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07200A -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07200A
CN103807200A CN201210461635.2A CN201210461635A CN103807200A CN 103807200 A CN103807200 A CN 103807200A CN 201210461635 A CN201210461635 A CN 201210461635A CN 103807200 A CN103807200 A CN 103807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lectrical assembly
signal
serva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616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07200B (zh
Inventor
赖灵俊
舒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Pudo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616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807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807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07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072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Air Blowers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风扇,且至少一风扇根据至少一仆控信号控制风扇转速。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电子装置的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电子装置的控制模块,并由此控制模块根据此至少一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此电子装置的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门限值。接着,感测电子装置中电子组件的温度。当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根据此至少一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预设主控信号作为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然后,根据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产生上述至少一仆控信号。

Description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风扇控制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装置普遍皆安装有散热装置(例如散热片、风扇…等),而在这些散热装置中,风扇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零件之一。因为风扇可有效地将电脑装置内部零件及/或装置所产生的热源排除在电脑装置壳体之外,从而让电脑装置中的各个零件及/或装置能够正常地运作。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风扇来看,其可根据脉宽调制信号(pulse width modulation signal,PWM signal)来控制风扇的转速。例如,通过改变脉宽调制信号的责任周期(dutycycle),就可控制风扇转速(单位为每分钟转速/RPM)的快慢。
然而,对于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电脑装置来说,如何在节能与散热效率间取得平衡,实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致力研究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可有效地降低因温度突然地升高而对电子装置造成损害的风险。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至少一风扇的电子装置,并且所述至少一风扇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转速。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门限值。感测电子组件的温度。判断电子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门限值。当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预设主控信号作为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根据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的风扇转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根据主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预设主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预设主控信号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除以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以产生至少一候选信号。将所述至少一候选信号中数值最小的候选信号作为预设主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骤。当电子组件的温度非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根据电子组件的温度,产生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风扇、至少一电子组件、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一风扇用以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转速,并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所述电子装置的一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耦接所述至少一电子组件,用以感测所述至少一电子组件中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控制模块耦接温度感测模块与所述至少一风扇,用以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一温度门限值,并判断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门限值。当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预设主控信号作为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其中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并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的风扇转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主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预设主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除以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以产生至少一候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候选信号中数值最小的候选信号作为预设主控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非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控制模块根据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产生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
基于上述,本发明可将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电子装置的控制模块,以根据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电子装置的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门限值。接着,在判断电子装置中的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之后,根据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预设主控信号作为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然后,再根据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来产生风扇的仆控信号,以根据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的风扇转速。藉此,可在需要立即提升风扇转速时,以风扇目前的转速为基础,直接将风扇转速提升至更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PID风扇控制技术中电子组件的感测值与时间、主控信号与时间以及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测结果所绘示的电子组件的感测值与时间、主控信号与时间以及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电子装置
