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779A -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779A
CN103782779A CN201410055122.0A CN201410055122A CN103782779A CN 103782779 A CN103782779 A CN 103782779A CN 201410055122 A CN201410055122 A CN 201410055122A CN 103782779 A CN103782779 A CN 103782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ld rice
rice stem
batch
hay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55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779B (zh
Inventor
王来亮
李春萌
陈建明
胡美华
丁潮洪
周锦莲
邓建平
马雅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YUN COUNTY AGRICULTURE BUREAU
JINYUN COUNTY WUYANGWAN FRUIT VEGETABLE SPECIALTY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JINYUN COUNTY AGRICULTURE BUREAU
JINYUN COUNTY WUYANGWAN FRUIT VEGETABLE SPECIALTY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YUN COUNTY AGRICULTURE BUREAU, JINYUN COUNTY WUYANGWAN FRUIT VEGETABLE SPECIALTY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JINYUN COUNTY AGRICULTURE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4100551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2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82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7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将预留田里的分蘖植株移栽到增产田里不会抽生的茭墩上,使增产田里不会抽生的茭墩能够重新抽生。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解决了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产量低的问题,在保持采收时间一致的基础上,使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的产量与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一茬的产量相当,提高了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茭白的产量,操作简便,投入少,成本低,茭农容易掌握,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季茭白种植技术一年只能采收一季茭白,产量较低,生产效益较差。
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是浙江地区用于提高单季茭白产量的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将单季茭白品种通过提前栽植、微肥、生长剂调节等措施,使单季茭白的采收时间从传统的种植模式的9月上旬提早至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茭白采收后,不需要重新翻种,通过常规管理,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第二茬茭白。
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与传统单季茭白种植模式相比,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的第一茬茭白提早到6月中旬至7月上旬采收,平均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与采用传统单季茭白种植模式种植的茭白产量相当,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的第二茬茭白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平均亩产量在1200公斤左右,全年亩产量在3200公斤左右,比传统单季茭白增产1200公斤左右。
但是,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仍然存在第二茬产量低的问题,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茭白是在第一茬茭白采收后,原茭墩重新抽生而成,重新抽生茭墩数量决定了第二茬茭白的产量,第一茬茭白采收整齐度、病虫危害和采收第一茬茭白时由于田间操作易将泥水带入植株断截面而导致植株桩杆腐烂是影响第二茬茭白茭墩能否重新抽生的因素,在实际生产当中,能够重新抽生的茭墩数一般只有50%至60%,因此,第二茬的产量低于第一茬的产量,为了提高第二茬茭白的产量,茭农在生产上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将能够重新抽生的茭墩进行分株,补栽到不能重新抽生的茭墩上,但是这种方法受到能够重新抽生茭墩数量的限制,产量提高不明显,并且明显推迟了第二茬茭白采收的时间,不仅产量提高不明显,而且影响了经济效益,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能够使单季茭白在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下能够实现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与第一茬茭白的产量相当,提高产量效果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第一茬茭白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种植后,将茭田分成两块,一块为预留田,一块为增产田,预留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5%,增产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95%,预留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传统茭白种植技术管理,增产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管理;
第二步,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将预留田的茭白植株上部叶片剪除一半,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增产田上采收按照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第一茬茭白;
第三步,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在10根至15根之间,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
第四步,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
第五步,经补栽后的增产田茭白在9月底至10月上旬之间采收第二茬茭白。
