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4923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4923B
CN103794923B CN201210422862.4A CN201210422862A CN103794923B CN 103794923 B CN103794923 B CN 103794923B CN 201210422862 A CN201210422862 A CN 201210422862A CN 103794923 B CN103794923 B CN 103794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oplastron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group
butt hole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228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4923A (zh
Inventor
李华兵
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2286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4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4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4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4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49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舌板、设于舌板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舌板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孔,所述舌板包括能够前后移动的第一、第二舌板,对接孔分割为收容第一舌板的上插接孔及第二舌板的下对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一、第二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二舌板位于下对接孔的后方,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下对接孔;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舌板位于上对接孔的后方,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上对接孔,方便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绝缘舌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USB标准在计算机行业中成为了优选连接接口,并且在如今制造的几乎所有计算机中变得普及。为了利用USB结构周围建立的多种外围设备和电子设备,笔记本、桌上型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都设置有USB端口。由此,对应的电连接器的需求变的非常庞大,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公开第1929214A号所揭示的插座电连接器与插头电连接器,该插座电连接器与插头电连接器符合USB2.0标准,插座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收容于插座本体内的插座端子及包覆插座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设有一插接孔,插座本体具有延伸入插接孔内的舌板,插座端子具有排布在舌板下表面的弧形接触部。
插头电连接器包括插头本体、收容于插头本体的插头端子及包覆插头本体的金属壳体,插头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对接板,插头端子具有排设于对接板上表面的平板状对接部,金属壳体具有包覆对接板的对接框,对接框包括顶壁、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顶壁与对接板之间形成有收容插座电连接器舌板的收容孔,插头端子的对接部暴露于该底壁及两侧壁分别靠贴在舌板。当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对接时,需要将插头电连接器插头端子的对接部面向上方、插头电连接器的对接板与插座电连接器的插接孔前后对齐、或插头电连接器的收容孔与插座电连接器的舌板前后对接,才能使插头电连接器的对接框准确插入至插座电连接器的插接孔,使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准确对接,若使用者操作不当而将将插头电连接器插头端子的对接部面向下方、插头电连接器的对接板与插座电连接器的舌板前后对齐、或插头电连接器的收容孔与插座电连接器的插接孔前后对接,则会导致插头电连接器的对接框无法插入插座电连接器的插接孔,必然无法完成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的相互对接。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方便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舌板、设于舌板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舌板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孔,所述舌板位于收容孔内,舌板包括能够前后移动的第一、第二舌板,对接孔分割为收容第一舌板的上插接孔及第二舌板的下对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一舌板上的接触部,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二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二舌板位于下对接孔的后方,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下对接孔;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舌板位于上对接孔的后方,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上对接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舌板包括能够前后移动的第一、第二舌板,对接孔分割为收容第一舌板的上插接孔及第二舌板的下对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一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二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二舌板位于下对接孔的后方,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下对接孔;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舌板位于上对接孔的后方,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上对接孔,与本发明电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可以进入上插接孔或下插接孔,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接触,使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两者对接过程中,无须担心使用者操作不当,方便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去除金属壳体之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100为一种USB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一对弹性件2、内置电路板3、舌板4、导电端子5、金属壳体6及线缆7。弹性件2枢接于绝缘本体1上而被前后夹持在绝缘本体1与舌板4之间,导电端子5设于舌板4上,线缆7前端焊接在内置电路板3上。
绝缘本体1包覆成型在内置电路板3上,其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一定位柱11、一凹陷12及一凹槽13,两定位柱11分别位于凹槽13内,其中一定位柱11及一凹陷12位于绝缘本体1的左侧,另一定位柱11与另一凹陷12位于绝缘本体1的右侧,定位柱11与凹陷12相对设置。
该对弹性件2为金属扭簧,每一弹性件2包括套设在定位柱11上的螺旋部20及自螺旋部20两端延伸的第一、第二抵压部21、22,第一抵压部21末端具有向后弯折延伸的尾部211,尾部211能够向后进入绝缘本体1的凹陷12内,第二抵压部22收容于凹槽13内并向后抵压在凹槽13内壁上。
内置电路板3具有前端部31、后端部32及连接前端部31与后端部32的中间部33,前端部31的上、下表面分别排设有一排金属片311,后端部32设有金属连接片(未图示),连接片与线缆7焊接在一起,中间部33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1内,前端部31向前凸伸出绝缘本体1,后端部32向后凸伸出绝缘本体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内置电路板3组装于绝缘本体1上。
