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6388A -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6388A
CN103796388A CN201410037735.1A CN201410037735A CN103796388A CN 103796388 A CN103796388 A CN 103796388A CN 201410037735 A CN201410037735 A CN 201410037735A CN 103796388 A CN103796388 A CN 103796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button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filte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37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6388B (zh
Inventor
刘光宇
余善恩
高发荣
侯晓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JI ZHONG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JI ZHONG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JI ZHONG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JI ZHONGA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37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6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6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6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6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主控板的智能灯,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供电设置在主控板上,由电源模块供电;主控板上的通信模块引出RS485总线,RS485总线上设置有n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灯;主控板通过RS485总线获取控制信号对灯进行控制。本发明减少线束长度,解决粗大线束与有限空间之间的矛盾;减轻线束重量,节约了成本;减小通过开关的电流,将操作开关处的强电转变为弱电,减少触点的烧结现象,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并增加照明系统可维护性,提高智能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能源日趋紧张,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国际油价更达到历史高位,造成能源供应形势愈加严峻。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样也引起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科技部、信息部《做好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央投资项目储备的工作方案》等指示精神,到201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求降低20%左右,为此国家要求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0.4kW*24h*365=3504度,按每度电0.8元计算,400W的灯每年消耗电费2803.2元,消耗1.15吨标准煤,释放3.85吨CO2 。此外,采用总线技术,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了线束的使用,节约成本,降低了布线的难度。因此总线化控制将成为必然趋势。CAN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初Bosch公司开发,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汽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标准。我国在CAN总线领域起步较晚,但市场潜力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供电设置在主控板上,由电源模块供电;主控板上的通信模块引出RS485总线,RS485总线上设置有n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灯;主控板通过RS485总线获取控制信号对灯进行控制;由于采用矩阵键盘,主控板最多能够控制64个节点。
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10、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第一电解电容C17、第二电解电容C18、自恢复保险丝F1 、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电感L1、+24V_A电源进线端、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正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一端、自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24V_A电源进线端相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接地管脚(3脚)、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开/关管脚(5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C18的负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且接地;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输出管脚(2脚)同时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解电容C18的正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反馈管脚(4脚)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
四脚排针P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四脚排针P1的第1引脚、第2引脚与+24V_IN电源进线端连接。
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第三电解电容C28、第四电解电容C29、发光二极管LED1;
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1脚)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的一端、第三电解电容C28的负极、第四电解电容C29的负极相连接,且均接地;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管脚(2脚)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另一端、第四电解电容C29的正极相连接,且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9、24、36、48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3脚)同时与第三电解电容C28的正极、+5V电源进线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相连接;
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处理芯片、晶振XTA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四脚排针P2;
处理芯片的第一时钟输入管脚(5脚)同时与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一端、第一晶振XTAL1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时钟输入管脚(6脚)同时与第一晶振XTAL1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处理芯片的复位管脚(7脚)与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9、24、36、48脚)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四脚排针P2的1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处理芯片的电接地端(8脚、23脚、35脚、47脚)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另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四脚排针P2的4脚相连接,且均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启动管脚(44脚)相连接;四脚排针P2的2脚和3脚分别与处理芯片的第一I/O管脚(34脚)和处理芯片的时钟选择管脚(37脚)相连接;
处理芯片的第二I/O管脚(20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三I/O管脚(3脚)相连接;
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十七三极管Q17、第一排阻RP1~第六排阻RP6、第十一按键B11~第十八按键B18、第二十一按键B21~第二十八按键B28、第三十一按键B31~第三十八按键B38、第四十一按键B41~第四十八按键B48、第五十一按键B51~第五十八按键B58、第六十一按键B61~第六十八按键B68、第七十一按键B71~第七十八按键B78、第八十一按键B81~第八十八按键B88、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二极管D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喇叭LS1、二十脚排针JP、二十脚排针JP11;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3脚)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负极、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负极、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负极、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负极、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负极、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负极、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负极、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负极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3脚)与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负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负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负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负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3脚)与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负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负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负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负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负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负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负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3脚)与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负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负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负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负极、第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负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负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负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负极连接;
