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90814A -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90814A
CN103790814A CN201410051157.7A CN201410051157A CN103790814A CN 103790814 A CN103790814 A CN 103790814A CN 201410051157 A CN201410051157 A CN 201410051157A CN 103790814 A CN103790814 A CN 1037908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
supply network
operating
circulation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11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90814B (zh
Inventor
段君寨
苏振勇
姜维军
石德静
张红炬
董成山
邹品松
王刚
刘金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QINGDA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HANDONG HONGAO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BRANCH OF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QINGDA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HANDONG HONGAO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BRANCH OF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QINGDA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SHANDONG HONGAO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SHANDONG BRANCH OF HUADIAN POWER INTERNATIONAL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QINGDAO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511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908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908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908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包括汽动热网循环水泵,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供汽汽源取自汽网,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和机械超速动作值呈梯次分布,其高低排布顺序相互对应;其能够实现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其能够解决#1A、1B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保证3台小机不会同时跳闸的问题,从而降低事故的风险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网首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网水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热网首站多配备3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分别为#1、4、5热网循环水泵,3台小机的供汽汽源取自汽网,压力稳定在0.8MPa,而3台小机的排汽排至热网首站#1A、1B加热器进汽侧,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通常#1A、1B加热器进汽汽源均由#2机组中压缸抽汽提供,当#2机组故障导致中压缸抽汽中断时,会出现#1A、1B加热器进汽压力突降,造成3台热网汽泵排汽压力突降、转速不同程度飞升的情况;在正常运行期间,为保证最大节电效果,3台汽泵转速一般稳定在1450rpm左右,若#1、4、5热网循环水泵超速动作值相同,当出现上述异常时,极易造成#1、4、5热网循环水泵均超速动作而跳闸,造成热网首站循环水流量急剧下降,#2机组凝汽器真空急剧下降,导致事故扩大;为此,需要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合理使用,解决#1A、1B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保证3台小机不会同时跳闸的问题,以降低事故的风险性。
专利号为“ZL200820070365.1”,授权公告号为“CN201218558Y”,名称为“一种热电厂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热能利用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热电厂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热能利用装置,锅炉与汽轮机通过管道连通,由汽轮机中部抽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通过设置在管道上的热网循环泵与部分热用户连通,由汽轮机排出的低真空蒸汽通过管道与凝汽器的进口连接,在凝汽器与回水箱之间连接有凝结水泵,在回水箱与锅炉之间连接有给水泵,在所述凝汽器和室外冷却塔之间的冷却循环水管道上连接有切换阀门、冷却循环泵及热用户。该热电厂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热能利用装置虽然能够利用凝汽器的凝结热加热循环水,但是由于其结构单一,无法适用于热网首站,也无法解决热网首站在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发生事故风险性的问题。
专利号为“ZL201010600295.8”,授权公告号为“CN102094798B”,名称为“一种热网循环泵等阻力区间的变流量调节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热网循环泵等阻力区间的变流量调节方法,其基于由涉及工况下热网循环泵的运行曲线、最低允许转速下热网循环泵的运行曲线、这几公开下的上限管网特性曲线、设计工况下的下线管网特性曲线、压差下线、压差上限围城的表示热网循环泵在供热管网系统中工作状态点的范围来进行的,所述调节方法是将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工况点调节到热网循环泵在供热管网系统中工作状态点的范围内。该热网循环泵等阻力区间的变流量调节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对热网循环泵进行变流量调节,但是由于其仍然是对单一的循环泵进行调节,同样无法满足热网首站的综合要求,无法解决热网首站在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发生事故风险性的问题。
总体来说,现有的一些热电厂循环水的热能利用装置及其阻力压力调节方法,均无法适用于热网首站的综合要求,无法解决热网首站在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发生事故风险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以解决#1A、1B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保证3台小机不会同时跳闸的问题,从而降低事故的风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包括热网循环水泵,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供汽汽源取自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和机械超速动作值呈梯次分布,其高低排布顺序相互对应。
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排汽排至热网首站的#1A、1B加热器进汽侧。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数量为三台。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循环水泵分别为#1、4、5热网循环水泵。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50rpm,机械超速值为1568rpm。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70rpm,机械超速值为1612rpm。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5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90rpm,机械超速值为1685rpm。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循环水泵的压力稳定在0.8MPa。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设有共七台热网循环水泵,其中#1、4、5为热网循环水泵作为汽动热网循泵, #2、3热网循环水泵作为耦合器可调速电动热网循泵, #6、7热网循环水泵作为定速电动热网循泵。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七台热网循环水泵之间均为并列运行关系。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至#7热网循环水泵设有#1至#7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包括气侧单元,其#1A、1B加热器分别设有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气源直接取自热网B母管,且由手动截止阀连接,作为#1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总阀。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与热网B母管之间设有电动调门,所述电动调门上连接设有主汽门和门杆漏汽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连接至一期植物油厂供汽。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4、5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取自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末端至供汽管道,其与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之间各由一支手动截止阀连接,作为#4、5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总阀。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与热网A母管之间分别设有电动调门,所述电动调门上分别连接设有主汽门和门杆漏汽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A加热器的进汽总管为一根,在进入加热器前分流为两根,分别沿加热器两侧进入,以确保加热器加热效果均匀。