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5386B - 一种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5386B
CN103795386B CN201410065854.8A CN201410065854A CN103795386B CN 103795386 B CN103795386 B CN 103795386B CN 201410065854 A CN201410065854 A CN 201410065854A CN 103795386 B CN103795386 B CN 103795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np triode
diode
voltage
pin
n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58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5386A (zh
Inventor
李东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dy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658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5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5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5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音频接口的MIC引脚;二极管在二极管的正极接收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时,进入导通状态;电阻R;电容C;NMOS管,用于在接收到电容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时,导通NMOS管的源极S和NMOS管的漏极D;PNP三极管,用于在接收到NMOS管的漏极D输出的电压时,导通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电路电压引脚Vcc在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导通时,连通至电源引脚VBAT。通过本发明,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检测MIC引脚输入的电压来控制电子设备电源的开启和关闭,节省电源,同时该控制电路还能存储MIC引脚的电能,稳定地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防止电源的抖动造成对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带有音频接口的USBkey、音频key等)带有单独的电源为电子设备供电时,而电子设备由于尺寸的原因,其电池容量一般都不会太大。为了节省电能,需要对电子设备的电源的接通和关断进行即时控制。现有技术中,当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音频接口连接到移动终端时,不能通过音频接口的MIC引脚电压的变化,来控制电子设备电源的接通和关断。
另外,MIC引脚电压一般都是脉冲电压,如果直接通过检测MIC引脚的电压来控制电子设备电源的接通和关断,还会因为电压的抖动而导致电子设备电源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所述二极管在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收到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时,进入导通状态;电阻,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用于储存通过所述二极管接收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N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S接地;所述NMOS管的栅极G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NMOS管的源极S和所述NMOS管的漏极D;PNP三极管,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连接至电源引脚VBAT,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至电路电压引脚Vcc;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漏极D,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MOS管的漏极D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在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导通时,连通至电源引脚VBAT。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检测MIC引脚输入的电压来控制电子设备电源的接通和关断,节省电子设备的电源,同时该控制电路还能存储MIC引脚的电能,稳定地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防止电源的抖动造成对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或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所述二极管在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收到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时,进入导通状态。
具体的,二极管用于控制音频接口的MIC引脚与控制电路之间通路的导通与截至。电子设备(例如,带有音频接口的USBkey、音频key等)带有音频接口,音频接口中至少包括了MIC引脚,当然还可能包括左右声道引脚。当电子设备的音频接口连接到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时,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接收到外部输入的电压,将电压传输到二极管的正极,使得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即导通了MIC引脚与控制电路的通路。
电阻R,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电容C,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用于储存通过所述二极管接收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
具体的,电阻R和电容C组成回路,吸收二极管负极端输出的尖峰电压,产生平滑的电压输出。RC回路能够在接收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不稳定时存储电能,为NMOS管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入,防止电压的抖动。
N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S接地;所述NMOS管的栅极G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NMOS管的源极S和所述NMOS管的漏极D。
PNP三极管,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连接至电源引脚VBAT,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至电路电压引脚Vcc;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漏极D,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MOS管的漏极D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
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在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导通时,连通至电源引脚VBAT。当Vcc引脚和VBAT引脚连通后,电源引脚VBAT输出的电源电压可以输送至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也就实现了对电子设备供电的开启。
该控制电路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信息安全设备,该信息安全设备包括:带有音频接口的USBkey、音频key等。
本实施例中,当该电子设备没有与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终端)通过音频接口匹配连接时,此时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上述控制电路中的PNP三极管控制电源引脚VBAT与电路电压引脚Vcc之间的电路处于截止状态,也就是在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切断电源,以节省电子设备的电源;当该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例如移动终端)通过音频接口匹配连接时,此时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上述控制电路中的PNP三极管控制电源引脚VBAT与电路电压引脚Vcc之间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使得电源开启以便于为电子设备供电。也就是在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开启电源。
