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0511A -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0511A
CN103780511A CN201210401321.3A CN201210401321A CN103780511A CN 103780511 A CN103780511 A CN 103780511A CN 201210401321 A CN201210401321 A CN 201210401321A CN 103780511 A CN103780511 A CN 103780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gregation
session
port
business
aggreg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13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0511B (zh
Inventor
敖婷
魏月华
喻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4013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80511B/zh
Priority to EP13847072.9A priority patent/EP2911353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522 priority patent/WO2014059873A1/zh
Priority to US14/437,051 priority patent/US9736060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780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0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0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实现了互连接口上的保护。

Description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业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与网络之间的互连使用的越来越多,承载了更多的业务。网络内部根据其所采用的技术,均可有多种方法对链路及其上的节点实现保护。随着对流量的保护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越来越高,有运营商也提出了需要对网络互连进行保护的需求。这里的保护可以通过采用端口聚合的方式来实现,常用的方式可以是端口聚合,也可以是环路保护。链路聚合目前常用标准支持的是一个节点上的端口聚合,因此仅能用于链路保护上。在网络边缘接口上如果需要对节点保护,在当前的链路聚合技术中无法实现。
因此,为了适用于网络与网络互连区域组网方式更加多样化,并能实现不仅对链路的保护,而且实现对边缘节点的保护,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组织提出了扩展链路聚合,通过一种分布式的链路聚合组分布式弹性网络(DRNI)来实现链路和节点双冗余的网络互连保护需求,即聚合组的端点处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多个节点的聚合链路组成一个聚合链路组。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网络互连节点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链路聚合组(LAG)的两个端点A、B都有2个节点,LAG端点A的两个节点是系统1和系统2,LAG端点B的两个节点是系统3和系统4。这4个系统的多条链路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聚合组LAG。通过这个分布式的LAG,能够实现链路和节点的双重保护。LAG端点A中的系统1、系统2之间通过内链链路连接进行通信,LAG端点B的系统3、系统4之间也通过内链链路进行通信。
目前,DRNI是通过对报文业务的区分来进行保护、负载分担的,但由于两端分别对流量进行分发,因此无法保证同业务的流量能够在同一条聚合链路上传输。这对于DRNI是用于网络接口的保护来说是相矛盾的,不符合城域以太网论坛(MEF)对网络接口保护的需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该方法包括: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优选地,上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在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上述聚合端口序列由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
优选地,依据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的上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上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上述聚合组端点依据上述预定策略修改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根据上述聚合组端点修改后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组端点依据上述预定策略修改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与上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或者,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自身的优先级关系;或者,依据自身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如果上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上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上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则上述聚合组端点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上述预定策略设置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如果上述聚合端口未形成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则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按照上述指示信息设置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当上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上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当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时,上述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则将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当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时,上述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在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恢复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优选地,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上述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优选地,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为类型长度值TLV字段。
优选地,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该装置包括:聚合端口,以及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其中,上述聚合端口包括:指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其中,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组端点包括: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优选地,上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在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上述聚合端口序列由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
优选地,依据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的上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上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优选地,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修改模块,用于依据上述预定策略修改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上述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修改模块修改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该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修改模块包括:修改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与上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或者,修改判断单元,用于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修改模块还包括:第一修改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上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上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修改模块还包括:第二修改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未形成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指示信息设置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优选地,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屏蔽模块,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上述聚合链路组脱离的情况下,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优选地,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第一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添加模块,用于在上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