进一步的,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保水抗旱能力强的茭田,定植前将茭田翻耕、平整,达到田平泥烂的状态为止。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育苗移栽时,选取茭白育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30cm、丛距40cm,每丛3~4苗,每亩种植3000丛,栽插深度以不浮苗、不歪苗为标准。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施肥时先施基肥,即结合整地每亩深层耙施人畜粪1700kg~2000kg,无人畜粪时,施碳酸氢铵50kg加上磷酸钙40kg作为基肥,插苗10~15天后施加一次促苗肥,即每亩施人粪尿500kg、或尿素5kg、或氯化钾7.5kg,栽植一个月后再追加1次分蘖肥,即每亩施尿素10~15kg或复合肥15kg,茭白开始孕茭后再施一次孕茭肥,即每亩施尿素15kg或复合肥20kg。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灌溉时,茭苗种植后保持3cm的浅水,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5cm~7cm深的水,分蘖后保持7cm~10cm深的水,孕茭期水深加到10cm~15cm。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除草时,在茭白种植后半个月后进行一次除草和在封行前进行一次除草。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病虫害防治时,锈病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轮换用药2~3次,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20%三环唑600倍液,或井冈霉素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3次,当有螟虫虫害时,在螟虫幼虫孵化期用0.1%苦参碱乳剂1000倍液喷雾1~2次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1~2次,当有长绿飞虱虫害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2次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当有蓟马虫害时,采用18%杀虫双水剂400倍液喷雾1~2次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2次。
预留田的茭白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剪除上部叶片,目的是防止少数植株孕茭,在7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在10根至15根之间,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由于用作补栽的茭白植株已经剪除了叶片,这样能够与增产田能够重新抽生的茭墩同时抽发新叶,长势基本能够保持同步,到9月底至10月上旬即可采收第二茬茭白。
由于按照传统单季茭白技术管理的预留田茭白经过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后,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之间不会孕茭,因此预留田茭白植株的有效分蘖数量远大于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管理的增产田茭白,从而使得只占茭田面积5%的预留田能够完全满足增产田的补栽需求。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解决了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产量低的问题,在保持采收时间一致的基础上,使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的产量与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一茬的产量相当,提高了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茭白的产量,操作简便,投入少,成本低,茭农容易掌握,使用效果好,利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这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第一茬茭白在10月上旬种植后,将茭田分成两块,一块为预留田,一块为增产田,预留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5%,增产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95%,预留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传统茭白种植技术管理,增产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管理;
第二步,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将预留田的茭白植株上部叶片剪除一半,到6月中旬在增产田上采收按照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第一茬茭白;
第三步,在6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为10根,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
第四步,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
第五步,经补栽后的增产田茭白在9月底采收第二茬茭白。
进一步的,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保水抗旱能力强的茭田,定植前将茭田翻耕、平整,达到田平泥烂的状态为止。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育苗移栽时,选取茭白育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30cm、丛距40cm,每丛3苗,每亩种植3000丛,栽插深度以不浮苗、不歪苗为标准。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施肥时先施基肥,即结合整地每亩深层耙施人畜粪1700kg,插苗10天后施加一次促苗肥,即每亩施人粪尿500kg,栽植一个月后再追加1次分蘖肥,即每亩施尿素10kg,茭白开始孕茭后再施一次孕茭肥,即每亩施尿素15kg。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灌溉时,茭苗种植后保持3cm的浅水,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5cm深的水,分蘖后保持7cm深的水,孕茭期水深加到10cm。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除草时,在茭白种植后半个月后进行一次除草和在封行前进行一次除草。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病虫害防治时,锈病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7天喷一次,轮换用药2次,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20%三环唑6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次,当有螟虫虫害时,在螟虫幼虫孵化期用0.1%苦参碱乳剂1000倍液喷雾1次,当有长绿飞虱虫害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次,当有蓟马虫害时,采用18%杀虫双水剂400倍液喷雾1次。
实施例二:
这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第一茬茭白在10月上旬种植后,将茭田分成两块,一块为预留田,一块为增产田,预留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5%,增产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95%,预留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传统茭白种植技术管理,增产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管理;
第二步,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将预留田的茭白植株上部叶片剪除一半,到7月上旬在增产田上采收按照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第一茬茭白;
第三步,在7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为12根,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
第四步,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
第五步,经补栽后的增产田茭白在9月底采收第二茬茭白。