舌板4包括位于内置电路板3上方的第一舌板41、及位于内置电路板3下方的第二舌板42,第一、第二舌板41、42相对设置分别向后抵压在弹性件2的第一抵压部21上,每一舌板41、42后部设有上下贯穿的若干收容槽411、421,第一舌板4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412,第二舌板42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422。
导电端子5设置为两组,其包括埋设于第一舌板41上的第一端子组51及第二舌板42上的第二端子组52,每一导电端子5包括水平接触部55及自接触部55向后延伸的抵接部56,抵接部56为弧形悬臂状,第一端子组51的接触部55排布于第一舌板41的下表面并位于两第一凸缘412之间,抵接部56部分收容于收容槽411内而能够上下弹性摆动,抵接部56与内置电路板3上表面的金属片311一一对应并相互接触,使得第一端子组51与线缆7之间形成电性连接,第二端子组55的接触部55排布于第二舌板41的上表面并位于两第二凸缘422之间,抵接部56部分收容于收容槽421内而能够上下弹性摆动,抵接部56与内置电路板3下表面的金属片311一一对应并相互接触,使第二端子组52与线缆7之间形成电性连接。内置电路板3的前端部31收容于第一、第二舌板41、42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该收容空间形成在第一、第二凸缘412、422之间,第一、第二凸缘412、422抵靠在内置电路板3,用以导引第一、第二舌板41、42前后平稳移动。
金属壳体6包括主体部61及自主体部61向前延伸以插入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内的对接框62,主体部61包覆在绝缘本体1的外侧,线缆7向后延伸出主体部61。对接框62包括顶壁621、底壁622及连接顶壁621与底壁622的两侧壁623,顶壁621、底壁622与两侧壁623相连围设形成一对接孔620,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顶壁621与两侧壁623靠贴在第一舌板41上,底壁622与两侧壁623靠贴第二舌板42上,对接孔620沿上下方向分割为收容第一舌板41的上对接孔6201及第二舌板42的下对接孔6202,上对接孔6201形成在顶壁621、两侧壁623及第二舌板42三者之间,下对接孔6202形成在底壁622、两侧壁623及第一舌板41三者之间。
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在第一舌板41位于第二舌板42上方时,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对接连接器进入下对接孔6202,抵推第二舌板42克服弹性件2的弹力向后移动直至抵靠在绝缘本体1上,第二端子组52的抵接部56沿内置电路板3上表面向后滑动后与金属片311前后间隔开,第一舌板41静止,第一端子组51的接触部55暴露于下对接孔6202内与对接连接器接触,使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电连接器100退出对接连接器时,第二舌板42在弹性件2的弹力下,恢复原位。
当使用者操作不当时,电连接器100在第二舌板42位于第一舌板41上方时,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对接连接器进入是上对接孔6201,抵推第一舌板41克服弹性件2的弹力向后移动直至抵靠在绝缘本体1上,第一端子组51的抵接部56沿内置电路板3下表面向后滑动后与金属片311前后间隔开,第二舌板41静止,第二端子组55的接触部55暴露于上对接孔6201内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同样使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形成电性连接,电连接器100退出对接连接器时,第一舌板41在弹性件2的弹力下,恢复原位。所以,本发明电连接器100在使用者操作不当时,仍然能够完成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对接过程中,无须担心使用者在电连接器100对接时操作不当,方便电连接器100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舌板、设于舌板上的导电端子及包覆舌板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孔,所述舌板包括能够前后移动的第一、第二舌板,对接孔分割为收容第一舌板的上插接孔及第二舌板的下对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设于第一舌板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舌板上的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一舌板上的接触部,第二端子组具有排布于第二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内置电路板,所述内置电路板的上下表面分别排设有与第一、第二端子组相对应的一排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第二舌板位于下对接孔的后方,第一端子组与内置电路板上表面的金属片接触,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下对接孔,所述第一端子组及金属片分别与第二端子组断开;在第二状态时,第一舌板位于上对接孔的后方,第二端子组与内置电路板下表面的金属片接触,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上对接孔,所述第一端子组及金属片分别与第二端子组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向前抵压在第一、第二舌板上的弹性件,第一、第二舌板在弹性件的推动下能够恢复原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舌板后方的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定位柱及凹槽,定位柱位于凹槽内,所述弹性件为金属扭簧,弹性件包括套设在定位柱上的螺旋部及自螺旋部两端延伸的第一、第二抵压部,第一抵压部抵压在第一、第二舌板上,第二抵压部抵压凹槽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凸缘,第二舌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凸缘,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该两第一凸缘之间,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位于该两第二凸缘之间,内置电路板设有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收容于第一、第二舌板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内,该收容空间形成在第一、第二凸缘之间,所述金属片排设在前端部的上、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分别设有抵压在金属片上的弹性抵接部,第一、第二舌板分别设有收容抵接部的收容槽,抵接部能够在收容槽内弹性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焊接在内置电路板上的线缆,线缆与第一、第二端子组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舌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凸缘,凸缘抵靠在内置电路板上以导引第一或第二舌板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埋设于第一舌板上,第二端子组埋设于第二舌板上,所述内置电路板埋设于绝缘本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其中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两侧壁,顶壁、底壁与两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对接孔,电连接器在第一状态时,顶壁与两侧壁靠贴在第一舌板上,下对接孔形成在底壁、两侧壁及第一舌板三者之间;电连接器在第二状态时,底壁与两侧壁靠贴在第二舌板上,上对接孔形成在顶壁、两侧壁及第二舌板三者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USB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朝向下方,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朝向上方。
CN201210422862.4A 2012-10-30 2012-10-30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4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2862.4A CN103794923B (zh) 2012-10-30 2012-10-3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22862.4A CN103794923B (zh) 2012-10-30 2012-10-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4923A CN103794923A (zh) 2014-05-14
CN103794923B true CN103794923B (zh) 2016-01-13

