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由上部的圆柱桶(2-1)、下部的圆锥桶(2-2)及喷流换热器(13)组成,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下端与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旋流除污器(2)的圆柱桶(2-1)上端向旋流除污器(2)内部设有喷流换热器(13)并焊接连通;所述的引射器(7)包括排污管(4)及回流管(6),回流管(6)的左端为污水出口(5),回流管(6)的右端为入水口(17),回流管(6)右端的入水口(17)与导管(19)的一端连通;所述的溢流管(8)上端为溢流口(9),导管(19)的另一端与溢流管(8)上端的溢流口(9)连通;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右端为制冷剂入口(10);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由上部的圆柱桶(14-1)及下部的圆锥桶(14-2)组成,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下端(14-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焊接成相通的空腔密闭管壳;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右端为制冷剂出口(16);制冷剂管(18)的上端与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外表面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柱桶(14-1)与制冷剂管(18)下端焊接连通,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圆锥桶(14-2)与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外表面焊接连通;制冷剂管(18)内设有溢流管(8),所述的溢流管(8)的直径小于制冷剂管(18);溢流管(8)向上穿出横卧的入口制冷剂箱(11)并焊接密封;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内设有旋流除污器(2),旋流除污器(2)的直径小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喷流换热器(13)设置于溢流管(8)外,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溢流管(8)与喷流换热器(13)间设有喷流器(12),喷流器(12)的直径大于溢流管(8)的直径且小于喷流换热器(13)的直径,喷流器(12)上端与制冷剂管(18)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溢流管(8)的下端、喷流器(12)的下端与喷流换热器(13)的下端焊接成一体;旋流除污器(2)上部圆柱桶(2-1)左侧设有污水入口(1)并横穿出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污水入口(1)与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焊接密封;旋流除污器(2)的圆锥桶(2-2)下端与排污口(3)上端焊接连通,排污口(3)向下穿出横卧的出口制冷剂箱(15)焊接密封,排污口(3)下端与排污管(4)的一端焊接连通,排污管(4)的另一端与横卧的回流管(6)外表面焊接连通;
其中节流机构(20)的一端与制冷剂入口(10)连接,节流机构(20)的另一端与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1)连接,用户侧换热器(23)的端口(23-2)与四通换向阀(21)连通,四通换向阀(21)分别与压缩机(22)和制冷剂出口(16)连接,从而形成密闭连通的制冷剂的连续循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流器(12)上布满直径为0.5~1cm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4)与横卧的回流管(6)的夹角为30°~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入口(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旋流除污器(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排污口(3)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引射器(7)的材料为铜;所述的溢流管(8)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入口制冷剂箱(11)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喷流器(12)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套筒式旋流换热器(14)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出口制冷剂箱(15)的材料为铜;所述的制冷剂管(18)的材料为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的厚度为1mm~2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四端口(21-4)相连、第二端口(21-2)与第三端口(21-3)相连时,制冷剂顺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冷的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21)的第一端口(21-1)与第二端口(21-2)相连、第三端口(21-3)与第四端口(21-4)相连时,制冷剂逆时针方向循环,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起到制热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用于冬季制热或夏季制冷。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并联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串联使用。
CN201410090344.6A 2014-03-13 2014-03-13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Active CN1038224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0344.6A CN103822405B (zh) 2014-03-13 2014-03-13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0344.6A CN103822405B (zh) 2014-03-13 2014-03-13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2405A true CN103822405A (zh) 2014-05-28
CN103822405B CN103822405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757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0344.6A Active CN103822405B (zh) 2014-03-13 2014-03-13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2240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549A (zh) * 2015-06-19 2017-01-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洗液在线槽
WO2018193320A1 (en) * 2017-04-21 2018-10-25 Grinbergs Kaspars Sewage heat recovery unit
CN109701759A (zh) * 2019-03-06 2019-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背压实时可调型强化旋流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9882983A (zh) * 2019-03-06 2019-06-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引流强化旋风分离免清尘热回收新风机
CN113295038A (zh) * 2021-06-07 2021-08-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引射双锥低耗旋流污水热回收防阻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0355Y (zh) * 2004-05-31 2005-08-24 江苏工业民用建筑设计院 地源热泵集中空调装置
KR100800328B1 (ko) * 2006-11-27 2008-02-01 김재휘 지하공기를 열원으로 이용한 히트펌프
CN201954827U (zh) * 2010-12-22 2011-08-31 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塔式高效热泵机组
CN203068863U (zh) * 2012-09-29 2013-07-17 浙江理工大学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3322722A (zh) * 2013-04-08 2013-09-25 天津商业大学 用于岗亭的双室内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0355Y (zh) * 2004-05-31 2005-08-24 江苏工业民用建筑设计院 地源热泵集中空调装置
KR100800328B1 (ko) * 2006-11-27 2008-02-01 김재휘 지하공기를 열원으로 이용한 히트펌프
CN201954827U (zh) * 2010-12-22 2011-08-31 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能源塔式高效热泵机组
CN203068863U (zh) * 2012-09-29 2013-07-17 浙江理工大学 沸腾再生型热源塔热泵系统
CN103322722A (zh) * 2013-04-08 2013-09-25 天津商业大学 用于岗亭的双室内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9549A (zh) * 2015-06-19 2017-01-1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洗液在线槽
CN106319549B (zh) * 2015-06-19 2018-11-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碱洗液在线槽
WO2018193320A1 (en) * 2017-04-21 2018-10-25 Grinbergs Kaspars Sewage heat recovery unit
CN109701759A (zh) * 2019-03-06 2019-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背压实时可调型强化旋流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9882983A (zh) * 2019-03-06 2019-06-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引流强化旋风分离免清尘热回收新风机
CN109882983B (zh) * 2019-03-06 2020-09-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引流强化旋风分离免清尘热回收新风机
CN113295038A (zh) * 2021-06-07 2021-08-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引射双锥低耗旋流污水热回收防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22405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22405B (zh) 壁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CN103322728B (zh) 一种防阻自除垢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系统
CN201000286Y (zh) 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筒簇在线防污换热装置
CN100455970C (zh) 污水或地表水热泵明渠式换热槽的换热方法及其装置
CN104729324B (zh) 一种多管束旋流管壳管式换热器
CN103836840B (zh) 管壳式除污除垢换热一体化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装置
CN100562696C (zh) 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管壳式换热器
CN103017577B (zh) 设置疏导结构的污水或地表水用管式换热装置
CN103837018B (zh) 一种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壁式换热器
CN100455972C (zh) 污水及地表水冷热源筒簇在线防污换热装置及方法
CN201246829Y (zh) 采用浸入式波纹管污水换热器的热泵空调系统
CN102519276A (zh) 污水源热泵系统污水自清洁换热装置
CN207300002U (zh) 一种沉箱式海水源热泵换热器
CN206037782U (zh) 一种真空非接触式换热系统
CN201666745U (zh) 带旋流器的壳管式换热器
CN103836844B (zh) 一种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管壳式换热器
CN104930872A (zh) 网状排列氟塑料管节水器
CN202470826U (zh) 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污水自清洁换热装置
CN103033071A (zh) 卧式椭圆管污水换热器
CN103063063B (zh) 一种污水或地表水用强制疏导型管式换热装置
CN206817444U (zh) 蒸汽锅炉的排污冷却装置
CN208186815U (zh) 一种机房末端用翅片管式换热器
CN203036850U (zh) 一种机械式自动除垢加热装置
CN1401966A (zh) 等流速汽-水换热器
CN104729150B (zh) 一种多管束旋流管喷射式污水壳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