进一步的,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保水抗旱能力强的茭田,定植前将茭田翻耕、平整,达到田平泥烂的状态为止。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育苗移栽时,选取茭白育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30cm、丛距40cm,每丛3苗,每亩种植3000丛,栽插深度以不浮苗、不歪苗为标准。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施肥时先施基肥,即结合整地每亩深层施碳酸氢铵50kg加上磷酸钙40kg作为基肥,插苗12天后施加一次促苗肥,即每亩施尿素5kg,栽植一个月后再追加1次分蘖肥,即每亩施复合肥15kg,茭白开始孕茭后再施一次孕茭肥,即每亩施复合肥20kg。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灌溉时,茭苗种植后保持3cm的浅水,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6cm深的水,分蘖后保持8cm深的水,孕茭期水深加到12cm。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除草时,在茭白种植后半个月后进行一次除草和在封行前进行一次除草。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病虫害防治时,锈病采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8天喷一次,轮换用药2次,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井冈霉素8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次,当有螟虫虫害时,在螟虫幼虫孵化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喷雾1次,当有长绿飞虱虫害时,采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2次,当有蓟马虫害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次。
实施例三:
这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第一茬茭白在11月下旬之间种植后,将茭田分成两块,一块为预留田,一块为增产田,预留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5%,增产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95%,预留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传统茭白种植技术管理,增产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管理;
第二步,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将预留田的茭白植株上部叶片剪除一半,到7月上旬在增产田上采收按照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第一茬茭白;
第三步,在7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为15根,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
第四步,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
第五步,经补栽后的增产田茭白在10月上旬采收第二茬茭白。
进一步的,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保水抗旱能力强的茭田,定植前将茭田翻耕、平整,达到田平泥烂的状态为止。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育苗移栽时,选取茭白育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30cm、丛距40cm,每丛4苗,每亩种植3000丛,栽插深度以不浮苗、不歪苗为标准。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施肥时先施基肥,即结合整地每亩深层耙施人畜粪2000kg,插苗15天后施加一次促苗肥,即每亩施氯化钾7.5kg,栽植一个月后再追加1次分蘖肥,即每亩施尿素15kg,茭白开始孕茭后再施一次孕茭肥,即每亩施复合肥20kg。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灌溉时,茭苗种植后保持3cm的浅水,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7cm深的水,分蘖后保持10cm深的水,孕茭期水深加到15cm。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除草时,在茭白种植后半个月后进行一次除草和在封行前进行一次除草。
上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病虫害防治时,锈病采用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10天喷一次,轮换用药3次,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3次,当有螟虫虫害时,在螟虫幼虫孵化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喷雾2次,当有长绿飞虱虫害时,采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2次,当有蓟马虫害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2次。
根据实施例进行茭白的质量、重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具体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一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三
茭白外观 85%的茭白颜色白嫩,15%的茭白茭白颜色偏黄。 88%的茭白颜色白嫩,10%的茭白颜色偏青,2%的茭白颜色偏黄。 89%的茭白颜色白嫩,11%的茭白颜色偏青。
茭白重量 重量在120g~240g之间的茭白占茭白数量的96%,其余4%的茭白重量范围在100g~149g之间。 重量在120g~240g之间的茭白占茭白数量的98%,其余2%的茭白重量范围在100g~149g之间。 重量在120g~240g之间的茭白占茭白数量的94%,其余6%的茭白重量范围在100g~149g之间。
茭白产量 1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2120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2087kg,第一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120千克/亩,第二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087千克/亩。 2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4458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4324kg,第一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229千克/亩,第二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162千克/亩。 3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6720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6812kg,第一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240千克/亩,第二茬茭白的平均产量为2270千克/亩。
茭白经济效益 1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4664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4591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4658元。 2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9808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9512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4830元 3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14784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14986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4962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实现了第二茬的茭白产量与第一茬相当的效果,提高了茭白的产量,提高了茭白的经济效益。
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茭白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与本发明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的产量和生产效益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
