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1732B -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 Google Patents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1732B
CN103791732B CN201310349163.6A CN201310349163A CN103791732B CN 103791732 B CN103791732 B CN 103791732B CN 201310349163 A CN201310349163 A CN 201310349163A CN 103791732 B CN103791732 B CN 103791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auxiliary equipment
low temperature
subsidiary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91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1732A (zh
Inventor
曹庆伟
于全宁
许凌云
常亚民
檀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3491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17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1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1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包括间接空冷塔、凝汽器和循环水泵,间接空冷塔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凝汽器用于使来自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本发明可以节约冷却用水。

Description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参加了工矿企业生产的一系列重要环节,在制造、加工、冷却、净化、空调、洗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名列121位,被联合国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因此,把节水目标放在首要位置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国火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5.6%以上,火力发电是我国耗水量最大的行业之一;随着新建机组容量的不断扩大,电厂每年消耗水量的绝对值较大,对于北方某些富煤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火电厂用水主要是冷却设备时的用水,如何节约冷却用水是火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可以节约用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冷却装置,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包括:
间接空冷塔,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
凝汽器,用于使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主机设备出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
主机设备入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送至所述循环水泵;
其中,从所述主机设备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主机设备入水口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冷却装置,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包括:
辅机干冷塔,用于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
辅机冷却水泵,用于将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以切断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
第二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辅助设备出水口及辅助设备入水口;
辅助设备入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出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其中,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辅机干冷塔停止运行。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还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以使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
低温水入口,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低温水出口,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剩余的混合水进入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成为冷却水;
调节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所述低温水的流量。
在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表面喷淋器,所述表面喷淋器设置于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器的表面,用于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水入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温度。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冷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间接空冷塔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
所述凝汽器使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
所述循环水泵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通过主机设备出水口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
将来自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通过主机设备入水口送至所述循环水泵;
其中,从所述主机设备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主机设备入水口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
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冷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辅机干冷塔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
辅机冷却水泵将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第一控制阀门,以切断从辅机干冷塔至辅机冷却水泵、从辅机干冷塔至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
通过第二控制阀门打开辅助设备入水口和辅助设备出水口;
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入水口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将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出水口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第一控制阀门,以使从辅机干冷塔至辅机冷却水泵、从辅机干冷塔至各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通过第三控制阀门打开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出水口;
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通过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将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低温水出口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
采用调节阀门控制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低温水的流量;
将剩余的混合水输送至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成为冷却水。
在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器的表面设置表面喷淋器,以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或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入水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的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包括间接空冷塔、凝汽器和循环水泵,间接空冷塔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凝汽器用于使来自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由于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间接空冷塔中,采用与周围空气热交换的方法使冷却水降温,可以节约冷却用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表面喷淋器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机设备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方法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风阀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可以节约用冷却用水。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