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可以在电子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关闭电源供电,在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开启电源供电,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电源的有效利用率,延长电子设备电源的使用寿命。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电路中,由于二极管的正极从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接收到的电压存在不稳定的情况,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电压抖动造成对电子设备供电的正常开启以及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影响,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电阻和电容可以预先将从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接收到的电压进行存储,以便于向所述NMOS管的栅极G输出稳定的电压,从而使得所述PNP三极管可以稳定的控制电源引脚VBAT与电路电压引脚Vcc之间电路的开启,保证电子设备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避免电压抖动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和工作性能的影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使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检测MIC引脚输入的电压来控制电子设备电源的连通和关断,以此在需要时才开启电源对电子设备的供电,节省电子设备的电源,延长电子设备电源的寿命。同时该控制电路还能存储MIC引脚的电能,稳定地控制电子设备的电源,防止电源的抖动造成对电子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至音频接口的MIC引脚;所述二极管在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接收到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时,进入导通状态;
电阻,所述电阻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用于储存通过所述二极管接收所述MIC引脚输出的电压;
N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S接地;所述NMOS管的栅极G分别连接至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NMOS管的源极S和所述NMOS管的漏极D;
PNP三极管,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连接至电源引脚VBAT,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连接至电路电压引脚Vcc;所述PNP三极管的基极B连接至所述NMOS管的漏极D,用于在接收到所述NMOS管的漏极D输出的电压时,导通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
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在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E和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C导通时,连通至电源引脚VBAT;在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和所述电源引脚VBAT连通后,所述电源引脚VBAT输出的电源电压输送至所述电路电压引脚Vcc,开启对信息安全设备的供电。
CN201410065854.8A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控制电路 Active CN103795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5854.8A CN103795386B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65854.8A CN103795386B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5386A CN103795386A (zh) 2014-05-14
CN103795386B true CN103795386B (zh) 2017-02-22

Family

ID=5067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5854.8A Active CN103795386B (zh) 2014-02-26 2014-02-26 一种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53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1675A (zh) * 2014-10-27 2015-02-04 北京同方时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自毁装置
CN110415472A (zh) * 2019-08-19 2019-11-05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单体无线门窗报警装置及报警方法
CN110989468B (zh) * 2019-12-26 2022-11-29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冗余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汽车电子微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984Y (zh) * 2008-10-13 2009-07-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cd-tv电源上的检测电路
CN203022946U (zh) * 2012-12-28 2013-06-2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起动控制电路
CN203788257U (zh) * 2014-02-26 2014-08-2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1687Y (zh) * 2003-09-18 2004-09-15 刘涟 节电控制器
JP2009124357A (ja) * 2007-11-13 2009-06-04 Panasonic Corp 電源選択装置
CN202579254U (zh) * 2012-03-30 2012-12-05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及散热风扇驱动延时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6984Y (zh) * 2008-10-13 2009-07-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cd-tv电源上的检测电路
CN203022946U (zh) * 2012-12-28 2013-06-2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汽车起动控制电路
CN203788257U (zh) * 2014-02-26 2014-08-20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5386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81660A1 (en) Charge control circuit for usb device
TW200802390A (en) Programmable cell
CN103795386B (zh) 一种控制电路
CN104331675A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自毁装置
CN108390432B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电子烟
CN101351007A (zh) 一种实现一键式开关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32208A (zh) 一种保护电路,主板保护方法及终端
CN203180871U (zh) 一种蓝牙耳机复位电路
CN102508536A (zh) 一种嵌入式系统中的单键开关机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643998A (zh) 具有自适应终端阻抗的高速驱动器
CN205304310U (zh) 多功能电源电路
CN2042039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自毁装置
US799010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CN104159358A (zh) 一种手电筒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
CN102262431A (zh) 电脑系统
CN103825434A (zh) 一种igbt驱动电路
CN203788257U (zh) 一种控制电路
CN104159359A (zh) 一种手电筒驱动电路及移动终端
US9438038B1 (en) Power supply fast turn-on and increased hold-up time within an electrical device
CN213634413U (zh) 一种上电自动开机电路
CN101667415B (zh) 一种具有手机充电功能的显示器
US20120250235A1 (en) Interface module with protect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3859545U (zh) 带负载状态检测的多路独立限流输出的单芯片智能电源
CN10409226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预充电电池电压的处理电路
CN107947777B (zh) 光模块的复位电路及光模块、光网络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