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热网循环水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A加热器的进汽管道,#4热网循环水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A加热器的另一进汽管道,#5汽动热网循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B热网加热器进汽管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与1A加热器之间设有#1循环排汽电动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与#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之间连接有#4、5循环泵排汽联络电动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循环泵排气联络电动门通过#4循泵排汽电动门连接至1A加热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循环泵排气联络电动门通过#5循泵排汽电动门连接至1B加热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设有旁路补汽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热网首站还包括水侧单元,热网首站的循环水网回水进入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母管,所述母管分支处七根进水管分流至七台热网循环水泵,七台热网循环水泵的七根出水管全部汇流至热网循环水泵出口母管, 而后由热网循环水泵出口母管再分流至各台加热器,经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水汇流至热网首站循环水网供水总管。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设有旁路补汽门。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在以上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其通过将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供汽汽源取自汽网,然后将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和机械超速动作值设置呈梯次分布,其高低排布顺序相互对应,并将其压力稳定在0.8MPa,而3台小机的排汽排至热网首站#1A、1B加热器进汽侧,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其能够解决#1A、1B加热器进汽压力出现突降异常时,保证3台小机不会同时跳闸的问题,从而降低事故的风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发明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包括汽动热网循环水泵,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供汽汽源取自汽网,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和机械超速动作值呈梯次分布,其高低排布顺序相互对应。
实施例2: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排汽排至热网首站#1A、1B加热器进汽侧。
实施例3: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数量为三台。
实施例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分别为#1、4、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
实施例5: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50rpm,机械超速值为1568rpm。
实施例6: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5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70rpm,机械超速值为1612rpm。
实施例7: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6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90rpm,机械超速值为1685rpm。
实施例8: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7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压力稳定在0.8MPa。
实施例9: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8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设有共七台热网循环水泵,其中#1、4、5为热网循环水泵作为汽动热网循泵, #2、3热网循环水泵作为耦合器可调速电动热网循泵, #6、7热网循环水泵作为定速电动热网循泵。
实施例10: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9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七台热网循环水泵之间均为并列运行关系。
实施例11: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0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至#7热网循环水泵设有#1至#7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
实施例12: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1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包括气侧单元,其#1A、1B加热器分别设有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气源直接取自热网B母管,且由手动截止阀连接,作为#1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总阀。
实施例13: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2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与热网B母管之间设有电动调门,所述电动调门上连接设有主汽门和门杆漏汽通道。
实施例1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3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连接至一期植物油厂供汽。
实施例15: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4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4、5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取自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末端至供汽管道,其与热网A母管和热网B母管之间各由一支手动截止阀连接,作为#4、5热网循环水泵的汽源总阀。
实施例16: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5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与热网A母管之间分别设有电动调门,所述电动调门上分别连接设有主汽门和门杆漏汽通道。
实施例17: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6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A加热器的进汽总管为一根,在进入加热器前分流为两根,分别沿加热器两侧进入,以确保加热器加热效果均匀。
实施例18: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7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的气侧单元,其#1热网循环水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A加热器的进汽管道,#4热网循环水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A加热器的另一进汽管道,#5汽动热网循泵做功后的排汽经排汽电动蝶阀后连接至1B热网加热器进汽管道。
实施例19: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8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与1A加热器之间设有#1循环排汽电动门。
实施例20: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19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与#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之间连接有#4、5循环泵排汽联络电动门。
实施例21: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0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循环泵排气联络电动门通过#4循泵排汽电动门连接至1A加热器。
实施例22: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1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循环泵排气联络电动门通过#5循泵排汽电动门连接至1B加热器。
实施例23: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2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设有旁路补汽门。
实施例2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3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实施例25: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4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实施例26: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5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实施例27: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6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4、5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分别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实施例28: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7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热网首站还包括水侧单元,热网首站的循环水网回水进入热网循环水泵的入口母管,所述母管分支处七根进水管分流至七台热网循环水泵,七台热网循环水泵的七根出水管全部汇流至热网循环水泵出口母管, 而后由热网循环水泵出口母管再分流至各台加热器,经加热器加热后的热水汇流至热网首站循环水网供水总管,供出厂区。