优选地,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第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恢复模块,用于在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在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恢复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优选地,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上述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通过本发明,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实现了互连接口上的保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网络互连节点连接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网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2-步骤S206):
步骤S202,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
步骤S204,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步骤S206,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通过上述实施例,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实现了互连接口上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业务或会话的处理效果,上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一般是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
对于聚合端口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聚合组的两端或者其中一端都有自己的业务分配端口表,不同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多个聚合链路,这多个聚合链路按该业务优先分发的优先级排列。
在优选实施过程中,上述指示信息可以为但不限于: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中。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用于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聚合组的两端或者其中一端都有自己的业务分配端口表,不同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多个聚合链路,这多个聚合链路按该业务优先分发的优先级排列。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在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该聚合端口序列由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聚合端口序列中的上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上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优选地,该聚合端口序列能够以业务分配端口表的形式体现。
第二.依据业务分配端口表,获取各个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该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是依据业务分配端口表中各个优先级别端口获取的。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依据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该聚合端口与其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的对应关系能够以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的形式体现。
第三.定义一个新的业务协商TLV字段,该业务协商TLV中携带的是各个聚合端口按优先级不同所承载业务,即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
第四.聚合端口在收到携带有业务协商TLV后,将生成一个对端业务分配端口表,如果本端也有业务承载表,则和自身的业务分配端口相比较。根据策略,例如系统的优先级或系统的主备关系来决定是否按对端业务分配端口表的信息修改自己的业务分配端口表,确保聚合组的两端其业务分配端口表是一致的,两端均是按照这样一个业务分配端口表来进行流量的分发,从而保证该聚合组的每条聚合链路承载相同的业务/会话流量,保证同业务的流量能双向同路径。如果本端没有业务分配端口表,则根据收到的业务协商TLV,构建本端的业务分配端口表。
基于上述流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上述预定策略修改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聚合端口根据聚合组端点修改后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在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与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或者,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自身的优先级关系;或者,依据自身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指示信息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如果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聚合组端点从属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则聚合组端点按照指示信息修改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如果聚合端口未形成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则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按照指示信息设置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第五.当某条聚合链路不可用时,例如该聚合链路故障、或者该聚合链路从聚合组中脱离出来,则触发聚合组两端的业务分配端口表变化,在业务分配端口表中删除该不可用的聚合端口。
当该聚合链路恢复时或该聚合链路重新加入到该聚合组中时,如果该保护是反转(Revertive)模式,则恢复该聚合链路在原业务分配端口表中的位置。业务分配端口表中第一优先级端口的变化将触发聚合器在聚合端口上分发流量的变化,从而恢复所述原故障的聚合链路上的业务。如果是非反转(Non-revertive)模式,则所述原故障的聚合链路仅是添加到当前业务分配端口表的端口序列中。
基于上述流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当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聚合链路组脱离时,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在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聚合链路组时,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则将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聚合端口序列中。当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聚合链路组时,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在合端口序列中恢复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此外,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网示意图,如图3所示,聚合组的两端分别均由多节点组成,端点1由节点A、节点B组成,端点2由节点C、节点D组成。端点1有端口a、端口b、端口c、端口d参与聚合,端点2有端口x、端口y、端口z、端口w参与聚合。端口a和端口w互连为聚合链路1;端口b和端口y互连为聚合链路2;端口c和端口x互连为聚合链路3;端口d和端口z互连为聚合链路4。聚合链路1、聚合链路2、聚合链路3、聚合链路4形成聚合组。端点1中的节点A、节点B经协商后得到一个业务分配端口表,端点1的业务分配端口表如表1所示。
表1
业务 端口序列
001 端口a、端口b、端口c、端口d
002 端口b、端口c、端口d、端口a
003 端口c、端口d、端口a、端口b
004 端口d、端口a、端口b、端口c............
端点2中的节点C、节点D经协商后得到一个业务分配表,端点2的业务分配端口表如表2所示。
表2
业务 端口序列
001 端口x、端口z、端口y、端口w
002 端口w、端口x、端口y、端口z
003 端口z、端口w、端口x、端口y
004 端口y,端口z,端口w,端口x............