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3脚)与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负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负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负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负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负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负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负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负极连接;
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3脚)与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负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负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负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负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负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负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负极连接;
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3脚)与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负极、第七十二发光二极管D72的负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负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负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负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负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负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负极连接;
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3脚)与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负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负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负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负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负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负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负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负极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正极、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正极、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正极、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正极、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正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正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正极、第七十二五发光二极管D72的正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正极连接;
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正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正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正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正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正极连接;
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正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正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正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正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正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正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正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正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正极连接;
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正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正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正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正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正极连接;
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正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正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正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正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正极连接;
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正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正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正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正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正极连接;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2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2脚)、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2脚)、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2脚)、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2脚)、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2脚)、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2脚)、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2脚)接地;
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3脚)、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3脚)、第十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三极管Q13的集电极(3脚)、第十四三极管Q14的集电极(3脚)、第十五三极管Q15的集电极(3脚)、第十六三极管Q16的集电极(3脚)接3.3V电源线VCC;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2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4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6脚;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8脚;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2脚;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4脚;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6脚;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8脚;
第一排阻RP1的1脚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3脚与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5脚与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7脚与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1脚与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3脚与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5脚与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7脚与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7脚相连接;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7脚相连接;
二十脚排针JP的1脚、二十脚排针JP的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脚接地;二十脚排针JP的3、二十脚排针JP的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4脚接3.3V电源线VCC;
二十脚排针JP的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5脚、第五排阻RP5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四I/O管脚(45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6脚、第五排阻RP5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五I/O管脚(46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7脚、第五排阻RP5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六I/O管脚(21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8脚、第五排阻RP5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七I/O管脚(22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9脚、第六排阻RP6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八I/O管脚(25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0脚、第六排阻RP6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九I/O管脚(26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1脚、第六排阻RP6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I/O管脚(27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2脚、第六排阻RP6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一I/O管脚(28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