间接空冷塔101,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103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102。
凝汽器102,用于使来自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图中未示出)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103。
循环水泵103,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101冷却。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循环水泵103可能包括多个水泵。
主机设备冷却装置中,间接空冷塔101中的吸热后冷却水是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的,即采用的是空气冷却,无需提供额外的冷却用水用于降温和冷却,因此节约了用水。
间接空冷塔101、凝汽器102和循环水泵103之间可以采用水管相连。
如图1所示,主机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主机设备出水口104,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
主机设备入水口105,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送至所述循环水泵103。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状态是指当火力发电厂在冬季运行时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和辅机设备冷却装置运行的状态,即在冬季时,环境温度较低,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和辅机设备冷却装置运行在第一工作状态下。
火力发电厂除主机设备需要冷却降温外,还有众多的辅助设备也需要冷却降温,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辅机干冷塔201,用于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202。
辅机冷却水泵202,用于将来自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冷却装置中,辅机干冷塔201通过冷却风机使吸收热量以后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降温冷却,无需提供额外的冷却水用于冷却,因此节约了用水。
辅助干冷塔201、辅机冷却水泵202之间可以采用水管相连。辅助设备可以包括多个设备,例如图2中的辅助设备1、辅助设备2……辅助设备n。
如图3所示,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门203,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以切断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第一控制阀门可能包括数个阀门。
第二控制阀门204,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辅助设备出水口206及辅助设备入水口205。
辅助设备入水口205,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出水口206,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辅机干冷塔201停止运行。
下面结合图1和图3详细说明第一工作状态下,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和辅助设备冷却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在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循环水泵103的作用下,吸热后的冷却水通过间接空冷塔101冷却。从间接冷却塔101流出的冷却水一部分进入凝汽器102以冷却主机设备,另一部分则通过主机设备出水口104流入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辅机干冷塔201停止运行,第一控制阀门203关闭,切断从辅机干冷塔201至辅机冷却水泵202、从辅机干冷塔201至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通过第二控制阀门204打开辅助设备入水口205和辅助设备出水口206,来自主机设备出水口104的冷却水从辅助设备入水口205流入,通过辅机设备冷却水泵202输送至辅助设备,以冷却各辅助设备。冷却各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通过辅助设备出水口206流出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经主机设备入水口105流入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冷却水在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和辅助设备冷却装置间多次循环,以同时冷却主机设备和各辅助设备。
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由于周围空气温度低,主机的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能力增大,此时关闭辅机干冷塔201,停用冷却风机,利用主机设备的冷却能力来冷却辅助设备,可以节约用水,同时节约能源。
当火力发电厂在夏季炎热条件下运行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从辅机干冷塔中流出的冷却水的温度高于设计的温度,此时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运行在第二工作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控制阀门203还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以使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阀门207,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低温水入口208和低温水出口209。
低温水入口208,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图中未示出)的低温水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低温水出口209,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图中未示出)。
剩余的混合水进入所述辅机干冷塔201降温,成为冷却水。
调节阀门210,用于控制低温水入口208和低温水出口209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209流出的所述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208流入的所述低温水的流量。
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第二工作状态下,辅机设备冷却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03,打开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从所述辅机干冷塔201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通过第三控制阀门207打开低温水入口208和低温水出口209,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从低温水入口208流入,在低温水入口208附近和来自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水混合,通过辅机冷却水泵202输入至各辅助设备,以冷却各辅助设备。冷却各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通过低温水出口209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剩余的混合水进入辅机干冷塔201降温冷却。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调节阀门210控制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所述低温水的流量。
在炎热条件下,掺入低温水用于辅助设备的冷却,提高了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水入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温度。
如图5所示,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表面喷淋器211,所述表面喷淋器211设置于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器212的表面,用于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在炎热条件下,采用表面喷淋器211给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器212降温,提高了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和上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相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机设备冷却方法,参考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610,间接空冷塔101使来自循环水泵103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102。
步骤620,所述凝汽器102使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103。
步骤630,循环水泵103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101冷却。
主机设备冷却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通过主机设备出水口104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将来自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通过主机设备入水口105送至所述循环水泵103。其中,从所述主机设备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主机设备入水口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
