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70997A - 工艺板 - Google Patents

工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70997A
CN103770997A CN201210411007.3A CN201210411007A CN103770997A CN 103770997 A CN103770997 A CN 103770997A CN 201210411007 A CN201210411007 A CN 201210411007A CN 103770997 A CN103770997 A CN 103770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bearing surface
supporting
container cavity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110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70997B (zh
Inventor
万斌
陈斌
刘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21041100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70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70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70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70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板,工艺板具有容纳腔,工艺板还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多个支柱,设置在容纳腔内,支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板,其具有容纳腔和支撑在该容纳腔内的多个支柱。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工艺板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连接,用于支撑和连接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工艺板内部由多个支柱支撑以保证其强度,而且该工艺板具有容纳腔即为中空蜂窝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度低且用料多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板在提高了强度的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工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总装流水线上特别是在使用年限长的总装流水线体上,修修补补较多,存在很多突起物易刮伤工艺板。工艺板随流水线流动时,与线体的碰撞、与滚筒的摩擦等因素会造成工艺板的磨损和变形,致使工艺板报废率高,成本浪费很大。破损变形的工艺板随线体流动的过程中易发生叠板现象,阻扰线体流动,甚至造成停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工艺板发生叠板现象后,卡在转弯处都是人工去扶正,操作人员易伤手或被流动的工艺板带倒,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上述工艺板的缺点如下:
1、使用寿命短,报废率高;
2、用料多、成本高;
3、易弯曲或者破损,发生叠板现象,影响流水线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且成本低的工艺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板,工艺板具有容纳腔,工艺板还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多个支柱,设置在容纳腔内,支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支柱为实心支柱。
进一步地,支柱具有一个开口端,开口端位于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上并向容纳腔的方向凹陷。
进一步地,工艺板还包括:多个加强筋,间隔的设置在容纳腔内,支撑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
进一步地,加强筋沿工艺板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加强筋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每个加强筋位于相邻立柱之间。
进一步地,工艺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储存槽,位于第一支撑面或第二支撑面上,并具有向容纳腔方向凹陷形成的储存腔。
进一步地,工艺板还包括:防护条,设置在工艺板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板,其具有容纳腔和支撑在该容纳腔内的多个支柱。支柱的两端分别与工艺板的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连接,用于支撑和连接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该工艺板内部由多个支柱支撑以保证其强度,而且该工艺板具有容纳腔即为中空蜂窝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强度低且用料多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板在提高了强度的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板的支柱与加强筋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板的储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向剖视图;
图7是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加强筋的载荷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工艺板的载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结合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板,该工艺板10具有容纳腔20,工艺板10还包括第一支撑面30、第二支撑面40和多个支柱50。多个支柱50设置在容纳腔20内,支柱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30和第二支撑面40相连接,支柱50起支撑和加强的作用,使工艺板10整体重量轻,结构强,承载能力强。
该工艺板10具有容纳腔20和支撑在该容纳腔20内的多个支柱50,即工艺板10内部呈中空蜂窝结构。支柱50的两端分别与工艺板10的第一支撑面30和第二支撑面40相连接,用于支撑和连接第一支撑面30和第二支撑面40。工艺板10的内部由多个支柱50支撑,得以保证工艺板10的整体强度。而且,该工艺板10具有容纳腔20,即工艺板10为中空蜂窝结构。上述设计,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板10在提高了强度的同时用料少、节约了成本。