3脚、第一排阻RP1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二I/O管脚(18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4脚、第一排阻RP1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三I/O管脚(19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5脚、第一排阻RP1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四I/O管脚(20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6脚、第一排阻RP1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五I/O管脚(39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7脚、第二排阻RP2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六I/O管脚(40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8脚、第二排阻RP2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七I/O管脚(41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9脚、第二排阻RP2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八I/O管脚(42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2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0脚、第二排阻RP2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I/O管脚(43脚)连接;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3.3V电源线VCC,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喇叭LS1的1脚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第十七三极管Q17的3脚同时与喇叭LS1的2脚连接;第十七三极管Q17的2脚接地;第十七三极管Q17的1脚接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I/O管脚(10脚)连接;
通信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二脚排针JPP、四脚排针J1、通信芯片;
通信芯片的数据接收选择管脚(1脚)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I/O管脚(13脚)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使能管脚(2脚)与数据接收使能管脚(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I/O管脚(14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管脚(4脚)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I/O管脚(12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接地管脚(5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且同时接地;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7脚)同时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6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四脚排针J1的4脚和3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8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1脚和二脚排针JPP的1脚均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2脚和二脚排针JPP的2脚均接地。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一是减少线束长度,解决粗大线束与有限空间之间的矛盾;二是减轻线束重量,节约了成本;三是减小通过开关的电流,将操作开关处的强电转变为弱电,减少触点的烧结现象,提高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四是具有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并增加照明系统可维护性,提高智能化程度,使照明措施的检修保养更加方便,最后,它还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2(c)是本发明电源模块局部电路图;
图3(a)、3(b)、3(c)、3(d)、3(e)是本发明单片机控制模块局部电路图;
图4(a)、4(b)、4(c)、4(d)、4(e)、4(f)是本发明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局部电路图; 
图5(a)、5(b)、5(c)是本发明通信模块局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供电设置在主控板上,由电源模块供电;主控板上的通信模块引出RS485总线,RS485总线上设置有n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灯;主控板通过RS485总线获取控制信号对灯进行控制;由于采用矩阵键盘,主控板最多能够控制64个节点。
如图2(a)、2(b)、2(c)所示,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10、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第一电解电容C17、第二电解电容C18、自恢复保险丝F1 、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电感L1、+24V_A电源进线端、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正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一端、自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24V_A电源进线端相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接地管脚(3脚)、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开关管脚(5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C18的负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且接地;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输出管脚(2脚)同时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解电容C18的正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反馈管脚(4脚)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
四脚排针P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四脚排针P1的第1引脚、第2引脚与+24V_IN电源进线端连接。
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第三电解电容C28、第四电解电容C29、发光二极管LED1;
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1脚)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的一端、第三电解电容C28的负极、第四电解电容C29的负极相连接,且均接地;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管脚(2脚)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另一端、第四电解电容C29的正极相连接,且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9、24、36、48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3脚)同时与第三电解电容C28的正极、+5V电源进线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相连接;
如图3(a)、3(b)、3(c)、3(d)、3(e)所示,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处理芯片、晶振XTA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四脚排针P2;
处理芯片的第一时钟输入管脚(5脚)同时与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一端、第一晶振XTAL1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时钟输入管脚(6脚)同时与第一晶振XTAL1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处理芯片的复位管脚(7脚)与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1、9、24、36、48脚)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四脚排针P2的1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处理芯片的电接地端(8脚、23脚、35脚、47脚)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另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四脚排针P2的4脚相连接,且均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启动管脚(44脚)相连接;四脚排针P2的2脚和3脚分别与处理芯片的第一I/O管脚(34脚)和处理芯片的时钟选择管脚(37脚)相连接;
处理芯片的第二I/O管脚(20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三I/O管脚(3脚)相连接;
如图4(a)、4(b)、4(c)、4(d)、4(e)、4(f)所示,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十七三极管Q17、第一排阻RP1~第六排阻RP6、第十一按键B11~第十八按键B18、第二十一按键B21~第二十八按键B28、第三十一按键B31~第三十八按键B38、第四十一按键B41~第四十八按键B48、第五十一按键B51~第五十八按键B58、第六十一按键B61~第六十八按键B68、第七十一按键B71~第七十八按键B78、第八十一按键B81~第八十八按键B88、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二极管D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喇叭LS1、二十脚排针JP、二十脚排针JP11;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3脚)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负极、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负极、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负极、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负极、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负极、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负极、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负极、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负极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3脚)与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负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负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负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负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3脚)与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负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负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负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负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负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负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负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3脚)与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负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负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负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负极、第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负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负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负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负极连接;