主机设备冷却装置中,间接空冷塔101中的吸热后冷却水是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的,即采用的是空气冷却,无需提供额外的冷却用水用于降温和冷却,因此节约了用水。
和上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相对应,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辅助设备冷却方法,参考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710,辅机干冷塔201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202。
步骤720,辅机冷却水泵202将来自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冷却装置中,辅机干冷塔201通过冷却风机使吸收热量以后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降温冷却,无需提供额外的冷却水用于冷却,因此节约了用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辅助设备的冷却方法,适用于寒冷气候条件下,即适用于第一工作状态,参考图8,在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810,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第一控制阀门203,以切断从辅机干冷塔201至辅机冷却水泵202、从辅机干冷塔201至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
步骤820,通过第二控制阀门204打开辅助设备入水口205和辅助设备出水口206。
步骤830,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入水口205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步骤840,将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出水口206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在第一工作状态时,由于周围空气温度低,主机的间接空冷塔101的冷却能力增大,此时关闭辅机干冷塔201,停用冷却风机,利用主机设备的冷却能力来冷却辅助设备,可以节约用水,同时节约能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种辅助设备的冷却方法,适用于炎热气候条件下,即适用于第二工作状态,参考图9,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910,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第一控制阀门203,以使从辅机干冷塔201至辅机冷却水泵202、从辅机干冷塔202至各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步骤920,通过第三控制阀门207打开低温水入口208和低温水出口209。
步骤930,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通过所述低温水入口208流入,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201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202输送至所述各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各辅助设备。
步骤940,将冷却所述各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低温水出口209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
步骤950,采用调节阀门210控制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低温水的流量。
步骤960,将剩余的混合水输送至所述辅机干冷塔降温,成为冷却水。
所述辅助设备冷却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器的表面设置表面喷淋器,以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在炎热条件下,掺入低温水用于辅助设备的冷却,或采用表面喷淋器给辅机干冷塔冷却器降温,提高了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在上述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方法中,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入水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的温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包括间接空冷塔、凝汽器和循环水泵,间接空冷塔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凝汽器用于使来自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由于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间接空冷塔中,采用与周围空气热交换的方法使冷却水降温,可以节约冷却用水。辅助冷却装置包括辅机干冷塔和辅机冷却水泵,辅机干冷塔用于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辅机冷却水泵用于将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中,辅机干冷塔通过冷却风机使吸收热量以后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降温冷却,无需提供额外的冷却水用于冷却,因此节约了用水。在冬季寒冷条件下,即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辅机干冷塔停止工作,将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部分冷却水引入辅助设备冷却装置,以冷却辅助设备,可以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在炎热条件下,即在第二工作状态下,将比冷却水温度低的低温水引入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可以提高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更好的冷却辅助设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表面喷淋器,可以进一步提高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通用硬件包括通用集成电路、通用CPU、通用存储器、通用元器件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包括:
间接空冷塔,用于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
凝汽器,用于使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
循环水泵,用于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
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主机设备出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
主机设备入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送至所述循环水泵;
其中,从所述主机设备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主机设备入水口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
2.一种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包括:
辅机干冷塔,用于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
辅机冷却水泵,用于将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以切断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
第二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辅助设备出水口及辅助设备入水口;
辅助设备入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出水口,用于在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其中,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辅机干冷塔停止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还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以使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机冷却水泵、从所述辅机干冷塔至所述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阀门,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
低温水入口,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低温水出口,用于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使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剩余的混合水进入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成为冷却水;
调节阀门,用于控制所述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所述低温水的流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还包括表面喷淋器,所述表面喷淋器设置于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器的表面,用于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水入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温度。
6.一种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间接空冷塔使来自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凝汽器;