Family

ID=5067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2286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4923B (zh) 2012-10-30 2012-10-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492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56769U (zh) * 2009-10-16 2010-08-18 易文郁 可拆卸的二合一连接器
CN101867099A (zh) * 2009-04-14 2010-10-20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多合一连接器插头
CN201690037U (zh) * 2010-06-03 2010-12-29 莫列斯公司 插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4411B2 (ja) * 2002-01-22 2007-09-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Usbコネクタ
EP1670101A1 (en) * 2004-12-09 2006-06-14 Thomson Licensing USB connector
JP5398605B2 (ja) * 2010-03-17 2014-01-29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099A (zh) * 2009-04-14 2010-10-20 泰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伸缩式多合一连接器插头
CN201556769U (zh) * 2009-10-16 2010-08-18 易文郁 可拆卸的二合一连接器
CN201690037U (zh) * 2010-06-03 2010-12-29 莫列斯公司 插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4923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95861U (zh) 电连接器
CN104348030A (zh) 线对板连接器组合
CN202259790U (zh) 电连接器
CN102290649B (zh) 电连接器
CN102916286B (zh) 电连接器
CN103594871A (zh) 电连接器
CN202444086U (zh) 连接器
CN105406232B (zh) Rj45插座连接器
CN109638523B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4103932B (zh) 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801024B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187662A (zh) Usb板端连接器
CN103794923B (zh) 电连接器
CN20382669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712502U (zh) 线端连接器
US20160372871A1 (en) A Power Plug Connector Can Be Plugged in Both Normal and Reverse Way
CN205944567U (zh) USB Type‑C插头连接器
CN202712513U (zh) 同轴线缆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794947B (zh) 电连接器
CN104037549B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930638U (zh) 一种易插型连接器
CN102043203A (zh) 连接器
CN102280765B (zh) 连接器
CN103311694A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126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City, west of the town of Wai Wai Industrial Zone, around nine

Applicant after: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pplicant after: LANTO ELECTRONIC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6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City, west of the town of Wai Wai Industrial Zone, around nin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LANTO ELECTRONIC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9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Kwai 523650 Qing Cun Qing Emperor Huang Town Industrial Zone No. 17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6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City, west of the town of Wai Wai Industrial Zone, around nine

Applicant before: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LANTO ELECTRONIC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4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manhole Street Ho 518104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he new SANYO Industrial Zone A Building 2 floor

Patentee after: LUXSHARE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Kwai 523650 Qing Cun Qing Emperor Huang Town Industrial Zone No. 17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XUNTAO ELECTRON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i Hong

Inventor after: Li Huabing

Inventor before: Li Huabing

Inventor before: Chi H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