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3脚)与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负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负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负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负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负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负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负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负极连接;
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3脚)与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负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负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负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负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负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负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负极连接;
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3脚)与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负极、第七十二发光二极管D72的负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负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负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负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负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负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负极连接;
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3脚)与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负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负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负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负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负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负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负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负极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正极、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正极、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正极、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正极、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正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正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正极、第七十二五发光二极管D72的正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正极连接;
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正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正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正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正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正极连接;
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正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正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正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正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正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正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正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正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正极连接;
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正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正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正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正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正极连接;
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正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正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正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正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正极连接;
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发射极(2脚)与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正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正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正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正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正极连接;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2脚)、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2脚)、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2脚)、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2脚)、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2脚)、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2脚)、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2脚)、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2脚)接地;
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3脚)、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3脚)、第十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三极管Q13的集电极(3脚)、第十四三极管Q14的集电极(3脚)、第十五三极管Q15的集电极(3脚)、第十六三极管Q16的集电极(3脚)接3.3V电源线VCC;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2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4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6脚;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1脚)接第五排阻RP5的8脚;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2脚;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4脚;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6脚;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1脚)接第六排阻RP5的8脚;
第一排阻RP1的1脚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3脚与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5脚与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7脚与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1脚与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3脚与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5脚与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7脚与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基极(1脚)接第三排阻的7脚相连接;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基极(1脚)接第四排阻的7脚相连接;
二十脚排针JP的1脚、二十脚排针JP的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脚接地;二十脚排针JP的3、二十脚排针JP的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4脚接3.3V电源线VCC;