上述业务分配端口表的每条表项可以通过一组变量标识得到:Aggregator_Vlan_XXXXXX_Oper_Port。其中端口序列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对应业务的第一优先端口,排在第二位的对应业务的第二优先端口,依次类推。
另外,聚合组的每端都有一个系统管理的Aggregator_Vlan_XXXXXX_Admin_Port,用于保存本端的原始配置和系统设置。Aggregator_Vlan_XXXXXX_Oper_Port的初始值来源于Aggregator_Vlan_XXXXXX_Admin_Port。通过对Aggregator_Vlan_XXXXXX_Oper_Port的解析,聚合器将不同的业务流量分发到不同的聚合端口上。
依据业务分配端口表,各个聚合端口获取自己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该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是依据业务分配端口表中各个优先级别端口获取的。该表用一系列的Port_Oper_Vlan_List_X变量来标识,这里的X标识优先等级。
下面以聚合端口a和聚合端口w为例,表3表示了聚合端口a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
表3
Figure BDA00002281273100081
表4表示了聚合端口w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
表4
Figure BDA00002281273100082
LACP协议报文中的业务协商TLV字段携带发送该报文的聚合端口对应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信息。该业务协商TLV的格式如表5所示。
表5
TLV_Type=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_Information_Length
Service_List_1
Service_List_2
Service_List_3......
End TLV
其中,Service_List_X也是一种子类型TLV,每个Service_List_X包含了Port_Oper_Vlan_List_X信息。Service_List_X TLV的格式如表6所示。
表6
Sub-TLV Type=Service List
List Number
Priority
List Length
Service List
因此,从端口a、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有业务协商TLV,端口a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的TLV的格式如表7所示。
表7
TLV_Type=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_Information_Length
Sub-TLV Type=Service List
List Number=4
Priority=1
List Length=100
{002、005、010、……}
Priority=2
List Length=100
{003、006、00A、……}
Priority=3
List Length=100
{004、007、00B、……}
Priority=4
List Length=100
{002、008、00C、……}
End TLV
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的TLV的格式如表8所示。
表8
TLV_Type=Service information
Service_Information_Length
Sub-TLV Type=Service List
List Number=4
Priority=1
List Length=100
{001、005、009、……}
Priority=2
List Length=100
{004、006、00A、……}
Priority=3
List Length=100
{003、007、00B、……}
Priority=4
List Length=100
{001、008、00C、……}
End TLV
聚合链路两端的端口a和端口w互发业务协商TLV,并根据收到的业务协商TLV生成一张对端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并将自己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也对端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进行比较。
从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各个端口最初的承载业务是有差异的,然后依据某特定策略,例如依据系统优先级(System Priority),或者系统ID(System ID),或者聚合组两端的主从关系,这里假设端点1的系统优先级要高于端点2的系统优先级,或者端点1是主设备端(Master),端点2是从设备端(Slave),因此端点2的端口w遵从于端点1的端口a所承载的业务,修改其自身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经过LACP的协商,端口w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修改为表3所示,和端口a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一致。一旦修改成功,则端口w发送的LACP报文中其业务协商TLV中的信息如表7所示,和端口a发送的业务协商TLV一致。
当聚合端口收到的LACP报文中业务协商TLV信息和自身的业务承载表内容一致时,则表示两者协商达成了一致,业务开始从该聚合链路上进行传输(聚合器的状态进入distributing状态),同一业务的双向的流量能保证双向同路径了。
当其中一条聚合链路故障或者从聚合组中隔离出来,假设聚合链路1故障,此时将触发业务端口分配表中的端口变化,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故障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业务端口分配表中将该聚合端口设置为不可用。业务端口分配表修改后触发各个聚合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数据流量重新依据新到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进行分发。