实施例29: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8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设有旁路补汽门。
实施例30: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29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进水通道。
实施例31: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30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实施例32: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与实施例31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1热网循环水泵驱动汽轮机还连接至非驱动端轴承冷却水出水通道。

Claims (10)

1.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包括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供汽汽源取自汽网,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和机械超速动作值呈梯次分布,其高低排布顺序相互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排汽排至热网首站#1A、1B加热器进汽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数量为三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分别为#1、4、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1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50rpm,机械超速值为1568rp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4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70rpm,机械超速值为1612rp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5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电超速值为1590rpm,机械超速值为1685rpm。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动热网循环水泵的压力稳定在0.8MPa。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首站设有共七台热网循环水泵,其中#1、4、5为热网循环水泵作为汽动热网循泵, #2、3热网循环水泵作为耦合器可调速电动热网循泵, #6、7热网循环水泵作为定速电动热网循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网首站的七台热网循环水泵之间均为并列运行关系。
CN201410051157.7A 2014-02-14 2014-02-1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08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1157.7A CN103790814B (zh) 2014-02-14 2014-02-1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1157.7A CN103790814B (zh) 2014-02-14 2014-02-1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814A true CN103790814A (zh) 2014-05-14
CN103790814B CN103790814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66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11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90814B (zh) 2014-02-14 2014-02-14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9081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7760A (zh) * 2016-04-29 2016-07-13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多种驱动方式联合应用的热网循环水系统
CN105783082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节能型热网循环水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2288A (zh) * 2007-06-27 2007-12-05 四川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精确测量低转速的汽轮机超速保护模板
US20080101918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General Electr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the overspeed protection system of a turbomachine
CN202141266U (zh) * 2011-05-24 2012-02-08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吸收式热泵防断水保护装置
JP2013032707A (ja) * 2011-08-01 2013-02-14 Ihi Corp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CN202973310U (zh) * 2012-12-11 2013-06-05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电厂热网水循环泵节能驱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01918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General Electr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sting the overspeed protection system of a turbomachine
CN101082288A (zh) * 2007-06-27 2007-12-05 四川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精确测量低转速的汽轮机超速保护模板
CN202141266U (zh) * 2011-05-24 2012-02-08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吸收式热泵防断水保护装置
JP2013032707A (ja) * 2011-08-01 2013-02-14 Ihi Corp 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CN202973310U (zh) * 2012-12-11 2013-06-05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电厂热网水循环泵节能驱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覃超 等: "超临界汽轮机超速保护系统分析", 《电站系统工程》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7760A (zh) * 2016-04-29 2016-07-13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多种驱动方式联合应用的热网循环水系统
CN105783082A (zh) * 2016-04-29 2016-07-20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 节能型热网循环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90814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2860B (zh) 汽轮机发电供热系统控制方法
CN108035777B (zh) 一种火电机组中低压缸联合零出力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5101052U (zh) 一种新型火电厂供热系统
CN104405459B (zh) 用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供热网的背压机做功及供热装置
CN108301883A (zh) 一种热电厂热电解耦系统
CN102889630B (zh) 加装新型供热汽轮机的低品位供热系统及运行调节方法
CN104976671A (zh)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给水泵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CN104501275A (zh) 充分利用电厂余热的梯级加热供热系统
CN203476412U (zh) 一种基于ncb机组的新型高效供热系统
CN207598299U (zh) 一种多低压缸汽轮机低负荷单侧低压缸零出力运行系统
CN204299632U (zh) 用于汽轮机中压缸排汽供热网的背压机做功及供热装置
CN109058966A (zh) 一种供电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其调峰方法
CN209147060U (zh) 一种供电机组深度调峰系统
CN105888741A (zh) 带低压除氧器混合换热冷凝的背压式汽轮机驱动系统
CN204648396U (zh) 一种350mw高背压供热机组的串联热网
CN103790814A (zh) 一种热网汽动循环水泵系统
CN206190339U (zh) 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双支路供热系统
CN108413470A (zh) 基于固体储热的热电解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5298555A (zh) 纯凝—高背压循环水供热双模式单转子汽轮机及其系统
CN112664287A (zh) 用于热电厂的电锅炉与首站并联热电调峰系统
CN202851092U (zh) 蒸汽轮机循环水启动系统
CN109798573A (zh) 一种基于增汽机的多机组梯级供热系统
CN105042666A (zh) 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
CN205330741U (zh) 纯凝—高背压循环水供热双模式单转子汽轮机及其系统
CN204609957U (zh) 一种空冷机组给水泵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