进而地,由于工艺板10强度增加了,所以工艺板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工艺板的报废率得以降低,节约了成本。
采用中空蜂窝结构后整体用料比实心结构少。例如,长1200mm、宽700mm、高18mm和壁厚4mm的中空蜂窝结构的工艺板重量为5.7Kg,而同样尺寸的实心结构的工艺板重量为27.6Kg,中空蜂窝结构整体用料约为实心料的20.6%。这样就使得工艺板10用料少,降低了成本。
参见图3,容纳腔20内的支柱50具有一个开口端51,开口端51位于第一支撑面30上并向容纳腔20的方向凹陷。即支柱50是空心的,这样可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节约成本且质量轻。需要进一步提高工艺板强度时,支柱50也可以为实心支柱,。
参见图4,工艺板10还包括多个加强筋60。加强筋60间隔的设置在容纳腔20内,用于支撑第一支撑面30与第二支撑面40。加强筋60增加了工艺板10的抗弯抗压能力,避免工艺板10在流水线上出现破损或叠板,降低因工艺板叠板问题影响流水线速度等现象。
参见图1、图3和图4,加强筋60沿工艺板10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加强筋60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与第一支撑面30、第二支撑面40相接触。当然,如果工艺板需要更高的强度,多个加强筋60交错分布可以达到较好的强度的效果。
参见图4,优选地,每个加强筋60位于相邻立柱50之间,加强筋60可以与支柱50一同支撑工艺板10。加强筋60可以灵活设置,例如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立柱50之间均设置加强筋60,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工艺板10上的实际承受压力较大的支撑面下方的相邻的立柱50之间。另外,加强筋60的位置也可以根据模具来确定。优选地,加强筋60可以选用扁通。
出于保证工艺板10的强度和节约成本的目的,且经过计算和试验,优选地,加强筋60为4根。埋入4根扁通是为了加强工艺板10的抗弯曲变形能力。
有关试验如下:
1、未埋入扁通前:实验条件:两支座间距80mm,承重150Kg(空调可达120Kg)。24小时后,工艺板弯曲变形最大挠度87mm,且不可恢复。
2、埋入扁通之后:实验条件:两支座间距80mm,承重150Kg(空调可达120Kg)。24小时后,工艺板弯曲变形最大挠度2mm,基本上无弯曲变形。
其中,参见图8,根据两端固定悬臂量弯曲强度(最大绕度)计算公式:
反弯点在 x = l 4 x = 3 l 4 : 处, f max = Pl 3 192 EI
符号意义及单位:
fmax——最大挠度(mm)
l——杆件长度(m)
P——集中载荷(N)
E——弹性模量(GPa)
I——截面的轴惯性矩(m4)
其中,
E(铁)=206MPa;
E(HDPE材料)=1250MPa;
fmax(铁)/fmax(HDPE)=6;
所以,埋入4根扁通之后,HDPE工艺板的最大绕度(抗弯曲变形能力)增加6倍。根据实验测试,埋入扁通之后承载150Kg重物的弯曲变形差异明显。
而且,加入4根扁通之后,HDPE工艺板抗弯曲变形能力大大增强。两端支撑,中间悬空承重150Kg(大于最重的空调120Kg的重量),其形变量仅2mm。放置流水线上,整面都有支撑,弯曲变形量更少。
3、工艺板表面硬度,耐磨损性能的试验
试验条件:在板材上非重复性的地方任取五个点进行表面硬度测试。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02302202000044
HS100以下,肖氏硬度HS≈HRC+15,所以HDPE工艺板的硬度约为HRC≈38.16。
45#未淬火的硬度HRC在39~45之间。由此可见HDPE的硬度非常高,表面耐磨损性能强。
结论:HDPE的表面耐磨损性堪比未淬火的45#。表面耐磨损性能越强,HDPE工艺板在流水线使用,长期磨损的情况下,使用寿命长。
4、载重能力实验
试验条件:采用压力机压头在工艺板上施加压力,直到工艺板被压弯曲,受力面积约21cm2,记录下最大压力,计算出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压力。见表2:
表2
HDPE工艺板负荷约3KN,即负荷300Kg的重物才会发生弯曲屈服。载重能力越强,HDPE工艺板负载抗屈服能力越强,HDPE使用性能越优越。如空调的重量为120Kg,以HDPE工艺板的载重能力300Kg大于120Kg,完全满足需求。
5、弯曲试验
试验条件:在板材中切出长度51mm,宽度33mm,厚度8mm的板材进行弯曲试验。见表3:
表3
Figure BDA00002302202000052
参见图9,根据弯曲强度计算公式:
σ = - c 6 q ( b h ) 2
符号意义及单位:
σ——长边中心应力(MPa)
q——单位载荷(N/m2)
b——板宽(mm)
h——板厚(mm)
c6——矩形平板系数
由此计算出HDPE工艺板的弯曲屈服强度σ≈3.22MPa。
所以,中空吹塑成型HDPE工艺板,埋入4根扁通的工艺方式,其结构优良,用料少,成本低廉。
结合参见图5至图7,工艺板10还包括至少一个储存槽70,储存槽70位于第一支撑面30或第二支撑面40上,并具有向容纳腔20方向凹陷形成的储存腔。工艺板10的第一支撑面30或第二支撑面40具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储存槽70。
优选地,储存槽70为2个。一个是用来放置单板夹,将单板夹内陷在工艺板10内部,转机时,单板夹不会被空调撞开;另一个是用来放置零星物料,工艺板10随流水线流动时,物料跟随流水线流动,既取拿方便,又不易掉落。
工艺板10经常发生碰撞,容易发生损坏。为了保护工艺板10,工艺板10还包括防护条80,防护条80设置在工艺板10的侧面并可以分别与第一支撑面30和第二支撑面40相连接。可以在工艺板10的四边内镶松木便于打螺钉紧固防护条80。当然,防护条80也可以设置在工艺板10的侧面的至少部分,即可将防护条80只设置在容易发生碰撞的部位。
优选地,工艺板10为中空吹塑成型,一体成型的工艺板10强度更好,承载力更大。
工艺板10由HDPE聚乙烯制成,即该工艺板10是一种高分子量高密聚乙烯工艺板。其中,HDPE的特性如下:分子量致密,有良好的载重性能;优良的抗冲击性能、韧性;耐摩损,耐摔,耐碰撞;耐火,可以不用贴防火板。
本发明中的工艺板10可以是一个承载物品的载体,操作简便,直接平铺在流水线上,将物品放置在工艺板10上即可。工艺板10也可以不放在流水线上使用,而是放在其他工作面上,用于承载重物。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强度高不易破损;
2、抗弯抗压性好,不易弯曲变形,不会造成叠板现象;
3、中空蜂窝结构,轻巧,降低成本;
4、工艺板内设置有支柱,承重能力强;
5、埋入扁通,使其抗弯曲变形能力大为加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板具有容纳腔(20),所述工艺板还包括:
第一支撑面(30);
第二支撑面(40);
多个支柱(5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0)内,所述支柱(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30)和所述第二支撑面(4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0)为实心支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0)具有一个开口端(51),所述开口端(5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0)或所述第二支撑面(40)上并向所述容纳腔(20)的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板还包括:
多个加强筋(60),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20)内,支撑所述第一支撑面(30)与所述第二支撑面(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0)沿所述工艺板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6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30)、所述第二支撑面(40)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强筋(60)位于相邻所述立柱(5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板还包括:
至少一个储存槽(7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面(30)或所述第二支撑面(40)上,并具有向所述容纳腔(20)方向凹陷形成的储存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板还包括:
防护条(80),设置在所述工艺板的侧面。
CN201210411007.3A 2012-10-24 2012-10-24 工艺板 Active CN103770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1007.3A CN103770997B (zh) 2012-10-24 2012-10-24 工艺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1007.3A CN103770997B (zh) 2012-10-24 2012-10-24 工艺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997A true CN103770997A (zh) 2014-05-07
CN103770997B CN103770997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563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11007.3A Active CN103770997B (zh) 2012-10-24 2012-10-24 工艺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709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861A (zh) * 2017-11-24 2020-07-03 卡迪斯制造(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储物升降机的托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83172A5 (de) * 1991-06-26 1994-01-31 Schoeller Plast Ag Kunststoffbehälter.
CN1175233A (zh) * 1994-12-08 1998-03-04 纽肯公司 塑料托架组件
CN201914689U (zh) * 2010-11-18 2011-08-03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板
CN202272271U (zh) * 2011-09-23 2012-06-13 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 改进型内置钢管川字型塑料托盘
CN202337416U (zh) * 2011-11-18 2012-07-18 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 塑料托盘的田字型底脚
CN202828288U (zh) * 2012-10-24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83172A5 (de) * 1991-06-26 1994-01-31 Schoeller Plast Ag Kunststoffbehälter.
CN1175233A (zh) * 1994-12-08 1998-03-04 纽肯公司 塑料托架组件
CN201914689U (zh) * 2010-11-18 2011-08-03 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板
CN202272271U (zh) * 2011-09-23 2012-06-13 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 改进型内置钢管川字型塑料托盘
CN202337416U (zh) * 2011-11-18 2012-07-18 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 塑料托盘的田字型底脚
CN202828288U (zh) * 2012-10-24 2013-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工艺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2861A (zh) * 2017-11-24 2020-07-03 卡迪斯制造(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储物升降机的托盘
US11649086B2 (en) 2017-11-24 2023-05-16 Kardex Produktion Deutschland Gmbh Tray for a storage lif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0997B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9182A (zh) 托板和梁
CN204623458U (zh) 铁路棚车内衬板
CN202828288U (zh) 工艺板
CN103770997A (zh) 工艺板
CN200988676Y (zh) 托盘货架
CN103144828A (zh) 环保型承重托盘
CN218368896U (zh) 复合材料固废再利用制作环保托盘
CN201217788Y (zh) 高强度管状护栏
CN101348183A (zh) 凹型卷板运输架
CN208646696U (zh) 一种基于方形砝码固定用检衡车砝码固定架结构
CN201437423U (zh) 一种具备高承载性和耐冲击性的托盘
CN201161751Y (zh) 加强筋环保纸袋
CN211870818U (zh) 废钢斜坡式料斗
CN205060263U (zh) 复合材料拉挤托盘
CN218967611U (zh) 一种基于共振破碎机的耐冲车架
CN101105410A (zh) 一种带有v型承载主梁的汽车衡秤体
CN214058522U (zh) 一种建筑工地钢筋码垛堆放装置
CN200940047Y (zh) 钢制轻型组合站台
CN219366788U (zh) 一种抗压性能强的压力容器
CN214775822U (zh) 一种便携式无轨胶轮车驻车阻轮器
CN208948660U (zh) 一种天车吊运物料的装置
CN211281888U (zh) 一种抗压耐受力木质托盘
CN2464541Y (zh) 一种塑料空心板
CN213352436U (zh) 一种用于玻璃钢产品的放置架
CN202848435U (zh) 集装箱底架结构以及具有该底架结构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