11-1、11-2:电子组件
12-1~12-5:风扇
13:温度传感器
14:控制模块
301~304、401~404:曲线
S202、S204、S206、S208、S210、S212、S214、S21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来说,运算量较大的电子装置(例如,电脑装置)普遍会具有一个以上发热量较高的电子组件,而必须通过风扇(fan)来进行散热。而目前较为普遍的风扇控制技术例如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风扇技术。简单来说,PID控制风扇技术可根据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电子组件的脉宽调制信号(pulsewidth modulation signal,PWM signal),来控制各个风扇的风扇转速。
此外,为了有效地降低因风扇运转而产生的噪音与节省风扇运转所需的电力,一般来说,当电脑装置中的某一电子组件的温度较低(例如,低于一临界温度)时,通常电脑装置会将此电子组件所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调降至最小脉宽调制信号(minimum PWM signal),而不对风扇起控制作用,并将风扇的转速交由其他温度较高的零件或装置来控制。
但是,对于温度变化较为剧烈的零件或装置来说,上述运作机制并不适当。举例来说,假设电脑装置内的显示卡(display card)的温度在某一时间内大幅高于电脑装置内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温度。此时,显示卡对于风扇转速的要求会高于中央处理器对于风扇转速的要求,进而提高风扇转速。但是,提高后的风扇转速可能会让本来温度就不高的中央处理器的温度更快速地下降,以致于其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被调降为最小脉宽调制信号。然后,假设中央处理器因突然地高速运转而导致其温度急遽升高,则其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必须从最小脉宽调制信号提升至超过目前风扇转速所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才能控制风扇提高其目前的转速,以快速地降低中央处理器的温度。
然而,在将脉宽调制信号从最小脉宽调制信号提升至超过目前风扇转速所对应的脉宽调制信号的过程中,可能因时间耗费过长,而导致电脑装置中的零件或装置(例如,上述中央处理器)已经因其温度过高而受损。
因此,为使风扇转速可以对应于电子组件的温度变化而快速地且适应性的调整,不同于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其可将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feedback)给电子装置的控制模块,以根据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电子装置的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门限值(threshold)。然后,当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本发明可根据风扇所回馈的仆控信号来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此预设主控信号作为此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因此,当此电子组件的温度突然大幅度地升高时,此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可快速地由预设主控信号提升至适当强度,以在短时间内提升风扇目前的转速至更高。藉此,本发明可有效地降低因温度突然地变化而对电子装置造成损害的风险。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更揭示了可用于体现上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notebook)、平板电脑(Tablet PC)、桌上型电脑、工业用电脑或服务器主机等各式可安装风扇的电子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包括电子组件11-1、电子组件11-2、风扇12-1~12-5、温度传感器13以及控制模块14。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显示卡(display card)、网卡(network card)等各式芯片、接口(interface)卡以及各式电脑装置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零件或装置等电子组件,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2-1~12-5例如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风扇,其可根据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风扇转速。举例来说,风扇12-1~12-5分别具有一控制芯片(control chip),而可根据各自的仆控信号来控制风扇转速。值得一提的是,图1中绘示的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以及风扇12-1~12-5是作为本实施例中说明之用,而其实际数量实质上可视实务或设计需求而增加或减少,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温度传感器13耦接至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用以感测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3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一般的温度传感器及/或温度感测芯片。另外,温度传感器13也可分别设置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上,或者仅是以耦接的方式耦接至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而可感测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本发明同样不对其限制。
控制模块14耦接至温度传感器13与风扇12-1~12-5,用以根据温度传感器13感测到的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来控制风扇12-1~12-5的风扇转速。具体来看,以电子组件11-1为范例进行说明,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电子组件11-1的温度,产生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然后,控制模块14根据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产生对应于风扇12-1~12-5的多个仆控信号,其中每一个仆控信号对应至风扇12-1~12-5之一。藉此,风扇12-1~12-5可以根据各自对应的仆控信号来调整各自的风扇转速。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风扇12-1~12-5也可将各自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14。
在此需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及的主控信号以及仆控信号主要是用以区别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以及风扇12-1~12-5对于风扇转速的控制信号。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及的主控信号以及仆控信号皆可视为PWM值形式的风扇转速控制信号。
特别是,当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同时运作时,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分别产生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并同时根据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来产生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以控制风扇12-1~12-5的风扇转速。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各别的主控信号以及风扇12-1~12-5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权重值(weight value),来产生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为了说明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电子组件11-1对应于风扇12-1~12-5的权重值分别为80%、100%、100%、80%以及100%,且电子组件11-2对应于风扇12-1~12-5的权重值分别为100%、100%、100%、80%以及0。特别是,上述电子组件11-2对于风扇12-5的权重值为0,表示电子组件11-2对于风扇12-5不具控制力。另外,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分别以T1与T2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电子组件11-1的温度T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T2,分别产生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PWM1与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PWM2。然后,为了产生风扇12-1的仆控信号,控制模块14将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PWM1乘上电子组件11-1对应于风扇12-1的权重值(例如,80%),并将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PWM2乘上电子组件11-2对应于风扇12-1的权重值(例如,100%),以将相乘后的结果较大者作为风扇12-1的仆控信号。举例来说,假设PWM1×80%的值大于PWM2×100%的值,则控制模块14会以PWM1×80%的值作为风扇12-1的仆控信号。