二十脚排针JP的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5脚、第五排阻RP5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四I/O管脚(45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6脚、第五排阻RP5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五I/O管脚(46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7脚、第五排阻RP5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六I/O管脚(21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8脚、第五排阻RP5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七I/O管脚(22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9脚、第六排阻RP6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八I/O管脚(25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0脚、第六排阻RP6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九I/O管脚(26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1脚、第六排阻RP6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I/O管脚(27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2脚、第六排阻RP6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一I/O管脚(28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3脚、第一排阻RP1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二I/O管脚(18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4脚、第一排阻RP1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三I/O管脚(19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5脚、第一排阻RP1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四I/O管脚(20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6脚、第一排阻RP1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五I/O管脚(39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7脚、第二排阻RP2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六I/O管脚(40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8脚、第二排阻RP2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七I/O管脚(41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9脚、第二排阻RP2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八I/O管脚(42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2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0脚、第二排阻RP2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I/O管脚(43脚)连接;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3.3V电源线VCC,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喇叭LS1的1脚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第十七三极管Q17的3脚同时与喇叭LS1的2脚连接;第十七三极管Q17的2脚接地;第十七三极管Q17的1脚接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I/O管脚(10脚)连接;
如图5(a)、5(b)、5(c)所示,通信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二脚排针JPP、四脚排针J1、通信芯片;
通信芯片的数据接收选择管脚(1脚)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I/O管脚(13脚)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使能管脚(2脚)与数据接收使能管脚(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I/O管脚(14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管脚(4脚)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I/O管脚(12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接地管脚(5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且同时接地;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7脚)同时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6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四脚排针J1的4脚和3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8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1脚和二脚排针JPP的1脚均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2脚和二脚排针JPP的2脚均接地。
所述的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型号为LM2576D2T-ADJR4G;电源管理芯片型号为AMS1117-3.3;所述的处理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C6T6A;所述的通信芯片的型号是SN75LBC184。

Claims (5)

1.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通信模块供电设置在主控板上,由电源模块供电;主控板上的通信模块引出RS485总线,RS485总线上设置有n个节点,每一个节点对应一个灯;主控板通过RS485总线获取控制信号对灯进行控制;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5V电压转换电路和3.3V电压转换电路;
5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第六滤波电容C6、第七滤波电容C7、第八滤波电容C8、第九滤波电容C9、第十滤波电容C10、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第一电解电容C17、第二电解电容C18、自恢复保险丝F1 、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电感L1、+24V_A电源进线端、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正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一端、自恢复保险丝F1的一端、+24V_A电源进线端相连接,自恢复保险丝F1的另一端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接地管脚同时与第一电解电容C17的负极、第一滤波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滤波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滤波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滤波电容C8的另一端、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C18的负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且接地;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输出管脚、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开关管脚同时与第一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电感L1的一端相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电解电容C18的正极、第九滤波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第十一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二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滤波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滤波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五滤波电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滤波电容C1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
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反馈管脚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
四脚排针P1的第3引脚、第4引脚连接并接地;四脚排针P1的第1引脚、第2引脚与+24V_IN电源进线端连接;
3.3V电压转换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第三电解电容C28、第四电解电容C29、发光二极管LED1;
电源管理芯片的接地端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一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一端、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7的一端、第三电解电容C28的负极、第四电解电容C29的负极相连接,且均接地;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出管脚同时与第二十二滤波电容C22的另一端、第二十三滤波电容C23的另一端、第二十四滤波电容C24的另一端、第四电解电容C29的正极相连接,且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 
电源管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同时与第三电解电容C28的正极、+5V电源进线端、第二十五滤波电容C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和第二十七滤波电容C26的另一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单片机控制模块包括处理芯片、晶振XTAL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十电阻R10、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四脚排针P2;
处理芯片的第一时钟输入管脚同时与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一端、第一晶振XTAL1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接;处理芯片的第二时钟输入管脚同时与第一晶振XTAL1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九滤波电容C19的另一端和第二十滤波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处理芯片的复位管脚与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十一滤波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处理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四脚排针P2的1脚相连接,且均与+3.3V电源进线端VCC连接;处理芯片的电接地端同时与第三十滤波电容C30的另一端、第三十一滤波电容C31的另一端、第三十二滤波电容C32的另一端、第三十三滤波电容C33的另一端、第三十四滤波电容C34的另一端、第三十五滤波电容C35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四脚排针P2的4脚相连接,且均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启动管脚相连接;四脚排针P2的2脚和3脚分别与处理芯片的第一I/O管脚和处理芯片的时钟选择管脚相连接;
处理芯片的第二I/O管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三I/O管脚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三极管Q7、第八三极管Q8、第九三极管Q9、第十三极管Q10、第十一三极管Q11、第十二三极管Q12、第十三三极管Q13、第十四三极管Q14、第十五三极管Q15、第十六三极管Q16、第十七三极管Q17、第一排阻RP1、第二排阻RP2、第三排阻RP3、第四排阻RP4、第五排阻RP5、第六排阻RP6、第十一按键B11~第十八按键B18、第二十一按键B21~第二十八按键B28、第三十一按键B31~第三十八按键B38、第四十一按键B41~第四十八按键B48、第五十一按键B51~第五十八按键B58、第六十一按键B61~第六十八按键B68、第七十一按键B71~第七十八按键B78、第八十一按键B81~第八十八按键B88、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二极管D1、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喇叭LS1、二十脚排针JP、二十脚排针JP11;