当该聚合链路恢复时,在业务端口分配表中将该恢复的聚合端口重新设置可用,然后需要先对保护模式进行判断。如果该保护系统的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业务端口分配表修改后触发各个聚合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又恢复成故障之前的内容,从而将流量重新恢复该聚合链路上。如果该保护系统的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则业务端口分配表修改不会触发各个聚合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因此各个聚合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保持当前的内容不变,从而不会对现行流量做出切换。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的是实施例一中端点1和端点2都有自己的业务端口分配表,并生成自己各个聚合端口的业务承载表,从而根据这个业务承载表发送业务协商TLV,并通过两端的协商达到两端的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只有一端配置有自己的业务端口分配表。这里假设端点1有自己的业务端口分配表,如上述表1所示。因此端点1的各个聚合端口会依据该业务端口分配表生成自己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假设端口a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如上述表3所示,则从端口a发送的LACP报文中携带的业务协商TLV如上述表5所示。
和端口a连接的端点2的端口w,收到端口a发来的业务协商TLV后,由于自身还没有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因此会根据收到的对端业务协商TLV,构建自己的本端口的业务承载表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端口w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将和端口a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保持一致。
依次类推,当端点2的所有聚合端口,端口w、x、y、z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后,端点2依据各个端口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建构自己的业务端口分配表。
一旦各个端口构建了自己的业务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后,也将开始通过业务协商TLV传递自己业务承载表的信息,从而两端能够始终保持业务传输上的一致性,并保持同业务的双向同路径。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对流的标识,这里用stream id标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协商不仅可以是报文中业务的协商,例如客户虚拟局域网标识(CustomVLAN ID,简称为C-VID)、业务虚拟局域网标识(Service VLAN ID,简称为S-VID)、骨干虚拟局域网标识(Backbone VLAN ID,简称为B-VID)、骨干业务实例标识(Backbone ServiceInstance Identifier,简称为I-SID)等,也可以是两端定义好的流标识的协商。该流标识是对一类数据流的定义,一类数据流可以是目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源MAC是相同一组MAC对的,可以是目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源IP是相同一组IP对的,也可以是具有相同业务标识的,等等。
假设对一些特定数据流进行定义标识,流标识定义如表9所示。
表9
Stream ID MAC地址对 C-VID
000001 {01-03-05-07-09-0B,02-04-06-08-0A-0C} 100
000002 {00-01-02-03-04-05,06-07-08-09-0A-0B} 200
000003 {02-05-08-0B-0F-00,03-07-0A-0D-10-13} 300
000004 {0F-0E-0D-0C-0B-0A,09-08-07-06-05-04} 400
000005..........
上述流标识是需要聚合组的双方都协商定义好的,即对同一类的数据流具有相同的流标识Stream ID。这时,聚合端口之间交互的不再是业务协商TLV,而是流标识TLV。
假设在端点1这一端,端点1的聚合端口与流的对应关系如表10所示。
表10
Stream ID 端口序列
000001 端口a、端口b、端口c、端口d
000002 端口b、端口c、端口d、端口a
000003 端口c、端口d、端口a、端口b
000004 端口d、端口a、端口b、端口c............
假设在端点2这一端,端点2的聚合端口与流的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1
Stream ID 端口序列
000001 端口x、端口z、端口y、端口w
000002 端口w、端口x、端口y、端口z
000003 端口z、端口w、端口x、端口y
000004 端口y、端口z、端口x、端口y............
上述聚合端口与流的对应表的每条表项可以通过一组变量标识得到:Aggregator_Stream_XXXXXX_Oper_Port。其中端口序列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对应数据流的第一优先端口,排在第二位的对应数据流的第二优先端口,依次类推。
另外聚合组的每端都有一个系统管理的Aggregator_Stream_XXXXXX_Admin_Port,用于保存本端的原始配置和系统设置。Aggregator_Stream_XXXXXX_Oper_Port的初始值来源于Aggregator_Stream_XXXXXX_Admin_Port。通过对Aggregator_Stream_XXXXXX_Oper_Port的解析,聚合器将不同的数据流流量分发到不同的聚合端口上。
依据流量分配端口表,各个聚合端口获取自己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该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是依据数据流分配端口表中各个优先级别端口获取的。该表用一系列的Port_Oper_Stream_List_X变量来标识,这里的X标识优先等级。
下面以聚合端口a和聚合端口w为例,表12表示了聚合端口a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
表12
Figure BDA00002281273100121
表13表示了聚合端口w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
表13
Figure BDA00002281273100122
LACP协议报文中的数据流协商TLV字段,携带发送该报文的聚合端口对应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信息。该数据流协商TLV的格式为表14所示。
表14
TLV_Type=Stream ID
Stream ID Length
Stream_ID_List_1
Stream_ID_List_2
Stream_ID_List_3......