又例如,为了产生风扇12-2的仆控信号,控制模块14将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PWM1乘上电子组件11-1对应于风扇12-2的权重值(例如,100%),并将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PWM2乘上电子组件11-2对应于风扇12-2的权重值(例如,100%),以将相乘后的结果较大者作为风扇12-2的仆控信号。举例来说,假设PWM2×100%的值大于PWM1×100%的值,则控制模块14会以PWM2×100%的值作为风扇12-2的仆控信号。而其余风扇12-3~12-5的仆控信号产生方式可参考上述作法类推而得,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权重值亦可以是以参数或者其他任意形式来表示,在此不对其限制。例如,上述权重值可以是以3表示100%及/或以2表示80%等。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或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而可独立设置于电子装置10中,或者是设置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中,但本发明可实施方式并不对限定于上述。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也可以是储存在电子装置10的硬盘或存储器中的固件程序或软件模块,而可载入至电子装置10的处理器,而执行上述功能。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将以图1搭配图2来对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与风扇转速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与图2,首先,在步骤S202中,风扇12-1~12-5将其各自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14。然后,在步骤S208中,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风扇12-1~12-5所反馈的仆控信号来计算并获取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门限值。此外,控制模块14也可以例如通过查表等方式来给定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门限值,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温度门限值例如是30度~45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且实际的温度门限值还可视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各别的耐热程度而加以调高或调低。例如,假设电子组件11-1的耐热程度较高,则电子组件11-1对应的温度门限值则可稍微调高。又例如,假设电子组件11-2的耐热程度较低,则电子组件11-2对应的温度门限值则可稍微调低。
然后,在步骤S206中,温度传感器13感测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并将感测到的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传送至控制模块14。接着,接续步骤S206,在步骤S208中,控制模块14判断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是否小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各别对应的温度门限值。
若控制模块14判断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皆非小于(例如,等于或大于)温度门限值,则在步骤S208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210,由控制模块14根据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温度,产生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各别的主控信号。
另一方面,当控制模块14判断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在步骤S212中,控制模块14可根据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将预设主控信号作为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的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举例来说,以电子组件11-1为范例进行说明,假设控制模块14判断电子组件11-1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例如,30度),则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风扇12-1~12-5所反馈的仆控信号,来产生预设主控信号。此外,控制模块14也可以直接以风扇12-1~12-5其中之一的的仆控信号,作为预设主控信号。或者,控制模块14也可以风扇12-1~12-5的平均仆控信号,作为预设主控信号,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特别是,假设风扇12-1~12-5分别具有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权重值,则控制模块14还可以根据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与风扇12-1~12-5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权重值,产生上述预设主控信号。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假设控制模块14是先将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各别的主控信号PWM1与PWM2乘上风扇12-1~12-5分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权重值,然后再根据相乘结果较大者作为风扇12-1~12-5各别的仆控信号(请参考图1的实施例的说明)。因此,在步骤S212中,当电子组件11-1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控制模块14可以将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除以风扇12-1~12-5各别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权重值,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候选信号。然后,控制模块14可以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候选信号中选出数值最小的候选信号作为预设主控信号。例如,假设风扇12-1~12-5对应于电子组件11-1的权重值分别为80%、100%、100%、80%以及100%,且风扇12-1~12-5当前的仆控信号分别为PWMS1~PWMS5,则控制模块14可以将PWMS1×80%、PWMS2×100%、PWMS3×100%、PWMS4×80%、PWMS5×100%作为候选信号。然后,假设PWMS4×80%为其中数值最小者,则控制模块14可将PWMS4×80%作为所述预设主控信号。
接着,在步骤S214中,控制模块14可以根据电子组件11-1与电子组件11-2的主控信号产生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详细的仆控信号产生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然后,在步骤S216中,控制模块14根据风扇12-1~12-5的仆控信号,来控制风扇12-1~12-5各别的风扇转速。
对于上述方法中的实施细节亦可由上述的实施例可获得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换句话说,本发明即是以风扇所回馈的仆控信号来产生对应于电子组件的预设主控信号,以利用所述电子组件的预设主控信号来限制其所对应的最小主控信号。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最小主控信号的意义实质上是能将风扇的转速调降至最低的主控信号。藉此,在需要立即提升风扇转速时,本实施例可以风扇目前的转速为基础,直接将风扇转速提升至更高。另外,通过提高风扇的基本转速,本发明亦可达到使风扇转速更为稳定的功效。