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负极、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负极、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负极、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负极、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负极、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负极、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负极、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负极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负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负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负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负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负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负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负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负极连接;
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负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负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负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负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负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负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负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负极连接;
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负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负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负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负极、第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负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负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负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负极连接;
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负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负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负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负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负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负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负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负极连接;
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负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负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负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负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负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负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负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负极连接;
第七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负极、第七十二发光二极管D72的负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负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负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负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负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负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负极连接;
第八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负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负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负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负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负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负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负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负极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第十一发光二极管D11的正极、第二十一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第三十一发光二极管D31的正极、第四十一发光二极管D41的正极、第五十一发光二极管D51的正极、第六十一发光二极管D61的正极、第七十一发光二极管D71的正极、第八十一发光二极管D81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与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12的正极、第二十二发光二极管D22的正极、第三十二发光二极管D32的正极、第四十二发光二极管D42的正极、第五十二发光二极管D52的正极、第六十二发光二极管D62的正极、第七十二五发光二极管D72的正极、第八十二发光二极管D82的正极连接;
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发射极与第十三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第二十三发光二极管D23的正极、第三十三发光二极管D33的正极、第四十三发光二极管D43的正极、第五十三发光二极管D53的正极、第六十三发光二极管D63的正极、第七十三发光二极管D73的正极、第八十三发光二极管D83的正极连接;
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14的正极、第二十四发光二极管D24的正极、第三十四发光二极管D34的正极、第四十四发光二极管D44的正极、第五十四发光二极管D54的正极、第六十四发光二极管D64的正极、第七十四发光二极管D74的正极、第八十四发光二极管D84的正极连接;
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发射极与第十五发光二极管D15的正极、第二十五发光二极管D25的正极、第三十五发光二极管D35的正极、四十五发光二极管D45的正极、第五十五发光二极管D55的正极、第六十五发光二极管D65的正极、第七十五发光二极管D75的正极、第八十五发光二极管D85的正极连接;
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第十六发光二极管D16的正极、第二十六发光二极管D26的正极、第三十六发光二极管D36的正极、第四十六发光二极管D46的正极、第五十六发光二极管D56的正极、第六十六发光二极管D66的正极、第七十六发光二极管D76的正极、第八十六发光二极管D86的正极连接;
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发射极与第十七发光二极管D17的正极、第二十七发光二极管D27的正极、第三十七发光二极管D37的正极、第四十七发光二极管D47的正极、第五十七发光二极管D57的正极、第六十七发光二极管D67的正极、第七十七发光二极管D77的正极、第八十七发光二极管D87的正极连接;
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与第十八发光二极管D18的正极、第二十八发光二极管D28的正极、第三十八发光二极管D38的正极、第四十八发光二极管D48的正极、第五十八发光二极管D58的正极、第六十八发光二极管D68的正极、第七十八发光二极管D78的正极、第八十八发光二极管D88的正极连接;
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第七三极管Q7的发射极、第八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
第九三极管Q9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极管Q10的集电极(3脚)、第十一三极管Q11的集电极(3脚)、第十二三极管Q12的集电极(3脚)、第十三三极管Q13的集电极(3脚)、第十四三极管Q14的集电极(3脚)、第十五三极管Q15的集电极(3脚)、第十六三极管Q16的集电极(3脚)接3.3V电源线VCC;
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接第五排阻RP5的2脚;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接第五排阻RP5的4脚;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第五排阻RP5的6脚;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接第五排阻RP5的8脚;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接第六排阻RP5的2脚;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接第六排阻RP5的4脚;第七三极管Q7的基极接第六排阻RP5的6脚;第八三极管Q8的基极接第六排阻RP5的8脚;
第一排阻RP1的1脚与第十一按键B11的一端、第二十一按键B21的一端、第三十一按键B31的一端、第四十一按键B41的一端、第五十一按键B51的一端、第六十一按键B61的一端、第七十一按键B71的一端、第八十一按键B81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3脚与第十二按键B12的一端、第二十二按键B22的一端、第三十二按键B32的一端、第四十二按键B42的一端、第五十二按键B52的一端、第六十二按键B62的一端、第七十二按键B72的一端、第八十二按键B82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5脚与第十三按键B13的一端、第二十三按键B23的一端、第三十三按键B33的一端、第四十三按键B43的一端、第五十三按键B53的一端、第六十三按键B63的一端、第七十三按键B73的一端、第八十三按键B83的一端连接;
第一排阻RP1的7脚与第十四按键B14的一端、第二十四按键B24的一端、第三十四按键B34的一端、第四十四按键B44的一端、第五十四按键B54的一端、第六十四按键B64的一端、第七十四按键B74的一端、第八十四按键B84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1脚与第十五按键B15的一端、第二十五按键B25的一端、第三十五按键B35的一端、第四十五按键B45的一端、第五十五按键B55的一端、第六十五按键B65的一端、第七十五按键B75的一端、第八十五按键B85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3脚与第十六按键B16的一端、第二十六按键B26的一端、第三十六按键B36的一端、第四十六按键B46的一端、第五十六按键B56的一端、第六十六按键B66的一端、第七十六按键B76的一端、第八十六按键B86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5脚与第十七按键B17的一端、第二十七按键B27的一端、第三十七按键B37的一端、第四十七按键B47的一端、第五十七按键B57的一端、第六十七按键B67的一端、第七十七按键B77的一端、第八十七按键B87的一端连接;