End TLV
其中,Stream_ID_List_X也是一种子类型TLV,每个Stream_ID_List_X包含了Port_Oper_Stream_List_X信息。Stream_ID_List_X TLV的格式如表15所示。
表15
Sub-TLV Type=Stream_ID List
List Number
Priority
List Length
Stream_ID List
因此,从端口a、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有数据流协商TLV,端口a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的TLV的格式如表16所示。
表16
TLV_Type=Stream information
Stream ID Length
Sub-TLV Type=Stream_ID List
List Number=4
Priority=1
List Length=100
{000002、000005、000010、……}
Priority=2
List Length=100
{000003、000006、00000A、……}
Priority=3
List Length=100
{000004、000007、00000B、……}
Priority=4
List Length=100
{000002、000008、00000C、……}
End TLV
端口w发出的LACP协议报文携带的TLV的格式如表17所示。
表17
TLV_Type=Stream information
Stream ID Length
Sub-TLV Type=Stream_ID List
List Number=4
Priority=1
List Length=100
{000001、000005、000009、……}
Priority=2
List Length=100
{000004、000006、00000A、……}
Priority=3
List Length=100
{000003、000007、00000B、……}
Priority=4
List Length=100
{000001、000008、00000C、……}
End TLV
聚合链路两端的端口a和端口w互发数据流协商TLV,并根据收到的数据流协商TLV生成一张对端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并将自己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也对端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进行比较。
从上述表7和表8中可以看出,各个端口最初的承载流量是有差异的,然后依据某特定策略,例如依据系统优先级(System Priority),假设端点1的系统优先级要高于端点2的系统优先级,因此端口w遵从于端口a所承载的流量,修改其自身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经过LACP的协商,端口w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修改为表12所示,和端口a的数据流承载优先级序列表一致。一旦修改成功,则端口w发送的LACP报文中其数据流协商TLV中的信息如上述表16所示,和端口a发送的数据流协商TLV一致。
当聚合端口收到的LACP报文中数据流协商TLV信息和自身的数据流承载表内容一致时,则表示两者协商达成了一致,该特定的数据流量开始从该聚合链路上进行传输(聚合器的状态进入distributing状态),同一会话的双向的流量能保证双向同路径了。
当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从聚合组中隔离出来时,其操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似,只是业务标识改为流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流标识来进行报文的分发,以及同路径的协商,可以用于识别同一会话的流量,减小了识别不同流量的颗粒度,可以增强聚合组在进行负载均衡上更加的均匀。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介绍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聚合端口10,以及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20。图5以聚合端口10位于聚合组端点20中来表示二者的关系,当然图5只是示意性说明。二者的关系实际上是聚合端口10从属于聚合组端点20。
其中,上述聚合端口10包括:指示信息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其中,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确定模块14,连接至指示信息获取模块12,用于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上述聚合组端点20包括:分发模块22,用于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通过上述实施例,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同业务或会话无法进行双向同路径传输的问题,实现了互连接口上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在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上述聚合端口序列由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依据上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上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的上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上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上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对于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的流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修改模块,用于依据上述预定策略修改上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上述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上述修改模块修改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该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修改模块包括:修改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与上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或者,修改判断单元,用于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修改模块还包括:第一修改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上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上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指示信息修改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即上述修改模块还包括:第二修改单元,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未形成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情况下,按照上述指示信息设置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上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屏蔽模块,用于在上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上述聚合链路组脱离的情况下,在上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第一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添加模块,用于在上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将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
上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第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上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恢复模块,用于在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在上述聚合端口序列中恢复上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如果上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上述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基于LACP协议,提供一种保证同业务双向同路径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同业务在聚合组的两端双向上选择同一条聚合链路,即同一业务/同一会话的流量在聚合组的两端选择相同的一条聚合链路,从而满足对保护的需求,实现互连接口上的保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2)

1.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聚合端口获取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所述聚合端口序列由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的所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所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所述聚合组端点依据所述预定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端口根据所述聚合组端点修改后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本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组端点依据所述预定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