为了更明确地说明本发明的功效,以下将以传统的PID风扇控制技术与本发明的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图3为传统的PID风扇控制技术中电子组件的感测值与时间、主控信号与时间以及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请参照图3,曲线301为传统技术中电子组件的感测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其中电子组件对应至温度的感测值请参照图3右边纵轴,其是以PID控制技术中的感测参数来表示。曲线302为传统技术中主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其主控信号的参照值为图3的左边纵轴,且其主控信号是以PWM表示。曲线303与曲线304则用以表示2个风扇的仆控信号在每个时间单位所对应的PWM值。另外,图3的时间单位则是以秒(second)为单位。
首先,以曲线303与曲线304来看,在609秒之前,由于其他电子组件(例如,显示卡)的感测值较高,故2个风扇的仆控信号的PWM值分别约保持在80与100。接着,以曲线301来看,在2个风扇的散热作用下,在609秒之前,电子组件(例如,CPU)的感测值不高(例如,低于一临界值),故以曲线302来看,其对应的主控信号的PWM值被调降并保持于约25。假设在609秒时,以曲线301来看,电子组件(例如,CPU)的感测值突然大幅地由约-11升高。此时,以曲线302来看,电子组件(例如,CPU)对应的主控信号的PWM值才被从约25提升至约225。
特别是,当曲线302分别与曲线303以及曲线304交会时,表示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的PWM值开始超越2个风扇的仆控信号的PWM值,此时2个风扇的仆控信号的PWM值才会因为主控信号的PWM值的提升而提高风扇转速。换句话说,在电子组件(例如,CPU)的感测值突然大幅地升高时,风扇的转速并不会即时提升,而是必须等到电子组件(例如,CPU)的主控信号的PWM值开始超越2个风扇的仆控信号的PWM值时,风扇的转速才会开始提升,以对电子组件(例如,CPU)进行散热。假设电子组件(例如,CPU)的感测值超过-5可能会导致装置受损,则根据此实验结果,电子组件(例如,CPU)的感测值超过-5的时间约为150秒,表示有极大的可能会导致电子组件(例如,CPU)受损。
另一方面,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测结果所绘示的电子组件的感测值与时间、主控信号与时间以及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请参照图4,曲线401为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感测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其中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对应至温度的感测值请参照图4右边纵轴,其是以PID控制技术中的感测参数来表示。曲线402为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主控信号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其主控信号的参照值为图3的左边纵轴,且其主控信号是以PWM表示。曲线403与曲线404则用以表示2个风扇(例如,风扇12-1与12-2)的仆控信号在每个时间单位所对应的PWM值。另外,图4的时间单位同样是以秒(second)为单位。
以曲线403与曲线404来看,在609秒之前,由于其他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2)的感测值较高,故2个风扇(例如,风扇12-1与12-2)的仆控信号的PWM值分别约保持在80与100。接着,以曲线401来看,在2个风扇(例如,风扇12-1与12-2)的散热作用下,在609秒之前,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感测值不高(例如,低于一温度临界值),故以曲线402来看,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对应的主控信号的PWM值被调降并保持于约100(即,预设主控信号的PWM值),而与曲线403重迭。假设在609秒时,以曲线401来看,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感测值突然大幅地由约-11升高。此时,以曲线402来看,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对应的主控信号的PWM值被从约100提升至约225。
特别是,由于主控信号的PWM值在609秒之前就已经与曲线403及/或曲线404重迭,故主控信号的PWM值只要一提升,立即就会带动2个风扇(例如,风扇12-1与12-2)的仆控信号也同时提升,而可立即提高风扇转速,以对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进行散热。因此,假设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感测值超过-5可能会导致装置受损,根据本实施例的实验结果,电子组件(例如,电子组件11-1)的感测值几乎不会超过-5,而可有效地降低因温度突然地升高而对电子装置造成损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可判断电子装置中的电子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温度门限值。当电子装置中的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温度门限值时,根据风扇所回馈的仆控信号,产生预设主控信号,并以预设主控信号作为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然后,根据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来产生风扇的仆控信号,并根据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的风扇转速。换句话说,通过限制电子组件所对应的最小主控信号,本发明可以风扇目前的转速为基础,在需要立即提升风扇转速时,直接将风扇转速提升至更高。藉此,可有效地降低因电子装置的温度突然地升高而对电子装置造成损害的风险。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风扇转速控制方法,适用于具有至少一风扇的一电子装置,所述至少一风扇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转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所述电子装置的一控制模块;
由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对应于所述电子装置的一电子组件的一温度门限值;
感测所述电子组件的温度;
判断所述电子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
当所述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一预设主控信号,并以所述预设主控信号作为所述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更包括:
根据所述主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所述预设主控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预设主控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预设主控信号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除以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以产生至少一候选信号;以及
将所述至少一候选信号中数值最小的候选信号作为所述预设主控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更包括:
当所述电子组件的温度非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根据所述电子组件的温度,产生所述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至少一电子组件;
至少一风扇,用以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风扇转速;
一温度传感器,耦接所述至少一电子组件,用以感测所述至少一电子组件中一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以及
一控制模块,耦接所述温度感测模块与所述至少一风扇,用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是否小于一温度门限值,
其中当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产生一预设主控信号,并以所述预设主控信号作为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并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控制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的风扇转速,