  2010年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进行种植 2011年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进行种植 2012年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进行种植 2013年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进行种植
茭白产量 1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2002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1120kg,1亩茭田的平均年产量为1561千克/亩。 1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2100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1160kg,1亩茭田的平均年产量为1630千克/亩。 1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2060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2030kg,1亩茭田的平均年产量为2045千克/亩。 1亩茭田的第一茬茭白产量为2110kg,第二茬茭白的产量为2065kg,1亩茭田的平均年产量为2088千克/亩。
茭白生产效益 1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4404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2464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3434元。 1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4620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2552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3586元。 1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4532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4499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4516元。 1亩茭田第一茬茭白的产值为4642元,第二茬茭白的产值为4543元,平均每亩茭田年产值为4593元。
从上表可知,2012年采用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比2011年单纯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提高了21%,2012年采用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比2010年单纯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提高了24%,2013年采用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比2011年单纯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提高了22%,2013年采用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比2011年单纯采用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茭白年平均产量和年平均产值提高了25%。
因此,从实验数据可知,本发明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能够使单季茭白第二茬的产量与第一茬的产量保持相当,不仅提高了茭白的产量,也提高了茭白的生产效益,利于推广。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7)

1.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依次按如下步骤进行:
(1):第一茬茭白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之间种植后,将茭田分成两块,一块为预留田,一块为增产田,预留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5%,增产田的面积占茭田面积的95%,预留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传统茭白种植技术管理,增产田的茭白按照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种植技术管理;
(2):在次年5月中下旬时将预留田的茭白植株上部叶片剪除一半,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增产田上采收按照一年两收模式种植的第一茬茭白;
(3):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增产田的第一茬茭白采收完毕后,经5月中下旬剪除叶片的茭白植株已经恢复长势,拔节生长,单个茭白植株的分蘖数量在10根至15根之间,将预留田里的茭白植株拔节节位以上的叶片全部剪除,只留拔节的茭杆;
(4):将预留田里剪除叶片的茭墩整墩连根挖出,将茭杆连根根据分蘖植株一株株用刀切开,将一株株切开的分蘖植株补栽到增产田里不会重新抽生植株的茭墩中,每墩补栽一株即可;
(5):经补栽后的增产田茭白在9月底至10月上旬之间采收第二茬茭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茭田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好、保水抗旱能力强的茭田,定植前将茭田翻耕、平整,达到田平泥烂的状态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育苗移栽时,选取茭白种苗,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30cm、丛距40cm,每丛3~4苗,每亩种植3000丛,栽插深度以不浮苗、不歪苗为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施肥时先施基肥,即结合整地每亩深层耙施人畜粪1700kg~2000kg,无人畜粪时,施碳酸氢铵50kg加上磷酸钙40kg作为基肥,插苗10~15天后施加一次促苗肥,即每亩施人粪尿500kg、或尿素5kg、或氯化钾7.5kg,栽植一个月后再追加1次分蘖肥,即每亩施尿素10~15kg或复合肥15kg,茭白开始孕茭后再施一次孕茭肥,即每亩施尿素15kg或复合肥2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灌溉时,茭苗种植后保持3cm的浅水,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5cm~7cm深的水,分蘖后保持7cm~10cm深的水,孕茭期水深加到10cm~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除草时,在茭白种植后半个月后进行一次除草和在封行前进行一次除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其特征是:病虫害防治时,锈病采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轮换用药2~3次,纹枯病在发病初期采用20%三环唑600倍液,或井冈霉素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3次,当有螟虫虫害时,在螟虫幼虫孵化期用0.1%苦参碱乳剂1000倍液喷雾1~2次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1~2次,当有长绿飞虱虫害时,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2次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当有蓟马虫害时,采用18%杀虫双水剂400倍液喷雾1~2次或者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1~2次。
CN201410055122.0A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2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5122.0A CN103782779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55122.0A CN103782779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779A true CN103782779A (zh) 2014-05-14