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在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或者,
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自身的优先级关系;或者,依据自身的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
如果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所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则所述聚合组端点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所述预定策略设置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包括:
如果所述聚合端口未形成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则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按照所述指示信息设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时,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在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所述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
如果所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则将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时,所述聚合组端点确定保护模式;
如果所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在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恢复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所述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为类型长度值TLV字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在链路汇聚控制协议LACP报文中。
18.一种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端口,以及所述聚合端口所在的聚合组端点,其中,所述聚合端口包括:
指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示信息;其中,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其中,每组业务或会话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业务或会话;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所述聚合组端点包括:分发模块,用于依据各个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进行流量的分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是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组业务或会话。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中,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所述聚合端口序列由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聚合端口排列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聚合组端点中的每个所述业务或会话对应一个聚合端口序列,确定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的所述多个聚合端口按照承载所述业务或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排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是根据各个聚合端口序列中不同优先级的聚合端口所对应的业务或会话形成的。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依据预定策略修改或设置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和/或,确定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修改模块,用于依据所述预定策略修改所述聚合端口所需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修改模块修改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确定该端口所需承载的多组业务或会话。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包括:
修改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与所述指示信息中的业务或会话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对该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或者,
修改判断单元,用于依据主备关系判断是否需要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还包括:
第一修改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组端点的优先级低于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或者所述聚合组端点从属于所述对端的聚合端口所属的聚合组端点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指示信息修改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模块还包括:
第二修改单元,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未形成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情况下,按照所述指示信息设置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所述多组业务或会话。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
屏蔽模块,用于在所述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或者,从所述聚合链路组脱离的情况下,在所述聚合端口当前承载的业务或会话对应的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屏蔽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
第一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
添加模块,用于在所述保护模式为非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添加到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组端点还包括:
第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聚合端口所对应的聚合链路恢复使用或者重新加入所述聚合链路组的情况下,确定保护模式;
恢复模块,用于在所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的情况下,在所述聚合端口序列中恢复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聚合端口。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保护模式为反转模式,则聚合端口序列的变化将触发所述聚合端口上当前所承载的业务或会话的变化。
CN201210401321.3A 2012-10-19 2012-10-19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780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1321.3A CN103780511B (zh) 2012-10-19 2012-10-19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EP13847072.9A EP2911353B1 (en) 2012-10-19 2013-09-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ow path negotiation in link aggregation group
PCT/CN2013/084522 WO2014059873A1 (zh) 2012-10-19 2013-09-27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US14/437,051 US9736060B2 (en) 2012-10-19 2013-09-27 Method and device for negotiating traffic path in link aggregation grou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1321.3A CN103780511B (zh) 2012-10-19 2012-10-19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0511A true CN103780511A (zh) 2014-05-07
CN103780511B CN103780511B (zh) 2018-09-28

Family

ID=5048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1321.3A Active CN103780511B (zh) 2012-10-19 2012-10-19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36060B2 (zh)
EP (1) EP2911353B1 (zh)
CN (1) CN103780511B (zh)