第二排阻RP2的7脚与第十八按键B18的一端、第二十八按键B28的一端、第三十八按键B38的一端、第四十八按键B48的一端、第五十八按键B58的一端、第六十八按键B68的一端、第七十八按键B78的一端、第八十八按键B88的一端连接;
第九三极管Q9的基极接第三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三极管Q10的基极接第三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一三极管Q11的基极接第三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二三极管Q12的基极接第三排阻的7脚相连接;第十三三极管Q13的基极接第四排阻的1脚相连接;第十四三极管Q14的基极接第四排阻的3脚相连接;第十五三极管Q15的基极接第四排阻的5脚相连接;第十六三极管Q16的基极接第四排阻的7脚相连接;
二十脚排针JP的1脚、二十脚排针JP的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脚接地;二十脚排针JP的3、二十脚排针JP的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4脚接3.3V电源线VCC;
二十脚排针JP的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5脚、第五排阻RP5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四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6脚、第五排阻RP5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五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7脚、第五排阻RP5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六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8脚、第五排阻RP5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七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9脚、第六排阻RP6的1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八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0脚、第六排阻RP6的3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九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1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1脚、第六排阻RP6的5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2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2脚、第六排阻RP6的7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一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3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3脚、第一排阻RP1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二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4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4脚、第一排阻RP1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三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5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5脚、第一排阻RP1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四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6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6脚、第一排阻RP1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五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7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7脚、第二排阻RP2的2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六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8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8脚、第二排阻RP2的4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七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19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19脚、第二排阻RP2的6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八I/O管脚连接;二十脚排针JP的20脚、二十脚排针JP11的20脚、第二排阻RP2的8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十九I/O管脚连接;
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3.3V电源线VCC,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喇叭LS1的1脚连接;
二极管D1的正极、第十七三极管Q17的3脚同时与喇叭LS1的2脚连接;第十七三极管Q17的2脚接地;第十七三极管Q17的1脚接第九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I/O管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通信模块包括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二脚排针JPP、四脚排针J1、通信芯片;
通信芯片的数据接收选择管脚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一I/O管脚相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使能管脚与数据接收使能管脚同时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二I/O管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芯片选择管脚与处理芯片的第二十三I/O管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接地管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相连接,且同时接地;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同时与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接;通信芯片的数据输入管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和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与四脚排针J1的4脚和3脚相连接;通信芯片的电源输入管脚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5V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1脚和二脚排针JPP的1脚均与+24V_IN电源进线端相连接;四脚排针J1的2脚和二脚排针JPP的2脚均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键盘输入与开关指示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所述的单片降压稳压集成芯片的型号为LM2576D2T-ADJR4G;电源管理芯片型号为AMS1117-3.3;所述的处理芯片的型号为STM32F103C6T6A;所述的通信芯片的型号是SN75LBC184。
CN201410037735.1A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Active CN103796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7735.1A CN103796388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37735.1A CN103796388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388A true CN103796388A (zh) 2014-05-14
CN103796388B CN103796388B (zh) 2016-06-29

Family

ID=5067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37735.1A Active CN103796388B (zh) 2014-01-26 2014-01-26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638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3769B2 (ja) * 2007-10-26 2013-07-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調光制御システム
CN103247182A (zh) * 2013-04-26 2013-08-14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信号控制器及其信号灯控制方法
CN203386208U (zh) * 2013-06-28 2014-01-08 成都云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sp芯片的主控板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3769B2 (ja) * 2007-10-26 2013-07-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調光制御システム
CN103247182A (zh) * 2013-04-26 2013-08-14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信号控制器及其信号灯控制方法
CN203386208U (zh) * 2013-06-28 2014-01-08 成都云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dsp芯片的主控板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6388B (zh) 2016-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68356U (zh) 触控电子蜡烛
CN103796388B (zh)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主控板
CN105867212A (zh) 低电平信号转化为高电平信号的唤醒电路
CN202957802U (zh) 基于ad的电容触摸按键电路
CN101719028B (zh) 一种红外射频压感电子白板笔
CN103987154B (zh) 一种基于总线技术的智能灯节点电路
CN203838927U (zh) 一种拆卸式电子技术实验箱
CN206096922U (zh) 一种基于rs485接口芯片的汽车can唤醒系统
CN203399080U (zh) 一种用于工业车间电子门的触摸开关
CN202372973U (zh) 计算机用多接口转换器
CN205334158U (zh) 一种波形发生器
CN204062921U (zh) 一种带usb数据线的led灯串
CN203883675U (zh) 一种buck电路
CN206696652U (zh) 一种场景面板控制器
CN204155229U (zh) 一种电子触摸屏控制系统
CN201772305U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工艺花灯
CN202230348U (zh) 增强型的可编程控制器
CN103425097B (zh) 多功能在线数据监测系统
CN202998593U (zh) 一种抗冲击型电源电路及led灯
CN203812532U (zh) 一种led点阵汉字显示屏
CN203480375U (zh) 核心板
CN207893651U (zh) 一种球泡灯
CN203119906U (zh) 一种电脑usb接口红外线发射器
CN201435052Y (zh) 一种鼠标
CN202383670U (zh) 一种串并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Intelligent lamp main control board based on bus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Pledgee: Taozhu sub branch of Zhejiang Zhuj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Pledgor: ZHUJI CANU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