CN103782779B CN103782779B (zh) 2015-04-01

Family

ID=50659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5512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2779B (zh) 2014-02-19 2014-02-19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8277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866A (zh) * 2014-06-24 2015-05-27 何松 茭白的种植方法
CN104855097A (zh) * 2015-05-06 2015-08-26 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茭白种植方法
CN106386140A (zh) * 2016-09-23 2017-02-15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
CN107318285A (zh) * 2017-06-30 2017-11-07 湖州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茭白种植的翻耕装置及方法
CN105638227B (zh) * 2016-03-24 2018-08-21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茭白一年三熟种植方法
CN110972827A (zh) * 2019-12-10 2020-04-1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杜绝茭白薹管育苗时结小茭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5798A (zh) * 2009-03-13 2009-12-09 孔赟荣 一年生产二熟茭白的栽培方法
CN102217483A (zh) * 2011-05-17 2011-10-19 缙云县乐健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单季茭白快速育苗方法及应用
CN102960137A (zh) * 2012-11-07 2013-03-13 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秋夏双季茭白的栽培方法
CN103125245A (zh) * 2013-03-11 2013-06-05 扬州大学 一种双季茭白的夏季选留种方法
CN103314734A (zh) * 2013-05-20 2013-09-25 安徽宏恩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3518514A (zh) * 2013-10-18 2014-01-22 无锡益家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夏秋连续采茭的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5798A (zh) * 2009-03-13 2009-12-09 孔赟荣 一年生产二熟茭白的栽培方法
CN102217483A (zh) * 2011-05-17 2011-10-19 缙云县乐健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单季茭白快速育苗方法及应用
CN102960137A (zh) * 2012-11-07 2013-03-13 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 一种秋夏双季茭白的栽培方法
CN103125245A (zh) * 2013-03-11 2013-06-05 扬州大学 一种双季茭白的夏季选留种方法
CN103314734A (zh) * 2013-05-20 2013-09-25 安徽宏恩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CN103518514A (zh) * 2013-10-18 2014-01-22 无锡益家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夏秋连续采茭的栽培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潮洪等: "单季茭白一季二茬栽培的效果", 《浙江农业科学》, no. 5,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948 - 950 *
佚名: "单季茭白栽培技术", 《农博网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121013/222110.HTML》, 12 October 2012 (2012-10-12), pages 1 - 2 *
张运胜: "双季茭白高产配套技术", 《适用技术之窗》, no. 1, 31 December 1998 (1998-12-31), pages 24 - 2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41866A (zh) * 2014-06-24 2015-05-27 何松 茭白的种植方法
CN104855097A (zh) * 2015-05-06 2015-08-26 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茭白种植方法
CN105638227B (zh) * 2016-03-24 2018-08-21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茭白一年三熟种植方法
CN106386140A (zh) * 2016-09-23 2017-02-15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
CN106386140B (zh) * 2016-09-23 2019-05-14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提高单季茭一年两收第一茬茭白孕茭率的方法
CN107318285A (zh) * 2017-06-30 2017-11-07 湖州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茭白种植的翻耕装置及方法
CN110972827A (zh) * 2019-12-10 2020-04-10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杜绝茭白薹管育苗时结小茭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779B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8051B (zh) 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
CN103782779B (zh) 一种单季茭白一年两收模式第二茬增产方法
CN103609381B (zh) 一种培育良种鸡嘴荔枝苗的方法
CN105359784A (zh)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025875A (zh) 一种茄子的有机种植方法
CN103621278A (zh) 一种番茄的栽培方法
CN104719058A (zh) 一种水稻直播高产种植方法
CN105123256B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高固碳及高产种植油葵的方法
CN105230319A (zh) 一种南瓜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429531B (zh) 一种茶树、盆架子和紫苜蓿套种方法
CN103918451A (zh) 马铃薯的绿色高产种植方法
CN103960020A (zh) 一种莲藕三季栽培技术
CN104303807A (zh)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CN104813832A (zh) 甜象草的栽培种植方法
CN106171376A (zh) 一种樱桃番茄再生栽培方法
CN103053302A (zh) 一种适用甜瓜露地简约栽培的机械化种植模式
CN107517675A (zh) 一种黄花菜种植技术
CN104885738A (zh) 一年生农业经济作物的分层施肥栽培法
CN102919090A (zh) 一穴多株盐碱地水稻密植的种植方法
CN106508391A (zh) 设施番茄种植管理方法
CN102742441A (zh) 一种紫云英高效菜肥两用稻田栽培方法
CN104396512A (zh) 一种小麦标准化栽培方法
CN109588239A (zh) 一种多次水稻再生稻繁种方法
CN105993816A (zh) 一种采叶银杏与半夏套种的栽培方法
CN103858648A (zh) 麻竹笋的丰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