其中所述至少一风扇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反馈给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获取所述温度门限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主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与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产生所述预设主控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至少一风扇的仆控信号除以所述至少一风扇各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权重值,以产生至少一候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一候选信号中数值最小的候选信号作为所述预设主控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非小于所述温度门限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温度,产生所述第一电子组件的主控信号。
CN201210461635.2A 2012-11-15 2012-11-15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Active CN103807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1635.2A CN103807200B (zh) 2012-11-15 2012-11-15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61635.2A CN103807200B (zh) 2012-11-15 2012-11-15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7200A true CN103807200A (zh) 2014-05-21
CN103807200B CN103807200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70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61635.2A Active CN103807200B (zh) 2012-11-15 2012-11-15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80720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620A1 (zh) * 2014-12-01 2016-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多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81458A (zh) * 2016-12-26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id风扇调控策略保护方法
CN107665028A (zh) * 2017-09-29 2018-02-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的风扇速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1426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Ziarnik Gregory P Computer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ooling such systems
US20050210896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Dan Durant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812705A (zh) * 2005-01-24 2006-08-02 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风扇控制系统、风扇控制方法及其散热系统
WO2007001716A1 (en) * 2005-06-27 2007-01-04 Emc Corporation Data storage system having cooling fan speed pro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1426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Ziarnik Gregory P Computer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ooling such systems
US20050210896A1 (en) * 2004-03-26 2005-09-29 Dan Durant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812705A (zh) * 2005-01-24 2006-08-02 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风扇控制系统、风扇控制方法及其散热系统
WO2007001716A1 (en) * 2005-06-27 2007-01-04 Emc Corporation Data storage system having cooling fan speed protect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86620A1 (zh) * 2014-12-01 2016-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多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81458A (zh) * 2016-12-26 2017-05-1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pid风扇调控策略保护方法
CN107665028A (zh) * 2017-09-29 2018-02-0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的风扇速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7665028B (zh) * 2017-09-29 2021-03-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设备的风扇速度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07200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7874B (zh) 散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1600960A (zh) 電腦系統中基於電流時變率的風扇控制系統與方法
US8569989B2 (en)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an controller
CN103790846B (zh)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959580A (zh) 风扇速度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3062086B (zh) 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876328A (zh) 一种降低服务器系统开机噪音的方法
CN102854947A (zh) 风扇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其控制风扇转速的方法
CN104182016B (zh) 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07200A (zh) 风扇转速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5156249A (zh) 一种控制冷却水加热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冷却水加热器
TW201207243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speed of fans
CN106125893A (zh) 一种飞腾台式机中降低整机功耗与噪音的方法
CN203447082U (zh) 电压力锅及其控制装置
CN2499892Y (zh) 电脑主机的随温控制散热装置
CN102748311A (zh) 风扇转速的控制方法
CN104791278A (zh) 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TWI494052B (zh) 風扇轉速控制方法與電子裝置
CN103744494B (zh) 计算机进风口开孔率调节装置
CN203480399U (zh) 笔记本散热器
CN103671185A (zh) 计算机电源供应器的风扇转速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2444601B (zh) 散热风扇的双转向控制电路
CN2694353Y (zh) 电脑关机后仍具散热效果的电源供应器
TWI426376B (zh) 風扇轉速控制系統及方法
CN103309423B (zh) 电脑系统及其功率分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3

Address after: Room 301, floor 3, building 1, No. 500, Ping'an Road, Wutong street,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ydber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Shanghai City Caohej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 of Minhang District Pu Xing Road No. 789

Co-patentee before: Yingda Co., Ltd.

Patentee before: Yingda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