所述凝汽器使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吸收所述主机设备产生的热量,以冷却所述主机设备,并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循环水泵;
所述循环水泵将吸热后的冷却水送入所述间接空冷塔冷却;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将来自所述间接空冷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通过主机设备出水口送至辅助设备冷却装置;
将来自所述辅助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通过主机设备入水口送至所述循环水泵;
其中,从所述主机设备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主机设备入水口流入的冷却水的流量。
7.一种火力发电厂辅助设备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辅机干冷塔通过冷却风机使来自辅助设备的冷却水与周围空气热交换后冷却,并将冷却后的冷却水送至辅机冷却水泵;
辅机冷却水泵将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关闭第一控制阀门,以切断从辅机干冷塔至辅机冷却水泵、从辅机干冷塔至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
通过第二控制阀门打开辅助设备入水口和辅助设备出水口;
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入水口使来自主机设备冷却装置的冷却水流入,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将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冷却水通过所述辅助设备出水口输送至所述主机设备冷却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工作状态下,打开第一控制阀门,以使从辅机干冷塔至辅机冷却水泵、从辅机干冷塔至各辅助设备之间的水的通路打开;
通过第三控制阀门打开低温入水口和低温出水口;
使来自低温水供给装置的低温水通过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混合,并通过所述辅机冷却水泵输送至所述辅助设备,以冷却所述辅助设备;
将冷却所述辅助设备后的混合水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低温水出口输送至低温水回收装置;
采用调节阀门控制低温水入口和低温水出口的流量,以使从所述低温水出口流出的混合水的流量等于从所述低温水入口流入的低温水的流量;
将剩余的混合水输送至所述辅机干冷塔冷却,成为冷却水。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器的表面设置表面喷淋器,以在所述冷却器的表面喷淋低温水使所述冷却器降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设备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为除盐水,所述低温水为除盐水;且来自所述低温入水口的低温水的温度低于来自所述辅机干冷塔的冷却水的温度。
CN201310349163.6A 2013-08-09 2013-08-09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Active CN1037917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9163.6A CN103791732B (zh) 2013-08-09 2013-08-09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9163.6A CN103791732B (zh) 2013-08-09 2013-08-09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732A CN103791732A (zh) 2014-05-14
CN103791732B true CN103791732B (zh) 2015-12-23

Family

ID=50667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9163.6A Active CN103791732B (zh) 2013-08-09 2013-08-09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17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6326B (zh) * 2016-08-08 2018-11-20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辅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CN107941037B (zh) * 2017-12-21 2023-08-1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位布置的辅机冷却水系统
CN114739734A (zh) * 2022-04-11 2022-07-12 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机组汽水采样架回收水的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0724A (en) * 1998-06-22 1999-10-26 Yiue Feng Enterprise Co., Ltd. Cooling water tower
CN1428585A (zh) * 2001-12-25 2003-07-09 郝志刚 一种冷却塔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201672823U (zh) * 2010-05-16 2010-12-15 石家庄安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厂调节发电机空冷器温度的装置
CN202092479U (zh) * 2011-05-31 2011-12-28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辅机循环冷却水闭式空冷系统
CN102297609A (zh) * 2011-08-01 2011-12-28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共用冷却塔的间接冷却系统
CN102791962A (zh) * 2009-12-03 2012-11-21 亿吉埃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电厂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0724A (en) * 1998-06-22 1999-10-26 Yiue Feng Enterprise Co., Ltd. Cooling water tower
CN1428585A (zh) * 2001-12-25 2003-07-09 郝志刚 一种冷却塔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2791962A (zh) * 2009-12-03 2012-11-21 亿吉埃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电厂冷却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1672823U (zh) * 2010-05-16 2010-12-15 石家庄安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厂调节发电机空冷器温度的装置
CN202092479U (zh) * 2011-05-31 2011-12-28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 一种辅机循环冷却水闭式空冷系统
CN102297609A (zh) * 2011-08-01 2011-12-28 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共用冷却塔的间接冷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1732A (zh)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1077B2 (en) Chilled water cooling system
CN106457969B (zh) 增程式电动巴士的循环系统
CN101902897B (zh) 通讯机房冷却系统
CN10565566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新能源汽车
CN201774788U (zh) 通讯机房冷却系统
CN204268783U (zh) 一种工业节能制冷系统
CN104315739B (zh)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CN103791732B (zh) 火力发电厂主机设备、辅助设备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CN108346841A (zh)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089758A (zh)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02177182U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节能系统
CN203081768U (zh) 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热能回收利用节能系统
CN204131372U (zh) 一种矿用变频器冷却装置
CN203323463U (zh) 一种水源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9002103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服务器机箱
CN204176953U (zh) 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CN20566128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机及驱动器的冷却系统
CN104390412A (zh) 用于切片机工艺水的冷却系统
CN105576943A (zh)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热回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3432143U (zh) 一种空调及热水制备系统
CN109642742B (zh) 双空气双水蒸发冷却设备的水管理系统
CN201037714Y (zh) 高效多功能空气能源机组
CN205066230U (zh) 一种风冷热泵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供能输配系统
CN205825285U (zh) 一种湖水冷却式机房空调系统
CN205033902U (zh) 一种纯电动车用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