WO (1) WO20140598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604A (zh) * 2014-07-02 2014-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90780A (zh) * 2018-02-11 2018-08-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40380A (zh) * 2017-03-02 2018-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流网络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73294A1 (en) * 2015-06-18 2016-12-22 Fortinet, Inc. Flow management in a link aggregation group system
US10862794B2 (en) 2019-01-31 2020-12-08 Dell Products L.P. Automated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onfiguration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228A (zh) * 2006-12-22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1123510A (zh) * 2007-07-11 200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交换机端口隔离的方法、交换机及交换芯片
EP1921808A1 (en) * 2006-11-10 2008-05-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eemptive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scheme for data ser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5674B2 (en) * 2002-04-29 2006-12-26 Seachange International, Inc. Accessing television services
US8611363B2 (en) * 2002-05-06 2013-12-17 Adtran, Inc. Logical port system and method
US7197038B1 (en) * 2002-10-21 2007-03-2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Inter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sioning with reciprocal compensation
US7079010B2 (en) * 2004-04-07 2006-07-18 Jerry Champl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processes of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N100479465C (zh) 2005-06-10 2009-04-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实现链路聚合的方法
US7881192B2 (en) * 2006-01-13 2011-02-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providing aggregate-rat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CN101014005B (zh) * 2007-01-22 201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链路聚合组中业务损伤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83895C (zh) * 2007-03-22 2010-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端口负载均衡方法及其装置
US8954874B2 (en) * 2007-12-05 2015-02-10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one or more topic specific portals
CN101605091B (zh) * 2009-02-13 2012-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口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2752187B (zh) * 2011-04-21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弹性网络接口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1808A1 (en) * 2006-11-10 2008-05-1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reemptive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scheme for data services
CN101018228A (zh) * 2006-12-22 2007-08-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端口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1123510A (zh) * 2007-07-11 200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交换机端口隔离的方法、交换机及交换芯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604A (zh) * 2014-07-02 2014-10-0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092604B (zh) * 2014-07-02 2018-02-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540380A (zh) * 2017-03-02 2018-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流网络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540380B (zh) * 2017-03-02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子流网络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71862B2 (en) 2017-03-02 2021-11-09 Huawei Technolgoies Co., Ltd. Multi-subflow networ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90780A (zh) * 2018-02-11 2018-08-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1353B1 (en) 2019-02-27
WO2014059873A1 (zh) 2014-04-24
US9736060B2 (en) 2017-08-15
EP2911353A1 (en) 2015-08-26
EP2911353A4 (en) 2015-10-14
US20150381474A1 (en) 2015-12-31
CN103780511B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80510A (zh)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US8059540B2 (en) Policy based and link utilization triggered congestion control
CN104488238B (zh) 用于网络环境中集群链路聚合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67533B (zh) 与虚拟接口相关联的端口分组
CN102823205B (zh) 聚合来自接入域的数据业务
US9871737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idirectional flow on same path in aggregation group
CN105308915A (zh) 用于分布式中继控制协议(drcp)中的网络和门户内链路(ipl)共享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2187A (zh) 弹性网络接口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5706393A (zh) 在链路聚合组中支持操作者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9019B (zh) 一种包交换网络中聚合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780511A (zh) 链路聚合组中流量路径的协商方法及装置
CN108337179A (zh) 链路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215080A (zh) 一种多域光网络动态保护方法
WO2013127414A1 (en) Technique for bundling in link aggregation
CN104158739A (zh) 一种ip流量工程管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04639437A (zh) 堆叠系统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US20120254376A1 (en) End-to-end provisioning of ethernet virtual circuits
KR20180122513A (ko) Sdn 기반 네트워크 가상화 플랫폼의 네트워크 하이퍼바이저에서 트래픽 엔지니어링 방법 및 프레임워크
CN104994019A (zh) 一种用于sdn控制器的水平方向接口系统
CN103297481A (zh) 互联交换方法和装置
CN102255817B (zh) 加快环网已知流量收敛速度的方法
CN103001781A (zh) 分布式链路聚合组的聚合链路选择/去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3701622B (zh) 基于irf系统的组播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248502B (zh) 分布式链路聚合组拓扑发现、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3005143A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管理装置及びl2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